團體與信仰成長的反思

 

韓大輝

 

神思 第五十二期 二零零二年二月 16-24

 

 

 

**********

 

 

 

摘要

韓大輝神父的文章說明基督徒團體應助人活出愛,找到存在的理由;可是自己本身神恩式微和精神癱瘓,使團體產生身份危機。作者提議深化祈禱是走近天主聖三,共融靈修是走近兄弟姊妹,成聖的決志是走近成全和真誠的服務。這樣的信仰成長幫助團體在天主內找到生命的意義。

 

 

**********

 

 

 

常言道:相見好,同住難。團體生活並不簡單。有人也說:團體是最大的補贖。本文想強調團體往往是信仰成長的因素,只要成員願意對團體承諾。

人生並非事事要順利,但不論在任何環境都要安於天命。記得在一部名為「地久天長」的電影中,那位男主角自幼得了先天性的血友病,常要打針,又不能作劇烈運動,遇有損傷總要入院,住上幾天,以作治療。可是禍不單行,到了入大學時,竟意外地患上愛滋病,該是從輸血中得來的。他曾一度絕望,甚至怨恨天主,後來醒悟過來,發覺天主要他寫作,並以行動與人分享他奮鬥的經驗,成功地感染很多人。

有一次,他對生命作了一個比喻: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人生如花似絮,即使不遇風雨都會謝。生命的可貴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如花時,是否絢燦悅目,如果似絮,又能否輕柔自在。如果可以把握生命中花開絮揚的日子,為社會獻出一份關懷,也算不枉此生。那天清晨,他正在用電腦寫文,他的弟弟醒來就跑進他房間,他馬上放下自己的工作,由於天氣清涼,弟弟衣服單薄,他便用大毛巾,包蓋弟弟,深情地擁抱他,像要一下子將所有的溫暖輸送給他。往後的日子,他努力行善、做義工,直到他要躺下。

這青年的醒悟與他身邊的人的支持有密切的關係。父母得知兒子身患絕症,仍願出錢讓他入大學、做義工等。媽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照顧自幼患病兒子,也受盡煎熬。有一次,母子真情對話。兒子接受不了自己的命運,生不如死。母親不想他失望,嘗試開解他,說他的情況較諸很多人更好。兒子沒有被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理據所說服,因為他自知離日子將近,而且將會很痛苦。母親說生命不貴乎長短,在乎活得有意義,天主叫他成為自己的兒子必有理由,雖然母親也弄不清這是甚麼安排。對話結束後,兒子重新找到存在理由。他還有些好同學和朋友,其中一個是他所鼓勵過的,他們的友情和支持非常可貴。

由於病苦及短暫的生命,這青年深悟生命中要多愛護和關懷他人。他不愧是基督的好門徒,就如師傅一樣,對生命有這般深切的體驗。不過,值得人羨慕的地方,是他身邊的人,他們雖都不是完美的,各有各的毛病,但走在一起,卻凝聚很大的釋放力。

我相信基督徒團體的特色,在於能釋放人對生命的認真和尊重。這釋放不在於毫無風雨的日子,而是在苦難中仍能「輕柔自在」,因為自己找到存在的理由,就是一心一意奉行天主的旨意,無愧無悔、愛主愛人

 

1. 空網深水撒

基督徒要維繫相互依存的團體,在於能否歸屬返回基督及忠於的福音,做個心有所屬的人,就如教宗在《新千年的開始》對整個教會的呼籲:重新在基督內開始。「到深處!」成為口號。這話是濃縮地表達整段路加福音5:1-11,耶穌對伯多祿和門徒的勉勵。內容描述一次耶穌講道後,請伯多祿將船到深處去撒網捕魚。伯多祿說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仍願聽從耶穌的話去了,結果是滿載而歸。

1.1 落空了的愛

人皆有所追求,在勞苦之後,竟一無所獲,自然感到挫敗。人生最重要的是愛和被愛。於愛人並不陌生,因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動力、需要和渴求。可是時下不少人在愛上落了空,做了很多事,卻得不到愛。天主是愛,本來較諸我們更接近我們的內心,但感受上,卻覺得遙不可及,甚至也開始疏遠天主,此因為人有蔽塞,再加上劣根性,不一定善用自由,可以選擇不愛,或愛得不夠真純

愛缺乏了奉獻,只是虛偽。奉獻缺乏了愛,只有痛苦。打從原祖第一個罪開始,虛偽和痛苦一直對人纏繞不放。耶穌來了,就是真理,但為此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不過,十字架是愛的奉獻,又是奉獻的愛,撕破了虛偽,超脫了痛苦。人要活出真我,便須跟隨耶穌。

其實跟隨耶穌,也不能忽略今日世界。我們可想像,整個人類的處境連同所有的問題和價值,就如浩瀚汪洋一般,「到深處」,就是要我們在暗湧四伏的文化潮流中,走到人性問題的深處,那裡將有奇蹟在等待我們。

耶穌召叫門徒,組成團體,跟隨背十字架,就是為活出愛和奉獻。這並不是說,做了耶穌門徒,就可離開原罪的掣肘,自動擺脫虛偽的纏繞。每世代,基督徒團體都要面對同樣的罪性,只是出現的問題不同。

1.2 身分危機

今代團體的問題,可稱之為「身分危機」。此危機的出現,在乎團體的臉譜模糊了,導至團體的份子難以共認屬於此團體的「存在理由」。臉譜變得模糊,有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團體「原有神恩」(也屬存在理由之一)的式微。

這現象有其客觀環境的因素。例如:有些修會專為窮苦子弟工作,可是當現代環境改變,社會不但富庶,而且能建立良好的體制,照顧窮人。於此修會而言,服務對象少了,相對地,修會於社區的存在理由也不明顯。

神恩式微也有主觀的因素。例如:有些修會以前一直以喜樂和仁愛與青年共步,但今日青年的時尚不同,和他們溝通,就要改變自己。此外,現代青年機構的工作繁重,有些會士因主導行政沒有時間與青年相處,有些甚至選擇以此作為見證的標記。另一例子是物質生活,有些修會一直過著很清貧的生活,可是一旦時代進步,部分會士也改變消費態度和風格,以至清貧不再是生活的見證。

上述的例子,多少反映團體所面對的現代挑戰。一是後現代帶來的相對主義,另一個是俗主義形成的物慾觀。

前者將所有曾經是絕對肯定過的事相對化。例如:加入修會時所發的願,本來是表達對福音徹底的遵從,終身不渝。人本來已有惰性,加上相對主義的力量,信仰根基也因此動搖。為會士來說,可能會對天主、對長上、對兄弟失信心。缺乏信心,會減弱歸屬感,甚至在理論或實踐中,也認同那維繫團體的「存在理由」。

後者的物慾觀會不動聲色地腐蝕人心,令人患上「精神癱瘓症」。患上此症的人,面對關乎精神價值和義不容辭的事(和平、公義、仁愛等)、本想回應,但由於影響自己安定和舒適的生活,而變得癱瘓、無力,伸不出同情、關愛之手。

出現身分危機與離開修會是兩回事。還了俗的人,在生命上作了另一個取向,起碼已表明不再糾纏在如何適應修會的要求。反而那些留在修會而未能妥當地過修會生活的人,這樣的身分危機屢見不鮮,到了某些極端的地步,會變成目中無人,心中無神、身邊更無知心人。

1.3 新的期待

要突破身分危機須重作意識喚醒和靈修深化。意識喚醒不光是從外灌入新的意念,也要深化自己的靈修,兩者相輔相成。所謂意識這裡是指人對福音的體認。福音是高難度的要求,基本上愈體驗福音,愈覺得是「夢想」,因為福音指出人生真正的境界,難以在現世完全實現,不過那些勇於追隨福音的人,在來生必會得到恩寵的提升,而達到真正福音的境界。

成熟的基督徒在現世仍積極接受福音,因為福音並非只是一些記載、規範在四本正典新約書而已,主要是天主給人的喜訊,通過天主奇妙工程,尤其基督事件,而啟示出來,擁有轉變人心、潛移默化力量。當基督徒在福音薰陶下而漸趨成熟,自然力接受。

福音並非今生可達到完美,而是這完美須從現世開始實現,並安詳地接受自己力有不隸,但能遠眺來生的幸福,努力向恩寵開放,對將來存有一個「夢想」,充滿憧憬和希望,因而推動現世生活的每一刻。身分危機難以避免,但可成為歸依的轉機,更把握團體的存在理由,即使要付出代價,但會感到自在,有所歸屬。「自在飛花輕似夢」。

到深處」是教宗領導教會進入新的千年的鑰匙。「讓我們懷著希望前行!新的千年在教會面前展開,像一片浩瀚的汪洋等著我們在基督的助佑下大膽前進。天主之子在兩千年前因為愛世人而降生成人,到今天仍在工作:我們需要有敏銳的雙眼以看清這一點,尤其要有一顆慷慨的心好成為天主的工具。」(58

 

2. 滿船靈氣歸

基督徒組成團體,其最終基礎是對基督的歸屬:體驗基督的深情,渴求的陪伴,不惜走上人生苦路,為分享的榮耀。這是不可議價、絕不容辭的基礎。基督徒團體或興或亡,全賴他們對基督的歸屬。

2.1成聖的決志

就此而言,基督徒團體首要的追求就是「成聖」,走上成全之路。有關這點,《教會憲章》第五章「論教會內普遍的成聖使命」有很多地方尚待再發掘和深化。

成聖並非以廉價靈修粉飾教會,而是顯教會固有及重要的特徵,重新發現教會是神聖的奧,即教會是「在父、子和聖神的合一中聚集而成的民族」。只有在成聖過程中,才重新發現教會之所以為「聖」,是因為對本質是「聖」的基督,有基本的歸屬感。

承認教會是聖的,就是指明她是基督淨配,基督捨棄了自己,正是為了聖化她。這件聖德的禮物,賜給每一個受洗者。為此,教宗在《新千年的開始》(31)裡毫不猶疑地說,一切牧靈工作都必須與聖德有關。

教會籠統地分為神職人員、奉獻生活人士和平信徒,但三者緊密連在共融和傳教使命上,在不同的崗位和經驗上,邁向聖德。最佳的共融在於一心一意地同居共處,最佳的傳教在於愛的見證和服務。進入新世紀,教會也面臨挑戰,聖職和修道聖召缺少,世界上不信基督的人的比例愈漸增多,平信徒也相對地減少。教會須走出一條新路。

在《奉獻生活》的勸中,教宗也提出基督徒團體須創立更多空間,建構新的混合團體,讓平信徒、修道奉獻生活者及神職人員一起「共融、見證和服務」。

人的世界,以和為貴。「和好」絕對重要。去年九一一事件更說明,人和平,就會自相殘殺。通往和好,別無他途,和好就是路。混合團體是和好的最佳推動者,撤消對立、放下私益,從具體的經驗,造就新的和諧局面。

2.2 共融的靈修

今天要體驗基督的愛,始終離不了團體的見證。「那裡有兩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天主要基督徒成為團體,就是要他們見證基督的臨在。天主派遣基督,基督派遣門徒,人們通過門徒接觸基督,由基督到天主。關鍵之處是要在團體中體驗基督。為此,基督特別為門徒祈禱,使他們合而為一,因為只有合一共融的團體,才可有效地見證基督。「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11:35)

如教宗所說,「這是普教會和地方教會都必須獻身及好好計畫的一個重要領域:共融,它體現並啟示出教會奧的真正本質。共融就是從永生之父心中湧出來,並藉著耶穌所賜的聖神傾注在我們心中的愛參閱羅5:5)的果實與明證,為使我們大家『一心一意』(宗4:32)。也就是藉著建立這愛的共融,使教會如同一件聖事,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使基督徒團體成為共融的家庭和學校,這是新開始的千年給我們的一大挑戰…並答覆世人最深的渴望的話。」(《新千年的開始》42-43

在活躍服務的團體中,靈修和工作總有張力,團體往往成為踏腳石而非主體。如果團體成了踏腳石,一定會失去人情味,只著重功能,而忽略情誼。團體就像失了鹹味的鹽,連維繫人際關係的功能失效,那時再沒有「你」只有「我」,沒有「靈」只有「肉」;沒有「禮物」只有「矇騙」。為工作只須專業培訓,但為投身基督及專注福音和神恩,便要有共融的靈修。

教宗認為,實際制定計畫時,必須推動共融靈修。不論培育個人或基督徒、聖職人員或牧靈工作者、家庭或團體,共融靈修須成為指導原則。此靈修源於天主聖三居住在我們內的奧,其光輝反映在四兄弟姊妹的面容上。它同時使我們在基督奧體至深的合一中,關懷別人,分享他們的喜樂、痛苦和渴望,照顧他們的需要,予以真誠深刻的友誼。此外,共融的靈修使我們欣賞別人,視他們的優點為主的恩賜,而欣然接納和看重,不但獨善其身,且兼善天下。遇有不善之處,懂得留有餘地,「彼此協助背負重擔」(迦6:2),並意識時時困擾著自己的私心,抗拒與人相比、沽名釣譽、漠視不信、嫉妒他人等等的誘惑。這靈修不在乎外在形式,那只會成為沒有靈魂的空架,甚至是騙人的「面具」,而非共融的表達和成長之道。(《新千年的開始》43

2.3 深化祈禱

成聖和共融非一蹴而成,兩者都有賴祈禱的力量,與基督同船,共往深處,所發揮的力量就是和天主「戀愛」。這份戀愛起初雖是甜蜜,但要經得起失意。只有通過黑夜的淨化,才有不可言喻的喜樂。祈禱需要恆心,團體作為祈禱的學校,有相當程度的幫助,不過要留心團體亦可硬化或沖淡祈禱。

忠於福音的團體,須認真對福音產生感覺。福音指向人生完美的境界,很多人根本不能完全將之實踐。的確福音使人認識神慈愛的偉大,但並不足夠。認識天主卻不了解自己的卑微只令人驕傲,意識自己的卑微而體認神的慈愛只圖失望。耶穌基督是那位天主,人可投靠時,不會驕傲,在之下,不會失望。

聆聽和宣講福音是維繫團體不可缺的因素。若把福音看作種子,團體便是園地,使之開花結果,不但美化社會,更將之基督化。基督徒團體只有在推行基督文化時,才找到自己的角色。今日社會不幸地存有很多不良風氣,確實需要團體散播的「基督的芬芳」格後2:14)。

福音不但平衡社會風氣,主要是陪伴人走過坎坷的路。痛苦令人墮入迷惘、甚至再見不到天主,但福音告訴我們,天主並沒有離開,只是隱藏起來。人生不如意的事,為何十之八九?真實的原因是我們生出來就是軟弱和腐朽的,沒有能力事事稱心如意。有人追求遊戲、性、權位,並非這些事能給我們幸福,但可使我們分心,暫忘人生的悲苦。難道基督徒追求福音也為麻醉自己?

的確,人不能放太長的時間,專注於基本的人生問題上。試想若整天思考:為何生老病死?何必信神?情為何物?行善何益之有?何須當仁不讓?甚麼是地久天長?這樣想下去,會受不了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相反,福音在團體產生動力,會照亮人的悟性,從我們的苦思解放出來。有人就是以福音團體來切斷人的劣根,戒毒、戒酒、戒情色等。相信同樣福音的力量,也能幫助我們衝破團體生活的迷惘。

最後,信仰的成長在乎把握存在理由,即在天主內找到生命意義,成長最大的考驗是在困難中堅持這信念。

「地久天長」電影中的男主角令人感動之處,並非在於他悽慘的命運,而是在這慘中對天主的歸依。他的病苦,竟成為福音的容器。媽媽是注入福音的導管,使人在困境中仍可輕柔自在。他身邊的知心人成為共融靈修的園地,栽種關愛與共融。物質生命的凋謝,卻使精神生命更為絢燦悅目。

基督徒團體的生活面對的挑戰是身分危機:神恩式微和精神癱瘓。深化祈禱是走近天主聖共融靈修是走近兄弟姊妹,成聖是走近成全和真誠服務、立己立人。福音正好幫助我們在危機中找回生命意義。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