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看』與聖者的相遇1

 

李耀強

 

神思 第四十九期 二零零一年五月 81-90

 

 

 

**********

 

 

摘要

李耀強先生以基督新教信徒的身份看「聖徒相通」及「敬禮聖人」的意義。文章承認有些新教徒對請求聖人轉禱會很不自然,但如果明聖徒相通的意義,使聖三、在世信徒與及聖人融和在一起,頗能強化信徒靈性的生命。聖人的生活典範,使在世信徒從他們身上看到上主的形象,越發更新自己,激起愛慕上主的心情。

 

**********

 

 

前言

公元二千年三月十日,羅馬大公教會於梵諦岡宣佈將冊封一百二十位於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在中國殉道的烈士,並擇訂於同年十月一日宣聖。這一個信仰的決定卻引來震撼性的討論。撇開政治上的爭辯,作為基督宗教信徒2份子,又擁著中國人的身分,能夠在有生之年,得以見證一群滿有信德的信徒之生命被肯定、列為聖者,實是可喜之事。但這個喜訊卻在基督新教3中沒有甚麼提論,像是別人的事或是政治層面的爭拗,一點關心也沒有似的。因為我們是分離的教會?這是真的?誰把基督的身體——教會分割?這個四百多年的決裂和爭議,實在不宜在此談論。可是,這卻令筆者像個門外的窺探者,遠遠站在外圍看著一個有切身關係的慶典進行,百般滋味在心頭。

這個不是味道的感覺,令筆者作了另一個反省,基督新教對冊封「聖人」這個從十世紀開始的教會傳統是如何理解?今天我們瞻禮聖人,在紀念日對聖人的敬禮和禱告,對信仰內涵有甚麼相關?4在信經中提及「聖徒相通」5,對理解「敬禮聖人」有甚麼關係?筆者嘗試以一個中國基督新教信徒的感受來回應。

 

1. 諸聖相通

對於部分基督新教教會來說,紀念聖人並不常見,也不重視;基於一視同仁,彼此都是信徒的觀念下,聖彼得使徒、聖約翰使徒一般信徒沒有甚麼分別,除他們是耶穌基督選立的十二門徒外,所以一般的福音派或自由教會(Evangelical or Free Church)沒有甚麼聖人紀念日,也不要妄想有甚麼代轉代求。但一些保留及承繼著教會傳統的教會,在教會年曆中仍有紀念聖人的聖日,在該日表達對先哲聖賢的敬禮。

若探索聖人瞻禮對信仰內涵的相關意義,在云云聖日中,很困難抽出某一個聖日來分享,故此,筆者選取以「諸聖日」來作一個籠統的表達,從羅馬大公教會和聖公會的「諸聖日禱文」來思想,敬禮聖人的內涵。

A.聖日來源6

「初期教會的公共敬禮,大抵以殉道聖人為對象。公元八三五年,教宗額我略四欽定十一月一日為諸聖瞻禮,以慶祝和紀念在天的全體聖人。在這一天,我們應當感謝和讚美天主,賞賜天國得了勝利和完成聖任務之恩,獲得永生的真福,我們求天國諸聖代我們轉禱。」

B.諸聖日禱文(羅馬大公教會)7

「全能永生的天主,你恩賜我們今天以這慶典,慶祝你所有聖人的功德和光榮;求你藉各位聖人的代禱,豐富地賞賜我們所殷切期待的恩寵。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C.諸聖日祝文(聖公會)8

「全能之上帝,主將被選之人,在聖子我主基督之奧妙身體中,結成一體,彼此相通;求主施恩,使我等能效法蒙恩之諸聖行各善德,虔敬度日,可得主特為真誠愛主之人所預備難名之喜樂;此賴我主耶穌基督而求。阿們。」

1.2禱文(祝文)動力

從兩篇禱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重點,一是聖者對在世信眾的代禱功效,其中還涉及一個神學課題──聖徒相通的信仰基礎;二是在世信眾以聖者作為信仰生活追尋的模範。

1.2.1代禱功效

當談論到聖人的代禱功效時,部分基督新教信徒會很不自然,因為要求一位已去世的信徒為自已代禱,實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也是一件「迷信」的事,不合乎「真理」的行動。聖經不是記載著耶穌基督的話語,說道:「你們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約翰福音十四章14節),為甚麼要那麼轉接,求一位已死的人為自己代禱。但有趣的是,很多信徒都要求其他信徒為他們有需要或緊急的事情代禱的,甚至現代詩歌中有一首的內容就是以禱告來搖動上主的手來完成信徒的祈求。可能信眾「真的」相信在世的人奉耶穌的名祈求可以改變或完滿一些事情,卻不相信在上主身旁的聖者可以為我們轉求。

要接受「代轉代求」的功效,必先瞭解一個神學課題──聖徒相通。在使徒信經中聖徒相通(The Communion of Saints)是認信的一部分,如何去理解這片語,直接影響了對「代轉代求」的觀點,也影響了對「聖人」的看法。我們試從三個信仰群體──羅馬大公教會、克魯撒克遜教會和基督新教來理解,並作整合。

1.2.1.1羅馬大公教會(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的觀點9

羅馬大公教會認為聖徒相通是一個屬靈的諦結,所包含的信眾除了在世者,還有在煉獄中的靈魂,和在天上與上主同在的聖者,組成以基督為首的身體和神秘團契。在整個旅途生活中,彼此是互通相依的,禱告的效力也適用於彼此的代求中

1.2.1.2盎克魯撒克遜教會(The Anglo-Saxon Church)的觀點10

克魯撒克遜教會對聖徒相通的理解是從靈性生活出發,實踐敬禮聖者是信仰入門的基礎一部分,在公共崇拜中慶祝不同聖者的紀念日,並在個別靈修中向聖者代轉禱。他們對地域性或功能性的守護聖者禱告,以愛和信心來表達普性和超越現實的聖徒相通觀念。

1.2.1.3基督新教(Protestant Church)的觀點11

基督新教為要抗拒羅馬大公教會的影響,對聖徒相通的解釋則重於人與人的關係,從而諦結與上主的深層關係。加爾文(J. Calvin)認為信經的表達是以教會群體中個別信眾作為中心,展示信徒間的互惠關係對上主的敬畏和虔敬;慈運理(Zwingli)則承認信徒彼此的代禱,反對為死人禱告或轉求;馬丁路德(M. Luther)引伸到教會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排除人與人的私下聯繫而產生的互勉關係。大體而言,聖徒相通對基督新教來說是一個在現世的處境下,以耶穌基督為橋樑,人與人在其基礎上建立敬上主的生活,也帶動人與人的內在靈性交流。

1.2.1.4聖徒相通之意義

上述的陳述,可以體會到教會雖持有不同的理解,或許是有排斥性的,但彼此的趨向都是建立一個滿全的信徒生活和神人關係。若以信德為基礎,敬禮聖人則是一項信心的功課,因為「信德」讓信徒的關係不只停留在現世時空中,也超越現實走進共融的屬靈境界;如果在世信徒以信德來接觸離聖者,並動他們心中渴慕上主的動力,並實踐在現世中,這樣的行動則可能滿全了聖徒相通的需要,和實現了它的內涵。

 

小結

透過對聖徒相通的理解,可以知悉敬禮聖人中的代轉代求,並不是一個越過基督耶穌的行為,反之是深化整個信仰的結連性,把聖三、在世信徒和聖人融和在一起,實踐了天國臨現人間的信理;在世信徒不會是獨自在旅途中行走,更有聖者的相伴與代禱,強化信徒的靈性生命。

1.2.2生命典範

聖人,無論是殉道或是因聖潔生活而冊封,在教會中都成為一個信仰生活的指標,我們可以從兩範例中領略到當中契機。

範例

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12中《禮儀憲章》和《教會憲章》均提及教眾如何面對和實行對聖人的敬禮,並且此信仰行為是建立一個朝向天主的生命動力。

再者,教會在週年期內,插入殉道者及其他聖人的紀念,因為這些人藉著天主的各式恩寵,達到了成全境界,己經得到永遠的救恩,在天堂向天主高唱完美的歌,並為我們轉求。在聖人們的永生之日,教會在這些與基督同受苦難、同受光榮的人身上,宣揚逾越奧;教會向信友提供他們的模範,吸引大家,通過基督,歸向天父,並藉他們的功績,邀得天主的恩惠。」(《禮儀憲章》104

「根據傳統,在教會中有對聖人的敬禮,並尊敬他們的真正遺物與聖像。聖人們的慶節,實乃宣揚基督在其忠身上所行的奇功,並為信友提供應效的適當模範。為免使聖人慶節,凌駕於敬禮救援奧的慶節之上,許多聖人慶節應保留給每一教會、國家或修會去舉行,而僅將具有普遍價值的聖人紀念日,推廣到普教會。」(《禮儀憲章》111

「…所以要使教友們明白,對聖人們的純正敬禮,不在外表行動的繁多,而在見諸實踐的熱烈愛情;以此愛情,為了我們自己及教會的更大利益,我們『與聖人們交往時,追求模範,與他們在共範中,追求同一歸宿,在他們的轉禱之下追求助佑』另一方面,要使教友們明白,我們和天朝聖人們的關係,只要是從完整的信仰之光發出的,決不會減損因基督在聖神內向天父所行的欽崇之禮,反而益發予以增強…」(《禮儀憲章》51

上述的文獻清楚指示「瞻禮聖人」不單單是為了個人的心理及生活上的實質需要,如為亡魂轉求、心願達成、事情的進展等,反之,針對著上主與個人的關係。因著向聖人敬禮,重覆讀入聖者的生平和超性經驗,體會他/她在上主面前的貞潔和神人契合,進一步發朝聖者的心靈,開啟追隨聖者生活的動力,達至與上主深層靈交的融會。正如聖保羅在致哥林多人書十一章1節的教導「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範例二13

面對千禧盛年,在英國愛爾蘭的教會朝著三個重點來回應,就是「如何在禱告、崇拜和工作中建立與上主的關係?」「如何可以在信眾中彼此建立深化的屬靈關係?」「如何回應自身社群和世界的需要?」,這三焦點清楚地導引教會信眾未來的生活方向。

為著培育信眾的靈性生活,故推動朝聖之旅,對他們的守護聖者,愛爾蘭十二使徒之Saint Cainneach (Canice, or Kenneth in Scotland)的靈修生活再次學習和操練,這充滿本土氣色的屬靈操練──Celtic Christian Spirituality,以愛和欣賞來回應生命中不同的遭遇和人際關係;此操練是以純潔和坦誠為基礎,接觸靈魂的深處,經驗每一刻與上主契合的整體生活體驗;朝聖者在旅程從身體、思想和靈性中尋找生命的聖所,於此與上主相會。

以上的範例,讓我們領會到聖人作為生活的典範,能給信眾更深入地瞭解作為在世旅途中的教會的一分子,在先哲先賢的身上看到上主的形象;正如上主以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男造女(創一27),我們本可在別人的身上看到上主的形象和樣式,但人的罪性掩蓋了榮耀的形象,現在因耶穌的救贖使人回復和展露上主的榮光,在歷代聖者的言行生活中不斷啟發出來。故此,敬禮聖人的過程和自省,給在世者生命的更新,更是越發愛慕上主、肖似上主。

 

2. 聖人與我

教會傳統承傳的基督新教信徒,對聖人的執著不單是注意當日的崇拜是否用上紀念聖者的紅色系列陳設、敬禮聖者的當日祝文、經課等,還有一些東西理應更為重要的,這些東西不是儀節或工具,乃是與聖人同在的醒覺

恆常的教會年曆不會缺乏對聖者的備註和提示,但是該日或早一天需要換陳設時才察覺到紀念日的來臨,還是早有預備,這實在要三思的內容。正如教會傳統的守護聖者,大大小小的名目有壹仟貳佰壹拾玖,共有貳仟貳佰伍拾伍守護聖者,如電訊工作的守護聖者是加百列(Gabriel),已婚婦人的守護聖者是夢妮坦(Monica),生態學者的守護聖者是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貧窮者的守護聖者是柏都亞的安東尼(Antony of Padua)等。這些守護聖者尤如中國各行業敬拜的祖師或神靈14,如三行業的魯班、漁民的祖、金屬業的尉遲敬德等,但不同的是基督宗教的守護聖者是引導當中的信徒朝向崇拜上主的生命。不論如何,聖人或守護聖者於今天的教會生活,可以產生甚麼化學作用,使信眾可以更愛慕天主,持守虔敬的生活?

我們已漸漸失去了對紀念聖人的醒覺,我們可以背某聖人的日子、某地區或行業的守護聖者,但這純粹是知識儲存或是明白和實踐當中的意義?

 

結語

現代的生活常被喻為繁忙、急速,資訊科技迅速發展,昔日的286386,甚至奔騰處理器II也成了落後、速度不夠快的電腦器材,人類愈是要求快捷、節省時間、縮短時空地域,人與人的心靈距離愈是遙遠,也沒法停下來領會身邊的人與事物。

敬禮聖人正好給予空間,讓我們靜下來,體會到聖人對上主的忠誠和能等候的心靈,效法他們的耐性和毅力,願意離開人群走近上主的榮光。聖人紀念日在慣常的年曆中泛起了一陣漣漪,使信眾可以在平實的生活中加添色彩,激動渴慕上主的心靈。

 

參考書目

Blair, John, Irish Pilgrims: St. Canice, Pilgrimage 2000, London: Anglican World, 2000.

J.F. Sollier,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William G. Bilton tranl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IV, Online Edition, by Kevin Knight, 1999.

聖公會港澳教區編訂:《公禱書》,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1992,三版。

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台北:光啟,1999,七版。

喬著:《中國行業神崇拜》,北京:中國華僑,1990,初版。

 

1 筆者是一位基督新教的信徒,是次以分享形式撰寫此文,故用字和語句均不甚嚴謹,並且以基督新教的常用語為主;另對於「聖人」的理解只是一名門外漢,希能多方賜教。

2 基督宗教信徒泛指羅馬大公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信徒,正教(Orthodox Church)信徒,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宗派教會信徒,如聖公宗、信義宗、改革宗、浸禮宗等,而此等信徒筆者統稱為基督新教的信徒;另一些與羅馬大公教會聯繫的教會,如安提阿大公教會、敘利亞大公教會等,都列在基督宗教信徒中。

3 參註1

4 筆者在此不以「價值」、「益處」來形容,是不希望把對瞻禮聖人看為有利益衝突的行為。

5 在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中「……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6 節錄自天主教教區禮儀委員會網頁。

7 同註4

8 節錄自聖公會《公禱書》,頁三五八(聖公會港澳教區編訂:《公禱書》,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1992,三版)。

9 參考自J.F. Sollier,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William G. Bilton tranl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IV, Online Edition, by Kevin Knight, 1999.

10 同上註。

11 同註8

12 資料節錄自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文獻》,台北:光啟,1999,七版)

13 資料節錄自Pilgrimage 2000 (Blair, John, Irish Pilgrims: St. Canice, Pilgrimage 2000, London: Anglican World, 2000, p.7)

14李喬著:《中國行業神崇拜》,北京:中國華僑,1990,初版。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