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倫理思想

 

陳佐舜

 

神思 第四十八期 二零零一年二月 47-65

 

 

 

**********

 

 

 

摘要

陳佐舜先生的文章認定中國傳統的倫理體系以儒家為主,道家為從,佛家為賓。作者以六個儒家做人道理去介紹中國傳統倫理:即家族倫理、信仰上天、中庸之道、修身為本、勤學尊師、崇古敬老。這種傳統倫理思想在二十世紀初曾飽受衝擊,故須自我轉化,才能發揮功能,從民本思想發展到民主思想,德性心與認知心並重,不但注重知識技能,更要有品格培育及文化修養。天主教學校若能加入宗教課程與中國傳統倫理思想配合,更收事半功倍之效。

 

**********

 

 

 

 

 

1. 緒論

傳統倫理思想是傳統性社會的倫理價值觀。但甚麼是傳統性社會?在西方,有一種按照經濟發展史觀的說法,把牛頓時期以前的社會稱為傳統性社會。那時科技水平頗低,生產力有限,宇宙觀比較狹窄。在牛頓一六八四年發明萬有引力後,洲人漸漸瞭解自然界由若干可知的法則所支配,開始有系統地利用外在環境為人類謀福利,生產力逐步增加,於是進入近代科技社會。1另一種說法是從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來界定傳統性社會,認為凡社會結構有層階性,個人地位通常經傳襲而來,社會行為代代相同,受習俗支配,那就是傳統性社會。2

本文所講的中國傳統社會,可以說按照上述第二種方法來界定,亦即從秦漢直到清朝末期的中國社會。在二千幾百年的悠長時期,中國社會沒有根本改變,一直是農耕社會,重農輕商,一直保持君主政制,保持層階性和受制於習俗。

研究比較文化的學者梁說:「百年前底中國社會,如一般所公認是沿秦漢以來,兩千年未曾大變過底。我常說它是入於盤旋不進狀態,已不可能有本質上之變,因此論『百年以前』差不多就等於論『兩千年以來』。」3也把中國傳統社會看作理性早、文化早熟、倫理本位的社會。4由於中國傳統倫理是一個很廣泛的題目,本文衹能扼要和簡短地略作介紹。

 

2. 中國傳統倫理的主脈

中國傳統倫理體系以儒家、道家及佛家()思想為主脈。其中以「儒」為主,「道」為從,「釋」為賓

先簡單介紹處於附從地位的道家。道家思想是自然主義,求與自然調和,求生命的超越境界,求長生不老。道家主張避。他們主張無為;反對求學,認為求學有害無利。反對倫理道德,主張反璞歸真。主張率性,認為人性善,心靈和情慾的活動都是「善」。他們要清除心知的執和人為的造作。《道德經》說:「絕仁棄義,民復孝。」也就是說:棄絕仁義的有心有為,回到自然樸素的慈孝5道家以道為萬物活動的主體,生化萬物,養活萬物,但並不稱功而自作主人。道的變化原則是:以退為進,以弱為強,以往為復,無為無欲,任憑自然;人生之道在於遵守這些原則,不求小智而求若愚的大智,不求小德而求無人為造作的大德,不求小的生命而求發揚生命到極度,如同道之大。6

其次,源自印度而處「賓」位的佛家教義導人出世。佛家相信人生為「生、老、病、死」四苦,所以講「苦、集、滅、道」 四,先研究人生痛苦的綠由,歸咎於「無明」,因為「無明」才誤認我和萬物是有,於是發生貪念。次則破除引致痛苦的「我執」和「物執」,得萬物皆空的「般若」(智慧),再由「般若」明見自性,最後由自性而與「真如」融合為一,進入「」。「真如」指如常不變的真理;「」指修成正果而得解脫,可入於不生不滅之門。從「無明」到「般若」,都以「心」為中心點,故佛家標出「明心返性」為研究主題。由「見」性而入「],是一種「心觀」。在佛學,「假心」為宇宙,「真心」為「真如」。在「真如」內,一入一切,一切入7

有別於道家的避及佛家的出世,作為中國傳統倫理體系主流的儒學,是不折不扣主張入世的思想,專求現實人生之道,教導世人善度現世生活,幾乎可以說不問生前,也不問死後。《論語》記載孔子的名句:「不知生,焉知死。」 在中國傳統社會,讀書人所讀的書幾乎全是儒學著作。各朝代科考試的試題都取自《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二千幾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生活一直都深受儒家崇尚及重視現實的精神所影響。連廣泛流傳而代表民間通俗智慧的諺語,在都蘊藏儒家思想。

上面以「避」、「出世」、「入世」來說出道、釋、儒三家思想的不同特色。其實,道釋兩家的教義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感染而轉向入世。道教從漢代(前約200)以來便不斷吸收儒家思想。在兩宋之間(約十一世紀) 更興起全真教,以自食其力為號召,顯示從避的態度轉為入世苦行。教主王重陽的「立教十五論」中,有兩論與入世苦行有關。第十二論「聖道」,認為入聖道必須「苦志多年,積功累行」,此即入世的功行。第十五論「離凡世」則謂離凡世者不是「身」離,而是「心」離。亦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8 繼全真教而成立的真大道教及淨明教的教義,基本上都吸取了儒家入世的訓諭。9

另一方面,唐朝佛教惠能大師(638-713) 創立了新禪宗,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之說。他的「無相頌]以下頌語:「法元在世間,於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此「頌」在後世通行本改作:「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從這些話可看到佛家思想從出世轉向入世。後世的禪宗大師要世人回向世間,並非改變離此的教義,而是認清此對於「解脫」有積極意義,不經過此的磨,就到不了彼岸。以下第三至第八節分別介紹中國傳統社會倫理的六個特點,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做人道理。這六特點是:家族倫理 (重親情,盡孝道),信仰上天 (生活之道以上天隱為基礎),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安份守己),修身為本 (修心養性,內聖外王),勤學尊師 (好學不倦,尊師重道),崇古敬老 (而好古,敬重長輩)

 

3.家族倫理10

中國傳統倫理中以家族倫理最重要地位。

1. 家族為重

古代「父子兄弟夫婦長幼君臣」五倫中前三倫是家族倫理,後兩倫是社會倫理,可視為族倫理的伸延。中國人最重親情。《禮記》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

2. 婚姻大事

儒家認為天地有好生之德,世人生活的至善,在於同與天地合其德,參加天地的化育。《禮記》說:「地合而後萬物興焉,夫婚禮萬世之始也。婚禮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禮是禮儀之本,由此而有家禮及祭祖之禮。

3. 百行孝為先

《禮記》說:「身也者,親之枝也。父母是根,子女是枝幹。儒家認為「孝」來自天生之愛。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長也。」儒家教人克盡孝道;父母在生,應孝敬侍奉,父母死後,應事死如事生,包括拜祭先人。最好揚名顯親,《三字經》勸人「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4. 國家與天下

中國人由家結成族,結成國,乃有「國家」之稱。儒家從家族倫理推廣到社會倫理。《禮記》說:「聖人以天下為一家。」中華民族認為自己來自同一祖先,自稱為炎黃子孫。中國人把其他中國人稱為同胞,視之為有血統關係的人。儒家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提倡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禮記》禮運篇把大同世界描寫成「大道之行也天大為公」的太平盛世。

 

4. 信仰上天11

儒家給人的印象是不談宗教,不談鬼神,談生活之道。《論語》有這樣的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也教人「敬鬼神而遠之」。

但儒家在指導人生之道,卻以上天隱為基礎。談到命、天理、天地好生之德、祭祀、賞罰、禱告,無一不以對上天的信仰作為理論的根據。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一般人都相信「頭三尺有神明」。

1.

儒家從三方面談「命」:

天命:天命有三種:上天選擇皇帝的天命,制定倫理規律的天命,制定人性的天命。歷代皇帝下詔,開頭用「奉天承運」,即奉行天命,承順氣運

《論語》:「吾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使命:是上天給一個人的特殊任務。孟子所謂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

命運:《中庸》說:「君子居易以命」,即以平常心克盡己責,等待接受命運安排。

2. 天理

《中庸》的「天命之謂性」 和朱熹所說「性即理也」,都是天生之理。《朱子語類》說:「性便是心之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會之心。」又說:「性只是理,萬理之總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間公共之理,得來便為我所用。」天理就是人的性,性由天命而有。

3. 天地好生之德

化生萬物的神妙力量,來自造物上天。《易經》說:「生生之謂易。」又說:「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禮記》:「天地合而後萬物興焉。

4. 祭祀

《尚書》記載祭皇天上帝的祭祀,自堯舜至清朝從未終斷。《後漢書》「祭祀志」:「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

5. 賞罰

《尚書》:「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民間共同的信仰。

6. 禱告

中國老百姓一向都求天降福,求神保佑,不敢輕慢。《論語》:「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5. 中庸之道12

凡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國人在「允執中」原則下生活,養成以下的民族特性:

1. 安份守己

做好本份,本份以外的事不必多問。《論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事林廣記》:「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各求自安,不管大眾事務,於是往往出現「公眾大廳無人打掃」的現象。

2. 不走偏激

不論政策、制度或行動,都不喜歡走極端。《論語》:「小不忍則亂大謀。」一般人都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和「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的道理。

3. 好和平

喜歡相安無事,認為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認同「和平二字值千金」的說法。

4. 留餘地

事適可而止,避免過份,要留點餘地給別人和自己。出自《兒女英雄傳》的一句話「得饒人處且饒人」,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格言。

5. 重人情13

人際關係富人情味。以合情為合理,不重視法律。有些有公職在身竟會枉「法」而「情」。

 

6. 修身為本14

孔子認為求學是為求知人生之道。《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生之道不僅在於知,最重要是修身和實踐。

1. 心靈為上

人心有良知良能,有仁義禮智之端,修身是培養這些善的種子。心也有情慾妨害善種子,所以須克制情慾。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

2. 守道重德

四書講解道和德的地方很多,尤以《論語》記述最多,例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處也。」「士志於道,而惡衣惡食未足與議也。」「道不同,不相為謀。」「朝聞道,夕死可矣。」「德孤,必有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於藝。」「執德弘,信道篤,焉能為有,焉能為無?

3. 仁義精神

孔子最注重仁德,視為一切善德的總綱。孔子教導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要我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表現在同情心、勸善、寬恕、厚道、濟貧。

「義」即適宜。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禮記》說:「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為人之義。」孔子主張「正名」,定每人在社會中所佔地位和權利義務。「義」表現在責任感、潔、正義感、朋友交情。但事事講禮儀,有時變成偏重形式,有表面,沒有內涵,亦即要面子,不求實際。15

4. 勤儉自持

儒家談勤儉,主要是要讀書人專心向學。《論語》要「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似乎是為了勸人專心向學。《三字經》結尾說:「勤有功,戲無益」,由上文「苟不學,為人」,「幼而學壯而行」及「我教子,惟一經」 看來,主要是勤學,要人明白勤一分多一分學問,閒半刻少半刻功夫。但在古代農村,一般人都深知「人勤地不懶」和「惜衣得衣,惜食得食」的道理。流傳於民間有關勤儉的諺語相當多。

5. 內聖外王

古代中國讀書人最大的願望是「內聖」(修己成聖)和「外王」(治理國家)。四書都講解內聖外王之道。《大學》教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也從修身說到齊家,再說到治國平天下。《論語》教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亦即修己安人,由內而外,推己及人。

《孟子》以「性善」為理論核心,由此推衍出其修己、安人、仁政的思想。孟子的外王以「仁政」為理想,而「仁政」以養民及保民最為重要。

 

7. 勤學尊師

1. 勤學

儒家勸學。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禮記》說:「玉不,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勸人思問。孔子說:「學而不思則。」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勸人終身治學。顧炎武說:「君子之學,死而後已。」蘇軾:「窮不忘道,老而能學。」

2. 尊師

《論語》:「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而不倦。」《禮記》:「師嚴而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3. 學而優則仕

古代讀書人所讀聖賢書都要他們內聖外王,以實現己立立人己達人的理想。做官可稱為讀書人的宗教信念。16

 

8. 崇古敬老17

1. 崇古

儒家對堯舜之治推崇備至,認為讀書人都應以維護和恢復古代文化為己任。四書和其他古籍有許多讚頌及仰慕古代盛世的文字,例如:《論語》:「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子曰舜其大孝也!」「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以堯舜之道為遠祖而加以傳述,取法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而加以闡明。《孟子》:「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法堯舜而已矣。」《三字經》:「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2. 敬老

傳統農業社會,長者經驗豐富,往往是後輩的導師,所以受人尊敬。「敬老」雖有別於「尊師」,卻不無關係。在儒家思想中,「長幼」是五倫之一,而「長惠幼順」乃人之義。

 

9. 從諺語看到倫理思想對民間的影響

諺語本來是民間在生活經驗中累積的教訓、知識和體驗的總結,在大交誦流傳中,經不斷修改潤色,逐漸形成富於哲理的精簡文學。18

在中國傳統社會,雖然教育不普及,文盲很多,但大部份村落卻有窮秀才開辦私塾,負責任教導鄉村孩子讀書識字學習聖賢道理。於是農村興「耕讀傳家」的風氣,不少村童半耕半讀,變成「朝為田舍郎,登天子堂」;為他們準備考科試的私塾便是「天子堂」。這樣促使士人與農民相互流通,也促使許多道德訓廣泛流傳而成為萬口交誦的諺語,或多或少影響了一般人的生活取向和處事態度。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廣泛流傳的諺語多得不可勝數。限於篇幅,以下僅按照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六大特點,分別選列一些有著作出處的箴言,和民間自創的諺語。後者部份或許也有出典,是作者沒有尋獲而未予列出;無論如何,大多數是受傳統倫理思想發和引伸而來。19

 

 

家族倫理

有子萬事足 (蘇軾)

有其父必有其子

知子莫若 (管子)

虎父無犬子

父慈子孝 (禮記)

子智父親

慈母多敗兒 (史記)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

夫唱婦隨 (關尹子)

為老尊,教壞子孫

嫁㊣H﹛A嫁狗隨狗 ()

孝感動天

相敬如賓 (左傳)

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

糟糠之妻不下堂 (後漢書)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興

癡不作家翁 (資治通鑑)

佳偶天成

疏不間親 (左傳)

狗不咬﹛A好夫不打妻

天下一家 (禮記)

秤不離,公不離婆

四海之內皆兄弟 (論語)

能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

唇亡齒寒 (左傳)

打虎還是親兄弟,

上陣定要父子兵

樹倒猢猻散 ()

兄弟如手足

信仰上天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尚書)

磍Y三尺有神明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論語)

人有誠心,神有感應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論語)

好心有好報

吉人自有天相 (左傳)

人善人欺天

皇天不負苦心人(兒女英雄傳)

有時終須有,

媯L時莫強求

天道好還 (老子)

聽天由命

盡人事以聽天命 (鏡花緣)

人算不如天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紅樓夢)

人無神靈,寸步難行

天無絕人之路 (元曲)

人憑神力,草望春

中庸之道

過猶不及 (論語)

得高摔得

不患而患不均 (論語)

大丈夫能屈能伸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欲速則不達 (論語)

有理不在高聲

三思而後行 (論語)

驕者必敗

各適其適 (莊子)

各有所好

弄巧反 (拙軒頌)

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聰明反被聰明誤洗兒戲作詩)

和平二字值千金

貪多嚼不爛 (紅樓夢)

酒隨量飲

人心不足蛇吞象 (山海經)

知足常樂

修身為本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積金不如積德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修公得,婆修婆得

不修不得

哀莫大於心死 (莊子)

火煉真金,苦煉真德

為善最樂 (後漢書)

吃不盡的苦,學不盡的乖

放下屠刀,立地成彿 (堂肆考)

成人不自在,自在成人

回頭是岸 (元曲)

終身為善猶不足,

一日作惡自有餘

敗子回頭金不換 (兒女英雄傳)

言善不難,行善為難

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未修佛果先結人緣

見義勇為 (論語)

要自己上進,

那怕人家看輕

君子成人之美 (論語)

樹正不怕日影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作福不如避過,

避禍不如省非

既往不咎 (論語)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得饒人處且饒人 (兒女英雄傳)

送佛送上西天

明人不做暗事 (西遊記)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飲水思源 (徵調曲)

施恩莫望報,望報莫施恩

日間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京本通俗小說)

近水不可多用水,

近山不可枉燒柴

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後漢書)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

勤是福根,奢是敗苗

一諾千金 (史記)

勤儉不怕資金少,

苦幹不怕困難多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說苑)

勤能補拙,儉能養齱A

能救憂

近朱者赤,近墨

(野客叢書)

勤儉置富,忠厚家

上樑不正下樑歪 (元曲)

不是靠天吃飯,

全靠兩手動彈

忠言逆耳利於行 (家語)

依人都是假,跌倒自已

大丈夫視死如歸 (韓非子)

要食龍肉,親自下海

不平則鳴 (送孟東野序)

仁義值千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古樂府)

知過不難,改過為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日知錄)

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盡忠報國 (宋史)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師表)

家貧出孝子國亂顯忠臣

勤學尊師

開卷有益 (澠水燕)

燭求明讀書求理

溫故而知新 (論語)

勤學又勤問,不怕沒學問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朝成名天下知 (琵琶記)

暴學三年天下去得,

再學三年寸步難行

學然後知不足 (禮記)

要得出人頭,還在書中求

學而不思則 (論語)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大器晚成 (老子)

聖賢千萬語,提醒夢中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活到老,學到老

玉不不成器 (禮記)

卷不離手,曲不離口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顏氏家訓)

三日不讀書言語無味

教學相長 (禮記)

自古書有味,硯田無惡歲

有教無類 (論語)

學到用時方恨少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

不進則退

三人行必有我師 (論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荀子)

冰出於水而寒於

崇古敬老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

家有一老,猶如一

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明鏡可以察形,往古可以知今

老馬識途

老人不傳古,後生要失譜

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老馬蹄下迷路,

老人足下迷途

 

 

10. 中國傳統倫理飽受衝擊

十九世紀末,許多嚮往西方文明的中國知識份子,把那時中國社會的封建及落後歸咎於儒學。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及「提倡德先生和賽先生」20的口號。

當時知識份子反對儒學不無理由。外面的世界,特別是西方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可是由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傳統社會卻故步自封,盤旋不進。秦漢以來中國一直是封建社會,而儒家素來認同封建制度。儒家認為一國之君是奉天命統治國家;在五倫中「君臣」倫獨大;「君仁臣忠」乃人之十義之二;必要時,為臣者須捨生保護國君。儒家相信國家不能一日無君,國之有君比人民更為重要。孟子以「仁政」為理想;著重保民,使之安居樂業;著重養民,使之豐衣足食。這是以民為本的理想,本來不錯,可惜少了一樣最珍貴的元素–––民主。有了選和制衡的民主機制,人民才可以當家作主,參加選有固定任期的總統、首長、立法議員;政府決策須通過公開辯論及諮詢程序;人權可獲保障,也可免除獨裁及以暴力改朝換代的禍害。21

另一方面,從十七世紀以來,西方社會在科技上不斷改進。但由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傳統社會卻停滯p前。那是因為儒家知培養於經典的通才。中國史學大師錢穆說:「因此在中國智識界,不僅無從事專精自然科學上一事物之理想,並亦無對人文界專門探求其一種智識與專門從事某一種事業之理想。因任何智識與事業仍不過為達到整個人文理想之工具,途徑。」22

可是社會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都亟需專門人才。教育界辦學不應培養通才,也該因應社會的需要而培養各種專才。

 

11. 傳統倫理思想之自我轉化之道

及在香港發揮教化功能的展望

在過去一百年,有許多學者致力謀求中國傳統思想的更新,特別是謀求儒家倫理思想自我轉化之道,使之重振生機活力,在當代社會發揮教化功能。雖然學者所持意見未盡相同,但大體上都會同意,傳統的儒家思想應該化解以父為天的家族權威,強調父母子女夫妻及家庭成員間的「愛」的關係,剷除國君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威,從民本理想擴展到民主思想,對德性心與認知心並重,兼顧培養通才和專才,包括高科技人才。23就香社會來說,我們很需要中華文化的薰陶。許多學校不重視傳授中華文化,很少引導學生欣賞和認同自已「根」的所在。此種對中華文化承傳不足的現象,一方面源自殖民地時代重英輕中的教育政策,另一方面也由於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所影響,學校注重傳授知識和謀生技能,而忽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品格培育。 為了革新社會風氣,我們需要大力推行中華文化及倫理教育,特別讓青年人汲取中國倫理思想的菁華,例如孝順父母、忠厚誠信、仁愛和平、尊師重道、好學不倦、勤儉自持、見義勇為、愛惜生命、尊敬耆老、中庸之道、內聖外王、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倫理訓,把它實踐到日常生活此外,應向青年人廣泛介紹成為通俗智慧的中國諺語,這些諺語大多數由傳統倫理思想發或引伸而來,也能發揮移默化的功能。

最後,天主教學校的宗教課程,在闡述基督的聖訓時,似可多引用中國民間故事和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及民間流行的諺語,使福音本地化,好能與香人「根」之所在的中華文化產生聯繫和共鳴,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1 W.W. Rostov,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0) 饒餘慶譯本20, 56頁。

2 Everett E. Hagen,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62), 56頁。

3 溟著《中國文化要義》,香港集成圖書公司1963年,11頁。

4 同註3:11,12章。

5 王邦雄著《21世紀的儒道》,臺灣立緒文化 1999218頁。

6 羅光著《中國哲學的精神》,臺灣學生書局 1990380-81頁。

7 同註6:9,12 頁。

8 余英時著《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B人精神》,臺北 聯經 1987:26-40頁。

9 同註8:15-26頁。

10 同註6:231-246頁。

11 同註6:101-136頁。

12 同註6: 137-154頁。

13 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代1990; 88-89頁。

14 同註:6:173-192頁。

15 同註13: 89-90頁。

16 同註1356頁。

17 同註1355-56168-170頁。

18 季成家 高天星 尚延令 張祚羌 合編 《中國諺語選》,甘肅 人民出版社1981:前言1頁。陳佐舜編譯 《中國諺語選集》,香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73:英文序言。

19 欲接觸更多諺語,可參閱註18所列兩本著作或坊間其他許多諺語選集。

20 「德先生」是democracy民主;「賽先生」是science科學。

21 劉述先著《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美國新澤西 八方文化 199641頁。

22 錢穆著 《國史新論》,香港 自印本,195368頁。

23 王邦雄著《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臺北 立緒文化19997-19頁。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