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人的喜年

追究聖經年的思想來源

 

 

黃懷秋

 

神思 第四十四期 二零零零年二月 1-10

 

 

 

**********

 

摘要

黃懷秋女士的文章首先追溯喜年的聖經傳統,分析它如何從舊約中社會的、神學的和倫理的意義,進而發展為新約默西亞的含意。舊約的喜年,因著耶穌基督的來臨,成為末世天國救恩的落實,路加便是最能表達此訊息的作者。信仰耶穌基督的人能效法的榜樣,成為天國的貧窮人。

 

**********

 

 

 

公元1300年(12991224日)天主教慶祝了首次千禧年。嗣後七百年間(至1999年底),全球性大大小小的年一共舉行了二十七次。今年(2000年)依例舉行的第二十八屆,由於跨世紀的緣故,勢必格外隆重。事實上,當教宗在五年前宣布《邁向三千年》的時候,也同時計劃以三年的時間準備這一年的到來。年,為教會來說,是一件大事,當伯多祿大殿右側的聖門禮儀性地打開,便象徵(祈求也能實現)天主的恩寵和末世性的救贖豐沛的到臨。

年雖是天主教會近七百年的教會傳統,它的思想來源卻可以追蹤至舊約時期,所謂「窮苦人的喜年」。

 

1. 以色列的喜年傳統

年,在舊約稱為「喜年」,又稱「聖年」。肋未紀二十五章詳細記載了猶太人喜年的始末原委。猶太人每五十年慶祝一次聖年,即七個安息年之後的翌年。喜年的主要概念有兩個,即「自由」和「回歸」:「向全國居民宣佈自由…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其家庭。」25:10)到那一年,被賣為奴的,可以恢復自由;出賣土地的,也可收回。

表面上,猶太喜年是一種社會經濟制度,實質上,它卻蘊含著豐富的神學意涵,及隨之而來的倫理責任。

1.1 社會經濟意涵

舊約喜年主要是一種社會經濟制度,旨在調節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減少大地主的經濟壟斷,平抑地權,保護社會上的最小單位---家庭,不致遭到吞沒的命運,而家庭所擁有的土地,也不致因為變賣而被剝離。

喜年基本上植根於人道的關懷,它的關切面主要有兩個,一是家庭,二是土地。猶太家庭又稱「父家」(father's house),是社會上最小的單位,在它上面還有「家族」(clan)和「支派」(tribe)。雖說是「小」單位,若從今天的標準看,卻是個「大」家庭,包含父母(妾),及一切子女(已婚未婚),還有奴僕和管家。這一個小單位就是喜年首先關注的對象。喜年恢復家庭的完好,為奴的子女、被出賣的土地,都可歸回「父家」。如此看來,所有被賣的東西最多只賣五十年,換言之,所賣的只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喜年是「贖回」(redemption)以外的另一個制度。二者相關而不等同。贖回主要是由同族人(近親)為之,著名的例子如盧德傳中的主角被近親波哈次買回便是(4,又耶32)。贖回沒有時間的限制,有需要即可為之。久而久之,家族中若干有財力的家庭將有併吞整個家族的危險,其他近親家庭都被它所買,成為依附他家的佃農。喜年因而有調節的功效,保障社會中最小的單位,不致淪為大家族的附庸,並維持以色列最早的盟約精神----許地平分、產業不剝離26:52-56)。

1.2 神學意涵

「土地不可出賣而無收回權,因為地是我的,你們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25:23)這句核心話語清楚點出這種以土地不剝離為考量的經濟改策背後的神學根據。喜年以實際的行動宣佈以色列人對雅威的信仰:一方面,地是雅威的,另一方面,雅威卻是關注人民的。

因而由這種地的觀念發展出一套「地的神論」,再由地的神論到神和人「在地」的盟約關係。

1.2.1 地的神論

是雅威的。雅威不僅是地的主人,也是天的主人;不僅是自然的主人,也是歷史的主人。掌管宇宙與人生。這種以色列固有的神觀經由喜年的切實執行高聲宣告出來。喜年的慶祝禮儀性地宣佈天主的威權,也清楚地表明人們對的信賴,因為地是的,生命(我和他人)也歸所有。而這也是先知和聖詠文學以言辭一再重提的主題:「高天是屬你的,厚土也是屬你的,寰宇及其中的一切都是你奠定的」89:12);「大地和其中的萬物,屬於上主﹔世界和其間的居民,屬於上主。」24:1

雅威不僅靜態地作萬物的造主,祂也動態地參與人類的歷史。喜年的施行就建基於動態的參與。聖詠的作者在讚美創造的化工之餘,也沒有忘記歌頌天主在歷史中的救贖。這是「地的神論」之高峰天主在地與人相遇,而大地正是恩賜和平、普降甘霖雨露的場所。聖年以休耕的方式具體地表達出對天主參與人類歷史的信賴:「地必供給出產,使你們吃飽,平安住在地上…在第六年,我必決定祝福你們,叫你們有三年的出產,你們在第八年上播種時,還吃陳糧。25:19-22)屬於天主的東西,天主自會照料。

1.2.2 在地的盟約關係

地一方面是天主的所有,另一方面也是天主給予盟約子民的禮物。它是「許地」(the promised land),是天主給予人民的「產業」(inheritance),使他們成為天主的子,繼承人。

以色列聖祖的傳統中,地的許諾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象徵亞巴郎與天主所立的盟約,也是這盟約的一部分,「我要將這地方賜給你」12:7; 15:7)。在地,就是在盟約的關係中;在地的恩澤,也就是盟約的恩澤。因而以色列人千辛萬苦,都要回到他們的「許地」去1:8),而天主給他們的法律,也要在「許地」上遵守(申6:1-3)。與天主保持盟約的關係,信守命,與幸福的在地生活密切相關28:1-14);反之,天主的審判具體地表現出來,也是在這塊土地上,其中最嚴厲的處置,便是從這塊土地中逐出。事實上,充軍不僅是從土地上出離,也意含著從天主的面前出離。

在地的恩寵,象徵著在天的恩寵而在天的恩寵,也顯示在地的恩寵上。

以色列人對這塊土地的情感,緊於他們對土地的賜與者的情感。這種血濃於水的土地之情,讓人動容。住在天主恩賜的土地上,與其他人一起分享天主對這土地的安排,也見証著一同住在這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是同一位天主的在地子民這件事。無可避免地,對天主的回應牽動著每一個人,也牽動出一連串的倫理責任,這是我們在下一段落所要面對的話題。

1.3 倫理意涵

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毫無例外地,他們只是「旅客和住客」25:23)!旅客和住客,這組詞彙指向一群在以色列人中居住、但在種族上卻不屬於以色列人的客納罕居民。他們可能是失去祖業的客納罕原住民,或是流離失所的外地移民。他們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只能出賣他們的勞力,依附他們的僱主。僱主環境好,他們便掙得一口好飯吃,否則的話,他們的境況實在堪虞。這些人常常在以色列的法律中被提起,法律要求以色列人要好好對待在他們家中工作的外人。

現在,聖年的制度提示出一個觀念:以色列人在天主前的身份,就像這些「旅人」在以色列人跟前一樣,是依附而受保護的。他們無權要求什麼,卻無端地深受恩寵。隱藏在這裡的倫理意含是清楚的:既然本身也是「旅人」,對其他同是「旅人」者的處境自然該當感同身受;而自己如何深受天主的眷顧,也該如何眷顧他人。

這裡牽動糾纏著一個多層的關係:第一,人在天主前是旅客的身份,第二,在你們土地上工作的旅客,你該善待,如同天主善待你這個旅客一樣,第三,對於那些本來是兄弟,如今卻變得如同旅客一般依附在你家中的同胞們,他們為你是真兄弟,假旅客,你要還他真兄弟的身份,讓他回家。「他和他的子女應離開你,回本家,復歸其祖業,因為他們是我的僕役,是我由埃及地領出來的,不能賣身。」25:41-42)他們只屬於天主,不屬於任何人,你們也一樣。

以色列的聖年制度就是基於這種人道的關懷。神對人的作為,成了兄弟間、甚至非兄弟間相互關係的模式。以色列人愛家,愛土地;而對家、對土地的愛又建基於他們的宗教信仰。這是上主恩賜的土地,這是上主安排的家人。抑有進者,天主賜給你土地,也賜給別人土地;賜給你家庭,也賜給別人家庭。因而推己及人,從自己的需要再到別人的需要,而這一切都由於那一位察且掌管人事滄桑的天主。

 

2. 喜年---新約的天國意象

聖年本是一種建基於以色列的神權思想的社會經濟制度,以神的名義作為這種制度的最後保。可是,到了舊約後期,這種本來以經濟為主要訴求的社會政策慢慢發展出濃厚的象徵形式。事實上,聖年兩個具體的思想主軸﹕自由→釋放;回歸→重建,本身即具備豐富的象徵意含。我們曾經說過在地恩寵與在天恩寵之間的象徵關係,正是這種關係使聖年不限於單純的經濟系統,而成為以色列對末世救贖的期待的表達方式。

下面將從舊約到新約,解釋喜年的默西亞意含。

2.1 舊約後期的發展

2.1.1 經濟大崩落

事實上,在進入歷史可靠年代(以色列王國時期)之後,以色列的喜年制度即沒有正式實施過。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我們根本找不到有全國性慶祝喜年的具體資料。很可惜地,像喜年這樣富有高度理想政經藍圖的經濟政策,只是一個廢弛不用的古代法案而已。

但是喜年為什麼會廢弛不用呢?的確,喜年施行起來是困難的,但設若社會上大多數人口都是接近自己的土地的話,也並非不可能。喜年預設的情況是:部分被出賣的奴隸們,雖然極度貧困,但還是擁有自己家族土地繼承人的名分,因而也可以恢復這個名分的。但是自從所羅門王以來,愈來愈多家庭因為負債、為奴、或因為王侯貴族的霸佔、充公,以至一無所有。古代主張不剝離的土地政策已經不復存在了。失去家園的貧苦人被連根拔起,幾代之後,他們連自己的土地在那裡都不知道了。沒有土地的人,他們無從恢復,也無從歸回。由於貧困,他們萬劫不復地成為被剝削的對象,且一代一代地綿延下去。

許多先知都見證著這悲慘的局面。這已經不復天主恩澤的土地了,天主的懲罰勢必到來:「禍哉,那些在床上籌劃不義,圖謀行惡的人!因為他們手中有能力,一到天亮,就去實行。他們想要田地,便去霸佔;想要房屋,便去奪取。以暴力對付業主和他的家族,物主和他的產業。為此,天主這樣說:『看我這為這一家籌劃實禍,致令你們不能縮回你們的頸項,也不能挺身前行,因為這是一個災禍的時刻』。」2:1-3

2.1.2 從經濟到末世

這樣,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在先知口中,一方面斥責富人,另一方面也安慰窮人。被剝削的窮苦人,成為天主末日救贖的對象,他們是天主的卑微人(anawim)。在默西亞的世代---天主的喜年裡要親自恢復他們的樂土,還報他們的辛勞。因為這是天主的喜年,是窮苦人喜年;天主偏愛窮人,只有他們才是經驗天主「王者的正義」的民族。先知用這樣的話描述:「你這遭磨難受顛沛,無安慰的城啊!看,我要用孔雀石安置你的基石,以碧玉奠定你的根基…你的兒子們,要享受絕大的幸福…欺壓已遠去,你無需再有所恐懼,驚嚇也遠去,它再不會臨近你。」54:11-14

以色列是個喜愛象徵的民族。先知書中充滿這種象徵性的言語,他們用聖年的象徵(贖回,釋放,歸來)來構想默西亞時代的來臨。最清楚的是依撒意亞先知書。六十一章這樣描畫宣佈喜訊的默西亞:「吾主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苦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釋放中的囚徒,宣佈上主恩慈的喜年,揭示我們天主報仇的日期,安慰一切憂苦的人。」61:1-2;還可參閱依35:10;依42:6-7)這一節先知書為後世基督徒理解基督的末世救贖,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在下一段再說。

「上主的神的降臨」是末日的記號;「傅油」抓緊默西亞的意象;默西亞的喜訊是給窮苦人的喜訊,因為「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42:3)。到那一天,「我必在你們中間留下謙遜和貧苦的百姓」3:12),他們是天主新王國的子民。

這樣,古代的聖年,乃成了末世救恩的希望。

2.2 喜年---耶穌基督的天國意象

在世生活期間,耶穌親身經驗天國(天主)。這是祂後來宣講的經驗根據﹕祂自己就在天主的國度中,就在與天主父子般的王道關係。而由於親身經驗的催迫,一改以往的生活方式,出外傳教,宣佈天主的國末世性的到臨。另一方面,耶穌也顯然知道,因為的天國經驗,自己已儼然成為天主的國在世出現的場所。正因為如此,治病驅魔,使天主的國經由得到落實。

很有可能,耶穌自己(在猶太文化的影響下)已經開始採用舊約先知傳統的喜年意象來設想並傳達心中的天國。可以確定的是,在以後的基督徒正是這樣做。本文的策略,是從後期比較清晰的路加神學開始,再追溯到耶穌自己的喜年意象

2.2.1 路加的神學

早期基督徒用喜年的意象來設想他們所處身的救恩境界。他們用「恢復」、「釋放」、「復原」、「振興」等等帶喜年暗示的字眼例如宗1:6; 3:31),來表達他們的救恩經驗。為他們而言,他們現下正處身於舊約預告的喜年中﹕沒有一個貧窮人,沒有一個有欠缺的人。因而,為了回應、也為了達成天主的喜年,早期基督徒也主動地按照舊約喜年的倫理要求生活,變賣一切,財產公用4:31-35)。他們用「在地」的喜年生活見證喜年「在天」的釋放。

路加有名的「納匝肋宣告」4:16-30),以最清楚的語句,表明天主的喜年已經在基督公開生活之初來到了。路加並且讓上述有強烈喜年意象的依撒意亞先知書(61:1-3)直接從耶穌的口中娓娓道出。在他筆下,耶穌這樣宣佈喜年的揭幕:「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為路加來說,毫無疑問地,在耶穌身上,依撒意亞帶喜年暗示的默西亞時代已經來臨,因為「向貧苦人傳喜訊,向盲者宣復明,使受壓通者得自由」等等預告已經一一在耶穌身上應驗。

基督徒有足夠的理由認定在耶穌身上實現了舊約的喜年。我們已經說過,猶太人古老的傳統都相信,在地的救恩是天救恩的聖事性呈顯。耶穌在世的「工程」(的奇跡)是一個表徵著窮苦人的救贖的記號。這些記號訴說著這記號的時代:窮苦人的喜年已經來臨。

2.2.2 耶穌的喜年

有人問:基督徒以喜年的意象來宣佈他們的救贖經驗,這種做法有什麼根據?我們的看法是,路加的神學,尤其是路4的故事,固然有路加的風格,它的來源卻可能是耶穌本人的生活,以及的一些暗示性話語。沒有疑問的是,耶穌在世傳教期間,的確經常走向窮人,他們是天國宣講的首要對象。事實上,在耶穌傳教期間的巴肋斯坦境內,由於外族長久的入侵,稅捐繁重;再加上國家內長期以強凌弱的事實,除了寥寥可數的地主,部分司祭貴族,以及一些雖然不一定權重多金,卻有著比金錢更可觀的智慧財富的法利塞人之外,整個國家,大部分人口其實都已符合「窮苦人」的標準了。耶穌在傳教期間經常走近他們,給他們許諾天國的豐腴。因而當路加說,耶穌宣佈「窮苦人的釋放」,的確有歷史性的基礎。當然,我們並不以為耶穌傳教的目標只在於試圖從經濟政策上改變國家的前途,但是國家殘破不堪的事實卻加強了祂採用喜年的意象來傳達天國的動機。畢竟,這是個大家都能領略的語言,因為它訴說事實,當然,也訴說了民眾的希望。

因而,在真福的宣講6:20),和平的呼籲 (路10:6-9),以及多次採用的宴會比喻(如路14:16-24)中,耶穌都採用了喜年的暗示。而在回答若洗者的門徒的問話的時候,處身於成群「窮苦人」當中的耶穌,更直接了當地把眼前的喜年景指給他們看:「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到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瑪11:2-6,參照依35:5-6)沒有比這更清楚的喜年景象了。先知筆下的喜年境界,就出現在耶穌身邊,在大眾眼前。當然,耶穌所傳達的遠遠不止這些,然而天國的豐富(在天的恩寵),已經遙遠地經由這喜年的景象(在地的恩寵)標示出來了。

 

3. 結論:天國的貧窮人

耶穌走近窮人,給他們宣講釋放:「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主的國將歸給你們」6:20)。為宣講者耶穌來說,這是事實,為今天的基督徒來說,這卻是理想。基督徒都渴望能夠是參與天國的貧窮人。

到底誰是「天國的貧窮人」?

首先,對天主,所謂「貧窮人」是那些能夠接受天主對土地的措置權的人,也就是,承認天主所說「地是我的」,而不把天國據為己有,也不加判斷「這個罪人怎麼可以?」的人。承認天主的絕對主權,把光榮歸給天主。

其次,對自己,認識自己的貧窮,虛懷若谷,知道自己和別人沒有兩樣,都是個貧窮人,都沒有土地的名分,因而現今所有的,只是天主暫時的分發。

最後,對別人,尤其是比我們更貧苦(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人,要寬恕、容忍、接納、與包容。因為喜年的完成,固然源自天主,卻也包含天主對整個人類的要求。

到底誰是「天國的貧窮人」?有誰真正做到「天國的貧窮人」呢?

歷史中,就有這麼一個人,敬天,愛人,自我空虛(斐2:7)。體會到天主對全體人類的愛,體會到天主切願把祂的大地(天主的國)給予所有的貧窮人的心情,乃甘心情願地走近貧窮人,甚至自己也成為一個貧窮人,以最真實的方法傳達天主喜年的國的訊息。是第一個「天國的貧窮人」。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和一樣的貧窮人,也效法的榜樣,他們都是「天國的貧窮人」。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