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震撼人心才算有用

公教報反思

 

 

張家興

 

神思 第四十二期 一九九九年八月 31-50

 

 

**********

 

 

摘要

張家興先生與五位公教報編輯的文章為教會傳媒的使命作一反思。他們認為教會傳媒應有震撼、喚醒人心的力量。文章從本地教會新聞、普教會新聞、讀者心聲、宗教交談和「喜樂少年」頭版之「試思時事」五個範圍作反省,除了總結現行情況,亦嘗試指出向前行需要面對的挑戰。文章總結時強調兩點:第一,心態上要向真理開放;第二,結構上要善用編輯自主權,提高專業精神和教會感。

 

**********

 

 

 

 

前言

現代世界有一種傾向:把神、超越和奧秘從現實生活中剔除,不再談論生命意義或精神價值,只醉心功利、金錢、權力、肉欲,一切以最方便、即時提供最大享樂的消費為主調,有能力浪費愈多的,愈夠「排場」,不必理會其他人是否享有生活必需。

這樣一個世界的建構和維持,主要不是靠武裝力量,而是靠各種印刷和電子媒介所傳播的意念。

從未離開這世界、以陪伴世界走塵世路為己任的教會,對世界這發展傾向,不能不作回應。但是,教會又應如何回應呢?著名的法國教理傳授學專家巴丙恩 (Pierre Babin) 這樣說:「宗教信息要能震撼 (shocking) 人心,才算有用」(1)。教會傳媒,更應有震撼、喚醒人心的力量。

這樣提出教會傳媒的使命,不是說我們公教報已經做得到、做得好。更貼切的說法是,這是為提醒自己,不斷朝這個方向努力。

到現在為止,限於其內容、風格及銷售網絡,公教報只能在教會之內、向教內信徒盡其喚發人心的職責。至於直接面向社會,在社會傳播的大觀園內找尋立足點,向社會人士發出其另類、獨特的聲音,則仍是有待全面實現的夢想。寄望七十年的辦報經驗,有助公教報朝向這夢想踏出重要一步。

怎樣才算喚發人心?公教報又如何喚發人心?

基於篇幅關係,我們編輯部一些參與這計劃的同工,只能各自在自己工作範圍內選擇重點,從經驗出發,作出反省,除總結現行情況外,也嘗試指出再向前行需要面對的一些挑戰。

這篇反思以五個重點內容為核心,包括:本地教會新聞、普教會新聞、讀者心聲、宗教交流和《喜樂少年》頭版的《試思時事》。

本地教會新聞方面,施育助在《不講不受批評》中分享了一些在編部如何發掘主題和選稿的主要考慮。他更從教會透明度和問責性角度出發,回應教會內仍然存在的「少講少受批評、不講不受批評」的思想。

在處理普教會新聞時,如何發揮「守門員」角色,如何在眾多新聞稿件中為讀者選取「最能啟發智慧」的新聞?如何在篇幅限制下,以理智角度錄和重新編寫一些新聞報道?這都是黃家俊在《「守門員」的挑戰》中處理的課題。

新聞報道主要報道教會機構的活動和高層人士的發言,而各版專欄又都是由機構和專欄作者所包辦,平信徒看到或經驗到堂區或教區一些事件,有所感觸,想發問或發言,可以透過甚麼渠道?《讀者心聲》能否提供這個發問和發言空間?能否維護平信徒的發言權?這是梁成玨在《維護平等發言權》中處理的課題。

如何在天主教教會的官方周刊中,推動宗教交談?一方面既不讓教友以為「信甚麼宗教都是一樣」,另一方面也提供空間,讓不同宗教的信念得以表達?既不損害宗教間的和諧關係,亦迴避敏感、有爭議性的話題?這是汪婉華在《推動交談》中處理的課題。

至於如何幫助讀者,尤其青少年讀者,在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消費潮流和誘惑時,能夠保持頭腦清醒,獨立思考,進而建構面對今天和未來挑戰的價值觀念,則要讀李孝沅的《啟發獨立思考》了。

公教報的運作,長期依靠某些共同觀念來維繫,有些觀念曾在我們每周會議中討論過,有些則可能從未拿出來討論過的。那不是因為有意隱瞞,而很可能是因為有些觀念已成為大家假設、經已接受、不必討論的部分;或經已成為「自動導航」系統的一部分。進行這次反省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嘗試把這「自動導航」系統背後的一些假設和價值觀念,至少把我們覺察到的部分,從隱蔽的角落裡抽出來,攤開,見見陽光,作一次公開檢視,並希望因此能聽取更多意見,日後作進一步的改進。還望讀者不吝賜教。

 

本地教會新聞:面對「不講不受批評」的挑戰

施育助

「本地教會」新聞版每期可以報道七至九條新聞,這樣有限的篇幅,實在未能足以全面反映本地教會的重要發展。現階段的問題,不是我們選用新聞的標準提得過高,而是我們收到的有關新聞實在太少。一方面,這是因為不少堂區和教區團體縱使有值得分享的經驗,卻仍未有利用公教報發布信息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未有足夠資源發展有效網絡,接觸和報道教區內各層面的重要資訊。在現行只有一位記者的情況下,我們每周能主動出訪做新聞報道的條件非常有限。我們只能根據一些指引,選擇以某種角度報道某些新聞。我們主要考慮三點:()消息的重要性()促進溝通的功能;()讓真相呈現。

() 消息的重要性

選擇報道那些新聞,或選用那條新聞放在頭版,與判斷消息的重要程度有關。這方面,我們也考慮三點:

1. 消息對教友生活、教會發展的影響:

一般來說,教區當局和轄下各機構的決策,尤其是那些直接影響教友生活和教會發展的決策,例如關社指引,我們都會重視。我們也會訪問堂區負責人和堂區信友,反映意見。我們認為,堂區生活是教會生活重要一面,值得重視。

除了教區當局、教區和堂區團體外,各修會團體、福利服務單位、學校等與教友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教會事業的發展,也是我們關注的。有關重大社會問題,譬如經濟不景與失業、港人內地子女居港權等,我們也希望報道教會團體和教會人士的關懷和反應。

我們認為信仰必須觸及生命,包括個人和社會群體在回應每日挑戰中不斷變動的生命。我們歡迎堂區每年來堂區瞻禮、主教主持彌撒的照片和報道,不過,我們更歡迎一些能夠反映堂區和堂區內的團體和個別信徒在特定歷史時空中實踐信仰的掙扎和見證、能夠反映他們的希望與愁腸、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的反省和報道。

自從公教報去年改組編輯部、減小一個編輯、增加一個記者之後,我們更多主動出擊,針對特定課題,包括教會內部生活和回應社會的課題,尤其觸動信徒和團體生命的課題,進行採訪。

2. 體現梵二精神

六十年代結束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提出了不少革新教會的建議,當中不少是要地方教會持續不懈地工作才可以達成的,例如平信徒參與、教會本地化、社會見證和宗教交談等。

在本地教會新聞中,我們會特別留意一些能夠反映本地教會體現梵二教會精神的事件,希望有助交流,促進更新;與此同時,遇上違反二精神的事件,我們也會報道,希望能引起反省及討論。

3. 貼近教會脈搏

本地教會新聞版也希望緊貼教會「時令」和社會動向;在報道有關教會時令的新聞時,我們重視消息的教育性及資料性,例如復活節期間有關活出復活節精神的報道。至於有關社會動向的消息,由於周報的關係,不少新聞也給坊間傳媒報道過,縱是相當重要的社會大事,我們也甚少會重覆報道。但是,與教會生活和倫理道德有聯繫的新聞,我們會訪問相關教會人士,希望及時作出報道。

我們也希望能夠在一些事情上爭取主動,例如教區當局一些決策未落實前,如堂區合併,盡可能將最新發展向教友報道,一則及時反映教會的最新發展,二則也讓教友有機會作出回應,集思廣益,讓未來決策變得更完備。

() 促進溝通

教會傳媒代表信眾收集關乎信眾生活、或稱教會「公事」的資料,享有向教會人物發問和將事件報道的特權,但傳媒要善用這特權,促進溝通。溝通牽涉兩方面,當事人與信眾的溝通;和當事人之間的溝通。

1. 當事人與信眾的溝通:

教會機構的事工,或以教會名義進行的活動,直接涉及教友利益或整體教會發展,都屬教會「公事」,當事人有向信眾交代的義務。本報代表教友向這些涉及教會「公事」的人士查詢,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好奇心,而是為共同建設一個更加透明、開放,富問責性的教會,履行本有的責任。

我們的經驗是,教會人士確實是愈來愈開放,愈願意向信眾交待和溝通,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是,遇上教會人士抱著以下這樣的思想:「不要公開講得太多,少講少受批評,不講不受批評」而拒絕接受訪問的時候,我們只能耐性解釋信眾知情的權利和資訊對教會建設的重要。到最後,若對方繼續堅持不講,我們也只得無奈地接受和等待。

給我們帶來同樣困難的,是抱以下這類思想的人:「一些影響整體教會發展的「公事」,尤其是一些較為負面的事,不需要讓全部教友知道,因為他們即使知道了也未必會明瞭,況且更可能受不住衝擊而對信仰有懷疑。為保護他們信仰的緣故,最好不作報道」。

的確,社會傳媒報道的,大多是負面新聞,太少報道正面經驗,這是問題。但教會傳媒,若完全迴避負面新聞,也不健康。作為旅途中、罪人的教會,我們也得集體面對自己的缺點和罪過,才有機會集體悔改和更新。

從教會整體對傳媒角色和作用的認識來看,針對一些較為敏感的課題,能夠作出報道,本身已是挑戰。

2. 當事人之間的溝通:

媒體報道發展中的事件也能起分化或促進當事人之間溝通的作用。今年初,一位天主教學校老師於街頭剃頭示威,抗議本港教育體制守舊,該位老師的行動成為傳媒焦點,但經過傳媒渲染後,事件發展成為老師與校方間的衝突

在報道事件時,我們重視有關雙方因教學理念不同所引起的爭論,至於事件中涉及當事人間的私人爭執、我們認為對普羅信眾生活的意義不大,因此略過。

從讀者角度看,這樣的報道不夠吸引,因為欠缺雙方對疊式的爭辯;但我們認為,讓雙方澄清觀點,進行理性討論,更有助促進溝通。

() 讓真相呈現

讓真相呈現是每媒體的責任,不過,事實上,媒體也要面對本身「結構上的限制」。不少報社都會考慮廣告商和機構本身的利益,在對某些事件作報道時,避重就輕,不讓有衝擊性的真相全面呈現。

機構與機構間的關係,有時也會令到雙方人員為了保持關係而不願指出真相。有些教會人士拒絕接受我們訪問,對某事件作評論,便是擔心破壞雙方合作關係。如何在這些情況下,讓一些重要事件的真相呈現,是我們要面對的一項挑戰。

 

教會新聞:「守門員」的挑戰

黃家俊

教宗在第三十三屆世界傳播節文告中肯定教會與傳媒當有的合作關係,他這樣說:「教會文化重視智慧;傳媒文化重視資訊。沒有智慧的資訊只不過是毫無意義的資料;缺乏資訊的智慧也不能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作出回應。」

這指出在教會傳媒面對蓋天地的資訊時,該持什機標準去剪裁、報道新聞:要在大量資訊當中找出有意義、能夠培育讀者智慧的元素。這是新聞業內稱之為「守門員」(goal-keeper)要面對的挑戰。

擔任公教報普教會版翻譯和編輯的工作,很能體會這個要求多艱巨。

教會版是要讓讀者更了解二會議後,不同地方教會的發展。關心其他地方教會,表達團結共融之外,更期望參考他們的經驗,給本地教會帶來發展的養份。

但不要忘記,公教報每周只能在不足兩方呎的框架內完成這個使命。在每周最少一百多項新聞稿件中,平衡與取捨便成為編譯本版最大的藝術。

我們當怎樣平衡,如何取捨?這便關乎新聞稿涉及的課題,事件所報道的地區,發稿的通訊社幾個方面。

幾個項目中,新聞守門員和讀者最留意的大概是新聞稿的課題了。事件本身在教會內有否新聞價值,有否可供本地教會參考、落實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精神的議題的材料(不但要立足現在的觀點,更要陪伴讀者前瞻未來的發展),成為了兩個重要的選取原則。

既然這是普教會版,報道的內容自然當涵蓋不同地方的教會動態,但因新聞稿多來自歐美地區教會傳媒機構,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的教會卻因著較少發展資訊網絡和語言問題(他們多採用西班牙、葡萄牙和法文),要比較均衡地報道不同地方的教會資訊便變得困難。

稿源也帶來了稿件選材和所持角度與立場的問題。即是說,由於某些地方的教會未有充分向外發放自己的信息,當其他地方(歐美)的教會傳媒接去報道它們的發展時,難免會以其固有觀點和興趣去理解和報道,但報道能否觸及問題的癥結?反映了當地的發展?可堪細味。舉一個例子,當外地傳媒接觸香港教會時,難免從回歸後新政權如何影響社會、宗教自由有否改變的大框架去理解這裡的發展;當然,這都是其中重要議題,但身為香港教會的一分子,思考教會發展時,大家腦海中就只有這些嗎?不會浮現另一些更具體,例如是教會如何回應經濟困境、回歸後香港教會對中國帶來什麼正面影響等問題嗎?

談了一些比較原則性的考慮後,願意在此分享一點本版編譯工作的具體情況。

早前美國公教傳媒機構「天美社」報道了一則有關信理部長拉辛格(J. Ratzinger)樞機和奧地利退休樞機康奈

(F. Konig) 在英國《小報》,討論有關信理部的角色和如何處理宗教對話的報道。事緣教廷信理部要求致力宗教交談的神學家迪普伊(J. Dupuis)神父解釋其著作中某些觀點,招來康奈質疑信理部的辦事手法,後來拉辛格也撰文回應。(詳見418日報道)

首先,事件本身有其新聞性,這不單是指事件發生的時間,更關乎它背後所反映的神學家與教會訓導當局的相互關係,和信理部如何理解宗教交談這兩核心而重要的課題。但同期公教報還有其他值得刊登的新聞,由於這個課題仍有待繼續討論之處,我們決定把文稿以稿形式發表(放置版面下方、約四分版面)。須知道,放稿位置同樣反映了報社看待新聞的輕重,這樣放置該文,是要給讀者明白,這同樣是重要課題,但不一定是有了定論(像教廷公布的重要文件)的文章。

天美社的撰稿員草擬文稿時,除了引述拉辛格和康奈在《小報》的文章外,難免以其觀點、機構的文化去詮釋、再演繹事件發展的脈絡。故此,當我們去編譯此新聞稿時,便得分辨清楚那些是拉辛格和康奈的引文,那些是撰稿員的詮釋演繹,更要明白撰稿員如何「引述」《小報》文章。這是相當關鍵的。原則上引文部分可以照錄,但要參照原文,留意引文是否恰當(若果可以的話),有否斷章取義、誇大其詞或走漏某些重點;撰稿員的詮釋演繹則視乎其手法和報道技巧,可適當地編輯和選用。簡單地說,讀者看過拉辛格和康奈投稿《小報》的文章,固然可以一如天美社撰稿員般,以很對立的態度去理解兩人的文稿,重點放在兩者間的矛盾;但讀者同樣可以以較「平和」的角度去分析兩人的文章,比較兩人就信理部角色所陳的不同觀點。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兩位樞機的撰文有不少地方值得讀者進一步反思和探究,但因版面有限,結果仍減去了兩位樞機一些觀點及其感受,唯一不能裁去的,倒是幫助讀者了解事件背景的部分,和他們討論問題的觀點。基於此,康奈樞機談及「我身為天主教會一名退休主教,為信理部出主意不是我的本分。但我不能保持緘默,因為看到天主教會的利益因人們明顯的錯誤而受損時,我的心在淌血」的一句,雖然深深反映其感受,但對比他述說觀點的部分,為首先讓讀者有一個理性的空間去掌握事件,只得裁去上述一句了。(拉辛格一文同樣有此情況)雖然如此,文中當事人提出的理據、所持的感受其實是同樣重要的,唯在有限版位下,只好是讓讀者了解事情。

下次看到公教報普教會版新聞報道時,希望你已更了解編輯部所發揮的「守門員」的角色、向我們多提意見。

 

讀者心聲:維護平等發言權

梁成玨

公教報認同教會訓導以《新時代》牧職訓諭作為辦報精神。作為公教傳媒,公教報感到有責任維護領洗者絕對平等的發言權利,鼓勵互相尊重和坦誠對話。

公教報設立讀者心聲專欄的背後動機,就是建基於這種理念。「專欄」堅守持平、公正、公開原則,只要擺事實講道理,不違背教會訓導,不作人身攻擊,投稿不超出字數限,我們都樂於刊登,目的是讓教會團體和個別人士,能透過真誠的對話和討論,澄清誤解,加強教會內部的溝通和信徒對信仰和教會生活的認識和參與。

公教報在本地教會新聞版報道教會政策或公眾事務時,往往受人際脈或時空所限,採訪對象難免集中在與事件直接有關連的人士,或對事件有直接影響的團體;至於信眾和信眾間可能有的一些另類聲音,不免有被忽略之虞。不少教友針對教區和堂區不同方面的發展,利用《讀者心聲》發表意見,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我們希望投稿《讀者心聲》的函件,不糾纏於純屬私人的爭拗上,而是與教會發展和與教會生活有關的公眾事務上。曾有讀者來信談及某堂區神父的牧民方式,甚至談到該神父的私人生活習慣及喜好。我們認為牧民方式影響重大,事件值得討論,至於有關神父私人生活部份,我們在與作者討論並徵得作者同意後,將這部分刪除,然後刊登。有關神父閱後,雖感不悅,但仍表現牧者風範,來函回應,並詳細解釋對各問題的看法。這種互動的關心,不但加深教友對堂區事務的了解,更有助增強教友對教會的歸屬。

月前有神職人士在其專欄中提議教區設立天主教殯儀館,頓時引起多方關注,多位讀者投函,抒發己見,反映出一個基本事實:只要接觸到教友切身問題,並加以肯定和關注,教友一定會有積極回應;反之亦然。

早前城中最熱門話題,莫過於港人內地子女居留權和人大釋法一事。教區首牧亦頒發牧函,向教友說明教會的立場,而教友們亦有投稿表達意見,莫衷一是。《讀者心聲》提供了一塊良好的交流意見的園地,讓讀者針對事件本身、或針對教會回應,作出分析和評論,為教會處理政教關係和扮演先知角色所採取的具體策略,提供了理性分析的材料。

文獻勸籲教友在教會內作出更大承擔,與牧職人員共負責任。為達到這目的,讓教友能夠充分掌握教會信息,和享有發言空間,是其中一個基本條件。責之切,正因愛之深。《讀者心聲》的一些函件,不少對教會傳統、牧民政策、管理制度等提出批判,這也是教友關懷教會,承擔責任的一種回應。

不少教會人士對由《讀者心聲》發出的批判作出了積極的回應。這種互相交流,互,固然對交談雙方都大有裨益;而讀者亦可透過他們的討論,從中學習如何提出善意批評,或知曉如何放下身段,正視問題,謙誠回應

年前,公教報報道沙田華福堂區將會重組,該堂教友多次在讀者心聲專欄發表意見,要求教區注視區內長者的需要。根據教區日前公布,該堂區已被廢除,但教區為照顧區內長者需要,決定在原來彌撒中心保留一台主日彌撒。

發言,是教友的基本權利。《讀者心聲》的設立,就是讓教友這個權利得以實現。徐誠斌主教出任教區主教時,曾正式向當時總編輯駱鏗祥神父說:「讀者心聲提出批評,不要緊,只要講得有道理,便給予刊登」。經過多年實踐,教會內已形成了一種尊重這發言權的風氣,至於進一步更有效促進溝通的發展,則還有待與讀者一起,共同探索。

 

宗教交流:推動交談

汪婉華

在一份天主教官方刊物中讓其他宗教發表言論,需要兼顧的問題很多。類似的嘗試,十多年前曾惹來負面反響,十多年後再嘗試,便不得不步步為營。在釐定對話的目標、成果,以至內容和形式時,我們都從詳計議。對今日信眾的反應,我們未敢過分樂觀,惟深信這是信仰的體現,到最後,我們決定「去馬」。

教宗在通中,曾一再強調與非基督宗教人士溝通和對話,是基督徒的使命;「每一位信友和所有的基督徒團體都被召叫,以不同程度或方式進行交談」(《救主使命》56)。因此,打開「宗教對話」的天空,不單不會削弱信仰,反而是信仰提昇的契機。差不多兩年時間,宗教對談由最初一個專欄,發展到現在整個版面,差不多兩年時間了,我們所收到的反應沒有一個是負面的,信徒意識在這方面的發展,實在令人興奮。

作為文字媒體,我們亦希望能夠為不同宗教間的互相肯定和接納,作出一點貢獻,惟這裡面有一定的難度。宗教交談涉及對真理的不同詮釋,怎樣能在各有堅持下,嘗試尊重、明瞭,甚至肯定其他宗教的真理性?至於交談與宣教間的張力,又是我們另一個挑戰?

開始時,我們圍繞一些現實人生問題,包括人權、人與大自然關係、商業社會的道德抉擇等問題,讓各宗教從自己的觀點去闡釋。既然容許不同觀點出現,我們便要在「對話質素」上下點功夫。

選擇交談對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邀請一些既有宗教經驗,亦對義理了解較深的人,當然,能對討論課題有認識更好。然而,現實中由於各宗教情況不同,未必每一輪討論均邀請到合適人選。以我們可以接觸得到的宗教人士來說,掌握義理者,不算很多,學者方面,雖然掌握某宗教的義理,但本身卻非教徒,討論起來,有一層隔離的感覺。我們天主教本身也有同樣的問題,教內專攻倫理神學的神父固然不多,神父本身應接不暇的工作,亦是物色人選困難的原因。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建立廣闊人際網絡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會從各宗教出版的通訊、個別人士的著作,及宗教人士間的互相介紹,認識和接觸更多不同宗教人士。這對日後邀請交談對象,有莫大作用。

除了選擇交談對象外,稿件出街前的「把關」亦非常重要。值得高興的是,兩年以來收到的大部分稿件,均能以理性分析問題,而非純粹主觀判斷;當然,其中也有例外。在一次討論中,我們遇到一篇鼓吹與天主教信仰相違背的立場、但又未有足夠論據支持的文章,我們於文章末加上編按,交代有關天主教會對該問題的觀點。這是當時的處理手法,未必最好。事實上,我們仍在尋找最佳處理方法,希望能在尊重對話精神的大前題下,同時不讓信友讀者們對天主教會的有關立場有所誤會。

以上提到的對話方式,針對同一課題各自單方面闡釋,雖有助彼此了解,但仍缺乏直接交換意見的機會。有見及此,我們曾多次安排各宗教人士聚首公教報會議室,就有關課題展開「面對面」交談。過程中,各宗教除了有機會交代和澄清彼此的不同立場外,彼此的相識,更為日後的接觸和溝通製造了機會。記得一些出席過座談會的人士,也曾透過我們,或私下互相邀請出席講座或慶典。

當然,交談並非止於這些層次,我們還要探索向前,進一步深化。「宗教筆談」是我們的新構想:以天主教為立足點,輪流與另一宗教在一些重要課題上,進行誠懇和有建設性的交談。例如:「因信稱/成義」,一直是天主教與更正教在神學上一個重要分歧,能撇除情感上的轇轕,冷靜、客觀、直接地將問題呈現出來,讓讀者有思考空間,是我們希望做到的。在這樣的對談中,我們容許質詢、批評,只要不是否定對方,而是本著愛心和耐心,坦率直言。我們相信,這樣的對話,必能促進反思,增進認識,並深化對自己信仰的了解。

同一目標,在不同空間,有不同處理手法。在一個「筆談」的對話空間,我們珍惜所有建設性的批評,但在報道其他宗教資訊時,我們有另一套標準。一方面,我們會以讀者的興趣及需要為大前題,選取適合他們的資訊;報道手法方面,亦會側重客觀事實的報道,避免主觀批判及宗教色彩濃厚的描述。例如:在報道佛誕日瞻禮佛牙一事上,除了交代瞻禮大會舉行細則,及介紹有關佛牙舍利由來外,對於瞻禮佛牙的儀式及功德,則不作報道。

對話路漫漫,現階段我們只是起步,不足的地方,仍有待實踐中修正。我們最希望能做到促進交談,而非代替交談。透過公教報,我們希望能夠與教會內一些有關團體,尤其是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共同合作,把宗教交談推向更闊更深的層面,不但在理論上,還在行動上和生活上。我們深信,若教會內的兄弟姊妹都能身體力行,見證交談的使命,宗教間的爭端、衝突必有終止的一天,世界也將變得更美好。

 

喜樂少年試思時事:啟發獨立思考

李孝沅

作為青少年的讀物,《公教報》的《喜樂少年》扮演同行者的角色,提倡積極人生觀,引領青少年思考一些「做人」的基本信念,主題並非著重宗教信仰,而是把正面的人生觀及倫理道德觀念,慢慢滲進青少年的心扉。

社會學家指出,每個人均須經過社會互動行為,學習到社會上的規範及價值而建立自我,年輕人則最易受到家庭、同輩群體及學校這三社教化媒介所影響。然而,現代社會中的大眾傳播媒體,如報章、電視、雜誌、互聯網等深入家庭,不少人都接觸得到,對人的成長有重大影響,對同學們的心智發展影響深遠。

我們本著基督徒的信念,務求透過報道引起互動,鼓勵討論和反思。在選取新聞題材方面,我們首先考慮到青少年最關心和最需要的是甚麼,或是有些信息他們不會關心或未有留意,但與他們的成長息息相關的,我們有時也會提出來討論。

翻閱過去一年《喜樂少年》頭版的題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本地社會新聞(市署職員告發蛇王、四市爭建迪士尼樂園)、國際時事(科索沃危機、美國校園屠殺事件)、名人奮鬥故事(諾貝爾獎得主崔琦、中國運動員桑蘭的故事)、環保及健康、本地或世界趣聞,以及有關青少年心智發展或價值觀的調查報告等。

我們希望藉著這些時事報道,帶出一些與青少年有密切關係的信息,例如:自制能力、面對挫折、善用好奇心等。我們曾就一些熱門話題、世界大事、社會問題等作出剖析,把它們背後的含意以圖畫及文字表達出來;在反思部分嘗試帶出發人深省的角度,既說教或媚俗,也不給予老生常談的感覺。

去年年底麥當勞換史諾比熱潮,不少人均瘋狂排隊換購、天天吃漢堡包、大量棄置食物,我們在試思時事中,不著墨於表面浪費食物問題,而是帶出了做人要有獨立主見的討論。童黨燒屍 --當時一般輿論認為,這樁悲劇的發生是基於少年受到暴力漫畫的荼毒,模仿裡面的情節而引致;我們著眼點不在傳媒渲染暴力問題,而嘗試帶出另一個信息,提醒青少年聽聽那把來自理智及良心的聲音,學懂判辨是非,不下意識地隨著「羊群」走,學習說「不」。

試思時事」要做到名副其實,與青少年一起面對時事,學習獨立思考。我們盡量不給予明確答案或指示,應該做這或應該做那,而是列舉一些問題,給予同學們反思及仔細琢磨。我們不會為爭取青少年讀者而說「中聽」的說話,也不為爭取教師和家長而只顧說教,我們希望能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亦提出挑戰,更提供思考空間,刺激討論和獨立反思,與青少年一起建構面對現在和未來社會的價值觀念。

 

總結反省

張家興

讀完以上處理一些不同版面的經驗和反省之後,相信對於我早前提出的問題:「甚麼叫做震撼人心?」的答案,已有頭緒。不錯,我們相信,當公教報的報道,能夠成功讓真相呈現、智慧突圍、領洗者的知情權和發言權得到維護、誤解冰釋、心靈隔阻得以打通、獨立思考得到啟發,任何一個時刻,都足以令人震撼。

近年,編輯部刻意把梵蒂岡宗座社會傳播委員會1991年頒發的有關傳媒使命的《新時代》牧職訓諭的重點內容,移植到公教報,作為本報的編輯方針。這份文件特別提出了新傳福音的使命,意思是:不但傳播基督的信息和教會的訓導,更將這份信息與現代傳播事業的新文化整合起來,並充分利用新語言、新技術和新心理學。我們自問並未竭盡全力去實踐這使命,成績亦不算理想,但以上分享,某程度亦反映了我們朝這方向作過的一些努力。

總結以上分享和反省,我想特別提出兩點。這是確保以上努力能朝正確方向一步一步發展的基本條件。這兩點就是:心態上,向真理開放,認定真理是目的,不是鬥爭工具;結構上,善用編輯自主權,提高專業精神和教會感。

第一,心態上,向真理開放。傳媒最基本的職責,是報道事實,讓真相呈現。但是,講真說話,的確不容易。個別人士或團體因受視野或利益考慮所限,不是都會願意去認識事實,或願意讓事實原原本本被呈現的。人情,固然可以用來埋葬真相;戰爭狀態,更是控制和扭曲傳媒,使之淪為純鬥爭工具的最佳借口。

有人說,「戰爭一旦爆發,溝通絕對失效」(2);遇上戰爭,傳媒會因維持士氣,混淆敵人視聽,保持團結等理由,被迫向公眾隱瞞某些事實、尤其不利我方的事實,美化我方傷天害理的暴行,不讓敵方述說自己的觀點,把敵方妖魔化,甚至刻意散布不利敵方的假消息等。

很可惜,戰爭心態的出現不限於戰爭時期。遇到不同意見,或受到不太友善的批評,不少人會很快而不自覺地進入戰爭狀態,把對方標籤成敵人,想盡辦法給予沉痛打擊。

投入戰鬥的人,不會問傳媒,「你是否公正、客觀?」他們要求的是政治上的忠誠;任何公正、客觀報道,只會換來質問:「你究竟站在哪一邊?你替哪一方講說話?」公正、客觀這些價值已被理直氣壯地拋到九霄雲外。

作為教會傳媒,我相信我們有責任提醒自己,在尊重事實,尋求真理的基礎下,促進諒解修不加增仇恨;在面對教會內部或與外界的矛盾時,極力保持清醒的頭腦,尊重答辯權利,報道事實,不讓公教報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更不讓真理成為受害者。

我深信,向真理開放的意思,是不嘗試利用手上職權,控制真理,更不借真理之名,壓抑異見。事實上,憑著權力推銷的真理,必會引人生疑。真理之為真理,不依靠任何外力的扶助或保護,「真理不能以其他方式使人接受,除非藉真理自身的力量,它溫和而堅強地滲透人的心靈」(3)

第二,結構上,善用編輯自主權。公教報由教區當局主辦,總編輯由教區主教委任,最終向教區主教負責,也必須依據教區的方向和政策行事。不過,作為教區周報,公教報亦有得天獨厚的一面。長期以來,它得到教區主教授予編輯自主權。

當然,設編輯自主權,用意不是讓總編輯為所欲為,任意操控教區內的輿論,憑個別喜好,刊登這人文章,不刊登那人文章,報道這機構的消息,不報道那機構的消息。總編輯和整個編輯部行事都必需依據政策,貫徹辦報精神。

設編輯自主權,至少有雙重意義:一是叫公教報貫徹專業辦報精神,不必因為要依遁教會內一些處事習慣和方式而放棄專業上精益求精,二是叫這份教區周報也能成為香港天主教會的周報。

作為教會信眾的媒體,公教報有責任在辦報專業上精益求精,不但在編輯、排版、標題、字體、美術設計,甚至網上出版等方面力求改進,在冀求做到公正報道,啟發智慧的同時,更希望能夠「激溝通,而非代替溝通」(4)

專業辦報,要求公教報不以製造同意(Manufacture Consent)為目的,更不以權威公告來代替思考。公教報希望能夠成為激溝通、促進共融的工具,而共融的意思,不是要全部二十多萬信徒接受一個或幾個人的思考結果。共融,應該是透過分享、溝通、參與,讓基督成為團體核心的成果。

我個人認為,專業辦報,也要求公教報不被動等待教區當局的公告,極力爭取成為教會提高透明度的工具和教會內的一個意見交流站。過去一段時間,公教報力求在教區頒布重大決策之前,主動採訪報道,組織討論,讓教友有機會在政策拍板前,發表意見,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設立編輯自主權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叫這份周報貫徹教區辦報精神,使它不但成為天主教香港教區的周報,也成為天主教香港教會的周報;即是說,它也要成為本地教會天主子民的周報,報道的不單是教會領導層的訓導和指示,也包括各團體和平信徒的意見和反應,不單讓主教、神父發表他們的教會觀和世界觀,也容許教會內不同團體和平信徒針對信仰和社會問題發言(5)

編輯自主權的設立,要為整個本地教會服務,維護每一位平信徒那來自聖洗聖事的發言權利,為他們提供「站得起來,站得出來」(6)的傳媒空間。

編輯自主權的運用,是要達到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參與建設一個思想活潑的教會。公教報應在教會訓導的指引下,維護教會內部的平等發言權,讓信徒能夠直接感覺到自己是教會完整的一員,並在這基礎上,建立成熟的團體認同與共識。

有人說,戰爭的出現,是因為成千上萬被催眠或夢遊中的人,殺害成千上萬其他被催眠或夢遊中的人;若他們清醒的話,一定不會這樣做(7)

顯然,人不單在戰時才被催眠。在現代社會、經濟、政治和傳媒的影響下,人經常被催眠。而教會傳媒的角色,就是要活出其震撼、喚醒人心的使命。它的模範是救主耶穌基督,那取了人的肉軀,衝破世界的催眠結構,邀請人脫去舊我、穿上新人、放下一切防衛,赤誠站到主前的天主聖言

 

 

1. Pierre Babin, "A document is apt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it expresses a deep human situation which forces one to question the meaning of his life...... A document that has no shock value is of no use". The Audio-Visual Man, the Media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Ohio: Pflaum: 1970, (155,159).

2. Michael Traber: "War can be seen as the ultimate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Quoted in Chris Arthur: "Learning from failure: towards a rationale for religious communication",in Chris Arthur (ed.), Religion and the Media, An Introrductory Reader,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Cardiff, 1993, 178.

3.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信仰自由宣言》1

4. 《新時代》牧職訓諭。

5. 參閱《新時代》牧職訓諭。

6. 胡樞機《邁向光輝的十年》牧函。

7. Gurdjieff. quoted in Chris Arthur: "Learning from failure: towards a rationale for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in Chris Arthur (ed.), Religion and the Media, An Introductory Reader,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Cardiff, 1993, 179.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