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邁向廿一世紀的新福傳空間

容若愚

 

神思 第四二期 一九九九年八月 10-20

 

**********

摘要

作者指出傳媒科技日新月異,尤其是互聯網,早已跨越環球村的觀念,成為一個「新人民廣場」(New Areopagus)。網上文化帶來新的認知經驗,教會必須適應這種高透明度即時的人工智能的新文化。作者建議香港教區成立自己的網址,教區內其他團體也應建立自己的網頁,並與教區網址連接起來,為教會建起追上時代的新福傳空間。

**********

 

「環球村」中的「新人民廣場」

在第三十二屆世界傳播節的牧函中,教宗提出了「新人民廣場」(New Areopagus)的概念。知道其來龍去脈的人並不多,而教宗亦未直指今日席捲全球的互聯網。但可以肯定,教宗所指的正是現今社會的超級資訊大道,「是一個大論壇,透過它人人可以交換真理、意見、價值觀,從而建設社會。」(Pope John Paul II 1998: para.5) 當年聖保祿被邀到雅典的人民廣場,介紹他們的「未識之神」(Acts 17:19ff),而這廣場本身亦充滿未知之數,對不少現代人來說,「新人民廣場」依然是個謎。神秘也好,謎也好,教宗確有先知卓見,早在一九八七年已預測電腦文化將成為福傳新平台,而互聯網亦將成為下一紀元的新傳教區(cf. Milly Jenkins, Cine & Media, 3/1998)。 所以,按我們了解,互聯網的確最能落實牧函中「新人民廣場」的概念。

這嶄新理念令人不期然聯想到當代傳理學大師麥魯漢(M. McLuhan) 的「環球村」。可是互聯網未必能落實他的世界觀;「環球村」原指地球因傳訊科技而發展成一個團體。透過社會傳播的種種同類型活動,地球上的距離縮短了。時至今日,互聯網的超高速發展跨越了「環球村」的理念,實非當年麥氏所能想像。

麥氏的「環球村」經常被誤解為一大同和諧世界之大前提,然而他從未作任何承諾。今日,大多數人仍生活於電視年代:認為事物與影像是同步同速進行,是即時發生,現場直播的。人們甚至認為地球正以千篇一律的恆速運行,整個世界好像早就取得了平衡。事實上,麥魯漢曾指出:在電視年代,教育下一代如同一場戰爭,一場確定身份的戰爭,人們務要重建社會及個人的節奏規律,要重拾認知的界線。這一來,我們必須問:這是否也是現今網上文化的寫照?

互聯網看似能令世界各地更加緊密聯繫,實際上它非但未能把世界各地團結起來,反之,它為個人和團體製造了大量空間,令他們重新組織甚對對抗。的確,自有人類之始,兄弟便互相殘殺。這些由網上文化衍生出來的結果,將為我們的團體包括教會,帶來重大的挑戰。

 

網上文化的新挑戰

事實上,教會亦被迫上網,正面接觸互聯網獨特的文化:全球性透明度、速度不斷增加、前所未見的人工智能及信息傳遞。新時代確實帶來挑戰,一如教宗所期望:「讓我們透過新的語言、新的技術、新的心理學,將福音喜訊融合現代傳媒衍生的新文化中。」(Pope John Paul II: ibid)

網上文化帶來新的認知經驗。在「環球村」或「電視文化」的年代,人們接觸的盡是千篇一律的訊息,想像空間著實有限。電視不停為村落提供同一菜單的新聞,體育消息及公眾資訊,各人與各人的認識程度相若,因為每人分享著相同的空間,相同的興趣。可是,互聯網的互動文化甫起,人們迅速進入了新的認知層面。這種個人和集體的認知在人類歷史上實屬首次。這是一個電子人民廣場,是當代傳訊科技的獨有產品,教會亦不得不參與其中。

 

互聯網的特點:高透明度、即時的、人工智能

教會行政人員必須適應這股新文化,人人不能倖免。如果牆壁代表阻隔,那末,柏林圍牆的倒塌的確開展了新紀元。現今電子速遞的新文化中,資訊科技打破了地域疆界的阻隔。新時代強調語言和軟件:一種全球性的工具,既跨越國界,亦同時提高各國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網上文化的時效性又的確有利無害,例如對教會來說,透過互聯網,她可以將天主的喜訊即時傳遍世界每個角落,傳送到每個家庭;顯然,互聯網能令「往訓萬民」的指令較易落實。不過,針無兩頭利,網上文化的即時性自有其缺點。由於互聯網的使用者即時收發資訊,人類往往在全無心理準備下,被帶進高速的認知和情緒收發。例如:全球對前蘇聯政府一夜間解體,顯得異常麻木。而近期克林頓的性醜聞調查報告遭公開上網,接著還馬上出現在無可管制的頭版新聞上,簡直令家長和教師措手不及。這種沒有時差的網上文化帶來永久的文化時差。

早期的電腦以運算為主,原意為人類的記憶增值,但電腦文化迅速由人工記憶轉移為人工智能。以往,不論印刷媒體(書籍)或電子媒體(錄影帶)均以記憶為主,不外助人牢記事物。這些硬件有一共同特色,一旦要更改內容,必須經過一輪繁複的編輯程序。目前,每次電腦螢幕上出現的都已是一個記憶新組合:因此被喻為人工智能。大部分電腦軟件都以分析為主;還有,互聯網的智能遠勝其他電腦文化,在萬維網或其他網絡傳播中,我們更易觀察到網絡智能的發展路向及其特點。電腦的智能已遠勝其記憶,人類的智能將沿網絡迅速發展。

 

互聯網上的新天地

網上文化帶來正面的、前所未見的、人性的認知。事實上,衛星通訊和互聯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令訊息即時傳遍全球,在分化中製造團結。此種新的空間與數十年前人類學家德日進神父 (Teilhard de Chardin) 所預測的不謀而合。他預言人類將進入一個認知新天地,把全球整合。在他的宇宙新天地大藍圖裡,互聯網的發展是進化鏈中的必經階段,而且是價值中立的。具體而言,「網上的新空間代表一個轉變迅速的、連繫全球的、彼此息息相關的、複雜而具競爭力的社會,這裡的生活受著資訊科技的高速影響。」宗教生活固然也不例外。

新空間對教會人士來說,不應純以功利主義去衡量。事實上,教宗在牧函中呼籲的文化融合,是一種真正的文化整合,一段愉快的姻緣。自有歷史以來,天主既然願意與人類溝通,祂一定樂於透過互聯網繼續與我們溝通。至於祂的喜訊如何與互聯網愉快結合,當然有待當代的神學家及牧職人士繼續推敲。

 

日新月異的科技令人長期落伍

此時此刻,我們可接受這新文化嗎?也許不。「有心那怕遲!」但總不能久待,因為新科技從不停下來等候。更不幸的,電訊傳播一向不受監管,尤以互聯網為甚,因此其超速發展更令教會長期落伍。無可否認,在社會各成員中,教會和學校接受新科技的速度都比較緩慢,某程度上是由於科技的發展過於迅速。「奔騰」(Intel)的創辦人之一Gordon Moore表示,集成電路的純能量每隔十八個月便會整體增加一倍,可以生產超過一萬億塊晶體,其能量足以應付四十二套中央商業電話系統。今日這計算已公認為Moore定律(Thornburg 1997: www.tcpd.org)。此等科技對教會和學校一直沒有切膚關係,也許他們不用經常更新電話系統罷!可是,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絕不等待!Ethernet的發明者Bob Metcalfe指出,網絡的力量的是依幾何級數的速度增加,即以互聯網使用者人數自乘(平方);準此,互聯網每年增幅一倍。

著名的市場研究社AC Nielsen最新的研究報告形容香港的互聯網使用者為年青、收入穩定、並以男性居多(九八年九月十五日:南華早報科技版)。在亞洲地區排位榜上,香港僅次於新加坡。香港特別行政區約有575,000名互聯網使用者,佔本港總人口的11%;當中超過70%為青少年及中年人士,年齡介乎20–34;而女性只佔其中的36%。其他研究亦發現,本港超過一半以上的年青專業人士均為互聯網的用戶。在美國,最近的調查發現,家庭主婦在使用互聯網有顯著增加。

AC Nielsen的研究報告亦証實,在互聯網的各種應用功能中, 最受人歡迎的是電郵。本港的互聯網使用者中,有61%使用電子郵件,其他亞洲國家及世界各地的情況亦相若。其他受歡迎的網上功能包括:一般溜覽(47%);參看產品或服務的資料(41%);網上閱報(34%);下載軟件及檔案(31%)。互聯網的使用者有半數以上每天檢查電子郵件,每節上網約31–60分鐘。

 

香港天主教的互聯網使用者

面對目前的不平衡社文現象,教會如何回應? 一方面,科技以驚人速度發展,另一方面,不少社團(以宗教及教育為首)卻不斷加速落伍。有人指出:今日的網上文化已構成對人類倫理道德之最大威脅。有人甚至建議教會訂定檢查制度!可幸絕大部份的教會領袖都持積極開放的態度。John P. Foley 總主教是現任宗座社會傳播委員會主席,他說:「教會絕不能再訂定檢查制度;反而應致力發展網址!」

在香港……一如在其他自由國家,思想開放的信徒亦紛紛上網,並設計不同款式的網頁。事實上,對牧職及神職人士來說,網上廣播(Net-casting)和點播(Point-casting)均十分吸引。互聯網能無限量儲存數據,又易於檢索,其互動功能以及多媒體應用,對傳播福音果然立竿見影、呼谷傳嚮。教會一直以文字傳播為主導,她在網上找到了龐大而方便的平台,藉此與世界各地分享她印刷文本的資源。本教區的公教報,一份已有七十年歷史的週報,率先將報章內容上網。然後,教區檔案處、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網頁相繼出現,先後為香港教區建立了一個雛型的cyber圖書館。教區教友培育中心的信仰電話熱線既富姿采又廣受歡迎,亦決定將其互動服務上網,此舉將保留本身的特色,與用家維持個別聯繫,而同時強化其他各方面的資訊服務。與此同時,教區視聽中心透過聲音、影像、動畫、及其他數據的整合,試圖全面發揮互聯網的多媒體功能,提供宗教及傳媒教育的資娛性教材。

以上種種努力對於浩瀚無涯的互聯網來說活像點點小水滴。的確,只有少量而又零碎的教會資訊能偶爾擠進偌大的人民廣場中某角落。有更多人開始醒覺,若教區內大小團體聯手合作,自然可以集腋成裘, 於電子福傳取得更顯著、更有效的成果。上述部份網絡使用者遂邀請專業人士,組成臨時小組,成員都屬教內業內的年青楚晉。大家感到教會已別無選擇,唯有上網,才能讓我們的喜訊在cyber文化中廣被聆聽、被閱覽,讓人們知悉我們存在。活在cyber網上年代,我們注定要抓緊任何機會,鉅細靡遺,以宣揚基督和祂的教會。應該由大家共同努力,漸漸把萬千小水滴凝聚,匯流成河。河水不但做聲,繼而淙淙成樂。教區若集體上網,可望見証她的臨在,讓她的聲音廣揚。

 

危機?契機?

諮詢過上述人士(包括教會的互聯網使用者、業界人士、國際學者、專家等)後,作者有如下總結:本教區宜認真接受挑戰,當及時團結起教區內不同人士及專家,為網上的福傳新天地共創新猷。我們提出下列建議給香港天主教傳播委員會,希望教區盡早主動並全面開發網上的福傳工作。我們的原意是成立一套長遠政策,但同時又令此計劃於短期內落實,後者實在急不容緩;因此在實際建議中保留了一定的空間,有待長遠發展和投資。

 

策略性的原則

我們應該接納新科技帶來的挑戰:一方面讓我們在聖神內保持天主教信念,而同時讓我們打開心懷,對人性價值包括「新的語言、新的科技、新的心理學」(Pope John Paul II: ibid)抱有積極的信心。歸根究底,「傳福音的並非傳媒,而是人」(Thornburg 1998),當然也必須天主的認可。

轉變事在必然,若內在的轉變速度嚴重落伍於外在的轉變速度,不論是組織或個人均會出現危機;只有回復平衡,團體才能生存。(cf. Jack Welch, CEO, General Electric) 危機將創造生機。毫無疑問,教會是天主在世的產業,然而,不應由於不思進取而弄致公司倒閉。讓我們裝備自己,以迎接快速及結構上的轉變。

互聯網繼承了一種文化:一種完全透明的、即時的、具人工智能的文化。這方面,思維上的適應必然大於技術上的革新。為使教會的訊息及價值觀與網上文化融合,我們應該接受全球性的開放、快速的資料交流、訊息接連不斷更新、結構上及內容上的迅速轉變等等。所謂:「思考宏觀,行動入微。」(Think Global, Act Local).

要避免舊酒新瓶的態度,也就是一種滿足於借用新科技去複製陳腔濫調的教育理論。時至今日,在電訊傳播的各種模式中,發訊者、收訊者、及訊息等元素不用再像以往般同步出現–––此種異步文化現像勢必衍生非線性的思考及表達。

教育工作者及牧職人士亦應樂於接受新的學習模式,新的學習模式是建構性而非教授性的。電腦文化鼓勵學習者自行設計、進行、出版、評估自學的材料。牧職人士的教學目標將由「教授什麼」的模式調節至「教授如何」的模式。因此,宗教教育的內容亦須由「套餐式」(table d‘hole)調校成「自選式」(a la carte)

我們主要的目標包括:首先,透過網絡的連接,加強教會與世界各地的連繫。其次,鼓勵個人及小組成員畢生的個人成長、批評性的思考、創造力及社會責任感。(cf. HKU & HKPRI 1998,14)

引進新科技必須財力資源。本計劃之初步支出相對來說比較少,包括建立及發展教區的網址。我們需要擅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創作組及技術組)以及生產設備,例如教區視聽中心現存的人才及設施宜充份利用。至於網址日後的經常開支(例如網址租費及保養費)應屬長遠的投資。預計教區內不少團體將加入這網址,或至少與此網址連接,他們有義務支付該經常開支。在此網址成立的首五年,我們建議設立一項特別基金。在計劃推行的第三年年底進行評估,看它能否足以自給自足。

 

建議

教區應該成立自己的網址,而教區內每個團體均可以連接至該網址。教區網址有如一度基本大門,開放給互聯網的使用者;另外,它亦像一部香港天主教指南,帶領使用者到達址內每個團體或個人。同時, 教區將協助完成內部及向外的基建,使內部通訊及互聯網通訊發揮最大效能。

應鼓勵教區內所有團體,包括堂區、修會、學校、社區組織、教友組織等,設計及建立自己的網頁,這些網頁將與教區的網址連接起來。

上述的網頁可因應各團體不同的特性而具備不同的功能,例如像網上圖書館提供資料;或作互動訓練之用;或注入影像元素提供資訊娛樂。

教區網址的設計,應該為網頁擁有人及網頁瀏覽者打通彼此的溝通渠道,令兩者的溝通更容易。預計教區網址的作用像大企業的網頁指南一樣,我們的網址應該是:「www.catholic.org.hk

教區的網址應該由天主教傳播委員會管轄,而其日常營運作業包括設計、管理和保養則宜委託與有關的教區機構執行。此外,必須成立顧問委員會,該會由有關專業人士、學者及傳媒行政人員組成。

此計劃應最少給予五年時間試驗,負責機構必須在首年建立起網址及有關之網頁。在往後的幾年,負責機構應協助教區內各團體設計及更新個別網頁。

天主教傳播委員會應確保有一個基金(暫稱為E基金),用來幫助成立及發展教區網址。該基金將承擔下列支出:()該網頁的設計及成立的基本支出;()網址的租用費及網上支援;()在設計及建立網頁方面,為個人及團體提供之專業服務的支出。教會內的個人或團體可以選擇加入教區的網址或是把自己的網頁連接到教區網址。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為E基金奉獻象徵式費用。

基本上,該項基金可以透過教區內各團體在世界傳播日的捐獻積聚而成。我們建議,應讓教友知道該筆款項的特別用途;此等籌募應持續至少三年。

目前,我們極力推薦教區組織一個特別的講座,介紹網上廣播在福傳方面的效用。我們鼓勵所有神職、牧職、主管、行政人員參與講座。

 

總結的禱文

天主,讓電視天線與教堂尖塔學習交談。

希望教會像對話中的人們一樣,

能夠交談及溝通,不論對內對外。

給我們學習及教授以自由的心使用傳媒。

去看,去找尋其中的財富。

一個預言的徵兆:

您的愛子成了我們的血肉,

請協助我們,把電視天線和教堂尖塔整合。

團結我們,

讓我們忠於現世, 忠於來生,

為愛及才智的忠誠結合祝福。

 

作者祝福早日見証這段愉快的姻緣,讓上主,「未識之神」,在新人民廣場裡公開受宣揚頌讚。

 

 

參考資料:

Pope John Paul II: Sustained by the Holy Spirit, Communicate Hope, Message for the 32nd World Communication Day, May 24, 1998.

De Kerckhove, Derrick: Computer and its global Empi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World Video & Multimedia Forum, Koln, September 28, 1996.

Thornburg, David D., PhD.: 2020 Visions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1997 & other related papers at www. tcpd.org

Thornburg, David D., PhD.: Evangel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keynote address at the OCIC-UNDA World Congress in Montreal, August 6, 1998.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HK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Ltd: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olicy Discussion Paper, June 25, 1998.

Cardinal Carlo M. Martini: Communicating Christ to the World, tr. Thomas M. Lucas, S.J., Sheed & Ward, 1994,159.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