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禮儀的初步再反思

 

陳滿鴻

 

神思 第卅七期 一九九八年五月 36-38

 

**********

 

 

摘要

陳滿鴻神父的短文檢討和反省入門禮儀。慕道初階已可舉行某些禮儀,使慕道者在一個開放、家庭式、祈禱和友誼氣氛中認識教會。第二階段的禮儀包括甄選禮及三次考核禮,務求慕道者感到親切及團體精神,突出本地教會的幅度。第三階段是聖禮儀, 特別是聖週六夜間禮典。這些禮儀有待進一步改善,使聖禮儀的精神呈現出來。

 

**********

 

 

 

前言

成人入教禮在香港推行已近二十年,而主要的儀式部份如:甄選禮、考核禮及入教浸洗、傅油都已經併入禮書內,為使用起來方便。從禮儀實施上來說,過去一段日子已重複闡釋不知多少遍,現在不必再一次講述。筆者反而覺得,現在該是作些檢討 和反省的時候,以免禮儀淪於因循或按章執行

入門禮儀反映著人皈依的歷程,故禮儀的問題不在於執行甚麼,而在於表達皈依者在歷程的不同階段、對天主及與團體的關係。故此,若一個人未真正與天主建立關係,或者堂區團體根本上沒有支持或伴隨他成長,甚或沒有人關懷著他,則禮儀的舉行便成 為虛偽的外表儀節。

在一個人皈依的歷程中,他不斷加深與基督耶穌的結合,信主之情日濃,同時也使他在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上作出相稱的調整。另一方面,他也一步一步融入堂區團體,被接受、被關心、被愛、被支持和鼓勵,而他與堂區團體的關係也是雙向的;他對堂區會 越來越歸屬,友誼日漸增加,甚至參與堂區的行動。幾時我們與慕道者一起舉行禮儀時,首要的問題不是「禮書第幾頁」,而是共聚祈禱,在主基督耶穌的愛內共聚的祈禱。

團體透過祈禱給予慕道者祝福和支持,表達對他的接受和愛護,而慕道者亦感受到自己屬於天主,蒙其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深切渴望成為天父的兒女及堂區份子。聚會中祈禱的內容,是相稱於慕道者皈依歷程所處的階段,故在慕道初階,是不會頌念「主 禱文」,因為慕道者還未稱天主為父。但這並不是說,慕道初階的禮儀並不重要。從實際的角色來說,這階段的禮儀非常有意義,因為形式更開放,參與的人數更易構成一個比較溫馨的團體,使探索者首先經驗到何謂祈禱,何謂祈禱氣氛,何謂兄弟姊妹的 團契。到了慕道後期,儀式有固定結構,官方化成份較濃,同時小團體那種濃情氣氛比較淡(比方主日彌撒中的考核禮)。

 

慕道初階

成年人入教禮典其實給我們提供了多款慕道初階的禮儀,甚至鼓勵教友在探索者正式進入慕道班之前,多與他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與他分享生活及信仰,並且,以家庭形式的相聚更適宜。當然,這意味一種友誼氣氛強烈以及較開放式的家庭祈禱。同時探索 者既與堂區開始互相認識,小團體社交性的活動也十分適合邀請探索者參加。

禮書提供了一式「入慕道班」禮儀,其中包括聖道禮、授褔音書、為慕道者祈禱及遣散。另外,慕道初期也可以舉行慕道祈禱會,小型驅魔及祝福慕道者。其實這些聚會不必太形式化,與慕道者經常有機會接觸的教友宜參加並主辦,比方:導師、傳道員 、介紹人、慕道者的教友朋友、親屬,堂區牧民團隊等。上述禮儀中的小型驅魔聽起來可能不合時宜,但其精神及意義仍然存在,堂區可以使它現代化,並且在安排上作出適當適應,以反映對抗誘惑及罪惡力量的決心,並且依賴基督,治療罪惡在人身上的 創傷。這些「禮儀」,其實可以安排在慕道班上課結束時舉行。(其實導師該經常在上課中善用機會與慕道者一同祈禱,以免慕道聚會淪為學校般上課,只強調知識傳授)。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禮儀包括甄選禮及三次考核禮。香港教區把其中一次考核禮分區舉行,這次考核禮的特色該是提供「教區 本地教會」的幅度,而在堂區舉行的兩次,則偏重堂區教友的祈禱支持。這階段的禮儀也包括授信經、授天主經及開啟禮。這些附帶性的禮儀可按情況在慕道班裡舉行,或在小團體中舉行。對於甄選禮和考核禮,雖然已有固定經文及禮儀,但若要做得有親 切感、有祈禱氣氛和有團體精神,就視乎主持者、慕道者及堂區團體的質素以及一直以來慕道者是否已經與堂區建立了某程度的相熟。

由於這個階段只得四十天左右,安排禮儀上往往使慕道者疲於奔命、儀式太繁密的感覺,因此堂區該靈活處理,可利用慕道班上課前後舉行某些部份。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聖週六夜間慶典,其實基督的逾越奧是一個整體,鼓勵候洗者也參與主的晚餐及苦難儀式,至聖週六晚上水洗、傅油及與信眾一起參與感恩禮。聖週禮儀的策劃,該考慮到候洗者的臨在及參與,而聖禮儀的精神及策劃,本身是難度不淺 的事,即使一本書也談論不完;在外國有不少禮儀牧民冊子,都是以一整本冊子去講逾越節三日慶典,這裡篇幅所限不提,即使提也不一定對讀者有甚麼突破性裨益。一來中文經文本身可以修飾得更完善,二來本地化的適應功夫有待跟進,三來中世紀以來 某些與這三天關係不大的熱心習慣仍然存在(不是熱心習慣不好,而是時間上是否適合在聖週四晚上及聖週五去做)。換句話說,這三天的禮儀距離「去蕪存菁」尚待檢討及努力。縱使筆者在這方面有些反省,但見解仍未成熟,不適合在這裡討論。不如大 家分頭努力,一同為這三天的禮儀進一步更新路。筆者認為目前我們能夠掌得較好的,是慕道初階的「禮儀」,雖用了「禮儀」一詞,但不要把它太形式化,它基本上是充滿祈禱氣氛的相聚時刻。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