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振聖事看教會與聖神的關係

 

劉賽眉

 

神思 第卅七期 一九九八年五月 20-24

 

**********

 

 

 

摘要

劉賽眉修女的文章首先強調的印號是門徒的地位,具有宣講、福傳和建立救會的使命。次言水洗只是加入教會的點,但振的覆手完成進入「充滿聖神」的教會中,其先知之神賦予人福傳的使命。

 

**********

 

 

導言

聖事的聖事效果是賦予聖神。在傳統的看法,聖神七恩可以在此聖事內獲得。這篇文章主要並非集中討論這件聖事,而是從這件聖事的效果和標記中看教會與聖神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這篇文章是分三個層次去反省。

第一個層次:探討所謂振賦予聖神是什麼意思?它與入門聖事中的洗禮聖事有何關係?為什麼洗禮聖事賦予了領受者聖神之後,又要再多一點點,多領一件聖事 ─ 堅振?

這個了解為從事教理講授和牧民工作的牧者及傳道員尤為重要,因為許多教友在其信仰生活中,認為堅振是多加的一件聖事,可領可不領,甚至有人進了修會還未領堅振聖事,亦有人臨終亦未領此聖事。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堅振都放到「邊沿」去,成為 一件邊沿聖事,並非「中心」,其實,這種了解和做法對牧民方面影響很大。

第二層次:是從洗禮的效果之一,「進入教會」,去看堅振聖事中的聖神與教會的關係,意即:我們要探索堅振聖事所賦予的聖神與教會的關係是怎樣的。

第三層次:「進入充滿聖神的教會」的牧民意義。

 

1. 堅振聖事所賦予的是怎樣的聖神?

在教會的歷史上,自從公元第四世紀以來,振與水洗的關係常常是神學上爭論的焦點,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水洗給不給予聖神?若給予聖神,為何需要另一個堅振聖事?若水洗賦予聖神,則振與水洗有何不同?這個問題在公元第十一及十二世紀變得 別尖銳,因為在公元十二世紀,教會肯定聖事為七件,水洗與堅振是兩件真正有自己獨特「標記」及「效果」的聖事,雖然兩者之間有關係。

在公元第四世紀,奧斯定嘗試去回答這問題,他說:「水洗給聖神,而覆手的標記亦賦予聖神,但覆手(振)所給的,主要是『語言的恩惠』(聖神之恩)」。但事實上,在公 元第四世紀之後,「語言之恩」已不普遍,那麼,覆手所給的是什麼恩惠?

此外,奧斯定又說:愛分兩面,愛天主及愛人。愛天主是在水洗中賦予之恩典,而愛人則在「覆手」中給予,而覆手禮賦予聖神,是為使教會建立及成長,因此,在奧斯定時代,他面對著這問題,但未曾徹底解答。

到了聖多瑪斯身上,在他的時代,最流行的一種思想是賦予人聖神這聖神具有「堅強人靈的能力」。聖多瑪斯把振解釋為「成年聖事」(教友成年聖事),人領受了以後如同「勇兵」一樣為主作見證。

綜觀奧斯定及斯的思想,兩者有一共通點,就是振的「標記」「覆手」 所賦予的神使領受者「堅強」,有能力去建立和保護教會(勇兵)。那麼,話又說回來,難道領受了水洗,從水的標記中領受了「聖神」的教友,他們就不會建立和保護教會嗎?他們就一定較弱嗎?所以,問題仍未解決,故此,直到現在,神學家重新再探 討振的標記所賦予的是怎樣的聖神之恩?

首先,他們返回聖經中,找出聖經中有兩種「聖神觀」(或兩種有關聖神的傳統)。一種是非常注重聖神臨在人身上後,產生十分明確的「公開作證」的效果,而「公開作證」最主要是透過「宣講」的行動。人領受聖神之後,他會投入「宣講」的活動,有 人亦有語言或預言之恩。這種「聖神」的觀念在古經中很流行,尤其在「先知」身上;因此,在神學上,我們稱這種聖神之恩為「先知之神」,而在新約中,路加福音及宗徒大事錄便充斥著「先知之神」的傳統或聖神觀

另一種「聖神觀」可以在若望的著作及保祿書信中找到。這種聖神觀集中注意人領受了「聖神」之後,聖神在人內轉化人的生命,產生聖化、潔淨、提昇和使人成義和得救的作用。這種「聖神之恩」,稱之為「生命之神」的恩典。

從這兩種「聖神觀」中,他們結論,水洗的標記賦予生命之神之恩,而覆手振)的標記則賦予「先知之神」之恩典(公開作證 宣講)。

因此,在這裡解決了兩個問題:水洗的印號是天主子女的地位,而振(覆手)的印號是門徒的地位,賦有「宣講」的使命,有傳和建立教會的使命。但這樣的了解尚未達到振中賦予聖神的最深意義,我們尚需進一步探討。我們需要進入第二層次。

 

2. 從堅振中的聖神看「進入教會」的意義

過去,我們十分注意入門聖事給予的效果是「赦免罪過」。洗禮聖事給予領受者三層效果:進入教會、與基督結合、赦免罪過。與主基督同死同葬在水洗中是很明顯的;但對於「進入教會」,成為教會的一員這個效果,我們往往十分制度化去解釋。其實, 「進入教會」是一「動態」過程,為受洗者相當重要;他一旦受洗,便一生不斷地更深地進入教會,不只是組織,更重要是進入教會的「奧跡」中。現在,我們回到「救恩史」中去看看振之神如何使教友更深地進入教會的奧跡之中

在舊約時代,先知曾預言,有一「末世時期」要來,而這時期就是「救恩圓滿實現」的時期,它最大的特點是「充滿聖神」的時期。其實,水洗與堅振是標誌著救恩史中的兩個階段,但同屬一個救恩史

 

舊約時代  →  耶穌降來的時期         →  聖神降來時期

先知預言     (誕生)耶穌降生便建立了教會     (五旬節)教會在聖神降來後

大大擴展、成長。

                                                (門徒們宣講,作證)

 

                                                                                                (充滿聖神的教會)

 

所以,整個入門聖事是指向一個事實:領受者進入了一個充滿聖神的教會,這個進入的過程有兩個階段(或更好說有兩面),一面是屬於主基督(水),亦屬於主基督身上的聖神 給予生命(新生命 生命之神)。另一面是屬於聖神 領受者領受了一個使命 宣講、作(「門徒」和先知)。所以,若一個教友只是領受「水」,他並未曾完成水洗的效果 進入教會,因為教會本身是五旬節後的教會,是充滿聖神的教會;只有當他亦領受了振所賦予的「先知之神」以後,他才開始進入這五旬節的教會中,而且是「一次而永久地」進入,即不斷地進入,更深地成為門徒及先知,為基督作見,宣講福音,擴 展教會。

因此,從「進入教會」的效果來看,水洗 「加入教會」 只是「起點」,直到「覆手」完成才開始進入了「充滿聖神」的教會中。

 

3. 「進入充滿聖神的教會」的牧民意義

如果我們這樣去懂堅振聖事,這件聖事為教會的成長和建立帶來很深的意義。首先,牧者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必須深入教會的「奧跡」之中,最具體的「進入」行動是「宣講」和「作證」。宣講和作證為牧養教友固然重要,但為「福傳」,即是使外人認識基 督、跟隨基督,宣講和作證更重要。如果我們沒有「門徒」的素質,很難使別人也成為「門徒」。如果我們不「宣講」,亦很難叫別人跟著我們去宣講。

要燃起教友一份「傳教」的使命,不可以只是「外在」地叫他們去做,必須協助他們由「慕道」的那一刻開始明白自己被召去進入一個「充滿聖神的教會」中。一個真正領受圓滿聖神之恩(生命先知)的人,必須實踐他作為門徒的使命 宣講與作證。教會是不斷在教友及牧者的宣講與作證中擴展和成長的。耶穌也是在被宣講和被作證中傳出去,直到天涯地角。「傳教」福傳的使命十分明顯的在振的先知之神中賦予教會及其成員。聖神從不為自己而存在,的降臨是為使世界和人類更 認識基督,進入的「奧體」深處與合一,達到生命的圓滿境界。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