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神與聖事

 

韓大輝

 

神思 第三十六期 一九九八年二月 17-24

 

 

 

**********

 

摘要

韓大輝神父的文章首言聖神在聖三內的角色,即聖父永恆地施予,聖子永恆地接受,聖神永恆地把施與受融為一體的愛;作者繼續論及聖神在聖事慶典中的各項工程,包括聯繫天主子民、使奧跡臨現、產生信德回應、光榮天父、傾注恩寵、使踰越成為人生取向、及預嘗天國的圓融等。

 

**********

 

 

 

〈請來,造物主聖神!〉(Veni Creator Spiritus) 這首詩歌是中世紀的作品,稱聖神為造物主,是宣認祂和聖父、聖子同性同體,而且是以這地位,被稱為「主及賦予生命者」。這些稱呼都顯示聖神的身分,不過為認識聖神,最好從祂的作工開始,聖事正好是聖神隨意吹風的地方,本文只作素描式的陳述。

這裡是把聖事看作教會的慶典,具有固定的儀式。本文主要的資料主要來自教會的禮儀書,但為了簡化篇幅,不錄其出處。本文分兩部分:第一,簡述聖神在聖三內在的角色;第二,描述聖神在聖事內的工程。

 

1. 融為一體的愛

聖三的內在生命是愛。父是源頭,衪的愛連同一切美善湧現出來,而子是父自永恆所生,子生出來正好接受父的施予,故凡父有的,除了父的位格外,子都有。同樣,在父的無限施予和子的無限接受共同生發聖神,宛如父和子交流中需要有一個無限深廣的空間,這樣聖神便成為父和子綿延不絕的愛和恩。這奧秘遠遠超過人的洞悉,若非由聖神觸動人心,人無法得知。聖三的存在是愛,由聖父、聖子、聖神永恆地、同性同體地、無分大小先後地共有,但論位格而言,三位擁有這愛的方式則不同,父永恆地施予、子永恆地接受、神永恆地將施與受融為一體的愛。

創造是聖三的工程。父先發言,「言」是天主的獨生子,這樣萬物就藉子而受造。天主看見了,遂祝福其受造物,為使衪慈愛計劃所預許給人的真福得以實現,就是讓人分享聖三的愛。造物者聖神洞悉天主愛情的深度和要求,便在受造界開發相稱的「空間」,使天主的祝福,找到適當的居所。聖神是父的「噓氣」,使受造物生生不息,尤其使人充滿靈氣,藉此靈氣,人在心智上不斷成長,擴張其內在精神空間。這擴張在天主的計劃的安排下,是為使人像「子」一般承受父愛子的大愛,這樣聖神就是人之所以能擴張自我的活泉源。為此,聖神導人歸向人,肖似子,最終能享有融為一體的愛。

罪過使人萎縮。人在天主內成長或擴張自我,為能承受「非受造的愛」,本須依附「非受造的恩」,可是人竟因驕傲而拒絕此恩。創世紀對原祖墮落的描寫,說明人企圖通過受造物,而達至自以為是的幸福,其結果反而飲恨終身,走向滅亡之路。天主並沒有因此放棄人,卻展開救人的行動。這計劃使人能再分享天主的愛,聖神的工程是恢復人在天主內成長的能力。

聖神是恩許和聖化之神。人本是天 主的肖象,但因罪惡,失去天主的光榮,也無能成為天主的模樣。天主給亞巴郎的恩許,漸漸在以色列民實現,到了「最後」階段,天主子親自取得這「肖象」,並獲得天主的光榮,即「賦予生命」的聖神,而恢復人相似天主的模樣。在基督升天直至祂第二次來臨,聖神在教會內以基督建立的聖事,逐漸恢復人肖似天主的模樣。整個過程中,聖母瑪利亞享有特殊地位,因為父在眾人中,首次找到聖子和聖神居住的寓所,是聖神使瑪利亞成為「住有整個圓滿天主性」的那一位的母親。

 

2. 聖神在聖事慶典中的工程

首先,讓我們界定聖事慶典的意義:

聖事慶典是教會的團體行動,用來敬禮天主,並使人得到救恩。慶典是人透過恭聽聖言、一些標記、禱文和儀式,紀念基督大司祭,而祂則按其建立的意願在慶典中臨現和聖化。參與慶典的人首先賴天主的感召而產生信德,在教會內並藉著教會,聯同基督在聖神內光榮天父,並因此而分沾天主的聖德和特殊的恩寵,按照基督逾越奧跡的模式,得以提昇到超性的生命,並賴聖神的助佑,在世界的旅途上預嘗並邁向天國的圓融。

下文將按此意義分別說明聖神的工程。

2.1 聖神聯繫眾人成為朝拜的會眾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而基督在其逾越奧跡中,為其肢體賺得聖神,這樣,基督以聖神活化自己的身體。為此,聖神使我們口中承認、心中相信「耶穌是主」,又在我們心內呼喊:「阿爸,父啊!」,有時代替我們說話,如耶穌的應許:「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的聖神,在你們內說話。」

此外,聖神所給的恩寵,使身體的整體和部分,團結一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正如所有肢體在同一聖神內,獲得基督的新生命,同樣整個身體在聖神內行動,尤其是敬禮天主的行動。「那些真正朝拜父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這裡所說的心神,無疑是聖神,真理是基督。由於基督是天主的肖象,並且活著常為我們祈求,我們在祂內,就是以肖似「天主朝拜天主」的方式朝拜父。同樣,由於聖神使天主性圓滿地住在基督內,我們在聖神內,就是進入聖三互愛的事件中。父正尋找這樣朝拜祂的人。

2.2 聖神使紀念成為奧跡的臨現

在聖事慶典中,我們見到會眾、儀式、標記,聽到聖言的宣讀、禱文的誦唸,感受整個慶祝的時間(如:聖誕期、復活期等)和地方(聖堂、家居、醫院等)的氣氛,而聖神藉這一切有形象徵,成為在教會內活潑的「記憶」。基督在最後晚餐(最先的聖事慶典)中,已應許護慰者聖神,為要使教會想起,基督所說所做的一切,當然包括祂建立聖事的意願。從此,在每個聖事慶典中,聖神預備參與者的心靈,使他們成為朝拜的會眾,記起天主的「奇妙化工」,回味基督的奧跡,激發他們感恩和讚頌,洗淨他們的眼目,從而找到適合的禮儀標記,藉此誘導他們步入天主的愛。

聖神不但是教會的,也是天主的「記憶」。聖神在禮儀中不但促使會眾回憶,也使天父記起以基督寶血所立的新盟約,基於此約,天主必會在慶典中的「此時此刻」臨現和施予救恩。聖神在會眾身上開創新的空間,為整個奧跡的臨現。事實上,每個聖事慶典都有「紀念禱詞」(anamnesis)和「呼求聖神禱詞」(epiclesis),兩者相輔相成,因為只要有聖神,會眾的記憶變成生活的,天主的記憶變成施予慈恩的事件。

2.3 聖神使天主的感召產生信德的回應

信德是人向天主的服從和交付,即人以其整個存在、心靈和身體向啟示者天主表達自己的同意。在舉行聖事慶典以前,聖神已預先工作,感動人心、開啟心目、歸順天主,賜人同意與信服「真理」的喜悅。

其實,為幫助參與者恰當地舉行聖事慶典,教會須先向他們作教理講授(catechesis),這裡所說的教理講授不一定只為慕道者,也為所有聖事領受者,連準備晉升主教者亦然,這有助他們以應有的信德慶祝,這講授該視為慶典的完整部分,即使在時空上,兩者可以分開進行。教理講授的中心當然是基督,目的也是與基督共融,但只有在聖神的誘導下,人才可歸向基督。

此外,聖事慶典的所用標記或儀式,很多都能借用為講授聖神的教理,例如:水、油、餅、酒、光、火、噓氣、覆手、散發馨香等,都表達聖神在救恩史上的工程。換言之,這些禮儀進行中所用的標記也是宣認聖神的臨現和工程,不但如此,會眾呼求聖神充滿這些標記,為使領受此神聖標記的人,在心內產生「明亮的」信德,藉以在子內回應父。

2.4 聖神使會眾偕同基督光榮天父

基本上,禮儀書常有描寫天主聖三與人相互接觸的模式:父藉著子在聖神內來與人相遇,而人藉著子在聖神內歸光榮於父。前者是天主由上而下,後者則是人由下而上。在所有禮儀慶典中,兩個向度並存。為此,父在聖事中是根源和終向,子是那坐在父右邊的基督,充滿光榮和大能,並將聖神傾注在祂的身體(教會),這樣,教會舉行聖事慶典乃憑藉基督的行動和聖神的德能,有效地實現其標記所表達的恩寵。

在聖事慶典中,聖神是信德的導師、聖事的工匠、天人交合的藝術家。作為導師祂默化,作為工匠祂聖化,作為藝家祂美化。在救恩史的舊約階段,聖神在天主的奇妙化工中,潛移默化舊約的以色列民,強化他們的信德。同樣,聖神以這奇妙化工為新約聖事的預象,藉以潛移默化天主子民,點亮他們的信德。在聖事中,聖神本身就是非受造的恩賜,並連同聖事所標誌的特殊恩寵,使人得到聖化,享有天主的聖潔的生命和將來嗣業的「抵押」或「初果」。聖神是「隨意吹的風」,為此,人作為在聖神內的新受造物,並非機器的製成品,一成不變,而是多姿多采,每個人雖領同樣的聖事,卻能成為天主美麗而獨特的傑作。

2.5 聖神本身連同聖事恩寵傾注人心

聖事必帶來恩寵,這是天主要守的新盟約。基督在世向宗徒保証:「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同時也給宗徒噓氣,讓他們領受聖神,為使他們確能如此做。宗徒透過覆手,將這職務傳下來,為使這神聖的職務得以延續。教會在分施奧跡之恩時,也明白教會的僕人,即聖事的施行人,未必是聖善的,甚至是操守不良、缺乏信德的人,同時亦對他們奉行的聖職有信心,因為是聖神本身連同特殊的聖事恩寵,傾注人心。換言之,聖神保証,即使聖事恩寵所經過的通道(教會的僕人)是污穢的,但來到領受者身上,仍是聖潔的。

聖神除了在僕人身上工作,也在聖事標記上施大能,使之活化。基本上,所有的聖事的祝聖禱文都提到聖神。例如:祝聖為洗禮的清水、慕道、堅振和病傅的油、餅酒、修和的赦罪經、授予聖秩的祝聖經文、對新婚者的祝福詞等。其中我認為最美妙的是感恩經中的兩段「呼求聖神禱文」,一段是在成聖體前的,使餅酒成為基督的身體(寶血),這身體不但是活生生的,而且能活化人靈,所以第二段是求領受基督(寶血)的人,在聖神內合而為一,即成為基督的奧體——教會,在基督內分享融為一體的愛。

2.6 聖神使基督的逾越成為人生的取向

人在信德的光照下,步入基督的逾越奧跡,放心讓聖神帶領,師法基督,思念天父,並在生活上見証復活之主不斷的臨在,教父稱之為「愛美」(philokalia),意即學習深愛天主的美。他們在聖神的潛移默化下,朝向無盡的光源,奮勇前進,越來越肖似復活的基督,逐漸在自己身上,反映出無與倫比的光和美,同時,聖神裝扮他們,帶他們到基督新郎跟前,成為亮麗的淨配,「沒有瑕疵,沒有縐紋,沒有缺點」。

在「愛美」的路途上,即使人們眼中不美的人,經聖事的洗煉,便會分沾天主的美。聖神透過標記,以各種神恩,悉心裝扮「愛美」的人,予以洗淨,使之釋放,賦以基督的馨香,餵以天使食糧,傅以強身健體之油等。從不美變成美,是指人的處境得到提昇。例如,患病的人本身在健康上有虧損,但在病傅聖事中,領受聖神的德能,這虧損的處境就會使病人成在天主和人面前變得可愛。這提昇就是主耶穌所經歷的逾越,這逾越是人生的取向。

2.7 聖神使人預嘗天國的圓融

耶穌宣講天主的國,教會宣講耶穌,這意味耶穌和天國息息相關,此乃因為耶穌佔天國的中心地位,祂「一次而為永遠地」奠立這王國,並賦以聖神的大能,將要統攝人類的歷史,所以天國處於「已經是和尚未是」之間,且期待圓滿的臨現。這種天國的末世性滲透三個不同而又連續的階段:耶穌在世的生活、教會時期、世代的終結。祂在世時,以宣佈天主的國為生命的核心。當祂復活後升天,坐在父的右邊,以聖神活化自己的身體(教會),並藉教會擴展天主的王權,力戰一切邪惡。如此,教會便成為天國的開端和嫩芽,漸漸成長,直到世代的終結,當萬有總歸於基督,祂便將王權交還父。

在天國成長的過程中,人要衝破的最後極限,就是死亡。由於死亡是罪過的刺,人的全面的解放須戰勝死亡,即從可朽壞的轉化為不可朽壞的。幸好,基督是第一個戰勝死亡的人,信徒在聖事中慶祝逾越奧跡,就是慶祝耶穌的人性已戰勝死亡:天父賜下聖神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並立祂為基督、受傅者。基督的整個身體「被傅以聖神」,而且「從頭到肢體」,以便滋養、醫治他們,並使他們彼此服務,得以建立共融。這「傅以聖神」的身體,會結出「仁愛、喜樂、平安、忍耐、溫和、忠信、柔和、節制」的果實,這些果實使人預嘗天國的福樂。

 

小結

聖事作為教會延續基督的救恩的行動,當然源於基督的奧跡。這奧跡是十字架的道理,不是今世的智慧,而是那「隱藏的,天主奧秘的智慧,這智慧是天主在萬世之前,為使我們獲得光榮所預定的……天主為愛祂的人得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聖事基本上離不開十字架,只有在智慧之神的引導下,才能洞悉其中的玄妙,這洞悉是「愛智」(philosophia)之路,它和「愛美」(philokalia)同屬聖神指引之路,就像一個銀元的兩面。前者是面對人的愚妄,洞悉天主的智慧,從十字架尋找天主的德能,後者深愛天主的美,而面對人的缺陷,以天主的光明驅散黑暗。兩者相輔相成。在基督內的新造物,在聖神的默化、聖化、美化下,智慧與美貌凝聚一身、雙璧輝映。

聖母瑪利亞是在兩者中所得的成就是典型的例子。被稱為「上智之座」(Sedes Sapientiae),正因為她在聖神的庇廕下,她甘願讓天主的智慧在她身上取得人性。她是「全然美麗者」(Tota Pulchra),因為聖神要在基督和教會內完成的「天主妙工」都在她身上展示出來。她就像梅瑟所見的焚燒不盡的荊棘,是活生生「熾熱的火」、「天主決定性的彰顯」,充滿聖神,顯示在肉軀中的聖言、在軟弱中的德能、在愚妄中的智慧,更讓最弱小貧窮的人作為首批的代表認識祂。

假如基督是彰顯天主的聖事,教會是彰顯基督的聖事,那麼瑪利亞可以說是「彰顯聖神的聖事」。如果聖母瑪利亞是聖神的聖事,我們都可以成為聖神顯示自身的標記和工具,只要我們在聖事上留多些空間讓聖神工作。

聖神來是創造心靈的自由,而我們往往加設各般心障,讓念慮、情緒、欲望佔據我們的心頭,以至當我們置身在禮儀中,卻肩負一副比煩躁好不了多少的桎梏。但願我們在禮儀中,讓心靈有充裕的閒與靜!

「心靜而本體現,水清而月影明。」

 

 

***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