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尋知音
-神操祈禱三式-
神思 第卅五期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68-77頁
**********
摘要
本文節錄了神操中的祈禱三式及戴邁樂《相逢寧靜中》之兩個祈禱方法,作為祈禱及退省的參考資料。
**********
第一式以十誡為題
祈禱第一式以十誡,七罪宗,靈魂三司及肉身五官為題。這一祈禱式與其說是教人真正祈禱的方法,無寧說是指點些具體的操練及形式;使人料理自己的靈魂,獲得一些實益,並邀得天主的青睞。
首先應仿效第二週第二附則去做,就是進入祈禱之前,各人以他認為更好的姿態,或靜坐,或慢步,稍稍安定心神,想我到何處去,去做什麼,以後任何樣式的祈禱,開始都應做這同一附則。
預備經:可求我主天主,賜以聖寵,使我認清在十誡中曾冒犯過那一條。同樣求主聖寵,助我以後真心悔改,且使我徹悟十誡的含義,為能確守無訛,為至尊天主的愈大光榮及讚頌。
一、以十誡為題
由第一誡開始,回想反省我怎樣遵守了它,那媊畦ЛL它,時間以誦三遍天主經及三遍聖母經的時間為準。在這時間內如尋出過錯來,便求主寬宥,誦天主經一遍。按照這個方法繼續省察餘下的各條誡命。
注意一:在考查一條誡命時,誰若見自己並沒有犯這誡命的惡習,便不必停留許多時間;而各人應看自己慣於在什麼誡命上失足,便該在這堸扈d下來存想追究;默想七罪宗時也要這樣做。
注意二:將一切誡命查完以後,便自訟已過,求主聖寵助我日後改善自己。末了按照心靈的急需與我主天主作一會話來結束。
二、以七罪宗為題
做完附則以後,應該按照上面所說過的,自撰預備經,它的不同點只在於:目前的對象是應避免的罪惡而以前是應遵守的誡命;其他一切次序和章程都和先前一樣,會話也同。
為進一步認識在七罪宗內所犯的過錯,應該觀察它反面的德行。同樣,為有效地遠避七罪宗,莫若決意、奮勉、用靈修的工夫,修練與它相反的七德。
三、以靈魂三司為題
它的作法,程序和規章與默想十誡相同,須遵行同樣的附則,預備經及會話。
四、以肉身五官為題
程序常同,只須按照五官的特性改換默想的內容。
附註:
誰願在使用五官上則效基督我等主,便應在預備中將自己託於至尊天主;以後每將一感官默想完畢,誦「基督之靈魂」一遍,用以替代天主經。誰願在使用五官上則效聖母瑪利亞,便應在預備經中將自己託付於她,望她在她的聖子及真主前為自己獲得這一恩寵。以後每將一感官默想完畢,誦聖母經一遍。
祈禱第二式為存想經詞中每句話的含義。
附則:與祈禱第一式的附則相同。
預備經:向誰祈禱,便依誰撰誦預備經。
祈禱第二式:
按照每人的方便及熱情的多寡,跪下也好,端坐也好,雙眼卻應合閉,或凝視一處,不要東顧西盼,遊目不定。這樣誦「在天」兩字,即刻停下來尋味這句話的含義,時間的長短不一定,直至尋到無意義,無譬喻,無旨趣,無神慰可尋為止。這樣將天主經或其他任何經文逐字逐句的想下去。
第一條規則:
照這個樣式默想整端天主經須用一小時,想完以後用普通的速度口誦或心誦聖母經,信經,基督之靈魂及又聖母經各一遍。
第二條規則:
誰默想天主經,經文中的一言兩語就足以供他體味欣賞,使他感到旨趣及神慰。這時就不必惶惶前進,卻應在這一兩句話上繼續想下去;即便須用一整小時的工夫也無妨礙。一小時終,可用普通的誦法將餘下的經文誦完。
第三條規則:
如果一整小時只想了天主經的一兩句,他日願再度默想時,可用普通法先誦已想過的經句,隨後按照第二規所說的,由緊接著的詞句開始默想。
附註一:
一天或好幾天內想完天主經以後,便該照樣去想聖母經,以後再想其他的經文。務要在一段限定的時期內,專作默想經文的練習。
附註二:
默禱完畢,應轉向我所祈求的位格,用簡短的語句求祂賜我最感需要的德行或聖寵。
祈禱第三式為節奏式的祈禱
附則:
與第一,第二祈禱式相同
預備經:
與祈禱第二式相同
祈禱第三式:
每一呼吸間,口誦一句天主經或其他一句經文,而同時伴以心禱。換句話說,由一呼至一吸之間只誦經文一句,其時心堹S別要沈思這句經的含義,或想所祈禱的位格,自己的卑微,以及祂我之間尊卑的懸殊。照這樣子繼續去想天主經餘下的詞句。其他的經,如聖母經,基督之靈魂,信經,又聖母經,仍舊按照習用的誦法,各誦一遍。
第一規:
誰願在他日或他時再度祈禱,應該按這個節奏誦聖母經,其餘的經則用普通方式念誦。以後再按這節奏一一去默想其他的經。
第二規:
誰願在節奏式的祈禱中多逗留些,可用這以氣息為節奏的方式,將以上所指的經文全數或部分的念誦一遍。
(以上節錄聖依納爵《神操》238–260節)
聖依納爵式的靜觀
這項幻想式的祈禱是聖依納爵在神操書上介紹的,也是不少聖人們所常用的。辦法是這樣:採用基督的一段生活情節,再去生活它。在這情節中自己採一項積極的職務,那事彷彿正在現時發生,你自己彷彿就是身與其事的一個。說明這方法的最佳辦法,便是讓你去做這實習。這裡我選用若望福音的一些章節作為此實習的模式:
* 這事之後,有個猶太人的宗教慶節,耶穌去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羊門旁,有一個五個拱門的遊廊和水池,希伯來話稱為貝賽達。有一大夥病人躺在遊廊下––––瞎子、跛子、癱瘓人....(他們在等待水動;因為天主的使者有時下到水裡打擊水,在水振盪後第一個下水的病人,任何病患都得治愈。)
* 那裡有一個患了卅八年病的人,耶穌見他躺在那裡,也知道他病了這麼久,所以問他說:「你願治愈嗎?」病人答說:「當水振盪時,我沒人把我投入水池;當我試著投進水池時,早已有人先投入了。」
* 耶穌向他說:「站起來,拿著你的榻,走吧!」那 病人立刻痊愈了,拿著榻,走開了。
* 現在,寧靜片刻,做一項意識實習作為靜觀的準備.....
* 想像那叫做貝賽達的水池....五個拱門....周圍的環境....不要怕花一點時間讓整個佈局盡可能活現在心目前:安頓自己,見到現場。那現場是怎樣的?是清潔是不清潔?是大是小?注意建築情形....天氣又怎樣....
* 佈景準備妥當後,讓整個情景活現出來:看池旁的人們,人多不多?是怎樣的人?穿什麼衣服?他們在作些什麼?患的是什麼樣的病?....他們說些什麼?....
* 祇像看電影般做個旁觀者是不夠的,你該參與其間....你在那裡做什麼?....你為何來到此地?....當你瞧到這情節,看到這些人時你有何感受?....你做些什麼?....是否同人說說話?....是同誰?....
* 現在注意這段福音所講述的那位病人....他在人群的那裡?穿的是什麼衣服?有沒有人陪著?你過去跟他談談....你同他說什麼或問他什麼?他怎樣回答了你?不要怕花一點時間認識他的生活細節和他的做人之道....他給了你什麼印像?....在你和他談話時有何感受?....
* 當你和他交談時,從你眼角上你理會耶穌進入那場所....請注意觀察祂的行為和動作....祂去那裡?祂怎樣做?....你想祂有何感受?....
* 祂現在正朝向你和那病人走來....你現在有何感受?你理會祂願跟病人談話時,你站立一邊....耶穌跟病人說什麼?....那人怎樣回答?....細聽整個交談,讓福音簡略的紀述進入你的心靈....
* 特別抓住耶穌所問的問題:「你願意痊愈嗎?」....接著聽耶穌發命,他叫病人站起來,走路....看那個人的最初反應....他試著站起來....奇蹟出現!注意那人的反應....注意耶穌的反應....你自己的反應....
* 如今耶穌轉身向你....祂願和你交談....跟他談談方才發生的奇蹟....
* 你是否受著某種疾病的困擾?....身體的,情緒的,心靈的?向耶穌訴述出來....耶穌要向你說什麼?....聽清他對你說:「你願痊愈嗎?」當你要求祂治好你時,你是真心願意?你準備接受治療的一切後果?....你如今正逢一個恩寵的機遇....你可真信耶穌能治療,祂也真要治愈你?你是否信賴整個團體的信心將使這治愈的效果發生?....接著聽祂向你說出那有治愈能力的話,或祂按手在你身上....你有何感受?....你是否確信你聽到的那些話將在你身上發生作用,事實上那些話已在你身上發生作用,即使你在當時並不感覺什麼?....
* 用片刻同耶穌一齊安靜地祈禱....
不要因第一次嘗試這種靜觀的失敗或不如你願望地成功而灰心,你大概會在別次嘗試中更見成功的。當然帶領一組人做這特殊靜觀時,我邀請他們跟我分享他們的經驗,有時我們也彼此按手在一二人頭上,因主的名為他們祈禱。
這類型的靜觀,對某些人有理論上的困難。他們感覺很困難投入一種、由他們看來完全不實在的事中。他們對我所選耶穌幼年時代的描寫感到特殊的困難。他們不理會這些事對靜觀的象徵意義(它們並非不真實)。他們太愛史實,以致放過了奧蹟的指證。對這些人:祇有史實是真實,神秘事便不算真實。
當五傷方濟熱情地把耶穌從十字架卸下時,他知道清楚耶穌不再是死去的、懸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被釘十字架已是一件過去了的歷史。當巴杜的安多尼雙臂擁抱耶穌、注視耶穌時,身為教會聖師的他,一定知道在身邊的耶穌已不再是他可以擁在手臂中的嬰孩耶穌了。可是,許多大聖人和教友還是如此做膽想,生活在這種意境和幻象裡,因為某些深奧的事由此發生在他們心中,使他們在基督內深深和天主結合的緣故。
聖女大德蘭宣稱她的默觀方式,是陪同耶穌在革責瑪尼山莊渡過憂傷時刻。聖依納爵指示避靜的人看自己是陪伴瑪利亞和若瑟,在伯利皒臛~中的一個小僕人,為他服務,同他們交談,從此獲取神益。依納爵曾到過聖地,可以把伯利琠M納匝肋的情形描述得一清二楚,但他並不太在乎地理情形,卻默觀著自己幻想的伯利琚A自己設想的納匝肋,設想了去伯利琲犒D路,設想了耶穌誕生的山洞....很明顯,他不太重視所謂的歷史的精確性。他決不肯憑著今日的考證學和現在史料的發現,去改變靜觀方式的。
(以上節錄戴邁樂《相逢寧靜中》)
本篤會式祈禱
這種祈禱方式在聖教會內已普遍流行了好多個世紀,一般人把它歸功於聖本篤,因為是他推廣這項祈禱方式,也給它定了精細的方法。它的傳統方式由三部構成:誦讀、默想和祈求。
現在我們就作一次這樣的祈禱:
* 開始在天主前靜下心來....
* 接著選一段聖書「誦讀」,開始誦讀,直至你在某詞、某句,某一成語在眼前閃耀,吸住你的注意,這時,便停止誦讀,第一部工作已完成,接下去作第二部:默想。
這裡不妨講一句有關選讀怎樣的讀物。可以說:幾乎所有讀物都用得上,祇要助你心禱,而不談思想結構的便好。最理想的要推聖經。耿比思的師主篇也能助人作此式祈禱,教父們的著作或別的熱心著作都可以採用。
要點是:勿採用你不熟悉的章節,不然你會越唸越想唸下去。因為誦讀的目的,是使你的「心」清醒而進入祈禱。並非以好奇去衝擊頭腦。好奇心可能是滿足創意的無價資源,也可能是一項微妙的消遣,一旦它使我們放下已在手上的繁重工作時,它便成了偷懶的消遣了。
設想你已從新約或聖詠集做了閱讀工作––––這兩部書最能幫助此式祈禱。舉一實例,提一提我常愛引用的章節:若7:37:「慶日的最後一天是個大慶日。耶穌站著,大聲說:『如有人口渴,請來我這裡喝吧!信我的人,必有活水從他心裡湧出......』」
假定你被這一句話抓住了––––就如我常被這句話抓住一樣......「如有人口渴,請來我這裡喝吧!」誦讀便停在這句上,開始默想。
不是用頭腦或思考來做這「默想」,而是用「口」。聖經告訴我們「義人之口,咀嚼智慧」。聖詠的作者告訴我們,他怎樣喜歡咀嚼天主的律法,在他口裡比蜂窠中採得的蜜還甘美,為此他夜以繼日的不斷默想它。這種說法豈祇表示用頭腦去沉思,推究天主為何如此制定的一種反省?我倒愛想聖詠作者是說:他把天主的律法念念在心,他是心口並用地在默念沉思。我們現在就默想這句話:
* 一而再的誦唸這句聖經文字,你可以心裡唸,不一定要用口或出聲唸。不過,重要的是必要一再誦唸這句話(即使是心誦),把反省字句意義的功夫減到最低限度。事實上,最好一點都不反省。因為你已明瞭它的意義。現今,透過反覆咀嚼,讓這些話深浸你的心靈,讓它成為你的一部份....
* 「如有人口渴,請來我這裡吧!」....如有人口渴,請來我這裡喝吧!....如有人口渴....
如此作著作著,你會感受到反覆咀嚼字句的甘美....很可能你本能地濃縮字句,有時滯留在這字上,有時滯留在那字上。如有人口渴....有人....有人....有人....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你必會感到這句話的甘美,而感到滿足,與內心的安慰。這時,便到了停止「默想」而作「祈求」的時候了。
「祈求」怎樣做呢?或是簡單地跟親臨你內的天主交談,或保持這些詞句已帶給你的心態,滿渥祂的恩寵,本著愛心靜靜的活在祂面前。大致上可如下進行:
* 「如有人....如有人....如有人....主,你當真說『任何人』嗎?你當真準備把永生活水給任何口渴者喝嗎?真是:祇要是人,不需其他條件嗎?難道連我是罪人或是聖人都沒關係嗎?我是否愛你,或過去對你是否忠信都沒關係嗎?祇要我真渴,來到你這裡就夠?....」
* 或可以如此說:「渴的人,渴的人....來我這裡,來我這裡!....主,我渴,我來你這裡了....不過,我來時心裡還沒多大信心....過去我多次來窸o裡,磛疇撓悝琲煽....篕〞滲咩悚漪﹞繻O什麼?是不是在我心裡有著某項障礙,使我見不到它,嚐不著它?....」
從容自然地按此方式祈禱,或僅僅本著愛心靜守在主跟前(能不分心維持多久,就靜守多久)。當你理會無法繼續不分心時,再度檢起書本,再開始誦讀一段....順著章節唸去,直到再發現在你心目前閃耀的一句詞句....
聖本篤說:祈求要簡潔。這裡並不指默想和祈禱時間的長短,是指「誦讀」、「默想」與「祈求」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的「祈求」,該維持多久,得看它是否簡潔而定,也就是有沒有分心而定。一旦開始分心,便到了轉移到「誦讀」的時刻了。「祈求」對初學者來說通常要簡短,因為他們尚未習慣長時間內不分心。
這項祈禱方式,是帶一位太過用頭腦祈禱者、進入用「心」祈禱的最佳辦法。因為它讓頭腦有它一份工作、而不致分心,但又不讓它連一接二的思考和反省,把祈禱者帶入簡樸與感情中。
(以上節錄戴邁樂《相逢寧靜中》)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