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加「普世青年節」者角度探討青少年

陳建新 

神思 第廿六期 一九九五年八月 45-49

 

**********

摘要

作者參加了普世青年節,過程中認識到青年的優點及缺點。他認定應為青年提供機會,幫助他們超越自己,做正確的選擇,並願意承擔責任。這就是普世青年節給他的啟示。

**********

 

1994109日下午一時三十分,喇沙書院禮堂

「請參加者按所屬的小組編號,到指定的地點,向組長報到。」 

Winnie,妳來得正合時,我早已跟大會說我不當組長,但現在我仍然被安排當組長,真麻煩,我一定不做組長!」

「沒問題,讓我來吧!我過一會通知大會。」

19941016日上午九時正,無玷聖心學校禮堂

「羅慕絡主教的性格變化真大,由懦夫轉變成勇士,可惜被人暗殺,死得不值!」

「海,妳對香港現在這樣多的不公平現象,有何感受?」

「感受……我不清楚,因為我很少看報紙或電視新聞。」

19941112日下午二時三十分,香港仔工業學校禮堂

「男參加者休息地方在三樓右面宿舍,女參加者在走廊另一邊的宿舍,因為床位不足,大部份人要席地而睡。」

「哎!要睡在地上,還不知這裡會否有蛟子剌人?如果有蚊子就糟糕了!」

「你們present的是甚麼題目,準備了沒有?」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題目是『漫畫傳媒』,但是大會規定時間為三分鐘,我們肯定會過時!」

「仁慈的上主,時下年青人不斷受到物質享樂主義及大眾傳媒不良意識的衝擊……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翌日(1113)上午,香港仔工業學校操場

「因十字架和你所受的苦難,上主釋放我們,上主釋放我們,主耶穌。」 

「你們把心中對天父派遣的回應寫在紙上,放入筐籃裡,待彌撒後各自取回一張。」

1994124日上午九時,德貞中學禮堂

「請大家翻查清楚各自的Passport,其有效期不得少於六個月。」

「為禦防大家水土不服,大會將會購入大量蒸溜水,足夠分派給每人每日一瓶,並可能有生果供給。」

「組長,這份保險單真複雜,如何填寫才對?」

「你冷靜點,看看這份sample吧!其實是很簡單的。」

19941227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基督君王小堂

「全能仁慈的聖父,感謝你賞賜我們的恩惠;你召叫了372位年青人……」

「基督,你對我們說:『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20:21)』感謝你派遣我們去宣佈希望與和平;派遣我們做『福音新傳』的使者……」

1995年普世青年節已經曲終人散,我參加是次活動的目的也已經達到:經驗教會的普世性、龐大性,聖神如何臨在並帶領這次青年聚會,當然還有去體會天主透過祂地上的代表 ── 教宗所散發給我們的恩寵。但我卻有意外的收穫 ── 對年青人有一份深刻的體會,即使現在,這份感受還不斷浮現在腦海中。我嗎?當然也是年青人,但是唯有大家相聚一起,才能更認識年青人之為年青人。

在出發往馬尼拉之前,我們接受了四次培育,大部份參加者皆互不認識。在第一次見面時,成員的表現差異頗大,除了個人性格影響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有些人在非自願情況下被委派作代表;另一些人卻是努力爭取才有此機會。無論如何,經過一些合作遊戲及小組分享,組員皆十分融洽。青年人的心是時常開放的,雖然他們未必知道這一點,但他們卻會不自覺地接納身旁的人,友善相處。

第二次的聚會的主題是社會正義,青年們對遊戲或電影皆有頗多的分享,但當焦點轉移到自己社會的公義問題上,他們便顯得十分無知,他們似乎對週遭環境漠不關心。青春期是人生最混亂的階段,在此期內,青年人力求肯定自己的價值,建立自己的形象,他們往往只集中注意力於自己身上,思想自我化。另一方面,由於社會風氣影響,工作或唸書的青年分別以為在事業上或學業上有尚佳表現,便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或形象,以致他們忽略了對自己以外事物的關懷。然而,他們並非沒有這種能力。在第三次聚會裡,各組分別把二十多個關於社會各方面的題目,以不同的手法演繹出來,有的是角色扮演,有的是廣播劇,有的是默劇,無論何種方式,皆反映他們是經過詳細資料搜集,深入討論及反省,並爽直地表達其感受。年青人不僅有這份關懷的心,而且是很強烈,更勇於表達;那些青少年未有流露或過於激烈流露這份情懷,皆因他們沒有遇上適當的指導及鼓勵。

最後兩次的培育過程中,大部份參加者(特別是學生)對身處較惡劣的環境裡皆怨聲載道,對大會安排的工作或手續甚感麻煩,但過了一會,他們卻若無其事及處理得妥妥當當。年青人慣於拒絕接納新環境或別人安排的工作,因為他們喜歡自己作決定,跟隨自己的意欲生活行事,其實他們的適應能力很強、辦事效率很高,奈何部份青少年(單親家庭的、極少兄弟姊妹的或特別是沒有兄弟姊妹的)成長於不同程度的放縱環境中,有些是過於溺愛,別的是缺乏照顧。

至於信仰方面,我有一新發現,在第三次聚會的晚會祈禱中,自發的祈禱聲音在禮堂此起彼落,時間長達三小時至深夜一時許。在場過半數的參加者皆向天主獻上心中的禱告,內容直接而簡單,對象有個人、家庭、社會、世界、教會等,雄渾而和諧的眾唱回應反映全場參與者非常投入。青年人在獨個兒時可能不懂得或不熱衷於祈禱,然而當他們聚合起來,卻能產生極大的共鳴,他們所抒發的信仰情懷,有如成熟的基督徒般充實而深入。

還有那群擔當培育者角色的青年人,他們因缺乏經驗及事前未作慎密考慮,在過程中引來不少混亂及恐慌,幸好他們勇於認錯,不斷改進,並為團體盡心服務,最終贏得大部份人的愛戴。這是一群典型的積極進取的青年,他們處事衝動,大膽嘗試,接受失敗並加以改善,充滿熱誠及用之不竭的精力。這種青年的人生目標取向對社會的影響很大。

在馬尼拉的幾天裡,青年們再次將以上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接上第一個飯盒時喊著又凍又硬很難食,第二餐時卻把飯盒吃光;白天說著不能支持下去,晚上聚會時又跳又唱;深夜團員皆紛紛入睡,工作人員卻檢討一天的工作,然後晨光初顯時他們又走在前面為團員服務;經過一日一夜豐富的活動後,早上廣場裡近百萬的青年人帶著疲倦的身驅,繼續以沙啞的聲音不斷唱歌,等候教宗的來臨。

宇宙裡最奇妙的個體莫過於人,人類的奇特處在於天賦的靈性,使他們超越世界萬物,因為這靈性給人類帶來不可測量的智慧,為此人類內藏一股無法估計的力量 ── 人的潛能。肉驅上的潛能最能反映在嬰孩身上,當這潛能發展成熟時,精神上的潛能則急速發展,這階段正是青少年時代。

青年人有多方面的天賦潛能,其中有好的和壞的潛能,從前的社會裡,父母給子女選擇發展他們的潛能,甚至包括給他們選擇終身伴侶。所以那時候,青年人的一生幸福非常倚重父母的抉擇,而客觀環境對青年人本身的影響並不嚴重。反觀現代青少年比較早熟,他們透過資訊發達的大眾傳媒,得知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及權利,可惜這些訊息往往是片面的,甚至不正確的。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吹著自由開放的風氣,青年人便要求事事自己作主,按自己的選擇而行動。如此,社會環境的影響與長輩的勸諭有同等的效力,甚或前者比後者更有影響力。無疑青年人追求自由抉擇是正確的,因為通過不斷的抉擇,人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成熟、完整、幸福的人生。然而真正的自由抉擇必須包含以下的條件及基礎,就是對選擇及其後果有足夠知識,基礎方面則是願意承擔責任;後者尤為重要,因為一個人作出抉擇後獲致成功,固然是一種自我超越,即使導致挫敗,而他仍然敢於面對及承擔,則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失敗。可是現在社會鼓勵青少年爭取自由抉擇,卻沒有提供相應的條件,部份父母長輩因承受了傳統家庭教育(絕對命令式),各走極端:不是依循舊習,便是完全放縱。總之,與子女缺乏溝通與商討,促使不少青年人走入一個迷糊的自我世界中。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