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青年節的啟示

江志釗

神思 第廿六期 一九九五年八月 37-42

 

**********

摘要

作者曾參加過兩屆普世青年節。他把組團時所遇到的衝擊、事前準備的考驗、普世青年節本身的經歷、事後的跟進等作一綜合報導,並加上個人的反省,為青年牧民提出寶貴的意見。

**********

 

「國際」為我是指出國與國之別,而「普世」則強調共融性,故我選用這譯法。

筆者與普世青年節(以下簡稱世青日)的背景資料: 

19938月美國丹佛市:以慈幼會青年牧民專員身份,與一位在澳門服務的年青神父,帶同港、澳屬校師生共十八人,參與美國慈幼會所舉辦西岸的世青日朝聖團,旅程包括探訪三藩市華人堂區團體,世青日的聚會,遊覽黃石公園等。事後,以文章、幻燈片及為在美國出版的世青日記錄片配上中文對白,向慈幼會大家庭的青少年推介。

19951月菲律賓馬尼拉:以慈幼會會士身份參與香港教區普世青年節專責小組,協助事前培育工作,並先與三位會友及一青年參與慈幼會亞洲區的青年聚會,再參加香港教區代表團的世青日朝聖活動,其間曾帶領一批慈幼會大家庭成員,參與一次全球慈幼會青少年朝聖者之聚會。事後,參與教區跟進普世青年節的專責小組,協助培育事宜。

引言

作為青年牧者能與青年同踏上朝聖之旅,實在是一份上主的恩賜。我深覺到這兩次朝聖,由組團、事前培育、世青日和事後的跟進,好比厄瑪烏路上的經歷:門徒由渴望到失望,踏上離路,卻受主基督親自伴行,指出聖經中之真理和訊息,如何在祂身上滿全了,更在門徒的關懷照顧中,基督讓他們在擘餅中認出祂來,門徒在祂隱沒後,他們開始反思和醒覺到一個火熱的心,並立即踏上歸途,重返團體中去傳揚這份與主相遇的經歷。

()組團的衝擊:天意難測與不可違

要組團參加世青日,首先是一份難以理喻的經歷:兩次均是受託去開始,先是一位意大利籍的聖經教授,後是修會會長。第一次,在徵得會長批准進行後,滿以為是「天意」。那料,要說服有關之校方負責人,是出乎意料的難。原因是自己也未有足夠的資料,指出世青日的實效和為何要費如此一筆大的經費。第二次,既由會長指派和有主教的呼籲,更徵得教育處之通融,再加上所費不大,卻仍遇到不少阻難。

此外,安排行程上之繁瑣細節,不確定及反覆無常的變化,真是令困惑倍增。然而,在氣餒之際,總有不同的人和事出現,使自己繼續堅持下去,並感到主之推動與扶持。

()事前準備的考驗:朝聖真心態

作為策動者,第一次因只與另一位策動者並肩,故很易達成共識:以小組形式去反思信仰和探討有關青年之動向和問題。加上人數不多和正值暑假,在克服港、澳兩地之分隔後,一切均很順利。出發前,組員對聖經分享和朝聖要求有了認知,並且互相建立了頗為融洽的感情。

第二次是從教區層進行策動,因此,有來自不同修會、關注青年信仰或青年事務的團體參與探討和制定培育方式和內容,雖較費時,卻能集思廣益,更加深了彼此的瞭解和合作。在培育過程中,更能邀請不少青年加入策動行列,令培育更合乎年青人的口味。此外,參加者有在職青年、大專生、中學生等,他們來自不同的堂區和院校,使教區的合一性呈現出來,並在引起廣泛的關注和不同程度的支持下,成為教區的盛事,並結出共融合作的美果。

由於參加者眾多,有關主辦國和世青日詳情的資料又相當豐富,首要的培育工作就是建立小組和整體的運作,適應當地環境和認識世青日的內容和訊息。其次,也須反省信仰和探討香港青年的實況與問題。可惜,不少參加者因考試、出外公幹或無法抽空等而沒有出席培育的活動。

綜觀而言,第一次有回應教宗的指示,在生活中認真地閱讀聖經、反省如何醒覺基督的臨在並跟從祂的帶領。第二次則達到教宗對每一教區的要求:學習尊重和邀請青年參與教會事務,讓青年感到被重視和接納,並能熱誠和慷慨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使教會成為青年的教會(即能喜樂於新的開始,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和更新自己,好能面對新的挑戰)。同時,工作人員之間能彼此接納、欣賞和支持,這都活出基督愛的精神。

()世青日的經歷:在教理反省、禮儀、教宗的呼籲和愛德服務中與基督相遇

第一次,我首先體驗到華人堂區的熱誠款待和關懷,處處給我們最大的方便。在世青日期間,我們從旁人的微笑和交談中,感到喜樂和友善的氣氛。我們亦因參與北美團體的朝聖團,經常與美國人相遇。他們很有規律和忍讓的心,也非常主動開朗及坦誠與我們交談。在街上或聚會中,我們都不斷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有的能以英語交談,有的則只能以微笑、手勢或交換紀念品,來表達兄弟姊妹的情誼。每天早上的教理講授、感恩祭、特定的禮儀(如拜苦路、朝拜聖體、步行朝聖、克苦守齋、守夜祈禱等),都充滿了動感、歡樂和慶節的氣氛。還有,我們每晚都作信仰反省分享,真是主常在我們臉上、心裡和口中。

青春喜樂和不言疲倦的精神,是我們隨時隨地都感受到的。雖然,當地在下午常有驟雨,例如在歡迎教宗和守夜祈禱那天就是下著雨,卻未能減退群眾的熱情。教宗的出現,往往能將這份熱情推至最高峰。他的笑容、親切和幽默的開場白和道別語,都充份表達出慈父的愛,令大家渴望與他常在一起。其嚴正和立場清晰的道理,以不同語言針對不同地域的青年和社會問題,均表現出他父親般的關懷。大家不期然地問一問,自己過的是怎樣的生活,面對傳媒和潮流所帶來不正確的訊息和文化時,有否以基督教導的標準來加以修正及抗衡。我們亦重新肯定基督是生命之源和道路,各人須在處身的環境中,學習基督對貧困和有需要者的關懷和幫助,這樣才可擁有一個豐盛的人生。

美國是自由民主的社會,因此,反對教宗的人士毫不留情地表達他們的言論。然而,這不能削減人們對教宗的敬仰和推崇。教宗在歡迎會上發表講話時,因見下著傾盆大雨而刪掉數頁講詞。可見他對聽眾的體諒。相反,在守夜祈禱中,大家舒適安坐時,他老人家不顧身體疲倦,仍迎著風,以堅定的語調和各種語言,逐一叮囑與勸勉在場的青年,令我聯想到,這與耶穌當年盡心服務群眾,卻被人誤會是發了瘋很相似。

此外,在朝聖途中,不少人對別人的關懷,只求付出,而不求回報,並在閉幕感恩祭中,對脫水暈倒者之呵護和不斷供應清水的服務,實是好比基督增餅的愛心。

在菲律賓,接待我們的華僑教友,每天為我們分送食物、帶路和打理宿舍,可謂盡心盡力。更難得的是,他們時常笑面相迎,把真誠的關懷表露無遺。

在教理分享時,我們港、澳、台和大陸的代表能共聚一堂,聆聽和分享港、澳、台主教教理講授,表現出中國教會共融合一的可行性,確是意義深遠。

可惜,教宗因健康問題,減少了會見群眾的次數和時間。此外,由於會場欠缺大螢幕,音響效果又不佳,人群與教宗之間的距離似乎顯得大了。然而,在共祭時,我仍可看到他常面掛笑容,投入地歌唱,還有那鼓舞人心的說話。他行動不便,卻仍努力地為青年而踏出辛苦的步伐,實令我心動而熱淚盈眶。他為誰辛勞呢?無人再敢誣告他搞個人崇拜,只能感激他的奉獻。教宗呼籲亞洲人醒覺,在第三千年來臨之際,要負起傳教的使命。

調協員為照顧這麼多參加者以及組別之間與整體的運作和統籌,須負起不同的責任。日間,他們要關注大會的進度和組員的不同需要,晚上又要作檢討、處理突發事件、準備次日的工作等,真是筋疲力竭。他們疲勞萬分,又須應付無數突發事件和部份組織的過份要求,協調彼此處事的不同見解,仍能保持互相之間容忍和合作,實非有莫大的愛心不可。

組員對食、住、行各方的不便,均能適應和盡量合作,真是難得。至於我們的自願護理團,他們需要廿四小時輪班照顧那些體力不足的組員,真是非常辛勞。在他們的身上,確實令人感到天主的眷顧和溫情。組員對護理團的謝意,更充份表現天主愛內的共融。

()事後的跟進:熾熱的心和見証

從美國返港後,一行十八人,均感到一份熱誠,要把世青日的感受和訊息,藉文章傳送給其他青年。他們亦翻譯教宗的講詞,並將美國世青日紀錄片配上粵語。可惜組員因升學和分居港、澳兩地,未能引起較大的回應。

從馬尼拉回港後,有關方面便成立了跟進小組,負責統籌整體路向。另一方面,不同的堂區和學校分別邀請其代表作分享。這有助並促使部份組員反省和重整這朝聖的得著。在分享中,他們間接為信仰作証。他們感到不足時,也會邀請其他組員協助,間接促進互助和共融合一氣氛。這股力量亦無形推動青年去見証及宣講信仰。總括而言,大部份組員均覺得內心有股動力,很想為教會出點力。他們也深覺這教區是屬於自己的,又是普世教會的一部份,有待自己付出本身的一份。這頓然使教會形成了一股青春動力,有助促成教區加快青年牧民的步伐。

跟進小組為能使參加者在堂區構成一股動力,便鼓勵以總鐸區為單位,凝聚和幫助世青日參加者不多的堂區。

()個人的反省:天主為教區推了一把,但願大家齊來合力與主配合

教宗確是基督在世的代表,他除了擁有個人的魅力外,更懷有正確不屈的信念。他憑著早年與青年工作的經驗,倡導關心年青人,以研討會、認真的信仰反省營、修和及聖體聖事,培育青年紮根信仰。他指出青年是教會的動力與未來,因此,教會要尊重他們,更要接納他們參與策劃工作。

作為青年的同行者,我體會和贊同教宗的見解,要推動大型活動,讓青年有機會作見証、參與和學習,好使信仰在面對衝擊和實証時,得以修正、加深和成長。同時,大型活動的見信性和感染力,必能幫助更多青年尋找信仰。

我深願這次世青日所帶來的共融合一,能得以繼續和加深,好使青年能信服和體認到教會的多元化、共融和包容性。

與青年共事,著實是愛的修鍊和挑戰。首先,要有「耐心」:容許他們有成長的空間和步伐,不能過急或催生,否則只會惹來反感。試想耶穌也花了三年時間,讓門徒逐步成長。其次,要有「開放和靈活性」:年青人有很多想法,也希望不斷創新。因此,需要容許他們出錯和修正,更要多鼓勵和支持,避免一成不變和不容有錯的心態。第三,要「不斷反省自己的心態和理由」:令人心悅誠服的,是真理而非年紀或權勢地位,能以理服人,以尊重的對話,容許對方的不成熟、無禮和自以為是的心態。第四,要有「培育的使命感」:出自真誠的支持和渴望。第五,要「避免以事為主」,須以培育正確意向為先,事情的成效為次,不因事而失人,故尊重人、愛人是不可或缺的首要心態。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