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 第廿六期 一九九五年八月 34-36頁
**********
作者從回顧普世青年節的籌備和參與過程裡,發現青年有機會自我創造,共同建立一個同甘共苦的愛的團體。這些經驗,使不少青年信仰加深了。面對未來,他提議教會應給予青年多些發揮所長的空間,讓他們以熱情、以喜樂去創造將來。
**********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若20:21)這份接受派遣的意願和使命感,開展了籌備香港的青年參加「普世青年節九五」的工作。
根據籌委會「宗座教友總會
──
青年部」的指示,參加者是界乎十五至卅九歲的青年。因此,香港教區的專責小組也依從這個原則開始召募工作。我們預計會有300位青年參加,但最後我們的代表團,卻擁有365位參加者。這個數字更成為了大會的記錄:以個別城市計算,香港是參加人數第二多的城市。
我們的代表團共有十二位神父、十位修女、及來自教區及各修會的十多位修士。從以上的數字推論,培育工作應不會有困難,因為我們確實擁有很大的資源。但實際上,除了專責小組的四位神父及二位修女共同協助籌備工作外,其他的神父、修女、修士均只是參加者。為何專責小組會如此浪費資源?曾經有一位修士在一次培育聚會中,提及一些相關的意見:他指出在籌備工作中感到有點混亂、培育工作似乎欠缺深度,為甚麼專責小組不邀請他們或其他神父、修女協助?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意見,相信亦反映了不少牧職人員的心聲。其實答案非常簡單:(一)我們希望神父、修女及修士能有多些機會接觸青年,如果他們有太多的工作,與其他青年接觸的機會也會相應減少了。(二)我們願意作一個新嘗試,以青年服務青年。這個新嘗試是建基於「教區檢討青年牧民工作報告書」的精神上。
報告書指出:「青年牧民工作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邁向共同目標的過程。教會在過程中與青年一齊成長,共同服務世界。」(報告書第4頁)教會在過去很多培育工作都是「餵飯」式的,就是神父、修女將他們所學習或經驗得來的寶貴信仰智慧,灌輸給教友們;而教友在接受後,又以同樣的方式,灌輸給其他人。在這個過程中,信仰智慧是分享了,但很多時候只是留於認知的層面,而未能產生內心的皈依。因此,在普世青年節上,我們來一次突破:邀請青年們自我創造、彼此救贖、共同建立一個愛的團體。專責小組的角式除了提供資源外,最重要的就是成為他們的同行者,共同邁步向前,達到與主結合的內在皈依。我們鼓勵他們勇敢地嘗試,不怕失敗,遇到挫折時,能再接再勵。我們願意聆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
報告書也指出:「耶穌基督的降生奧蹟和教會傳揚福音的使命是青年牧民工作的基礎。耶穌基督降生成人,活在我們之中,透過生活的種種經驗,向我們宣示上主的福音。因此,青年牧民工作應由青年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和愁苦作起點。我們亦相信從青年的經驗出發是接觸青年人和推動青年工作的最好方法。」(報告書第5頁)在參加普世青年節的過程中,在那六天的生命交流裡,每位參加者實在親嘗了甘苦與共、同舟共濟的精神。我們為了使每一位參加者得到一個較深入的信仰經驗,我們選擇了較辛苦的生活條件:300多人住在一所位於唐人街的學校裡,其中100多位男青年要共同在一個籃球場般大的室內運動場中,渡過五個炎熱而多蚊的晚上,沐浴設施不足,排隊時間很多時需要二至三小時,交通工具是利用每位參加者的雙足,兩腿每天走三至四小時來回住宿及各活動場地之間,而膳食方面,份量很少而且冰冷。
雖然一切條件均不足,但他們的內心都是火熱的,因為很多參加者都感到生活上所擁有的並非必然的;他們亦深受菲律賓當地的籌備工作所感動,他們雖然貧窮,但他們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他們這些寶貴的經驗,使不少的參加者得到一次信仰的皈依。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邀請每一位青年,派遣他們傳揚福音時,相信很多青年都會回應:「主,我在這裡,請派遣我。」
雖然,在馬尼拉舉行的普世青年節已經結束,但這份傳揚福音的使命慾正在開展。這300多位青年的回應,為教區帶來一點新的火花。他們之中,有不少回港後生活樸實了、對信仰認真了、對堂區生活投入了。他們成為堂區及教區的新資源。在最近成立的「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中,普世青年節的參加者亦承擔了不少的工作。我深信這次普世青年節的成功,並非在籌備工作上盡善盡美,而是每一位青年的投入,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種青年的文化,一種屬於他們的信仰表達方式。他們願意以他們的青春、熱情及可塑造的能力來歌頌讚美上主。
面對未來,若教區及堂區希望能吸納青年們在堂區及教會中,最需要的是給與他們一些空間,使他們能發揮所長,尊重他們的需要,並與他們同行,使他們感到被接納、感到在教會內的喜樂和幸福。那時,我們便能看見教會的將來。因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過:「教會的未來是屬於青年的;青年是教會的希望。」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