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 第廿五期 一九九五年五月 47-64頁
**********
作者從瑪竇福音有關伯多祿的三段獨有經文,看到伯多祿在宗徒中有特殊的領導地位。她更引證其他兩部對觀福音及若望福音,同樣有以伯多祿為宗徒之長的證據,其結論認為福音肯定伯多祿在教會中的領導地位是無可置疑的。
**********
當我閱讀福音時,我很留意耶穌的言論和行動,尤其喜歡祂行奇蹟,用五個餅兩條魚吃飽五千人的故事(谷6:30-44),這是一個很有動感和團體感的場面。福音記載耶穌對群眾動了憐憫的心,祂知道群眾肚餓,又在荒野地方不能買到食物,但祂施行的奇蹟不是使人群不感到肚餓來渡過那一個晚上。祂不免除人身體上的感覺,而要在人性的基本需要上顯奇蹟;也就是說,人要在具體生活體驗人去領受主的奇恩。所以,耶穌叫門徒在群眾中看看他們有點甚麼,群眾就將自己帶來的食物交給門徒,共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就由群眾自己交出來的少量食物顯了奇蹟,使五千人吃飽了。我很相信,如果沒有人願意將這些餅和魚拿出來,而只是留給自己享用的話,耶穌未必會行這個奇蹟。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有實感。
在福音記載中,與耶穌最有密切關係的人,大概要算是門徒了。他們被耶穌召叫,但好像都是土頭土腦的人,這就是他們的純樸之處。門徒中我也較特別注意伯多祿,他是一個更原始的人:單純、熱誠、無機心,想到甚麼便說甚麼,想到甚麼就做甚麼。剛給耶穌立為磐石後,馬上又給耶穌責為絆腳石;才說過即便要同耶穌一起死,也決不會不認祂,但在危難當前時,即三次否認主。他們之間的關係交織著愛情和信仰。我喜歡這個宗徒,因為他有真情。我希望發掘伯多祿更多可愛之處。
在信仰中,我們相信「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個宗徒性很特別,它代表著教會有傳統的一面。繼承傳統可使後人發掘新思想、新路向,它是開拓未來的踏腳石,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美妙的。教會作為一個傳福音的團體,必然要追隨這些美妙的步伐,踏在穩固的基石上,建在其上的一切必將屹立不移,因為這個基石是主耶穌親自立定的。教會既要繼承伯多祿宗徒之位,應不斷了解這位宗徒的特性,明白他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好能更認清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瑪竇福音的資料來源,是根據馬爾谷福音和早期的耶穌言論集(所謂的Q)(1),這個假說都為一般人所接受。馬爾谷福音所記載的幾乎全為瑪竇所接收,當中包括我們現在要研究的伯多祿在福音中的角色。
因此,我們有必要先看看馬爾谷福音有關伯多祿的記載,共有十五個片段(2):
(1) |
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原是加里肋亞海的漁夫。(1:16) |
(2) |
耶穌召叫他們(做祂的首批門徒)跟隨祂,並成為漁人的漁夫。(1:17-18) |
(3) |
在葛法翁西滿和安德肋的家裡,耶穌治好西滿的岳母。(1:29-31) |
(4) |
當耶穌在葛法翁一整天治病和驅魔以後去祈禱,西滿和其他人去追尋祂,告訴祂很多人在找祂,耶穌卻願意到別處去宣講。(1:35-38) |
(5) |
耶穌揀選十二人同他常在一起,並派遣他們去宣講和驅魔。在這十二人的名字中,第一位是西滿,耶穌給他起名叫伯多祿。(3:14-16) |
(6) |
耶穌復活會堂長的女兒時,祂只讓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跟祂去。(5:37) |
(7) |
在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路上,耶穌問自己的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並教訓他們有關人子必須受苦、被殺害和復活的事。當伯多祿諫責耶穌時,耶穌卻轉過來責斥伯多祿,說他是「撒殫」。(8:27-33) |
(8) |
耶穌帶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上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伯多祿便說要張搭三個帳棚(為耶穌、梅瑟和厄里亞的),原因他不知道該說甚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有聲音從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當他們從山上下來時,耶穌給他們講論關於人子和厄里亞。(9:2-13) |
(9) |
伯多祿對耶穌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而跟隨了你。」耶穌答應那些捨棄家庭和產業而跟隨祂的人,在現世就得百倍的賞報(連迫害也在內),並在來世獲得永生。(10:28-30) |
(10) |
耶穌詛咒無花果樹(11:12-14)後的第二天,當耶穌和祂的門徒經過那裡時,伯多祿想起了這棵連根都枯乾了的無花果樹,耶穌叫他們對天主當有信德。(11:20-22) |
(11) |
耶穌坐在欖橄山上預言聖殿毀滅後,伯多祿、雅各伯、若望和安德肋私下問祂甚麼時候發生這事,耶穌便說出關於未來的言論。(13:3ff) |
(12) |
在最後晚餐中耶穌預言祂被打擊時,他們都要四散;但祂要復活,在他們以先到加里肋亞去。(14:27-28)伯多祿說:「即便眾人都要跌倒,我卻不然。」耶穌便預言伯多祿就在這一夜裡要三次不認祂,伯多祿更加激烈地說:「即便我該同你一起死,我也決不會不認你。」眾人也都這樣說了。(14:29-31) |
(13) |
在革責瑪尼莊園裡,耶穌叫別的門徒坐著,等祂去祈禱;但卻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與祂同去,告訴他們祂的心靈悲傷得要死。他們聽從耶穌的囑咐留著,耶穌往前走了不遠去祈禱。耶穌三次回來,他們仍是睡著。耶穌第一次回來時,對伯多祿說:「西滿!你睡覺嗎?你不能醒寤一個時辰嗎?」(14:32-42) |
(14) |
耶穌被捕和被帶到大司祭那裡,伯多祿遠遠的跟著祂,直到大司祭的庭院裡面(14:54)。結果,他三次詛咒並發誓不認識耶穌。在雞叫了第二遍時,伯多祿想起耶穌曾這樣預言過,就放聲大哭起來。(14:66-72) |
(15) |
那個穿著白衣的少年人向進了空墓的婦人說:「去,告訴他的門徒和伯多祿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你們要看見他。」(16:5-7) |
我們現在通行的希臘文本瑪竇福音,約於公元90年成書,比馬爾谷福音晚約20年(3),它的作者不可能是與耶穌一起生活過的瑪竇宗徒,因為如果是宗徒,他就是耶穌生活的目擊證人,無須抄襲別人的作品來寫耶穌的事蹟。作者極可能是早期教會的教師和領袖,而假借瑪竇之名來寫福音。(4)這種假借一位有名人物的名字來做自己作品的作者名字,在當時是很普遍的做法。
瑪竇沿用馬爾谷福音的資料,馬爾谷對伯多祿事件的十五個記載中,除了五個(第4, 6, 10, 11, 15)外,都一一出現於瑪竇福音中。雖然瑪竇缺少了這五個事件,但一點也無損於其重視伯多祿的神學觀點,因為這些遺漏都可以在其他記載中得到補償。
在實際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瑪竇記載所省略的,主要是他只含糊地用「門徒」一詞來指十二門徒(5),而沒有點出伯多祿或有關門徒的名字而已。只在馬爾谷有關的第四個事件中,瑪竇是遺漏了「西滿和同他在一起的人」去追尋耶穌,告訴祂很多人在找祂這件事。較為重要的一點,是馬爾谷的第十五個事件,那個穿著白衣的少年人向進了空墓的婦人說,叫她們去告訴耶穌的門徒和伯多祿,瑪竇卻略去「和伯多祿」的字眼。事實上,這點是很容易理解的。馬爾谷之所以特別強調伯多祿,因為他不是耶穌復活後顯現的目擊證人,他是伯多祿的隨員(弟後4:11),很得伯多祿喜愛(伯前5:13),依照伯多祿的講授而編寫這福音的。瑪竇卻在28:16-20記載復活的主在加里肋亞的一座山上顯現給十一位門徒,因此他無須寫天使對婦女所說的,將伯多祿和其他門徒區分出來。(6)
並不因為瑪竇故意省略了這些有關伯多祿的片段,我們便認為瑪竇忽視伯多祿是門徒的發言人的印象,反之,瑪竇藉另外兩個片段(15:15和18:21-22)來顯出伯多祿的重要性。當法利塞人和經師問耶穌為甚麼祂的門徒吃飯前不先洗手,耶穌答謂不是入於口的使人污穢,而是出於口的,才使人污穢(瑪15:1-11)。谷的平行文是7:1-15。谷7:17「他的門徒便問他這比喻的意義」。但瑪15:15卻是「伯多祿遂應聲對耶穌說:『請你給我們講解這個比喻罷!』」另一個片段是耶穌論寬恕之道,這段的平行文是路17:4,只有瑪竇記載是伯多祿問耶穌該寬恕弟兄多少次的(18:21),耶穌答謂七十個七次。瑪竇是有意顯出伯多祿是門徒的發言人的圖像。
此外,我們在以下詳細討論瑪竇有關伯多祿的三段獨有經文,看出伯多祿在瑪竇福音中確實享有特別的宗徒地位。
耶穌步行海面的這個事蹟,瑪竇是承接馬爾谷的記載(谷6:45-52)。谷在耶穌首次增餅吃飽五千人後,便說耶穌催迫門徒上船先往對岸去,期間祂遣散了群眾,自己往山上去祈禱。到了夜晚,祂看見門徒的船遇著逆風,便在海面上步行往他們那裡去,但卻有意越過他們。門徒看見祂步行海上,以為是妖怪,便驚慌起來。耶穌連忙向他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馬爾谷於此結束了這個故事,隨後說耶穌上了船,風就停了。同樣,若望福音也有類似的記載,也在增餅奇蹟之後,群眾因吃飽了,便想擁立耶穌為王,耶穌便獨自退避到山裡去。(若6:1-15)接著便是這個耶穌步行海面的奇蹟(若5:16-21),若望也是以耶穌的話「是我,不要害怕!」來結束。瑪竇抄襲馬爾谷的故事,但略去「有意越過他們」(谷6:48)這句,而加插伯多祿的情節(瑪14:28-31)。伯多祿在懷疑當中,他不肯定這個在海面上步行的是否真是耶穌(v.28「主!如果是你」),便毅然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裡去。伯多祿雖然半信半疑,但憑著他對耶穌的熱誠和愛戴,卻可使他不顧一切的奔赴耶穌。若21:7-8也可表達出伯多祿的這腔熱忱。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顯現給門徒時,伯多祿一聽到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說:「是主。」,原是赤著身的,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裡。
另一段經文與此相似的,是耶穌平息風浪(瑪8:23-27)。門徒的船為海浪所掩蓋時,他們喚醒睡著了的耶穌說:「主!救命啊!我們要喪亡了。」耶穌對他們說:「小信德的人啊!你們為甚麼膽怯?」「主」,門徒對耶穌的這個稱呼,是因著基督復活後的經驗而來的。瑪14:28伯多祿也稱耶穌為「主」,可見這段是在復活的光照下寫的。瑪竇已有了一些先存的資料,他利用自己的風格重寫這些資料而成福音中的這個片段。(7)
伯多祿能在水面上行走,是因耶穌的邀請(瑪14:29)。耶穌自己行在水面上,祂也邀請伯多祿做自己所做的事。事實上,耶穌召叫門徒時,就是叫他們跟隨祂,做祂所做的事(瑪4:19; 10:1)。瑪竇有意用伯多祿來代表眾門徒的。在宗徒的名單中,對觀福音都不約而同的以伯多祿的名字排在首位(瑪10:2-4;谷3:16-19;路6:13-16),瑪竇更特別用「第一個」來說明伯多祿是首位宗徒。伯多祿雖已在水面上走著,卻因風勢強勁便害怕起來,遂大聲向耶穌求救,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你為甚麼懷疑?」(瑪14:31)這恰好與谷6:52相呼應,谷說「因為他們還不明白關於增餅的事,他們的心還是遲鈍」,瑪竇卻藉耶穌說伯多祿是小信德的人來表達門徒們的無信,顯出伯多祿在門徒中的代表性;也因著伯多祿,他引導船上的門徒朝拜耶穌,並明認祂為天主子。伯多祿在門徒中確有其超越性。
伯多祿被耶穌稱作「小信德的人」,不但在這裡出現,更嚴重的他三次背主,雖然他曾堅毅地說:「即便我該同你一起死,我也決不會不認你。」(瑪26:35;谷14:31)可憐地,他最終也背棄了自己的誓言(瑪26:69-74;谷14:66-71;路22:56-60;若18:17-27)。這樣的記載,並不因而貶低伯多祿的地位。當他回想起耶穌的話時,他痛悔了自己的無信,耶穌又怎會捨棄悔改的人呢!當伯多祿快要下沉時,耶穌必要拯救他,祂更要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瑪16:18)。這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瑪竇獨有的伯多祿片段。
耶穌問門徒人們說祂是誰,他們回答有人說祂是洗者若翰,或是厄里亞,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又問他們怎麼說祂呢?對觀福音都說伯多祿回答祂是「默西亞」(瑪16:13-16a;谷8:27-29;路9:18-20),耶穌便嚴禁門徒,不要向任何人這樣論及祂。唯獨瑪竇卻在伯多祿答說耶穌是默西亞以後,加上這段插曲(vv.16b-19),以顯出伯多祿在教會中的位置。
這個單元是從瑪16:13起,至20節止,因瑪16:21的「從那時起」,是瑪竇的獨特手法,表示另一個重要時刻的開始(4:17; 9:22b; 15:28c; 17:18b; 18:1)。而上文卻是在於地點上有了不同,本來耶穌是在加里肋亞一帶的(15:29),但這裡卻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16:13)。瑪竇保留了谷8:27-30的資料,再加上伯多祿不但明認耶穌為「默西亞」,也是「永生天主之子」和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並授給他束縛和釋放的權柄。
谷8:27-30可細分為三個情節:(1)耶穌問門徒人們說祂是誰?(vv.27-28);(2)伯多祿明認耶穌為默西亞(v.29);(3)耶穌嚴禁門徒不要向任何人談及祂(v.30)。(8)瑪竇就在谷的(2)和(3)之間加上他自己獨有的片段來強調伯多祿(16:16b-19),耶穌說伯多祿是有福的,稱他為磐石,在他之上要建立教會;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他,凡他在地上所束縛或釋放的,在天上也將如此。我們可以相信這是瑪竇在馬爾谷的資料外加上去的,因為在路加(9:18-21)和若望(6:66-69)的平行章節中,都找不到這段記述的。此外,關於伯多祿這名字和他的赦罪權,在若望福音中也有其分別平行的章節的(若1:42「你是若望的兒子西滿,你要叫『刻法』── 意即伯多祿。」和20:23「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可見瑪竇是搜集了別的一些資料而放在自己的作品中。
雖然瑪竇用了「從那時起」這個轉介詞來將前後兩個事件分開,但按照馬爾谷的記載,8:31-33是緊接著v.30「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耶穌即首次預言人子必須受苦、被殺,然後復活,伯多祿便諫責耶穌,卻引來耶穌的責斥,說他是撒殫,因為他只領會人的事。瑪竇剛記載完耶穌立了伯多祿為磐石後,即又斥責他為絆腳石(瑪16:23),究竟伯多祿是甚麼「石」呢?其實,這是上面我們已討論過伯多祿是「小信德的人」,他對耶穌雖然滿有熱情,仍然三次背棄了祂;但他的回頭悔改,耶穌終究立了他為教會的磐石,這在路22:31-32已有一點回音:「西滿,西滿,看,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因為瑪竇福音是在耶穌復活後的佈局下寫成的,當伯多祿體會人的事時,他就是耶穌的絆腳石;當他不由血和肉啟示,而由天父啟示以體會天主的事時,他就是教會的磐石。
約納的兒子西滿,是耶穌給他改名為伯多祿的(若1:42),這在對觀福音中十二宗徒的名單中也可得到證明(尤其路6:14;谷3:16b;瑪10:2b)。在這裡,耶穌重申他是伯多祿(磐石)(瑪16:18),教會就要建立在這磐石上。「教會」一詞除了在瑪16:18和瑪18:17出現過兩次外,四福音均再沒有第三處提及教會的,因此,瑪竇福音又被稱為「教會的福音」。這個耶穌所建立的教會,因為是建在磐石(伯多祿)上的,我們可以說,教會因而也承接了伯多祿的熱忱和軟弱,藉著伯多祿明認耶穌為「永生天主之子」(16:16b)(谷8:26沒有這個確認的),復活的基督許下天天與她在一起(28:20),所以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16:18),教會的建立,猶如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7:24)。事實上,明認耶穌為「天主子」是對復活主的信仰,即若20:28-31多默稱復活的基督為「主」。所以,瑪16:16說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是結合了谷8:29和耶穌復活後顯現給伯多祿的片段。
也由於伯多祿明認耶穌為「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對他說: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
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
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6:19)
在瑪18:18,耶穌對門徒說:
「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
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與這個章節類似的,是若20:23:
「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
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
可以看到,瑪18:18與若20:23都是對門徒們說的,而瑪16:19卻只對伯多祿說,並且是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他,是耶穌特別揀選伯多祿為宗徒之長和教會的領袖吧!為了解這點,我們有必要了解「天國的鑰匙」的權柄是甚麼,它與「束縛和釋放」的權柄有甚麼關係?雖然束縛和釋放的權柄也賦給了其他門徒,但這裡所說的鑰匙卻只是交給伯多祿的。如果兩種權柄是一樣的,那麼,就是所有門徒都接受了這天國的鑰匙了。
我們從舊約中看到「鑰匙」的圖像,依22:15-25說猶大王希耳克雅的宮殿總管舍布納被免職,由厄里雅金取代其位,上主將「達味家室的鑰匙放在他肩上;他開了,沒有人能關;他關了,沒有人能開。」(v.22)達味家室的鑰匙有開和關的權力,即指宮殿總管有權讓人進入王宮到君王那裡與否的權力。瑪竇常以舊約為背景來寫他的福音,他所指「天國的鑰匙」可能就是「達味家室的鑰匙」,即只有伯多祿是耶穌所宣講的天國的總管,他才有束縛和釋放的權力,拒絕或准許人進入天國,顯出伯多祿的角色與其他宗徒是有分別的。(9)默3:7真正掌有達味鑰匙的是人子,祂開了無人能關,關了無人能開。耶穌揀選了伯多祿為建立教會的磐石,以延續祂在世的工程,即教會要藉著宣講和聖事,使信而受洗的得救;使不信的被判罪。(谷16:16)
這段跟上面兩段瑪竇獨有的伯多祿資料不同,因上兩段瑪竇都是先採用馬爾谷的情景,在中間加插伯多祿的片段。但瑪17:24-27卻與谷沒有甚麼連帶的關係,是瑪竇自有的單元。(10)據谷9:30-32耶穌經過加里肋亞時,向門徒第二次預言受難後,他們便來到葛法翁,而在往葛法翁的路上,門徒彼此爭論誰最大(谷9:33-37)。瑪竇借用了馬爾谷在葛法翁的地點,加上了這段獨有的經文,藉著收殿稅的人、伯多祿、耶穌三人的對話,以強調伯多祿在團體中和與耶穌交往的特別地位。為甚麼瑪竇要在葛法翁發生這件事呢?因為葛法翁是耶穌自己的城(瑪9:1),祂在那裡的稅關召叫了瑪竇(瑪9:9-13);而且也是伯多祿的家(瑪8:5,14),耶穌進了葛法翁,來到伯多祿家裡,治好了伯多祿的岳母。瑪竇是故意作出這個地點上的舖排的。
收殿稅的人來對伯多祿說:「你們的師傅不納殿稅嗎?」(17:24)問題是向伯多祿問的,但所問的不是「你的師傅」,而是用眾數「你們的師傅」,指出伯多祿是宗徒們的代表。既然所問的是關於耶穌的事,為甚麼收稅的人不直接向耶穌發問,而問伯多祿呢?瑪竇筆下的伯多祿常扮演著發言人的角色(15:15;18:21-22,平行的經文分別為谷7:17;路17:4,只有瑪竇說明是伯多祿發問的。)
這個單元可分為三部分:(1)收殿稅的人與伯多祿的問答。(2)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3)一個暗示的奇蹟。仔細分析如下:
(1) | v.24 | 他們來到葛法翁時, | a |
收殿稅的人來到伯多祿跟前說: | b | ||
「你們的師父不納殿稅嗎?」 | c | ||
v.25 | 伯多祿說:「自然納的。」 | ||
(2) | 他一進到屋裡, | ||
耶穌就先對他說: | |||
「西滿!你以為怎樣? | |||
地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或丁稅呢? | |||
向自己的兒子, | d | ||
或是向外人?」 | e | ||
v.26 | 伯多祿說:「向外人。」 | e' | |
耶穌對他說:「所以兒子是免稅的了。 | d' | ||
(3) | v.27 | 但是,為避免使他們疑怪, | |
你往海邊去垂釣, | |||
拿釣上來的第一條魚, | |||
開了它的口, | |||
就會找到一塊『斯塔特』。 | c' | ||
拿去交給他們, | b' | ||
當作我和你的殿稅。」 | a' |
從上面前後呼應的經文結構中,可以看到它的中心點在於耶穌是「兒子」的身份,與「外人」形成對比,剛好回應瑪14:33門徒說耶穌是天主子,和16:16b伯多祿明認耶穌為永生天主之子。天主子就是瑪竇對耶穌身份的強烈表達,使他的讀者(猶太的基督徒)承認耶穌就是天主派遣來的默西亞。
公元70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以前,每一個年滿二十歲的猶太成年男子都要繳納殿稅,作為聖殿的保養維修費用。這個稅收的背景是來自出30:11-16。稅款是半「協刻耳」,即兩個「德納」,也就是當時一個僱工的兩天工資(瑪20:2)。只有自由人的猶太男子才有繳納殿稅的權利和義務,奴隸和婦女無須繳交,外邦人也不用盡此義務。(11)所以這是一項宗教性的稅收,而不是一般的人民所應繳的稅項,與瑪22:15-21的納稅問題不同。22:17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問耶穌可不可以給凱撒納稅,納稅本來是人民的義務,也是承認統治者的統治地位,誰不納稅,就是不服從統治。黑落德黨人甘願受羅馬統治的,他們當然認為該給凱撒納稅,如果耶穌說不可以納稅,他們就要在羅馬人前控告祂;但法利塞人不願受外人統治的,如果耶穌說可以納稅,必得罪他們和全體百姓的。耶穌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卻明智地說出了人民對政府和宗教所有的義務。(12)當收稅的人問伯多祿耶穌納不納殿稅時,伯多祿明確地說:「自然納的」(瑪17:25a),因為他知道遵守梅瑟的法律(出30:13-14),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明顯看出這是宗教的義務,與給凱撒納稅是人民的義務不同。但是他們真有繳納殿稅的義務嗎?地上的君王尚且只向外人徵收關稅或丁稅,自己的兒子是免稅的,聖殿的主人天主,豈不是也要免除兒子的稅務呢!伯多祿早已明認了耶穌是天主之子(瑪16:16b),他當然明白耶穌的話(17:26b),他也遵行耶穌所吩咐的(17:27),是門徒中的典範。
伯多祿是耶穌召叫的第一位宗徒,與他的兄弟安德肋一起在加里肋亞海受召(瑪4:18)。對觀福音對十二宗徒名字的排列並非一致的(瑪10:2-4;谷3:16-19;路6:13-16),但都以伯多祿排在首位,瑪竇更在伯多祿的名字前加上「第一個」(10:2b),確定他的首席地位。在同一節裡,第一個是「稱為伯多祿的西滿」,當然是預嘗了瑪16:17-18的意義,而且整個思想也是在16:16b-19這伯多祿章節中得到滿全。
在瑪竇的意念中,伯多祿是門徒中的發言人,他不但代表門徒詢問耶穌關於潔淨與污穢的比喻的解釋(15:15),或該寬恕弟兄多少次(18:21)這些遵守先人傳授或團體爭拗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接受了在天之父的啟示,能代表門徒明認耶穌為「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因而得到耶穌稱他是有福的,立他為教會的磐石(16:18),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他,賜給他束縛和釋放的權柄(16:19)。雖然16:19bc的權柄在18:18也賜予其他門徒,但天國的鑰匙(16:19a)卻只交給了伯多祿,因為他是宗徒的代表之故。事實上,門徒也有對耶穌說:「你真是天主子」(14:33),但並未因此邀得耶穌的回應。此外,就應否邀納殿稅的問題,收稅的人也是向伯多祿發問,而由耶穌給他指示,教他如何妥善處理這問題。谷8:31-33,耶穌初次預言受難後,伯多祿卻諫責耶穌,v.33「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耶穌雖然聽到是伯多祿諫責祂,但祂知道所有門徒都只體會了人的事,所以祂的斥責是針對所有門徒的,但卻對著伯多祿說,又因伯多祿是門徒的發言人吧!有點比較特別的,對觀福音喜歡用伯多祿和同他在一起的人來指門徒的團體(谷1:36;路9:32),尤其重要的,是谷16:7天使對婦女說:「你們去告訴他的門徒和伯多祿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伯多祿在宗徒中被認為是與他們有別的,他有特殊的位置。
伯多祿與載伯德的兩個兒子雅各伯和若望是耶穌特別鍾愛的門徒,他們經常與耶穌親密地聚在一起。很多次耶穌不准別的門徒跟著祂時,卻帶著他們三人同去,如谷5:35-42耶穌復活會堂長雅依洛的女兒;谷9:2-13耶穌在高山上顯聖容;谷14:32-42耶穌山園祈禱;路5:1-11耶穌召叫門徒做捕人的漁夫等。雖然如此,伯多祿在三人中仍處於最引人注意的位置(谷9:5伯多祿提議給耶穌張搭帳棚;谷14:37耶穌歎息伯多祿不能醒寤;路5:10b耶穌叫伯多祿做捕人的漁夫。)瑪竇獨有的伯多祿片段裡,門徒中更只有伯多祿仿傚耶穌在海面上步行(14:28),即使連外人也把伯多祿當作門徒團體的代表(17:24)。
我們的確已從瑪竇福音有關伯多祿的三段獨有經文中,看到伯多祿在宗徒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實上,對觀福音不單只有瑪竇如此看重伯多祿,在馬爾谷和路加兩部福音裡,同樣有著伯多祿乃宗徒之長的影子。我們已在上面第一節列出谷有關伯多祿的十五個記載,谷顯然是將伯多祿當作十二門徒中最卓越者,他也藉著耶穌詛咒無花果樹的例子,說明是伯多祿同耶穌說話(瑪和路均沒有伯多祿的名字)。至於路加,他同樣在路5:1-11獨自記述耶穌叫伯多祿撒網捕魚後,伯多祿蒙召做捕人的漁夫。在對觀福音中,有時是其中一部福音寫所有門徒一起說的話,但在另一部福音的平行文中,卻成為伯多祿說的,而且這些情況,並不經常只出現在同一部福音把伯多祿放在如此特別的位置,而是三部福音都如此作,可見三位福音作者都各自以其獨有的風格和方式來彰顯伯多祿的超越地位。
伯多祿在宗徒中有特殊地位在對觀福音中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但來到若望福音時,卻遇到了一點困難。在上面我們已知道耶穌有三位親密的宗徒常與祂在一起的,就是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谷5:37;9:2;14:33),而若望福音的作者就是這其中的一位,雖然他在福音中並未提及過自己的名字,也未明言自己是宗徒,但在福音的內容可證明他確是耶穌的門徒,且是「耶穌所愛的門徒」(21:20-24)。伯多祿遇到了對手?!若望的確有意在他編寫的福音中描述耶穌與自己的親密關係,但他也毫無意圖要貶損伯多祿在宗徒團體中的特殊角色,他也視伯多祿為宗徒的發言人(6:66-69聽罷生命之糧的言論後,很多人離開耶穌,於是耶穌問十二門徒是否也要這樣,伯多祿便回答說:「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不過他也的確強調他們兩人有不同的角色,表達在耶穌復活後他們同往墳墓的事件中尤為清楚:他們兩人一起去,若望比伯多祿跑得快,先到了墳墓,但他沒有進去。伯多祿雖跑得較慢,但來到墳墓時卻不像若望只往裡面看,更進了墓中。這時若望才跟著進去,看見了殮布和汗巾的情況,就相信了。(20:2-8)若望和伯多祿是在互動中體認主的復活和相信的,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十分密切。這種關係在13:23-25中尤為明顯,這是在最後晚餐時,耶穌預言門徒中的一個要出賣祂,伯多祿想知道這人是誰,又不敢直接問耶穌,便示意斜依在耶穌懷裡的這個「耶穌所愛的門徒」來問,以便知道真相。另一處也有同樣重要的記載21:7先是若望認出復活的主,但有所反應的卻是伯多祿。還有一點要注意的,若望在十字架下接受耶穌的委託,把自己的母親交給他(19:26-27);而在復活後,耶穌把自己的羊群交託給伯多祿,要他牧放和餵養他們(21:15-17)。在這個交託之前,耶穌先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愛祂,大概是伯多祿三次背主的回音;這個交託也是耶穌立伯多祿為磐石,在其上要建立祂的教會(瑪16:18)的具體表現,在若1:42,若望已首先作了交代。
從瑪16:16-19;路22:31-33;若21:15-17,可以看到耶穌交託給伯多祿的使命,都是指向耶穌離世後,伯多祿要在弟兄中間(即基督建立的教會)肩負的責任。事實上,「教會」一詞只在瑪16:18和瑪18:17出現過兩次。瑪16:18基督要在伯多祿身上建立教會,這個有組織、有結構的有形團體,必會在弟兄們中發生爭執,耶穌教導宗徒如何處理這些情況,要先對弟兄進行規勸,如果他們不聽從,就要在教會團體內解決(瑪18:15-18)。耶穌託給伯多祿的是教導、訓誨、管理、飼養的權柄,即伯多祿要在宣講和聖事中履行這責任,包括傳揚福音,使外邦人在聆聽福音後,得以悔改,接受洗禮,加入教會。對於教內的弟兄們,伯多祿也要不斷培育他們,當他們失足跌倒時,要勸勉他們回頭改過,寬恕他們的過犯,與教會一切成員保持聯繫,在末日時好進入天主的王國。
在聖神降臨後,伯多祿勉力履行宣講的任務,向百姓見證他們所釘死的耶穌,天主使祂復活了,祂被舉揚到天主的右邊,天主已立了祂為主,立為默西亞了(宗2:14-36)。於是,在那一天就有三千人接受他的話,都受了洗(宗2:41)。伯多祿也被請往外邦人的家裡去講道,他體會到聖神的恩惠也傾注在外邦人身上,遂又給意大利營的百夫長科爾乃略一家人和他的從僕付洗(宗10)。宗15更說耶路撒冷宗徒會議,將教會的大門為外邦人大開,是因著伯多祿的作證而成就的(宗15:14)。耶穌許下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伯多祿,就是要伯多祿成為進入天國之門的工具,他必要努力宣講,為復活的基督作證,使一切人都能加入教會,成為一牧一棧,為天國掙取更多的子民。
對猶太人來說,「釋放」和「束縛」的觀念是很普遍的,尤其用於他們的教師和經師在法律上要作出的重要決定,要「束縛」某事,就是說該事件是被禁止的;要「釋放」某事,就是說該事件是被准許的。耶穌把釋放和束縛的權柄交給伯多祿,就是把一些重要的責任交給他,尤其對於整個教會有影響的重大事情,要由伯多祿去作決定,他的決定(釋放或束縛)是非常重要的,是足以影響人能否進入天國的決定。耶穌許諾天天與他們在一起,伯多祿的重擔因此輕省了,他能應付裕餘了。
耶穌升天以後,由伯多祿這磐石開始,教會不斷擴張和流傳,天國的鑰匙也傳了下來,整個教會都負有教導萬民、施行聖事的全權。
教會必須與耶穌基督建立親密共融的關係,以便了解耶穌的心思,否則我們將無法洞悉祂的計劃和旨意。教會的使命要回應世界的不同需要,更重要的是作世界的先鋒,帶領人類社會走光明幸福的道路,向著天國的路上邁進。因此,教會不能固步自封,卻要向世界開放,了解各時代的需要,以便作出有效的回應。我們相信在不同的時空領域中,在人間所發生的一切,都有天主上智的安排,但需要我們敏銳的觸角去感受時代的脈膊。這種靈敏的反應,就靠教會中的各級人員,包括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他們要在自己的職份和崗位上去辨認出來。辨認的能力可能需要個人作出長久的觀察、與別人交流分享,更重要的,要進入自己內心深處,時常準備聆聽聖神的呼喚,以恆常祈禱的精神去與主溝通,好能了解祂的心意和計劃。
用誠懇、親切和關懷的態度照顧弱小的弟兄,是教會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牧民責任。照顧痛苦患病的人、收留無家可歸的人、給飢餓的人送上食物、為無依的人帶上溫暖、安慰心靈破碎的人、接納犯有過失的人……。這些最小弟兄就是耶穌最關心和愛護的人,教會繼承伯多祿的職位,當然也義不容辭地負上這神聖的使命,使基督的光輝在這些弟兄的臉上反映出來。教會也藉著施行聖事而為人帶來天主的恩寵,尤其在聖體聖事中,將人類團結在主的聖殿內舉行生活的祭獻,帶著人類的希望與喜樂、愁苦與焦慮,一同在祭壇前奉獻給天主,求祂祝福與聖化。奠基在伯多祿(磐石)上的教會不斷從事這些拯救人靈的工作,必能促成天國的圓滿實現。
(1) R. Brown (ed),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Prentice Hall, Inc. (1968), p.630.
(2) R. Brown, Karl P. Donfried, John Reumann, Peter in the New Testament (Paulist Press 1973), pp.58-61.
(3) N.J.B. Commentary, p.631.
(4) N.J.B. Commentary, p.630.
(5)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23 (1961), pp.281-292.
(6) Peter in the New Testament, p.77.
(7) G.D. Kilpatrick, The Origins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Oxford: Clarendon, 1946), pp.40-41.
(8) Peter in the New Testament, pp.64-66.
(9) Peter in the New Testament, p.97.
(10) 瑪竇以其特殊的風格,用了「就在那時刻」(瑪18:1a)來表示以下門徒在路上爭論在天國裡誰最大的問題,是另一個單元的記載。
(11) W.F. Albright & C.S. Mann, The Anchor Bible Matthew,Doubleday & Co., Inc. (1971), p.212.
(12) 思高聖經學會譯釋,《聖經》,1543頁,22 2 註釋。
1. Raymond Brown (ed), Peter in the New Testament, Paulist Press (1973).
2. W. Barclay, The Gospel of Matthew Vol. 2, The Westminster Press.
3. W.F. Albright, C.S. Mann, The Anchor Bible Matthew, Doubleday & Company, Inc.
4. W. Trilling,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Vol. 2, Burns & Oates.
5. O. Cullmann, Peter: Disciple•Apostle•Martyr, SCM Press Ltd.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