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期教會的信仰意識看教會的普世性和地方性

劉賽眉

神思 第十八期 一九九三年八月 1-8

 

**********

摘要

作者對教會論有精湛的研究,她從初期教會信仰意識中的四個要素:宗徒訓誨、擘餅、共融團結、祈禱,看到教會的地方性與普世性。她結論出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並非兩個對立觀念,而是彼此相輔相成。真正來自耶穌基督的教會,必然包含普世與地方兩個幅度。

**********

 

導言

西方教會的「教會論」自公元第十一世紀至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皆以探討「普世教會」的性質和結構為主。對於教父時代所重視的地方教會,士林神學並未見有顯著的貢獻。一般而言,現代神學家們都同意,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教會學上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重新發現「地方教會」的角色與地位。雖然,梵二大公會議的文獻本身,對地方教會方面並沒有提供有系統和明確的訓示,但對地方教會的肯定,則可在不同的文獻記載中窺見一斑。若要詳細討論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關係,則並非短短的文章所能盡書。本文乃嚐試從初期教會的信仰意識中去追溯早期基督徒對教會的了解,並看看他們如何表達了這「普世」和「地方」的兩大幅度。

()出發點──梵二大公會議的界定

當談到「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關係」時,梵二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第三章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該憲章的第23號描寫普世教會是所有地方教會的共融。換言之,當全球各地教會在信仰、愛德、及體制上共融的時候,普世教會便具體而完整地出現。然而,地方教會又是甚麼?該憲章又說,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存在(subsist)於每一個地方教會之中;就是說,每一個地方教會,不論其為大或小、貧或富,在本質上它是教會,反映著普世教會的特點與標記。教父們喜歡用聖體來比喻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之間的關係,猶如擘開的麵餅每一小片都擁有整個耶穌基督的臨在,不論麵餅的體積多麼細小,它本質上是「聖體」。同樣,只要每個地方團體都有耶穌基督的真實臨在,並表達著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標記,它便是「教會」。當神學家們論到普世教會和地方教會時,往往解釋說:普世教會並不是所有個別地方教會加起來的總和,而地方教會亦不是普世教會的某一部份。神學家們的解釋,一方面要肯定教父們的訓導內容,另一方面亦提示信徒不可從「量」的角度去了解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普世教會和地方教會並非兩個對立的概念,相反,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交錯、彼此滲透的。或許,更好說,每一個教會,若它真正地是來自耶穌基督,則它身上必然包含「普世」和「地方」兩個幅度。每一個教會同時是地方性的亦是普世性的,這兩個幅度表面看來相當矛盾,但卻巧妙地結合在每一個教會身上,充份地反映著教會是「奧蹟」的特性。這種奧蹟性的結合,當第一個教會團體誕生時,便很深刻地意識到。被稱為「母親教會」的耶路撒冷團體,首先表達了它身上普世性與地方性結合的事實。在它以後所建立的不同地方教會,都同樣保持了這種了解,我們可以從早期教會的「名稱」和「內容」上窺見其共同的信仰意識。

()追溯初期教會的信仰意識

在新約的聖經中,我們發現初期教會用了這個希臘字ekklesia來稱呼自己。耶路撒冷教會首先把這個稱呼用在自己身上,隨後,其他地方團體亦相繼應用此稱呼,不論其為猶太基督徒團體,抑或是由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所組成的混合團體,抑或是純粹的外邦基督徒,都不例外。

ekklesia的英譯最適合是assembly,中譯為「聚會」。按字義而言,所謂的教會,其實是指基督徒的聚會。這個名稱有時是用「單數」(ekklesia),有時則用「複數」(ekklesiai)。不過,神學家認為,不論是單數或複數均是指教會。根據這個稱呼的應用,可見教會之所以成為教會,並非由組成這教會的成員的多少、種族、文化、語言、社會、政治……等因素來決定。構成教會之所以為教會的因素超越上述種種,而建基在信仰的層面上。只要每個地方團體都保存和生活著這些信仰的因素,則不論其大小、或處於何種環境與地域,它都是不折不扣的「教會」。這些構成教會本質的信仰因素,可在第一個團體 ── 耶路撒冷教會身上找到。《宗徒大事錄》在報導新興的教會時,清楚地指出:宗徒訓誨、擘餅、共融團結、和祈禱(2:42-47)是使到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聚會(ekklesia)有別於猶太教和其他外教團體的基本要素。從這四大要素中,我們亦可見到初期教會一方面保持了各團體的地方性,另一方面亦同時表達著其普世性和與其他團體共融共通的特點。

(1)宗徒訓誨(didache)

耶路撒冷教會彼此一心一德聆聽宗徒的訓誨。在聚會時,聆聽宗徒的教誨是每個地方教會普遍的因素,首先是十二宗徒在耶路撒冷訓誨,後來伸展至其他各地;在外邦人團體中,保祿宗徒亦不斷以訓誨來引導和團結信徒。雖然,宗徒訓誨的因素是普遍的,存在於各個地方教會中,但另一方面,這因素亦有其地方性,例如,十二宗徒在耶路撒冷所施行的訓誨在形式上與保祿宗徒在外邦地域所施行的有所不同。在耶路撒冷,伯多祿的訓誨喜歡不斷引用古經,因為訓誨的對象是猶太人,他們對古經十分熟識,故此,伯多祿可以大量應用古經來訓誨,指出耶穌是默西亞。然而,在外邦人的地區,他們不懂猶太人的古經,他們所熟識的是希臘的文化和哲理,為此,保祿的訓誨很少引用古經,他常常直截了當地宣講耶穌的死亡和復活。除了對象不同以外,各地的問題亦迥異,為此,宗徒在各地訓誨的重點亦有別。總而言之,在宗徒訓誨的因素上,初期教會很深地意識到其普世性和地方性的結合,而這宗徒訓誨的因素是構成ekklesiaekklesia的基本要素之一。

(2)擘餅(klasei tou artou)

《宗徒大事錄》告訴我們,初期教會不斷聚會舉行擘餅。這擘餅禮不但在耶路撒冷、安提約基雅等團體中舉行,同時,在保祿所建立的外邦基督徒團體中亦同樣舉行,格林多教會便是一好例子。所有的新興基督徒團體都意識到,擘餅是使到他們成為團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擘餅中,他們體驗到主耶穌基督的臨在,因著耶穌基督,他們雖然人數眾多和背景不同,但卻結合成為一個身體。擘餅的因素是普遍的,存在於不同的地方教會中,但是,在舉行這擘餅禮的方式上,各地不同。譬如,在耶路撒冷教會,由於成員幾乎全為猶太人,故其擘餅禮保存了猶太人的風俗習慣。但在外邦地區,由於基督徒團體的成員全是皈依的外邦人,他們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與猶太人不同,為此,保祿在這些外邦信徒的團體中,實行了本地化的工作,一方面保持了擘餅的信仰內容,另一方面亦適應了當地的需要,把耶路撒冷團體所稱的「擘餅」易名為「主的晚餐」(見格前11)。「晚餐」原是外邦人的普通餐膳,保祿應用了這「晚餐」來傳遞聖體聖事的信仰,一方面是適應當地民情與文化,另一方面亦進行了糾正邪神祭祀之弊與融合主義之風。所謂融合主義是指格林多信徒既祭獻邪神亦同時敬拜天主,既吃祭肉又領主的體血,侍奉兩個主人。從擘餅禮的慶祝中,我們又可以見到,初期教會如何表達和整合了「普遍」與「特殊」兩面,透過擘餅的因素顯示出教會的普世性和地方性。

(3)共融團體(koinonia)

至於「共融」的因素,神學家們認為它最能表達教會的本質。教會基本上是「共融」的團體。所有屬於耶穌基督的教會都應具有此一因素。為每一個教會而言,這個因素都是普遍的,但如何落實於個別團體之中,則形式與重點不同。

路加在《宗徒大事錄》有關耶路撒冷教會的三個撮要中(2:42-47; 4:32-35; 5:12-16),主要是描述了新興教會的「橫面共融」,即是指信徒與信徒之間的友愛和聯繫。這橫面的共融,包含了精神與物質兩方面。精神的共融表達在信徒的「一心一意」上(4:32),而物質的共融則表達在「財物共享、互通有無」上(2:45; 4:32)。根據神學家的意見,精神的共融是物質共融的基礎,財物共享是信徒之間一心一意的具體表達。物質的行動若沒有愛德的連繫作基礎,則這行動是空洞而缺乏內涵的。

路加對耶路撒冷教會信徒之間共融的描寫,十分感人,但在深度上卻稍嫌不足;相反,保祿在他的書信中,便把「共融」的「縱」「橫」兩面發揮得琳璃盡至。保祿指出「縱面共融」是「橫面共融」的基礎。所謂「縱面共融」是指信徒與聖子耶穌基督之間的友誼和契合(見格前1:9)。信徒與信徒之間的合一(橫面共融)是奠基於信徒與聖子之間的「合而為一」(縱面共融)。如此,保祿在格林多書信中為路加在《宗徒大事錄》所描繪的「共融」打下一個頗有深度的基礎(縱面共融)。的確,人與人之間的結合若非以「與子結合」為基礎,則非常脆弱和很難恆久。此外,保祿在論到「橫面共融」時,他不僅保持了精神與物質兩面,而且還把這橫面共融由個人層面擴闊至團體層面,保祿不但要求信徒與信徒之間友愛合一,並且要求地方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共融團結,這共融的精神亦具體表達在具體互助、互相服務的行動上(見格後8,9)

在保祿的思想中,普世教會是地方教會的共融,一點不含糊。教會不但是信友與信友之間的共融結合而成,更加是地方團體與地方團體之間共融結合而成的「聚會」。為此,梵二大公會議《教會憲章》第三章所說的:「普世教會是各地方教會的共融」,早已在保祿的著作中有所啟示。

(4)祈禱(proseuche)

祈禱可分為個人及團體兩方面。論到教會的基本構成因素時,團體祈禱比個人祈禱優先,並且更能表現出教會是「聚會」(ekklesia - assembly)的特點。

有關祈禱與教會的關係的資料,非常之豐富,在此,我們只能簡略地描述,初期教會如何意識到祈禱是構成教會之所以為教會的要素,而在祈禱的因素上又如何表達了教會的普世性與地方性。

根據D.G. Delling在《新約中的崇拜》(Worship in the New Testament)一書中所說,所謂「崇拜」(worship)就是某一宗教將其本質顯示出來的行動。換言之,崇拜就是宗教流露其信仰本質的行動。如果說,每一個宗教都有其固定的教義,因教義能夠把某宗教的信仰本質藉著文字和語言、概念等清楚地界定和表達出來;則我們同樣可以說,每個宗教都有崇拜,因崇拜能夠把某宗教的信仰本質以「行動」表達出來。教義與崇拜兩者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需要。那麼,祈禱是甚麼?按照Delling的觀點,「祈禱就是崇拜」。在祈禱中,某宗教的信仰本質和內涵或多或少藉著行動表達出來。或許,我們可以說,祈禱就是宗教的信仰本質自我流露的行動。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祈禱,透過祈禱表達出它們所信的神是怎樣的。天主教有天主教的禮儀和祈禱,佛教亦有它自己的儀式和祈禱。一個文盲的人可能不會透過學習教義來深入了解某一宗教的信仰,但他卻可能從崇拜和祈禱的行動中去認識和接觸到某宗教的神。有時候,祈禱的行動遠比教義的文字和語言更有力地說出某一宗教的信仰特質。

初期教會,不論是在那一個地方建立起來,都有「祈禱」的因素存在,而且,各地教會的祈禱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常保持著一致性;譬如:天主經,祝聖餅酒的祈禱……等,祈禱的對象都是三位一體的天主。祈禱的因素雖然普遍地存在於每一個地方教會之中,但各地舉行祈禱的形式和語言可能並不盡同。耶路撒冷教會的祈禱形式十分受到猶太聖殿和會堂的祈禱形式所影響,甚至祈禱的時辰亦相似猶太教。早期在耶路撒冷生活的猶太基督徒常常用猶太人的聖殿和會堂來舉行祈禱聚會(見宗2:42-46),難免不玷染猶太人的形式和習俗,雖然,祈禱的內容顯著有別於猶太教。

在耶路撒冷,基督徒團體的祈禱內容充份地表達出他們所相信的神肯定地有別於猶太教和外邦人的宗教;他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所信奉的是一個「嶄新的宗教」,有它獨特的教義和祈禱內容,絕不是猶太教的另一支派。

在保祿所建立的外邦信徒團體中,他們亦擁有與耶路撒冷教會相同的信仰意識,肯定自己的宗教是建基在耶穌基督所啟示的天主身上,並在祈禱中呼求這個既進入歷史又超越歷史的神。不論在耶路撒冷,抑或是在其他外邦地區中,各地教會都普遍地保持了祈禱對象與內容的一致性。當然,在外邦地區中,由於信徒不再用猶太人的會堂和聖殿作為祈禱聚會的基地,而轉移在信徒的「家」中舉行聚會,故此,外邦教會的祈禱形式便不受到猶太習俗的影響,更能自由發展,表現出基督徒信仰的特色。所以,在初期教會中,透過「祈禱」的因素,教會的普世共融和地方特色都很鮮明地表露出來。

論到教會的普世共融,尤其顯著表達於「代禱」的行動中。早期教會十分重視「代禱」,認為它是在精神上連結教會與教會的橋樑。保祿在他的書信中不斷敦促自己所建立的團體之間彼此代禱,亦鼓勵自己的教會為其他由別的宗徒所建立的教會代禱。在代禱的行動中,一方面個別地方教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亦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弟兄教會的共通共融,同屬於一個主,一個身體。教會的普世性和地方性在早期教會的代禱行為中毫不含糊地啟示了出來。

結語

從上述四個因素的分析中,可以見到,當教會一開始誕生時,便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特性。教會是普世性的同時是地方性的。普世與地方兩個幅度在教會身上有時會產生一種張力,甚或衝突與矛盾,但兩個幅度必需同時存在,並需極力取得平衡與整合;若這兩大幅度之一有所損毀,或失去平衡,則教會的真正面貌便會被扭曲。教會是「奧蹟」,是天主慈愛無條件地臨現在人間的具體標記,天主的愛是為普世人類的,教會作為表達天主慈愛的標記亦是普世性的,但是另一方面,這普世的愛並不抽象,它具體實現在個別而又特殊的民族、地方、團體、和社會之中,這愛的標記既具體,針對特殊需要和環境,但同時又超越特殊和個別的限制,普及眾生,遍澤全球各地。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