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綠色思想

徐錦堯

神思 第十七期 一九九三年五月 45-50

 

**********

摘要

作者以其對中國文化豐富的認識,認定自己的文化中充滿了綠色的思想和精神。他引經據典闡明中國人的內心如何嚮往與大自然混為一體,和諧相處。這種綠色人生態度,正符合聖經善用萬物的精神。

**********

 

綠色思想並不等同於環保。綠色思想是一種對世界的看法,一種人生觀、人生態度,它調節人和世界、和大自然的關係,並找到人在大自然中的定位。環保只是有綠色思想者的外在生活表現,是綠色精神的外溢。

綠色思想認為人和萬物是一體的,人是整個創造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人類的命運與大自然交織在一起。他們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更加不是暴君和破壞者。他們必須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因此,人對物、對大自然的最基本態度應該是愛惜、珍惜、善用和保護。中國人很喜歡說的「惜物」和「惜福」,就是這種精神的最佳寫照。

中國傳統文化中充滿了綠色的思想和精神。我們今日見到在中國大地上的毀林和污染,並非源自中國文化,而是追求高成長和過分「走資」(強調消費主義)的結果。

我在拙著《新民》中,曾用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去描寫中國文化的特點,這些特點剛好亦充滿了綠色的精神。現在試分述如下(1)

()鄉土文化

中國自古便以農立國,現在還有八成左右的人口以務農為業。對於農人,土地是命根子,是使他們累世居於同一地方的重要因素。一個圍繞著土地而長大起來的民族,對土地和大自然必然有感情,亦會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和大地連結起來。所以中國人連死去也要葬在他那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而大地正是孕育綠色精神的搖籃。

()大陸特性

中國文化是典型的大陸文化,在整部《詩經》和《楚辭》中,幾乎完全沒有關於「海」的記載。孔子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智者動,仁者靜。」

海洋波瀾壯闊,變幻莫測。而大陸的變化卻是緩慢的、不知不覺的,即使暴風雨的來臨,也可以成為詩人袁牧筆下清新可愛的小詩:「雨過山洗容,雲來山入夢;雲雨自往來,青山原不動。」中國文化就是一個這樣平淡舒徐,屹立如山的文化,一種清新、落實、中庸、不極端、不激進的文化。中國文化成長於不知不覺之中,正如四時的代序、草木的發榮,「不見其生,日有所長」。中國連教育也是要達到如「春風化雨」一般的地步,所謂「禮之教化也微……使人日徙善遠惡而不自知也。」(《禮記》)

大陸人的智慧是深沉的、不露形跡的,他們對生命的體會十分深刻、因為那是千百年來,面對著同樣的環境和同樣的事物所萌發出來的自覺和領悟。

這也是綠色精神的特質:和大地結合起來,扎根在大地之上,使人與大自然混然成為一體,不求征服大自然,但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月亮的民族

中國的曆法雖然是陰陽合曆(例如中國的春分和秋分等日期,便與陽曆相同),但主要還是按月亮的變化而計算日子。月亮的民族與太陽的民族(例如西方的歐洲),在性格上有相當大的差異。太陽是一條線地東昇西落,永遠向前的,月亮卻有「陰晴圓缺」,有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它每晚的樣子都不相同,但在不同之中,它的變化程序卻是每個月都相同的。這是一種既「變動」又「常恆」的循環,代表創造性和規律性的結合。太陽的民族不強調循環,他們喜歡義無反顧地往前直衝,這是一種進取性和征服性的表現。月亮的民族則強調在創造和生生不息中的循環、規律和限制。月亮民族不強調一往直前的創發,而強調和諧與順天應人。他們認為生命的最高智慧,在乎能接受限制,而又能穩步地成長;在人生成敗得失的循環中,能保持著「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樂天知命的安詳態度。月亮的民族在參透生命之後,內心所享的安寧,就像秋天的夜空那樣澄朗、悠久而寧靜。這正是綠色精神的最高境界之一。

()感受大自然的脈搏

大陸和月亮兩者使中國人對大自然產生了感情,也使中國人願意追隨大自然的節奏,成為一個最能感受大自然脈搏的民族。中國人的這種性格很清楚的反映在我們的節日上。農曆中的廿四節氣,是大自然變化和跳動的脈搏,告訴人們大自然現在循環和運轉到了那一個階段。中國人的節日,也多與大自然有關。例如:清明與重陽是正當春夏之交、秋冬之際,適宜登高遠足,並藉此機會而追懷先人;端午是在初夏之時,最宜在綠波中暢泳,連帶緬懷民族中一位代表忠勇與節烈的豪傑之士 ── 屈原;而夏夜與中秋,天朗氣清、星月皎潔,最宜在庭園或田野中仰觀天象,欣賞宇宙的玄奧與造化的神奇,於是七月七日的乞巧節和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也就應運而生了。中國人最看重的農曆新年,也是與大自然和月亮有關的。除夕是過去一年的終結,以殘月來代表;初一則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開始,以新月來象徵,直到十五的元宵佳節,月亮變化到最圓滿的時候,新年才正式結朿,代表新年的意義,正是一個由月缺到月圓,由舊到新的過程和創造。生命於是充滿生機,新年於是充滿希望。

多少年來,中國的節日把人帶到大自然的懷抱裡,讓人能欣賞天地的遼闊、歷史的悠久,和人生的奧妙。中國的節日把人與自然和歷史聯繫在一起,使人對大自然和對過去產生一份親和的感情,對自然產生敏銳的觀察力,對歷史產生撫今追昔,和承先啟後的責任感。在這個角度下,中國人不單有綠色思想,簡直便是一個在綠色環境與文化中成長的民族了。

()中國文化對物有情

中國人喜愛大自然。無論是詩人、墨客、隱士、田園生活的歌頌者、宇宙神奇的讚嘆者、超塵脫俗的高僧、浪跡天涯的旅客,他們都是大自然的好朋友。中國藝術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 文人畫 ── 也是以山水為背景,或者是以蟲、魚、鳥、獸、花、草、竹、石之類屬於大自然的東西為對象的藝術傑作。中國人在新年中喜歡插桃花、擺水仙花等,是要將大自然帶回家中;舞獅舞龍,更是要顯出四海歡騰,人、物同春的氣象。中國特有的園藝、假山、盆栽等,是企圖在方寸之內,顯出大自然的氣魄,把大自然溶入人們的生活領域之中。

中國人從不把世界與人對立起來,也不把大自然僅僅作為一個要被征服和統治的對象。中國人樂於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連中國的「神仙」,也被描寫成是大自然的好朋友;他們居住的仙山洞府,無不是有蒼松翠竹、奇花異卉作點綴,並有祥雲繚繞;他們愛惜動物,所以吃的是蟠桃類的仙果,飲的是玉液瓊漿,所用的坐騎,無論是仙鶴或仙鹿,或是凶猛的虎、豹等,也一律變成了神仙之友。單看一幅觀音坐蓮花圖,我們便可以感受到人與物之間是多麼和諧與協調。

中國人愛惜用過的物件,他們的節儉習慣使他們從不輕易把東西拋掉。他們主張愛屋及烏、仁民愛物,認為民胞物與是偉人應有的心胸。牟宗三認為孔子的仁「以感通為性,以潤物為用」,正是中國人對物有情的重要特色,而這便是綠色精神。

()唐詩與綠色意境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這是一首充滿綠色意境的小詩。它描寫在深秋時節,山林裡已經很有些寒意了,詩人還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駕車慢行。石板鋪成的山路蜿蜒地向上伸展,一直伸向白雲深處。漫漫的雲霧遮斷了詩人的視線,稀稀落落的幾處房舍在雲帶裡時隱時現,那該是山裡的人家吧?這時詩人對眼前黃昏的景物已經十分嚮往,於是他驅車繼續前行。忽然山迴路轉,眼前出現一片火紅的楓林。在斜暉的映照下,楓林好似染了一層胭脂,又像落下的一片彩霞,那經霜的紅葉啊,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艷!面對著這明媚的春光和楓林美景,詩人欣喜萬分,為了盡情享受這可愛的景色,他不由得停車山前,徘徊林下,久久、久久不願離去……。

類似上述的文學作品,在中國的典籍中俯拾即是;田園詩人在中國歷史中似乎也特別的多,歸隱或隱居田園更代表了清高和不與世俗共浮沉的風骨。這是一種植根於內心深處的綠色人生態度,不只是要求環保而已。

()結語

我們活在一個環境中,它包含了陽光、空氣、水分、大地、海洋、綠草、鳴禽……,這一切既是屬於你,也是屬於我,更好說這是人類共有的遺產,是上主給全體人類的最大禮物,誰也無權破壞。它曾經屬於我們的祖先,現在到了我們的手中,我們還要把它傳給我們的後代,直至千秋萬世。

其實,基督徒所說的天國,也包含萬物與人類的共同救贖(參閱羅8:18-30),我們必須善用萬物,使它們能和我們一起讚美那創造萬物的大主宰,因為上主所創造的,本來就是一個十分美麗的世界。這個世界值得我們「以愛相待」── 擁抱它;或至少「以禮相待」── 不要冒犯它。

初期教會一位教父亞歷山大的克萊孟(150-216 A.D.)曾說:「(基督降生前)人類的正確導師就是那些古哲人,他們受天主默啟,作了聖言(Logos)的工具,給自己的國家教導了超性的真理。」如果我們審視中國文化中那些精彩的綠色成分,並看到這些思想是多麼的符合聖經精神時,我們便不能不承認,天主老早已藉著我們民族中的先賢向我們啟示了永生的真理。

 

註釋

(1)徐錦堯著《新民》pp.97-143


網頁製作: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