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和嘉爾默羅會的靈修

Sr. Rachel Ruth Burrows, O.C.D.著;周國祥譯

神思 第十三期 一九九二年 75-81頁

 

**********

摘要

作者指出嘉爾默羅會開始時,就對聖母有特殊的敬愛。會士的生活,要像聖母一樣,聆聽天主的話,讓天主照他的話成就於他們身上。文中強調慶祝聖母的節日,其實是反映天主對人的慈愛與關懷;給聖母的恩寵也是天主願意賜給人的恩寵。

**********

 

當嘉爾默羅會在耶穌的故鄉,嘉爾默羅山巔,在朦朧中發軔的時候,對聖母就懷有特殊的敬愛,宣稱自己以特殊的方式隸屬於聖母瑪利亞。初期的隱修士,就是十二世紀那些開創本會的會祖,習慣自稱為童貞聖母的弟兄。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傳說:在修會存亡的關頭,聖母親自出面挽救「她的」修會,賜給「她的」一襲聖衣,作為關懷本會特殊的標記,並象徵對本會持久的庇護。這個傳說正好表達了中世紀隱修士對聖母的虔敬和信賴。本會正式的、以及教會批准的名稱:「嘉爾默羅聖母聖衣會」只是承認了這一個事實。

今日跣足嘉爾默羅聖衣女修會的會規上有這麼一條:「天主之母的臨在滲透在我們的修院之內,我們的祈禱和克己、默觀和熱愛教會的生活顯然刻劃著聖母的特色。」我記得,當我還是一個年輕修女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嘉爾默羅聖母」這個名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母親,默觀者之后。對此,我常在心中深思默想,它究竟有什麼意義?作為一個嘉爾默羅會的修女,是否只是用很長的時間祈禱?是否只是一如聖母在懷孕耶穌之前,「晝夜事奉天主,總不離開聖殿」?但是有什麼明顯的史料可以指證,聖母如一個嘉爾默會的修女那樣生活呢?她用了很長的時間祈禱嗎?她在聖殿內日夜事奉天主,或在一所形似隱修院的庭院內度日嗎?沒有。這個名稱所含有的意義,要比上述各點還深。是的,要深得多。

會規繼續說:「在聖母身上,我們瞻仰修會成全的理想」。這句話的意思,在本質上,乃是梵二《教會憲章》論及教會自身的說法。嘉爾默羅會自視,在某一種形式下,是教會奧蹟的反映,因而努力以徹底的方式,實現基督徒的聖召。可以說,嘉爾默羅會擺脫了種種外在的、繁雜的因素,徹底地、單純地顯示了作為基督徒的精髓。或者有人會問,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和默觀有什麼關係?不錯,默觀屢被加上「專業性」的色彩,被視為修會會士的屬靈特權。的確,嘉爾默羅會的列位偉大聖賢,如聖女德肋撒亞味拉、聖師十字若望,他們是偉大的默觀者,他們給我們遺下了豐富而珍貴的著作,討論神秘的默觀生活,而他們的修會也稱之為默觀的修會。

然而,正統的默觀與基督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息息相關,而聖母的默觀就囊括了整個生活;對於這一點,路加福音的記述尤為清楚。基督信仰的核心、耶穌福音的精髓是天主把自己贈給我們每一個人── 他疼愛的寵兒、親密的朋友,並讓我們分享他的生命與幸福。的確,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因此我們不用奇怪,為什麼很少人相信實有其事。人因天主而生活,就是人委身於慈愛的天主,任他在自己身上實施他的計劃,享受他無限無量的關懷,容他造就自己達到完美圓滿的境界。為領受這無價的珍寶,在我們方面,我們先應感到需要它,同時必須承認自己無能為力,不能靠自己的力量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兩手空空地站在天主台前,等候他的贈與。有關這一點,請看看路加福音怎樣描寫了聖母瑪利亞。

路加福音第一章記述了兩次天使的預報。時間到了,天主就要依自永遠決定的計劃,以既定的方式來展開拯救人類的工程,於是派遣天使到兩個人那裡去。請看,路加用了極細緻的描寫,把這兩次天使的預報,作了針鋒相對的對比;可以說,這對比對聖母非常不利。在第一次天使的預報中,預報的對象是身為司祭的匝加利亞,在神聖的聖所盡著神聖的職務。路加說他在天主前是義人,又照上主的一切誡命和禮規行事,無可指摘。此外,他和他的妻子依撒伯爾從很久以來就懇求天主賜給他們一個孩子。一般人都會感到,這麼聖善的一位聖職人員,這麼虔敬的一對夫婦,他們的祈禱得蒙垂允,豈不是合情合理的事呢?他們受到天主的眷顧,豈不是意料中的事呢?

現在請來到加里肋亞的納匝肋。這是一個人們看不起的村落,「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1:46)這次天使預報的對象是一名平凡的少女;她已訂了婚,但尚未成婚,因此沒有什麼社會地位。路加並沒有說她忠實地遵守了主的一切誡命和禮規,也沒有說當天使來訪的時候,她正在奉行什麼神聖的事功,更沒有說她曾求過天主賜她一個孩子。但是這個「毫無銜頭」、默默無聞的少女,被稱為「充滿聖寵的」、「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的。路加安排了這麼一個精妙的對比,是有意給我們傳達一個嶄新的訊息,就是有一件我們不配得到的、無權得到的東西,正在賜給這個世界。匝加利亞和他的妻子依撒伯爾代表了舊約時代,代表了自然宗教的精華。瑪利亞則代表了新約時代的精華,就是煥然一新的人性,這嶄新的人性本來不是我們人類有權利可以要求的。透過聖母,我們見到了天主樂意把這嶄新的人性賜給我們每一個人;又在聖母身上,我們也見到了人性對天主的贈賜最完美的回應。

「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聖母很認真地聽了天主的話,確信天主將進行一件難以置信的工程,因為天主愛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不可言喻的。後來依撒伯爾就這樣祝頌恭賀了她說:「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天主也把自己贈給這個世界,贈給我們每一個人。這不是只是一次一勞永逸的贈賜,而是持續不斷地贈賜,就是每一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贈賜。聖母那句答覆:「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是唯一適當的回應。所謂默觀生活,就是懷著這種精神來度日常的生活。天主樂意贈賜自己,在親密的交往中顯示自己。聖母領受天主的贈予,並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整個世界。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也是如此,我們要如聖母那樣聆聽天主的話,又如聖母那樣讓天主照他的話成就於我們,這樣,正如耶穌說的,我們就成了他的母親,就是給他血肉,把他帶入世界。在心心相印中,我們把自己投身於天主的聖愛,以便天主也通過我們,在耶穌內臨在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聖化這個世界。

古今對聖母的敬禮,太多人把聖母高舉在常人之上,將她作為讚嘆和尊敬的對象,這樣的敬禮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多大影響。事實上,聖母是我們的模範,在她身上我們所見到的,應是我們每一個人效法的榜樣。她的一生,對我們來說,有力和徹底的要求,要求我們如同她,以默觀的精神度日常的生活,以回應天主的贈賜。太多次我們頌揚天主之母的尊位和光榮,列數獨特和出奇的殊恩異寵,耶穌的做法顯然與此相反。路加福音記述,有個婦人聽耶穌講道的時候,忽然心血來潮,高呼說:「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耶穌卻說:「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11:27-28)另一次,耶穌更清楚地指出,聖母和他的血親關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信德、依靠和承行主旨,因為只有這樣的精神和做法才能讓天主的話,成就在她身上。(見路8:21)

在敬禮聖母的禮儀中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一個是聖母始胎無原罪節日,另一個是聖母升天節日。這兩個節日的意義很容易被人誤解,以為只是為了慶祝聖母兩個獨一無二的奇異恩寵。教會的禮儀無不與基督徒的生活有關。聖母的慶典也是如此,慶祝聖母的禮儀都是通過聖母,顯示天主對我們的慈愛和關懷。因此,聖母的奧蹟也就是我們的奧蹟。

聖母始胎無原罪節日慶祝聖母聖潔無罪的恩寵,這恩寵也就是天主願意賜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恩寵。聖母暢開著胸懷,承受天主的恩寵,因而能夠不染纖塵,聖潔無罪。我們為什麼不能聖潔無罪呢?唯一的緣故是因為我們缺少信德、沒有愛德、不夠大方大量、沒有暢開胸懷,是寡信、無愛、小器、封閉成了承受恩寵的阻礙。聖母始胎無原罪節日又慶祝天主消除罪惡的恩寵,這恩寵的功能既強大又徹底,足以消除所有的罪痕,使罪人成為一個新的受造之物。因此,我們能夠肯定,我們雖然滿身罪污,但是如果我們投入天主的慈懷,沐浴於天主的愛河,我們的罪惡將被一洗而光,而我們的生命亦將煥然一新。「始胎無原罪」這個名稱確有一種傾向,形成一個純潔美麗如雲石、殭硬寒冷若冰霜的形像,與熾熱如火焰、翻騰若浪濤的人間情緒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是耶穌雖然沒有罪的影子,卻與我們一樣,也受過誘惑和試探;聖母也不例外:她如耶穌,有著和我們一般人同樣的人性,活在被罪惡損傷了的人世間,因此必須逆來順受,信賴天主的照顧;她也如我們一樣,歷經了情緒的痛苦,感受了矛盾的折磨,受到了利劍的刺透,面對了煩人的誘惑;她知道誘惑不是罪惡,雖然呈現著罪惡的虛像;這種種雖是我們人生的不幸,是背命犯罪的後果,人類卻由此向天主升起了大聲的呼號,邀得上主給我們派遣一位悲天憫人的救主。因此,只需我們認同這一可憐的處境,承認我們的軟弱無能,全心依賴天主的慈善,盡力奉行中悅他聖意的事功,天主自會拯救我們擺脫罪惡的桎梏,再造我們,使我們煥然一新,還給我們原始的聖潔;聖母便是一個完美的先例,也是一個不能動搖的保證。

聖母榮召升天的節日,同樣地無不圍繞著天主的慈善。在聖母身上,我們見到一個受造之物,怎樣毫無保留地聽讓天主在她身上實行他的奇妙工程。天主使她參與主的死亡,又讓她分享他的復活。天主所作的許諾,在她身上全部一一實現。聖母的身體進入天庭這一事實,對我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我們是有血肉身體的人類,我們在人世間生活、愛天主、愛近人,無不有著血肉的因素,這是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是惟的一生活方式。生命的昇華,生活的精神化,絕對不是卑視血肉的身體,而是將它提昇。凡是屬於人性的每一個因素,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事件,無不是天主臨在於我們的媒介。作為天主接觸我們的橋樑;在人世間,沒有太卑賤的場合,沒有太微小的東西,也沒有太俗世的事物。聖母升天節日,是個盛大的慶典,慶祝一個善度一生的人性:就是在她的一生中,以整個的心靈和身體,在愛主、愛人的道路上,生生不息,沒有一絲一毫的浪費。聖母所度的是一個平凡的人平凡的一生。在新約中,沒有一章一節顯示聖母蒙受了奇異超凡的神視,或諸如此類的特恩。閱讀聖經,我們得到的印像恰巧相反:她感到驚惶不安,她對於天主的計劃不知道怎能成就,她驚異西默盎對於耶穌所說的話,她痛苦地尋找失蹤了的耶穌,她對耶穌的作為感到驚異,她不明白耶穌對她所說的話。在聖經中我們所見到的聖母,並不是一個已經登上聖德和成全絕頂的聖賢豪傑,而更是一個謙卑的婢女,她敏捷地相信天主的話,一意地信賴他的措施,認定天主的行徑不是我們的行徑,因此,不論結局如何,她把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天主,讓他任意處置,死心塌地的執行他的旨意,全心全意地參與他的奧蹟。她把所經歷的一切事默存在心中,反覆思想(見路8:15),無怨無尤地走完滿是荊棘的人生旅途,逆來順受地分擔聖子耶穌的諸般痛苦。無疑地,我們可以說,她盡她的力之所能,準備她的心田,為接受上好的種籽,然而她從未有半點念頭,有意為自己掙取特殊的寵幸,更不認為這些恩寵為自己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天主將這一位出奇的女子,與耶穌的奧蹟緊相聯結」,聖母從未有過如是之想,而是我們發現了這是天主上智自永遠決定了的美妙計劃。

身為嘉爾默羅會的修女,三生有幸,能夠無時或息地浸潤在耶穌奧蹟的氣氛中度日;她們面對著耶穌的奧蹟,日夜瞻仰,反覆思想,踏著耶穌的足蹟,亦步亦趨;如果疏懶懈怠,理應受到嚴厲的譴責。但是每一個基督信徒,應如聖母那樣,對天主藉耶穌給我們的啟示,感到「驚訝」、反覆「思考」。每週一次,參與彌撒聖祭的聖道禮儀,是少得不能再少的限度。誰熱愛天主的聖言,必願更進一步善用更多的場合,多撥出一點時間,多下一點功夫,閱讀聖經(筆者也建議可閱讀《神思》),瞻仰耶穌的奧蹟,為活出基督的生活,做個忠實的基督信徒:這正是聖母所做的。當我們欣賞一幅聖母手抱耶穌的聖像,瞻仰聖嬰貼著耳朵傾訴秘密的親密景像,我們的反應希望不要只是:「看啊,這是多麼可羡慕的特恩!」但願更是:「這也是天主也願意賜給我們每一個人的親密交往。」耶穌不是曾說過嗎:「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若15:15)因此,這幅聖母像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寫照,如果我們效法聖母完全接受天主贈予的話。再者,當我們想到弱小無能的耶穌,如何在貧困艱苦、備受創傷中,可憐兮兮地投向聖母,尋求安慰和保護的情況,我們豈不是應該如同聖母作出同樣的回應,以同樣的心腸去安慰保護耶穌的奧體,就是關懷那些備受痛苦和創傷的肢體?真是奇妙中的奇妙!天主竟在愛的創傷和絕望中,向我們投靠、向我們尋求安慰:「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對天主的期待,我們是否如聖母,以毫不自私的熱誠作出回應?當我們瞻仰聖母在十字架下,雙臂抱著耶穌血肉模糊的屍體,我們豈不是也看到了我們自己?我們亦應如聖母毅然面對折磨和痛苦的奧蹟:這折磨和痛苦既然襲擊了生命和愛的主,遲早也會襲擊我們。這裡,我們學到的,不是理解我們為什麼會遭受折磨和痛苦,而是肯定遭受痛苦有一個意義,就是參與天主自為祭品的奧蹟,而這祭獻卻在光榮中完成。痛苦將要過去,結局卻是歡樂和幸福。

「他給我穿上了救恩的衣服,給我披上了義德的外衣,使我有如頭戴花冠的新郎,有如佩帶珍珠的新娘。」(見依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