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 第三期 一九八九年 28-40頁
**********
作者指出仁慈的天主通過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向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中國先賢亦能在其生命中,完成天命,彰顯天道。
**********
回顧歷史,天主教會在中國的發展可謂幾經波折,直到近數十年始得慢慢植根生長,但這並不意味天主的救恩足跡就不曾活躍於中國人的心靈裡。反之,我們敢說,中國擁有千千萬萬「無名的基督徒」,擁有博大精深的「無名基督徒的文化」,擁有豐厚深遠的「無名基督徒的靈修」!因為這位進入人類歷史的上主,也是與我們民族同在的上主,通過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衪向我們說話,與我們相遇。本文即試從這角度出發,以期一窺中國先聖的靈修真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開顯無限的天地?如何在局限的人生中完成「人」的召叫,彰顯天道?
本文綱要如下:
(一)中國人的生命情懷
(二)靈修生活的植根與動源
(三)靈修是一個生活過程
1.陽實之道──日新又新、止於至善
(1)消極的淨化
(2)積極的提昇
2.陰虛之道──致虛守靜、歸根復命
(四)靈修生活的終極理想
《易經》,對中國文化而言,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典籍,後來儒道兩大家的思想都直接間接地受到它的影嚮。正因它能應各時代的需求而在形式上靈活變化,然又能保持它萬變不離其宗的精神。它攝涵宇宙間萬事萬物之理在歷史的洪流中,生生不息,互古常新。
《易經》給我們所揭示的宇宙是一個充滿動感的宇宙,在時空的歷程中創進不已,它把時空和天地萬物看成是一個契合無間、密不可分的「整體」,是一個陰陽交感、動靜往來、天地交泰、精神物質融匯貫通、物物相濟相成的生命大流,一個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
我們由這萬物同流共創、生生不息的整體宇宙觀裡所開拓出來的人生,自然也是一個和諧、整合、平衡而又久大的人士生。我們託足於宇宙中,與天地和諧、與人人感應、與物物均調;透過窮天地之理,盡人物之性、贊天地之化育、把一己小我層層提昇,以期達致天人合一的圓融之境。
《大易》是一部充滿生之氣息、生之喜悅的哲學。《乾卦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坤卦彖傳》亦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天……」。由是觀之,萬物之「始」與「生」皆源於乾元、坤元/創生化育之大德。《大易》更盛讚「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傳下一》)。《易繫辭上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於另一處又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此「一」,即指太極,因著太極的大化流行作用而生陰陽,所以太極乃陰陽之合體。由陰陽之相交互動為一切變化生生之本,故太極實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宇宙間的一切彼此息息相通,渾然成為一大整體。
天地萬物固然為一大統合,但在芸芸眾生中,人更得天獨厚,最具靈智,為天地造化之精萃。為此,周武王在誓師詞中即說出兩句震撼人心的話:「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而《易經》也把人提昇到與天地並立,號稱「三才」,可見人的地位是多麼崇高而神聖!人立於天地之間,以其獨具的靈智,在一種和諧的感應中,貫通性命之源,契悟天道以立人道。
因人性乃稟受天道之命而來,故人性之內涵即具天道的精義。而天地之理即是生生之理,天地之心就是生物之心,所以天命賦予人者,亦即此生生之德。如同朱熹在《仁說》中所言:「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蓋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貞……故人之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義禮品智……」(《朱子文集》卷67)。由此而知,人心確本乎天心,天人性命是相印相融的不二關係。
《易繫辭上五》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說卦傳》亦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陰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是天道流行的法則,柔剛是地道變化之原則,仁義是人生行事的法規。人道的「仁義」之德乃直上湖於天地的陰陽與柔剛之道,所以天道實為人道之所從,人由善體天道的好生之德,而承順此方向,努力踐行。為此,在某種意義下,人性之實現就是天道的開顯與完成。
由此,《中庸》一語道破天機直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直把人性與天相連相通。人在自己主體生命中體驗到人性的超越意義和價值,自覺到作為一個人的召叫是何等莊嚴奧妙。由這內省工夫,衍生出一種責任感,一種必然的催迫,人必須回應,必須要把人性圓滿實現,否則,他就不是一「個人」,不能完成一個人的召叫,不能完成天命。為要活出「人」的意義,讓人性光輝充分發揮,讓天命之性發放異彩,我們必須要「修」道,這也就是「復性」的工夫。
天主藉啟示告訴我們,我們所相信的天主──絕對無限的奧蹟──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我們無法完全洞悉聖三內在的奧秘,衪們是「一」又是「三」,在這絕對的奧秘中,有著對立的緊張和合一的共融,即父──自我給與者、子──自我接受者,在父和子的給與受的對立關係中,蘊含著合一的動力,趨於完全的共融──聖神。我們或可這樣強差類比說,在本體上,她是「一」絕對無限的天主──太極,但在作用上她是「三」,父──陰陽(給予)、子──陰(接受)、聖神──陰陽相交的動力。在陰陽互動的關係中,萬物化生,為一切生生的本源。如此在萬物內自然含有陰陽的因素;陰陽是生命的兩個原理,相互寓居,彼此滲透。「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42章)。為此,我們可以說,在萬物內部留有陰陽互動的痕跡,亦即存留著天主聖三的奧蹟。天主臨在於整個宇宙中,那裡有生命,那裡就有天主聖三的反映。
在一切受造物中,「人」更是恩上加恩,因為人是特別按照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所以天主聖三互動共融的痕跡在人內亦特別明顯而深刻。
基督徒因著信仰和洗禮,更是密切地生活在聖三的共融中,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1:4),分享聖三的內在生命。事實上,人存在的最深及最絕對的奧秘就是天主聖三的奧蹟,陰陽互動的作用銘刻在人靈的至深處。天主主動內在於人,要人分享他的生命和愛,人接受天主的生命和愛(陰的表現);繼而,人要活出這生命的內涵,完成自己的生命(陽的表現),而聖神就是這接受與回應過程中的動力。但我們如何能活出人的真貌,反映出天主的面容,讓天主的生命和愛洋溢呢?這就要「修」,也就是「復性」的工夫。
因為人性本源於天命,所以人性本善,在人內早已潛藏「仁」的潛能。惻隱、是非、辭讓、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能發展出「四端」的行為。為此,完成天命,實現人性是可能的。
基督徒與天主聖三有真正生命的交流,聖神親自在我們心中,與我們一同作証,我們真正是天主的子女。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他內。是聖神在我們內工作,使我們願意,並使我們力行,成就牠的善意。
由此可見,在「復性」的路上,是天助、自助;既自力、又他力的漫長歷程。
實現人性、完成天命的必然催迫,並非如同外加的法律條文束縛人心。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這種由內在自覺而來的必然催迫,促使人日新又新地在生活中不斷超越自我,止於至善。正因至善是無限的,所以人的皈依也是綿綿不絕的,我們需要不斷喚醒仁性的種子,使之葫芽滋長、開花結果。在遺實踐「復性」的工夫上,我們可從兩方面來說明:
於穆不已的天命是宇宙萬物創生不已的真幾,這生化之大流,流到那裡,便命到那裡。所以人與其萬物都稟受了天之賦性,然萬物各賦之性有同亦有異者。所同者乃人與其他瓦石、草木、禽獸都具有告子所謂的「生之謂性」的。在人而言,就是「氣質之性」,但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在這層氣質之性上,還擁有一層能契合天命之性,亦即「義理之性」。故人能掌握、創造並發展自己的生命,為求變化氣質之性,這當然需要一番後天的淨化和修養工夫。
為調適人的氣質之性,我們必須要以一顆靈敏的心,察識內心的動靜,驅除一切掩沒理性的因素;要以一顆惻隱、是非、羞惡之心來吾日三省吾身,面對氣質之性中的一切妄思、妄念、妄為,予以修正和轉化。窒欲去私,克己復禮,則「仁」近矣。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人無欲則剛,人能寡欲,便會知足安分,故老子曰:「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37章)。而宋儒亦極倡:「去人欲,存天理」。
這也就是基督徒傳統的靈修態度,要我們時時提防三仇內外的誘惑,克制私慾偏情的妄動,遠離一切犯罪的機會,隨從善神的引導,行善避惡,翕合主旨。
因人性的實現乃天道的開顯與完成。所以人需要層層提昇一己的生命,以期與天地合德,與天道合流。
《易說卦傅》曰:「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孟子亦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又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可見復性的工夫,最基本的就在盡心知性。但如何能盡心知性呢?那就要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身工夫著手,這亦正是「明明德」的實踐工夫。從內聖至外王,推己及人,這便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親民」工夫。君子修身,除親親、仁民外,還要愛物,澤及蒼生;因為意識到萬有皆同源,皆為大我的一體,深深體會「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又怎能不興起「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宇宙情懷呢?
個人修身工夫,始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所謂「格物致知」:就是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對天道有深澈的體悟,從而朗照自家生命中之本性。這相當於基督徒對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愛,有了生命的體証,因為聖神──真理之神把我們引入一切真理,而耶穌基督就是真理本身,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最圓滿的啟示者。透過聖言的潛移默化,我們就能日益「認識」天主。
所謂「誠意正心」:《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因為人自覺到要在自家生命中把天理之性透顯完成,所以必須要以「誠」來對待一切,務使自己與他人和宇宙萬物保持一和諧共融的關係。所謂「不誠無物」,唯「誠」能使人與天地參,真正匯合於流行的天命中。同樣,基督徒在自己的生命中深深體會「天主是愛」,在與天主──生命根源愛的關係中,我們不得不自心中流溢出天主的愛,從實現自我到超越自我,因為「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迎2:2)
內聖不能離開外王,因為內聖就是為了外王,離外王便無內聖可言。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夫,就是本著善與人同的精神。謂所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在追求自己生命完成的同時,也要求我們實現他人的生命,成就他人的善,並與萬物相應,發展萬物的生命,成為一體之仁。這就是《中庸》所說的:「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22章)。
基督徒與基督一起懷抱整個宇宙人類,臨在於四周的弟兄姊妹中,關心他們,與他們一起同沾基督救恩,努力建設一個更合乎人性的世界。屬於全人類的救主要求基督徒不僅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就如同基督一樣是一個為他人而活的人。基督徒也感到有參與天地化育的天職,因為天主創造天地時,已把它交給人類管理照顧。我們固不應為物所役,反該善用世物,使之榮神益人。我們要與天主一起繼續創造並聖化這個世界,使其日漸臻於完善,通向末世新天新地的圓滿。
為此,止於至善,是一個不斷日新又新的動態過程,是一個不斷「更」的過程,猶如天行健,君子也該自強不息。
儒家教人要剛如天,要投入人間世,承擔眾生的疾苦,使生命層層往上飛越,在有限的生命裡,開顯出無限的意義來。但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忘記,生命也需要凝聚貞定,需要放下平平,以便攫住生命的真常。
為此,道家教人要柔如地,虛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德道經》8章)道家的聖人,簡潔如水、明朗如月、純真如赤子、被動如女性,是陰、虛、謙、靜、溫、慈的流露;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的風範。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37章),道是「無」,亦是「有」,無是「空」「虛」,好像甚麼都沒有,但卻是「真有」,因為「有」是有限,而「無」才是無限。故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德經》4章)正如房子是空的,才可以住人;杯子是空的,才可以飲用。「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11章)最「滿」就是「空」「無」,故云:「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40章)
道家修身之道,注重由內心與道合一,教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史記》卷130)。老子名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經》16)意即人空虛自己,心情平如鏡,通過虛靜之路,觀照萬物,回歸到生命的根源,深深的觸碰到生命的根源,安靜地憩息於根源處,在那裡,我們就會了悟一切的一切,獲得最大的滿盈。所以,在虛空中,也是最充實。
天主聖子耶穌基督接受父的派遣,空虛自己,降生成人,處眾人之所惡,被列於罪犯之中。通過死亡的大空,終於完成了天父的救世工程,給世界帶來了最大的圓滿。衪也教導我們要死於自己,活於天主──生命的根源,在衪那裡,我們才會獲得最大的幸福。
在積極進取的靈修歷程中,有一天,我們終會感到無能為力,一切的想像力、理性的思考、情緒心理的感覺,都會呈現一片空白,使我們無法觸及這絕對無限的奧蹟。真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1章)真正絕對的無限,又豈是人間有限的言語、概念、想像所能表達的呢?所以聖十字若望告訴我們,把一切概念思想擱置一旁,只能藉著信德,在天主的奧秘內面對衪。我們沒有辦法抓住他,只能默默無語地、靜靜地、癡癡地等著他。我們什麼也不能作,只有完全被動地守候在衪前,此刻只有一片「空」「虛」「黑暗」……當我們的能力削減為零時,衪,就會悄然降來,進入我內,衪的「滿」會灌注我的「空」,黑暗自會轉化為光明。我們愈是「無為」,天主就愈能在我內潛移默化;我們愈是「空」,天主就愈能與我們契合。在他內,我們真正體會到「萬物皆備於我」。
在歸根復命的修途上,我們通常都會先有「滿」的感覺,與基督初次的邂逅、深深的被吸引、陶醉在衪內、渴望更深的認識衪,要與衪白首共此生。一陣熱情過後,接續而來的,便是「空」的經驗,衪好像完全消失,一切都顯得淡然無味,越過這段漫長艱澀的虛空經歷後,從「空」中,又會突然湧現出「滿」的新經驗來。「滿」是積極進取的行動,「空」是被動的等待和接受,就在這一滿一空、一動一靜、一陽一陰的相互遞進過程中,我們得以一步一步更深入生命的根源,與衪相融相合。
《大學》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知所止,才不會使生命飄泊無所歸依。古聖先賢早已明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至善」就是我們人生的終向。至善是無限的,為此,我們的生命也有了無限超越的意義。中國文化各家各派的終極理想境界,總在「天人合一」。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的「大人」人格;希望達至「大而化之」的「聖人」極境;邁向人我兩忘、物我均調的「真人」化境,以求上下與天地同流的顛峰境界。
耶穌基督就是這至境中的「神人」,衪打破了有限與無限的籓籬,貫通了超越與人間世,衪是上迥向與下迥向的圓滿連接點。衪超乎諸天之上,充滿萬有,天上地下的一切,無論是有形、無形的,都是在衪內受造的,一切都藉著衪,並為了衪而受造,衪在萬有之先就已存在,然而這位從起初就有的聖言,卻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除了罪過,度著和我們一樣的生活。無限的天主甘願降生為有限的人,給我們活出了「真人」的意義,留下了「完人」的典型。我們蒙召作基督徒的,就是被召跟隨衪。衪是我們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只有通過衪,我們才能到父那裡去。為此,我們應追求達到基督圓滿年齡的程度,成為天主真正的子女,並渴望成全如同天父,因為「我們與父原是一體」。
靈修生活,就如同生命一樣,是一個漫長的成長歷程,因為它不只是一個「是」,還是一個「成」。
我們的靈修生命,有它先天的根基,也有其後天的發展;它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是接受,也是給予;是陰柔,也是陽剛;是愛,也是被愛;既自力,又他力;超越而又內在,入世而又出世的生活。它網羅了宇宙萬有的幅度,既對無限開放嚮往,而又落實於平常的生活中,作個「真人」。它滲透人的整個存在,整合人生命的每個層面,關涉到人與自己、與萬物、與他人、與神的種種關係。
從上文簡略的介紹,我們或許會驚訝,原來在中國文化裡蘊藏著那麼豐富的寶藏,仍有待我們去繼續發掘。我們的文化擁有一個相當平衡而整合的靈修態度,兼具創生性與其包容性,一體性與宇宙性的靈修生活。這無疑是中國基督徒靈修生活的特色,盼望這是我們地方教會對普世教會作出的獨特貢獻,豐富整個教會的靈修生活,使之呈現更多采多姿的靈修面貌。合一而又多元的教會不是正反映出是一而又是三的絕對無限奧蹟的豐盈嗎?
1﹒于中原為甚麼需要中國神學《神論》(2)246-254頁
2﹒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台北先知
3﹒樓宇烈《老子.周易王弼注校譯》華正書局
4﹒高懷民《大易哲學論》成文出版杜
5﹒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中華易學月刊》
6﹒李煥明易經的人生修養《中華易學月刊》
7﹒陳文裕《天主教基本靈修學》光啟
8﹒徐可之《白首共此心》光啟
9﹒房志榮試以周易乾卦釋馬太福音的「法天」 《神論》(29)329-345頁
10﹒同上聖經的默觀與東方的禪觀 《神論》(37)337-392頁
11﹒胡國楨中國基督徒的「靜坐」──神學基礎及實踐工夫 《神論》(37)333-375頁
12﹒同上當代在俗中國基督徒完整人格的培養及維護 《心泉》(25)7-12頁
13﹒同上中國基督徒一體靈修的理論基礎 《心泉》(30)5-10頁
14﹒同上和好聖事新設──以「自覺」為倫理基礎所做的初次嘗試 《神論》(61)331-348頁
15﹒徐可之現代靈修的新趨勢《神論》(44)173-192頁
16﹒谷寒松聖三的奧蹟與人生《神論》(25)377-388頁
17﹒溫保祿基督徒的靈修《神論》(44)159-171頁
18﹒張春申位際範疇的補充──中國神學的基本商榷 《神論》(32)313-331頁
19﹒同上 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 《神論》(42)405-456頁
20﹒同上 中國教會與基督論《神論》(37)435-451頁
21﹒同上 邁向未來的聖父神修運動 《中國靈修芻議》192-141頁
22﹒同上 靈修的意義《神論》(44)147-157頁
21﹒同上 中國靈修講習會二講《神論》(58)581-594頁
24﹒同上 又三講《神論》(60)265-283頁
25﹒同上 第六、七講《神論》(65)435-449頁
26﹒同上 拉內的人學對一體範疇的中國人學之啟示 《神論》(63)119-128頁
27﹒同上 中國靈修《心泉》(40)3-10頁
28﹒王敬弘信德祈禱的神學反省《神論》(37)393-414頁
網頁製作及校對: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