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教友──培育的夢想

鄺麗娟

神思 第一期 一九八九年 23-31

 

**********

 

前言

有人說:沒有夢想的生活是淡然無味、毫無生氣的。為「夢想」會帶給人憧憬與希望、朝氣和幹勁,會推動人不斷往前走,邁向理想的人生。教會生活何嘗不需要夢想來支持、來策動?教會的第一個「大夢」當然是天國的實現,教會每天所殷切期待的就是天主救恩工程的圓滿實現,教會每天的生活行動就是促進新天新地的早日臨現。

在這最終的理想下,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為達到這目標的小夢想。在這兒,我也有一個「夢」──面對明日的香港及其教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基督徒(教友)?

因為人是一個整體,在這整體內,一方面,人是在關係中的存有;另一方面,人也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所以在談判到基督徒的培育時,我將從這兩方面出發。人既是在關係中的人,人便能與別人溝通交流、分享共融,建立關係。在所有的關係中,最深、最根源的只是與造物主、生活的天主的來往,基督徒與生活的天主父子聖神的共融關係是其他一切關係的中心和出發點一個人愈是生活在聖三無限愛的關係中,就愈能與四周的人甚至與不相識的陌生人,建立親如兄弟姊妹般的情誼。一個人愈能與周圍的人相通,也就愈成為個體。因為在人不斷自我給予的當兒,人才能真正回歸自己,擁有自己;同樣,只有成熟的個體,才能在真正的愛中與人交往。

在這前題下,我試圖綜合幾個角度來描繪一張明日香港及其教會所需要的基督徒(教友)的面貌:

──人是在關係中的存有。

1.與教會內兄弟姊妹們的共融

2.與其他基督徒們的合一

3.能與無神論者交談

4.願與其他宗教信仰者溝通

──人是獨立自主的個體

5.入世的生活靈修

6.成熟的人格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1)與教會內兄弟姊妹們的共融

第一個基督徒團體是耶穌在世時逐漸形成的,而在五旬節當天,在聖神的推動下,展開了耶穌托付給他們的使命:「從猶太……直到圖地極,為我作證」(宗1:8)。他們意識到自已是一個宣講福音、崇拜上主、為別人而活的團體。從一開始,因為主的聖神與他們同在,吸引了許多人的加入,「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讚頌天主」(宗2:4247)。「眾信徒都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沒有人說是自己的,一切都歸公用」(宗4:32)。外在的迫害雖頻頻加諸其身,但抵擋不住他們心中的熱情和喜樂,欣然為這道作證而受苦。

從宗徒大事錄生動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一群信仰復活基督的人,一個由人組成的團體,免不了有紛爭和衝突,但仍不失為一個互敬互愛的共融團體。並非許多人聚在一起,就成為團體,這些相聚的人,彼此間該有接觸、來往、了解、接納。不排除相互間有磨擦的可能,但基督徒團體的首要特徵就是「彼此相愛」,團體的生命只有在愛中才會孕育成長。「感恩祭」不會誕生團體,它只是團體活動的高宰,是一個已誕生的團體力量的泉源。感恩祭是團體共融最美妙絕倫的表現,它加強團體的團結,也緩和了在團體生活中每次發生的困難和糾紛。「寬恕」就是建立團體,它會解除弟兄間的束縛。我們幾時彼此寬恕,我們就是團體。「聆聽」就是建立團體,虛心接受主的聖言和兄弟姊妹的心聲,會使我們心靈息息相通成一體。「分享」就是建立團體,分享對聖神的體驗和基督的信仰,還分享我們的服務、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所有、甚至我們的生命。沒有真誠的分享不能成為團體。「聚會」就是建立團體,因主名而聚在一起感恩、朝拜、聆聽、分享、宣講和服務,就是主的團體,復活的基督是團體的動力和中心。為基督而活是團體所共同擁有的理想和目標。與基督的交往便是與弟兄合一共融的基礎。(註1)

2)與其他基督徒們的合一

我們的心神懷念著那些尚未與我們完整共融的弟兄,「因為只有昌一個身體,一個聖神,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希望一樣,只有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只有一個天主和眾人之父,他超越眾人,貫通眾人,且在眾人之內」(弗4:4-6)。基督所創立的教會是至一而唯一的,「分裂」明顯地是違反了基督的旨意,一如基督自身被分裂了,並使向萬民傳播福音的工作遭受損害。基督徒的合一,是現代許多人,甚至不信仰基督的人,所期待及渴望的目標。這合一,在聖神的推動下,在真理及愛德中愈增進,就愈是全球團結與和平的吉兆。(註2)

今天,在世界各地已有許多基督徒意識到「基督徒合一」的需要,因而用祈禱和行動努力奮勉,以達成基督所願望的圓滿合一。教會的不斷自我檢討和更新,將是這合一運動的基礎,若缺乏內心的皈依,真正的大公精神就不會成為事實。我們應以兄弟般的敬愛看待這些好像分離的弟兄,以福音精神進行交談,不是彼此對罵或為說服對方,而是真誠的交換意見。消除與事實不符的言語和判斷行為,不把對方視作敵人,而是弟兄。懷著善意去暸解他們的心理,研究他們的道理、歷史、神修及禮儀生活等。應記住,公教教義內存有一個「真理的層次」,應分辨何者為首要的信仰核心,何者為次要的,在合一交談時,對不同層次的信仰真理,實有不同程度的處理。同時也應分辨什麼是信仰的表達方式,什麼是信仰真理的內容,二者不能混淆;應深刻而完整地陳述啟示真理的內容,但對信仰的表達方式與措詞,絕不應成為與兄弟們交談時的阻礙。應欣然承認並珍視在分離弟兄中所存有的、屬於基督的富藏。(註3)

面對世界,讓我們一起走出自己,共同攜手以行動作證,共同謀求人類的福利,推進正義與和平,以此宣示我們所共同信仰的三位一體的天主,聖三的奧蹟是教會及人類合一的最高典範與根源,是「一」而又是「三」的天主,一個天主在三位內又是合一的。迎向未來,我們所展望的「大公教會」是一個「合一」而又「多元」的教會,是在「共融」中,又擁有多元「自由」的教會,她是一個能夠包容一切正確差異的教會,這合一又多元的教會,不是正反映出天主聖三的富饒嗎?

3)能與無神論者交談

今天,無神論的形式多不勝數,大概可歸納如下幾種形式簡略說明。無位格神的無神論:在宗教歷史中是常見的,承認有一個最高的、無位格的原理。在中國傳統文化,俗化潮流中的道家和儒家都可找到這種痕跡。實踐無神論:在實際生活中,生活得像一個無神論者。信仰對他的整個生活沒有影響,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有神論者。宇宙無神論:世界是唯一的現實,由此原型所導引出的形式有泛神論、唯心論、唯物論,或視萬物皆精神,或視一切皆物質。人文無神論:以人取代神,強調人的自由,人自身便是自己的目的,是自己歷史唯一的創造者。宇宙間的一切都能以科學定律來解釋,並將人生之解脫寄放在現世的經濟與社會制度的改革上,以為天國、來世生命等都是騙人的神話,只叫人不努力於今生的建設。(註4)

面對明日的中國及香港的基督徒們,應努力設法了解不同形式的無神論者,深入無神論者的內心,尋出他們否認天主的隱密原因。尤其面對十億同胞正生活在馬克斯主義的體制裡,我們怎能對它一無所知?K. Barth曾說:「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如果想要改善社會主義,就該先使自已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也許很多人對他這話不會予以苟同。我也不敢說:「一個基督徒如果想要和無神論交談,就應該先使自己成為一個無神論者。」但我們至少應有開放的態度,聆聽、了解、進行坦誠的交談。我們應把無神論與無神論者分開,對無神論,我們可以做客觀的批判,但對無神論者,我們應該尊重、關懷、接納。因為他們為我們不只是無神論者,更是一個人,我們的弟兄。

事實上,人們否認神,我們有信仰的人也要負一部份責任,多次是由於我們的宗教教育不深,而對教義所作的虛妄解釋,或是因我們在宗教、道德、社會生活的墮落,不僅沒將天主和宗教的真面目揭示,反而加以掩蔽、扭曲。為此,若要與無神論者交談,建立關係,除了要對教會的真理有正確的了解和適當的講解,加速教會本位化的腳步外,還極需信仰與生活整合,在世人前為主作見證,信仰天主決不違反人性,反而予以完成,期待新天新地的希望不僅不削弱,而且應增進我們建設此世的心火,努力推進一個更合符人性的社會人類的大家庭。(註5)

4)願與其他宗教信仰者溝通

自古以來,各民族都已意識到有某種玄奧的力量或神明存在於宇宙事物之間及人生的種種事故裡。那深深激動人心的人生之謎:人是什麼?人生的意義目的為何?什麼是善?什麼是罪?痛苦的由來與目的?如何能獲得幸福?我們由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各宗教面對這些人生不解的啞謎,都盡量設法予以答覆,也提供不同的教義、生活規誠、禮儀生活等作為方法,以期從各方面彌補人心的不安與追尋。

天主教絕不摒棄這些宗教裡的真善美聖的因素,我們相信在他們中,有聖神的工作,也有聖言的種子。我們應懷誠懇的敬意、承認並維護他們所擁有的精神、道德、及社會文化的價值。教會勸勉我們應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以手足相待,並以明智和愛德交談與合作。

在進行交談時,有幾項原則是應該注意的:

1.一切宗教人都會對自已的信仰具有存在性的關心,承認自己的宗教是更好的,但也應同時承認自己的宗教還不是完美的。

2.推動彼此平等交談,是因為意識到人類團體需要走向大同。在宗教真理上,大家都承認對神、對人生、對宇宙尚未澈底認識,都感到自己的宗教需要治療。

3.不要求放棄自己的信仰,相反的,更要求人忠於自己的信仰,因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宗教不信服、不忠誠、根本無法交談。

4.但應努力放棄自己的成見、偏見、固執。同時,對別的宗教應有某種基本的認識,這是交談的必要條件。

5.交談是互相分享、聆聽,一方面是把自己的信仰通傳給人,一面是在準備接受別人信仰中的因素,來促成自己的信仰反省。是以世界宗教間的交談,定必會引起每一宗教的內部交談,也會促進教會的本位化。

6.宗教交談不排除宗教自身能夠有所改變,也不排除個人歸依的可能。因為真理常比人大,應承認自己尚未完全把握真理。(註6)

5)入世的生活靈修

「在俗」是基督徒教友的特點,教友的本有使命,是在世俗事務中,照天主的計劃去安排,追求天主之國。他們生活在塵世中,從事世界上各式各樣的職業和工作。他們的生命和一般家庭、社會環境交織一起。天主召喚他們到這種地位上,要他們以福音精神執行自己的任務,充實並改善現世的秩序,使一切的發展和進步均指向人生終極的目標。他們活於社會各階層中,猶如酵母,從內在聖化世界,以生活的實證,反映出信仰、希望與仁愛,將基督昭示於人,分沾基督司祭、先知及王道的使命。(註7)

基督徒的靈修是在現實生活中,與實際生活不可分割的靈修,把一切現世活動連同宗教價值,綜合成一個有生命的系統,並將一切指向天主的光榮。入世的生活靈修,並不是偶然在現實生活中唸些短禱,聯想一下天主,用天主來填滿自己空閒的時間,而該以整個生活、整個人的存在,變成天國的材料。基督給我們的喜訊,就是使我們以滿全的人生進入天主的完美、進入禮儀、神修活動及與主的交談中。基督徒並沒有否定或忘記自我的存在,自己的歷史及自身在世上的命運,禮儀中所奉獻的,就是自己以生命、以血汗交織的真實生活。

基督徒與基督一起所奉獻的祭獻,就是他所參與的「人」的發展活動,因為「天主的光榮就是人」,所以人要將整個自己交回天主。單在禮儀中,而且在整個生活中,生活便是每日的真正崇拜。工作、愛情、成功、失敗、為別人服務、推行正義、建設社會、痛苦的考驗、信仰的試探……這一切就是交織著他和主之間交往的經和緯,就是和主之間每日的相遇。(註8)

6)成熟的人格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獨立自主是共融、團結的穩固基礎。試看一個小孩的成長過程,通常是由依賴進而到獨立、再發展到相互依存,彼此尊重,承擔一種真正成熟獨立的人際關係。如果一個人不能成為自己,也就無法與人交往,建立親密的關係。為達到信仰的獨立、共融,要求我們成熟的人格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個成熟的人,對基督的價值觀應有內在化的能力,不流於順從和認同,他能整合態度、需求與價值(即內在的需求與外在的態度及理想價值間是和諧一致的,表裡合一)。他能面對現實,能承擔生活的一切緊張、壓力、挫折、困難……他工作認真負責,有能力作決定,及面對作決定時所引起的張力和挑戰。願意嘗試新事物,不怕冒險,能與不確定、不安全的環境共存。他會欣賞生活,會從經驗中吸取教訓,不按原始的快樂原則生活,而是跟隨價值原則指引,非以自我為中心。他有實際的理想,又能分辨事非、主要次要。在人際關係上,能自由地給予和接受,對別人有基本信任,與人交往,既是自立自足又能相互依存,有聆聽開放的態度,是一個為他人而活的人。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可以培養訓練的,這裡我們依據意識動態的五個因素:經驗、了解、判斷、決定、行動、提出一些反省問題,若能持之以恆不斷追問這五個內在相貫的問題,必可培養出獨立思考及信仰反省的能力。

1.經驗方面:他(作者、演講人)所說的和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作為一個基督徒,我的經驗如何?與他說的有什麼關係?他所說的與什麼樣的人有關?與地方教會的情況有什麼關係?

2.了解方面:他說的究竟是什麼?我是否真正暸解他的意思?為什麼不明白,困難何在?為什麼他說這樣的話?別人說什麼?教會怎樣說?聖經怎樣說?我的文化如何影響我暸解他所說的?如何面對我在暸解上的限度?

3.判斷方面:他說的對不對?和我原先相信的哪一方面不同?他講的是否只是部份真理?太偏嗎?太簡單嗎?他為何這樣判斷?他的文化背景如何影響他的立場?我的看法如何?主張如何?我的文化如何影響我的立場?如何證明我的立場正確?別的思想家怎麼說?教會、聖經的看法如何?

4.決定方面:我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想要做什麼?我的團體、教會、普世教會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5.行動方面:在這個問題上我正在做什麼?我所做的與社會有什麼關係?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是否成了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應該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理想?是否應有所革新?我的團體、教會、普世教會正在做什麼?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是否當有所革新?這是經驗的反省,自然又回到1.的問題上,如此反覆循環……是走向未來更整體及本位化神學的反省途徑。(註9)

結語

我這兒有一個「夢」:明日的香港及其教會需要什麼樣的基督徒──一個能與神與人建立共融關係,又能整合信仰與生活,有成熟人格、獨立思考的基督徒。

我們能有許許多多的夢想,但什麼時候夢境會成真?

只有當我們從睡夢中醒來,開始真實生活、踏實起步的時候,夢境就會一步步展現在你眼前。我深深祝福香港全體的基督徒,現在已經是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因為天主的救援已臨近了!

 

註釋

1. 參《樁-基督徒基層團體參考資料》,香港示編委會,75-86頁。

2. 參梵二「牧職憲章」,92號。

3. 參梵二「大公主義法令」,1-12號。

4. 參《無神論與基督徒》,谷寒松,神學論集(30),光啟476-479頁。

5. 參梵二「牧職憲章」,19-21號。

6. 參《宗教交談的神學基礎》,張春申,神學論集(45),光啟,334-335頁。

7. 參梵二「教會憲章」,31號。

8. 參《樁-基督徒基層團體參考資料》,香港示編委會,229230頁。

9. 參《神學中的人學》,谷寒松,光啟,47-48頁。


網頁校對: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