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基督在你們內形成──

反省今日基督徒的陶成

郭年士

神思 第一期 一九八九年 4-15

─────────────────────────────

I. 在天堂上陶成繼續下去?

II. 第二佰五旬節或「大躍進

III. 向變遷開放?

IV. 向世界開放?

V. 在世界上誰是基督徒?

VI. 結論:為真理和正義作見證

 

 

I 在天堂上陶成繼續下去?

我在羅馬作學生進修時,偶然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有一次,卡爾.拉內神父(Fr. Karl Rahner, S.J.)訪問額我略大學,並作公開演講。我聽了這次演講,它給我留下了不能磨滅的印像。拉內神父有意糾正一些傳統要理課本中的一個錯誤。這些課本給予奧蹟的定義是:「一端我們不能了解的啟示真理。他舉出降孕奧蹟作為例子。他說這錯誤是在於把人的理性作為奧蹟的度量;所有真理若超越人理性的了解能力,都被稱為奧蹟。但是,他繼續說,我們相信人的受造,是為了認識天主,所以天主才是我們理性的度量,而不是人的理性是天主的度量。人是為認識奧蹟而受造的,天堂便是一個不斷深入、始終活躍,永不停止的認識天主的過程。

這番話在我心中產生的第一個效果,就是改變了我對天主的觀念。到那時為止,對我來說,天堂是一個較為靜止的境界,好似一個人永遠沐浴在陽光之中。

第二個效果是使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陶成並不在今世結束;在來世我們對基督的認識仍要繼續增加。我越是反省,越是相信畢業離校就等於陶成結束的觀念是錯誤的。自我聽了這次演講之後,雖然那時差不多還在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的揭幕三年之前;我已經頗能接受陶成是一個終身的持續不斷的過程,而且在來世還要繼續下去。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另一個結論是,我必須準備著改變我的生活。

之後,我回到香港,繼續在修院中任教。不久,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揭幕了,主教們開始了漫長的討論,討論的結果,在教會中產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其中有些變化為我們對奧蹟的了解是有決定性的。但是直到今日,還有許多教友不能接受這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對我們教友的陶成,不論是初級的,或是高等的,都有極大的影響。他們為什麼不能接受呢?我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適當的講解。他們中有的還不接受繼續陶成的需要,因而拒絕繼續陶成所要求的改變,而這些改變與教會的真正革新有著密切的關係。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我的態度經歷了另一次轉變;我認為這是在梵二大會之前,我在羅馬進修時,上天賜給我的第二個祝福。我進修的科目是倫理神學。我把大部份時間花在研究古典倫理神學課本的起源和歷史上。這時,我得到了兩部在不多年前才出版的著作,它們對我倫理態度的影響,雖然是間接的,卻是有決定性的。第一都是《愛德在倫理神學中的首要地位》,作者是吉萊芒神父(Fr. M. GillemanS.J.)他是一位在印度任教的比利時籍教授;另一部是赫寧神父(Fr. B. HaringCSSR)所著的、今日名滿天下的《基督之律》。

那些我曾作為研究對像的古典課本,現在都被淘汰了;在修院的圖書館裡,很難找到。這類古典課本所討論的,大部份是十誡標題下的倫理守則;它們在討論倫理問題時,很少涉及聖經和愛德;它們所強調的只是理性所要求的職責。至於盟約本身──天主頒佈十誠的背景──反而不加重視,甚至不清楚提及。

當我返回修院繼續執教的時候,我的期望是通過研究新約時代的倫理,把愛德放回原來的位置。教友生活的動力,絕大部份是愛德,不是責任感。利奧納神父(Fr. S. LyonnetS.J.)在他的一篇曾重印多次的文章「擺脫法律的自由中,也強調了同一的觀點。今日還有許多教友,他們的陶育基礎是舊約十誠的神學,實際上仍是法律的奴隸,背著忠於職守的擔子。

今日教會的革新向我們有什麼要求?第一步顯然是熟悉和消化大公會議的文獻。在梵二大會結束之後,曾有一段時期,不論在學校中或是在修院裡興起了一股熱潮,熱烈幫助我們明暸大會的文獻,並使我們趕上時代。但這是第一步,正如法籍神學家蒂拉爾神父(Fr. G. TulardO.P.)所指出的。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有些論點對我確是一大挑戰。他說,把我們個人的神學知識,趕上梵二的要求,本身並不能使教會革新,還必須把自已的信念給他人分享。

這種分享在香港教區內,還只在相當狹小的範圍內進行。我們的修會團體大部分仍沒有作好分享的準備。不過,信仰的分享的確在某些團體中進行著,例如:在神恩同禱的團體內,在像基督生活團的那些團體中;又例如:在舉行共祭的時候;此外,我可以說,另有一種分享形式,在最近十年來相當普遍,就是以個人指導的方式,舉行依納爵的神操。耶穌曾說過:「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即使只是兩個人舉行神操的人和指導神操的人也能夠代表基督的教會。

II 第二個五旬節或「大躍進

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對參加會議的主教來說,是繼續陶成的典型。梵二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又稱為第二個五旬節的來臨。但是,大約十年之後,有些保守者卻有意把梵二此作毛主席使中國受到浩劫的大躍進。梵二確實使教會的歷史,在聖神的椎動之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但是它是否可以與第一個五旬節相比,要由事實來證明。

一定的,兩者確有若干相似之處:宗徒團體在剎那之間,被聖神感化成為一輩新人;宗徒的繼任者,主教們,自大公會議回來,前後判若兩人。這二千三百多位主教,在四年之內,經歷了一次態度上的基本轉變;這要歸功於會議中的辯論。而大部份主教相信大會的辯論是在聖神的光照之下進行的。這是一個不能忘懷的再教育的經驗,也是一個真實的屬靈分辨。

但是有一個重大的挑戰等待這些主教們;當他們返回教區之後,怎樣才能把他們的經驗和信念傳授給他們的羊群?不少主教確曾憂慮,1965年後,在教會內將有重大的事情發生。有的主教幾乎相信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與四百五十年前的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將有同樣的下場。那時候,人們對結束東方的東正教會與西方的羅馬教會之間的衝突,寄予很大的希墓。事實上在佛羅倫斯會議中,雙方已達成了協議,而參與會議的主教都簽署了和好的條款。可惜這和好始終沒有實現:當東正教的主教返回自己的羊群之後,他們的司鐸和教友拒絕他們在佛羅倫斯會議中所達成的協議。結果,佛羅倫斯大公會議並沒有促成東正教與天主教渴望已久的合一。

教會歷史中的這個例子,在這裡是值得提出來的:因為自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結束之後,參與會議的主教們在今日面對著同樣的,或許更嚴重的問題。我說更嚴重的問題,因為梵二所涉及的範團是全面性的,不像佛羅倫斯會議所討論的,只有關聖三奧蹟和宗座首席權的問題;此外,主教回到自己的教區之後,即使只是把四個大憲章裡所包含的道理教授給教友,已經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而有的主教又說,這項任務還只是剛剛開始呢!

為描寫主教們的任務,「教授算是個蹩腳的名詞,因為他們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傳達他們自身所經驗的新精神、新態度和心的皈依。因此,教友的陶成,在二十世紀後半期所強調的重點和採用的方法,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相比,應該是很不同的。這為初步陶成中的教友和準備領洗的慕道者是相當清楚的;但為老一代的教友,對繼續陶成的需要,並不十分了解。所謂老一代的教友,是指那些教友們,他們接受了梵二之前的教育,卻沒有參與梵二的主教們所經歷過的大會薰陶。

如果說,在梵二四個階段的會議中,整個教會真實地經歷了來自聖神的神慰,這種說法並不錯誤。在神慰之後,又緊接一個時期的狂喜;這原是自然的,但也是危險的。聖依納爵警告舉行神操的人必須把神慰與狂喜這兩個時期小心加以區分(神操:336)。人在經歷神慰的時候,沐浴在聖神的光明中,是不會陷於錯謬的;但是,隨之而來的狂喜,不容易與神慰本身分清,就在這裡,魔鬼屢次扮光明的天使,誘人走入歧途(神操:332)不少人相信,在梵二結束後的幾年裡,就出現了這種情形:神慰之後,繼狂喜;而魔鬼則掌握了機會。有的人對梵二的訓導沒有真正了解,也有的人加以曲解,更有的人做得實在過火,因而給不少教友引起了很大的困擾;這種困擾使本來比較保守的人士更增強了拒絕接受梵二訓導的態度,結果導致整個教會放緩了消化梵二訓導的步伐。在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二十年後的今日,我們究竟身處何境?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5年召開了特別主教會議,為了解教會當前的處境。耶穌會的現任總會長高文伯神父(Fr. P-H. KolvenbachS.J.)對這次主教會議所獲得的結論,說了下面的話:這次會議肯定了大公會議後的進展,尤其使人們日益注意梵二文獻中有關「共融的章節,並承認「共融」是教會奧蹟的基本要素和中心思想。主教會議看到現代的人渴望一個真正合乎人性的社會,而「共融」正是天主給他們的答覆。因為只有通過人際的交往,價值和目標的分享、以及彼此的贈予和傳授,所有的男女始能成長成為完整的人。這裡所說的「共融」,是指人類大家庭中兄弟姊妹的共融,它的實現是由與基督的共融促成的。

III 向變遷開放

容我先談談教會的革新。大公會議認為這是一個迫切的需要。真正的革新要求一些改變,而教會確實經歷了很大的改變;三十歲以上的人都看得到,但年輕的一代恐怕不容易覺察這改變是那麼多、那麼大。這裡,讓我指出一些我認為重要的改變,相信這為他們有好處。說是重要的改變,尤其是因為這些改變足以影響他們對教友陶成的看法。

在梵二後的二十年來,人們多少吸收了有關教會性質的觀念,這些觀念正是大公會議傳授給主教的。它們的要點是:我們是天主的新的子民,由共同的信仰而集合在一起的;我們相信基督光榮地復活了,又相信祂臨在我們中間;祂的臨在產生愛,這愛把我們緊緊團結起來,合成一體。這個教會的新觀念,不像過去那樣著重它是個法定的機構,而更強調它是個生活的團體。在這團體中,我們的領袖是主教;而天下所有的主教,他們自身也形成一個團體,承繼十二位宗徒的原始團體。伯多祿是宗徒團體的元首,教宗既然是伯多祿的繼任者,自然是今日主教團體的元首了。

這對教會奧蹟的新解,早已含蓄在禮儀憲章裡。事實上,禮儀的革新是大公會議最明顯的成果:今日舉行彌撒的禮儀,施行聖事,尤其是教友入門聖事(聖洗聖事)的儀式,與老一代教友所熟悉的,大大不同。教會祈禱的儀式就是以行動表達她內心的信仰,有句古語這樣說:「祈禱的法律就是信仰的法律。」梵二的禮儀憲章反映了教會憲章中有關教會奧蹟的新觀念。如果我們明白了這一走向信仰的新態度,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今日要這樣強調建立基督徒團體,例如:新型的慕道班、基基團、小型堂區、以及推行各類新運動的團體。

另一種我認為重要的改變,是關係合一運動的。依照我以前所受的教育,誓反教徒陷在錯誤中,因此,在有關宗教的事情上,我應該避免和他們接觸。但是,梵二的《大公主義法令》、《東方公教會法令〉、甚至《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卻採取了更積極的態度。對於那些「分離的弟兄」所持的態度,是我們首先要嘗試找出雙方共同信仰的真理。這第一步稱為「軟性大公主義」,它是開啟我們的心目,可以看到在共信仰中隱藏著的大體,尤其是有關聖三和耶穌基督的真理。在其他的事情上,也是如此。大公會議鼓勵我們互相尊重,彼此相愛;一旦遇到良好的機會,譬如在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內,雙方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祈禱。

最後,我要談談梵二之後另一個改變,就是教會對神學陶成的新態度。如果我們忠於梵二的精神,這一新態度將使教友的陶成在教會中產生久遠的影響。我們的神學院現在大多數都招收在俗的男女教友;在梵二之前,它們專收準備領受鐸品的男性學生。講解時,現在用地方語;以前則用拉丁語。在教授方法上,現在要採取歸納法,要注重歷史;以前則多用演繹法,大部份不涉及歷史。現在人們受到很大的鼓勵,去觀察時代的訊號,並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作神學的反省。總之一句,在神學的研究上,還是一個十分不同的態度,它對教會中的領袖份子,在基督徒的陶成方面,是極其重要的。

IV 向世界開放?

在大公會議中,主教們用了很多的時間,對教會的本質,作了艱苦的探討。教會原是一個萬古常新的奧蹟,主教們在聖神的協助之下,終於在這奧蹟中發現了新的層面。在會議中,聖神椎動一些主教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既已作了對內的探討,豈不也應該作對外的觀察嗎?於是,在同一聖神的啟發之下,《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就在大會中開始孕育,並得以順利產生。這個論題是唯一沒有列入大會議程中的議案。這憲章旨在描寫教會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憲章開頭的幾句話是經常被引用的,我把它們抄錄在下面:「我們這時代的人們,尤其是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一定的,凡屬於人類的種種,在基督信徒的心靈內,莫不有所反映。因為教會是由團結在基督內的人們所組成的。」

是的,天主子民的每一個成員,確是而且仍是這個世界的公民。我們應該盡我們的一切力量去建設這個世界,使它達到天主所期望的自境界。

在梵二之前,教會給予人的印象,好似一個被困的堡壘,是教友害怕失掉信德的恩賜而躲在其中避難的。或者,取用另一個比喻,教會好似一個實行隔離政策的團體。教父曾說過一句話:Extra Eccle Siamnullasalus,中文可以譯為「教會之外,沒有救援。」人們把這句話作了狹義的解釋,因而在近年來流行一則笑話。話說有一個人剛剛升了天堂,聖伯多祿就領他到處參觀。他們來到一個廣大的區域,四週立著高高的圍牆,裡面傳出響亮的歌舞之聲。這位天堂新客就問道:「這裡面是些什麼人?」聖伯多祿回答說:「噢!他們是羅馬天主教徒,他們以為只有他們在天堂裡。」

大公會議再三訓囑教會應該獻身為世人服務;又應該虛懷若谷,不可再一味譴責無神論者缺乏信心,卻要叩心自問,承認對他們的無信自己也應負起多少責任。我們教友在宗教、倫理和社會生活方面的缺失,與無神主義的興起,難道真的沒有關係嗎?今日人類的生活環境這麼惡劣,我們教友對福音的不忠,實在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身為世人的僕人,教會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她的元首、主耶穌基督的目標。基督來到這個世界是為給真理作證;是為拯救,不是為審判;是為服侍人,不是為受人服侍。我們要繼續基督的使命而工作,而我們工作的動機是聖神賜給我們的愛,博愛眾人的愛。

我們並不獨霸全部真理。這一句話的意思包括:教會固然有對世界說話的責任,但也有向世界學習的需要。這裡教會一詞,我是指每一個天主的子民,包括你和我在內。我們必須與我們同時代的人進行交談。身為僕人,要學習許多事情,要作出許多貢獻。教友受到基督的邀請去給他人分享他所領受的一切,這尤其是在俗教友的使命,因為他們生活在世界中,並與不信者有更多的接觸。基督曾說過,祂的門徒生活在這世界內,但不屬於這世界的。在過去,我們受到警告,屬於這世界,是一件危險的事,這不是沒有理由的。(這裡所指的世界,不是天主所創造的美好事物,而是罪惡所操縱的社會結構。)但是我們不能過於強調「不屬於這世界的」,以致阻了「生活在世界內」。生活在世界內要求對話和交談、施予和領受、學習和分享。在過去二十年來,教會在這方面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神學院已經成功地在世俗大學裡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它們的學位也獲得國家的承認。教育界為促進學科的交流而發起的師生交換運動,這對造就出類拔萃的教友領袖,是個相當大的幫助。另一個例子是社會科學的發達,也幫助了教友的陶成;例如:近代的心理學幫助人了解自已,因而促進了人格的成熟。

聖寵以本性為基礎,前者並不摧毀後者,也不取代後者。因此,人格的成熟和心靈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能幻想心靈的成長取代人格的成長。兩者必須整合起來;然而,信德的成長具有超越的特色,而人的成長畢竟是有限的。整合就是今日基督徒成全的關鍵。

V 在世上誰是基督徒?

做個真實的和整合的基督徒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顯示基督徒陶成的真正的目標。在參考了一些著作和加以深切的思考之後,容我提出一個簡單的答覆。做一個基督徒就是熱烈地接受耶穌基督肉身復活的事實,和這事實所產生的結果。最重要的結果是相信基督,以祂的人性而言,不單身在天堂,同時也親臨人間,與我們一同工作:這就是基督徒應邀相信的,並與人分享的好消息或福音。信仰福音第一個效果就是喜樂;這喜樂也是基督徒應給他人分享的恩賜。

有不少人說自已信仰耶穌基督,但是從他們的言行看來,好似耶穌基督在復活之後,已不再生活在人類的歷史中;他們不能算是真正的基督徒。另有一些人,對基督的高貴人格十分欽佩,他們如聖雄甘地那樣,把基督的山中聖訓作為他們生活的基礎和修身的典型;他們雖然人格高尚、生活聖善,但也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真正的基督徒蒙受召選是為了傳擂基督復活的好消息;固然他們也傳插「壞消息」,就是復活之前的那些事蹟:耶穌的被釘和導致被釘的一切,但是這些「壞消息」是放在復活喜訊的背景下宣講的。正如聖保祿說:「我宣講基督,被釘的基督。」(格前1:23)。保祿這句話的次序很重要,意思是說:「我給大家宣告基督已經復活了,祂今日仍舊活在我們中間;但是請看看過去人們怎樣對待了祂。」

告訴人們應該接受福音的要求,必須背著十字架跟隨耶穌(路92326),這固然是真的,但如果只有這些,並不算是喜訊。或者,針對執政者指責目前的社會制度不合人道、違反正義、危害公益,並要求澈底改革,根本上也不能算是傳報喜訊。如果我宣告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改善人類社會的資源,就是慈善的天主通過臨在世界中的基督所給予我們的恩賜,這才算是一個喜訊。因此,真正的喜訊基本上是:降生為人的基督今天仍生活在我們中間,而且事實上,為使這個有病的社會恢復健康,祂是一位全能的和唯一的「人才」。

初期的教友都意識到生活的基督和祂的聖神臨在他們的生活之中。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種意識最為活躍。事實上,是這一臨在的經驗把他們結成了團體。基督的聖神──聖愛之神──是他們恆久喜樂之泉,也是新的力量和摯愛之源。

正是這愛、這喜樂使那些真正的基督徒能夠超越身體和心靈的痛苦,一如在殉道者身上所表現的。默默無言地傳授和喜樂,可能就是宣講福音最完美的方式。我們都熟悉聖方濟各亞西西的故事:他在亞西西的街道上走一趟,就是一次福音的宣講。同一的愛、同一的喜樂,一旦彼此分享,就產生真實的基督徒團體。

耶穌親自說了:「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基督臨在於今日的世界,一如祂臨在於往日的世界,首先經驗到這臨在的,便是真正的基督徒團體,即是祂的身體,也就是教會。因為經驗基督臨在的過程,並非由個人而及於團體,好似基督先分別臨在於個別的人,這些個別的人再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經驗,而後發現同一的基督。不是這樣的。我們是在團體中先發現生活的基督。祂的聖神,在基督復活的信仰中,把我們聯合在一起,一如祂把宗徒們聯合在一起一樣;聖神又使我們在其他基督徒身上看到他們是基督的兄弟姊妹。

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描寫基督徒陶成的目標。它是建立基督徒團體;在這團體中,我們彼此都是基督內的兄弟姊妹。一位神學家在論述團體生活的新形態時,指出:「所面對的挑戰──不是生活的方式,而是團體的建立。」團體一詞在這裡主要是指歸屬某一集團的感受,和在其中參與生活的經驗;至於生活的環境,例如生活在一起或散居在四方,並不是重要的因素。今日有許多越南家庭,雖然他們的成員分散在天涯海角,但仍是真正的家庭。在香港華人移民家庭中,也有類似的情形。

因此,基督徒團體在這裡的定義是:「在基督內心神的團結。這團結包括心理、精神和社會三方面,而基督則是基督徒超性生命的基礎。」基督祈求聖父賞賜信祂的人合而為一,便是祈求這種團結;祂又加上一個理由說:「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身為基督徒,我們蒙召是為給他人分享愛、喜樂和聖神的恩賜:這一切都是經由復活的基督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而通傳給我們的。愛的表現,按照依納爵的說法,就是分享(神操:23l)。

VI 結論:為真理和正義作見證

所有基督徒的陶成應該圍著復活基督的臨在,在祈禱的氣氛中進行。這陶成的目標之一是,使基督日益廣泛地和強烈地臨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及臨在整個人類的生活中。基督徒的陶成,尤其在依納爵的傳統中,常和傳教的使命不能分離。

基督徒團體經驗基督的臨在,一般是在祈禱的氣氛中注視基督奧蹟的時候;但是尤其是當圍著愛的偉大奧績──彌撒聖祭──舉行隆重重的祈禱時,經驗基督的臨在,最為親切。然而,不論是基督的臨在,或者是人們的注視,並不局限於基督徒團體之內。基督是所有人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真正基督徒的使命在古今都是為自己的信仰作見證;這使命也包括為真理──本性的和啟示的真理作見證。為真理作見證也是促進正義的一種方式。那裡有真理和正義,那裡也有基督。身為基督徒,我們受到邀請與那些也為真理作見證,並為促進正義而奮門的非基督徒攜手合作。今日基督徒陶成的另一個目標是:引領他人認識真理的化身耶穌基督。從這一步,又導致產生新的基督徒團體:就是環繞著復活基督臨在的團體,它們燃燒著使徒的愛德,充滿著傳教的熱忱,關懷所有那些還沒有認識基督的人,或者那些雖然認識了,但還沒有完全依照他們所認識的基督而生活的人。這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直到基督在你們內形成為止」(迦4:l9)。


網頁校對:聖神修院神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