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生態危機問題與道德
主辦單位分配給我的題目是「個人的生態倫理責任」和「團體的生態倫理責任」。在實際進入這個主題之前,我擬跟各位一起來思考有關生態倫理的一般性問題,也就是理論方面的問題,然後我們才來談具體行動方面的問題。而今天我所講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根據谷寒松神父和我合作完成,剛出版不久的一本書(基督信仰中的生態神學》(臺北:光啟出版社,1994),特別是該書的第五篇和第六篇。
首先,我們來談談生態危機問題與道德、倫理的關係,為什麼生態危機問題是倫理道德的問題?
我們知道,造成生態危機的最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由於科技進步,人類生活現代化的結果。以人類的食衣住行的「行」為例,過去人類以雙腳步行,或以牛馬代步,後來逐漸發展成以自行車、機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這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不只消耗能源,而且也造成環境的污染。
第二,由於人類盲目發展工業、追求經濟成長。要發展工業,就得設工廠,而工廠所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棄物,既造成污染,也是地球溫室效應的元兇。
第三,由於人類缺乏道德觀念;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科技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只有當它被人類利用時,才有道德上的好壞之分。當人類以負責任的態度,小心使用科技來造福「所有的被造物」時,科技就是好的。而當人以不負責任的態度發展科技,一心貪圖科技所帶來的享受時,科技就變成不好的。所以,賦予科技倫理價值的關鍵完全在於人類。當人類缺乏道德觀念,只知享受、不知節制時,科技就成為生態危機的元兇。所以,歸根究底,造成生態危機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人類缺乏道德觀念,以不負責任的態度去發展、使用科技的結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態危機問題與倫理道德的密切關係。
不僅如此,當人類只會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以生產和經濟利益為優先時,也會導致對人性的蔑視和扭曲,因為此種作法忽視了人的尊嚴,以物質經濟先於人格和人性尊嚴。此種觀念和生活方式不只貶低了人的價值,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破壞。
談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瞭解生態危機問題,其實就是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卻被傳統的倫理學所忽略。一般傳統的倫理學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大概不出人與自已、人與人或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問題,很少談及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關係,更甭說人與整個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了。直到最近,生態危機問題日益受到普遍的關切,人類的行為在生態危機問題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倫理學家們才突破傳統,把倫理問題延伸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並提出人類對自然大地應有的倫理原則與行為規範。
在還未談到這些倫理原則之前,讓我們先來談談造成生態危機的人為因素。只有先知道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當觀念和不當態度,以及人類如何破壞自然環境,我們才能進一步談及人類的生態倫理責任。
二、造成生態危機的人為因素
1.物質主義:
剛才我們提到,造成生態危機的原因之一是人類盲目發展工業、追求經濟成長,並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這就是物質主義的表現。在這種物質主義的薰染下,許多人窮其一生,致力追求財富、奢華、視聽感官之享受,並以之作為人生唯一的目標。在今天這種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中,物質主義更是流行,甚至支配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的社會正朝向更高的生活水準之方向前進。我們社會生活的標準是:每個家庭擁有自己的房屋、度假地方、彩色電視機、高級音響、至少一輛汽車,及其他許多奢侈品等。
提高生活水準的作法原是無可厚非,而且是合理的。但是一般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準的動機,往往是自私的;他們以為獲取更多金錢、產業和物質享受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忽略了其他人的需要,也從不想到自己的行為給環境帶來多少破壞。這種追求奢華生活的物質主義,導致世界有限的資源面臨耗盡的危機,也導致各種污染的加速。唯有人類揚棄這種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改變這種貪婪的生活型態,生態環境才有可能改善。
2.自我主義:
或稱「個人主義」。持這種人生觀的人主張:決定行為的對錯或善惡的唯一標準,只有行為者本身的利益而已;行為者本身乃是道德上唯一必須關心的物件。自我主義者太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和個別性,他們標榜人性的尊嚴和價值,而忽視人性的另一特色—一即人的群體性、人與他人以及其他被造物之間的關係。在無視他人或其他被造物的存在的情操中,自我主義就很容易變成自私主義。這就有如楊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的消極作法。這樣的人甚至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在自我主義盛行的地方,道德的約束力就難以施展。其結果是公共利益的受損。因為自私的作崇,很容易在利己的情況下,不惜犧牲他人,或是犧牲群體的利益。就生態環境的問題而言,自我主義者只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對待自然環境,只會以個人的利益作為他(她)對自然環境的行為根據。完全不顧慮自然環境被污染、被破壞的事實—一只要被破壞或污染的環境不會危及他(她)自己的利益;也完全不顧及他人的需要—一自然環境不只是我自己需要它,而且別人及後代子孫都須要賴以生存。
3.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者以「人的尊嚴」為倫理的主要考慮。這種看法不帶有個人主義的觀點,因為它堅持所有的人都是道德必須考慮或關心的物件;也堅持在根本上,只有人類的利益才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人類以外的被造物若非不具價值,就是只具依賴性價值。也就是說,人類以外的被造物若要有價值,其價值完全來自於人類,因為人類需要它。所以,它才具有價值;因為它對人有利益,它對人的生存具有影響。所以,它才有價值。然而,基本上來說,只有人類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價值,其他被造物只能為了提供人類的利益而存在。
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這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對自然環境有很大的威脅。自然環境既只為了人類而存在,人類便可以為了自己的需要,甚至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剝削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安危毫無保障可言。既然科技的進步可以給人類帶來無比的利益,所以科技的發展是必須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則是次要的,因為生態保護限制了科技的發展。但是人本主義者應該想到,人類現在和將來的利益都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息息相關。生態環境被破壞了,人類的利益、甚至生存也會跟著受影響。只有當人類讓自然環境保持完整,人類的利益才能真正獲得保障。嚴謹的人本主義者也應該想到,從神學的觀點而言,人雖然是被造界的中心,因為人類是按天主的肖像造的。但是具有天主肖像的意思並不表示人類可以任意對待萬物。具有天主的肖像更表示人類的責任—一即向天主負責來管理及保護自然萬物的責任。人本主義者也應該認識,人與受造界是一體的,人不可能脫離其他受造界而獨立生存。
三、生態倫理面面觀
最近幾年以來,一般生態學家都同意生態環境的危機是屬於宗教和倫理的問題。生態危機是由於人類對自然大地不道德的行為和不負責任的態度所引起的。所以,解決生態危機問題的根本辦法,當從宗教和倫理方面著手。也就是從信仰、思想、行為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著手。
以下,我擬根據書中所提出的各種倫理理論,來跟大家思考生態倫理的問題:
1. 「生物感覺主義」的倫理:
這種倫理主張,我們的倫理行為所考慮的物件不只限於天主和人,而應包括所有具有感覺的生物,特別是那些具有痛苦感覺能力的動物。最近有的科學家甚至發現某些植物也具有感覺。如馬鈴薯在缺水時,會發出一種特別的訊息。這種倫理主張,這些具有感覺的被造物,也是我們的倫理行為所必須考慮的物件。
這樣的倫理對某些動植物的保護具有正面的貢獻,特別對某些保育類的動植物更主張保護。但是這種倫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仍然不夠。因為構成生態環境的因素,除了有感覺的生物以外,還包括所有沒有感覺的生物或無生物。
2.「生命主義」的倫理:
此種倫理主張倫理行為關心的物件應該延伸得更廣,應該包括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一動物和植物。這是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的「尊重生命?倫理所主張的。堅持此種倫理的人主張,凡是生命都具有神聖的價值,凡是生物都有生存的意願,所以都是道德上必須關心的物件。就如史懷哲曾說:「我是在眾多有生存意願者的生命中,一個有生存意願的生命。」(I am life which wants to live,in the midst of life which wants to live.)
此種對生命的尊敬和關心,彰顯出自然生命的地位,認為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價值,而且息息相關、互相依賴,沒有一種生命是孤立的。這在生態保育上確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這樣的倫理要求有點不切實際。因為要在人類的生活中做到完全不破壞生命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即使對堅守不殺生原則的佛教徒而言,此種尊重生命的倫理也是室礙難行的。就基督宗教的神學觀點而言,這樣的倫理否認了人類在天主面前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地位,甚至有將人與動物的地位同等化之虞。
3.「完整性」的倫理:
此種倫理的要求更嚴,它主張「萬物」都具有價值和地位。所以我們道德關心的物件應該是萬物,而不僅是具有人格、感覺或生命的人類或生物。這是一種比較關心「生態體系」的倫理。它主張每一被造物都是組成一個體系或一個整體的一部分,而這個體系或整體具有道德價值。所以,決定我們的行為的對錯的因素,完全在於這些行為對該體系或整體所造成的影響。行為對個別的人或生物所造成的影響,並不構成道德的意義,只有當這些行為影響了整個生態體系時,才具有道德意義。換言之,整個生態體系才是價值的所在。這種「整體性」的倫理所強調的是「自然的平衡」,亦即當一種行為能有保持生態體系的完整、穩定和美麗的結果時,它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的。
此種整體性的倫理認為最大的善在於整體(整個生態體系)的固有價值,所以它強調平衡和完整性,而認為生態體系中的每一被造物都能產生價值,所以都不可隨便加以破壞。只有當一個被造物被破壞時,不會影響整個生態體系的自然均衡,此種破壞行為才可以被容許。所以,我們不可僅以人類或其他生物的利益來當作倫理行為的標準,而應顧及整個生態體系的利益。
在解決生態危機的問題上,此種完整性的倫理可以說是很適當的,然而此種倫理有淪於泛神論的危險的可能,因為當我們把萬物當成神聖不可侵犯時,就可能有泛神論者的作法。此外,由於此種倫理十分強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以致人的主體、價值、尊嚴等問題被忽略,甚至埋沒於自然界之中。從基督信仰的觀點而言,此說有貶抑人的地位的危險。
然而,完整性的倫理在面對生態危機的今天,仍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因它主張整個生態體系的價值優於體系中個別存在的價值。人類若有這樣的倫理觀念,就不會為所欲為地破壞自然環境了。
4.「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倫理:
此種倫理把對自然界的倫理關心和責任,建立在人類的後代和大地的未來。我們都瞭解人類今天對待大地的行為和態度,必然對未來人類的生存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如資源的耗竭、環境被破壞得不宜人居)。所以,今天人類道德關心的物件,也應延伸到人類的後代;今天的人類有責任發展一些策略,來防止對自然環境做出不可挽回的破壞(如資源耗竭、臭氧層的破壞等)。在使用大地資源時,必須同時做到維護和保存的工作。有關此種倫理的詳情可參考「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乙書(該書中文版,由臺北臺灣地球日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
5.「自然律」的倫理:
這是近年來一般生態環境方面的著作所堅持的觀念。它的原則是要人類不可操縱自然、不可干預自然,甚至不要試圖與自然合作。因為自然有自然的運行方式。所以人類的行為只要順從自然原來的狀態就是對的,也就是合乎道德的。俗語所說的「順其自然」就是此種倫理所強調的。這也是道家的思想。
此種倫理提醒我們注意自然界中既存的秩序的價值,以及造物主創造的目的,對維護自然體系的完整有其積極正面的貢獻。但是此種倫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因為過度強調順其自然的作法,很可能忽略人在做為自由主體時,所應負起的責任。
6.「有神論」的倫理:
此種倫理主張:天主是超越的存在,而且是在道德上唯一必須關心的物件。換言之,有神論的倫理要求我們以神的存在和要求做為所有道德行為的根據。所有的道德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遵行天主的命令、行秘所喜愛的事、愛他所愛的物件。而既然萬物都是天主所創造的,也是天主所愛並照顧的物件,所以,我們也應該這麼作,我們也應該愛所有其他被造物,並負起照顧它們的責任。這既是天主的要求,也就是人類應有的道德責任。
上面所提的這些生態倫理,雖然都不是完美無缺,都各有其利弊,但是都提出了我們對待自然環境應有的態度和行為的原則。所以,都可供我們在思考個人和團體的生態倫理責任時予以參考。除了這些倫理之外,我們還可以從聖經和傳統倫理神學的德性觀中,找出我們應有的生態倫理。這是下一段所要探討的內容。
四、我們應有的倫理態度
從聖經和倫理神學的傳統所推論出來的生態倫理,至少有三種:(1)管家倫理;(2)三超德——信望愛—一的倫理;(四)樞德——智義節勇—一的倫理。茲分述如下:
1.管家倫理:
管家倫理來自聖經的人觀和自然觀。聖經的神學主張,唯有造物主天主才對自然大地擁有絕對的所有權。人具有天主的肖像(形像),並且受天主之托管理照顧萬物(創一26—31)。所以,在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上,人只是天主的管家。人既然只是管家,在使用大地的資源時,就必須以向天主負責的態度來使用。人對自然資源沒有絕對的所有權和處置權,而只有管理和照顧的職責。生態危機之所以產生的主要原因,完全由於人類主張對自然大地擁有絕對所有權所致。
管家的職責就是忠實且負責地管理主人所交付代管的財物。所以管家倫理強調人類應以同樣的態度來管理經營天主所交管的自然大地。人類固然有權向自然界支取生活所需,但也必須分辨何種行為構成負責任的管理或不負責任的管理,並且必須善盡管理的職責,來使自然大地免於被破壞和蹂躪。換言之,當人類向自然界所支取的,超過了自己生活所需的,就可能僭越自己的管理權,而失去做天主管家的資格。所以管家倫理可以很清楚地說明人類的生態理責任。
2. 三超德—一信望愛——的倫理:
三超德培養了人的德性,而這些德性可以使人對待自然大地的態度產生根本的改變。
(1)信德使人對天主有正確的信仰:
不只相信天主為宇宙和萬物之主,並相信天主寓居於世界中。此種信仰使人把自然大地視為銀天主聖三息息相關,並把天、地、人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人具有此種天地人合一的觀念時,他(她)對自然大地的態度,必然具有一種敬畏或珍愛的態度,而不再將地視為沒有價值、沒有地位或主體性的「它」,而加以任意的剝削和蹂彌。相反地,他(她)會以對自然大地的責任和義務為信仰的主要部分。
(2)望德培養我們盼望的情操:
盼望自然大地得到更新。雖然在面對諸多生態危機問題時,難免使人產生無力感。加上對人類的有限性和罪性(不願改變生活方式)的瞭解,更使人對人類和大地的未來失去了盼望。但是基督徒的望德卻激發我們相信天主的愛和大能,讓我們的眼光能放遠看到未世的圓滿境界,並激勵我們與天主合作,來促成新天新地的實現。
(3)愛德源自天主對人類及萬物的愛:
因為天主的愛也普及一切受造界,所以我們的愛也應具有這種普世性的幅度。此種對自然大地所表現的愛,特別表現於亞西西的聖方濟的模範中。他把自然大地當成人類的兄弟姊妹。這種對大地手足之情的愛,即是愛德所激發出來的德性。
3. 四樞德—一智義節勇—一的倫理:
(1)智德:
智德使人知道生態體系的完整性及保持這種完整性的重要。並幫助人分析人類對待自然環境的不當態度及其原因。智德使人對目前生態危機的事實有所瞭解,然後知所行動。他們會判斷何種行為是解決生態危機的正確行為。例如,他們會避免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而多使用可再生的資源。
(2)義德。
義德所關心的是權利和義務的問題。在生態環境的問題上,我們可以說,人類和被造界之間也有權利和義務的關係。人類有使用自然環境的權利,也有尊重自然環境的完整之義務。因為所有的被造物都是屬於天主的,都有其價值和權利。所以義德的核心是尊重萬物固有的價值和生存權。
(3)節德:
節德是平衡我們的欲望,不讓不當的欲望走向行動,以利於人的成長。節德是幫助人過簡樸生活的力量,讓人節制使用資源。同時節德也能促使人克制瘋狂盲目的科學研究,以節制發展那些不以全人類的幸福為主的科技。此外,節德也要求人控制人口的成長,以免人口過多造成環境的負荷過重。對生活在已開發或富裕地區的人來說,節德更是需要培養的德性。因為這些地區的人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生態危機的主要製造者。
(4)勇德
在面對困難、危險和誘惑時,能夠堅持到底,並抑制無節制的膽量和魯莽,即為勇德的表現。勇德使人在面對大部分人類肆意破壞生態環境,不知悔改的現況時,仍能堅持原則,不被誘惑、不被消滅,甚至進一步採取果敢的行動,推行並實踐拯救自然大地的工作。勇德使人接受挑戰,將保護環境的工作視為自己的責任。即使因此而遭受批評、欺侮、迫害,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勇德在生態倫理責任上,有其必要性。
五、結 論
造成生態危機問題的是人,所以要解決生態危機問題,也必須從人這方面著手。生態危機所牽涉的倫理問題,不只是人對自然大地的不道德作為,也是人對人、人對神的不道德作為。因為當我破壞了自然環境時,不只環境本身受害,而且別人(包括人類的後代)也會因我的行為受害;天主也會成為受害者。因為自然環境也是天主的創造,以及天主愛的物件。而且,根據我們對天主聖三的信仰,天主自己也寓居於世界和萬物之中。所以,生態危機既是倫理道德的問題,也是宗教信仰的問題。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應該把生態危機的解決,當成自己的倫理責任。這是我們下一節要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