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 徐錦堯 . |

 

99
神學論集
(1994)p.761-774
   

(香港)天主教學校在多元化社會中推行

道德與公民教育之困局及出路 

徐錦堯

 


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現代大都會,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傳統和意識型態。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和更正教徒)總數約佔全港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九七後,連同中國內地的基督徒,信基督的人將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若單以天主教徒而論,比例將會更小。
但香港的天主教徒在社會的影響力,卻是大於它在社會上所佔的人口比例。以學校教育來說,它擁有約三百所中、小、幼的學校,幾佔全港學校的四分之一。事實上,按所投入的人力與物力資源來說,辦學佔天主教在香港的三大事業之首(其餘兩大事業為社會福利和堂區牧民)。
天主教學校在香港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它們幾乎是與殖民地歷史同時開始的。但今日的天主教學校卻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尤其在教授聖經或教授倫理 / 道德 / 公民教育的選擇上。
天主教辦學的困局在於它廁身在一個多元化的處境中,而它本身又不過是一個少數。它的出路則在於它能否對信仰、對教會存在意義重新了解,對傳教或傳福音的分野有更清楚的界定。這一切都會影響教會在辦學上應教授聖經或教授倫理 / 道德 / 公民教育的選擇。

一、天主教的信仰——走人的路
天主教對信仰和對教會的認識,確定它如何去信和如何去傳揚這個教會——包括教會如何「利用」辦學去傳教。
信仰的重點是生活,而生活的基礎是愛。我們信得更深,就是為了愛得更徹底。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百年」通諭中,強調「屬神」的教會要走「屬人」的路;正因為教會是屬「神」的,所以它十分屬「人」。
通諭說:「人是教會要滿全自己的使命時所行的唯一路由……教會全部的豐富訓導正集中於人……鑑於人在現社會涉及極為複雜的關係網,故教會的社會訓導同樣把焦點放在人的身上。有關人的各種科學與哲學探索,都有助解釋人在社會的主位,並使其更加了解到作為「社會人」的自己……教會的社會訓導汲取科學與哲學的貢獻,並幫助人走上救恩之途。」(百年53、54)
聖經的啟示也十分清楚,它是以「人」及以「愛」為中心的:
「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若壹四7∼8,16)
「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壹四20)
「不是凡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七21)
「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瑪廿五40,45∼46)
「純潔無瑕的虔誠,就是照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雅一26)
「如同我(耶穌)愛了你們,你們也該『彼此』相愛。」(若十三34)

二、教育——全人的發展
如果信仰是走人的路,那麼天主教的教育便應指向全人的發展。一九七七年梵蒂岡教育部發出的文件「天主教學校」清楚的說:
「我們絕不能忘記,在學校中授課的目的是教育,就是從內心發展人性,剷除那些阻止他建立完美人格的障礙。學校應該根據此原則為出發點,即是教育計劃應導向整個人格的成長。」(天主教學校29)
不少教會學校以為教會辦學的首要目的是傳教,教育不過是一種工具。但文件卻清楚指出:
「如果將各學科視為信仰的附屬品,或作為講授如何為宗教辯護的有利工具,那便是錯誤的。各項科目促使學生吸收技能、知識、理性探討的方法,以及對於倫理、社會應有的態度。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他們發展人格,並引導他們在社會團體中成為積極的一員。」(仝上39)
至於教育的方法和方向則是:
「學校是藉著有系統的方法,以及對於文化作具有批判性的吸收,以達成完整的教育的處所……藉著與文化遺產的交流,而產生完整的教育的優良地點。」
目的是使學生能:
「將所學習的配合到他們所熟悉的真實生活的狀況中……學校當鼓勵學生們透過活潑的理解以運用他們的睿智,而培養清晰的頭腦與創造力。這樣必然幫助學生領會到自身經驗的意義及經驗中的真理。」(仝上26,27)

三、全人發展的基礎——道德與公民教育
但天主教存在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辦學!天主教學校更不能只是教人以謀生的技能,而對人生的意義毫無主見,或對提昇生命的素質毫無幫助。道德與公民教育因此成了天主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天主教的自我意識中,它相信自己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和社會的酵母,有回應人類渴求和社會具體需要的責任。面對今日不少香港人的精神狀態,下列的名詞或描寫也許是大家都熟悉:九七大限、末世風情;視短期物質利益回報比家庭、道德更重要;不求天長地久,只求眼前「過癮」;對今日及未來都感到無能、無奈;無厘頭、不認真;不會思想、不願思想、鄙視思想;不要道德,嘲諷道德;做人無所守、無所堅持;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關心別人;消費主義、無限制的享樂、歡樂今宵;深感人生空虛、寂寞、無意義……面對這種現狀,教會有重建道德文明和精神價值的責任,公教學校在這方面責無旁貸。
因此「天主教學校」說:「學校就其為教育的機構而言,主要的職責之一就是負起道德方面的責任,以具體地喚起個人內在心靈的活力,並協助每一個人達到倫理方面的自由。」(仝上30)
一九八八年梵蒂岡公教教育部也頒發過另一份文件「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以下簡稱「宗教幅度」),它描寫在轉變的世界中的青年人的情況:
他們有很廣泛而多元的知識,然而未能適當地處理和選擇所學得的知識。他們常常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去分辨是非;得不到必須的宗教和道德準則,使他們在面對社會風氣習慣時,也能保持客觀和獨立。他們生活在單一層次的宇宙裡(即平面的人生),其唯一準繩是實際用途,而唯一的價值也就是經濟與科技。有些青年人則生活在一個沒有真正人際關係的環境中,要忍受孤寂,並且缺乏愛。他們對未知的將來感到非常憂慮,價值觀一片混亂,非常害怕核子、失業、婚姻失敗、貧窮等問題。內心的憂慮與不安逐漸使他們只集中自我。當他們未能在生命中找到任何意義,或是要逃避孤寂感時,便會沉迷酒精、毒品、性愛、標奇立異等。(參考「宗教幅度」9-13)
這一切都標誌著,今日青年人十分需要道德和公民教育,系統化的、完整的、全面的、嚴肅的、有深度的、能幫助他們進入未來社會的道德和公民教育。

四、少數者的任務——作社會的先驅
天主教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形容天主教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教會憲章1)。換句話說,教會在與神的關係,及與人的關係上,應該相似十字架的形狀:在縱線上致力於天人的合一,在橫線上則尋求人與人之間的共融。它本身應是一個這樣的「記號」,而且還應為此而奮鬥。但教會始終是一個少數;二千年來發展的結果,仍未能使基督徒的總人數超過全球人口的半數。耶穌二千年前形容他的門徒是「小小的羊群」,今日仍然十分正確,至少在亞洲。
少數者的教會可作什麼?它可作光、鹽和酵母。上述三者都是可以在大環境中起作用的少數。一點燭光可以驅逐黑暗,一座燈塔可以導航,一點鹽可以使一大碗湯有了味道,一點點的酵母可以使一團麵粉變成鬆化的麵包。
人類的內部運作似乎也是如此。聽音樂的人多,音樂家少;欣賞藝術的人多,藝術家少;穿衣服的人多,裁縫少;吃飯的人多,廚師少……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活著的人多,懂得生活藝術的人少,有能力提高生活品質的人更少。作為社會的「先驅」,教會必須在生活的品質上發生推動的作用;教育便是它在這方面的努力和嘗試。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教會要朝著下述方向走去:
1.求同存異
為要成為團結人類的工具,教會絕不應以老大哥和救世主自居。我們相信在這多元化的社會中,一切的真、善、美都是來自那位唯一的「真、善、美」——天主,不管你如何稱呼祂(或是否相信祂)。我們相信所有文化、所有宗教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梵蒂岡大公會議便曾經形容天主教是個「旅途中的教會」(教會憲章6,50),要不斷「更新、潔煉」(仝上4,8),要努力「邁向真理」(仝上4)。雖然教會自覺擁有真理,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在信仰上不能錯誤」(仝上12),負有「宣講福音、訓導萬民」的責任,但它亦同時承認,「在此教會組織以外,仍有許多聖化及真理的要素存在。」(仝上8)因此,對話、交談、互補、互相欣賞、求同存異,便是一個活在多元化社會的公民或任何組織都應有的態度。因此道德的標準不能單單基於某一個宗教的經典或傳統,關心的範圍也要顧及各方的需要。
2.找尋另類的抗衡文化
如果我在上面第三節中,有關今日青年人思想狀況的描寫是正確的話,那麼,針對這情況而實施的道德與公民教育,便是當務之急了。
青年人喜歡合模,以肯定自己的身份;他們自覺年輕,以為自己在世上有無盡的光陰可以消耗;他們喜歡享樂(這完全是正確的!)但以為只有一種享樂的方式。這都需要教育。青年人需要清楚的認識,通往快樂人生之路有很多條,我們不必合模;我們應該享樂,卻毋需浪費青春。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建立起良好而持久的人際關係,有深度的內心生活,保持與大自然的和諧,對社會和歷史都有所承擔……這一切都是通往幸福的大門,公教教育要毫不猶疑地鼓勵青年人向這目標走去。

五、傳福音與傳教的分別
所有宗教都關注「傳教」的問題,以招攬更多的信徒,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天主教更關注的是「傳福音」的問題,使更多人能度更豐盛的生命。
「天主教學校」文件指出:「天主教學校應當培養具有責任感與修養的人,能夠按照良心的指引,自由地做抉擇。」(天主教學校31)
天主教學校如果要教授教義,目的也是「逐步培養學生的良知,修成基本而恆久的德行,特別是愛德,因為愛德可說是賞賜生命的精神,它使具有德行的人,轉變為基督的人……基督化的人。」(仝上47)「基督化的人」就「人」,是一個百分百的「人」。
文件繼續說:「福音教育工作是教育過程中的基本要素,因為它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選擇一種負責而適當的生活方式。」(仝上49)
「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文件亦指出,教會要「透過天主教學校傳揚福音、教育青年,並努力為其成員培養健康與道德的生活方式。」(宗教幅度34)
在這教育過程中,學校要「瀰漫著福音精神;充滿愛與自由……理想必須轉化為事實,思想和生活方式應彰明福音精神,將學校演變為家庭,由一個機構變成一個團體。」(宗教幅度25,29,31)
文件認為傳福音應包括一切人性的和公民的價值,「因此,傳統的公民價值,如自由、公義、敬義、追求社會發展等都包含在學校目標之內;學校生活則見證上述價值。」(仝上45)
換句話說,傳福音就是要「指向人性的內在轉化和更新」(仝上66),這人性當然是包括有個人的和社會的幅度。

六、道德與公民教育的具體實施原則
今日在一個多元化社會中的道德教育,已不可能只是一種教人讀聖經的、狹義的宗教教育。天主教不能不教聖經,但不應把聖經當作主體;天主教要教的是如何做人,而聖經則是一個見證。如果生活是甲,聖經是乙,公教教育不應是以乙為主而帶出甲,反而應是以甲為主而以乙為證。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分量,但意義卻是完全的不同。此外,道德與公民教育在實施時,還應顧及下列原則:
1.不是德目教育
道德與公民教育不是單單教人做「好孩子」,所以只是給學生灌輸一些德目,或單是和學生討論一些他們生活上的問題,如交友、使用金錢、毒品等問題是不夠的。道德與公民教育是一個學科、一門學問,一套幫助學生面對人生的方法。用「宗教幅度」文件的觀點來說,道德與公民教育需要「一套基督徒倫理系統」。(宗教幅度82)
2.人文科學
德育本來是指向「全人」的發展,因此一切有助於「人」成長的學問,都是德育的材料。我個人在拙著《中學倫理教育課程》(群居、探索、修身、新民等;台灣版名稱為群己關係、倫理之路、身心成長、現代公民等)中,特別選擇了社會學、心理學、邏輯學和政治學等人文科學作基礎,便是基於這一信念。「宗教幅度」文件也認為,宗教學科應與其他學科保持連繫,「好使人類知識與宗教意識之間得到協調。」(宗教幅度70)文件特別指出人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的價值,因為它們可以「向學生提供人類個體的完整圖象」(仝上55),學生藉此還可進一步「逐漸深入明白『人』的觀念所包含的意義:才智與意願、自由與感受、有能力成為活躍與富創造力的人、賦予權利與義務的個體、接受人際關係、在世界上肩負特殊的使命。」(仝上55)在這過程中,學生可「利用有系統的方法,找尋回應有關人類、世界、天主等問題的最佳答案……帶領人類智慧接觸神聖智慧。」(仝上57)此外,還應協助學生認識歷史的整體,使「學生在注視人類歷史的整個圖象時,會看到文明的發展,並認識經濟發展、人類自由、國際間合作等過程……和人類在此所付出的掙扎。」(仝上59)這樣也回答了道德與公民教育是一門很嚴肅和有系統的學問。
3.中國文化
「宗教幅度」文件認為,「天主教學校要協助學生意識信仰與人類文化之間所存在的關係。」(仝上51)梵蒂岡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也說:「教會的工作,就是要使人心靈中與各民族的禮教文化中所蘊藏的美善,不僅不受損失,反而得到醫治、提高、而達於極致。」(教會憲章17)梵二的「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繼續說:「信友在走向天國期間,肯定人類文化佔有卓絕的位置,有助提高人類對於真、善、美的理解力,對於普遍價值的判斷力。文化使人的心神更能擺脫世物的奴役,更易高舉自身,奉事並靜觀造物真主……天主曾依照各時代所有文化,而發表了談話。同樣,教會亦曾利用不同文化,向萬民宣講福音。教會深入並生活於各式文化中,結果是教會本身及各民族的文化內容,益加豐富。」(現代憲章57,58)基於同樣原因,香港主教胡振中樞機在他的一九八四年「有關香港前途聲明」中這樣說:「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引以為榮。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其高尚的倫理價值、人生理想,天主教會一再推崇。」所以他在他的「邁向光輝的十年」(1989)牧函中,亦強調了天主教學校應「努力提高倫理教育及民主教育,並須深入了解和尊重中國文化,及認真考慮以中文為教學媒介。」
4.福音精神
但天主教不是一個純粹的人的組織,它最後要導向的是耶穌基督。這並不是要人人相信基督,而是人人要快快樂樂的去生活。福音所表達的絕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精神;耶穌要傳的也不是一個宗教,而是一個正義、仁愛、和平的「天國」。教會要懷抱信仰,也要活出信仰。在道德與公民教育中引用聖經,是為了突出道德範疇中的另一個角度,為喜歡合模的現代人提供多一個另類。「宗教幅度」文件希望公教學校能「植根於福音,並從福音吸取靈感和力量。」(宗教幅度47)儘管天主教尊重一切文化,但「成熟的信仰必須能夠分辨並拒絕那些傷害人類尊嚴、違背福音精神的文化反價值……在信仰光照下,闡釋人類文化並給予指示。」(仝上52)
5.實踐體驗
真正的道德與公民教育也不只是一堆知識。它最後要培養的是一個有道德感、責任感、承擔感的人,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對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物都有客觀而全面的認識,有能力面對生活的挑戰,在面對自己、他人、社會時,都能拿捏適當的分寸,度一個積極而快樂的生命。這要求學生能有機會去面對外面真實的世界,體驗生命,並分析、回顧、反省和了解生命。在這方面,參觀、訪問、實地視察、體驗生活、各種交流活動、甚至小組動力等等,都有助於道德與公民教育的施行。
6.由經師到人師
在道德與公民教育中,教師是極為關鍵性的人物。他們不單要做經師去教授知識,還要做人師去啟發學生做人之道。他們必須為他們所教授的作見證,「就是把課堂的內容生活出來……使學生能在教師身上認識到真正的人性的品格。教師須效法基督,活出做人的意義。這包括愛護、機智、諒解、堅強的精神、公平的判斷、耐心聆聽別人並謹慎回應,最後,能參與個人聚會以及與學生交談。如教師對基督徒境況有清晰的遠見並配合生活,便能幫助年青人發展類似的遠見,且在學生實踐時,給予所需的啟迪。」(宗教幅度96)

 

(香港中文大學主辦「道德與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廿二日)

 

筆者按語:
台灣正在不斷開放,教會亦慶幸有機會在自己辦的學校中加進「宗教教育」。當我參加這次研討會時,我卻發現了兩件頗值得深思的事。其一,是新加坡一位講者指出,在多元化的星洲,他們曾努力引進「宗教教育」,現在則被迫放棄,因為宗教本身很少有多元化和互相接納的胸襟。其二,是筆者本文引起了大陸學者強烈的共鳴,他們共有十人,來自華南、北京、南京、長春、華中、華東六間師大,及上海教育學院。他們還有意(或已決定)邀請筆者將來往他們的院校談這一類的道德教育問題。其實香港教區也正為「宗教教育」或「倫理教育」的抉擇而煩惱,但筆者深信,本文的方向和內容,不單符合福音精神,而且有益於建設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並在其中作鹽、作光。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