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來,塞爾維亞攻擊波士尼亞、兩伊交戰,以及美國的黑人與白人問題,都是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摩擦而引起的。最近又有德國新納粹反外僑等事。教會對種族主義(Racism)有何看法呢?今分析如下:
甲:種族起源
種族的起源可始於舊約時代1.。諾厄的三個兒子閃、含和耶斐特可說是種族主義的開始。他們本屬於同一個家庭,但是後來由於遷居的地方不同,又受到環境的影響,人種便開始有異了。「人類就由這三人分佈天下」(創九19)。
到了中古世紀,歐洲人清楚地把世界人類分為三種,即一、黑皮膚且鬈髮的非洲人。二、矮小且皮膚黃色的亞洲人。三、西歐的白種人。
從此,學者們便以這三種人來解釋人類的種族。到了二十世紀,學者又把世界人種分為九種:一、非洲人。二、美洲的印弟安人。三、亞洲人。四、澳洲人。五、歐洲人。六、印度人。七、美拉尼西亞人(Melanesian)。八、密克羅尼西亞人(Micronesian)。九、波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2.。
從科學方面來看,沒有一個種族能說比另一個種族高超或低賤,因為每個種族都有其優劣點的。
種族主義的優越感產生一些不良的後果,即阻撓、隔離、殖民地主義、奴隸制度,甚至大屠殺。南非的種族隔離制(Apartheid)、美國的印弟安保留區,以及希特勒的屠殺猶太人,都是優越感所產生的後果。
學者們把種族主義分為兩種:首先是個人的,即個人對他人的偏見和輕視。另一個是團體式的,例如某些機構、學校和事業對某種人的歧視。
乙:聖經方面
在舊約中,猶太人自稱為「天主的選民」,這種觀念便產生最早的種族主義。但是,耶穌基督卻打破了他們的這種想法。在祂公開傳教時,說:「上主的神降臨到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路四17—21)。這些話是針對普世人類,而非指某種民族也。
在他升天前,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瑪二十八19)。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十六15)。耶穌希望普天下各種族的人都能得到天主的救恩。
聖保祿更把這些種族視為天主的家人,「所以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弗二19)。
耶穌在公審判時,要審判世界上的一切民族:「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瑪廿五31∼32)。就是說一切種族都在耶穌的統治下。
總而言之,從這些章節中,我們可得知耶穌對各種族是一視同仁的,祂真有我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精神。
丙、教宗言論
歷代教宗都隨從耶穌基督的聖訓,反對種族主義。尤其反對黑奴的販賣。在公元一八八八年五月日的「在很多」(In Plurimis)通諭中,良十三世教宗在致巴西主教們的書信中,特別強調廢除黑奴制度,認為這是不人道的。
庇護十一世在一九三七年三月十四日的「Mit Brennender Sorge」通諭中,向德國主教們解釋希特勒的優秀民族感,斥責納粹政府對猶太人的殺害。
庇護十二世也在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我們上任」通諭中,解釋人與社會的合一。次年的耶穌君王節,即在一九四O年十月三十一日,教宗親自把十二位不同種族的神父祝聖為主教。同年又致美國主教團,特別關懷有色人種。
若望二十三也在「慈母與導師」(一九六一年)與「世界和平」通諭(一九六三年),指斥世界的種族主義。
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七九年三月四日的「人類救贖」通諭中,強調重視種族的得救和尊威,「人類是教會最重視的,教會極關懷的是種族的真正權利和地位」。
同年十月,教宗訪問美國時說:「我期望一切愛自由與和平者能給一總的人機會,協助那急需者、貧窮的及無能力者」3.。
今年(一九九三年)在致蘇丹國王信中,教宗說:「教會總不忘記且鼓勵你們去追求正義和平。在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發展中去重視人類種族的尊嚴」。
雖然教宗們的言論是如此肯定,但不能完全使當代社會滿意。但至少減少教會的一些人士參與種族主義運動。
丁、神學家的看法
歷代的神學家們也擁護教宗的立場,反對種族主義。十六世紀時,著名的西班牙道明會土戴拉卡沙斯(Bartolome de lar Casas)曾促使西葡兩國國王擯除種族低賤的觀念。同時也認為那些被統治的民族文化,不管與教會傳統是否有差異,都該受到重視。
卡沙斯的這種觀念深深地影響另外兩位神學家,即維多利亞(Fancesco de Vitoria 1485—1546)和蘇亞來斯(Fancesco de Suarez 1548—1617)。前者是西班牙道明會士,後者為耶穌會士。
維氏是一位人文主義者和神哲學家,他曾被稱為「國際法之父」,在一五二七年至一五四O年的演講中,他強調國際倫理觀念,即批論那些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他斥責西班牙政府征服美洲的方式,以及奠定正義戰爭的意義。同時解釋如何要善待那與本國不同的民族。在這方面,他採納聖奧斯定和聖多瑪斯的觀點,反對戰爭。
蘇亞來斯在一六一二年寫了一本《論法律》,解釋自然法與國際法的關係。在此書中他強調種族要受到尊重,和保護人權的原則。
美國神學家包姆(Gregory Baum)在他的《神學與社會》書中,認為團體的種族主義不僅對種族有害,而且更輕視整個社會,因為他們是在污辱天主的肖像也」4.。
德國神學家卡爾拉內(Karl Rahner)認為梵二重新強調教會多種文化的交流,是此次大公基本神學的貢獻。他把梵二與耶路撒冷會議相比5.。
美國是世界種族的大熔爐,它對種族主義是很敏感的。美國主教團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申明其立場說:「在我們社會和教會的種族主義是很惡劣的,雖然二十多年來改善不少,但種族主義仍然存在……我們希望大家要注意這種族主義,尤其是在種族和經濟正義的關係中。種族主義與經濟能毀滅我們的社會6.」。
戊、梵二文獻
教會既然是至公的,所以很自然地包括一切種族的合一,即如耶穌所說的:「父啊!願眾人都合而為一,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若十七20)。為此,梵二解釋說:「教會是一個有形的聖事,給全體及每個人帶來這拯救性的統一」7.。
所以教會追隨耶穌基督的訓導:「基督徒的愛德實在是不分種族、階級或宗教,普及全人類的」8.。
「教會勸告其子女及所有的人,以天主兒女的家庭精神,克勝各國及各種族間的糾紛,並替人類合法社團提供內在的穩固」9.。
教會也鼓勵信友為人類的正義與合一運動努力10.。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三日,宗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公佈了「教會與種族主義」一文,文中說:「在教會內不該存在種族,或國家、社會條件或性別的不平等,因為它是至公的。教會在實際上把世界各民放聚集在一起,使一總的種族分享同一個信仰」11.。
結 論
重視各種族的聯合國在一九六五年召開會議時說:「任何種族之間的優越感言論在科學方面是虛偽的,倫理方面是可憎的,以及社會方面是不正義且危險的」12.。
到了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日,聯合國再次聲明攻擊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保祿六世教宗立刻表示贊成此舉。
本人希望不僅教會和聯合國,其他國家都同心合意地消除這種觀念。使世界的各種族能如我國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姊妹)也」的精神,共聚一起且安居樂業。
注釋:
- Dictionary of the Bible──See Races.
-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Q&R. vol.10, Chicago, 1989, p.55.
- Homily at Battery Park, N.Y., Pope John Paul II, Oct. 1979.
- Theology and Society──by Gregory Baum, Paulist Press, N.Y. , 1987.
- Racism in America, op. Cit. p.11.
- Laser : op. cit. p42.
- 教會憲章第九條
- 教會傳教工作法令第十二條
-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四十二條
- 同上第四十三條
- The Church and Racism, by Portifical Commision, Jurtilin et Pax. Vatican city, 1988. p.31.
- Ibidem p. 43.
主要參考書:
- Commitment : by National Catholic Conference for Inter─racial Justice, Spring 1993, See “Geographical Races.”
-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 Svol. Q& R. Chicago Illinois, 1989.
-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us : by US Bishops’ Pastoral Letter on Racism in our Day, Nov. 14th 1979. By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 edited by James Hastings, Charles Scribner's son. N.Y., 1963.
- Racism in America : by Robert J. McClory, Fides and Clareton, 1981.
- America's Original Sin─a study guide on White Racism by Sojourners Washington DC, 1992.
- Concern for the Church, by Karl Rahner, transl. by Edward Quinn N.Y., Orbis Book, 1979.
- Theology and Society, by Gregory Baum, Paulist, 1987.
- Laser : Creating Unity in Diversity, by Marina Herrera, by NCCIJ, 1985.
- The Church and Racism─Towards a more fraternal Socity, by Vatican City,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