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 林逸君 . |

 

95
神學論集
(1993)p.130-146
   

理性與情緒1.     

林逸君

 


常聽人說:「某某是理智型,某某是情感型。」也許就某某人此時現況中所表顯的特徵予人的印象正是如此,但從人是整體性、過程性的角度而言,則不易將人生命歷程中的某一階段或某些事件輕率地加以概括、解釋和定型。再說,人的內在世界是相當複雜的,而理智和情感又是人心理動力的兩股暗流,既是分立的又是共存的。是相對的又並非對立的。兩者彼此衝擊,互相制衡,人終其一生都在這兩股力量的互動下作息。事實上,理智與情感若不加以探討,了解其性質和力量所在,給予適當和充分發揮的機會,則人勢必在無知無明中受這兩股勢力的支配驅策。因此,本文擬溯本追源地從人早期發展的過程中來了解,並從應用的角度來尋找平衡適應的方法,使能助己助人涵容這二股力量,以期情理諧合,發揮潛能,逐步邁向天人合一的境界。

壹、人之初的基本情緒
人從呱呱墮地的一剎那走進了遼闊的現實世界,一面帶著受自母體的一切潛質,在受孕與生產的過程中暢達通順;一面不免承受來自個體以外的客體環境的衝擊。面對週遭陌生的環境與人物,在互動的經驗中進展,逐漸有了自我意識,體認自我的生命與存在。在這些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心理學派有不同的觀察、臆測和推論。以下只從某些理論中,剝絲抽繭,以簡卸繁,以理解人在早期發展中的情緒力量。

一、從生理心理因素看人的原始本能、情緒及先天結構
本能的概念來自佛洛伊德的理論,是以生理結構為起點而到心理的變化過程。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將他的論調評為「過分誇大」或「極端化」。儘管如此,他對人的情緒經驗這一層次的探討有不可抹煞的貢獻。他提及的人的原始本能正是人基本情緒的來源。
按他的觀點,人是一個複雜的能源系統,人有兩個與生俱來的原始本能:性慾和攻擊。他稱這兩個內驅力為「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出現在人的早期階段內,是人無法控制的,即所謂原發性進程(Primary Process)。雖然他也承認在人的續發性進程(Secondary Process)中,人能以自由抉擇其行為,但此抉擇仍以滿足性需求為前題,似乎是由原發性進程中所未予滿足的需求,轉移到續發性進程內以求完成。性慾(Libido)更是他理論的據點,它本著快樂原則來減除在人心積壓已久的緊張。簡言之,身體在尋求直接滿足時,體內組織因需要而產生此能量。性慾強調的是情感依附,情感集中於一個投資或發掘的對象。同一性慾能轉移到不同的層面上,以獲致身心的快感和滿足。於是連吸吮、咬牙、排便,對性器官的興趣、幻想、戀親、求知慾、友誼、異性交往等,這些追求快樂的行為和情感的滿足,都被括入性慾活動的範圍。一切愛恨、喜惡、嗔怒的複雜情緒,都能經由性慾的正反面而不斷延伸。
情緒常是伴隨著自我的情感經驗而來,按佛洛伊德的三向度的自我論,衝動、慾望是本我的原始特性,旨在尋求滿足取得快感。超我是較高層次的我,是個體道德觀與理想的化身,對本我而言是一項挑戰和阻撓。為此,自我須在本我與超我,以及外在環境之間協調;即平衡由超我而來的壓力,在不違反社會道德規範下,滿足本我的衝動和慾望。在這一過程中,本我的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之間的衝突形成一種焦慮的緊張狀態。最原始的焦慮來自出生過程中的創傷(Birth Traumna),使新生兒面對內在與外在刺激時,無從把握而形成莫可奈何的無能處境,成為日後某些無意識的神經性焦慮,或道德性焦慮的來源。
再從另一個發育因素看自然派(Ethology)所強調的先天結構。在自然派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下,發現人有類似於動物的原始本能,這種本能是一種不經學習的、先天性的、自發性的行為。它來自與生俱來的先天結構,這種先天結構又可分為兩類:即先天反應結構和先天固定的行動模式(The 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 and fixed action pattern)。
所謂先天反應結構是指個體只對某些刺激作出特定的反應。如小雞對母雞記號性的叫聲,而這種聲音對別的動物而言,是不會引起溝通性的刺激。先天反應結構包括口渴、飢餓、性慾等的慾望行為,和怕受傷、畏苦、恐懼死亡等的嫌惡行為。所謂先天固定的行動模式是來自神經系統,不論任何時空場合,此行動有其固定出現的模式,是較實現性的一種行動。如吃喝、哭笑、逃避痛苦、逃避受傷等。此外,自然派所提出的銘印(imprinting),即由情感傾向所形成的原始印象對情緒依戀、社會吸引等的影響力也是常見的事。
由此看來,不論是佛洛伊德的原始本能或自然派的先天結構,都能讓我們發現,在人生物性發展的過程中,人的情緒與某些原始因素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這是在理性功能還未完全發揮功能以前的人的現象與情況(Pre-human)。

二、從杜會心理因素看人初期的情緒發展
「環境」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對初生兒來說是一個衝擊。這裡所說的環境,是指個體以外的種種因素,包括嬰兒所處的周遭環境、感官所接觸到的一切人地事物。在嬰兒的掙扎和反應中,我們不難看到情緒出現的種種現象。
荷妮(K. Horney)曾指出人的最基本的情緒是焦慮。焦慮來自嬰兒對新世界尚未有適應的策略和能力;挫折、無能、無助正是人之初的情緒經驗。焦慮隨著環境的變更而遞增,為了追求自身的安全和滿足,嬰兒反覆地掙扎,尋找與人雙向溝通的管道和生活方式的建構。父母是否能適切的照顧,成為嬰兒存在性的焦慮,也易於衍生依賴、壓抑和矛盾的敵對情緒。在這一觀點上,Sullivan有類似的說法,他認為嬰兒焦慮源自外在環境的刺激和母親不適切的照顧,特別是母親不健康的情緒能干擾孩子的感情世界。他發現某些成人的無意識焦慮是來自早期生活中母親焦慮的感染。
引發基本情緒的另一種說法,是關係對象的出現。曾對早期經驗作過研究的多位心理學家,如佛洛伊德、皮亞傑、沙利文等,都同意嬰兒在十八個月內的發展情況,與關係對象的出現有密切關連。首先,初生兒在一個混合未分化的自戀階段,尚無與外界溝通的能力,情感導向自身,主客一體,吃睡是主要的存在狀態。其後三至六個月中,嬰孩對客體有某種模糊的知覺,能主動地向對象展開笑臉,以哭笑表達舒服與否的訊息,情感外溢導向個體以外的事物。六至十五個月,關係對象肯定地出現,諸如母親的臉、溫馨的擁抱、滿足身心的乳房等穩定性的具體對象。且能區分母親和陌生人,情感直接導向與個體有關的人地事物上,並由籠統的快感或不舒服分化為安全、信任,或焦慮、恐懼等的複雜情緒。
關係對象中,以人物的互動關係對整個人的情緒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Erikson的人生八大階段列舉影響人格成熟的關係人物,這些中介人物對人情緒感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裡我們只從六歲前三個階段來看。
首先,母親是一最關鍵性的人物。這是大多數心理學家所一致贊同的。母親的接觸和照顧能否符合嬰兒內部記憶的預感、想像和感覺,是嬰兒建立自信和對外在環境信任的關鍵。母親不適切的對待只會引致懷疑、悲觀和敵對感。一至三歲時,孩童開始控制大小便,學習自我控制,忍受身體的緊張。這一階段的中介人物是父母。父母給予孩子合理的自由程度是獲致自立自主的關鍵。過分的保護與要求則會產生懷疑、羞愧和無能感。四至五歲時,孩子開始接受父母設定的標準來判別是非,且逐漸內在化父母的價值觀,道德標準也有了某些自我評價。這一階段的中介人物是家庭。家庭氣氛及成員對孩子的主動進取及犯險勇氣的讚賞鼓勵程度,是自動自發的誘因。挫敗、懲罰最易引發罪惡感,使個體自我壓抑、畏縮、被動、不敢自我肯定。
從上述看來,可以發現人之初的基本情緒來自環境的刺激和關係對象的因素。但促使嬰孩的情緒由單純的感覺進入複雜的情感世界,還須配以自我演化進程。

三、從自我心理發展看基本情緒的內在變化過程
自我心理學派對早期經驗的研究,在關係對象上加上了主動性的自我變化過程,認為此變化出現在三個較為明顯的階段上。初生兒的首三個月受遺傳因素影響,較處在發育的階段中,可視之為理性尚未發展完全的人(Pre-human)。四至六個月時,嬰兒透過笑的記號發出對外溝通的訊息,這是一個嶄新的回應行為,是人格發展中第一次自我組織的展現。六至十個月間,嬰兒在知覺、認識、記憶能力與對象關係中拓展,能分辨熟人與陌生客,情緒由笑臉轉變為程度不同的不愉快,即所謂第八個月的焦慮。這是情感出現的記號,顯示嬰兒已能建立固定的、具體的對象觀念。心理學家稱之為「第二組織者」(Second organizer)出現,情緒反應呈嫉妒、惱怒、生氣、羨慕、佔有慾等多元化的現象,防衛系統也逐漸建立起來。
懷特(White)則從積極的情緒與理性方向出發,提出勝任能力(Competence)的思想。雖然他並不否認人有其理性尚未開展的籠統階段,但卻不以滿足快感的本能、驅力為人生的大前題。他認為人居主動地位,有其勝任能力,且對其發展方向具有某種興趣和好奇心,在與環境互動時充滿探索、操縱和成就的信心。因此,他以為小孩的發展面不只是停留在口慾期、肛門期、性器期等的生理狀況上,而是一種自主、自動、自發的主動經驗,以喜歡探索和嚐試來學習與人,與環境的互動反應。
綜言之,不論從生理心理、社會心理、自我心理來觀察研究,都能發現人之初的情緒經驗及情緒在早期發展中的種種現象,情緒在人的生命中可說是與生俱來的,與整個個體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它確是人的本質之一。

貳、成長中的理性功能
雖然不少心理學家對早期嬰兒階段強調在基本情緒上的發展,但Piaget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為人的理性能力從早期經驗已有發展的跡象2.。首先他從認知的觀點來看,相信在人內有一認知的結構,可用四個心理學概念來說明其認知結構和基本原理:
1.機略(Schemata):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攝取所知覺的事物,加以類化和經驗的統整後,儲存於機略庫中的「資料」,它是操縱活動與行為的樞紐。
2.同化(Assimilation):是個體以「相同」的概念,將所知覺的事物吸入原有的機略中的一個過程。
3.調節(Accomodation):是個體對所吸收到的「資料」,作「差異」的區分的過程。
4.平衡(Equilibrium):同化與調節二者同時進行,舊有的機略因吸收新「資料」而產生不平衡,經過互相調整的平衡作用而達至平衡,新機略也由此而生。更進一步來說,新機略的不斷創造,能使人不斷因應環境,面對挑戰,智力遞增,思想也得以演進和成熟。
Piaget以他的認知結構應用在早期階段上,認為人的起始由籠統的狀態到分化的過程中,理性的能力已經開始發動,小孩吮吸、區分奶頭等,就是經由同化與調節的過程而來。對第八個月的焦慮,陌生人的刺激這一點上,他認為也是嬰兒認知能力的過程。首先,嬰兒向人的臉發笑是記憶功能的記號,繼而對任何人的臉都以相同的觀點來吸收且產生快感;在同化親人的各種特徵後,於關鍵階段時有了區分差別性的能力,察覺陌生人的新刺激與記憶中的親人不符,引致不適應的焦慮。
如此,Piaget把情緒與認知能力以相同的結構互相整合。他強調的是理性的人在環境的互動下,由於同化與調節的功能而主動因應,由感覺到思維。這種認知發展的過程,主要是從意象出現到行動機略的不斷增加,產生抽象化的概念、圖像或符號,逐漸系統化成為普遍規律。如保留數量、質量、容量的觀念,作出比較和秩序排列。以後人的理性功能會綜合、分析、判斷,並以邏輯、系統及抽象的規範來作決策及解答難題。這時候,人的理性功能隨著成長獲致充分的發揮。
另外,羅列根(Lonergan)對人認知的能力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從主體的自我歷程來表達人的認知過程。他將認知區分為認知的內容和認知的行動。認知的內容就是客體的對象,即所謂「原始資料」(Data)。認知的行動則是主體朝向對象所產生的意識活動。客觀來說,認知行動的形成來自三個意識層次:
1.經驗意識的層次(Empirical Consciousness),包括感覺與知覺的活動範圍,意指由感官所經驗到的「原始資料」。如外在物的顏色、聲音、意象、概念等經知覺組成意象群。
2.理性意識的層次(Intelligent Consciousness),屬於認知的活動,即理性因尋求了解而有了創發性的假設與思考對象。如意識對顏色、聲音的察覺,對意象產生某些想像,由概念領悟假設性的答案等。
3.推理意識的層次(Rational Consciousness),是一種刻意地深思熟慮的活動,即有意識的反省,由反省到判斷而產生肯定或否定的結果。
Lonergan認為主體我就是透過這三個意識層次來認知外界的事物。換言之,主體我的認知歷程如下:
1.自我經驗的過程:向經驗開放,知覺生活的原始資料。
2.自我觀察的過程:察覺從知覺而來的內容,予以想像,大膽假設,深入領悟。
3.自我統整的過程:反覆思維,將經驗、想像、假設予以判斷和整合。
如此,人的成長在認知過程中,因吸收外在經驗而促進內在意識的活動,經認知而成長,因成長而更具認知能力,認知與成長在互動中彼此增強。
在Lonergan的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發現了人的另一種能力——洞察(Insight)3.。它是瞬間的領會,是具體事實與抽象理論之間的樞紐。這種能力在認知過程中有兩個作用:(1)人能由觀察個別現象,抽象化具體事物產生概念而把握普遍原則。(2)人能運用由直悟而來的原則,應用到具體實際的情況中,統合和解釋一般性現象。洞察是理解性的活動,由發現問題而引起興趣,理性不斷地追尋,因瞬間的領悟而獲致解答,是智力與努力並重,理解與直悟兼顧的成果。總而言之,人的理性力量有其天賦的潛能,而非一、二家的理論可以完全涵蓋的。

參、情緒需求與理性需求
理性與情緒這兩股心理動力在人意欲的鼓動下,成為人的兩種心理需求,即情緒需求與理性需求。所謂需求,按Fr。Rulla所下的定義:「需求是個體在生理上、情緒上、理性或靈性上缺乏某種『東西』時,或個體內在尋求發揮或實現潛能時,所產生的行為傾向。」4.從這一定義上看來,需求是一個行為傾向,是由於內在的缺乏,尋求發揮或實現潛能而引起。它的活動範圍至少可區分為四個不同層面5.:
1.心理生理層次:與個體的生存有關,如飢、渴、性需求等。以生理需求為出發點和重點而及於心理。佛洛伊德的性與攻擊需求是典型的實例。
2.心理社會層次:與人的社會生活,即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界的事物有肯定性的關係。強調自我與社會的理論者,就是針對這一層次而言。如Alder所強調的克服自卑感,為優越而奮力。其理論核心基點是一種自卑的心理需求,個體在其生活的環境下謀求特殊的補償方式。積極來說,奮力的結果導向自我實現的健康人格。消極而言,自卑情結或過分補償,將導致各種病態人格,妨礙個體的社會關係。又如Horney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生最根本的奮鬥目標。安全感是人存在的基本心理需求,人為尋求這一滿足,設法因應使人不安的焦慮而發展出親近、反抗及逃避他人三種不同的人際關係模式的生活。
3.理性精神層次:與人的理性能力,即認知、了解、反省、判斷、分析、綜合、系統化等有關。也與人的精神生活,即美感、超越、自我實現、愛等有關。Maslow所提示的「需求層次」頗具代表性。
4.信仰層次:與恩寵和人的自由有關,包括天主主動的邀請和人的自由抉擇與回應。
需求與情緒、理性配合所形成的情緒需求和理性需求各有不同的心理運作:
情緒需求的產生:知覺→記憶→評價→情緒
首先,知覺將由感官而來的訊息予以分辨和解釋,經過記憶的運作,尤其是情緒記憶產生感受及正負面的評價,形成一感受到的行為傾向。即所謂情緒。其結果是主體傾向那些評價為好的、有利的,逃避那些評價為壞的。然而,情緒對需求的評價常是感覺的、直覺的,在個體察覺之前,反應已出現,若需求被評價為有利的,則情緒會推動個體趨向此對象。若需求被評價為壞的,則情緒會促使個體逃避。一言蔽之,情緒全隨感覺的衝動而活動。因此,情緒需求較屬於心理生理與心理社會的層次。
理性運作的歷程:察覺→反省→判斷→決定
由於情緒的展現或某種外在的表達,為理性所意識,經過深思、分辨而作出適當的回應。這一歷程建基於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能力上。人受價值的吸引,採取積極的態度,對情緒需求作出適切的調整,對自我有某種程度的制約。這種需求常在理性精神與信仰生活的層次上。總而言之,個體的行動常取決於個體對此行動的抉擇態度,態度能來自情緒的需求,即衝動和自我滿足,也能來自理性的需求:即個體面對價值時自由抉擇的結果。兩者之間的關鍵點在於人的內在動機,是為滿足心理需求或受客觀價值、意義的吸引。Allport以為成熟人的動機不以謀求眼前的滿足及解除壓力為目的,而是對基本需要有適當的處理,能忍耐挫折、沈悶,努力不懈,貫徹意向,以達長程的目標。
一般來說,屬於意識範圍的心理需求,較容易以理性方式作出某種程度的調整。但如果心理需求是無意識的,則個體在無明的狀態下是不容易覺察的。因為過去的情緒經驗和情緒記憶深藏在人的潛意識內,引起知覺防衛,使個體在遇到不喜歡的刺激時,無意識地壓抑,因而知覺閾自動提高,減低了個體對知覺的敏感度。在遇到喜歡的刺激時,無意識的警覺特別敏銳,因而知覺閾降低,對知覺的敏感度提高。這種現象影響人對事物客觀的知覺度,也影響了記憶及評價的操作,這無異是影響了情緒出現的型態和內容,也增加了理性分辨工作的困難。

肆、情緒與理性的影響和具體適應的方法
情緒與理性是人內的兩股巨流,二者之間並非對立性的好壞,而是在處理上是否協調,讓兩股力量充分發揮潛能。如果處理失調,則會影響人格發展和道德評鑑的能力。
首先是指人格幅度上態度的取向,即面對價值與需求之間所形成的張力。態度對心智和身體的動作有指示性和動態性的影響,態度能來自需求或價值。需求是由主觀心理狀態所形成的行為傾向。價值是由客觀的抽象理想所引發的行為動力。來自需求傾向的態度是功利和防衛,是為了獲賞或免罰,尋求自我滿足和自我防衛,尋求安全感的態度。來自價值吸引的態度是認知和表達價值,是為了追求事實、真理和表達價值本身。因此,人面對需求與價值的衝突時,過分滿足與完全不予滿足之間的處理不當,會引致態度不成熟或表裡不一,內心衝突,影響心理健康和人格的成長和發展。
另外在倫理發展上影響人道德的評鑑能力,即涉及倫理情緒與倫理判斷的問題。倫理判斷的產生是倫理意識經由主體我的意識而擴展,這種意識來自早期父母的教育和習慣所形成的道德我和良心,再經由認知、了解所作的調整,在正確的價值體系下面對具體的情況反省、判斷而以自由意志作出的抉擇。
至於倫理情緒,它是引發知覺倫理問題存在的動力,它與個體的感覺能力有關。個體知覺倫理問題的存在,是由於過去情緒經驗的記憶產生了不愉快的感覺,這種知覺在倫理意識的直覺下擴大了知覺的領域,對具體事件感同身受而予以評價,倫理情緒因而出現。由此可以了解倫理情緒是先於倫理判斷而存在,倫理情緒來自個體對事物的感覺程度,這種感覺的靈敏度又受過去意識與無意識的情緒經驗所影響。因此,在倫理評鑑中分辨個體情緒的反應是必要的,經過反省後的情緒方能對倫理情緒作出客觀的認同,從而針對情況進行反省和判斷。
事實上,理性與情緒這二種能力不但在個人的幅度上影響很大,連人際關係的層面及信仰生活的層面,以至於聖召投身,莫不受情緒與理性的影響。因為人怎樣在自己個人的幅度內協調情緒與理性之間的均衡,也會以同樣的模式在其他幅度上作類似的抉擇。
經過以上的探討,可以了解情緒與理性須調配得宜才能發揮實力。因為理性功能過強,情緒易被壓抑或忽略,知覺度降低,創造性的活力也相對減少。反之,情緒力量過多,較易衝動,為個體帶來困擾與不安。因此,人如何在生活中涵容這兩股影響人至鉅的勢力,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以下試從三個原則來建議:

一、緩解原則:
主要是解決人內在需求與價值之間的衝突。
1.減弱非理性的強度:察覺第一感覺(無意識層面)。需求涉及情緒力量,情緒出現的起點是知覺所感覺的與件(Data)。因此,察覺第一感覺,常讓人發現很多從未意識到的奧秘。步驟如下:
(1)捉住生活中小動作的第一感覺,
(2)以此為焦點注意它如何擴大,
(3)具體化,以言語表達出所感覺的,
(4)捕捉多次同類的感覺,記錄下來,
(5)組合資料,以察覺潛在心內很少注意的現象,由此提供理性認知的材料。
2.增加理性功能的作用:集中注意力Focal Attention(意識層面)6.。為協助人由對原始慾望的滿足漸漸走向客觀的真實世界和自我察覺。步驟如下:
(1)決定注意的方向,
(2)導向特定的對象,此對象能是外在的、內在的、思想的、感受的。
(3)把握對象及其心智活動的狀況,
(4)多方面反覆探索,被動地吸收客觀的與件和反應,主動地把握、組織和統整,
(5)除去與此對象無關的一切旁雜對象,集中意識。
3.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能改變人對情緒需求的繫戀,為一個基督徒而言,價值是一個以絕對者為中心的超越價值,即邁向與天主合而為一,效法耶穌基督是最終的理想和基督徒存在的價值。為達到這一終極價值,基督徒須採用某些行為的理想模式作為達到目的的工具。建立此價值觀的方法是內在化基督的價值觀,藉著禮儀、祈禱、避靜、反省等的靈修活動,讓基督的愛與言行成為生活中的動力,效法與追隨祂,努力使個人的價值觀與基督的價值觀一致,基督的價值觀與個人人格一致,成為人格的一部分。

二、調適原則:
主要是從情緒到理性的過渡時期中,使情緒得以疏導,獲得某種程度的鬆弛。
1.退化的調適:人處在科學化的時代,一切講求效率,記憶中的情緒經驗與生活壓力的累積,已非純理性能力所容易處理的了,因此,
(1)夢成了人自然的調適方法:夢是健康性的退化,夢將白天的殘餘和潛意識內所壓抑的內容,藉濃縮、象徵及轉移作用而出現。讓人減低生活中不勝負荷的焦慮、壓力或不為社會、環境與人群所認可的情緒和慾望,給予情緒壓力抒發的機會,也提供人覺察那些該處理的問題。
(2)以退為進的調適:一切有益的心身遊戲、休閒、睡眠、適度的娛樂、運動、球賽等,都使身心獲致鬆弛與調息。
(3)生活情調與藝術創作的調適:培養陶冶身心的興趣,如園藝、工藝、文藝、戲劇、音樂、寫作、書畫等。
2.積極性自我防衛的調適7.:在輔導過程中,理性還末充分把握情緒動向、心理矛盾,以及人格問題上的種種不協調時,容許適度的使用防衛機制,有緩衝壓力的功能。這樣使個體能暫時減低焦慮的程度,以較大的空間、較長的時間來面對真實。

三、整合原則:
主要是逐漸揉合兩種心理力量,成為情理相諧的人。
整合兩種力量是人一生的努力過程和目標。但基於人在成長中的舊經驗,以及外在環境的新刺激的種種因素,人常在情緒與理性二勢力的動態張力下,不斷的緩解、適應、平衡。因此,上述的緩解原則、適應原則都可視為走向整合原則的途徑。另外,也能參考下列兩種方式:
1.直觀法:
(1)集中心神注意身體的中心、內在的感覺,容許任何感受的出現,一件件感覺出來,直到感到心安與平和。
(2)察覺感受中最強烈的,即首要問題所在。
(3)能面對嗎?
(4)深入其中與這感覺共處,感受出它的整個內涵。
(5)當某些意象出現時,讓它自由發揮表達。
2.同步發揮情緒與理性的能力:
理性:認知能力→經驗累積→智慧
非理性:感覺能力→同理心的發揮→愛
(1)在智慧上增強認知能力。
對外在事物:
1.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2.學習比較事物的差異。
3.嚐試下判斷,從錯誤中調整、學習。
對內心世界:
1.培養敏銳的注意力,自我察覺。
2.知覺內在的活動狀況。
3.了解、接納、反覆思維。
4.判斷、不斷調整。
(2)在愛和智中成長,發揮同理心。
1.注意第一感覺的自然反應。
2.意識這一反應的活動。
3.了解情緒發動的原因、轉化和展延。
4.自我導向合理的情緒表達。
5.擴大自我感受的領域,體會別人感同身受。
同理心具有感覺與理智的成分,對己,有助於個人達到情理相融的境界;對人,因體會別人的感受能客觀評估情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儘管上文提供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方法,尚待個人在實際應用中衡觀環境來因應、選用。然而,方法只能視為人努力的工具,真正的成果卻在於天主的恩寵與人的合作。因為最高度的智慧、最深邃的愛是來自天主自己,祂本身是愛和智最偉大的典型。人除非進入祂愛的奧蹟內與祂合作,讓祂進行內在的轉化,同時採用有效的工具,兩相配合,難以達到情理互潤,愛智相諧的境界。在此境界中的直覺經驗愈來愈成為可信的,因為它來自天人交流的靈感,愛成為智慧,智慧成為愛,二者融和不能分。這也許可視為是天主自己親自雕塑的藝術品吧!

 

註釋:

  1. 本文是筆者參加暑期培育人員進修班第一年課程後,嚐試以理性和情緒為主題,搜獵相關資料,加上經驗和反省而成。資料大部分來自課程的吸收,另外參考了一些文章和書籍,系統整理而成。
  2. 除上課資料外,參閱《認知心理學說與應用》一書。
  3. 關永中,洞察,哲學與文化16卷四期。民78年4月。
  4. Luigi Rulla, Depth Psychology and Vocation, P. 31, Rome 1971.
  5. 同上,P. 29—30,及《健康的性格》一書。
  6. 資料來自The Development of Focal Atten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Reality, In Metamorphosis, P. 252—253.
  7. 張東峰、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P.642—643。
  8. 若水譯,內觀自得,P.120—124。

 

參考書目

  1. 楊國樞、張春與主編,健康的性格。桂冠,1981年9月初版。
  2. 陳仲庚、張雨新,人格心理學。五南,民78年8月。
  3. 江紹倫,認知心理學說與應用。聯經,1980年。
  4. 張春興,心理學。東華,民65年3月初版。
  5. 張東峰,鄭伯壎編譯,心理學。桂冠,民74年1月初版。
  6. 內觀自得,若水譯。光啟,民79年10月。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