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某某是理智型,某某是情感型。」也許就某某人此時現況中所表顯的特徵予人的印象正是如此,但從人是整體性、過程性的角度而言,則不易將人生命歷程中的某一階段或某些事件輕率地加以概括、解釋和定型。再說,人的內在世界是相當複雜的,而理智和情感又是人心理動力的兩股暗流,既是分立的又是共存的。是相對的又並非對立的。兩者彼此衝擊,互相制衡,人終其一生都在這兩股力量的互動下作息。事實上,理智與情感若不加以探討,了解其性質和力量所在,給予適當和充分發揮的機會,則人勢必在無知無明中受這兩股勢力的支配驅策。因此,本文擬溯本追源地從人早期發展的過程中來了解,並從應用的角度來尋找平衡適應的方法,使能助己助人涵容這二股力量,以期情理諧合,發揮潛能,逐步邁向天人合一的境界。
壹、人之初的基本情緒
人從呱呱墮地的一剎那走進了遼闊的現實世界,一面帶著受自母體的一切潛質,在受孕與生產的過程中暢達通順;一面不免承受來自個體以外的客體環境的衝擊。面對週遭陌生的環境與人物,在互動的經驗中進展,逐漸有了自我意識,體認自我的生命與存在。在這些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心理學派有不同的觀察、臆測和推論。以下只從某些理論中,剝絲抽繭,以簡卸繁,以理解人在早期發展中的情緒力量。
一、從生理心理因素看人的原始本能、情緒及先天結構
本能的概念來自佛洛伊德的理論,是以生理結構為起點而到心理的變化過程。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將他的論調評為「過分誇大」或「極端化」。儘管如此,他對人的情緒經驗這一層次的探討有不可抹煞的貢獻。他提及的人的原始本能正是人基本情緒的來源。
按他的觀點,人是一個複雜的能源系統,人有兩個與生俱來的原始本能:性慾和攻擊。他稱這兩個內驅力為「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出現在人的早期階段內,是人無法控制的,即所謂原發性進程(Primary Process)。雖然他也承認在人的續發性進程(Secondary Process)中,人能以自由抉擇其行為,但此抉擇仍以滿足性需求為前題,似乎是由原發性進程中所未予滿足的需求,轉移到續發性進程內以求完成。性慾(Libido)更是他理論的據點,它本著快樂原則來減除在人心積壓已久的緊張。簡言之,身體在尋求直接滿足時,體內組織因需要而產生此能量。性慾強調的是情感依附,情感集中於一個投資或發掘的對象。同一性慾能轉移到不同的層面上,以獲致身心的快感和滿足。於是連吸吮、咬牙、排便,對性器官的興趣、幻想、戀親、求知慾、友誼、異性交往等,這些追求快樂的行為和情感的滿足,都被括入性慾活動的範圍。一切愛恨、喜惡、嗔怒的複雜情緒,都能經由性慾的正反面而不斷延伸。
情緒常是伴隨著自我的情感經驗而來,按佛洛伊德的三向度的自我論,衝動、慾望是本我的原始特性,旨在尋求滿足取得快感。超我是較高層次的我,是個體道德觀與理想的化身,對本我而言是一項挑戰和阻撓。為此,自我須在本我與超我,以及外在環境之間協調;即平衡由超我而來的壓力,在不違反社會道德規範下,滿足本我的衝動和慾望。在這一過程中,本我的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之間的衝突形成一種焦慮的緊張狀態。最原始的焦慮來自出生過程中的創傷(Birth Traumna),使新生兒面對內在與外在刺激時,無從把握而形成莫可奈何的無能處境,成為日後某些無意識的神經性焦慮,或道德性焦慮的來源。
再從另一個發育因素看自然派(Ethology)所強調的先天結構。在自然派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下,發現人有類似於動物的原始本能,這種本能是一種不經學習的、先天性的、自發性的行為。它來自與生俱來的先天結構,這種先天結構又可分為兩類:即先天反應結構和先天固定的行動模式(The 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 and fixed action pattern)。
所謂先天反應結構是指個體只對某些刺激作出特定的反應。如小雞對母雞記號性的叫聲,而這種聲音對別的動物而言,是不會引起溝通性的刺激。先天反應結構包括口渴、飢餓、性慾等的慾望行為,和怕受傷、畏苦、恐懼死亡等的嫌惡行為。所謂先天固定的行動模式是來自神經系統,不論任何時空場合,此行動有其固定出現的模式,是較實現性的一種行動。如吃喝、哭笑、逃避痛苦、逃避受傷等。此外,自然派所提出的銘印(imprinting),即由情感傾向所形成的原始印象對情緒依戀、社會吸引等的影響力也是常見的事。
由此看來,不論是佛洛伊德的原始本能或自然派的先天結構,都能讓我們發現,在人生物性發展的過程中,人的情緒與某些原始因素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這是在理性功能還未完全發揮功能以前的人的現象與情況(Pre-human)。
二、從杜會心理因素看人初期的情緒發展
「環境」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對初生兒來說是一個衝擊。這裡所說的環境,是指個體以外的種種因素,包括嬰兒所處的周遭環境、感官所接觸到的一切人地事物。在嬰兒的掙扎和反應中,我們不難看到情緒出現的種種現象。
荷妮(K. Horney)曾指出人的最基本的情緒是焦慮。焦慮來自嬰兒對新世界尚未有適應的策略和能力;挫折、無能、無助正是人之初的情緒經驗。焦慮隨著環境的變更而遞增,為了追求自身的安全和滿足,嬰兒反覆地掙扎,尋找與人雙向溝通的管道和生活方式的建構。父母是否能適切的照顧,成為嬰兒存在性的焦慮,也易於衍生依賴、壓抑和矛盾的敵對情緒。在這一觀點上,Sullivan有類似的說法,他認為嬰兒焦慮源自外在環境的刺激和母親不適切的照顧,特別是母親不健康的情緒能干擾孩子的感情世界。他發現某些成人的無意識焦慮是來自早期生活中母親焦慮的感染。
引發基本情緒的另一種說法,是關係對象的出現。曾對早期經驗作過研究的多位心理學家,如佛洛伊德、皮亞傑、沙利文等,都同意嬰兒在十八個月內的發展情況,與關係對象的出現有密切關連。首先,初生兒在一個混合未分化的自戀階段,尚無與外界溝通的能力,情感導向自身,主客一體,吃睡是主要的存在狀態。其後三至六個月中,嬰孩對客體有某種模糊的知覺,能主動地向對象展開笑臉,以哭笑表達舒服與否的訊息,情感外溢導向個體以外的事物。六至十五個月,關係對象肯定地出現,諸如母親的臉、溫馨的擁抱、滿足身心的乳房等穩定性的具體對象。且能區分母親和陌生人,情感直接導向與個體有關的人地事物上,並由籠統的快感或不舒服分化為安全、信任,或焦慮、恐懼等的複雜情緒。
關係對象中,以人物的互動關係對整個人的情緒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Erikson的人生八大階段列舉影響人格成熟的關係人物,這些中介人物對人情緒感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裡我們只從六歲前三個階段來看。
首先,母親是一最關鍵性的人物。這是大多數心理學家所一致贊同的。母親的接觸和照顧能否符合嬰兒內部記憶的預感、想像和感覺,是嬰兒建立自信和對外在環境信任的關鍵。母親不適切的對待只會引致懷疑、悲觀和敵對感。一至三歲時,孩童開始控制大小便,學習自我控制,忍受身體的緊張。這一階段的中介人物是父母。父母給予孩子合理的自由程度是獲致自立自主的關鍵。過分的保護與要求則會產生懷疑、羞愧和無能感。四至五歲時,孩子開始接受父母設定的標準來判別是非,且逐漸內在化父母的價值觀,道德標準也有了某些自我評價。這一階段的中介人物是家庭。家庭氣氛及成員對孩子的主動進取及犯險勇氣的讚賞鼓勵程度,是自動自發的誘因。挫敗、懲罰最易引發罪惡感,使個體自我壓抑、畏縮、被動、不敢自我肯定。
從上述看來,可以發現人之初的基本情緒來自環境的刺激和關係對象的因素。但促使嬰孩的情緒由單純的感覺進入複雜的情感世界,還須配以自我演化進程。
三、從自我心理發展看基本情緒的內在變化過程
自我心理學派對早期經驗的研究,在關係對象上加上了主動性的自我變化過程,認為此變化出現在三個較為明顯的階段上。初生兒的首三個月受遺傳因素影響,較處在發育的階段中,可視之為理性尚未發展完全的人(Pre-human)。四至六個月時,嬰兒透過笑的記號發出對外溝通的訊息,這是一個嶄新的回應行為,是人格發展中第一次自我組織的展現。六至十個月間,嬰兒在知覺、認識、記憶能力與對象關係中拓展,能分辨熟人與陌生客,情緒由笑臉轉變為程度不同的不愉快,即所謂第八個月的焦慮。這是情感出現的記號,顯示嬰兒已能建立固定的、具體的對象觀念。心理學家稱之為「第二組織者」(Second organizer)出現,情緒反應呈嫉妒、惱怒、生氣、羨慕、佔有慾等多元化的現象,防衛系統也逐漸建立起來。
懷特(White)則從積極的情緒與理性方向出發,提出勝任能力(Competence)的思想。雖然他並不否認人有其理性尚未開展的籠統階段,但卻不以滿足快感的本能、驅力為人生的大前題。他認為人居主動地位,有其勝任能力,且對其發展方向具有某種興趣和好奇心,在與環境互動時充滿探索、操縱和成就的信心。因此,他以為小孩的發展面不只是停留在口慾期、肛門期、性器期等的生理狀況上,而是一種自主、自動、自發的主動經驗,以喜歡探索和嚐試來學習與人,與環境的互動反應。
綜言之,不論從生理心理、社會心理、自我心理來觀察研究,都能發現人之初的情緒經驗及情緒在早期發展中的種種現象,情緒在人的生命中可說是與生俱來的,與整個個體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它確是人的本質之一。
貳、成長中的理性功能
雖然不少心理學家對早期嬰兒階段強調在基本情緒上的發展,但Piaget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為人的理性能力從早期經驗已有發展的跡象2.。首先他從認知的觀點來看,相信在人內有一認知的結構,可用四個心理學概念來說明其認知結構和基本原理:
1.機略(Schemata):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攝取所知覺的事物,加以類化和經驗的統整後,儲存於機略庫中的「資料」,它是操縱活動與行為的樞紐。
2.同化(Assimilation):是個體以「相同」的概念,將所知覺的事物吸入原有的機略中的一個過程。
3.調節(Accomodation):是個體對所吸收到的「資料」,作「差異」的區分的過程。
4.平衡(Equilibrium):同化與調節二者同時進行,舊有的機略因吸收新「資料」而產生不平衡,經過互相調整的平衡作用而達至平衡,新機略也由此而生。更進一步來說,新機略的不斷創造,能使人不斷因應環境,面對挑戰,智力遞增,思想也得以演進和成熟。
Piaget以他的認知結構應用在早期階段上,認為人的起始由籠統的狀態到分化的過程中,理性的能力已經開始發動,小孩吮吸、區分奶頭等,就是經由同化與調節的過程而來。對第八個月的焦慮,陌生人的刺激這一點上,他認為也是嬰兒認知能力的過程。首先,嬰兒向人的臉發笑是記憶功能的記號,繼而對任何人的臉都以相同的觀點來吸收且產生快感;在同化親人的各種特徵後,於關鍵階段時有了區分差別性的能力,察覺陌生人的新刺激與記憶中的親人不符,引致不適應的焦慮。
如此,Piaget把情緒與認知能力以相同的結構互相整合。他強調的是理性的人在環境的互動下,由於同化與調節的功能而主動因應,由感覺到思維。這種認知發展的過程,主要是從意象出現到行動機略的不斷增加,產生抽象化的概念、圖像或符號,逐漸系統化成為普遍規律。如保留數量、質量、容量的觀念,作出比較和秩序排列。以後人的理性功能會綜合、分析、判斷,並以邏輯、系統及抽象的規範來作決策及解答難題。這時候,人的理性功能隨著成長獲致充分的發揮。
另外,羅列根(Lonergan)對人認知的能力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從主體的自我歷程來表達人的認知過程。他將認知區分為認知的內容和認知的行動。認知的內容就是客體的對象,即所謂「原始資料」(Data)。認知的行動則是主體朝向對象所產生的意識活動。客觀來說,認知行動的形成來自三個意識層次:
1.經驗意識的層次(Empirical Consciousness),包括感覺與知覺的活動範圍,意指由感官所經驗到的「原始資料」。如外在物的顏色、聲音、意象、概念等經知覺組成意象群。
2.理性意識的層次(Intelligent Consciousness),屬於認知的活動,即理性因尋求了解而有了創發性的假設與思考對象。如意識對顏色、聲音的察覺,對意象產生某些想像,由概念領悟假設性的答案等。
3.推理意識的層次(Rational Consciousness),是一種刻意地深思熟慮的活動,即有意識的反省,由反省到判斷而產生肯定或否定的結果。
Lonergan認為主體我就是透過這三個意識層次來認知外界的事物。換言之,主體我的認知歷程如下:
1.自我經驗的過程:向經驗開放,知覺生活的原始資料。
2.自我觀察的過程:察覺從知覺而來的內容,予以想像,大膽假設,深入領悟。
3.自我統整的過程:反覆思維,將經驗、想像、假設予以判斷和整合。
如此,人的成長在認知過程中,因吸收外在經驗而促進內在意識的活動,經認知而成長,因成長而更具認知能力,認知與成長在互動中彼此增強。
在Lonergan的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發現了人的另一種能力——洞察(Insight)3.。它是瞬間的領會,是具體事實與抽象理論之間的樞紐。這種能力在認知過程中有兩個作用:(1)人能由觀察個別現象,抽象化具體事物產生概念而把握普遍原則。(2)人能運用由直悟而來的原則,應用到具體實際的情況中,統合和解釋一般性現象。洞察是理解性的活動,由發現問題而引起興趣,理性不斷地追尋,因瞬間的領悟而獲致解答,是智力與努力並重,理解與直悟兼顧的成果。總而言之,人的理性力量有其天賦的潛能,而非一、二家的理論可以完全涵蓋的。
參、情緒需求與理性需求
理性與情緒這兩股心理動力在人意欲的鼓動下,成為人的兩種心理需求,即情緒需求與理性需求。所謂需求,按Fr。Rulla所下的定義:「需求是個體在生理上、情緒上、理性或靈性上缺乏某種『東西』時,或個體內在尋求發揮或實現潛能時,所產生的行為傾向。」4.從這一定義上看來,需求是一個行為傾向,是由於內在的缺乏,尋求發揮或實現潛能而引起。它的活動範圍至少可區分為四個不同層面5.:
1.心理生理層次:與個體的生存有關,如飢、渴、性需求等。以生理需求為出發點和重點而及於心理。佛洛伊德的性與攻擊需求是典型的實例。
2.心理社會層次:與人的社會生活,即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界的事物有肯定性的關係。強調自我與社會的理論者,就是針對這一層次而言。如Alder所強調的克服自卑感,為優越而奮力。其理論核心基點是一種自卑的心理需求,個體在其生活的環境下謀求特殊的補償方式。積極來說,奮力的結果導向自我實現的健康人格。消極而言,自卑情結或過分補償,將導致各種病態人格,妨礙個體的社會關係。又如Horney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生最根本的奮鬥目標。安全感是人存在的基本心理需求,人為尋求這一滿足,設法因應使人不安的焦慮而發展出親近、反抗及逃避他人三種不同的人際關係模式的生活。
3.理性精神層次:與人的理性能力,即認知、了解、反省、判斷、分析、綜合、系統化等有關。也與人的精神生活,即美感、超越、自我實現、愛等有關。Maslow所提示的「需求層次」頗具代表性。
4.信仰層次:與恩寵和人的自由有關,包括天主主動的邀請和人的自由抉擇與回應。
需求與情緒、理性配合所形成的情緒需求和理性需求各有不同的心理運作:
情緒需求的產生:知覺→記憶→評價→情緒
首先,知覺將由感官而來的訊息予以分辨和解釋,經過記憶的運作,尤其是情緒記憶產生感受及正負面的評價,形成一感受到的行為傾向。即所謂情緒。其結果是主體傾向那些評價為好的、有利的,逃避那些評價為壞的。然而,情緒對需求的評價常是感覺的、直覺的,在個體察覺之前,反應已出現,若需求被評價為有利的,則情緒會推動個體趨向此對象。若需求被評價為壞的,則情緒會促使個體逃避。一言蔽之,情緒全隨感覺的衝動而活動。因此,情緒需求較屬於心理生理與心理社會的層次。
理性運作的歷程:察覺→反省→判斷→決定
由於情緒的展現或某種外在的表達,為理性所意識,經過深思、分辨而作出適當的回應。這一歷程建基於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能力上。人受價值的吸引,採取積極的態度,對情緒需求作出適切的調整,對自我有某種程度的制約。這種需求常在理性精神與信仰生活的層次上。總而言之,個體的行動常取決於個體對此行動的抉擇態度,態度能來自情緒的需求,即衝動和自我滿足,也能來自理性的需求:即個體面對價值時自由抉擇的結果。兩者之間的關鍵點在於人的內在動機,是為滿足心理需求或受客觀價值、意義的吸引。Allport以為成熟人的動機不以謀求眼前的滿足及解除壓力為目的,而是對基本需要有適當的處理,能忍耐挫折、沈悶,努力不懈,貫徹意向,以達長程的目標。
一般來說,屬於意識範圍的心理需求,較容易以理性方式作出某種程度的調整。但如果心理需求是無意識的,則個體在無明的狀態下是不容易覺察的。因為過去的情緒經驗和情緒記憶深藏在人的潛意識內,引起知覺防衛,使個體在遇到不喜歡的刺激時,無意識地壓抑,因而知覺閾自動提高,減低了個體對知覺的敏感度。在遇到喜歡的刺激時,無意識的警覺特別敏銳,因而知覺閾降低,對知覺的敏感度提高。這種現象影響人對事物客觀的知覺度,也影響了記憶及評價的操作,這無異是影響了情緒出現的型態和內容,也增加了理性分辨工作的困難。
肆、情緒與理性的影響和具體適應的方法
情緒與理性是人內的兩股巨流,二者之間並非對立性的好壞,而是在處理上是否協調,讓兩股力量充分發揮潛能。如果處理失調,則會影響人格發展和道德評鑑的能力。
首先是指人格幅度上態度的取向,即面對價值與需求之間所形成的張力。態度對心智和身體的動作有指示性和動態性的影響,態度能來自需求或價值。需求是由主觀心理狀態所形成的行為傾向。價值是由客觀的抽象理想所引發的行為動力。來自需求傾向的態度是功利和防衛,是為了獲賞或免罰,尋求自我滿足和自我防衛,尋求安全感的態度。來自價值吸引的態度是認知和表達價值,是為了追求事實、真理和表達價值本身。因此,人面對需求與價值的衝突時,過分滿足與完全不予滿足之間的處理不當,會引致態度不成熟或表裡不一,內心衝突,影響心理健康和人格的成長和發展。
另外在倫理發展上影響人道德的評鑑能力,即涉及倫理情緒與倫理判斷的問題。倫理判斷的產生是倫理意識經由主體我的意識而擴展,這種意識來自早期父母的教育和習慣所形成的道德我和良心,再經由認知、了解所作的調整,在正確的價值體系下面對具體的情況反省、判斷而以自由意志作出的抉擇。
至於倫理情緒,它是引發知覺倫理問題存在的動力,它與個體的感覺能力有關。個體知覺倫理問題的存在,是由於過去情緒經驗的記憶產生了不愉快的感覺,這種知覺在倫理意識的直覺下擴大了知覺的領域,對具體事件感同身受而予以評價,倫理情緒因而出現。由此可以了解倫理情緒是先於倫理判斷而存在,倫理情緒來自個體對事物的感覺程度,這種感覺的靈敏度又受過去意識與無意識的情緒經驗所影響。因此,在倫理評鑑中分辨個體情緒的反應是必要的,經過反省後的情緒方能對倫理情緒作出客觀的認同,從而針對情況進行反省和判斷。
事實上,理性與情緒這二種能力不但在個人的幅度上影響很大,連人際關係的層面及信仰生活的層面,以至於聖召投身,莫不受情緒與理性的影響。因為人怎樣在自己個人的幅度內協調情緒與理性之間的均衡,也會以同樣的模式在其他幅度上作類似的抉擇。
經過以上的探討,可以了解情緒與理性須調配得宜才能發揮實力。因為理性功能過強,情緒易被壓抑或忽略,知覺度降低,創造性的活力也相對減少。反之,情緒力量過多,較易衝動,為個體帶來困擾與不安。因此,人如何在生活中涵容這兩股影響人至鉅的勢力,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以下試從三個原則來建議:
一、緩解原則:
主要是解決人內在需求與價值之間的衝突。
1.減弱非理性的強度:察覺第一感覺(無意識層面)。需求涉及情緒力量,情緒出現的起點是知覺所感覺的與件(Data)。因此,察覺第一感覺,常讓人發現很多從未意識到的奧秘。步驟如下:
(1)捉住生活中小動作的第一感覺,
(2)以此為焦點注意它如何擴大,
(3)具體化,以言語表達出所感覺的,
(4)捕捉多次同類的感覺,記錄下來,
(5)組合資料,以察覺潛在心內很少注意的現象,由此提供理性認知的材料。
2.增加理性功能的作用:集中注意力Focal Attention(意識層面)6.。為協助人由對原始慾望的滿足漸漸走向客觀的真實世界和自我察覺。步驟如下:
(1)決定注意的方向,
(2)導向特定的對象,此對象能是外在的、內在的、思想的、感受的。
(3)把握對象及其心智活動的狀況,
(4)多方面反覆探索,被動地吸收客觀的與件和反應,主動地把握、組織和統整,
(5)除去與此對象無關的一切旁雜對象,集中意識。
3.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能改變人對情緒需求的繫戀,為一個基督徒而言,價值是一個以絕對者為中心的超越價值,即邁向與天主合而為一,效法耶穌基督是最終的理想和基督徒存在的價值。為達到這一終極價值,基督徒須採用某些行為的理想模式作為達到目的的工具。建立此價值觀的方法是內在化基督的價值觀,藉著禮儀、祈禱、避靜、反省等的靈修活動,讓基督的愛與言行成為生活中的動力,效法與追隨祂,努力使個人的價值觀與基督的價值觀一致,基督的價值觀與個人人格一致,成為人格的一部分。
二、調適原則:
主要是從情緒到理性的過渡時期中,使情緒得以疏導,獲得某種程度的鬆弛。
1.退化的調適:人處在科學化的時代,一切講求效率,記憶中的情緒經驗與生活壓力的累積,已非純理性能力所容易處理的了,因此,
(1)夢成了人自然的調適方法:夢是健康性的退化,夢將白天的殘餘和潛意識內所壓抑的內容,藉濃縮、象徵及轉移作用而出現。讓人減低生活中不勝負荷的焦慮、壓力或不為社會、環境與人群所認可的情緒和慾望,給予情緒壓力抒發的機會,也提供人覺察那些該處理的問題。
(2)以退為進的調適:一切有益的心身遊戲、休閒、睡眠、適度的娛樂、運動、球賽等,都使身心獲致鬆弛與調息。
(3)生活情調與藝術創作的調適:培養陶冶身心的興趣,如園藝、工藝、文藝、戲劇、音樂、寫作、書畫等。
2.積極性自我防衛的調適7.:在輔導過程中,理性還末充分把握情緒動向、心理矛盾,以及人格問題上的種種不協調時,容許適度的使用防衛機制,有緩衝壓力的功能。這樣使個體能暫時減低焦慮的程度,以較大的空間、較長的時間來面對真實。
三、整合原則:
主要是逐漸揉合兩種心理力量,成為情理相諧的人。
整合兩種力量是人一生的努力過程和目標。但基於人在成長中的舊經驗,以及外在環境的新刺激的種種因素,人常在情緒與理性二勢力的動態張力下,不斷的緩解、適應、平衡。因此,上述的緩解原則、適應原則都可視為走向整合原則的途徑。另外,也能參考下列兩種方式:
1.直觀法:
(1)集中心神注意身體的中心、內在的感覺,容許任何感受的出現,一件件感覺出來,直到感到心安與平和。
(2)察覺感受中最強烈的,即首要問題所在。
(3)能面對嗎?
(4)深入其中與這感覺共處,感受出它的整個內涵。
(5)當某些意象出現時,讓它自由發揮表達。
2.同步發揮情緒與理性的能力:
理性:認知能力→經驗累積→智慧
非理性:感覺能力→同理心的發揮→愛
(1)在智慧上增強認知能力。
對外在事物:
1.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2.學習比較事物的差異。
3.嚐試下判斷,從錯誤中調整、學習。
對內心世界:
1.培養敏銳的注意力,自我察覺。
2.知覺內在的活動狀況。
3.了解、接納、反覆思維。
4.判斷、不斷調整。
(2)在愛和智中成長,發揮同理心。
1.注意第一感覺的自然反應。
2.意識這一反應的活動。
3.了解情緒發動的原因、轉化和展延。
4.自我導向合理的情緒表達。
5.擴大自我感受的領域,體會別人感同身受。
同理心具有感覺與理智的成分,對己,有助於個人達到情理相融的境界;對人,因體會別人的感受能客觀評估情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儘管上文提供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方法,尚待個人在實際應用中衡觀環境來因應、選用。然而,方法只能視為人努力的工具,真正的成果卻在於天主的恩寵與人的合作。因為最高度的智慧、最深邃的愛是來自天主自己,祂本身是愛和智最偉大的典型。人除非進入祂愛的奧蹟內與祂合作,讓祂進行內在的轉化,同時採用有效的工具,兩相配合,難以達到情理互潤,愛智相諧的境界。在此境界中的直覺經驗愈來愈成為可信的,因為它來自天人交流的靈感,愛成為智慧,智慧成為愛,二者融和不能分。這也許可視為是天主自己親自雕塑的藝術品吧!
註釋:
- 本文是筆者參加暑期培育人員進修班第一年課程後,嚐試以理性和情緒為主題,搜獵相關資料,加上經驗和反省而成。資料大部分來自課程的吸收,另外參考了一些文章和書籍,系統整理而成。
- 除上課資料外,參閱《認知心理學說與應用》一書。
- 關永中,洞察,哲學與文化16卷四期。民78年4月。
- Luigi Rulla, Depth Psychology and Vocation, P. 31, Rome 1971.
- 同上,P. 29—30,及《健康的性格》一書。
- 資料來自The Development of Focal Atten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Reality, In Metamorphosis, P. 252—253.
- 張東峰、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P.642—643。
- 若水譯,內觀自得,P.120—124。
參考書目
- 楊國樞、張春與主編,健康的性格。桂冠,1981年9月初版。
- 陳仲庚、張雨新,人格心理學。五南,民78年8月。
- 江紹倫,認知心理學說與應用。聯經,1980年。
- 張春興,心理學。東華,民65年3月初版。
- 張東峰,鄭伯壎編譯,心理學。桂冠,民74年1月初版。
- 內觀自得,若水譯。光啟,民79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