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 張日亮 . |

 

95
神學論集
(1993)p.029-038
   

「聖母遊行」的神學反省

張日亮

 


壹、前言
屏東萬金聖母的環島遊行,開始於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二月結束。前後歷時七個多月,堪稱台灣天主教史上一大創舉。從籌備、實際進行到完成,所涉及的組織、籌畫工作更是空前,而所動員的人力和物力也是相當龐大,不但教會上上下下全部沸騰,地方政要也蒞臨參禮,實屬少見。面對這一次的遊行,有來自教會內和教會外不同的看法,有些是針對活動的內涵,有些是針對教會的形象、信仰的表達方式和信仰的核心等等。如今在此活動結束內心平靜後,很值得反省這次遊行所涉及的不同層面,一來有助於看清過去所做的,掌握現象背後所傳達的積極動力和深沈的渴望,二來可從中學習作為將來答覆此渴望和善用此動力的重要依據。
本文將採取經驗、了解、判斷、決定、行動等五個步驟1.,來做神學反省。

貳、本文
一、經驗
(一)、從台灣教會本身:
遊行並不是什麼新的活動,雖然不容否認的,規模這麼大是第一次。但在教會的禮儀年中,遇到一些重大的節日,例如聖誕節、聖枝主日,都會有遊行作為隆重的進堂式。此外各教區也曾不定期的舉辦聖體遊行等類似的活動,所以此種活動的性質是存在於教友的信仰經驗中。
(二)、從社會角度:
在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的表達方式上,遊行是早為人所熟知的特色,例如大甲媽祖出巡,場面非常壯觀。為一位處在台灣如此充斥著民間宗教色彩環境中的人,在其成長背景中也耳濡目染了此種特色,自然非常熟悉這種表達。
所以一般人對這次活動的性質並不陌生,當然以聖母為遊行的中心人物,可能不是那麼普遍。所涉及在時空上的長度和廣度是台灣教會從前的活動不可及,而且這次是教友主動積極發起的,更是十分難得。其中,邀請地方政要參禮,也是過去較少見的。因此,雖然教會內外人士皆有過這種經驗,可是教會走上街頭,天主教採用類似民間信仰的表達,為雙方都是生疏的,難怪中央日報星期天週刊的記者李泥用「卻教人最感到新鮮好奇」2.來形容此次的活動。
二、了解
關於舉辦這次活動的理由和目的,綜合如下:
(一)、響應主教團一九九○年年底的牧函,以共融為主題。
(二)、在具體合作的事情上表現共融的精神。
(三)、為國祈福,淨化墮落的社會,並先從淨化自己做起3.。於是有了全省各地教友代表的請求,「他們認為台灣變成貪婪之島,社會紊亂不堪,只有藉宗教才能改變人心,教友也是國家一分子,因此想藉聖母遊行,喚起大家改變生命態度,更希望瑪利亞降福本島。」4.
然而社會大眾對此活動的了解,可能不夠明確,根據中央日報的報導,這次活動「其精神除闡明天主教會崇尚中華文化、維護倫理道德外,也希望藉此活動,導化民風、守法治、反暴戾、重環保,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5.而地方首長的致詞中,提及祈求聖母帶領大家發展健全的社會,並且要珍惜聖母和政府多年來所賜的恩典6.。更是顯出教外人士對此活動認識模糊,至於參與活動的教內人士如何瞭解,似乎傾向為國祈福,或不得而知了。
三、判斷
這次的活動是否達到舉辦的目的呢?是否衍生出一些始所未及的問題?
(一)、共融:
從計劃的籌備、執行到完成之間,提供了教友和神父、主教,教友和教友,以及教友和非教友的社會人士接觸的機會。其中包含意見的交換、思想的交流、發揮合作的精神和秉持開放的態度。而且在遊行中,洶湧的人潮,聲勢壯觀,場面感人。其中的恭迎和恭送更構成了教區和教區、堂區和堂區之間接觸合作的橋樑。因此在這具體的活動上,教會上下學習並強烈感受到共融的氣氛,互相幫助,彼此扶持,共同祈禱7.。
(二)、為國祈福、淨化社會:
這次因著聖母的帶領,教友開始動起來,走出教堂,走上街頭,迎向教外人,並且結合地方政要,搭起教會與社會的橋樑8.。所以「大多數的教友對於此項活動還是甚表支持,認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拉近和一般民眾的距離」9.。雖然如此,仍有些人認為「這趟『聖母出巡』……對於非教友而言,似乎沒有多大意義,既無法從中了解『真理』,更遑論達到『改變生命』的目的」10.。而且「他們懷疑,靠這種浮面的活動,真能『淨化人心』嗎?既要改變人心,何不透過『演講』及『傳道』的途徑,讓大家了解宗教的『真義』」11.。此外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擔心這樣的活動會予人『迷信』的印象」12.,將天主教和民間宗教聯想在一起。
(三)、以遊行為主要的活動方式:
此種信仰表達方式雖然在中古時期的歐洲曾十分盛行,然而在台灣社會的文化背景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並且容易受到民間信仰中膚淺的、功利的思想影響。因此,雖然「這次是比較有『民間』風味,也許是一種進步……(但)如稍微深入向內探究,便知其未必可羨。根據民俗研究,民間信仰教義不清,是『世俗化的功利主義』,人與神之間是『現實的,有求必有所報的交換關係』」13.。誠如很多報導提到很多冷淡的教友回頭,共襄盛舉。但其動機是否只是停在功利的層次而已?如果是,那麼這種情緒上的反應是經不起考驗,也是無法維持太久的。
此外,場面即使非常浩大,但「有些宗教活動中,民眾熱烈慶祝的重心,已未必是基督信仰本身所要強調的部分」14.。所以信仰的表達,涉及信仰的核心問題。
(四)、以聖母態像為中心:
雖然活動當中打出「偕同聖母,走向基督」的標語,但是不容否認的,在大多數的遊行人心中,聖母是此次的主角。如此則引發了一些問題:
1.信仰的核心:
面對此次的活動,不禁教人疑惑「這次抬出『聖母』巡行全省,不免又會叫人納悶,天主教信仰的究竟是『聖母』?還是『基督』?」15.而且在「這活動中的熱誠,是不是反映出,在我們教會中,的確有非常多的人,把聖母放在更重要的地位?」16.還有「我們對聖母的敬禮,真有深度而使人不能不折服於我們外在敬禮活動的意義嗎?」17.
然而,事實上教會對於其信仰核心的把握是十分清楚的,「聖母像是一個記號,代表耶穌的母親」18.。因此,在以基督為信仰的核心下,「聖母的卑微與對天主的完全信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當是我們恭敬聖母的主要意義」19.。或更好說是「聖母參與基督逾越奧蹟的神修生活」20.,該成為恭敬聖母者的主要典範,學習聖母參與耶穌的逾越奧蹟,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從傳教神學的角度來看,教會所傳達的是客觀的信仰肯定,而慕道者卻主觀的從其所處的環境、背景和需要,吸收其中的某一部分。因此教友如今所表達的是其過去所吸收的縮影。
2.文化背景:
此種對耶穌的母親的敬禮,很符合中國人的孝道思想21.,而如果「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就陰陽的力量方面,整個社會的現象,都是陰的力量較多……因此在台灣舉辦聖母遊行是非常自然的事」22.。所以問題比較不是在接收的人身上,因為人不易脫離其所賴以成長的文化背景和環境,可能是在傳達上的瑕疵。此外,中國人尊敬偉人,必定尊敬其母親,然而如果倒過來,從尊敬偉人的母親,來達到尊敬偉人的目的,似乎不可行。因此「偕同聖母,走向基督」的邏輯是不在中國的文化中。當教會更強調基督時,對瑪利亞的尊敬才會是自然而又適中的。
3.現象背後的渴望:
此種宗教現象的背後,強烈地表達本位化的需要。基督宗教因其歷史背景,有很深的西方文化的色彩,而且傳到中國後,西方的包裝大多原封未動。這種乾燥的、理論的西方思想難以滿足處在東方文化思想中的台灣教友。因此,在信理的傳授上,「這一切是否也意味著,我們常常忽視了自己陰柔一面的需要?這類需要亦應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出來」23.,否則它會尋求滿足的管道。在呈現天主的面貌上,「是不是我們對聖母的敬禮中,有一些實在是對天主本身內母性成分的崇拜……(教會)沒有給予天主內的陰柔面足夠的認知與重視,結果流露出來的替代式的表達?」24.
至於在信仰的表達上,「這次的聖母巡行是否也向我們習慣已久的信仰表達方式提出了些挑戰?」25.看到教友們熱誠的參與、真誠的表達,再次肯定「人有時實在需要藉一些有形的、抓得到的事物,來表達內心深處的信仰?而今日台灣的天主教會是否常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種需求?」26.因此,面對此種種需要,必須尋求教會的牧靈措施加臉滿足。
4.合一的障礙:
分離的弟兄姐妹可能較一般民眾反應更激烈,尤其是當天主教會呈現出以「聖母為中心」的傾向時,將離合一的共同點越來越遠,對合一運動本身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打擊。
四、決定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有不少應該而且能夠做的事。
(一)、在慕道者和教友的培育上:
將信仰的核心,經由考慮對象的文化背景和接受限度而傳揚出去。讓聽者不只是停在知識層面,而且能進入感同身受的體驗層次。
(二)、在信仰的表達上:
藉著禮儀的革新和本位化,來滿足教友的需要和渴望,整合生活與信仰,豐富的在信仰中呈現生活的真實面。強化密度高且代表信仰核心的官方性聖事和禮儀,妥善地安排使之更符合禮儀的精神——天人的共融、救恩與恩寵的體現,藉此保持其主流地位,而非主流者自然適度的自我定位。此外,可將在遊行中所突顯的參與感和積極投入的主動精神,轉移到教會組織和禮儀的安排上,凝聚成一股非常大的助力並帶來活力。
在面對本地文化的思想背景上——對女神的崇拜和對陰柔的一面的渴望和需求,在禮儀本位化的過程中必須加以考慮。尤其是在聖母的敬禮上下功夫,讓教友在基督救世工程的脈絡中給予聖母定位,體會到「恭敬聖母是在提醒我們效法聖母追隨基督的榜樣(參與耶穌的逾越奧蹟)……如果我們對聖母的敬禮是頻頻的唸經、獻花或獻蠟燭,而不是在思想行為上的更新,那我們只是在形式上恭敬聖母,而不是在實質上恭敬聖母」27.。
在對社會的關懷上,除了繼續原有的慈善、公益事業外,更應該加強入世的部分,考慮時代的訊號,勇於面對現世尖銳的難題和挑戰,對窮人、邊緣人等弱勢團體的團結關懷,並針對迫切性的問題提出答覆。如此,那在遊行中對社會所願意表達的關懷,能夠更實際且更常久。
五、行動
梵二以後所強調的禮儀革新、教會團體的共融,和傳教神學所提供的成果,都有助於具體行動的擬定和執行。本地教會正在進行的禮儀革新,教友主動參與禮儀,作信仰見證、新的儀典的出版、聖歌的創作和編纂、東方靈修講座的推廣和受到重視,都是朝此方向在努力。當然在語言的使用和禮儀的安排上,更該朝本地化改進。因為母語更有助於人自然的表達情感,同時面對台灣社會重視方言的強勢熱潮下,教會不能不加緊腳步,達到在禮儀的表現、經本和歌本的製訂上的多元化。
共融是今年的主題,而目前教友參與教會當局的決策,越來越普遍,在此良好的溝通下,更容易形成共識促進共融。例如小型教會團體的積極推廣,就是在共融的脈絡下發展。
在福傳的方式上,更注意尊重當地文化原有的價值和豐富性,有開放的態度和交談的意願。至於對社會全面性的關懷仍在繼續進行中,例如教會最近在二二八事件彌平傷痕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做的努力。當然面對弱勢團體、窮人和邊緣人,教會有更多可以發揮之處。雖然天國不只是在現世,但卻在現世開始,所以對於歷史的演變,教會必須而且應該參與,讓天國早日實現。例如鼓勵教友從政、面對選舉教會表達其立場等等。教會一直和政府有不錯的關係,應該繼續維持,但不要使之成為教會扮演好先知角色、光榮天主和服務天主子民的障礙,畢竟二者在本質和功能上仍有不少差異。
此外,一九九一年八月輔大神學院第十八屆神學研習會的主題是「跟著聖母走向基督」,也是一種從神學家的立場和反省,提供本地教會,對聖母遊行更深一層的了解。這是非常具體的行動。

參、結論
經過以上五個步驟的反省後,可以看出此次遊行對內的影響較對外更大。它積極的讓教會上下動起來,大家摒除己見,讓既定的活動,順利而成功地完成。並且促進教友彼此之間,更多的合作經驗和默契,為往後更深的共融鋪路。當然它也消極地指出教會在信仰的傳授、禮儀的革新和信仰的表達上的不足,無法有效地答覆教友生活上的真實渴望。可將此作為未來努力和革新的目標與方向,真正達到「聖母遊行」的最終目的。

 

附註

  1. 參閱谷寒松著,《神學中的人學》(台北:光啟,1988),47—48,所提的信理神學方法。
  2. 李泥,〈聖母出巡—屏東「宗座聖殿」古禮新熱〉,《中央日報星期天週刊》175,(1991),11。
  3. 吳武雄,〈我們舉辦「為國祈福聖母環島巡禮」的理由和目的〉,《教友生活》1905(1991),4。
  4. 王蜀桂,〈媽祖能,瑪利亞也能!〉,《中國時報》(1991年5月1日),一九版。
  5. 〈萬金聖母福臨北市天主教徒遊行祈福〉,《中央日報》(1991年9月30日),一三版。
  6. 同上。
  7. 〈不免驚,向前走——萬金聖母環島巡禮的省思〉,《教友生活》1922(1991),1。
  8. 同上。
  9. 李泥,〈聖母出巡——屏東「宗座聖殿」古禮新熱〉,11。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同上。
  13. 蕭徒妹,〈萬金聖母遊行的一些省思〉,《見證》213(1991),76。
  14. 同上。
  15. 李泥,〈聖母出巡——屏東「宗座聖殿」古禮新熱〉,11。
  16. 蕭徒妹,〈萬金聖母遊行的一些省思〉,76。
  17. 狄剛,〈萬金聖母禧臨我台北總教區——感激與反省〉,《教友生活》1927(1991),4。
  18. 何麗霞整理,〈聖母遊行的省思〉,《教友生活》1939(1992),2。
  19. 〈母親節前夕,談聖母敬禮〉,《教友生活》1903(1991),1。
  20. 高詠慈修女,1992.4.10,輔大神學院上課綱要。
  21. 羅光,〈迎奉萬金聖母〉,《益世評論》58(1991),1。
  22. 何麗霞,〈聖母遊行的省思〉,2。
  23. 韓惕著,趙榮珠譯,〈萬金聖母巡行之我思〉,《見證》213(1991),74。
  24. 蕭徒妹,〈天主是男?是女?〉,《見證》215(1992),95。
  25. 韓惕,〈萬金聖母巡行之我思〉,72。
  26. 同上著作,74。
  27. 〈母親節前夕,談聖母敬禮〉,1。

參考書目

  1. 〈不免驚,向前走——萬金聖母環島巡禮的省思〉,《教友生活》1922(1991),1。
  2. 〈母親節前夕,談聖母敬禮〉,《教友生活》1903(1991),1。
  3. 〈萬金聖母福臨北市天主教徒遊行祈福〉,《中央日報》(1991年9月30日),一三版。
  4. 王蜀桂,〈媽祖能,瑪利亞也能!〉,《中國時報》(1991年5月1日),一九版。
  5. 李泥,〈聖母出巡——屏東「宗座聖殿」古禮新熱〉,《中央日報星期天週刊》175(1991),11。
  6. 吳武雄,〈我們舉辦「為國祈福聖母環島巡禮」的理由和目的〉,《教友生活》1905(1991),4。
  7. 狄剛,〈萬金聖母福臨我台北總教區——感激與反省〉,《教友生活》1927(1991),4。
  8. 谷寒松著,《神學中的人學》,台北:光啟出版社,1988。
  9. 何麗霞整理,〈聖母遊行的省思〉,《教友生活》1939(1992),2。
  10. 蕭徒妹,〈天主是男?是女?〉,《見證》215(1992),93—5。
  11. 蕭徒妹,〈萬金聖母遊行的一些省思〉,《見證》213(1991),75—6。
  12. 韓惕著,趙榮珠譯,〈萬金聖母巡行之我思〉,《見證》213(1991),72—4。
  13. 羅光,〈迎奉萬金聖母〉,《益世評論》58(1991),1。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