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徐可之. |

 

94
神學論集
(1992)p.547-560
   

簡介靈修與基督靈修

徐可之

 


引言
多年來一直在靈心成長、體驗,以及整合等各方面,不斷留心努力,並將所獲得的一些粗淺心得,隨時以獻曝的愚誠提供給大家分享、印證。對於一些「觀念」上的問題,大都略過不談,或刻意避免涉及。因為這些問題,一方面談起來相當乾枯乏味,同時另一方面,為一般的靈修「實用」,又幾乎都是可有可無。就如形上學所探討的何謂「存有」,聖事神學所講論的餅酒如何「變質」等,其本身雖然精深奧妙,但為一般人的生活與信仰來說,知與不知,又有什麼影響呢?當然為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或對這些問題有濃厚興趣者,此種探討與論著那就非常寶貴重要了。對靈修上的一些觀念,基本上可說也是如此。一兩年前(1990—91)由於《神學辭典》的需要,必須在這方面用「心」作一番整理和表達。現在將其中有關靈修的幾個「條目」編連在一起,並在編輯主任的認可之下,先在此刊出給「有興趣」的兄弟姐妹分享。綱要如下:
一 靈修的廣泛內涵
二 基督靈修真諦
三 基督靈修的一體多元
(一)西方靈修
(二)東方靈修
(三)修院靈修
(四)教友靈修

一 靈修的廣泛內涵
靈修(Spirituality)或神修(六十年代以前通常都用神修)是指身心修養的專門學識與習修過程。由於對「人」的存在和其終極嚮往有不同的認知與信念(不同的哲學思想與宗教信仰),因而對靈修的理論與實踐也有很多不同學說與宗派。比如基督靈修、儒家靈修、佛教靈修等。但就靈修本質而言,一般都包括下列三點:(一)人為萬物之靈,是一個有「靈」性、有精「神」的存在;(二)人性有其天然的終極嚮往與圓滿,靈「修」就是要幫助人修持身心,以到達此終極圓滿;(三)修持身心的具體方法與步驟,由初學入門到心靈長大成熟。在此共同的架構中,當然仍有很多不同,尤其對人性終極圓滿的修成與實現,更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從整體來看,可說有人性超越與自性圓融兩種不同信念與實踐。試分別簡述如下。
(一)人性超越
此種信念下、實踐中的靈修,首先是肯定人性自天,人有其天然的根源,所以人性自有其受之於天的「當循之道」。靈修就是要使人遵照此當循之道而生活,日漸呈現出人性的原本真貌,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圓滿境界。中國文化中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言簡意賅,指出了此種靈修的最基本信念。如果再將此「修」道落實於「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那就是儒家修持的基本過程與終極圓滿。在此整個過程中,人與天常是相通的。「修」的起點是「在明明德」—明白看清人性本有的天賦「明德」;說得更具體一些,就是清楚體驗到「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進而依此「明德」而生活,並推己及人—「在親民」(即在生活中逐漸養成「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胸懷)。最後此種「盡性知天」的靈修終點是「在止於至善」—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其根源「至善」合而為一,「止」於天人共融的圓滿境界。
(二)自性圓融
此種靈修的基本信念可用成語「自求多福」來表達,肯定一切都是操之在我。人性的終極圓滿就是人性自身的充分實現,不必過問人性之上是否更有其他存在,尤其是超越人性的至高存在;有些學說更明言否定此超越人性的至高存在。前者如狹義的人文主義,後者如唯理、實證、唯物等哲學思想與信念。就靈修整體來說,佛教的修持對此有相當徹底的信念與實踐。只要努力修行,人人可以成佛—這是佛教對人性的徹底肯定。但在人性之上,佛教靈修否定有神(造物主)的存在,也不相信人有不死不滅的靈魂。所以「佛教是徹底的無神論者」(聖嚴法師),但絕非唯物論者,因為「佛教相信:生命的因素是永恆的,就是精神不滅—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本來如此,這就是生命的實際情況」(同前)。至於「見性成佛」的修持之道,最基本的實踐是「諸惡莫作」(戒絕殺生、偷盜、淫亂、妄語等),進而「眾善奉行」(比如救生、布施、誠實、慈悲等);這樣使自己的六根日益清淨,心目逐漸明亮,終能解脫一切煩惱,而到達「我、法皆空」的真如境界。

二 基督靈修真諦
基督靈修(Christian Spirituality)是指依照基督所顯示的「生活規範」,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身心修養的專門學識與習修過程。就動態方面來說,就是效法基督——依照其生活典範而生活;以靜態而言,即是集合這些生活經驗而逐漸整合為修持身心的專門學識——靈修學或靈修神學。說得更具體一些,一個基督徒的靈修生活,就是依照福音聖訓與教會傳承,在基督奧體(教會)內積極成長,以到達天人合一的終極圓滿。其發展情況可分為五點,簡述如下。
(一)人藉著洗禮,由水和聖神而「生」為天父的子女;努力使此「新生命」積極成長茁壯,因而在生活中能日益呈現出天父子女的真正面貌,這就是基督徒靈修的基本內涵,也是天主子女的天賦使命與責任。但是人性自身的情慾衝動,和周遭環境中的不良風氣與各種污染,都能影響、甚至傷害、破壞此新生命的積極成長。所以(二)必須勝過這些阻礙與困難,使天主子女的生命不受到污染和傷害。基督以身作則,給我們樹立了克勝困難、誘惑的生活典範:對生活需要的過分掛慮,對人際熱情、讚賞的渴求與把持不捨,對財富、尊榮、權勢的貪、迷、甚至崇拜,基督皆以「經上記載」(天父的訓誨與心願)為準則,一一予以克除戰勝(參閱瑪四1—11),清楚顯示出「父的愛子」的天然真容與胸懷——一心常作父所喜悅的事,完全依照父的心願而生活(參閱若八25—30)。基督徒為戰勝傳統中所說的三仇(魔鬼、世俗、肉身),自古迄今,雖在方式上頗有不同之處,但基本上莫不以此「愛子典範」為依歸,今天的靈修趨勢更是如此。
(三)除消極的「不可與此世同化」(羅十二2)外,當然更要積極地「穿上新人—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弗四23—24,斐二5)。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真實,「以心神以真誠朝拜父」(若四23),即使為此信仰而遭受迫害,甚或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教會傳承對此一直十分重視,認為此種捨生致命,是「穿上基督」的最好明証)。同時要對人,所有的人,一視同「人」,甚且「應當愛你們的仇人,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五44);如此的「以善勝惡」,自然會發光照耀,「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的在天之父」(瑪五16)基督徒靈修的內在活力和基督奧體的不斷成長茁壯,其秘訣就是在此,古今皆然,四海攸同。
(四)此活力的根源是基督,人必須與基督合而為一,才能活力充沛,「正如葡萄枝若不留在葡萄樹上,憑自己不能結果實,你們若不住在我內,也一無所能」(若十五4)。和基督結合為一的方法,主要是藉著虔心祈禱與勤領聖事,尤其是聖體與和好兩件聖事。在感恩聖祭中,基督使自己的體血成為飲食,讓我們吃下去、喝下去;使我們與祂有真實的生命交流和共融,同時也使我們彼此之間,因著祂、在祂內,有同樣的合一與共融(就如葡萄樹之喻所表達的一樣)。藉此「生命之糧」的滋養,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的才能、時間、所有、所是)也自當變成「飲食」,甘心給需要的人「吃、喝」取用,「因為祂為我們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應當為弟兄們捨棄生命」(若壹三16)—生命的通傳、發展、成熟、圓融,就是這樣培育、長成的。在和好聖事中,基督使我們體驗祂的完全接納和寬恕—「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九12—13)。藉著基督的不斷接納、寬恕、建立,我們對自己以及彼此之間,也自然會學得更能接納寬恕,相互支持建立,逐漸流露出與基督成為一體的手足之情。當然,聖事的功效是在日常生活中,藉著虔誠的讀經、祈禱而發揮出來。除個人的「進入內室,向暗中之父祈禱」以外,還有團體性的聚會分享,「彼此教導規勸,以聖詠、詩詞,和屬神的歌曲,在你們內懷著感恩之情歌頌天主」(哥三16)。
(五)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1965)強調教會整體的靈修革新與成長,不僅是聖職人士和修會團體,而是所有信友都蒙召為「聖徒」,每人在其不同的生活中都有活出「基督全德」(天主子女的真正面貌)的天賦使命與責任。大會也同時強調指出,此種修德成聖並非只為獨善其身,而是要兼善天下—教會整體都應盡力,將「福音」(生命的好消息)帶給尚未「認識天父和祂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的兄弟姐妹。在梵二後的靈修革新努力中,就如教會在其不同時代的成長過程中一樣,也及時出現一些「運動」與團體,來推動教會靈修更能配合時空的具體需要而成長發展(比如基督活力、聖神同禱、普世博愛、在俗團體、泰澤祈禱等)。所以基督徒的靈修,就整體來看,常是這樣在基督奧體內,藉著聖神的引導和推動,走向與天父的圓通與共融—人性所渴望的「天人合一」為終極圓滿。
以上所述,都是依據天主教會的靈修實況,至於十六世紀以來所形成的許多基督信仰派別(在我國通稱之為基督教),其個別靈修情況此處無法論及。

三  基督靈修的一體多元
(一)西方靈修(Western Spirituality)
「西方」在教會的傳統中,一般是指以羅馬為中心的拉丁語系地區,今天更是指歐洲和北美。拉丁和盎格魯撒克森語系的文化思想型態,和在宗教信仰與靈修生活的表達方式上,自然和東方有相當的差異。在此特別指出它和中國文化為靈修之間的差異,其他自可不言而喻。
西方思想型態著重於理性分析,所以在靈修生活的祈禱方面也是以「三司默想」為主;而且在講解上,可將記憶、理智、意志的功能分析得清清楚楚,使初學默想的人很容易感到條理分明,有路可循。而東方則強調用「心」,要人去心領神會;所以教人「靜坐」,去慢慢體驗,使人逐漸「空」下心來,為能「看」到真相——明心見性和盡性知天的本意就是在此。對克修工夫來說,西方的「悔罪修德」的基本模式是:先將罪的本質與醜惡(或德行的尊貴與美好)分析清楚,然後再分別以相對的方法,一一予以克除(或加以修練培養)。比如驕傲,先界定其本質為何,然後指出其醜惡可怕,其不同等級以及其為害之大小輕重等,最後列舉其克除方法(由小而大,由淺入深,一一予以克除)。東方的「克己復禮」是先從人性本身開始,教人「率性—修道」,使人遵照「天性」而生活。在人的天性中就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所以「人」在生活中應彰顯此天賦「明德」,不然的話,「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還有什麼呢(孟子離婁下)?所以東方是教人怦然「心動」而奮起力行,是由心動到力行—誠於中而形於外。西方則是以「理智」的清晰、明亮,來說服、推動「意志」去努力獲得,而且是志在必得。在認知過程上,西方是鎖定目標,弄得一清二楚(就如西方醫學,手有病治手,腳有病醫腳,清楚了當)。而東方常是先看「整體」,要人從「根、本」上著手;就如治病主要是將「血氣打通」,疾病自會痊癒。
在此只是指出東西靈修的方式不同,並無任何褒貶之意。相反,此二者更可相互截長補短,整合為更完美的靈修方法。說得更清楚一點,理性分析是西方靈修工夫的特徵與「天性」,過去對「悔罪修德」是如此,今天所強調的「價值內在化」仍是如此—天性使然,應以之為榮。東方則注目於「整觀」全體,使人以「心」去體認人的天性真相;「克己復禮」就是依照天性而活一個真「人」的生活,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真人」。在克修方面,西方的分析透徹,目標明朗,大有助於東方的籠統概括、模糊不清的困難與不足(尤是於靈修生活的淨化階段)。東方的反身而誠,靜觀自得,很能調整西方的分析太多,過於講「效率」的靈修努力,特別是在明化階段中。一旦進入「合一」境界,雙方的分別與特徵也就微不足道了—因為真正的合一體驗,只能心領神會,是無法以語言清楚表達的。(至於禮儀上的不同表達,由於梵二對本位化的努力推動,東西方各在其不同的「盡性」發展中,彼此都能獲取互補的功效,甚或更好的整合)。
(二)東方靈修(Eastern Spirituality)
教會傳統中所說的東方是沿用古代羅馬帝國的說法(東方以拜占庭為中心,西方以羅馬為中心),如以語言來分,就是指希臘和閃族語言的地區(以色列、敘利亞、阿剌伯、美索不達米亞等)。和西方拉丁教會相比的話,這些地區的靈修生活,自然有其顯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因而也稱之為東方靈修。但今天所說的東力更包括中國、印度等亞洲地區(就如現在說西方,不僅指歐洲各國,也包括北美在內)。所以在此先簡短說明一般所說的東方靈修(近東或中東),然後再介紹一下今天所指的東方靈修(遠東或東亞)。
1.東方靈修(近東或中東)
東方教會的禮儀可說是他們靈修生活的具體說明。一般來說,他們多利用有形事物來象徵所舉行的奧跡,比如圖像、燭光、多次獻香、美麗的詩歌、不斷的詠唱等。禮儀的中心自然是基督的生活奧跡—逾越奧跡。參加禮儀者聚成「基督的身體」,共同向天父表達感恩與讚頌,具體實行「天主子民的工作」—希臘文「禮儀」的原意就是「民眾的工作」。在感恩聖祭中大家和生活的基督合而為一,藉著分享同一的「生命之糧」而有生命的交流與共融。東方的禮儀和祈禱常很生動地宣示未來—熱切期待基督的光榮來臨和宇宙的萬象更新。這不僅是末世信仰(基督再來)的生活傳承,更是為旅途中的天主子民,多次是由於社會環境不利而遭受困難痛苦的子民,成為面對生活挑戰的活力泉源。藉著「合一之神」的推動,使他們對周遭的分裂、仇恨,能一直懷有「終將和諧統一」的希望。
在祈禱生活上,東方靈修更是用「心」去體驗;強調進入內心的「寧靜」去默觀、體驗(Contemplate and experience)天主的臨在。此種體驗常含有神秘意味,因為是人在心靈深處和「生命根源」的直接接觸,是每人親身去體驗「居住」在自己心靈深處的天主聖三—這只能以「心、神」去領會,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有時完全是無可言傳。當然,為達成這樣的默觀祈禱,東方靈修有其自古相傳的「淨心法」,教人如何有效地克制偏情(Passions),逐漸使身心整合為一而達到「中和」(apatheia-passionlessness)。此外東方靈修也很重視聖像敬禮(Icons),尤其是天主之母的聖像。在此所表達的更是畫中人物的「神情與心境」(spirituality),使在像前祈禱的人能藉此而舉「心」向上,渴望進入、懷有(相似)如此「屬神」的靈心境況。其最終目的當然是藉著有形事物的幫助,而達成與無形天主的合一。
2.東方靈修(遠東或東亞)
近幾十年來,尤其是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教會靈修方面興起一股「汲取東方靈修精華」的熱潮。對中國教會來說,《相逢寧靜中》(1979),《無聲之樂》(1979),《中國靈修芻議》(1978),《吉光片羽》(1989)等幾本譯、著(均為光啟社出版),都是這努力汲取與整合的實例。但就靈修內涵而言,禪宗與老莊的體驗與理想,應可在教會的正統默觀生活中,尋獲徹底的整合與完成;而儒家所追求的「參天地之化育」的內聖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和教會的「寓靜觀於行動」(contemplative in action)的靈修理想不謀而合—「在一切中都能找到天主」的靈修境界,就是完美的「參天地之化育」和道地的「內聖外王」。
(三)修院靈修(Monastic Spirituality)
初期教會在長期的教難與迫害中,體驗到「捨生殉道」是與主基督結合為一的完美方式。教會獲得全面的和平之後,隱居曠野的修院靈修,是尋求以「不流血的方式」,來達成與基督的結合為一。他們放棄世上的一切,並不是消極的厭世或逃避,而是要積極地與基督一起「戰勝世界」(若十六33)。就如聖安當(十356)一樣,他們完全遵照基督的話,「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然後來跟隨我」(瑪十九21),並用強硬的方法(齋戒、苦工、誦經、祈禱等),戰勝世界的「肉身的貪慾,眼目的貪慾,以及人生的驕奢」(若壹二16)。其目的是為「脫去舊人」,就是因順從享樂的慾念而敗壞的舊人;「穿上新人」,即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具有真實正義和聖善的新人(弗四22—24)。就如「醉心塵世」的人,一心追求此世的財富、聲色、權勢、尊榮等,這些「醉心天上」的人,同樣,或更好說,更是一心「追求天上的事,在那裡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邊」(哥三1),陶醉於天人相契的交流與共融中。此種生活的本身,對世界的「驕奢淫伕」,就是一股生命的清流,就是在不斷「喚醒人心」的曠野呼聲—天國的呼聲。
修院靈修的特徵首先是「靜」,由斷絕塵世的囂攘而退入曠野的安靜,進而努力獲得內心的完全「寧靜」——hesychia(tranquility),使自己的身心整合為一,完全順從天主的引導、推動而生活。再者就是以「心」—完整的心,去接觸天主,「體驗」祂的親臨(而不在於用很多的思想或推理),尤其是「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臨在。第三,為幫助靈心的淨化與成長,通常更是強調遵守會規,接受輔導,比任何其他苦工、齋戒等都更能中悅天主。最後就是公共誦禱與禮儀,這是日常生活的中心,是團體的偉大而神聖的事務—「天主的工程」。他們一般都是早上三時左右起床,偕同萬有吟詠讚頌天主—熱切期待天主子女的顯揚,虔心促使基督早日地光榮來臨(羅八18—19;伯後三11—13)。
(四)教友靈修(Lay Spirituality)
在梵二大公會議所推動的教會革新努力中,教友靈修是其主要重點之一,自然受到了普世教會的關懷與重視。從教會的成長過程來看,教友團體本來就是宗徒們所一心關懷的「基督的身體」(格前十二12—13)和「天主的家人」(弗二19),渴望他們在基督內不斷成長聖化:「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作天主的純潔無瑕的子女」(弗四21—24;斐二6—15)。宗徒們的這些「靈修訓言」,自然是福音聖訓的生活詮釋與落實:「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五48)。所以教友靈修的理想與目標從開始就已很明確具體,而且是一脈相傳,一直到今天。梵二大會所強調的「教友地位與使命」(教會憲章第四、五章),也正是此靈修傳承的「此時此地」的具體詮釋與落實。梵二後的「教友靈修」專文與著作,基本上也都是在努力推行梵二大會所渴望的教友生活革新,提供適應不同時空需要的講解與方法。從這些努力與資料中,可綜合出下面主要兩項:(一)生活與工作的聖化;(二)生活工作的福傳與小型教會團體。
1.生活與工作的聖化
教友靈修的核心是家庭生活的聖化。所說的革新,一方面是「革除」有害於家庭聖化的一切事物,另一方面更是「更新」有助於家庭聖化的信仰認知與落實方法。首先是對婚姻聖事的信仰認知與生活落實:比如透過婚前輔導,使雙方更深入了解男女身、心方面的不同需要,並如何相互接納配合、忘我付出,以達成「二人成為一體」的真正結合;在婚姻生活中如何日漸活出「聖」事的天賦功效—彼此「甘心為對方犧牲自己」而相互獲得聖化,就如「基督愛教會,並為她捨棄了自己,使她聖化」一樣(參閱弗五22—33)。再者就是子女的培育與聖化。一方面以父母的「天性」一心愛護自己的子女,同時也由信仰而接受此「天賦」使命,將生命的好消息「天主是愛」通傳給他們,使他們也成為「天父的寶貴子女」。為達成家庭生活和諧與聖化的雙重目標 (夫妻之間與父母子女之間),真正的「祈禱」與領受聖事是非有不可的(祈禱就是個人和家庭必須有「面對根源」的時間,以適合每人生活情況的具體方法,真正能接觸並體驗到天主的臨在;領受聖事,尤其是聖體與和好聖事)。至於工作與職務的聖化,特別是在於以「基督心態」去面對、去操作:一方面視之為「承行天意—中悅天父」的機遇與方法,同時也肯定努力工作、善盡職務,就是在建立、增進社會大家庭的福祉,就是在默默實踐「愛人如己」的天賦使命。
2.生活工作的福傳與小型教會團體
梵二大會所強調的教友福傳使命,當然首先是在於日當生活工作上的「自然流露」:將天父心愛子女的喜樂、踏實、和善、真誠等特徵,自然地表達出來(誠於中而形於外)。但是「並不止於生活的見證,真正的傳教必尋求機會以言語來宣講基督……因為『基督的愛催迫著我們』(格前五14)」(教友傳教法令6)。為使此「生活傳真」與作證更生動有效,各地教會都在推行建立「小型教會團體」(或基信團—基層信仰小團體);藉著相互的分享、鼓勵、幫助,使每人在整個生命(自然也包括靈修在內)的發展與成長上,能日益充實、穩定,逐漸邁向「天人合一」的真正交流與共融。

 

參考書目

  1. 陳文裕著,天主教基本靈修學,台北:光啟出版社,1988年,5—16頁;281—284頁;288—291頁。
  2. 呂穆迪譯,宗徒時代的教父,香港:真理學會發行,1957年。
  3. 史南艮培著,蔡秉正譯,新約的倫理教導,香港:明愛印刷訓練中心,1989年。
  4. 張春申著,聖保祿論基督與教友生活,台中:光啟出版社,1959年。
  5. 張春申著,中國靈修芻議,台中:光啟出版社,1978年。
  6. 德日進著,鄭聖沖譯,神的氛圍(修訂本),台北:光啟出版社,1986年。
  7. 伴渡、李純娟合著,吉光片羽—靈性修持新探,台北:光啟出版社,1989年。
  8. 戴邁樂著,鄭聖沖譯,相逢寧靜中,台中:光啟出版社,1979年。
  9. W. Johnston著,劉河北譯,無聲之樂,台中:光啟出版社,1979年。
  10. 池鳳桐著,基督信仰探源,台北:恆毅月刊社,1989年。
  11. 神學論集44(1980年六月),「靈修的意義」,張春申,147—157頁;「基督徒的靈修」,溫保祿,159—171頁;「基督徒靈修傳統中的默想方法」,高士傑,217—236頁。
  12. 侯景文譯,聖本篤的身世、會規及靈修,台中:光啟出版社、熙篤神樂院發行,1980年。
  13. 梁湛美講述,蔡素美筆錄,「聖本篤的靈修」,神學論集51,1982年四月,105—114頁。
  14. 胡國楨,「中國基督徒的靜坐」,神學論集37,1978年十月,333—375頁。
  15. 傅佩榮 ,「中國思想與基督宗教」,神學論集32,1977年七月,179—219頁。
  16. 方東美著,馮滬祥譯,中國人的人生觀(The Chinese View of Life),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七版。
  17.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第二次印刷。
  18. 楊慧傑著,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19. 釋聖嚴著,正信的佛教,台北:東初出版社,1985年十二月五版。
  20. 聖印法師譯,六祖壇經今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0年。
  21. 吳經熊著,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十二版。
  22. 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編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台北:中國主教秘書處出版 ,1975年,「教會憲章」,第二、四、五章,16—27頁;56—73頁;「教友傳教法令」,453—495頁。
  23. 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編印,福傳文集,台北: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出版,1987年,113—140頁;501—585頁。
  24. 陳明清夫婦,基督徒婚姻生活中的靈修,神學論集52,1982年七月,273—279頁。
  25. 房志榮、張春申等,教友在今日教會使命中的角色(第十二屆神學研習會),神學論集64,1985年七月。福傳大會追蹤——大家來談小型教會團體(第十五屆神學研習會),神學論集80,1989年七月。
  26. 房志榮、徐英發等,教友靈修與小型教會團體(第十六屆神學研習會),神學論集86,1991年一月。
  27. Jess S. (ed.) , Lay Spirituality Today—written by Lay People Themselves, Taipei : Kuangchi Press, 1988.
  28. George A. Maloney (Ed.) , Pilgrimage of the Heart—A Treasury of Eastern Christian Spirituality, San Francisco : Harper & Row, 1983.
  29. St. John Climacus, The Ladder of Divine Ascent, New York : Paulist Press, 1982.
  30. Bernard McGinn, John Meyendorff, and Jean Leclercq (Eds.) , Christian Spirituality : Qrigins to the Twelfth Century, New York : Crossroad, 1985.
  31. J.A. Komonchak, M. Collins, D.A. Lane (Eds,) , The 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 Dublin : Gill et Macmillan, 1987, "Spirituality ", pp. 972—986 ; "Monasticism ", pp. 670—673.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