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楊曉紅 . |

 

93
神學論集
(1992)p.343-348
   

崇高的神父和學者——利瑪竇   

楊曉紅

 


緒  言
在明末清初中國科學技術史上,耶穌會佔有重要的一頁。耶穌會是由西班牙貴族依納爵勞耀拉於1534年創立的,並於1540年得到當時羅馬教宗的正式批准。利瑪竇是耶穌會傑出代表,他在中國開闢了一條科學傳教的道路。作為來中國的第一個西學代表人,他不但第一次正式向中國介紹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和科學技術知識,並且也把有關中國的知識及其歷史文化第一次正式地介紹給了西方。即使在今天看來,利瑪竇仍不失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因此,有必要對利瑪竇進行深入細緻、多側面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狀況是:國外及港台對利氏的研究要比國內的廣泛且深入;國內一九四九年前比一九四九年後研究的多。國外及港台至少已有三種不同的利瑪竇傳記(艾儒略《大西利先生行蹟》,云先•克魯寧著、思果譯《西泰子來華記》,羅光《利瑪竇傳》)。但這些傳記評論卻不多,基本上是沿著利瑪竇在華的足跡,敘述利氏的生活、起居、交際等內容。專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地圖》的版本、《幾何原本》的翻譯出版等問題上。此外,國內外、海內外還發表了許多一般介紹性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十年的研究狀況。在八零年以前,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一)認為利瑪竇來華傳播天主教是後來鴉片戰爭外國軍事入侵的先導,是「文化侵略」,把宗教的擴張與帝國主義的政治、軍事侵略等同起來。(二)承認利瑪竇來華目的是傳播宗教,但指責利氏為達到此目的,故意把當時歐洲已經落後的、零散的科學知識帶給中國。例如:利瑪竇等僅傳入托勒密天文體系,而非先進的哥白尼體系;並且只肯和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前六卷,而非全書(關於此書本文有論述)。(三)把明末著名學者徐光啟視為崇洋媚外的典型,或認為他是因為看不清利瑪竇的真面目而受騙上當等。
這一時期,種種貶低利瑪竇的觀點時有所見。
隨著學術思想的解放,一九七九年重新修復了利瑪竇墓,並且也開始重新評價利瑪竇。總的說來,基本肯定了利瑪竇對中國科學、中西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把他與鴉片戰爭以後入華傳教士區別開來。(其實,筆者認為鴉片戰爭以後入華傳教士中,也有許多人對中國是友好的,對中國的科學、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自那以後的研究中,又存在這樣的不足,即為避免把利瑪竇與鴉片戰爭後入華傳教士相提並論,把他因傳播宗教而給中國帶來落後科學的責任開脫去,把這位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描繪成了科學家。例如,利瑪竇是如何把世界地圖帶入中國,並在中國刻印出來;如何與徐光啟合譯出版《幾何原本》等等,卻忽視了他的傳教目的,使人看不出利瑪竇同時還是肩負重任的耶穌會士。就連他的好朋友徐光啟、李之藻也僅僅被描繪成接受了西方科學知識的中國科學家,而看不出他們同時還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正因為如此,筆者試圖從利瑪竇傳播科學和傳播宗教兩方面入手,對這位集傳教士、科學家於一身的明末西人進行儘可能全面的討論。
本文通過對現存利瑪竇的四十四封珍貴書信,以及他在華期間寫的《中國札記》的仔細研究,同時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利瑪竇的天文學活動進行了系統研究,從新的角度,即從利瑪竇的天文學活動來論述利瑪竇來華的真正目的——傳播福音。對利瑪竇來華在中西文化交流(包括科學、宗教)史上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分析了利瑪竇只譯《幾何原本》前六卷的原因,提出了徐光啟、李之藻入教並非因為科學、利氏傳教與傳播科學並不矛盾的親點。

結束語
利瑪竇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者,為西學東漸、東學西漸譜下了不朽的詩篇。
利瑪竇在中國開闢了一條學術傳教的道路。他及其後的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和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都在中國產生了巨大反響。士大夫中,徐光啟、李之藻等不僅接受了西方的科學知識,而且也接受了傳教士傳來的宗教信仰;李贄、方以智、梅文鼎等僅接受西方科學知識,排斥與之同來的天主教;楊光先等則一概排斥。至於萬曆、崇禎、順治、康熙諸帝,基本上是抱著取長補短的態度,利用西方來華人才,吸收西方科學知識,同時適當允許傳教士的正常教務活動。
通過對利瑪竇科學、宗教活動的同時研究,不難看出,在利瑪竇入華後的二十八年生涯中,他始終奉行傳教第一,傳播科學為輔的政策,並且相當成功。
在研究耶穌會時,不僅要弄清耶穌會士生活的中國舞台和他們受教育的歐洲背景,他們與葡萄牙殖民者間的關係,而且要弄清耶穌會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耶穌會內部和天主教內部關於利瑪竇傳教方式的分歧和鬥爭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這一複雜的歷史現象作出較為合理的評價。此外,有必要對我國四十年有關利瑪竇等明清耶穌會士的研究作一反思,實事求是地評價過去的研究成果。對於一些錯誤觀念要堅決撥亂反正,還其歷史真面目。
誠然,利瑪竇傳入中國的西方先進科學受到了不少明末士大夫的歡迎和接受。但這些人的科學知識和治學態度均不足以從事西學的流傳推廣工作。並且,徐光啟、李之藻等士大夫的努力也是十分有限。部分士大夫們的進步的人文精神,大同理想在一個封閉社會裡基本上不起作用。事實上,士大夫階層一直受到傳統文化的束縛,古老地理知識的制約,因此,他們不能夠正確地判斷中國處在十六、十七世紀世界歷史大變動裡的位置。當歐洲人從中西文化交流中吸取經驗知識時,大多數中國人不是迷醉在「泱泱大國」的夢境裡,就是毫無理性地排斥、拒絕西方的科學。這種保守的心態,顯然不適於立即接受近代西方的新事物。

 

重要參考文獻
1.艾儒略《大西利先生行蹟》
2.云先•克魯寧著、思果譯《西泰子來華記》
3.羅光《利瑪竇傳》
4. 《明史》(意大里亞傳,徐光啟傳,天文志)
5. 《利瑪竇中國札記》
6.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
7.裴化行有關著作多種
8.費賴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有關章節
9.德禮賢著作有關章節
10.張星娘《中國交通史料匯編》
11.方豪《中西交通史》
12. 《陳垣學術論文集》
13.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14.杜石然等《中國科學史稿》
15.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
16.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
17. 《徐文定公集》、《徐光啟集》
18. 《洪業論學集》
19.施宣圓《徐光啟》
20.梁家勉《徐光啟年譜》
21.王欣之《明代大科學家徐光啟》
22.惠澤霖《北堂書目》
23.王萍《西學曆算學之輸入》
24.劉昭民《中華天文學發展史》
25.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
26.天文學整理小組《中國天文學史》
27.王庸《中國地理學史》
28.盧良志《中國地圖學史》

 

目      錄
緒        言
第一章            背景和事略
1.利瑪竇入華之際歐洲背景
2.利瑪竇來華時的中國背景
3.利瑪竇事略
第二章            利瑪竇的科學活動
1.天文儀器的製造
2.日月食現象的觀測及西方天文學的介紹
3.三次世界地圖的刻印出版及其影響
4.西方科學著作的翻譯出版
第三章            利瑪竇科學活動的宗教目的
1.科學與宗教,孰輕孰重?
2.利瑪竇傳教思想的影響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致      謝
本文是在導師潘永祥、李志超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作者在此向兩位導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張秉倫教授審閱了全文,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西德「華裔學誌社」(Monumenta Serica)代表孫志文博士(Arnold Sprenger S.V.D)、北京圖書館孫果清先生、北京師範大學張至善教授、上海天主教光啟社沈毓元先生、安徽省圖館楊堤先生等人的大力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文是中國科技大學自然科學史研究室楊曉紅女士的碩士畢業論文,本刊選登其緒言、結束語、目錄及重要參考文獻書目。)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