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薛麗貞 . |

 

89
神學論集
(1991)p.463-469
   

研讀神學的初步反省      

 

薛麗貞

 


導      言
在唸神學的這幾個月的過程中,我真的體會到一些剛入門的困難、疑惑。它們是如此地深入我內,我很自然地選了這經驗作為本文之題材。才唸了一學期的神學,對神學的體會當然很有限;在此,僅是就我的程度、我目前的領悟,作一個初步反省。但從另一方面說,正因為在起步階段,因此,所遇到的問題呈顯出其獨特性,也就是說:問題不涉及神學的內容,而更是與唸神學的態度、方法有關。
我也和數位同學1.分享他們唸神學的初步經驗,為的是讓這探討不至於太個別性,而多少有些共通性。除了同學們的經驗外,我參考了《神學中的人學》、《梵二大公會議文獻》這二本書,以及〈梵二以後的神學〉一文,及上課筆記2.。
本文分為三部分:
一、初步研讀過程的敘述與分析
二、向不同的思想向度開放
三、結語

 

一、初步研讀過程的敘述與分析
(一)敘述
藉著下面這問題:「在讀神學的初步階段,你體驗到什麼?是否遇到一些困難、疑惑、衝突?或是驚訝、新奇?或是在過程中作了些適應、調整、修正?」我向幾位同學請教,彼此分享,這交談不敢說是很深入的,但多少表達出一些剛入神學之門的人的心聲。而我們也體會到這樣的交流很有意義。以下是各人敘述重點的摘錄:
1.「在期中考以前,我有一種茫然毫無頭緒之感,我不知道每一科的要求是怎樣?就是說,我不知道讀那一科的方式如何?教授會用什麼方式考試?期中考後,我才較清楚每一科之要求,例如:「教會史」要求我們進入細節,要記住年代、地點、人名等;而「啟示論」就不如此,只要我們有整體的明瞭即可......」(敘述者為教義系一年級)
2.「……唸神學為晉鐸是必須的,我抱著一種有如來學一套武藝般的心態來唸。神學一年級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似乎沒有遇到什麼太大的困難。以前,我唸的是理工,我認為在工學院所受的培育,為我哲、神學的思考很有幫助……我愈來愈發現,生活經驗愈豐富的人,唸神學也愈容易;而愈是以開放、不執著的心來唸,唸得愈有成效。……歷史很重要,要注意神學在歷史過程中之演變……」(宗研所三年級)
3.「唸了哲、神學,我發現與以前很不同。以前我唸的是數學,我們不注意數學哲學,在課堂上,我們應用一些『給定的』定理、公設去推算,而不問『為什麼』,不對它們深加探究。例如:5 + 5 = 10,我們不去探究為何是如此?它的確切性何在?……而神、哲學就不是如此了。我們多少有跟隨標準答案的傾向。有一次,我在課堂上發問,因為神父提出了數種主張,我不知道倒底是那一種較可靠、較確定?我要跟隨那一種說法?我要把握些什麼?這幾個月的課程,使我意識到自己很少對聖經質疑,較少有批判的態度,整體說來,我有一種新的、駕訝的感覺,學習到一些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說法。」(神學系一年級)
4.「開始讀神學時,我有一種進不去的感覺。有那麼多種說法,這人如此說,那人那樣說,我要跟隨那一種說法?後來,我使自己開放,接納多面性的思想,不抱著尋找標準答案的心態。試著培養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不怕錯誤,在錯誤中學習……」(教義系二年級)
5.「起初,我抱著很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唸神學,因為我認為:唸神學是為日後的使徒工作作預備,而且神學會幫助我更認識天主、更熱心。但慢慢地,我感到一點也不輕鬆,且有相當大的張力。尤其在讀『新約的形成、流傳、損壞及重建』時,我內心的衝突非常大……一向被我奉為標準中的標準的聖經,原來摻雜了這麼多人為的因素,如今我似乎不知道它的可靠性如何了。在這衝突下,我試著改變自己的態度。我理解到,原來唸神學包括了思辨、研究學問的層面。我要在『愛天主』與『作學問』之間調整,我願藉努力研讀,而使自己更認識天主、更熱心。我也體會到,天主啟示的真理是不可變,但表達方式卻是可變的,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執著於經文的一句一字。而學者們研究聖經的批判性態度,對我也有不少啟發……」(教義系一年級)
6.「我帶著個人背景下的一些觀念、看法來唸神學,這些觀念可說是先入為主的。例如:我一直認為,藉著研讀神學,我可以把握一套有系統,更標準、正確,而且是眾所公認的永恆客觀真理,這是我根深蒂固的看法。但是,隨著課程的進展,我有一種困惑的感覺,有一種走在不同軌道上之感。因為在課堂上,我接收到的是:神學是『批判性的詮釋』,它不在於使人把握一套非歷史性的客觀真理。天主啟示的真理在具體歷史、文化中被表達出來,因此要加以詮釋、批判。我們能不斷加深對真理的領悟,但這些領悟是片面的,彼此相關的,而非完全、絕對的……在這困惑過程中,我去覺察、辨認自己一向所使用的思考模式,我發現自己有一種較為狹窄的思考模式,這種思考模式是我思考、行事的基礎。同時,我也體認出在神學院的環境中,有另一種思考模式的存在。我問:這二種不同模式所依靠的基礎是什麼?我要站在那裡?……我體會到自己的思考模式有修正、開放的必要。」(我個人的敘述)
(二)分析
以上大略地對幾位同學讀神學的初步過程作一敘述。我發現在第三、四、五、六位同學的描述中,有一個共同現象;在此,就針對這現象作一簡單分析。
1.困惑、衝突感:首先,在我們內,我們覺察到困惑、衝突的存在,似乎我們願意把握一些正確,如條文般清楚明瞭的標準答案,我們認為只有這些標準答案有獨尊的地位。但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發現自己陷入眾說紛紜,不知跟隨那一種主張的疑惑之中。這疑惑可說不涉及思想內容,而更是與思考模式有關。
2.不同思考模式:衝突、困惑是一個出發點,使我們反省、思索:「為什麼我這樣思想?我的思考模式是如何?而我所接收到的又是怎樣的想法?其思考模式如何?……」我們理會到我們有一種以較靜態的一元化的模式來思考的傾向,也理會到這種方式並非唯一的。
3.修正、調整的必要:作學問是一個修正自己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放而存升」的過程,不斷在棄捨、保存之間走向更深、更遠、更真的過程。我們願意修正自己的思考模式,願意以開放的態度,接納更寬廣的思考模式。

二、向不同的思想向度開放
為何我們不停留在一元化的思考模式中,而要開向更寬廣的思考方式?是什麼理由促使我們如此作?首先,引用「梵二」的二段記載。
(一)「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的記載
1.「現代人心的動盪不安和生活環境的變遷,乃是更為廣泛與更為深遠的變革之一部分。由於這種深廣變革的結果,智力的陶冶愈加依賴數學、自然科學,以及關於人自己的科學等等。至於實用方面,從以上的科學所產生的技術則日形重要。科學精神對於文化環境和思想模式產生一種新的衝擊力……歷史本身發展得那麼快速,個別的人無法與之齊頭並進。人類社會的命運變成一體不分。在過去,不同的民族各有其不同的歷史。於是,人類對於現實世界的看法,業已從靜態的過渡到動態的和進化的。其結果是產生了一連串新的問題,要求我們作新的努力,予以分析與綜合。」(第5號,現代局勢的深刻演變)
2.「最近在科學、歷史和哲學方面的研究和發現,引起了新的問題而影響我們的生活,並要求神學方面新的探索。尤有進者,神學家們在神學的固有方法和條件之內3.,應不斷尋求更為適當的方法,去把教義傳達給同時代的人。因為信仰的寶庫和啟示的真理是一回事,用什麼方式來陳述而不致損害其原有的意義和重要性,是另一回事。」(第62號,文化與公教教育的和諧)。
《現代憲章》的這些敘述肯定了下面這兩項事實:
——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哲學的研究和新發現,使人類對現實世界的看法,從靜態的過渡到動態和進化的;
——因此,神學也要有新的探索。
(二)由一元化思考模式過渡到開放式思考模式
《神學中的人學》一書,論及今日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哲學等方面的新發現及新思潮4.。自然科學的日新月異,使人了悟到人類對這個宇宙的認識多麼有限、多麼片面、多麼需要不斷修正。在人文科學方面,人愈來愈注意到人類的整體性,以及與他人的溝通、關係。而在西方哲學方面,受注目的重點已從靜態的「本體」轉移到互動的「關係」。這些新發現與新思潮對神學研究有相當大的啟發與挑戰,深深影響了神學家們的心態及思考模式。而我們這些剛開始唸神學的人,對這項「事實」不能不注意;我們對世界要持動態及進化的看法,要使自己的思想開向更廣闊的向度。
孔漢思將神學思想典型的演變分為六大階段,按其分法,我們今日已由「士林神哲學、羅馬天主教的思想典型」,過渡到「多元化的思想典型」。「世界思想日趨多元,神學思想的典型也因而日趨多元。在這個思想典型裡,各傳統各思想典型的因素俱在,或相互排斥,或相互會通,或彼此並存,有的神學以本體、本質分析為主,有的以人的主體為重,有的以社會具體狀況為主,有的以天主的精神、愛與美為重。」5.
置身在這些多樣性的神學思想中,免不了會有莫衷一是,雜亂之感,同時會有回到井然有序的一元化思考模式的誘惑。培養開放的態度是重要的,以開放的態度尊重各種不同的思想典型。但尊重並不意謂毫不批判地接納一切看法,一切價值;而是說,這一切不同的神學系統,都是彼此有相關性的,彼此互相修正、補充的。就在這相關、修正之中,我們能有更整體、更精確、更客觀、更深邃的領悟。
在〈梵二以後的神學〉這篇文章中,有一段話表達得很好:「現在我們努力的方向似乎是朝向發現真理,而不是朝向保存真理。就是說,朝向原始性和創造性的神學研究,而不是朝向重述過去所已說過的話。因此,任何武斷的標準化計劃,都不會得到神學界的支持……現在的社會,大概要變成多元的社會,其中任何觀點都不會永久不變,而是每一個觀點都會因其誠實的態度而受到尊敬。在這種氣氛裡,顯然地,教會對於保障其自己的統一性方面,將少有作為。然而,教會正可由於提倡多元的神學,沒有一種神學能夠對真理具有專利,並鼓勵神學家們在不同的層次上發言。因為教會如此行事,正足以表示她信賴神學界的判斷,同時也顯示她的真正大公性、她的誠實,以及她對於文化及知識多元化的當前世界的接納態度。」6.

三、結語
這篇短短的文章,是以讀神學的經驗為出發點所作的一些簡單反省。文章所要表達的是,我們的思考、行為有其慣用的模式,我們常有侷限在自己模式、看法內的危險。因此培養向今日多元化世界開放、不斷調整,及修正自己的態度是必要的。為我個人而言,這段時期「覺察」自己習用的思考模式、觀念,這是一項恩賜,也是一段在理智及行為上皈依的過程。同時使我願意以更開放、接納的心態,迎接今後的神學課程。

註解:

  1. 為了讓這分享具有代表性,我選擇了教義系一年級同學二位,神學系一年級、教義系二年級及宗研所的同學各一位,作為訪問對象。
  2. 武神父哲學課及朱神父啟示論、聖經靈感筆記。
  3. 在《神學論集》33,〈梵二以後的神學〉一文中,鄭文卿神父此句的譯文與《梵二大公會議文獻》上的譯文,似乎有出入,我選擇了鄭神父的譯法。
  4. 參考《神學中的人學》第258頁至274頁。
  5. 參考《神學中的人學》,第258頁。
  6. 參考《神學論集》33,〈梵二以後的神學〉第424頁。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