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雷敦和 . |

 

88
神學論集
(1991)p.285-290
   

中國傳統思想否定人需要天主嗎?      

 

雷敦和

 


台灣文化大學黃振華教授認為中國傳統思想否定上帝的存在。按照他的說法,從易經以來,中國人最高級的理想不在天上而在人間。黃教授承認商代人信上帝,但他覺得後人在中國施行了西方所謂的「哥白尼革命」。天文學家哥白尼發現地球每天自轉,所有行星皆繞太陽而轉。在哲學範圍內,康德用類似的觀念,來說明人在天底下的地位。人不能站在天的立場來看世界,他必須站在人的立場,在人的限制內。子貢問孔子: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十五:23)
這句話表達了孔子主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儒家思想和康德的哲學都提出倫理學。按照康德的說法,人必須行善。這個 「必須」不是從天而來的,而是人本質理性的命令。一個人不能不尋求至善。同時,大學之道的最高理想「止於至善」是不言而喻的。這種道德論不需要上帝的命令,它的基礎在人的本性。雖然中庸談「天命」,這天命的啟示就在人性,不是上帝的言教。中傭曰: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第一章)
因此,我們不需要天主來做倫理的基礎。
假如中國人強調倫理,而輕視形上學,西方的形上學概念,特別是「存有esse」是多餘的。輔大的丁教授認為中國思想以「禮」為中心。禮記曲禮上曰: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
「存有」是西方形上學的基礎,同樣「禮」是東方倫理學不可缺少的條件。照禮記的說法,除非「禮」、「仁」等美德都沒有價值。
丁教授也說中國沒有希臘主觀、客觀的區別。人住在宇宙內,並不想把宇宙變成一個對象,因此連康德的「上帝觀念」是也不必的。康德覺得人的思想方法使他需要三個概念:「我」、「世界」和「上帝」。「我」的需要是由於每個人得給他的經驗一個中心,否則他不知道他的經驗是屬於他的。「世界」的作用是把我的經驗放在一個對象上,否則我不知道有沒有患精神分裂症。為了綜合「我」和「世界」,必須有「上帝」的觀念。上帝超越我和世界;因為祂,所以我知道我在世界內,否則我怎能知道我不在夢境呢。莊子說這個問題並不要緊: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子2)
都是一樣(齊物論),主觀和客觀好像不重要。中國思想家認為人在宇宙、道等內,與它打成一片。中庸曰: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
因此,道在世界,也在人心,結果人不會想他和世界的關係是主、客關係。在這個情況下,沒辦法開始康德那樣的形上學,不必提出天主存在的可能性。
不過,天主教信仰說天主性和人性沒有衝突:「……同一個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的天主性,具有完全的人性,(是)真天主而又是真人(加彩康大公會議信理)。在耶穌基督內,天人合一,使人不缺任何人性特色,而同時也是天主子。
關於「禮」,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這樣說:「一切禮儀行為,因為是基督司祭及其身體——教會的工程,就是最卓越的神聖行為,教會的任何其他行為,都不能以同等名義,和禮儀的效用相比。」(禮儀憲章第7號)。從這兒可以知道,天人合一是藉著禮而成的。
最後聖經說:「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十七28)天主並不是人的對象,人是在天主內。
由以上三點,我們可以回答前面四個否認天主的說法。首先要研究「禮」子。「禮」子左邊由=(就是上天的意義)和「川」組成的。「川」是掛在天穹的三個天體,也就是「日、月、星」。石文寫「示」。小篆「示」,是今天的「」。不過,甲文不用這個部首,只寫「」、石文「」、小篆「豐」,今天的「豊」(簡化成「」)。上面()是一個杯子、裡面有樹枝,表達「豐富」的意思。下面()是祭天用的工具。這個字很明顯的含義是人與上天的關係。禮記正義序云:「祭祀吉禮起於神農也。」說文徐灝箋曰:
「禮之名起於事神,引申為凡禮儀之稱。」
禮記云:
「舜時五禮具備……事天地唯吉禮也。其餘四禮,並人事兼之。」(其餘禮凶、軍、賓、嘉也。)
上文說的很清楚,「禮」先表達人對天的態度,後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一定要尊敬天,所以「禮」的本義就在此。易經繫辭上傳8寫道:「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在比他大的面前,人承認自己的微小和對象的偉大。
在中國倫理裡「禮」有很大的作用。柳詒徵說:「倫理者,禮之本也。」(敬天探源32頁)。禮記禮運曰:
「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禮不只是個人倫理的原則,且更是政治之原則。禮也是人行為的特色。禮記曲禮上: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塵。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因此,禮樂記把「禮」和「理」放在一起:「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辭海:禮)對上面寫的,我們要想,「禮」如何能作天人合一的原則?
也許中國沒有希臘哲學的主觀和客觀區別,但「禮」指出另外一種分別,同時也表達一種共同關係。兒子尊敬父親,表達他不是父親,又表明他是屬於父親的。禮記曲禮上說,除非有禮,否則沒有辦法「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談這些關係時,我們非提其他倫理觀念(如同仁、義、慈等)不可。「禮」本身無內容,具體的內容是按照每一情況決定的。假如這樣,誰能決定什麼是禮、什麼不是禮?荀子和孔子都說先王作禮,為了治民。這些聖王作禮,是按照天道作的。「禮」是形上學的一個原則:
「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際),其居人也曰養(義也、荀子說是人的理性〔禮論〕),其行之以貨力,辭讓……。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禮運)
「禮」不只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說明人類與天的關係。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個「天」是大自然法則而已,不過如果「禮」與「理」統一,那麼天必須有理性,才值得人尊敬它。
現在讓我們仔細地回答提出來的問題。
天主教承認一個人、耶穌,是完美的人,又住在人間,且是天主。信天主的意義不是要離開人間,變成天使或天主,而是要變成完美的人。「活著的人,就是天主的光榮」。因此,耶穌教我們彼此相愛,讓世人知道天主就是愛。用「禮」字來說,人是天主的聖殿,值得我們的尊敬。換言之,人用禮對他人,就是對天主用禮。
康德沒有說宗教無用,他的倫理學說人必須有宗教。在原則上人都要幸福,都要行善。在此世這兩個目標很少聯合,只在天堂可以把二者聯在一起,為此需要上帝。上面的「禮」已說明保護人間禮制的公平,必須有一個外在的原則,也就是天,才能避免君主專制主義。從秦始皇到鄧小平,中國歷史說的很清楚,必須有天道為最高的原則。當然,這類的倫理觀不能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天」的本身,但至少肯定有這樣的一個天。
在西方哲學「有」的作用如下:在語言上,「有」把主詞和賓詞聯在一起(不過,自己不是一個觀念);在事實上,把人和世界聯起來(不過,不是一種世物)。「有」是「不自立存有」,所以必須有天主定「有」的存在。在中國思想中,「禮」治理人間關係(不過,自己不是一個關係〔如同仁、義等〕);同時人與世界的關係也用「禮」說明。看到傳統山水畫就知道中國人尊敬大自然,把自己畫得很小。不過,禮不是一個東西。因此「禮」是很豐富的一個詞,但是也很貧乏,好像沒有本質,結果,必須有天主來肯定它。
康德用宗教補充倫理,但若接受「禮」的最早意義,人的道德行為是由禮儀來的。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這樣說:「禮儀最足以使信友以生活表達……真教會的純正本質」(禮儀憲章2)。如同西方常忘記「有」的本義,東方也許忘記「禮」的本義,把它當作倫理或禮儀。道家常批評儒家把禮儀本身變成人的目標;儒家批評道家不管禮儀。其實需要倫理和禮儀兼顧,但重點不在於倫理,也不在於禮儀,而在於人如何尊重天和天下的人和。
最後,我們可以指出天主教的天主就在人間,並不是人的對象。雖然如此,天主仍然是天主,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禮儀表達人與天的關係不只像人與空氣的關係。人住在天主內,用禮來表達他的尊敬。
中國用「禮學」來代替西方的形上學,不會傷害天主教信仰,且可以使它更豐富。西方用「有」談天主三位一體時,常把天主奧跡變成數學的問題。用「禮」字我們可以比較容易表達三位彼此互相尊敬,使父、子、聖神分得更清楚。子愛父是「恭敬撙節退讓」(禮記曲禮上)。這樣想使我們更容易了解人在天主內,天主在人間,因為人的「禮」就是天主三位之間之禮。

 

(本文作者目前在香港《中國新聞分析》雙週刊工作)

 

參考書:
周長耀:敬天探源(世紀書局印行,1981再版)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