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簡鴻模. |

 

86
神學論集
(1990)p.551-557
   

從「垃圾」看環境倫理   

 

簡鴻模

 


一、前言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莊子  知北遊)
為莊子而言,道無所不在,而且是每下愈況。莊子若活在二十世紀的今天,恐怕會一言以蔽之:「道在垃圾。」
的確,垃圾在今日的台灣是極普遍,很棘手的問題。有人戲稱在台灣只要跟著垃圾走,就能找到風景區,這句話既諷刺又頗具代表性。每天翻開報紙,常可見到鄉鎮間「垃圾戰爭」的報導,每個鄉鎮皆不願別人以鄰為壑,將垃圾場設在自己的土地上,甚至不惜封鎖通往垃圾場的必經之路,或乾脆將垃圾直接倒到縣政府的大門……,在在凸顯出垃圾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
台灣的環保運動,從鹿港反杜邦開始,一直到今天的後勁反五輕,可看出一般民眾的環保意識正逐漸抬頭。有趣的是這群極力抗爭的環保人士,他們對環保意識是否具有整體性,抑或僅是針對最大最長久的污染源進行抗爭?其目的除了環保外,或多或少夾雜著政治、經濟和其他地方派系勢力與既得利益之爭,因而常糾葛不清。如此的抗爭對環保問題的凸顯,要求大企業改善污染之情況有所幫助,也能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但是環保意識的提高,並不表示就能落實環保的行動。因為只對別人製造的污染提高警覺,尚未能落實到改善個人製造污染的這一層面,離人對大自然的尊重還有一段差距。
教會訓導文件一再肯定環境污染是個倫理問題,環境污染和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卻又最為人所忽視的是垃圾問題,本文寫作的目的即是在教會文件肯定其為倫理問題的大前提下,針對垃圾問題提出個人的神學反省,藉由垃圾問題的研討,邀請更多的同道一起參與關心環境倫理。

二、何謂「垃圾」?
每個人的家庭、工作場所、教室、公共場所及街道,到處都有垃圾桶;這是一個垃圾文明的時代。垃圾桶裡的垃圾常見的有紙張、塑膠、各類瓶罐、廚房的廚餘……等欲丟棄不要的東西。一般人所懂的垃圾是要丟棄或無用的東西。事實上,垃圾泛指一切的「廢棄物」,家庭或個人的廢棄物只是其中一部分。舉凡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養豬戶排放的豬的排泄物,滿街跑的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建築所傾倒的廢土……統稱為垃圾,若從這個角度而言,幾乎所有的環境污染皆可歸為「垃圾問題」。

三、垃圾問題整體觀
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人們對大宗的污染源極為敏感,也較容易起而抗爭。就以鹿港反杜邦為例,由於當地居民對跨國企業杜邦公司欲興建二氧化鈦廠可能產生的污染,及對當地居民生命財產可能造成的威脅,深感恐懼,積彰化地區數十年來之深痛教訓,他們不相信企業界及政府有改善污染的誠意,因而極力抗爭,終而使美商杜邦打消設廠計劃。在反杜邦之際,鹿港居民或當地的環保人士是否也對該地的垃圾問題予以關注呢?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台灣許多草根性環保抗爭,皆導因於對企業界長久污染的反彈,這種環保意識對環境污染尚無一致性的看法。換言之,大部分的人在極力指責企業界污染環境的同時,對個人所製造的垃圾並無相對的覺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消費型態是導致工業污染的原兇尚無意識。
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反應?除了兩者污染程度的懸殊之外,一般人對環境污染的意識只看片面,未能顧及整體是其主因。
環境污染是工業化的後果,垃圾問題也是工業化社會特有的現象,二者之間有不可分的關連。只有將工業污染的問題整體觀之,由原料開採、製造生產、運銷、消費、丟棄的一連貫過程中,才能看出環境污染的真相。(見附圖)1.

四、三重污染
由大自然的立場而論,工業原料的開採,是環境污染破壞的開端,是第一重污染。生產製造過程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及所消耗的能源,是第二重污染。消費者對產品使用後的任意丟棄,對大自然形成第三重污染。
污染的程度或許有差別,但是污染的本質相同,這三重污染是一整體,其癥結乃在於人,人對效用的盲目追求,才是污染的根源。因此,根本解決環境污染之道乃在人心的改變。
今天的台灣社會,一般人已普遍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威脅,對第二重污染之草根性抗爭時有所聞,全民漸生共識,也逐漸意識到這是倫理的範疇。問題在於如何使此一倫理意識擴大,使一般人對環境倫理有一整體而一致的看法。簡言之,即如何才能使人意識到每個人每天所製造的垃圾和工廠的廢水廢氣有相同的污染本質,而能具體有效的落實環保意識,從自身日常生活做起,改善污染,減少污染。

五、環境倫理教育
只要人意識到倫理問題的存在,人就會想善度倫理生活。因此,環保教育是使一個人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的過程。
在台灣,每人每天平均垃圾量是O.九一公斤,一天的垃圾總量為18,200公噸,其中包括百分之38.9的可回收垃圾2.。這些垃圾,堆在山裡、溪邊及人煙少至的大自然中,污染環境,只要不堆在我家後院就好,這是一種眼不見為淨的心態,對問題的消除減輕毫無幫助。
要落實環保意識,垃圾可減量、回收是宣導教育的重點。垃圾減量、回收、再用的宣導,要以環境污染的整體性為背景,不可將之單獨抽離宣導,否則意義不大,效果也有限。畢竟一公斤五毛錢的廢紙回收價格,很難說服現代人配合資源回收,若以環境污染的整體性來宣導,其意義絕非一公斤五毛錢的經濟效應所能比擬。
以紙張回收為例。
(1)一般製紙過程:砍伐森林→木材→原生漿→紙張→丟棄(或回收)。
其三重污染說明如後:
1.製紙的原料是木材,由砍樹而來。森林大量砍伐,易破壞生態環境,影響水土保持,森林原具調節氣候的功能不再,這是第一重污染。
2.製紙是僅次於石化工業的第二大水污染工業,廢氣的排放也相當可觀,加上水電的消耗所製造的污染,是第二重污染。
3.紙張用完即丟,或焚化、或掩堆,都將製造第三重污染。
(2)紙張回收再製過程:回收廢紙→再生漿→再生紙→回收再製。
其功能說明如後:
1.可減少垃圾量,若回收徹底,可減少1/5的垃圾量,避免第三重污染。
2.回收再製紙的過程,可減少2/3的水污染,節省六倍的用水量,用電量也較省。第二重污染減輕許多。
3.再製紙的原料是廢紙,不是木材,因此不必砍樹,可避免森林的濫伐,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3.。
這即是由不知到知的整體性環保教育過程。

六、知行合一的環境倫理
由知到行,其中牽涉到極為複雜的倫理情緒。為基督徒而言,對天主、對人較易產生倫理情緒,產生正義感、罪惡感和同情心,意識到其與信仰之間的關連。可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垃圾問題,實在很難令人聯想到信仰與天國。每主日彌撒中都唸信經:「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祂所創造的……」4.,唸的時候心中想到的可能是創世紀中天主創造天地的景像,而不是今天垃圾為患的台灣。因為想到創世紀的那一幕,心中不覺洋溢讚美感謝之情,讚嘆造物主的神奇;若是想到台灣遍地垃圾的景像,則意識到今天台灣的生活環境不符合天主的旨意。但是這樣的意識要求人改變、革新;而改變、革新常令人有痛的感覺。
「垃圾危機」為每一個人都是一項挑戰,為基督徒而言更是,因為基督徒相信天地萬物都是祂所創造的,相信祂無所不在,處處都在,當然也臨在垃圾中,要承認相信在垃圾中的天主,這是多大的挑戰。當教會一面講論造物主及友愛,一面卻又不加思索地參與濫用天主造的天地萬物,這是不可思議的事5.。
基督徒既肯定天地萬物是天主所創造的,又意識到現今的自然環境不符合天主的旨意,就不能不在乎自然生態的維護、環境污染的威脅,以及個人與教會團體對垃圾問題的態度。因為我們蒙召是為給福音作證,是要重建人與天主、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環境倫理是福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七、結論
要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很難;要讓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應該改變,更難。環境倫理的一致性最難克服的就是人的心態及習慣。
教育本來就要花時間,是一項長遠的投資,是潛移默化的功效,不易看出立竿見影的效果。環境倫理教育也是如此,困難重重,卻不能不做。
環境倫理教育是要人以惜福感恩的心來生活,來面對天、人和大自然。以此心態來處理每天的垃圾,是真正從基層做起,從個人出發的環保行動,從微不足道的小小行為改變起,透過這小小的努力,傳達的是天國的訊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環境倫理的實踐精神即在於此。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
中庸這段話,為環境倫理提供最佳之註腳。環境倫理之根源在人性,人性改變方能物盡其用,盡物之性(資源回收本意在此),其最終的目標則是要與天地參,達天人地三才合一的共融。

附註:

  1. 健康世界雜誌新版53期p. 83,79年5月。
  2. 參閱中國時報79年5月20日25版〈隨手丟掉廿八億〉一文。
  3. 〈再生紙談惜福惜物〉,主婦聯盟,79年5月。
  4. 普愛月刊94期p. 4,〈可是跟我不相干〉一文,78年6月。
  5. 普愛月刊100期p. 9、10,〈環境教育〉一文。
  6.  

參考書目:

  1. 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若望保祿二世,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譯,78年7月。
  2. 基本倫理神學,詹德隆著,光啟,75年元月。
  3. 一百分媽媽,馬以工著,十竹書屋,76年6月30日,三版。
  4. 原罪新論,溫保祿著,光啟,75年9月,二版。
  5. 普愛月刊94、96、97、98、99、100期,78年6∼12月。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