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謝菊英. |

 

86
神學論集
(1990)p.517-520
   

聖文生靈修    

 

謝菊英

 


首先我要先聲明聖文生靈修跟新慕道團沒有任何關係。當新慕道團傳來台灣時,南部地區的遣使會士很積極參與,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新慕道團是遣使會成立的善會。
在台灣,聖文生默默無聞,不如聖方濟、聖道明、聖依納爵那麼有名氣,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介紹我們的會祖聖文生。聖文生創立了遣使會與仁愛會,全世界有三萬多遣使會神父與仁愛會修女遍及各國。
我想每一個聖人的出現,都有他時代的背景,按當時環境的需要,以及教會的需要,天主揀選某人,賦予他特別的使命,就像舊約中的先知一樣。而聖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是塑造他靈修特徵的主因。
一五八一年聖文生出生於法國,他是農家子弟,家境清苦,小時候趕牛放羊是常有的事,父親為了供他讀書,不得不賣掉家裡唯有的財產一頭牛。就是因為他出身貧寒,所以他親身體驗窮人的困境,以後,他當了神父,也非常關心窮苦人家。
聖文生十九歲時晉鐸,晉鐸後,在一個貴族的地產當神父,那位貴族擁有很大的農莊,因此聖文生常常到鄉間探視農莊的村民。當時,所有的人都是教友,可是文生發覺,鄉村的教友常被忽視,他們要理了解不多,信仰冷淡。
因此,聖文生決定加強村民的要理,他邀兩位志同道合的神父,一起到各村莊傳教,他們如同聖經上所記載的:「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哪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從那裡離去。」(路九3 ∼ 4)
他們到了一個村莊,先向該地本堂神父商談,表明用意只是佈道,增進教友的信仰,他們請求本堂神父的許可及降福。然後他們三位神父住在一個空屋裡,一齊過虔誠的祈禱生活,每天奉獻彌撒,誦唸日課。清晨起來祈禱後,就外出向村民講道,道理主要的內容是敬畏天主與辦告解的價值。聖文生知道村民沒有什麼教育,他們都很純樸,聖文生常以簡單、平實的話語,向那些樸實的農民講道。
聖文生就是以這種佈道方式到各村莊講道,有時半個月,有時長達兩個月,按各堂區的需要而定。佈道最後以總告解做結束。佈道期結束後,神父們自己也休息幾天,他們在休息的日子「收心靜思」,準備下一次的佈道。聖文生很重視神父自己的靈修陶成,每週神父們聚會一次,聖文生向他們講道,共同分享。
慢慢的,有很多年輕人受聖文生佈道精神的感召,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最後成立了遣使會。聖文生很謙虛的說,不是他成立了修會,而是天主自己成立的。他自己一定沒想到,佈道的工作吸引了那麼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遣使會當初成立時,其宗旨就如聖文生一樣,到鄉間拯救窮苦的人靈,到各村莊佈道。
文生的靈修非常豐富,他對遣使會士、仁愛會修女的講道紀錄以及書信,都仍保存著,從其中都流露出聖文生的靈修精神。為了配合這次研習會的主題,我想談談他如何組織善會。他成立了仁愛婦女善會,以及以他的名字成立的聖文生會,到目前在歐洲仍相當活躍。
十六世紀的末期,法國深受大革命之苦,人民生活窮困,聖文生領導的仁愛婦女善會致力於照顧孤兒、棄嬰、奴隸、戰場上的場兵和窮困的家庭。
成立的經過是這樣的:一六一七年,有一天聖文生在更衣所準備舉行彌撒時,有人來告訴他,有一個家庭全家大小都生病,沒人照顧他們。聖文生在彌撒講道時,談到這悲慘的遭遇,教友們都很同情。彌撒完後,聖文生前往去探望這個家庭。他發現很多善心的婦女也去了,他們捐贈的食物衣物已超過那一家的需要。聖文生就想,若能把這些婦女組成一個團體,她們就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可以長期地去幫助許多窮困的家庭。因此,他在他的小本堂成立了第一個仁愛婦女會,後來巴黎各堂區也都紛紛成立了仁愛婦女會。這個婦女會是有組織性的,有主席,有管帳的。主席會定期到各分會視察,聖文生是她們的靈修輔導。
這群婦女不僅從事服務窮人的工作,最主要的是有團體的靈修。聖文生著重在耶穌親自給我們的兩條誡命:愛天主、愛人。我們可以看看當時一六一七年聖文生所寫的會規:
(1)婦女們必須極其尊敬天主和聖母。
(2)她們必須努力實行耶穌在世時所作的工作。
(3)她們必須在窮人身上看到天主,如瑪竇福音中所說的:「我餓了,你給我吃的;我渴了,你給我喝的……」。
聖文生在他的講道中,一再強調窮人就是我們的主人,是我們受苦的肢體,我們應該在窮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臨在。四旬期,社會發展委員會一再鼓勵教友實行社會正義、關懷窮人,我想那正是聖文生的精神。
聖文生還寫了一些遵守會規的細節,幫助婦女們在生活中不忘靈修:
(1)清晨醒來,畫十字聖號,呼求耶穌和聖母的名號。
(2)跪在床邊祈禱。
(3)若方便的話,每天參加彌撒。
(4)每天讀一章方濟各,撒肋爵寫的《入德之門》。這本書是專為在俗教友寫的,告訴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德成聖。
(5)探望病人之前,先去朝拜聖體。
(6)探望窮人時,要深信耶穌就臨在這家人身上。
聖文生明瞭這些婦女需要彼此的鼓勵,所以強調團體內的相互支持與愛德。因此,文生又定下一些會規:
(1)每月的第一或第三主日聚會,以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2)她們要一起去望彌撒。
(3)請神父講道,加強了解愛德的真諦。
(4)共同念會規,每人反省自己做了些什麼。
(5)對於團員的過失,友善地規勸。
(6)團員彼此相愛,深信每個人都是天主所愛的。
(7)在生活中努力實行謙遜、純樸和愛德的精神。
由上述聖文生輔導仁愛婦女善會的方式,可看出他重視團員與天主的關係,以及團員之間彼此的關係。最主要的是除了愛天主,也要愛鄰人,愛你受苦的弟兄。
這些婦女有些是貴婦,有的是中產階級的婦女,也有些是鄉村的女孩。其中鄉村女孩奉獻一生,從事服務窮人的工作,她們漸漸地另成一個小團體,後來就演變成目前的仁愛修女會。
從以上聖文生在鄉間傳教,以及領導婦女善會方法的簡介,可以看出聖文生的靈修是平易的,深入群眾的,能夠徹底的度基督徒生活。
聖文生出身於農家,他的靈修特質就是誠實、純樸、謙遜、一心追隨天主的旨意、關懷窮人。他教導我們仁愛會修女,基督的愛催迫著我們去服務苦難的弟兄。在世界末日,耶穌不是以我們的成就來審判我們,而是以愛的多少來審判我們。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