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譚唯善. |

 

84
神學論集
(1990)p.289-302
   

「當妳心煩時去訪問病人吧!」

 

譚唯善

 


前  言
十三年前我曾在山地服務過兩年。一起工作的周重德神父已把人生命中最富活力的三十多年為山胞奉獻。在許多值得敬佩的事件中,有一件是與病人有關的,他樂於訪問深山中孤苦伶仃的老人病人,給他們送聖體和別的服務。我也曾好幾次去看他津津樂道的「老朋友」們。一次,他語重心長地給我說:「當妳心神煩亂時,去探問病人吧!」
這樣的話我可沒有聽別人說過,按常理,誰會這樣呢?心煩時誰會建議你去看愁眉苦臉,輾轉病榻中的可憐人?試想像那黑暗窄小,廚房睡房都在一起的居室,僅足容身,不蔽風雨之所;那雜亂無章,更像垃圾堆的床,再加上臭氣薰天……。
他的榜樣的確令人敬佩,但當時我沒有深刻的體會,心想,大概是聖經中「施比受更有福」的金科玉律,或是在痛苦的人身上看得到自己的大問題只不過是雞毛蒜皮小事,體會到「人在福中不知福」,自然煩惱煙消雲散吧!現在我因為訪問病人,又想起了這句話,有了一番很深的體驗,對聖經和自己有較深的認識,也修正了一些觀念,反省了一些問題,以及行動的方向。

壹  訪問的過程
(一)路上的準備:
在坐公車的路上,我先祈禱,作一番心理準備,首先想起我感受最深的一段聖經:「教會猶如一身」的道理:「那些似乎是身體上比較軟弱的肢體,卻是更為珍貴」(格前十二22),是的,我周圍的貧苦老弱兄弟曾使我強烈地感到天主的臨在,彷彿聽到基督說:「他們是我最珍愛的」,於是我帶著基督憐憫黎民的心情來到了醫院,那裡曉得這次訪問使我加深對這段經文的深刻認識,當時的心態也不夠正確。
(二)訪問的兩個階段:
我預備花三小時,先從最高的一層開始,逐層而下。雖然以前在香港很有探訪醫院的經驗,當時的心情仍有點怕。由於我沒有計劃常來此探訪,故此沒有先得到院方的同意,也因此感到心虛,心想我穿著會衣在此穿梭流連數小時,這些外教人必定想我是來傳教的,一定不會歡迎我。在醫院中無論是病房或走廊中,我最怕碰上醫生和護士,我怕他們問我來幹什麼?總覺得任何人,連工友都有權把我踢出去。
以前在香港探訪可不同,一則教會的地位很高,修女受到肯定,自己心知是受歡迎的。另一點不同的是,香港的三等病房很大,有的以玻璃間隔,數十病人也一目瞭然,可以選擇那些特別貧苦可憐,沒親友家人來看望的(從床頭小櫃上空無一物就可見)。但這兒根本沒有三等病房,只有三數人一間的小病房,且因天冷,房門多是緊閉,若是推門進去,可能碰到我所怕的醫生護士呢!如此提心吊膽如何能好好訪問呢?
我只進了少數房門打開的病房,匆匆的一層層往下走,很快就到了樓下,卻沒有找到心目中需要我同情可憐的病人,此時我要作個抉擇,回家還是再從新開始?結果決定選擇更難的,再回到第七層,並且以新的心態面對迎面而來的,不管是醫院員工或病人或家屬,心想我既不是來傳教,只不過關懷病人而已,也就心理坦然。這樣反而發現醫院工作的人員都很友善,有的還向我主動微笑點頭,我也就心安理得,毅然去打開每扇門了,我也不再蓄意找「可憐」的病人,反而發現一般病人都很樂觀,對醫生護士都很感激,而護士小姐俯身聆聽病人,耐心關懷的情景也實在令人感動。數小時的訪問就在先後兩個階段,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中度過了。

貳  深刻的感受與反省
(一)優越感的存在
記得數月前,第一次到此政府醫院已留下很好的印象,那是我遇車禍後數小時,頭重腳輕,天旋地轉地讓人送到急診處,心裡擔心會不會有腦震盪的危險。我到今天仍不知道值班的醫生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只是心中留下慈祥的臉孔,他細心的檢查,耐心細問,詳細解釋冰敷熱敷的方法,更親自包紮傷處(那本是護士的工作),對一位陌生的病人是何等尊重!當時我覺得真幸運,遇到了一位好醫生。沒有想到該院上上下下一切醫護人員,清潔員工都和藹可親,敬業樂群,得到病人普遍信賴。這是由於上行下效,有一位卓越的院長領導,率先身體力行之故。
於此,我發覺自己有種偏差觀念:教會醫院一定比別的醫院好,其實這祇是我一廂情願之虛假優越感,現在擺在目前,這活生生,無可推翻的例子教我看清了,教會的醫院之成功並非必然的,除非它的管理階層能按著福音的精神來服務及策劃,並且上下同心,才有力量超越大小困難,朝著福音所啟示的目標不斷前進。沒有了這核心的基本精神,則教會醫院或任何標榜服務的機關都只是虛有其表,反而成了反見證。
這只是初步的發現而已,循此方向,在我生活的其他層面,都偵察這種虛假優越感的依稀蹤影,例如我上菜市場時,我跟有問題的學生家長談話時,替人解答問題時,團體生活中……似乎無所不在。
(二)基督的榜樣—他本是富有卻卻成了貧窮
反觀主耶穌的一生,卻絕對沒有流露任何類似之優越感:「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5∼11)他降生成為「人子」—人類之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與經師們捨棄,終至被殺害。」(路九22)在今日的語言,該是「被德高望重的人,為教會當局以及學者專家們遺棄,甚至逐出教會。」換言之,命運一如文明社會中的邊緣人,此時他與窮人才真是同舟共濟,才能提昇他們。保祿宗徒說得好:「基督本是富有的卻成了貧窮,為使我們因他的貧窮而成為富有。」(格後八9)
我離基督實在太遠了,我若只是以優越之地位去救濟,解決別人的困難,是否真是基督的追隨者?他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捨棄自己。」這「自己」該是自我中心,擁有安全感與優越感的自我,而成為真正的貧窮者,與眾人完全打成一片,互為兄弟,而此時之「我」已變成「大我」。
主基督來到人間,下降到完全平等的地位,他所顯示的愛是無私的愛,毫無需求的愛;他毫不佔有,卻又永遠不膩,這種平等關係的愛,尊重彼此的自由,沒有焦慮與敵意;不苛求對方,反而渴望對方真正的幸福成長,為他的成就而感到驕傲,使他能接受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結果生命變得更有銳力,更有生氣;使人心胸更寬大,與人相處,不再把持人或物件而不放,因為已擁有一份永恆不變的東西。這種無私的愛包含了等待、忍耐、關懷與尊重,在成長的路上彼此扶持、鼓勵、克服困難,完成人格,在格前十三4∼7有很好的描述:「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三)四旬期禮儀之印證
這時候剛好是四旬期的開始,每篇讀經都很感動我,每天讀經都可見到上述有關的思想,主要就是講我們在「大我」中的身分,處處可見團體和弟兄生活的主題。以下列舉一些作為例子:
祈禱時要說「我們」的天父(瑪六7∼15)
「我們」是屬於上主的聖潔子民(申廿六16∼19)
愛仇才是天父的兒女(瑪五43∼48)
領袖先要做大眾的公僕(瑪二十17∼28)
艾斯德爾皇后甘冒萬死為全民族請命(艾四章)
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該高興(瑪十五11∼32)
像厄里亞和厄里叟一樣,耶穌並非只為猶太人派遣(路四24∼30)
寬恕弟兄七次夠了嗎?(瑪十八21∼35)
難道這是我中悅的齋戒嗎?(依五八1∼9)
與稅吏和罪人吃喝(路五27∼32)
先要與弟兄和好才來奉獻(瑪五20∼26)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對最小弟兄做的就是給我做了(瑪廿五31∼46)
故此,我敢說這就是四旬期的主題;悔改就是要改變觀點,改變行為,不只是概念上之認知而已。

  進一步的反省
(一)似乎真會愛的人並不多
聖經的指示是如此清楚,耶穌的榜樣又如此徹底,徹底的「窮」,為成為大我中之一員,為什麼真正愛主愛人的人似乎並不多呢?連基督徒中也不普遍,特別突出了外教的省立醫院的例子的不尋常,簡直光芒萬丈。
有一次我訪問台北火車站附近一家政府綜合醫院的一位女教友病人,她問了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住了三個月,為什麼從沒有見過神父修女來看病人呢?」雖然其中可能牽涉其他問題,我也沒有統計數字,但顯然少有神父修女作經常的訪問。那麼,台北區就有許多獻身的人似乎忽略了耶穌的話:「我患病時,你們看顧了我」(瑪廿五36);同樣,在台職工佔全人口一半以上,問題也嚴重,卻少有神父修女關心他們。我們自問是否重視耶穌所珍貴的窮苦群眾?更遑論與他們同舟共濟,視他們為家人兄弟了!
(1)真正愛人的人似乎不多,理由試分析如下:
(a)成長遇到困難:
人是個奧秘,他是天主的肖像,卻沒有完全的內心自由,尤其是很多人未能在正常溫暖的家庭成長,有心理上、倫理上的問題,不能接受自己、愛自己、原諒自己,例如輔大學生中,寒假就有男女各一,輕生離開這個世界。其中女同學的遣書寫了兩疊信紙,盡是自怨自艾的話,主要是未能接受一位慈愛全能的神,積極生活。有的心理學派很強調人性受環境的支配,在潛意識的控制下無法自主。在真正的基督徒看來,這未免太消極了,因為任何情形仍是有希望的。不過無可否認,許多人受的傷害太深,無法自主,不容易擺脫環境的支配、操縱和控制,無力跳出深淵。他們既不能接納自己,自然不能愛自己,也不可能愛他人了。
(b)「自我實現」之陷阱
除了上述的人外,一般在正常環境長大的人,又易陷於自我中心之陷阱而不自覺,且津津樂道「自我實現」,理直氣壯地追求卓越,其實是一種個人主義,只一心惦記著個人之需要,只求發揮潛能,期待個人生命更多釆多姿。因此,與人來往時,易把人視為滿足其供需之來源,並不把人視為複雜而獨特之整體,而只就其有利之觀點看人。因而在別人身上,凡是與自己需求無關者,不是完全忽視就是厭煩,或感到威脅。無形中,人際關係例如對待工友、司機、清道夫、警察……就是一種利用的態度,對其他的人,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亦如是。細想一下,這與對待牛馬家畜的態度又有什麼分別?只會把人看成工具。他和神來往的關係亦相似,佛洛依德已提出過,有許多所謂有信仰者,只是心理作用,只是利用神,控制神以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所信的內容也往往是些空洞概念而已。故此一般人就很難得客觀:對別人一無所求,反而能深入欣賞,讚美與愛,充滿幽默感,對人包容接受。(參考《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光啟)
綜合以上兩點可見:需要愛心的人很多,但能真正愛主愛人的人卻不多。我們傳福音之延滯也在於此,我們所需要的是真正了解(under-stand站在下面,和別人同一線)、接納、尊重和合作。這四點正是教宗保祿六世在〈在新世界傳福音〉所強調的。現代化傳福音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它的成敗繫於前述的福音核心精神(四旬期讀經所見的),需要我們不斷的變化,在愛中不斷成長。
(2)愛只有一種—在發展的過程中
真愛只有一種,就是聖三所啟示的,一種平等的,不斷接受與給予的關係;接受中有給予,給予中有接受,且是按照五個幅度關係界的次序建立正確的關係。如果我們看到世人中未如理想的愛,自我中心的愛,那是因為在有限的時空中,愛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從誕生之始的低層次的愛,要終生努力自我超越,走向高層次的愛,圓滿的愛,試以圖解之:
虛線內表示來自絕對者的信愛望三種能力滲透下的宇宙萬物。(圖一)表示個人(A)與宇宙萬物之關係,包括神與他人都只是東西,都為他而存在,只有利用的價值。小圓圈表示A漸漸成長自立,卻仍是封閉的;他先奠定了固定軌道,繞著自我而轉,有如火箭升空後先在地心吸力下建立穩定軌道,不斷運轉,等待適當時機去突破。

LEAD Technologies Inc. V1.01

(圖二)表示火箭不斷運轉直到有足夠動力,即能擺脫地心吸力—小我—飛向太空,與萬物形成不同之關係:A B是天人來往之垂直關係,同時也飛向他人(水平的關係),飛向萬物—與物質界,生物界之和諧關係,以欣賞的角度,取用時也適可而止,不濫用資源。他尊重萬物,心懷宇宙,而且他的愛無論朝向人或物,最後都達到絕對者。
Kohlberg階段論之印證:
這個愛的發展過程,其實和人格發展過程非常配合,例如Piager的心理學研究,Erickson的社會發展八階段,個人尤其喜愛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觀念發展過程說:他發現了六個階段。其中第一、二階段是以個人利益苦樂為前題,人際間祇是互相利用以滿足自己需要,守法之動機只是看賞罰之後果。第三、四階段以家庭、團體、國家的成員身分,尊重權力、遵守規則和維持社會秩序,社會中成年人有62%屬第三階段,29%已達到第四階段。第五階段的只有5.5%,就是自主級,已達到極大的內在自由,能自己正確思想、判斷、行動而不受其他權威的左右,動機則是大眾的福利。弟六階段的人則非常稀少,他們依據的是最高原則,例如基督的「愛的誡命」,對別人極為關心敏感,悲天憫人不惜捐棄生命,如釋迦牟尼、聖保祿、聖方濟、甘地、孫中山、譚嗣同、史懷哲等(參考胡安德譯,光啟出版:道德觀念之發展過程。)
(3)真誠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途徑
上述屬於第六階段的名單上的人物並非全是基督徒,但都是真誠尋找的人,可以觀察到一些共同點,他們都找到了最高原則,也就是說Blondel的「唯一要務」或田立克的「終極關懷」。他們既有此堅強信念,就甘願獻身,付出生命之代價亦在所不辭。故當他人對社會灰心失望時,他們仍盡其在我,充滿信心和樂觀。
試舉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他並不是基督徒,但他在實驗室中研究思考時,不斷與無限之奧秘相遇,而不斷「祈禱」,故此這位著名科學家同時是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寫的關懷人類的書籍與科學著作同樣多,他的動力來源卻是少人注意到的。(見《科學世界》十九卷十二期《愛因斯坦這個人》)
從以上偉人身上觀察到的共同點可見,在人性平面上,天主已賦與信、愛、望三種能力。
(4)基督徒的道路
在基督徒來說,復活之主基督就是最妥善的道路,愛的道路,他不但以犧牲和寬恕之榜樣來指引,且是真實的助力,和他相遇的人就能和他攜手前進,突破一般人的限度,能懷抱全人類,漸走向最高層次的愛,完成一生努力超越自我之過程,這是教會史中無數光輝熠熠、愛主愛人愛萬物的聖賢所見證的。以下介紹基督徒之具體歷程,如何藉自力與他力加深與基督之關係:
a、恆心每日讀經、聆聽、培養與基督之友誼,接受他的潛移默化,他必會將聖神賜給我們,也就是他本身之精神:智慧和聰敏之神、超見和剛毅之神、明達和敬畏上主之神(依十一2),使我們能像他一樣「向貧苦的人傳報喜訊,治療破碎了的心靈,向俘虜宣告自由,釋放獄中的囚徒,宣佈上主恩慈之喜年。」(依六十一1∼3)這一點毋庸贅述。
b、信仰上的高峰經驗,例如:方濟遺屬中所見的,改變他一生的是擁抱痳瘋病人的經驗,原來他擁抱了復活的基督,此後,他一向厭惡的一切都變成了他的喜樂,而一向把持不捨的如今都棄如敝屣了,以後無論對什麼人:痳瘋病人、強盜、人皆討厭之弟兄等,他都能真心地、喜樂地,以對方為中心,任勞任怨地服務。
以上兩個階段的關係就是天助自助的道理。基督永遠較人大方千萬倍,我們需要恆心天天努力,細膩聽他在良心中的指示,勇敢去實行。如此付出,在行動上回應他的愛,我們與基督的友誼勢必日夜增長,走向內心真自由之路雖然漫長,但走起來必然輕快,有如添了雙翼。正如周神父探訪深山中孤苦伶仃之老弱病人所體驗到的,我也在訪問病人的過程和反省中有了更深的領悟。雖然我們領悟的絕不相同(恩寵是如此豐富,若是雷同才怪呢!)但改變我們的觀點則一,且影響我們的生活,步步向前,這就是真正的悔改。耶穌在馬爾谷福音開口第一句:「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而在路加福音中的第一句:「上主之神臨到我身上,派遣我向貧苦的人宣佈喜訊……。」在瑪竇福音公審判中標準也是:「你們給我最小弟兄所做的就是給我做了。」事實上,當我們接近貧苦的人時,我們會因他們而得到福音的感化,在生活中不斷改變,才能給他們傳福音。
(二)愛主愛人的具體困難
但是,在忙於為窮人服務時,許多人會感到愛主愛人之間的緊張,常會無奈說,很難保持有規律的祈禱生活,尤其是那些從事〈新世界傳福音〉所說的「傳福音次要因素的工作」(新傳250)這些工作大多與變換的環境有關,它們自身也在變換。使從事這些工作的人疲於奔命, 又不一定看到直接效果。雖然在前面我已說明了,愛只有一種,而且真愛無論是朝向人或物,最後都會達到絕對者。然而,面對具體事實,牧靈工作是否妨礙祈禱?如何兩全其美?我提出兩個行動的原則:
(1)一切行動都與基本抉擇有關:於是,在這項工作上我要分辨,選擇的是天主或是我自己?既肯定是選擇了天主,就可以分配時間,放心去做。
(2)緩急先後的原則:某件事是很重要的,但有些事不做就會太晚了,會後悔。例如,吃飯是重要的,不能或缺,但若在進食時發覺窗帘著火了,自然知道該怎樣做,在火熄後仍是要進食的,是不是?大概沒有任何消防員因救火而一天三頓不吃,或是連續一星期不吃不休息的吧!祈禱與牧靈工作之間的輕重關係也可如此類比,需要設法兩全其美。
以上兩點,良心和理智都會毫不含糊的告訴我們,所以必須經常注意聆聽。與基督已建立友誼的人就知道,這就是祂的聲音,所以,事無大小都能用以愛還愛的態度和行動去答覆此聲音,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基督的聲音,聽從與否,實在是最大關鍵。Auery Dulles 說,相反信仰的是精神上之愚鈍,使人對福音充耳不聞,毫無反應。依撒意亞先知早提過有關以色列民族的遲鈍,他們耳朵沉重,眼睛迷濛,免得見了、聽了以後心裡覺悟而悔改,獲得痊癒(依六9∼10)。這一點早期教會的宣講非常重視,故四部福音,宗徒大事錄及羅馬書都引用了這段聖經(瑪十三14∼15、谷四12、路八10、若十二40、宗廿八26∼27、羅十一8)。若是能努力聽從基督在良心中向我說的話,終會發現這位摯友時時相偕,接近高峰的經驗也會頻頻出現,給我們活力、樂觀,滿懷信心和希望面對人生的一切困難挫折,奮鬥履行使命。在此也可見信、愛、望彼此密切的關係,實在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循環不息。

結  論
(一)愛是實行的問題,也是觀念不斷修正的問題
愛是實行的問題,是用以愛還愛,以心體心的行動回應上主在聖經中所啟示的。故此雅各伯書說:如果有人說自己有信德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雅二14)。縱然判斷的未必完全正確,仍可放心地進行,因為「天主的心比我們大」。請看掃祿由於愛天主而迫害早期教會的基督徒,而基督並不以為忤,特別在大馬士革與他相遇,培植他,使他終於死心踏地冒萬死去傳福音(格後十一23∼29)。在書信中常能聽到他的心聲:「我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0∼21)、「凡以前對我有利益之事,我如今為了基督,都看作是損失」(斐三7)。
愛同時也是觀念不斷修正的問題。我們有太多成見和個人深信不疑的判斷原則,或固執死守一些具體的道德律等,皆需要突破和修正。我們仍需要滿渥真知識和各種見識為能辨別卓絕之事(斐一9)以走向更高層次的愛。統計資料中只有百分之五•五的人能突破Kohlberg的四又二分之一階段原因就在於此。
(二)以接近窮人的經驗詮釋二者
以上兩點到底先行後知或先知後行,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其實二者是互為因果的,故此折中之法,為基督徒來說,還是經常的讀經祈禱,讓基督潛移默化,日夕薰陶;同時配合行動,不斷接近窮人。所謂「窮人」,在我們的社會並不單指經濟上之窮,而是基督所講的「近人」和真福八端所提出的種種窮人,是在各種壓力下,不能自立自主的,需要外力相助的人;也就是最後審判標準的「我的最小弟兄中的一個。」當我們接近窮人時就接受窮人的福音化,改變自己的觀念,不斷擴展自己團體的範圍。此時已遇到了基督、初昇之旭日,生命中霎時充滿陽光,灰黯的都已清晰明朗,一切變得燦爛奪目;看聖經會深深感動,並充滿活力和希望,一如我們在保祿宗徒身上所見的。
其實基本的知識是前人的累積,可從書中取得,但真正屬於自己的真知灼見,做人的學問和對自己的認識,還是在實行中經反省而得到的,更有融會貫通之效。這次探訪醫院是個例子。我因而體會到十三年前周神父說的話;也深一層了解我的聖經金句:「軟弱的肢體是更珍貴的」;且「基督耶穌的心情」(斐二5∼11)不是施捨,而是深入人間成為世人的兄弟,懷著同舟共濟之「同感」;本會會憲的表達也更見真實了:
我們所默觀的基督派遣我們到人群中,
在他們內發現祂的隱密臨在。
他們也將我們遣歸
默觀基督。
(三)具體建議
我深深覺得我們基督徒,無論神職或教友,要設法在日常職務中走出,走出自我,走出生活之安樂窩,去接近窮人,做些沒成就感、沒安全感,也沒報酬的工作。此舉可使我們冒險,面對世界之挑戰努力求突破,而從窮人身上的確可以學習,修正觀念……。很多人很容易把一句名言奉為圭臬:「一切活動皆傳福音。」而安心地忙於學校工作、社會工作或任何受人敬仰之職務。這些崗位都可能成為自己的安全堡壘,使我們不思冒險與突破。事實上,這句話先假定人已努力走向更高層次的愛(在過程中即已生效),否則只是自欺欺人,任何工作,包括直接傳福音、教要理……效果都不會大。
如此說來,「先知後行」是先充實自己,「先行後知」是付諸實行才得到真的做人學問,與「知行合一」三者都是指同一過程而已。用於描述愛的過程更是天衣無縫。讓我們生活中多接近窮人,將獲得新生活之動力,不斷突破自己。
  

 

   (本文作者為瑪麗方濟傳教會修女,今在香港服務)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