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簡鴻模 . |

 

83
神學論集
(1990)p.145-156
   

《社會事務關懷》通諭對自然生態的指示    

 

簡鴻模

 


壹、前言
「我們這時代的人,尤其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梵二牧職憲章1)
隨著美蘇雙方關係的改善,東西兩大集團的軍事對立日趨和緩,在戰爭及核子武器對人類生存所構成的威脅逐漸減緩的時刻,益發凸顯出自然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戰爭及核子武器人們深知其可怕,不敢輕易嘗試引發使用;可是人類在一片追求經濟成長的發展聲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濫用破壞,卻絲毫沒有戒心,直到大地受盡污染,氣候受影響,引起全球生態危機的恐慌,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的威脅後,才稍為受到重視。
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在台灣居住的人都能強烈感受到,那股由生態環境污染而來的焦慮恐懼,深深困擾著人們。面對這樣的時代訊號,教會團體若不想置身事外,就必須對此一訊號有所答覆。本文寫作的目的即是欲透過近代教會訓導文件的研讀反省,嘗試對今日的環保問題提出若干回應。
囿於主題的限制,因此近代文件的選用,以現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卅日發表的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為主(以下簡稱《社關》通諭),本文僅以與環保有關主題為焦點,對《社關》通諭提出個人的反省。
當然,這篇文章只是一位平信徒神學生對環保問題的初探,希望藉此能有更多教會人士對環保問題做神學反省,共同喚醒台灣教會對社會事務的關懷與具體回應。

貳、問題的嚴重性
去年(一九八九年)七月,在巴黎舉行的七國高峰會議,以環保為主題,在閉幕公報中,一致呼籲全人類要為我們及我們後代子孫的生存著想,「要認識並保護地球上的生態平衡」,「所有國家必須大力推動環保問題的科學研究」。這是七國高峰會議十五年來首度以環保為主題發表公報,可見環保問題在今日世界的嚴重性1.。
一、全球性的生態危機
孟加拉去年八月的一場洪水,奪走數千條人命,使二千五百萬人的生活陷入困境,這場災難並非天災,而是鄰國印度對喜瑪拉雅山麓丘陵森林的濫伐所造成2.。人類對自然生態的任意破壞,不僅會對本國人民的生存環境造成危害,會影響到鄰國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甚至已明顯而直接的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這威脅是全球性的,無國界地域之分。
(1)溫室效應
工業社會各種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燒使用,工廠及汽機車廢氣的排放,森林濫伐焚燒……,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大量增加,使得由太陽照射產生的熱散不出去,而產生「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的結果,使全球氣溫上升,影響全球氣候;可能使稻作收成減少,造成人口遷徙;亦可能使南北極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陸地3.。
(2)臭氧層破洞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保護膜,可減少太陽紫外線對地球生物的直接照射。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臭氧層濃度減少,在南極圈上空更稀薄的像破了個大洞,這現象會引起太陽紫外線的過量輻射,影響人體健康,造成生態的不平衡。臭氧層之所以破洞,是因為工業化的空氣污染所致,尤其是人類使用了太多的氟氯碳化物,如製造生產保麗龍的發泡劑,香水化妝品用的噴霧劑,汽車的冷媒等等4.。
二、工業社會的心態
儘管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已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但是不可否認,環保問題在現今的政治、經濟體制下,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究其因可歸結於工業化社會的三個基本心態5.。
(1)經濟掛帥
工業化社會的特徵之一就是對利潤的盲目追求,純粹以經濟成長為社會發展的唯一指標,對整個社會因此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不予考量。結果是第二波的人將一切量化,看不起不能量化的事物,數字成了衡量人事物的價值標準,窄化了人性發展的空間。
(2)征服大自然
在對利潤的盲目追求下,大自然成了人類開發利用的對象。人和大自然對立,人理當統治主宰大自然。工業社會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利用不遺餘力,從不顧慮到如此無限制的開發使用所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長期的影響。
(3)超級發展6.
工業社會的生產為了消費,努力消費為刺激生產,帶動經濟成長。如此一來,產品式樣增多,不斷推陳出新,以「更好」取代現有的,配合廣告術的推波助瀾,形成所謂的「消耗」和「消費文明」,實際上包含了許多「丟棄」和「浪費」。
工業社會不只是一套政治、經濟制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考方法,是一種牢不可破的心態,這種心態使人性的發展受到扭曲和窄化,是人性發展的最大阻礙。

、《社關》通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指示
一、正確的人性發展
《社關》通諭接源於保祿六世的《世界民族發展》通諭及梵二牧職憲章,指明發展不應只限於經濟發展,而應是全人發展,全人發展包個人整體性發展及人類全體之共同發展。
「要達成真正的發展,我們不能忽略這個幅度,就是人的特殊本質,即是他是天主按其肖像所造成的。(創一26)」(《社關》通諭29)
依此原則,《社關》通諭將人與大自然生態環境的關係納入人性發展的一環,使人與自然的關係受到較整體的重視與關切。
二、人性發展的神學基礎
「聖經對於『人』的第一個描繪是他是一個受造物和天主的肖像,就是以構成他的根源及他與天主的關係來界定他最深的實體。」(《社關》通諭29)
(1)人是天主的肖像
人是受造物,人不僅是受造物,同時也是天主的肖像。人是天主的肖像,顯示出人是天主創造行動的高峰,也顯示出人比其他受造物貴重,人是天主真實交談的對象,人在受造物中代表天主7.。
(2)人是受造物
但是天主的肖像同時也是受造物,和其他受造物相互感應,一體共融8.,而非脫離其他受造物單獨存在。具有天主肖像的受造物和天主有特殊而密切的關係,這關係包含人的受造物身分在內。
三、人性發展的三個幅度
「聖經告訴我們;人是『依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能認識並熱愛其造物主;天主規定人是大地及萬有的主人(創一26),目的是使人統治並使用萬物而光榮天主。(訓十七3∼10)」(梵二牧職憲章12)
人既是受造物,又具天主的肖像,因此正確的人性發展應同時擁有人與大自然,人與人,人與天主三個幅度。這三個幅度在人身上整合為一,而人的奧秘只能在基督的奧秘中解釋9.,在基督的奧秘中達到圓滿。
(1)人與大自然
「天主看了自己所造的種種,認為一切都很好。」(創一31)
人是受造物,同時又是天主的肖像,表示人在萬物中代表天主,因此天主賦予人治理大地的使命,雖然如此,人治理大地必須尊重並符合其為天主肖像的方式治理,而非無限制的為所欲為。
「天主給予人使用及管理萬物的限度。」(《社關》通諭29)
「造物主賦予人類的治理權不是一項絕對的權力,更不用說有『使用和濫用』的自由,或隨人之喜好任意處置物品。在起初天主就以『不許吃這樹上的果子』(創二16∼17)來表達此限制的象徵意義。」(《社關》通諭34)
「人一旦不聽從天主且拒絕服從祂的法律,大自然也不再承認他為『主人』,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玷污了天主的肖像。人的擁有權和對受造物的使用權仍然有效,但在犯罪之後,這方面的使用就變為困難且充滿痛苦。(創三17∼19)」(《社關》通諭29)
(2)人與人
「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其應當趨向的宗旨是人;人是萬有的中心與極峰。」(梵二牧職憲章12)
「天主從起初創造了男人女人」(創一27),「因此,人基本上是具有社會性的。」(《社關》通諭29)
就如天主創造人時,並未脫離受造物而給予天主肖像獨立的存在;同樣,天主創造人時,也未給個人單獨存在。人基本上是關係性的,人與人之間有很深的位際關係,這關係來自人是天主的肖像。人的受造物身分和人的天主肖像身分是不可分的,人的受造物身分使人與人間有受造物間彼此的休戚與共,感同身受;人的天主肖像身分使人與人間有不可侵犯的互敬互愛,人的尊嚴及其生存權利應受尊重,不容剝奪。
(3)人與天主
「人是依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與天主的關係極為特殊,是受造物與造物主的關係,又具有天主肖像與天主的親密關係,「只有人能認識並熱愛造物主。」
「萬物為天主所支持,萬物因天主而是其所是。」
「受造物而無造物主,勢必等於虛無。」
「人一旦忘掉天主,受造物便晦暗無光。」(梵二牧職憲章13)
(4)在基督內
整個人性發展的核心在真人而真天主的基督內達到圓滿。
「在保祿致哥羅森人書信中,我們讀到基督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一切是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的。』(哥一15∼16)事實上,『萬物都聚集在祂內』,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圓滿居在祂內,並藉著祂使萬有與自己重歸於好。』(哥一19∼20)」(《社關》通諭31)
「一切事物是你們的,你們是基督的,基督是天主的。(格前三22∼23)」(梵二牧職憲章37)

四、悔改
「人既多次拒絕承認天主為其根源,便亦破壞指向最後宗旨的正當秩序,並連帶破壞對己、對人、對萬物的全部秩序。」(梵二牧職憲章13)
梵二牧職憲章明白指出人一旦拒絕承認天主為其根源,將破壞人性的整體和諧。
工業社會的基本心態是追求經濟利益,人的天主肖像在此潮流中被玷污物化了,人性發展因此而遭受莫大阻力,停滯不前,甚至面臨來自他人和自然生態的生存威脅,痛苦不堪。
「我們希望所有的那些或多或少負有使他們鄰人度更合乎人性生活的責任的人,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都能察覺到最迫切需要的是改變人內心的態度,這態度是表現在每一個人與自己、與近人、甚至與最遠的人類團體,以及與自然界的關係。」(《社關》通諭38)
這種內心態度的改變以聖經語言來說就是「悔改」(谷十三3、5),是思想、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種『悔改』特別是限定於對天主的關係。」(《社關》通諭38)
人只有承認天主為其根源,才能恢復其為天主肖像的本來面目,並因此而與天主、與人、與自然重修於好,重新建立和平的關係。

五、環保三部曲
自然生態的破壞是一個倫理問題,這是通諭中一直強調的。
「人面對自然世界時,不僅要服從生物學的法則,也要服從倫理法則,那是不得任意冒犯的。」(《社關》通諭34)
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又肩負「治理大地」的發展使命,「發展的觀念是不能忽視對自然界元素之使用,資源的再生能力和任意工業化的後果……這三方面的顧慮使我們的良心對發展的倫理幅度有所警惕。」(《社關》通諭34)
(1)對自然生態的尊重
環保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內心態度的改變,即是對自然生態的尊重。
「萬物受自天主,應視為天主的手工而予以尊重。」(梵二牧職憲章37)
「揆諸造化工程的本質,萬物各有其穩定性、真實性和美善,以及其固有定律和秩序,人類在以各門科學及技術固有方式研究萬物時,必須予以尊重。」(梵二牧職憲章36)
「人不能只照自己所願,依照經濟上的需要,而任意使用不同類別的事物,……相反的,人必須注意每一物件的本性和他們在井然有序的系統中,尤其在『宇宙』中,彼此之間的關連。」(《社關》通諭34)
(2)資源的再生性
工業社會用完即丟的消費文明不符合人性發展的倫理特性。
「人當意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有些資源是不能再生的。以絕對的主權,並設想資源是用之不盡的,這種態度嚴重危害了資源的效益,不僅影響目前的世代,更影響未來的世代。」(《社關》通諭34)
人在治理大地時,應予尊重。使用發展時,要盡物之性,物盡其用的珍惜善用大自然資源,避免浪費,破壞大自然的和諧。
(3)環境污染的省思
環境污染是任意工業化的後果。
「沒有合理和正當計劃的開發大地,常常給人自然的環境一種威脅。」(《人類救主》通諭15)
「造物主的意願是要人以聰敏而萬潔的『主人』及『保護人』身分與大自然交往,而不是像一個輕率的『開墾者』和『毀壞者』。」(《人類救主》通諭15)
人在計劃某些發展型態時,必須善盡其大地「主人」及「保護人」的角色,不應只為人類短暫的利益而犧牲大自然環境,不顧此倫理特性任意冒犯的結果,其後果將使人類對大自然的使用日益困難且充滿痛苦。環境污染對人的健康和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傷害是最好的例子。

六、教會的使命
(1)牧靈工作
《社關》通諭肯定環保是一倫理問題,屬於人性發展的一環,因此教會有責任關懷並投入環保工作,視之為教會牧靈工作的職責。
「信仰的觀念很清楚的迫使教會關懷『發展』的問題的理由,是在於認為這些工作是教會牧靈工作的職責。」(《社關》通諭31)
(2)團結關懷
「投身於『人性發展』並不是個人的職責。……無論男女每一個人,甚至於社會與國家都要負起此項責任。尤其是天主教會和其他教會以及教會團體更有責任,在這方面,我們全心願意與他們合作。……在追求完整人性的發展上,我們也可以與其他宗教的成員合作。」(《社關》通諭32)
生態關懷早已是全民共識,全球普遍關心的問題,要有效減緩甚至克服生態危機,非團結關懷無以致之。
生態關懷對基督徒的合一,對和非基督徒的合作交談,是個很好的橋樑,天主教會在這方面具有強烈的意願和責任。
「在人與自然的堅強而密切的環結上面,我們看到了一種人類『合一』的新模式,而此模式也啟發了我們的『團結』。這種至高的『合一』的模式,是三位一體天主的生命反映,是我們基督徒所謂『共融』的意思。」(《社關》通諭40)
(3)簡樸生活的見證
「譴責罪惡和不正義也是在教會中傳福音的使命之一,這是教會先知角色的一面。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宣傳福音比譴責罪惡重要得多,後者不能忽略前者,因為前者給予更高動機的真正穩定和力量。」(《社關》通諭42)
教會面對生態危機,以福音精神對政治、經濟制度提出批判與反省,是教會的使命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割捨得下日常生活中莫須有的享受,努力改變某些早已養成卻不符生態關懷的態度與習慣,以感恩惜福的心,真正選擇過一簡樸生活,以簡樸生活為福音作見證。
「人感激慈善的天主,並以神貧精神使用萬物,才真的成為世界的主人。這樣的人似乎一無所有,卻佔有一切。」(梵二牧職憲章37)
(4)平信徒的卓越角色
為生態關懷、為人性發展、為和平而獻身,是教會子民的責任,教會子民必須成為他人的模範及指導者,因為教會子民因此而被召。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社關》通諭文末,特別肯定平信徒在此工作中的卓越角色:
「平信徒以他們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方式,以他們對資源的使用態度,以他們的公開活動,對經濟和政治決策的貢獻,個人對國家和國際事務的投入……,他們的使命是以基督徒的獻身精神使現實的一切富有生命,藉此,他們表現出是基督的證人及正義與和平的推行者。」(《社關》通諭47)

肆、結論
(1)有人認為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是經濟問題,應用科技方法解決,和教會傳福音工作無關;有人認為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是政治問題,極為敏感,容易受人利用,教會最好保持超然立場,不要介入。《社關》通諭中教宗明確肯定自然生態環境的問題是攸關人性發展的倫理問題,「教會也深感自己涉入其中,並希望圓滿達成任務。」(《社關》通諭47)
(2)人是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存有。人雙足立於大地,和大自然原是一體共融,密不可分;創世紀啟示「人是天主的肖像」,天主是人的根源和終向,人應在和大地的共融中,走向天主,達到「天人地」共融合一的末世圓滿。
(3)人不可能擺脫大自然,單獨與天主結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也不可能遠離天主,獨自處理面對大自然,否則人終必受害,走向滅亡10.。天人合一的真諦在於「人」是一個整體和諧的人,是一個與大自然、與人和諧共融的人,而不是一個擺脫與大自然及他人之關係的純精神個體與天主的結合。換言之,「天人合一」早已隱含了「天人地」的合一共融,天人合一是天主創造工程的最高峰,是人性發展的最終目的。
(4)天人合一是天主創造工程的圓滿實現,環境污染破壞則是阻礙天主救恩工程的實現。任何致力於改善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融關係的行為,皆可視之為對天主救恩工程的參與,教會在這方面負有神聖使命。
(5)教會傳福音的牧靈工作對環保問題應虛心學習,主動關懷,並與人合作。其中的首要之務是先從自身生活態度的反省與改變做起,生活態度的改變,是生態關懷的第一步,也是克服生態危機的不二法門。

 

(本文作者為台中教區教友,今就讀於本院神學系)

 

參考書目:

  1. 梵二牧幟憲章,中國主教團秘書處出版,64、12。
  2. 人類救主通諭。
  3. 世界民族發展通諭。
  4. 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若望保祿二世,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譯,78、7。
  5. 神學的人學,谷寒松著,光啟,77、11。
  6. 第三波,黃明堅譯,聯經,78,十八版。
  7. 美國新聞世界報導(中文版),166期,環保部分。

 

附註:

  1. 參閱78、7、17聯合報11版七國高峰會議新聞。
  2. 參閱《美國新聞世界報導》中文版166期p. 40。
  3. 同上。p. 42,溫室效應真相如何?
  4. 78、11、28聯合報。
  5. 工業社會的心態請參閱第三波一書中的第二波部分。
  6. 《社關》通諭27。
  7. 神學中的人學,174頁。
  8. 神學中的人學,147頁。
  9. 神學中的人學,174頁。
  10. 世界民族發展通諭42,「完整的人文主義」。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