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譚唯善 . |

 

82
神學論集
(1989)p589-593
   

社會良心

從教理教學法角度看《一扇新門》之先知時代   

 

譚唯善

 


前  言
瀏覽目下中文版的林林總總成人教理本,即會發見一個現象,一般並不重視「先知」的主題,除了《一扇新門》以及《天主教教理新編》二書有專題介紹外,其他各書皆付闕如,祇不過偶而提及先知之存在或其作用,實在忽略了在救恩史中佔如此重要地位的先知性人物。
其實這個主題不單是在救恩史上重要,它更有其時代性。現代社會是一個以人為中心,溝通極其迅速的俗化世界,在面對呈現新面貌的世界,教會早已重新反省她和世界的種種關係,以及她在此新世界的使命。這些都清楚顯示於梵二教會憲章、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在保祿六世的「在新世界傳福音」文告,以及其他教會通諭及文件中。例如:梵二「教會憲章」35節即肯定教友們的先知任務:
「基督不但用生活的證據和言論揭示天父的王國,並且今天仍在盡他為先知的任務。他透過教會—天主的子民,向世界宣講喜訊並作證,使福音能力在日常生活,在家庭及社會生活上昭示出來……不可把基督徒的希望藏於心靈深處,卻要把握時機『和黑暗世界之霸主及邪惡勢力』(弗六12)鬥爭,對所懷的信仰作有力宣揚者,以實行及實證來反駁罪惡的世界,讓追求真理的人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光明。」(教會憲章35號)
我們現在就從教理教學法的角度,來看《一扇新門》的〈先知時代〉。分三個步驟說明:
(一) 課文內容分析(見該書七五∼七九頁)
(二) 本課優點
(三) 一些建議

壹  課文內容分析
(一)本課課文共十一段,可歸納為五部份:
(1)1∼3段:
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國家如何分裂為南北,四周的政治形勢,亞述的威脅,國內邪神充斥之情況,以及國王的政治態度。在此背景下,先知活躍,負責喚醒、揭示、解釋天主對人的仁慈計劃,是在人類隱晦經驗中顯示出來。
(2)4∼6段:
以依撒意亞先知為例,說明先知對以民的訊息,在放逐前,指責精神的喪失,違背和上主立的約,因而國家厄運必將臨頭。在放逐後,面對消沉沮喪的同胞,他的責任在傳達天主的安慰和許諾。他的言論,除了關於援救全人類的默西亞預言外,可歸為三類:(一)反省的,(二)悔改的和(三)預言國家復興的。
(3)7段:
說出依撒意亞先知的言論對中國人及中國現況都有其意義。
(4)8∼9段:
「依」超越時代的訊息,對全人類的預言:將來有一位要興起,他是受苦的僕人,帶來天—人之間的和平。這些預言完全吻合了新約中描述的基督使命的方法、範圍以及目標。
(5)10∼11段:
略述有三位依撒意亞以及四(大)十二(小)先知之存在。
五部分中以第二和第四部分至為詳盡。
(二)另有五個討論問題列於八五頁,皆複習性質,以加深以上五部分之認識。

貳  本課優點
(一)在現時流通之教理課本皆忽略先知時,本書相當注重此主題,且很成功地以短短四頁之篇幅,整體地,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先知之重要思想(見前面之內容分析,且為下一單元,〈基督一生〉先舖了路)。
(二)本來有關先知的資料浩如瀚海,作者知所取捨,明智地以依撒意亞為代表,帶出先知的本質及歷史中作用,他並未企圖包羅一切、鉅細無遺。
(三)以基督為中心。依撒意亞的受苦僕人和默西亞新時代預言了未來救主的來臨,而作者生動地選了新約路加福音四16∼21,耶穌在納匝肋會堂首次宣講時,親自見證,讀出了「依」的話:「你們剛才聽到的話今天應驗了。」
(四)所選用之資料和故事皆非常鮮明,富趣味性,是動態的聖經描述,絕無絲毫呆板的教條陳述。
(五)全課隱約可見救恩史脈絡,在上下文中配合得天衣無縫。

參  一些建議
若從教理教學的基本原則、目的、內容、方法及實踐來講,本課待改善補充之處仍多,略述如下:
(一)若從本課正文提供資料來看,完全以聖經啟示為基礎。的確聖言很重要,是啟示的泉源,教會生命的泉源及核心,也是用以建立信仰團體,達到教育、培育及化育的目的。但本課似乎偏於聖經知識之灌輸為主,只注意到填鴨式宣講聖言,而忽略了「生活」聖言。
再從八五頁提供的討論問題,亦可清楚見到,目的只是複習課文內容之先知背景及訊息,未能引導、啟發慕道者進一步觀察、反省、判斷及實行。
(二)瀏覽全書,有關社會良心的先知使命並不明顯出現,此課除了原有的目標:認識以民史的先知現象及所預言之內容外,較宜加上另外兩個目標,並配以適當之材料。可另延長一節課:
(A) 耶穌如何實現先知使命
尤其是鑒於今日不少人贊成用強硬手段加速社會改革,假借先知使命之堂皇冠冕理由,破壞社會秩序,妨礙議會正當運作流程的現象,我們有必要說明耶穌如何實行其先知使命。因為教理必須是社會性的才有說服力。耶穌的行動是絕對不同於上述一類人的主張的:「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蕊他不吹熄,他將忠實地傳佈真道。他不沮喪,也不失望,直到在世上奠定了真道。」「他不呼喊,不喧嚷,在街市上也聽不到他的聲音。」(依十二1∼4)
耶穌絕對反對以暴力解決問題。在不違反暴力的原則下,他敢作敢為,時時刻刻以行動來改革社會,例如:
—他與罪人同桌共飯(谷二15∼17),又和稅吏、罪婦來往;召集了各色各樣的人當門徒,包括了婦女,以打破當時社會由個人或團體歧視造成的隔離。
—他不惜違犯僵化了的安息日法律,以說明宗教法律是為人而立的,而不是人為了法律。
—在驅逐耶京聖殿商人時,他顯示了他的聖子權威,維護了天父在我們生活中之首要地位,此舉甚至成為他死於非命之導火線。
(B) 基督徒之先知使命
課文第七段雖然提到先知言論對今人之意義,卻只有三行,且是很消極的,認為:「我們個人和國家不可受外界過多的影響,只要對得起天主,知道如何做人,就無須恐懼。一個國家無論處境如何艱困,至少有一部分人不悲觀,精神抖擻起來,國家才有希望。」(見頁七八)完全沒有提到社會良心這方面。
其實先知當日震撼以民良心的聲音,今日對現代社會仍然有效,天主的新子民信仰仍不夠內在化,參與禮儀的態度和外教人沒有多大分別,並沒有以生活配合,宗教只是種外在裝飾。我們對社會的罪惡持姑息態度,視若無睹,事實上,今日社會距離福音所揭示的天國理想仍遠,故此梵二特別強調教友的先知性使命。
內容則可活用梵二文件、「福傳」文件、第七屆世界主教會議文件等;引導觀察討論社會現象問題,及最近教會內發生的事件,如南投天主堂事件及處理方式可能引起之後遺症等。
(三)本教科書特色是兼顧中國人思維與情懷,以中國人瞭解及接受的宣講方式,因為它的對象是一般大專知識青年,他們自恃儒家思想、倫理道德方式,認為追求真理方面,宗教信仰並非唯一方法(見本書前言)。但這一課卻缺了這方面的材料,故可加上兩種討論材料:
(A) 中國歷史上先知性人物
古代有正氣凜然的文天祥,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以及他列舉的連串垂丹青的人物史料,如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顏將軍頭,為稽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勵冰雪……。近代又有國父、譚嗣同……。事實上,中國也有如雲之先知性人物,既然我們接受拉內神父的「無名基督徒」說法,梵二也肯定外教人與教會的關係是「走向」教會,我們當然可以列舉這些人物,作為無名先知性人物啊!
(B) 現代先知人物
為加強先知人物之時代性和真實感,可再提出:甘地、黎剎、史懷哲、德日進、華勒沙、德肋撒修女、杜圖主教等現代先知和青年討論。
(四)一些可助實踐的活動,例如小組討論時事,寫成讀者投函,代表基督徒看法,去函報章雜誌。又可共同找出將臨期內讀經一的內容(大默示錄以及第二依撒意亞充滿喜樂之新時代)及聖週內痛苦僕人的詩歌,按這些章節,討論禮儀年與救恩史的關係。這是從另一角度加深對先知訊息的感受,使他們更能積極,有意識地參與將臨期和聖週禮儀。
以上的建議是假定了對象是大專青年的慕道者,已經完成了慕道前期,對基督已有初步的個人信仰,已經接受進入望教期儀式,並已透徹《一扇新門》的前面三個單元。

結  論
一般教理書皆提供一套系統化資料,有完整內容,供教理導師參考,至於實際運用時,導師必須按照教理教學之基本原則,具體對象的年齡、背景、人數,禮儀年度等等來決定教學目的、學習方式、內容增刪、活動項目等。雖然部分教理書設有教師手冊,提供簡要大綱甚至詳細內容,導師卻不可以依樣畫葫蘆,逐句唸出,必須由教師斟酌,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教理教學的效果,即整體性信仰培育,發揮教育、培育及化育之功能。以上採用了〈先知時代〉一課為例加以說明。

參考資料

  1. 雷煥章:《一扇新門》(知音)。
  2. 教理教授指南,馬千里譯。
  3. 主教團秘書處,梵二大公會議文獻。
  4. 合一教理(二)(香港)。
  5. 教理教學法上課筆記。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