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參加「由信理神學角度研討中國基督徒靈修」的合作研究,初衷是抱著學習的心情,進入這個廣大的領域瀏覽一下。尤其希望多了解道家的生命淵源,因為原始的老子思想和易經同樣是很早的,不屬於諸子任何一家。雖然易經的最後編輯是在孔子之後,但它的原始部份—在未有文字以前,已成為諸子的淵源。因這不尋常的源頭,故此有深度又有廣度,是人生各方面的指導原則。
經過了許多曲折的路途,我終於找到了:無為之道與無名之道的絕對者,在基督身上成了有為之道、有名之道。基督和他的神就是通往生命之源的導師。我提出的讀經運動就是最簡易,適合現在人的中國基督徒靈修方法,藉著復活之主的相連而觸到無為之絕對者,優游於生命的境界。奇妙得很,通往最深奧的生命奧蹟的道路是很簡易的,任何人都可跟著它走,緊隨著基督,記著兩個原則:學的方法和種子的自長。以下分三個步驟介紹,並在結論部份指出這個現代基督徒靈修的時代意義,配合「文化中國」的遠景。
壹、台灣社會現況需要宗教信仰
貳、目前本地教會情況鳥瞰
、提出現代中國基督徒靈修—讀經運動
結論、此靈修的時代意義
壹 中國社會現況需要宗教信仰
(一)台灣地區社會現況
中國地大物博,自古都是以農立國。百年來,文化的交替與社會的變遷,原本敬天報祖的純樸農業社會,遭受到劇烈的衝擊,功利主義炎涼世態的工商社會逐漸成型。就這樣,在西方文明的浪潮與舊文化的褪色下,我們的社會將何去何從呢?尤其是近兩年來的政治改革,台灣已從後蔣經國時代進入李登輝時代,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實在非常迅速,簡直是曠古未有的現象。一則是政治經濟高度成長,依照經濟性指標,邁入已開發境界指日可待;一則卻是社會發展與經濟政治發展,呈現顯著脫節、失調,社會發展愈來愈落後於經濟發展,而且趨向惡化,產生了政治勢力明爭暗鬥、環境保護、農村問題、勞工問題及學生運動等問題,且學生興趣偏向新馬克斯主義,幸有輔大新士林哲學抗衡。根據非經濟性指標,屆時社會發展仍將停滯於開發中狀態。這是我們人人都可認知的、一項無可否認的事實。
(二)思想界的「文化中國」構思寄望宗教信仰
深究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為何脫節、失調,固然有許多複雜原因,不是本文探討範圍。然而身為基督徒,生逢此歷史時機,有幸參與中華民族劃時代的發展過程,不禁心懷整個中國,反省基督的信徒有什麼時代使命。這時候學者們也在探討,中國的現況需要那種思想,領導社會的發展走上正確的軌道,哲學家的共識是走向「文化中國」,有異於「一國兩制」、「雙重承認」等政治界的主張,而且他們的結論和我們基督徒不謀而合,我們的方向不錯:中國社會現況需要「宗教哲學」。以下是一九八七年七月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國際中國哲學會會議的共識。與會者包括台灣區中國學者,大陸區的學者以及在美國、香港、星洲等地區中國學者,代表性相當強,他們主張「文化中國」,但是,是那一種文化呢?
1.新儒家學說不能解決中國文化問題
新儒家學說最近在大陸很受歡迎,它的終極性主張,就是說人死後何去的問題很相似馬克斯的看法。學者認為新儒家學說不能夠解決中國文化問題。新儒家的道德理想是聖人,完整人格。若是有人活得好好的卻甘心為子女,為所愛的人奉獻生命,他們的目的何在?有沒有理由呢?他們的理由是高於道德目標的,就在犧牲時的全人格表現。新儒家無法解答這問題,故學者漸排除以新儒家作未來中國的主流思想。
2.西方哲學是否可採用為文化中國的內涵?
我們有太多民族情感,受不了。過去大陸的亂局和今日情況,就是從西方來的共產主義造成的,而弄得台灣很慘的存在主義也是西方來的。
3.純儒家學說呢?
全世界都在讚美亞洲四小龍、一大龍,經濟成長是歸功於儒家文化。美國教育局評鑑,美國優秀學生有四分之一是亞裔的,就是來自香港、韓、日、星、台五地區,佔全部留美外國學生的百分之七十五,且是其中最優異的,五地區以台灣人數佔首位,超過二萬五千人。分析成績優異的原因,儒家文化特長有兩點:一、用功,因為家裡較窮,使命感也較強。二、儒家文化訓練出來的青年很聽話。若是從消極方面看就是「不會應變」。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和民主化社會,不能應變是有很大問題的,故此國父反對:王陽明思想雖然有助於明治維新,但未能革新滿清政府,故此不能採用陽明哲學。
4.宗教使道德有目標能改變中國社會
第四條路線是宗教哲學。宗教能給人希望,將信仰、信心和人生希望融合為一。由於有希望能達到目標,才會有信念。兩岸都在研究宗教哲學,但非所有研究者都有宗教信仰,故學者建議,不單研究,還要真正信一個宗教,才體會到宗教對人生的改變,真可改變中國社會。今日台灣交通亂、治安亂,主因是大部分人沒有純正信仰,政府政策開放就當作個人道德規範,一切都可以做,不顧別人利益,造成社會混亂。今日發覺道德已不足為憑,純講道德而道德本身沒有目標就沒有意義了。有人主張法律就是正義,其實也有惡法、逆法。法律需要根據正義,而正義根據道德,但道德的目標何在?用我們的價值架構說法就是「宗教」。(有人主張胡適之的環境道德,環境的需要決定道德標準,這只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思想而已。)這就是海峽兩岸「文化中國」的構思內涵。
貳 目前本地教會情況鳥瞰
既然兩岸的思想界的共識都對宗教寄予很高的期望,與我們的信念不謀而合,我們就不要妄自菲薄,而要努力建設地方教會,貢獻出天主教的力量,改善社會人心。
首先我們要檢視目前教會情況作出發點,擬出一套適合現代基督徒的神修方式。在台灣本地教會,我們可看出一些積極和消極的牧靈現象,顯示出一般教友的信仰基礎仍然不深。問題的癥結是在於模糊的聖三信仰,忽略了復活的基督的臨在,忽略了唯一的天人中保—耶穌基督,他是唯一的道路,引我們走向真理和生命之源的天父。故此本地教會需要一些具體的中國基督徒靈修方法,在時間的過程中,慢慢走向更成熟的狀態,才能對「文化中國」有所貢獻。
(一)一些牧靈現象和問題的癥結所在
1.新竹一位陸家小朋友已失蹤五個多月,父母快精神崩潰了,贖款早已付過,兒子是生是死卻毫無音訊。見到這不幸的一家人在電視上露面,播出歹徒的勒索聲音,呼籲觀眾注意相助。年輕的母親哀傷地說:「雖然我們是天主教,我們卻去求神了。」這明明是個信仰的反見證。
表面上看,這一家是知識分子,像許多人,似乎沒有傳統信仰,學道理、領洗加入教會並沒有什麼困難。更深一層看,他們只是頭腦接受了基督信仰,下意識中,對中國人的傳統宇宙觀念仍有很深的執著。這些宇宙觀念包括時間觀念,似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算命等術數;空間觀念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風水等。
這些中國人對宇宙如何存在,如何運轉的最高層次,都有其假設。長久以來,這些觀念都存在於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一旦有需要時,便拿出來作為判斷事情的最終根據。這些觀念,表面上和宗教無關,其實是中國人基本信仰的形態,而且是擴散性的,擴散到生活每一層面去。故陸家面對此變故,面對人能力的有限,實在想不出辦法,沒有任何出路,也得不到任何明確答案,這樣虛懸不能解答的狀況最為痛苦。信仰既沒有生根,自然去求神問卜,採用非人力的力量以得到指引,求得一個答案。由此可見,中國文化除了儒家的大傳統外,還有深入民間的小傳統,是前者不能否認的,也是神修本位化不能疏忽的因素。
2.台灣的天主教,民間色彩也很濃厚。從各堂區所見,主日感恩祭本是信仰生活的高峰和泉源,一般卻不受到重視,參加人數總是寥寥無幾,冷冷清清的;在場的也少積極參與,許多都是聊盡責任而已。反而對堂區辦的朝聖活動卻反應熱烈,人數很快滿額,堂區方面也不必用心策劃就能吸引人。聖女小德蘭堂朝聖、五峰旗聖母朝聖,在聖人聖母像前燃燭許願,配戴聖母聖衣等等都受歡迎,一方面,聖母及聖人敬禮提供了聖的人、物和地點,都是很具體,很親近,很易掌握。無可諱言,這些民間信仰表達方式也有其積極意義。
3.無論如何,以上兩種現象都反映出信仰基礎不深,使我想起中世紀黑暗時代。當時的信仰中心是模糊的聖三奧蹟,忽略了降生的基督,故此,當時出了許多地方聖人,特別熱衷對聖母、聖人、聖髑的熱心敬禮及朝聖補贖,多麼相似我們現在的情形。這些民間虔誠到了中世紀後期,才因強調神修基督化的一面而改革過來。所以這兩種牧民現象都促使我們重視教友信仰之培育,而且要特別重視與我們同在的復活的基督,才能夠發揮信仰的力量,對中國社會貢獻出我們珍貴的一份。
參 提出現代基督徒的靈修
針對以上的社會需要和教會現況,我分七個步驟提出現代基督徒的靈修,它必須兼顧兩方面,就是培育教友的信仰和配合今日中國的文化。
(一)中國文化的主流是生命哲學
中國先哲的宇宙觀幾乎紛亂如麻,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宇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生機,無一刻不發育創造,無一地不流動暢通,有一種盎然生氣貫徹全境,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易傳作者更以乾坤之說合而言之稱頌天地之大德若生。老莊列子所講的「道」,顯然是生天生地,衣養萬物的母體,若按現在的儒家學者,是沒有位格的,但老子說得很清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道並不是最高的,它所取法的是「自然」,所謂「自然」即「本身存在者」,也就是古經梅瑟所遇到的「自有者」(I am who am),「絕對的道」是「無為的道」,「無名的道」,「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25)意即:「自有者」是沒形體,先天地生,超然萬物之上,無可匹敵,絕對而永恆,廣大而無盡,是天地萬物之根源,廣大運行不息,無所不至(二十五篇);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五十一篇),指出「自有者」無私的愛,無條件的愛。
(二)耶穌基督是領我們通往生命根源的導師
道家不認識耶穌,他們沉醉於生命,追尋生命之源,方法就在於觀察萬物的奧秘,以無為之態度,讓道的大能在他們身上運轉,至超越此世,轉向空而不可見的,達到道的終極認識。
在基督徒來說,除了默觀萬物的方法外,我們有更簡易的方法,就是默觀耶穌基督。這無名之道,無為之道的自有者,本來無可掌握,遙不可及,但在「生命之言」降生成人的聖子身上,「無為之道」已成為「有為之道」,「無名之道」也已成為「有名之道」,我們看得到自有者的作為,聽得到他的啟示,看到基督就是看到天父(若十四9),他本身就是生命,四部福音所記載的就是生命之言親自來演繹。尤其是若望福音,更稱為生命之書,生命進入世界,原是要帶給我們生命,更豐富的生命(若十10)。作者每次談到水、水的奇蹟和象徵,無非是要表達耶穌是生命之主。在十一章25節,耶穌更直接說:「我就是生命。」他和生命根源的父是二而一的,在若望福音處處可見,就像趙孟頫夫人管仲姬的情詞:「你儂我儂,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這就是子和父的寫照。
因此,基督成了我們的道路,就是通往真理和生命的道路,通往自有者的道路(若十四6∼7),用中國人的說法,他就是我們的師傅。
(三)基督師傅的特色(兩位導師的異同)
東方人喜歡尋師訪道,而我國人最引以為榮的萬世師表—孔子和耶穌基督有許多相似之處。
1.孔子以人為中心,藉仁愛建立安定的社會、仁治的國家,更進而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這種仁愛精神表現於社會關係上,就是忠恕之道,盡其在我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這種仁愛精神表現於政治上,就是仁治。表現於國際關係上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大同世界。
2.孔子的教育理想,在於發揚人性,完成人格。「止於至善」就是盡性的功夫,讓天賦的善性充份發揚,不但是修身的條件,也是實現理想政治和大同世界的基礎。故此,孔子注重學生的自動自發,他的循循善誘、啟發的方法最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很注重人格的感召,弟子對他的偉大人格,常有景仰頌讚之辭,例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他很注重變化弟子的氣質,不祇傳授知識,更重在修己立群,立身處世。以上所講彷彿處處在描述耶穌基督,在四部福音中,到處都是例證,這裡不必詳述了。
那麼,耶穌師傅的特色在那裡呢?他和孔子有什麼不同呢?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而大學和中庸二篇可見到孔子最精彩最明晰的思想。我們不得不承認孔子講倫理思想實在非常完備實際,因為他上承群聖之道,所憑藉的傳統極其博厚;下開百家之學,所開創者極其深遠,故公認為萬世師表,二千多年來為中國學術之思想正統,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倫理思想較福音更為完備周密。大學中庸實在是對耶穌的倫理之道的最佳演繹,最佳補充,舉世無匹的,我們也以此文化傳統為莫大光榮。
但要知道,耶穌的宣講無意講系統的倫理,他尊重各民族本身適合時、空的一切倫理規範,凡是合乎客觀標準的都予以全盤接受。他很重視猶太人的傳統規範,他說過他來不是為廢除古時傳下來的法律和先知,反之,一撇一劃都要完成。他來的目的是要成全現存的一切,就是給予實踐倫理規範的力量(瑪五7∼20)。
四部福音及新約其他諸書作者,無論是個人或整個團體,都無意輯錄耶穌言論中的倫理成分,他們念念在茲的,是要表達他們內心深處都經歷過的,而且改變了他們一生的事實,就是一位親近的好友。復活的耶穌基督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無論人性如何軟弱, 過失如何大,絕不放棄我們,他常與我們同在,在人生坎坷旅程中,包容、接納我們;鼓勵我們盡性;欣賞、支持我們,並以我們為榮,沒有分秒離棄我們。就是這種友誼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堅強我們實踐倫理道德的力量。我們基督徒對現代中國社會,海峽的兩岸所能貢獻的,也就是國人所迫切需要的,就是介紹他們認識這位好友,這位師傅—復活的主耶穌基督,他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那位,「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
(四)耶穌師傅的要求很簡單——常和他保持聯繫
這位師傅非常了解我們,他告訴我們不要擔心衣食和生命,不要為明天擔心,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要信賴他,其他一切由他包辦(瑪六33∼34)。他對我們的要求很簡單,聖經中的例子俯拾即是。在詠23的比喻中,只要羊兒不離群,信任牧者,自然有所需的豐富草原和水泉,能走過陰森凶險的幽谷,避過烈日,並能在對頭前擺設盛宴;若不幸迷路,他也會專程尋他回來。又如在種子自長的比喻中(谷四26∼34),農夫只是預備田地,把種子撒在地裡,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種子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因為土地自然生長果實:先發苗,後吐穗,最後穗上滿了麥粒,農夫就高興的收割了。芥子是種子中最小的,但長起來卻成了大樹,澤及天下飛鳥,可得到憩息庇蔭。尤其是葡萄樹的比喻中,他只要求我們「枝子」連在樹上即可,不必管那複雜的光合過程,毛細管作用等等。枝子只要留在樹上(和基督保持關係),其他一切就會成就,包括我與自我的關係,與基督的關係,與其他人類成員的關係,都會融洽無間,因為整株葡萄樹是一個大生機,有無數生氣勃勃的枝子,彼此息息相關。這就是天國在人間,向周圍的社會發出信仰的影響力。(若十五l∼17)
(五)藉讀經和基督保持聯絡將產生的效果
藉著恆心的讀經,我們就像耶穌的門徒,朝夕追隨他左右,自動自發,接受他的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接受他的感召而變化氣質,發揚天性。因為他的話會留在我們心中發生作用:
1.他的話有清理的作用,整頓我們的生活(若十五3),因為聖言是面忠實的鏡子,對照我們的生活,反映出真相,讓我們努力調整生活。
2.他的話使我們心懷世界,悲天憫人,願意什麼,只要求,就必蒙應允(7節)。因為我們所願的就和天主愛的計劃漸趨一致,是符合世界和我們的真正益處,其結果將是超乎我們所希望的。
3.他的話是行動的力量,使我們成為真實的門徒(8節)。基本上受過洗的人都是基督的門徒,是一種恆久常存的關係。可是它是靜態的,可說是名義上的基督徒。祇有在他行動時才是真正的門徒,而且是在行動中才漸加深對基督的認識。
4.他的話使我們結果實光榮天父,這位細心殷勤灌溉,施肥和修剪,深愛著葡萄樹的園丁(8節,1∼2節),讓我們的社會意識到絕對者,生命的根源的存在。
5.他的話使我們存在他的愛內,在愛中分辨一切。那時候,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達到在默觀中行動,在行動中默觀,因為我們有了新目光看一切。
6.他的話有建設團體的作用。整個葡萄樹的比喻是對著「你們」、「十二人」團體說的。當每個人都以他為中心,與生命連接時,整個團體和諧健全,結滿樹的果實,正如腳踏草輪子的眾多輪幅,每一根都必連著輪子的軸心,輪子就堅固有力,能正常運作,發揮對社會之影響力。
(六)以主日讀經為中心的靈修具體方法
讀經一與福音對照找出共同點,再在讀經二找到配合的具體實行方向。採用小組分享方式,找到一、二位同伴就可開始,很容易組合,無論家庭、學校、工廠、服務機關、堂區都可進行。
這是以主日讀經為中心的小組分享,盡可能每週星期一聚會。首先分享上週的聖言生活心得,然後研讀下個主日的讀經。時間可由小組彈性決定,原則上不超過一小時。在這一週中,各人利用零碎時間,例如:走路時,候車時,或在公車中,試深入耶穌的心情,按當日讀經中心思想,或是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聽聽耶穌對我們說什麼。到了主日聖道禮時再聽讀經,印象一定更深刻。神父講道時,可能與小組的看法和經驗相同,就會有很深的共鳴,若是他從不同的角度講,則我們對三篇讀經的了解就更深了。
(七)兩個重要原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先說明學問與修身(修身也就是靈修,按張春申神父在神學論集44期的詳細說明:〈靈修的意義〉)。在中國人來說,「學問」不等於知識。學問是專指做人之道,師傅只是領進門,每個人要自己體驗實踐,故四庫全書全部都是關於做人之道的經驗之談,故學問有其獨特意義,不同於西方的知識累積,不是可以傳授的。這兒提出的靈修的要素有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和種子自長。
1.學的方法
就是跟隨師傅耶穌基督學習。按朱熹的註釋,為學必須兼顧五點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現在用於讀經,默想耶穌言行:
博學—即全面學習耶穌的一切言行,按每主日的讀經,不因個人的喜好而取捨,若有重覆的,每次將挖得更深,有更多的發現。還要多看別的書以增進對福音的了解。
審問—是身歷其境,深入當時的時間、空間中觀察。
慎思—參與事件的過程,分析各在場人物的心態,尤其是揣摩耶穌的心情,若他如何欣賞,關懷他人,悲天憫人的心懷…。
明辨—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即今人之分辨神類,意識流省察。要忠於每日的省察,細辨聖神向我們說什麼。
篤行—有所發現,則以恆心毅力付諸實行。這是很重要的,愈是實行,內在的推動就愈見明顯。
實行以上五點,就是做到了種子自長比喻中的第一步—撒種的工作,格物致知的功夫。第二步是更重要的:
2.種子自長(心在的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朱熹解釋:「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學」的方法是人方面的努力,若缺了心在的時間,則沒有給時間讓種子自長,所得有限。可以借用伯大尼兩姊妹的例子說明:兩者都是必須的,必須主動接耶穌到家中,然後必須坐在祂腳前聆聽,若只是研讀卻不接受祂的潛移默化,豈非前功盡廢!
第二步就是「心在」,在哪兒呢?歇在耶穌的心情中!就是在讀經時所體驗到的,不要做什麼,就靜靜的不必操心,種子自會發芽吐穗,結滿麥粒。現代人很忙,但每天仍可偷閒,例如上班候車時間,公車中或走路時,都是獨處的好時刻,即所謂城市中的沙漠。這些靜下心來的專注時刻有奇妙的作用,在耶穌的聖神的德能中,我們便不會錯失和天父—絕對者會晤的時刻。這不是人的功勞,不是人力可以達到的。正如任何人不能使太陽上昇,但若昏睡則會錯過日出那一剎那的奇景,模糊灰暗的景物忽蒙照亮,變得彩色鮮明,明朗燦爛。不過,和絕對者的相遇是在心靈深處、潛意識中發生,我們不會覺察到;發芽吐穗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進行。但一個人氣質的變化,言行的改變,眼光的新,在在都是最佳的間接證明他已接觸了生命之源。
這兩點就是我所說的現代中國基督徒靈修的要素,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若只是研究耶穌言行以改變人心是沒有多大作用的;若只是空空的冥想,就失去了基督徒默觀的幅度,且太艱苦了,不是現代社會中生活的人所能作到的,終至一無所成,故此兩者必須兼顧。
(八)小結
以上提出的小組主日讀經運動作為現代中國基督徒靈修似是非常平凡,但它卻和學者提出的神學本位化的方法不謀而合(見張春申神父的〈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神學論集42期418頁):
1.本地化神學是深入(聖經)啟示奧蹟而用本地的語言、文化表達,這樣教外人才會聽得懂基督徒的話,這樣的神學也是對普世教會的貢獻,並非取代或抗衡西方神學。
2.建設本地教會,加強信仰的普遍讀經運動,就符合了神學本位化是出自整個地方教會的生活。
3.這運動是由現代的中國人深入聖經生活,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涵泳於傳統文化中,但表達的是現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方式,其結果就是神學的現代化。
4.能提昇當地文化。藉讀經運動加深信仰和基督的價值觀,優秀之中華文化特色會因而加強,而其不良傾向也將因而提昇,例如:分階級、泛孝、重男輕女,獨斷種種傾向。
5.由於中國人的思考方式與西方不同,讀經運動的普及,將會漸漸促成新系統神學的浮現,不會依西方的分門別類。
肆 結語
以上所提出的靈修方式,兼顧了本地教會的建設,使早已存在的「教會原始現象六個面貌」更能加強,配合中國文化主流的生命哲學,而且有其時代性。
(一)針對目前本地教會的核心需要
我們已看過信仰不深的兩種現象,它的癥結是在於模糊的聖三信仰,忽略了降生的基督,故提出讀經運動,在讀經中與復活的主,我們的主與摯友相遇,使信仰紮根,建設地方教會。
(二)配合中國文化的主流,生命的哲學
耶穌基督是生命的師傅,他是有名之道,有為之道,帶領我們與生命之根源絕對者相會。藉此提昇和發揚中國文化,發揮改變社會的作用,以達到兩岸「文化中國」的理想。
(三)這靈修方式有它的時代性
1.符合教友傳教的新時代
張春申神父指出神學工作方向有下列四種(見:〈近30年來中國神學得失〉,神學論集40期231頁),也就是說,神學本位化是以多元方式進行的:
—學術性的交談會通
—神學教學
—教會團體領導人培養
—馬路神學
以上提出的靈修運動是大眾
化的,屬於第四種。我認為今日值得全力以赴,推行主日讀經運動,一方面本位化是整個地方教會的事。而且我們已進入教友時代,需全面性培育教友,好讓他們按平信徒的身分,將福音的價值觀帶進工商界、科技界、醫學界、政治界、文化界、教育界等,做世界之光,地上之鹽,發揮酵母的作用。
2.突破思想層次交談限制的困境?
一般人的印象,好像神學本位化都是由少數的神學家去做,由於中國儒家抗拒基督宗教的現象,基督教與新儒家在思想層次交談出現重重困難,好像走進了死胡同,寸步難移。我們一方面正視這事實,再接再勵鍥而不捨,一方面用推動大眾化的讀經運動,開創新局面,未嘗不是善法。
事實上,我們要理解到許多新儒家對基督教的猜忌和誤會,認為教會的「非基督徒秘書處的設立,是表示推進唯我獨尊的新神學的實踐決心」,也害怕「中國基督教化,就各種非基督宗教都要讓位,中國儒釋道三教同樣要讓位於基督宗教,果真如此,中國不就是為基督宗教所同化了嗎?」也認為基督宗教「想要混抹儒家,把儒家和中國文化講成一種非驢非馬的形象,則更是不道德的。」這種說法很多(見《會通與轉化》一書),令人啼笑皆非,但確是許多新儒家學者的心情。自利瑪竇來華算起已經四百多年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實強教授曾充滿慨嘆說:「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吵架已吵了一百多年,但卻從來沒有見過面。」實在是個沉痛事實。
(1)客觀上來說,東西方文化實在屬於兩大陣營,無論在思考方式、人性觀及社會觀、宇宙觀和宗教觀、修養及處世方式,都完全不同,故此,到今天印度和中國都未能普遍接受西方的基督宗教。其實,甚至源於同一文化陣營的佛教來華時,也受到儒家極大的排斥,經許多世紀才能相安無事。
(2)就情感上來說,自己身在殖民地長大,對中國文化只識皮毛,卻高度認同於中國文化,對它的生命力讚嘆不已,欣賞它敢於更新,成功接受歷史挑戰,對外族的挑戰,外來文化的入侵,內在的挑戰……。也深信中國文化對人類的貢獻,它能針對西方文化的病態,它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它有助於促進世界大同,而中西文化的仁、智能互補。此種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使我易於體會許多儒家學者的心情,尤其是在本年八月份星洲儒學發展問題及前景會議舉行後更加深了此種了解,例如:
—傅偉勳博士說:「欲將耶教神學套上儒家,不但對儒家不公平,對中西哲學與宗教之溝通亦毫無益處。」
—吳森博士在1980的國際漢學會議論文,說出了他的感想:
「可憐得很,儒學雖然是我國的立國思想,但在晚近天主教所採取的凌厲『學術』攻勢下,幾乎全處於被動的地位,幸好蔡仁厚教授在國際哲學會議上發表了有力答辯辭,給士林派思想家們義正辭嚴的答覆。」(天主教近數十年的本位化努力,竟被視作對中華文化的「凌厲攻勢」!)
—蔡仁厚教授說:「我們這時代,西方的文化宗教,憑藉它強勢的力量,衝到中國來。」「如果外來宗教,不承認、不尊重儒教在中國文化中的主位性,而想要喧賓奪主,偷樑換柱,則中華民族決不答應。」(以上見《會通與轉化》一書)
既了解到許多學者維護中華文化的心情,我們確知類似蔡仁厚教授提出的「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有關的六個會通點」這些尖銳的問題,並非純思想層次交談的問題,有待時間的因素以精誠化解。
其實早期教會,當基督信仰傳入歐洲時,神學概念都很模糊。早期教會並未等待所有基督論、聖三論、救援論等教義問題明確後,才開始本位化。故此,在現階段,在時間發展的過程中,整個地方教會不能守株待兔,神學發展的四個方向都要同時進行,尤其是推廣現代中國基督徒靈修的讀經運動,致力馬路神學,以貢獻「文化中國」的遠景。
(作者剛由輔大神學院教義學系畢業,今在香港聖羅撒學校服務)
主要參考資料
- 中國人生哲學概要(方東美,台北先知)。
- 會通與轉化(宇宙光出版社,蔡仁厚等)。
- 近三十年來中國神學的得失(張春申,神學論集40期)。
- 中國教會本位化神學(張春申,神學論集42期)。
- 黎建球教授對瑪利亞方濟各修女演講筆記(77年4月份於新竹)。
- 甘易逢神父授課筆記—中華文化史中俗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