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造物界的地位:
在天主的偉大前他自覺渺小,因了天主的青睞,他又自覺偉大。人自覺渺小時,便可像一個嬰兒,向天主唱出一首感恩的歌。
本聖詠各節分配如下:
2 , 3 , 4-5 , 6-7 , 8-9 , 10
本聖詠的主旨是:
2:將宇宙縮成天地二字,中間有人。
3:嬰兒及無能者所唱的歡樂之歌是一種力量,使那些自信偉大並自滿自足的人被征服,受壓制,因為他們反抗天主(參考瑪廿一17)。
4:在滿佈繁星的天空下,人自覺渺小,因為星空是「天主的工程」,是天主的啟示(1984年10月17日的報紙上說:另一太陽被發現,距我們50光年)。
5:天主親自照顧人,這是人基本的偉大,人格在於能接受天主的種種關心。
7-9:人因是天主的肖像,有權管理整個受造界。他在歷史中逐步實現這一治權(非主權)。
詳 釋
一、本聖詠的一些構成因素
1.前後呼應是在複數(我們):聖詠作者本身是單數。一面是會眾的歡呼,另一面是獨唱者的讚詞。這種人位及單複數的變化,在禮儀中是數見不鮮的。
雖然首尾二句相同,但最後一句已充滿了聖詠所說的種種內容,而第一句的作用是:一開始就指出本聖詠的基本情調:驚訝、讚嘆、深思。
「我們的主」是有限的名銜,「普世大地」則是無限的視野。「我們的」天主將他的光榮伸張到普世(參考依六3:你的光榮充滿天地)。這一由有限到普世的過程是經過「人」,而非以色列人而完成。
2.何其,什麼mh是分界號:始、中、尾。首尾是驚嘆,中是問話(含有驚嘆成分)。靜觀宇宙使人驚嘆,反觀人自己則引起一個疑問。這是本聖詠的一大特色。
「人是什麼?」這一問題是一望無垠的大地(平原)上豎起的一個大問號,一個大轉彎,彎到自己身上來問:「我是什麼?」人是地上的唯一的這種動物,他知道自己是什麼,又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是什麼?」這一問題會永遠問下去,總得不到一個決定性的答案。
作者在如此發問時,代表著整個人類,代表著每個人。然後他讓聖詠中的人說話,一面問,一面啟示。
第2節的疊句可在3、5、7後重複唸,但第5節的問句則須貫穿整篇聖詠的解釋,因為聖詠嘗試著給一些隱含的答覆。
這一問題是用宗教眼光瞻想受造界而引起的,出自一個超越性的觀感;是在超越世界,超越自己以後,再回到自己的一個問話,所以是一句形上學的問話,無法用一個自然界或內在的答詞滿足。
雙重的mh還有其他的對稱。首先是姓名和名銜。天主有祂的名字,即啟示給梅瑟的,也有一個在歷史中拯救以色列的名銜。人有一個類名(enosh),加上一種姓氏(ben-Adam),姓本來就是某某人的兒子的意思(箴三十4:姓什名誰?)。除了第一個人以外,所有的人皆如此。
至於職份,天主是主人,人是msl:首領,但在主人之下;更好說人是天主的欽使、大臣。不承認這關聯就是謀叛。
人是什麼?是地上的一個存有,一位封侯,能觀看天主手中的一個工程(天體),治理其他的受造物。這是一個答案嗎?或只是投入更多問題的跳板?
二、一些模式的研究
1.空間:分為三層:天、地、海;所用的前置詞:在上,在下。地上再分土地、空氣、水,其中有不同的動物。
在聖詠一一五16有:「蒼天屬於上主,大地則給了人們」。在本聖詠中人舉目望天,向天說話,但他的治權限於大地,一個中間的位置,也可視為模稜兩可的地位。人屬於地,但超出地面,超出自己,這是其他動物做不到的。人與動物看天有所不同,人能把大自然看成「受造」,看做「天主手中的工程」。
登陸月球,並向其他星球發送無線電波後,本聖詠的意義不變嗎?只不過把空間稍作移動而已。
2.角色(人物):雅威(YHWH)開始、結束本聖詠,是聖詠中幾乎所有行動的主角。本聖詠不是給人唱的讚歌,而是經過人讚美天主。
厄羅亨(’LHYM)是一些神明,較高級的受造物,但在雅威以下,古時視為至高神之下的眾神,後來被認為天神。總之,是一些比人更接近天主的存在性體(聖詠八六8;九十七7;一三六2)。沒有冠詞,表示只講性質,不講個體。雅威卻是個體的名字,不能轉給其他神明。
人,世人也無冠詞,指人的條件或任何人。Adam可視為人名,'nws則指人的脆弱:「人的歲月與青草無異」(聖詠一O三15)。人子果然指個體,但仍是類別,一個無限詞,但可用於人類中的每一員。作者不向整個人類集體發問,而是指向人類成員的每一個體。所有的人及每個人分擔這種問題的神秘性,目前無人能以「全人類的代表」自居。
這個地上的人離天神比離禽獸更近,是用減法,不是用加法來描寫,只差一點兒,但這一點兒有其決定性,人子總不能與bny,lhym相混(晚期的解釋已不同:聖詠八二)。
這一點兒距離是天與地的距離嗎?(依五五9)。如果不是,人是什麼?如何解釋他的貌似矛盾?作者本有創一的答案,他的靈感也來自創一,但他不引證創一26,也許為保持他問話的張力。
人子是原罪前或原罪後的人?或:人犯罪後保存天主的肖像及對世物的治權嗎?聖經學家們認為本聖詠暗示今日的人照樣是天主的肖像,如格前十一7及雅三9所說。這一懂悟與,nws所代表的人的脆弱形成人的矛盾。人是什麼?的問題還等待著最後的解答。
兩種人:人間有兩種對立的人:謀.叛者與馴服者、仇敵與朋友、以怨報德者與以德報怨者、嬰孩和吃奶的與成人及老人。聖詠很巧妙的將叛逆者與嬰兒對立。
把謀叛與讚美對立也是神來之筆。智十21及德十23是很好的照明。
動物的分類有兩種:家畜與野獸。牠們悽位之所:地、空、水(海)。作者似乎特別注意魚類,魚在海中的行徑的確很神秘(像海船:箴三十19),詩人的視線也就消失於這神秘的海道中,星辰的路與游魚的路前後媲美。參考聖詠一O四25;德四十三27。
3.身體的各部分:懂聖詠不可只憑理性,亦該用想像。擬人法裡有非擬人的真實性。「你的雙手」或「你的手指」是有力的圖像,教我們看出受造界的「手工」或工藝特質。創造不僅是理性的、智慧的或一個遠處的能力所作所為,而還是一個仔細的、充滿愛心的手工藝。用指頭一再捏造星辰、禽獸,像陶匠捏造瓶、罐、杯、盤一樣。人呢?據創二也是如此。
講人時提到腳,放在人的腳下,表示他的治權,連空中鳥,海中魚包括在內。提到孩子的嘴,清早喊叫,喃喃讚美造物主。
這種具體的,以肉體來表達的作法,是聖詠一大特徵,我們不該太理性化而失去應有的感觸。
4.天主的行動:共八件
第4節 建立(堡壘、穹蒼)
第4節 設立(日月星)
第5節 記憶
照顧
第6節 塑造(略遜於眾神)
加冕
第7節 使之主宰
置於腳下
最後六個行動都是對人:記憶;照顧說出天主與人的個別關係。星辰、走獸是一些東西,天主所記憶,所照顧的是人。
最後四個行動說出天主如何照顧人,像授權大典中的四個步驟:
hsr在存有中的地位
'tr加冕:使人成為萬物之靈
建人為首領
腳下放上腳凳(雖未明言寶座,人不是國王)
天主使人分享祂的光榮,使人成地上的主人,代天主治理,任何人都如此,正如德十4所說。
在天主這許多密集而有決定性的行動中,人作什麼?用口來讚美,用眼來觀看、讚嘆、驚訝。觀察和讚美能救人脫離高傲,以至想把天主拋棄。在觀察及讚美中,人學習計算自己的大小,而站在自己特殊的位置上。在靜夜中,星空下,那無聲無闃運行著的天體,是天主給人的一個啟發。人是什麼?這一問題的發出,已假定人的有限,已是自認無知;現在有的答覆也只是臨時的,加強了剛說的兩個假定。人有治權,沒有主權;人有光榮,但是受之他人(天主);人佔特位,但是他人(天主)指派的。這是瞻想一個問題。希臘哲人說的好:「驚訝為知識之母。」
三、詠八與舊約
1.本聖詠的直接泉源是創一。二者有很多共同的字句:天、地、海、月、星、治理、人、獸、光(輝)、看。天主看,認為好;人看而發問。
創二∼三的影響不明顯,但可推測,如塑造。
2.聖詠一四四3出自本聖詠,但上下文不同。約七17將同樣的意思質問天主:如果祂不如此眷顧人豈不更好,天主的監督使人受不了。
3.德十六26∼十七23是智者對人在天地間的地位所作的反省,治權及讚美的主題相同,Ben Sira的語調是訓誨式的,沒有問題或貌似矛盾。
4.由主宰牲畜到主治人心:人子該管治田間的野獸,也該管治自己內心的獸性。加音的故事是此類的反省,天主把罪惡比做蹲踞一旁的野獸,隨時可跳過來攫食,但「你能管治牠」()。繼續反省下去,人獸的主題在達七到達頂峰,四隻獸繼續殘暴的管理之後,天主把主權交給人—人子,由地而來,再歸入地,為把人類的歷史變得更加人道。聖巴西略寫過:
「為管理野獸。你能管理所有的野獸嗎?你要答曰:我身有獸好管嗎?一當然,並且不只一隻,你身上有一大群野獸。忿怒吼叫時,不是一隻大獸嗎?邪惡心靈所關著的惡意,不比洞裡的熊更兇狠?假善也是一隻野獸。誰惡言傷人,不是一隻蝎子嗎?貪多無厭的人是一隻狼。人心中的確有各種野獸……只管制外面的野獸,而不管內在的野獸,如何能做野獸的主人?人受造是為統治,統治野獸,統治私慾偏情……我們天賦有治理生物的權力準備,我們也治理自己。」
以上所舉的例子告訴我們:本聖詠在舊約的確佔著中心位置,由創到達尼爾書。理由是本聖詠說出、問出關於人生的大問題。結果在新約中,本聖詠也是十分吃香。
四、新約如何讀詠八
1.上面說過,本聖詠在尋找一個有決定性的答案:真能說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主人嗎?人能是成人又是嬰孩,毫無叛逆之情?聖詠所說似乎離現實太遠,環觀四周,我們發現的是離天主很遠的人,離野獸卻很近,缺乏尊嚴和自主。天主所造的人被人自己破壞,而天上的星辰毫無變化地在夜空中運行。
2.瑪廿一16引第3節以資辯證,孩童天真的歡呼與司祭及法學士的嫉妒與不悅。這裡原意略有移動,聖詠指天主,瑪移向「達味之子」;另外,叛逆者的位子現在為猶太在權人佔住。
希一5∼8是一個重要的解釋。本聖詠所缺的,在成為人的天主子身上都得以實現。這裡出現一個具體的人,一個「人子」,全篇聖詠可以用在祂身上,毫無修改,毫無保留。只有一點是聖詠所未曾料到的:祂是經過痛苦而獲得榮冠。基督徒要根據希伯來文讀本聖詠,耶穌基督滿全並超越本聖詠所說的一切。
格前十五25∼26把「一切置於人的腳下」一句,用於受光榮的默西亞,這是一個末世的解釋,現在已開幕的末世。這一「置於腳下」的程序一直在進行,直到末日:「宇宙被祂征服後,祂要把一切置於父的腳下,那時天主將是一切中的一切」(格前十五28)。
3.維續反省:基督在降孕成人中,實現了本聖詠的意義,把人帶入成人境界(參考弗四13),因為祂是人子,又是天主完美的肖像。基督同時保持著嬰兒的天真無邪自然,在聖母懷中,祂現出是人類的一員,來重新發現祂所造的世界。祂一生保持著這種簡單、驚嘆、讚美的態度。祂身上毫無敵意、叛逆,因為祂全部接受父的旨意。祂在成為人類一員時,教我們如何為人子,如何走神嬰之路:「誰不變為小孩,不能進天國」;教我們用新的眼光看受造界,給我們驚賞的能力,以克服叛逆。
基督徒在接受「兒子」的身分時,得到人的尊嚴,勝過叛逆,加入讚美的歌詠團。聖詠的問題這裡得到一個新的答案:人是什麼?是耶穌基督的小弟和肖像,父記得他,照顧他。但這一問題仍不失其謎樣的特質:人子是什麼?人子是天子!
(作者為輔大神學院舊約聖經教授)
參考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