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汪德明. |

 

80
神學論集
(1989)p.213-230
   

基信團與使徒工作.

 

汪德明

 


前  言
有一位基督教信友在領洗前,牧師問他說:「你全信基督教的道理嗎?」他答說:「我全信。」牧師說:「你領洗後要去傳教。」他想一想傳教是個十分困難的事,便對牧師說:「我只領洗而不去傳教可以嗎?」牧師回答說:「如果只領洗而不傳教,那你去天主教領洗好了。」
我們接受基督,不但要愛基督更要把基督傳給人。
我們可以說傳福音不是我們天主教教友可以誇耀的一個特點。會不會改進這種情況?我們教會目前有沒有改進的跡象?
今天我敢肯定的說「有」。
我們固然不能否認在台灣傳播福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天主的恩寵會幫助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改善我們的組織結構,大家同心努力去做。
有些人認為天主救人的方法很多,而且大部份的宗教都勸人為善,所以減低了傳教熱誠。
到底主教、神父、修女每天在「真正的福傳」上花了多少時間?
一位亞洲的主教含淚的告訴我說:「我的時間90%以上用在管理行政上,10%以下才真正的是在做使徒工作。」
在亞洲主教團協會開會時,另一位主教對我說:「我的教區的神父們真正為傳福音所佔的時間,不超過5%。」
我們神父們常說「太忙」,基督可能問我們:「忙什麼?」是否非由我們神父去做許多管理的工作,和一些其他與傳福音無多大關係的工作不可!這些工作是否還要繼續做,或是教友的時代已到,應交給教友們去做,好讓出時間來「專務祈禱,並為真道服務」(宗六4)。
這情況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正視這個問題,我們將發現在亞洲的基督教、佛教、回教最近幾年特別加強他們的傳教活動與精神,而我們的傳教工作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譬如在菲律賓每年有廿萬以上的教友轉入基督教,在拉丁美洲也有相同情況,以前波多黎哥差不多是百分之百的天主教國家,但有人估計到了西元二千年可能不到54%了。在歐洲也是如此,回教、基督教吸引了許多我們的教友。
我們現在已經看出了希望的徵兆,我們的觀念和實際情況已有所進步與改善,雖然有人嫌它還是太慢,譬如:

  1. 梵二大公會議後,教會對本身觀念改進很多,教會就是天主子民—擁有基督的司祭、先知、王道的職務,而共同擔負傳教的使命。(教會憲章31號)
  2. 福傳大會特別強調傳教使命。
  3. 教友舉辦101傳教運動和佈道大會。
  4. 我們教會中已有不少教友,明顯的體驗到天主的呼喚,且熱心的答覆這呼喚而奉獻心力,例如義務使徒等。
  5.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通諭全世界,在廿世紀最後十年傳教運動特別強調用新方法新精神。
  6. 1988年9月在韓國的亞洲主教團協會會議,特別研討如何加強在亞洲傳播基督喜訊。

這些很好的現象已說明了天主子民傳播福音的時代確已來臨,因此福傳大會很清楚地肯定我們必需發展「參與傳教」的精神,為此目的而特別要成立「小型教會團體」——「基信團」,列為對內之中程目標:
在「福傳大會」中,天主聖神引領我們深深地體驗到一個事實,就是我國教會還是一個「小小的羊群」(路十二32)。這個「小小的羊群」如果能夠充滿福音精神,「彼此相親相愛」(若十三35)形成活潑的「信仰團體」,不但能夠吸引個別的羊進入羊棧(若十16),而且還可以做「福臨中華」為大批羊群歸棧之藍圖。為此,「福傳大會」選擇了建立「信仰團體」做為教會對內的「中程目標」。我們勸勉並鼓勵各堂區、善會、機構和組織。在今後三年之內,至少要建立一個「信仰小團體」,成為為福音作證並向外傳福音的活動中心及加油站。(福傳大會文獻第二頁)
福傳大會決議推動成立「小型基督徒團體」的目的,不但為吸引少數人,而且為達到「福臨中華」的遠大目標。
參加福傳大會的人是否相信「基信團」有完成此決議案的功能?
我們的主教們在福傳屆滿一年的此時,是否也有同樣的信心呢?相信一定是如此。
為證明以上所言,這幾天的研習會,從靈修、神學以及使徒的觀點、價值等理論方面已講了很多,我現在要講的是要介紹「基信團」成功的達到目標的例子。我所講的希望是實際的,客觀的,有事實證明的。
可惜的是在台灣這種例子不多,因為這裡可以說尚未真正的開始,所以我不能不用國外的例子,這會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從前我推行儲蓄互助社時也是一樣。
今天儲蓄互助社在各地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以不用國外的例子來證明其價值,希望幾年後,「基信團」也是如此。
現在我用韓國、馬來西亞、美洲等國家的例子來說明。
有的「基信團」在都市中,有的在鄉下,有的在大小堂區,看到這些例子我們會更肯定的說,基信團會:

  1. 革新本堂,使教友充滿了精神,使本堂活起來。
  2. 使本堂有組織地共同負責,人人參與,匯聚許多信仰團體,成為一個大信仰團體。
  3. 使堂區中多數較冷淡的教友熱心進堂,使未參與者熱烈參與。
  4. 是接觸教外人,吸引他們進教的最有效方法。
  5.  

「基信團」是什麼?
所謂「基信團」:
——不是善會。聖母軍、基督活力運動等都很好而且是必要的單位,但不是我們所說的基信團。
——基信團和善會有相同之處,但前者有特別之處而與善會不同。
例如:

  1. 由鄰近8—15個教友所組織。
  2. 基信團是整個堂區組織的基本單位(細胞),他們在當地代表本堂,享有本堂大團體的一定的權力和責任,因此它們可被稱為迷你本堂,或迷你教會。
  3. 基信團的對象不只是少數熱心教友,而是全堂區所有的教友,每一位教友都有資格參與一個基信團,而且,如果願意我們本堂在精神方面的發展,願意大家有歸屬感,分享對教會內、外的使命,就應該人人都參與,共同享受教會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因為人都屬於一個團體(如家庭),教友也應屬於團體(教會),天主子民的一份子不能孤獨一人。
  4. 一般善會在教友傳教協進會中不一定有正式代表,基信團非有不可。

本講題特別提出基信團是傳教的工具,對使徒工作非常有效,為什麼?
因為:
1.是教友的總動員,原則上每位教友都該參與,每人都是必要的。

  1. 每位教友都瞭解天主對他的呼喚,體驗到他有傳教的使命:「那裡有教友,那裡就有使徒」。每位教友都成了傳教士,「本堂就是傳教士的團體」。
  2. 觸發教友的動機,人人瞭解天主所賜的傳教神恩,這神恩每人身上都有,能發揮在每人不同的生活和機會中。這是非常光榮的使命,使人體驗到「我不傳福音就有禍了」(格前九16),從而「我們不能不講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四20)。
  3. 基信團訓練教友得到傳播福音的技巧,能成功而輕鬆愉快地傳播福音。

「你們要在內心尊崇基督為主,若有人詢問你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你們要時常準備答覆」(伯前三15)


2.基信團給本堂一個新的結構系統,基信團在當地代表教會。
基信團培養團體有一個共同使命,就如新法典204條所說「基督徒因洗禮加入基督奧體,成為天主子民,因此各按自身方式,分享司祭、先知、王道的職務,依各自身份奉召執行天主付與教會在世界上應完成的使命。」
3.基信團變成一個使神父、教友、家庭互相溝通順利的系統。
4.基信團也變成本堂對當地外教人、以及社會間的良好橋樑。教會透過基信團影響社會。
5.總而言之,基信團不但是一個「環境」,而且也是做為本堂的方式,做為教會的方式,使本堂成為一個眾多小團體的大團體。

基信團如何達到美好的境界
有人問一位牧師說:「如果你被派到一個偏遠的鄉村去傳教,那村落已有十年未見過牧師,宗教活動也早已停頓了,你將從何處著手?」
牧師答說:「我先去拜訪老信友,做他們的朋友,用幾個月的時間,也許能找到五、六個這樣的信友朋友,就一起商討,讓每人去認識別人關懷別人,做真正的朋友,這樣從啟發他們的使命感開始。
使他們想:難道真的是天主想到了我,揀選了我,降福了我,派遣了我,來到這個小村落集合祂的百姓,由祂所選的人成為一個小團體,成為一個大家庭!
一兩年以後我會鼓勵他們,每人在他的住處去開始另一個小團體,時間一到,各個小團體就集合成一個大團體(教會)。
我對那第一個小團體,仍要繼續聚會,並幫助他們領導他們所推動的小團體。
他們所建立的團體是靠友誼之愛傳揚基督,這正好適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我們教會的精神。」
現在我要問:「這位牧師所說的話能成為事實嗎?或只是夢想?」——1988. 12. 1,在耕莘文教院耶穌會團體的例行月會中,請到一位浸信會的史文森牧師來參加,他在台北已26年,在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神學,同時研究基督教發展史,也是杭州南路教會的牧師,我問他說:「很多基督教會是靠小團體或家庭聚會而有特別的發展,是真的嗎?(台灣基督教會約有40萬信徒)」他答說:「對!但是我們做的還是不夠,比如我自己擔任牧師多年,最近才明白我們的信友雖然人數不多,彼此間即仍不相識,因此不可能成為朋友團體,所以我決定按鄰居分成許多小組,到目前為止已覺得頗有成效,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突破的經驗,以前我這個老牧師也是依照老的方式傳教,好像在各種教會、各種活動都不能沒有牧師,但分小組有了家庭聚會之後,他們體驗到這是自己的活動,所以更富有參與感;因為是他們的活動,所以他們特別高興,這真是突破的經驗。」(長老會也有同樣的組織叫「增長小組」)
——聽說在輔仁大學旁邊,有一位牧師專門訓練青年,其目的是要在台北市各座大樓中,建立基督教的小團體組織。
——再提幾個教會成功的例子:
例一:天主教漢城總教區的「細胞小組」
漢城總教區大約有75萬教友,分成7個總鐸區,共128個本堂,都靠基信團組成,他們稱為「細胞小組」,每組有20—35戶,每月聚會一次,共有4000多個小組,每組的主席按月聚會一次,報告上次會議的執行情形,預定本期的活動內容。
例二:福音中央教會的「成熟的自由」
趙庸基牧師講這個教會奇妙的發展:
「在1964年的一天,我因為一連幾個月的不斷活動勞累,在講道時暈倒在講壇上,休養時受到閃電般的靈感告訴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於是我決定像梅瑟在出谷記十八章中一樣,把我的權力和職務給六品和信友分享。我把這思想告訴信友時,卻遭到他們的反對說:「我們沒有資格,這本是你的工作。」幾個月來我都想辦法讓他們接受這種思想觀念,漸漸地婦女們先接受了,三年以後我們組成了126個家庭小組,共有7750個信友,這種運動到1974年就越來越大,把整個漢城分成了21個區,最大的區又分成了35個里,每里有22個家庭小組,每月或每星期在家庭中聚會祈禱,到1980年7月已有成人家庭小組8928個,青年小組260個,兒童小組1200個。(根據China new's 1989年元月8日的報導,該教區目前已有六十萬信友,快速發展的理由就是依靠五萬個家庭小組)
小組領導人的角色:每25—95個小組的地區,有一位義務領導者——主席,平常為六品,男女都有,還有一個副主任在訓練之中。
培養選用這樣的領導者非常重要,他們必須是認真的、聆聽的、獻身的,才會成為有責任感的領導者。
領導者的成績是著重在思想的穩定和見證的熱誠,每年特別舉辦二次領導者訓練班,每次三星期,每星期一個晚上。並鼓勵他們自由參與三個月每星期一個晚上的研究聖經課程,各領導者則每月聚會一次,為繼績訓練,檢討工作,並得到個人輔導,他們聚會時都有一定的程序。
小組領導者最主要的工作,是使小組的組員熱心接觸外教人,特別鼓勵每位組員,分享他們的信仰,做見證,而且也請教外人參加他們的聚會。
聚會
次數:大都是每週一次。
地點:信友家裡,有的是在工廠或辦公大樓、飯店。
分類:婦女們、男士們、年輕人、兒童。
人數:原則上8—12人。
時間:1.婦女們:韓國婦女大多是家庭主婦,所以他們喜歡在孩子們上學,先生上班後再一起聚會祈禱,也就是上午九點後下午三點前。
2.男士們:他們一週上班五天半,所以聚會的時間是週五或週六晚上,也有一些是男女一起聚會。
3.年輕人:在晚上或放假的日子。
4.兒童:週六下午
會議程序
他們有一定的程序,做完會前禱和唱聖歌後,主席馬上介紹本週讀經章節(30—45分鐘),這是聚會的重點,他們講解的很實際而且吸引人。
每次都有奉獻,而且有祈禱文祝福這奉獻。
臨時動議
活動報告
再用祈禱和聖歌結束聚會,有些人會留下來做較長的祈禱和分享。
聯誼
有人會留下來話家常,用點心,彼此關懷,服務和鼓勵。
讓被邀前來的非教友,親眼目睹一群有信仰的人是如何相處。
這樣團員們逐漸成為朋友,友誼越來越深厚。
他們在週內會去拜訪一、二位對信仰有興趣的教外人。
全國中樞發行刊物,提供聖經研究的資料。


問題與答覆
1.這類家庭的小組織,是否只有在韓國才行的通?

答:兩千年前在耶路撒冷同樣的組織也成功了,教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由3000信友擴展到5000信友,有些估計巔峰時超過十萬人。這種小型組織配合了教會的傳統和信仰,如果好好地去推行, 其他地方也會成功。

誰若說家庭小組在他們的文化傳統中不會成功,這可能是他們逃避責任的一個藉口。


2.對福音接受不多的國家,如日本,這類組織會不會成功呢?

答:在日本一般牧師認為有50個信友,他們就很高興滿足了。

我們教會派遣一位姊妹到東京銀座,(如同台北的東區和西門町)組織一個細胞教會,她租了一個小地方後,邀請鄰居在她家裡舉行祈禱會,一年後她有180位團員加入這個組織。
另一位在台北的姊妹也有同樣的經驗,三個月內有了50位團員。


3.為組織這類團體,什麼人或什麼事是最重要的?

答:牧師。若他把這工作委託給其他人,必定失敗。

4.如有牧師要建立這種組織,你建議他的首要工作是什麼?

答:他要先集中較熱心的信友組織這個團體並訓練他們,使這個團體成為整個堂區的模範小組。

例三:人人都是傳教士的堂區
這就是有1200戶信友的St. Boniface堂區的例子。
1971年本堂神父Eivers向教友們說了挑戰性的話:
「目前天主教會必須恢復初期教會的傳教熱誠,這是教會興亡的關鍵。我相信在堂區中可用組織小型的教會團體來達到這個目的。」
那時大部份的人都不相信,但目前已經做到了。
今日這個堂區不止是在某條街的某個地方,而是在每個角落都有代表性的教會,我們首先開始組織祈禱小組,同時也給他們聖神同禱會的講習會(1975)。
結果
1.不少人體驗到天主的召喚,參與本堂的工作。
2.慢慢有了歸屬感,但大家還覺得有缺失。
1978年我們邀請一位南美洲,對組織基層小型教會團體有經驗的馬林神父,給我們舉辦一個研習會,我們肯定的相信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開始組織,但進行緩慢,成功率低,在初期是非常辛苦的,直到1983年才推展到整個堂區,一年內開始29個小團體。
後來我們找到成功的秘訣,就是訓練小團體的領導者,現在在沒有訓練出一個領導者之前,我們決不開始一個小團體。
但我們還覺得不夠完整,要繼續尋求,我們聽到基督教有很成功的這類組織(如加州的Garden Grove),我們馬上去拜訪。


結果:我們覺得可以做得到。
本堂神父聽到韓國有很成功的小細胞組織,推廣人是漢城的趙庸基牧師,他可能是世界上有最多小細胞組織的教會牧師。
神父到漢城和其他350位牧師參加一週的研習會,他們目睹了有良好嚴格訓練的領導者的22000個小細胞組織的教會(1980年)。我們學習到:
1.靠小型教會團體組織,在本堂區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有真正的事實。
2.在做此工作時,非有本堂神父(牧師)的百分之百的同意和支持不可,絕不能委託別人(如副本堂神父、修女、推廣中心主任等)代理。
3.這組織不但是革新堂區的方法,而且是重新振奮傳教精神的秘訣。
4.聖神同禱研習會是幫助團員,分享與提高傳教精神的有效方法。
例四:台灣
這裡小型教會團體經驗雖然不多,但有過的經驗已經非常鼓勵我們,給我們希望和信心。
1.宜蘭縣大同鄉:
大同鄉在一老一少兩位神父領導之下,六年前我們為30位領導者舉辦建立小型教會團體的講習會,當地的義務使徒作為該團體的領導者。他們把全鄉分成12個區,每區選一位領導者,在主日彌撒中正式派遣成為門徒(男女都有),他們決定每月的第一和第三個主日舉行家庭聚會,第二和第四個主日彌撒後和神父、傳教員共同預備下次聚會內容,幾個月以後覺得每月兩次家庭聚會不夠,而改為每週都聚會。
這個團體雖然有起伏的過程,但到今天仍然存在。
2.台北市內湖天主堂:
先是由熱心的夫婦二人開始,有一天神父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不會在家中組織一個小型教會團體?」這是一個新社區,他們想基督教已經開始了,為什麼我們天主教不會做?於是他們便這樣做了,而且成功了,現在每月一次家庭聚會,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一點,此時孩子上學先生上班,正是適合婦女們的時間,他們一起祈禱、讀經、信仰分享、唱聖歌、交談,每人帶一道菜來一起午餐,共享美味,是一個信仰友誼的團體,後來也在本堂區中組織了二、三個同樣的小團體。本堂的聖母軍最擅長吸引新來的教友,主動招呼他們,和他們在一起,這對從外地新來的教友幫助很大,都感覺到無限的溫馨和快樂。
他們未受特別訓練而成立了小型團體,直到有一天感覺到不知如何推廣於整個堂區時,便先和本堂神父商討,後請本中心前去幫忙,我們先給他們舉辦三個月的義務使徒基本訓練,有30多人參加,每星期四晚間七時半至九時半上課,以後再開始小型教會團體的課程。
他們很注重彼此的認識,在彌撒後有一段時間介紹一個家庭,照片也在佈告欄中張貼,所以整個堂區的氣氛有了變化。
3.台北市士林區蘭雅天主堂:
這是一個教友人數只有130戶的小堂區,本堂神父年高體弱,最近眼睛又開了刀,教友們也和其他地方差不多,相當保守被動,只有少數教友出來服務,但負擔太重有些受不了。
修女聽到別處訓練義務使徒滿成功的,也聽到小型教會團體的組織,便請本中心去幫忙,半年多來每月一次在主日彌撒後聚會,參加者有25到30人,人數雖少,卻發現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一方面給他們按鄰居分成小組以便來往,一方面在聚會時都佩掛名牌好能認識,課程中特別強調練習如何做證及在彌撒中講道,尤其在神父眼疾初癒身體甚弱時,主日彌撒由他們講道,現在他們仍是在學習中,可是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參與感,主動的精神確實提高了不少。
1989年開始,他們將開辦幾個基信團,計劃幫助冷淡和被動的教友漸漸回來參與工作。
4.試行組織基信團的擬議
單主教和劉主教決定於1989年在他們的教區推行基信團,第一步先要給神父、修女、傳教員、使徒,教友領袖介紹基信團,然後在少數本堂試辦,作為示範,我們也計劃在台北二、三個堂區試辦,希望一年以後我們在報告台灣教會的基信團,也有自己的例子可舉。
5.我們希望在神學研習會以後,可以在每個教區組成訓練推廣小組。

持續的教育,穩定的發展
發展的基本條件是領導者的訓練,基信團的組織系統強弱要看領導者。訓練基信團的領導者有二個目的。
1.啟發內心的傳教精神,充實需要的技巧。
2.把以上的精神和技巧帶給基信團的團員,以便在再分組時擔任領導者。
美國博尼發本堂做101活動的一年,他們叫「光鹽酵母的工作」,他們鼓勵每一位教友把當年希望接觸的一二個外教人的名字寫在卡片上,在「福傳主日」的彌撒中,奉獻在祭台前呈給上主。
每個基信團到了滿15個團員時,要另外成立一組,目的是多成立基信團。
開始時大概都是由鄰居所組成,以後可能由特別的關係組成,有寡婦、未婚成人、年輕人、老年人、年輕母親、護士、同一工廠的員工、說同樣語言的人……等各式各樣的基信團。
基信團對有痛苦的人更有吸引力,他們因各種關係漸漸加入了教會,所以基信團常常會請當地痛苦孤獨者來參加。這些有痛苦的人在基信團中體驗到福音的力量,教會團體中的愛,認為教友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互相幫助,關心別人。
有的地方有每月二次,每次90分鐘的聚會,他們唱聖歌讚美主、分享、研究、祈禱、治病……教道理部份是本堂神父用錄影帶傳給他們,聖博尼發本堂的神父說:基信團的成功有6個基本的條件:
1.神父無條件的全力支持。
2.團員有給鄰居傳播福音的使命感。
3.一個小團體要產生出另外的小團體。
4.基信團不是一個運動,不是一個計劃,而是一個信仰生活方式,一個新的實際運作的教會組織。
5.基信團特別強調傳播福音的精神。
6.小團體的領導者繼續不斷的接受教育。
幾個基信團會推行「敲門」的活動,從事此項工作的人該受傳播福音的特別訓練。

效果:
由以上所言,基信團可說是本堂在每一小角落中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觸角,外教人不太容易進入本堂這樣的大建築。外國的風味太重,太西洋化,不適合國人的習慣,但是他們更容易地進入鄰居家中,若遇到他們正在聚會,就親眼看到教友們是什麼樣的人,那種友誼的愛、互相關懷幫助,充滿了快樂,會使他們受到感動。尤其對於痛苦和孤獨的人,吸引力更大。
此外,在社區中若有公益活動如整理環境衛生等,教友們將會踴躍參加,因為教友是關懷別人的。
有人談到101宣道大會,動員了許多人預備,很多人抱著很大的希望,有人問說效果如何?例如台北第一次101宣道大會,有300多人簽名願繼續研究教義,這300多人當中有多少人能繼續聽道理,可能沒有那麼多,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會接納這些人的小團體組織,假如一個對我們教會有興趣的人,在他附近有了基信團,大概情形會不同,因為101負責人可以馬上通知臨近的小團體前往拜訪並邀請他來參與這個小團體,從友誼和認識基督及研讀聖經開始,一直到領洗會一氣呵成,備受關愛,賓至如歸。
現在我給各位講一個基督教十個人的家庭聚會團體的故事。
「我要很小心,主日禮拜不可以缺席,如果有一次缺席,會有九通電話來問候我,因為他們在禮拜堂沒看見我。」不能否認這是一個壓力,但也是愛和關懷的表現和榜樣。
「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一同受苦;
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一同歡樂。」格前十二26

社會關懷:
因為基信團的團員與鄰居的交往溝通,是信仰的交往,等於教會深入社會,接觸百姓的生活與問題,如果有一家人新近遷入該地,這小型團體很可能是第一個去接觸他們,幫助他們,這團員會主動自我介紹,以教會名義來歡迎他們參加,並告訴他們有關聚會活動事宜,這種接觸對外地來的人會很有效,自然會成為他們信仰的初步。
有人說內湖天主堂的聖母軍,對這樣的事最為內行,他們堂區中有人說聖母軍是我們的警衛,只要有新教友遷入馬上前往拜訪,並通知該區的小組領導者。
基信團幫助在堂區中發現並發展個人的神恩,鼓勵為教會及社會服務—使用神恩,我們已見到這種事情,他們真是獲得鼓勵,熱心答覆天主的呼喚,每人能漸漸知道他適合做什麼工作,每人都為主工作,工作有難簡易繁,但人人是必要的,也不需要一人做太多或太大的工作,而是需要每人都做,人人都體驗到是為主做事。

陶成計劃
基信團推廣中心該預備一份刊物,提供小團體每月陶成的適當材料,這課程材料可作為訓練小團體的領導者之用,然後領導者再訓練團員,和團員共同研習此課程,如探訪病人……等。
陶成的內容和方法,應適合一般人的程度,不可過於高深,內容必須豐富。例如:
教友的聖召與使命——在今天、在教會、在社會。
教會的性質。
讀經。
祈禱、聖經祈禱、東方式祈禱。
教友現代靈修。
如何作證、如何講道。
如何探訪病人。
彌撒讀經。
如何接待外教人。
如何發現、發展、試探使用自己的神恩。
我們的信仰與社會關係。
家庭輔導。
青年輔導。
慈善工作。
————
類似的材料,用想像力可發現很多材料非常豐富。每次都有新穎而有意義的材料,會幫助基信團在信仰方面成長發展,瞭解社會問題,增加服務的方法和技巧,因而感覺到這樣會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參考資料:

1.Paul VI, on Mission Sunday 1975 Ecclesial Character of Basic Christian Communities

教會性的基層團體

2.Building Christian Communities Stephen B. Clark

建立基督徒團體  克拉可著  沈清松譯

3.An overall view on Building Christian Communities Bishop P. A. Kalicoombe

椿——基督徒基層團體參考資料  香港天主教教友協會示編輯委員會出版

4.Growing up towards a new community. A practical guide

慕——邁向一個新團體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出版

5.Patterns of Christian Community, Ann Arbor, Mich. USA.

小型基督徒團體  梵•高維樂主教著  張淑華譯  華明書局出版

6.1979年香港教友大會報告

7.1989年夏  79期神學論集

8.從——教會內的團體類型  示編輯委員會出版

9.耕——基層基督徒團體  新人類新天地出版

10.培養成熟基督徒團體草案  中國主教團研究設計小組71、5

11.地方教會基本結構的健全  房志榮  鐸聲190期68、11

12.基基團  張春申  鐸聲191期68、12

13.John Rich M. M.

Life together in Small Christian Communities
Lay Leadership Institute, Davao Philippines.

14.Jesus A. Vela S. J. Comunidad de Base PPC, Spain

15.Ediciones Paulinas

Comunidades Plurales en la Iglesia
Madrid, Spain

16.Dominique Barbe'

Demain, Les Communautes de Base
En el futuro, las Comunidades de Base Studium, Paris, Madrid

17.Pro Mundi Vita Bulletin #81

Basic Communities in the Church
(English, Spanish)

18.Lumko Institute (South Africa) (Series)

No 19P: Small Christian Communities
No 19M: Building Small Christian Communities
No 10: Towards Non-dominating Leadership Parts 2 and 3

19.Volunteer Lay Apostles Promo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CFC Manual
CFC Education Posters, Transparencies

20.Angeline Fernandes

Lay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in
St. Francis Xavier Parish
Petaling Jaya, W. Malaysia

21.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1978 #3

East Asian Pastoral BCC, Creative Ministry, 15, 1984

22.Amecea Documentation Service, Nairobi, Kenya

An overall view on Building Christian Communities

23.Jose T., Deles, Jr.

The Basic Christian Communities
Zamboanga, Malangas, Philippines

24.Archdiocese of Vitoria, Brazil

The Church the People want

25.The LADOC “Keyhole” Series, USCC

Basic Christian Communities, p. 63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