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除可之 . |

 

80
神學論集
(1989)p.245-263
   

靈修生活與小型教會團體    .

 

除可之

 


引  言
依照所參考的一些資料,特別是在「樁」這本書中,對小型教會團體就已經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與界定。但為更簡單明了,我選用了「那裡有兩三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換句話說,以基督為中心而團聚的若干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團體(至少就靈修觀點而言,我覺得這是相當確切具體的一種界定與說明)。這裡所說的靈修生活,是指天人之間的生活聯繫,就是我們在基督內、藉著聖神、與天父之間的生命交流與共融。對小型團體與靈修生活有了如此的「簡界」後,下面我們要分為三部分來分享,綱要如下。
一、小型團體的靈修基礎——知行合一
(一)正確了解經書——「活」而不思則罔
(二)足踏實地生活——思而不「活」則殆
二、小型團體的靈修活力——積極成長
(一)身心成長過程——靈修成長方向
(二)經書啟示成長——靈修成長動力
(三)祈禱滋養成長——靈修成長體驗
三、小型團體的靈修特徵——喜樂充實
(一)萬物靜觀皆自得——八風默會父心同
(二)破傷蘆葦不忍斷——將熄燈心挑又明
(三)麥粒不死單粒在——單粒成泥百粒來
結語:四海皆兄弟,丹心照大同

一、小型團體的靈修基礎——知行合一
中國文化傳統特別重視根、本,修齊治平的生命理想莫不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在中學國文課程裡,大都讀過、甚或背過:「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濬其泉源;……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源不深而望流之遠……雖在不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這裡所說的根本、泉源,都是「活」的,不斷加深拓展,湧流奔放。我們的靈修生活基礎也正是如此。試分為兩節來分享說明。
(一)正確了解經書——「活」而不思則罔
梵二後的信仰生活革新,最顯著而富有活力的兩個地方,就是禮儀本位化與讀經運動的積極發展。後者對小型信仰團體來說,更是盛衰存亡的關鍵所在。根據所翻閱過的一些資料和個人與小型團體的一點接觸經驗,讀經在此情況中所面臨的挑戰,一般來說就是如何把握住正確的方向,使人真能了解經書的「生命內涵」。因為很多次的負面後果,正顯示出這「正確方向與真實了解」的不足,甚或完全缺少。比如參加者感到空泛、雜亂、太理想、不切實際、毫無感受、不知所云等等。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因素在(比如年齡的大小,信仰經驗的多寡,對經書的熟悉與陌生等),但主要的因素之一,我覺得還是在於如何使參與者有正確的方向與了解。舉例來說可能就會更清楚。
谷一l∼11這段經書的重點是:(1)若翰在曠野埋出現,他就是先知所預言的「曠野呼聲」;(2)若翰宣講悔改的洗禮,群眾認罪受洗;(3)耶穌也來受洗;(4)耶穌受洗後的景象。剛才所說的要把握住正確的方向並真實了解,就是要先集中心力,看清「曠野呼聲、宣講悔改、認罪受洗」的關係與意義(避免分散到枝節上,比如談太多曠野的情況,在曠野中生活的困難;蝗蟲能吃嗎?只吃蝗蟲野蜜能生活嗎?約旦河的情形如何?為什麼要下到河裡受洗?…),雖然同時放一段猶太曠野與約旦河的影片(或幻燈片或用一些圖片)能有很大的幫助。要往心靈和生命的方向看:曠野呼聲就是喚醒沉醉心靈的一切推動(內在外在,一切振聾發瞶,引人深思,使人返本歸根的言行事故,都可視為曠野的呼聲);認罪悔改就是修直、修平上主的道路;接受洗禮是表示洗去過去的污穢不潔,重新開始一個正直潔淨的生活。比如我們內心的忿怒、仇恨、兇悍、狂妄等等,這些在心理心靈上就是如丘如山,一定要設法剷平,否則一旦爆發出來,必然會造成傷害甚或毀滅。再如內心的詭詐、貪婪、或悲觀、失望等,就是心理心靈上的崎嶇不平或深坑深谷。所以「修直上主的道路」,就是使內心恢復其應有的平定與充實。說得更詳細一點,就是藉著「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而認錯悔改,把仇恨、狂妄的山丘一律剷平除掉,以正直、真誠來代替詭詐、謊騙(使崎嶇變為平坦),以信賴、知命、樂天,填平貪得無厭或悲觀失望的深坑深谷。這樣人與根源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便重新建立了起來,恢復了其應有的和諧——修直修平了人與上主之間的道路。
洗的象徵意義相當明顯,我們的口語中就有洗手不幹(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洗耳恭聽(排除雜念,專心聆聽)等。基督也來接受悔改的洗禮,在外表上和一般人完全一樣;但祂受洗的真正意義,卻藉著所發生的「景象」都一一表達了出來,同時也告訴我們,在新約洗禮中(我們受洗時)所發生的事跡:天人之間的生命交流與共融;人一有天父所通傳的生命,祂立即宣佈「這是我心愛的子女」。對基督受洗與新約洗禮的關係與內涵,我在別處已更詳細地分享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請參閱拙著「白首共此心」,240—242頁)。對經書的「生命方向」能逐樣把握住,對經文的了解也自然會比較真實正確,至少可說「雖不中,不遠矣」。隨著真知,自然就是力行。
(二)腳踏實地生活——思而不「活」則殆
經書所載,尤其是新約,既然都是「生命的話」,那自然只有透過生活的體驗,才能心領神會其生命的活力與真諦。一般對讀經所表達的空洞乏味,其癥結也正是在此:和具體生活連不起來,更遑論打成一片了。所以讀經的秘訣就是立即去如此生活——知行合一。現在仍用前面所舉出的實例來加以說明。
「曠野呼聲」既是指一切喚醒心靈的推動,所以這「呼喚」也會出現在我的每天生活中。比如因人地事物之不順眼、不順心,而忿忿不平甚或火冒三丈(家庭中夫妻之間,父母子女間,工作上的人事間,修會團體中的兄弟姐妹間等等),這時「修直上主的道路」的呼聲,就是要我把這些忿怒冒火的丘山,設法予以剷平——先接受不理想的現實,然後採取有效的方法來加以改善。如果我過去已多次「爆發」過,而結果當是弄得雞犬不寧,甚或燒得大家面目全非(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現在這呼聲要我放棄那些只能傷人害己,而又完全於事無補的解決方法,至少要設法減少這些只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衝動(氣太大就會氣病或氣死),慢慢學著「就事論事」來解決問題——這就是生活上的認錯悔改,接受洗禮。一次在公路上的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一個小車禍,兩部轎車在轉彎時相擦撞,損傷並不嚴重。但兩位司機從車裡出來大聲叫罵,其中之一立即脫掉上衣,對方當然也不甘示弱。就在這時,綠燈亮了,我坐的公車立即開動,沒有看到「究竟如何」。但在車上我自己在想,如果他們兩人真的打了一架,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本來只有輕微的車傷,現在還要加上更重的人傷。退一步來說,就是車子都報銷了,換部新車也並非那麼難,但如果人打瞎、打死了,那又怎樣呢?反過來說,如果兩位司機能平心靜氣,就事論事,按理來修補賠償,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更進一步,如果兩人態度良好,相互謙讓道歉,說不定還會因禍得福,彼此成了很好的朋友)。這件事為我就是很明亮的曠野呼聲,喚醒我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事件」時,先設法平心靜氣接受下來(不接受也不改變什麼,因為已經發生了),然後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來處理解決,至少要設法避免再製造更多的痛苦,使不幸上再加不幸。這就是「修直上主的道路」,把忿恨報復的情緒丘山或悲觀失望的內心深谷,盡快予以剷除或填平。如果我能把自己的心「修」得這樣平坦穩定,上主也就來到我的生命中了。
我們在家庭生活中,修會團體裡,以及工作上的人事間,如果會洗耳傾聽這隨時在召喚我們的「曠野呼聲」,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更輕鬆,工作會更順利,身心會更健康(至少不會惡化到「看見她就想吐」或「真想把他宰掉」的地步)。讀經的目的就是要這樣每天在生活中認真練習,足踏實地去做——不斷悔改受洗。對「我是天父的心愛子女」,同樣也要在生活中每天認真去體驗,使這最基本的信仰事跡,能逐漸變成活生生的生命事實。經過如此練習體驗,小團體的讀經就不會再令人感到空洞乏味,而且更會使人逐漸感到真實,充滿活力。我們的古聖先賢早已體驗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套用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上,也正是如此。莫名其妙的信仰與生活,自然不會有所感受,甚或一無所得。反過來說,對經書、信仰一直在知識與了解上用心思,而不足踏實地去生活,那就相當危險,甚或能變為幻想失常。所以我們在此將這句古訓戲改為「活」而不思則罔,思而不「活」則殆。我們的讀經所以能成為小型團體的靈修「生活」基礎,就是因為它是建築在「正確了解與實地生活」的知行合一上(也可戲稱為知而不行則罔,行而不知則殆)。
「樁」中有篇文章,記述一個「基層團體的聚會過程」,十分具體,值得一讀(見該書第130—138頁)。

二、小型團體的靈修活力——積極成長
有了穩定的生活基礎之後,接著自然就是要積極成長。就如一個健康的兒童,他的身體會不斷增高茁壯,朝氣蓬勃,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喜悅;同樣,小型團體的靈修活力與成長,也正可依此「藍圖」而積極推展。試分為三節來說明。
(一)身心成長過程——靈修成長方向
發展心理學所指出的一生成長現象與特徵,我們不妨用為靈修成長的借鏡,因為生理、心理、心靈本來就是人的一體三面,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面顧到,使全人積極成長,不可有所分隔或偏廢。比如兒童期的行為特徵是強烈的好奇,喜愛探索冒險,好動、逞強,一有需要,立即就要獲得滿足(隨本能衝動,不會約之以禮),幻想豐富,觀念幼稚等。對宗教信仰來說,赫洛克(E. B. Hurlock)所提供的三幅插圖,可說表達的恰到好處,正式入學前的兒童(幼稚園階段)睡覺前跪在床前祈禱,其禱詞是:「天主,求給我一雙溜冰鞋!」六七歲的兒童祈禱是:「天主,求你幫助我做好數學習題!」十歲大的兒童祈禱時說:「我不懂為什麼要祈禱,天主永遠不給我所求的!」進入成年期後,自然就丟開了兒童的幼稚幻想,在生活中逐漸去面對真實而穩定下來。現在就依此來指出靈修成長的幾個重點,也就是積極的成長方向。
首先是由追求新奇好玩、顯靈顯聖,逐漸走向內在的穩定踏實,真誠信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實例,不但在一般信友和青年身上,隨處可見;在修會團體中也往往俯拾即是,屢見不鮮。比如聖誕夜時,聖堂中大都是座無虛席,甚或人滿為患(其中往往有些還不是教友)。再如傳說某處聖母顯現,大家就成群結隊(甚至扶老攜幼),非去朝聖不可。還有去年這個時候(1988年初),在我們的某些修會團體中,傳閱著一份由美團一個聖母軍團員所散發的「預言」。大意是,該團員依據「基督給五傷畢奧神父的特別啟示」,說在1988年8月15那天,要開始有好幾天的天昏地暗,漆黑無光(天主要懲罰世界)。聽說有的修會團體,曾要大家預備好蠟燭,多多祈禱,以準備大黑暗的來臨。請不要誤會,我完全無意要抹殺這些實例中的信仰因素,相反,我非常重視這樣的童心熱情,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成長過來的。但這裡所要強調的是,對信仰中的「趨求新奇好玩、顯靈顯聖」的因素,小型團體應逐漸意識到,並進而使自己的信仰熱誠,日益踏實穩定;使自己的靈修生活,慢慢轉變為對天父、對基督、以及對天上母親的孺慕信賴與真誠孝愛。和此密切有關的另一個成長重點,就是小型團體的成員,要逐漸體會出「一廂情願的自我滿足」,實在幼稚可笑,有時更是蠻不講理(就如前面提過的插圖,三四歲的小孩求天主給溜冰鞋,六七歲的求天主幫他做好數學習題,十歲大的就乾脆說:天主永遠不給我所求的,我不懂為什麼要祈禱)。對此幼稚心態有了「會心微笑」的體驗後,下一步自然是要學著去體會天父的心願,並進而去發現「父之愛子悅父心」的真實與美好,就如基督一生所追求、所自然流露出的生活傳真:父啊,願的名受顯揚,願的國來臨,願一切都照的心願實現!
有了前面的成長體驗後,第三個重點就是要試著進入生活的逾越奧跡。只有在此階段,我們的靈修生活才能真正穩定下來,才能真正到達成熟。一說逾越奧跡,多少總會令人有一種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感覺。為避免這種空洞感或不知所云,我想在此用最常用的話來說出它的生活意義。萬事順利,我們很容易感謝讚頌天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也學著接受並感謝天父,這是逾越自我的第一步。禍不單行,莫名其妙,如果這時我還能含著眼淚投奔天父,一心信賴祂,這是逾越自我的第二步。說到這裡,我覺得已經有人在暗自驚問:「我的天哪,那麼可怕!小團體的人不都被嚇得跑掉才怪!」請放心,讓我再解釋幾句。我們所謂的順利或不順利,都和我們內心的「底稿」有關。如果我們已「內定」必須如此如此,絕不容許有「不如此」出現,那我們已註定了給自己找麻煩,自討苦吃。因為生命中有許多因素都不在我們手中,而我們的童心,卻一廂情願地認為一切都必須照我的心願實現,這就是我們的矛盾、執迷、蠻不講理、啼笑皆非。我們的古聖先賢早就給我們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如果我們肯接受這項古訓,我們的「苦結」已鬆了很多(至少不會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一了百了);如果再能進一步和天父連起來,那更可轉苦為樂,安順天命了。剛才所說的「禍不單行,莫名其妙」,實際上也是我們自己內定的那個苦結在作祟。因為我們的「一廂情願」本來就不符合事實,而我們一直繼續「非如我願不行」,當然結果會有更多的「事與願違」,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禍不單行;而這些「不幸」,對我們不肯面對事實的「盲心」來說,自然是「莫名其妙;豈有此理!」比如前面所說的那兩位司機,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大小意外與不幸,都是很好的實例。如果我們會利用,這些「倒楣、不幸」都是幫助心靈成長的好機會;如果不會利用,那就一直是禍不單行,甚或會一直到死不瞑目。「一切的事都幫助愛祂的人獲得益處」,這是經歷過人間好多倒楣、不幸的保祿(比我們一般所遭遇的都更多),給我們所分享的生命體驗。
所以從信仰的角度來說,我們所說的不順利、倒楣、禍不單行等,其實正是要喚醒我們「舉心向上,把目光轉向天父」(不要一直心迷於人地事物中)的大小棒喝。如果一敲就醒,很快能逾越過自我的「一廂情願」,那下面就不會發生禍不單行。如果小棒敲不醒(小不順與小不幸),大棒就會接著打下來(並不是天打之罰,而是我的心愈盲,自然就摔得愈重)。這可使我們看出,逾越自我的第一和第二步,從負面來說,就是破除我們的心盲與執迷;積極而言,那就是心靈的開竅—「明心」見性的開始。第三步是自我的完全逾越,連命也不要了,生死都完全放在天父手中。而逾越的奧秘正是在此顯得最清楚:不但內在的「莫名其妙,豈有此理」一掃而空,連外在的人地事物也變得更順利和諧,方圓自如了。這在下面要舉的實例中會看得更清楚。
(二)經書啟示成長——靈修成長動力
這裡我們可分別從人物與動力兩方面來分享說明。古羅馬有句成語說,「語言能感動,榜樣更吸引」,這和我們文化傳統中所說的「身教勝於言教」,正相符合。現在就先舉幾個有德表的人物,然後再指出經書的動力。「樁」中有篇「神修與基層團體」,該文最後特別舉出「亞巴郎與梅瑟的神修觀」,當作現代基層團體的神修模範。主要意思是說,亞巴郎立即回應上主(不顧一切,離開故鄉),這不只影響了他個人的生活,也關係到一個民族要走的道路;梅瑟為一個習慣於奴隸生活的民族,開出一條自由之路,領導他們建立一個自由的國家。
除了舊約中的人物外,我們也不妨舉出幾個新約中的人物,或許他們更接近我們,更能吸引我們。比如伯鐸與若望,他們的成長過程,為我們每人都能是一種莫大的支持與鼓勵。他們的教育程度、天賦才能、家庭背景等,可說都不會比我們好多少,或許更可說,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們差。他們對老師基督的言行所表達的反應(現代更常用所給的回饋),和你我的本能反應完全一樣:順我心意的一律歡迎,完全接受(比如驅魔治病,飽飫眾人,建立天國等);不如我意的根本免談(比如老師說要受苦,被殺害,然後復活)—「絕對不可能!」但他們始終跟著老師走,跌倒又爬起來(雖然摔得相當重),最後都成了教會的柱石。如果看他們在團體方面的成長,為我們今天的小型團體,也同樣可提供很大的鼓舞力量。他們在個人和團體身上所顯示出的軟弱與缺點,尤其能給充滿人性軟弱和缺點的我們,特別打氣:放心,不要怕!只要恆心跟著祂走,結果一定會出乎意料之外。就連他們中間的最大不幸事件—猶達斯的自殺身亡,也能從反面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只要以此為鑑,不那樣自作聰明到底,我們的軟弱也自會顯揚祂的德能。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地方可深入長談,但為今天的時地而言,只能到此為止,其他就留給我們的小型團體,慢慢在生活中去體驗、分享、印證吧。
從基督的小團體到現在,歷代教會中都有這樣的生活實例。一旦為基督而敢放開一切,連生死都置之度外,結果常是意想不到的豐收、興旺、順利。勞改營中的兄弟姐妹處處都建立了基督小團體,印度德蘭修女赤手空拳而興辦了那麼多貧病老弱的收容所和療養院。我們的地方教會中也有相似的「小型」實例。這些人所以能如此富有活力,他們所發生的影響能如此深遠廣大,其秘訣就是在於會吸取經書的精華而與生命根源打成一片。教會中的仁愛工作、醫療服務、以及在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所作的努力,也都是由於經書的啟發推動,一如「撒在田裡的種子,放在麵團中的酵母」,不斷在萌發、滋長、擴展。對我們的小型團體來說(已成立或將要成立),這些「事業」,這些不斷在彰顯天主德能的「基督工程」,自然也是最有力的藍本與鼓舞。換句話說,小型團體的成長茁壯,就是要這樣從經書中吸取啟發與活力,依照自己的天賦才能、生活環境、工作職位等,在士農工商、政經文教各方面,積極揮發生命活力,以具體的愛心服務,活出「天父心愛子女」的面貌——這就是小型團體的真正成長。
(三)祈禱滋養成長——靈修成長體驗
前面所說的正確了解經書,以及剛才所分享的由經書吸取啟發與活力,如果要成為生活的事實,那就必須透過祈禱的滋養與培育。我們所說的祈禱是指與「生命根源」的生活接觸,就是和天父、和基督、和聖神之間的真實交流與共融。和生命根源的接觸方式自然有很多,但我們這裡只談小型團體和每人的「天人交流與共融」。先說個人,再談團體。
「你們祈禱時,要進入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以為多言,便可獲得垂允;你們的父原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的天父,願的名受顯揚,願的國來臨,願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參閱瑪六5∼13)。基督給我們留下的「祈禱指南」與生活傳真,一方面是非常簡明,同時又是那麼精深,而且老少咸宜,萬國攸同。我想我們都看過不少的祈禱書籍,使用過不少的祈禱方法,但我目前的感受是(在此完全無意輕視任何祈禱書籍與方法的重要與價值),只是個人的一種感受,就好像那個悟不空的孫悟空,拼命在那裡翻筋斗(自以為神通廣大,一個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但折騰了半天,結果還是翻不出如來掌心。所以現在就依照基督,這位「由天主而來的師傅」的訓言,給大家分享幾句,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在生活中,要認真地用「心」去體驗。
祈禱的第一步是「進入內室,關上門」,如果在繁忙之餘能有這樣的一個小室,當然是非常理想,但更重要的是進入自己的心靈內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收斂心神,或收心、調心等);關上心門(大德蘭說這樣以免「爬蟲走獸」隨便進來)。心這樣收拾好之後,然後「向暗中之父祈禱」,就是以子女真情面對如此愛我們的天父,或更童心一些,完全撲在祂的懷裡(當然這只是人的說法,不論我們意識到與否,我們常是在祂眼前、手中、懷裡——「因為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參閱宗十七27—28)。「不需要說很多話,你們的父原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我覺得基督在此是要我們對天父有子女的依恃、孺慕、信賴。這是祂自己對父的「父子情深」的自然流露。所以進入真正的祈禱(基督所傳授的祈禱),就是由心底向天父發出子女的依恃與信賴,慢慢能在內心深處體驗到一點「父子情深」的真實與美妙。在這與父的「真實接觸」中,自然不必為自己的需要而嘮叨不停,但這並不妨「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恩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以聖詠、禱詞、及屬神的歌曲……因耶穌基督之名,為一切事而時時感謝天父」(參閱斐四4∼7;弗五17∼21)。在此我們可清楚看出,誦念經文、詠唱詩歌,如果是由心底向天父所發,為中悅祂的父心而諷誦歌唱,自然都是很好的祈禱(有口無心,僅是聲響,那就不是祈禱了)。總結一句,基督所教的祈禱就是「以心神、以真誠朝拜父」,在這真心朝拜中自然也有感謝、讚頌、孺慕、信賴等—這樣的「真心誠意」也正是我們的古聖先賢所說的「敬如在」。
分享了祈禱就是真心面對根源之後,現在我們要面對在祈禱中常會遇到的困難。為能長話短說,節省時間,我改用「自言自語,自問自答」的方式,說出個人的幾點感受(就如舊式拜苦路中有我的靈魂,你想一想那樣)。首先是「我祈禱常分心」:先看看你的心分到哪兒去了;再看看那些使你放心不下甚或念念不忘的人地事物;最後看看你能否把這一切都放在天父或基督的手中(如果你和天上母親的關係特別好,自然也可完全交給她—她和基督永遠是「母子同心悅父心」,絕對安全可靠)。再者就是「我現在祈禱覺得很空洞,感到是白費時間,還不如多看書、多工作更好」:你所說的空洞,是否因為現在祈禱時,不像以前那麼有感受,比如喜樂、熱情、光照、欣慰等;如果是這樣,那你要看一下,得到「自我滿足」就興高釆烈,得不到滿足就覺得是白費時間;「根源」在哪裡?祂的心願是否也要看看?妳以多看書、多工作(想如此去作或已經在作)來代替祈禱,是否仍在一直尋求「自我滿足」?第三種困難是「我真的好忙,很難找到時間祈禱」:說得輕一點,你是不知所云;重一點,你在自欺欺人;如果實話實說,那就是天父、基督為我都不重要;使我「真的好忙,沒有時間祈禱」的人地事物,比天父、基督更重要。因為經驗告訴我們,人為自己「心中最寶貴的一位」常會找到時間,常有辦法。第四種困難,「很多年來,在祈禱上常是進進退退,依然故我,看不到有什麼效果」:能體會到自己在祈禱上沒有長進,本身是好現象;如果你真想進步,必須在「心專、意誠」上下工夫(心不專一,意不誠切,是祈禱不長進的癥結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的「迷」,比如球迷、影迷、棋迷、書迷(當然更有財迷、賭迷、色迷等),假如你對電影、小說、異性朋友、或不論任何人地事物,曾經有過一些迷的經驗,那你現在看一下,在祈禱中你對天父,或對基督,或對天上母親,也曾迷過嗎?如果你肯為「祂」而逃,你的生命馬上就會改變。要不要試試看?還有一種困難,也許更好說是困惑,「為什麼要常在聖堂裡祈禱,我覺得面對大自然更容易引發讚頌感謝的心情,更能幫助我作好祈禱」:在聖堂中,尤其是在聖禮中的基督面前,你不覺得和面對大自然不同嗎?基督的「有形」臨在,正配合我們的「可感可觸」的需要。面對「我生命中最寶貴的一位」,如果還不如面對花草樹木更喜樂,你不覺得好笑嗎?大自然當然可以好好欣賞利用,但它們和創造者不可同日而語(就如兒童只喜歡糖果玩具,不肯親近給糖果玩具的父母,是否同樣可笑)。
為個人祈禱所說的一切,當然也能為團體有用,但小型團體也有適合其本身的祈禱方式,比如聖經誦禱、神恩祈禱,尤其是團體感恩祭,此外自然還有共同誦念玫瑰經、拜苦路、常年退省等。這裡無法一一多說,但其主要關鍵(就是使小型團體真能從中吸取活力而積極成長),仍是在於全心參與並認真在生活中去體驗。

三、小型團體的靈修特徵——喜樂充實
喜樂充實是一個真實生命的自然流露。我們的小型團體,如果基礎穩定,不斷從「根源」獲得活力而積極成長發展,自然也會流露出生命的充實與喜樂。下面我們要從三方面來看這「誠於中形於外」的生命「正果」(真正的生命果實,這樣會顯得更具體,更有象可徵。
(一)萬物靜觀皆自得——八風默會父心同
就如前面所說過的,成年期與兒童期的顯著不同,是在於前者會面對真實,生活日益穩定(其反面是受本能衝動所驅使,喜怒不定)。小型團體也是如此。如果長得好—向「長成」的方向積極發展,它對不理想的現實(尤其是不理想的教會現實),一定會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會體驗到,其本身也在逐漸更穩定踏實,整個生活會顯得更樂觀、更輕鬆、更和諧。這和前面的「靈修階段」正相反:很難面對不理想的現實,甚至無法接受;很容易火冒三丈,要「馬上」革新一切,但往往弄得雞犬不寧,許多次更碰得頭破血流,兩敗俱傷。如果用基督的話來表達,我們不妨談談這一段:「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牠們更貴重嗎?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六25∼33)。在基督這樣透明的「生活傳真」中,我們可清楚看出「有根」與無根的顯著不同。一個無根的生命常是憂慮恐懼,隨時隨地都要強得巧奪,拼命維護自我安全,而結果必然會造成衝突紛爭,混亂不安,甚至流血拼鬥,兇殺毀滅。有根的生命正相反,一如「生命導師」所傳授的,常是心安理得,隨處散發出輕鬆喜樂,溫暖和諧。在個人靈修輔導過程中,我戲稱這階段為「疑神疑鬼疑心鬼」,其積極成長方向與特徵是日漸「自信自如自真如」。小型團體與個人都是要這樣成長過來,就如前面所分享過的,一定要先穩定基礎,使自己「有根」,然後才能「根固而求木之長」。而積極成長就是在「有根」的體驗中,日漸自信自如(內在的自我肯定與確是天父的寶貴子女,慢慢連接起來而融合為一,外在的生活行動自然也就變得更輕鬆放心,和諧安定),取代了以前的衝動、不滿、緊張、掛慮等(都是一生悲觀的內在情緒與消極的外在反應)。換句話說,在和「根源」的真實接觸中,我們很快會發現,我們好多的「消極不滿,疑神疑鬼」,原來不都是在外面,而更是在我們內—我們自己就是那個「疑心鬼」。對自己一有如此的「會心微笑」,整個生活的方向自然就會走向「真如」——真正如同天父心目中的子女,逐漸顯出「真如天父子女」的面貌。自己的內在一旦安定和諧,對外在的一切也就會感到「萬物靜觀皆自得」,不再怨天尤人,瞎馬亂衝了。
如果小型團體的大部分成員,至少十分之二三的人能在生活上如此有象可徵的話,那整個團體的穩定和諧,已是自在不言中。更有進者,這樣的小團體會更能接受現實的挑戰,甚至面對挫折仍可繼續向前,不會輕易灰心,更不輕言放棄。雖然這階段的功力還只是「八風吹不動」的初級,但至少已能於順、逆、成、敗中(不僅於順利成功時,也能於困逆失敗時),去默默體會天父的照顧而學得積極成長的寶貴經驗。當然在開始的時候,這種經驗是相當痛苦,不論個人或團體都會掙扎排斥,但經過一兩次的「痛定思痛」(尤其是在聖禮中的基督和天父面前),內心會清楚看到,就連挫折與痛苦,也是天父幫助我們成長的好機會。對成敗得失,榮辱毀譽,能慢慢放開一些(至少不再抓得那麼緊),小團體的靈修成長也就更顯明可見了—由「八風默會父心同」所流露出的充實喜樂,是無法不引人「注目」的。
(二)破傷蘆葦不忍斷——將熄燈心挑又明
一個內在穩定和諧,同時又能於八風中(各種境遇中)默會父心的小團體,不但不會自滿封閉,自我陶醉,相反,它會更敏感於四周環境,尤其是「兄弟姐妹」的迫切需要。這是靈性生命真正有根的必然標誌,是「真如天父子女」生活的自然流露—推己及人,民胞物與。因為人的天性,特別是由基督的「生活傳真」所顯示的人性「原身」,原來就是共融的,整體的,是「四海一家,善與人同」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性的一種「天賦本能」。一個以基督為「根」而生活的個人或小團體,特別是已能面對「雨打風吹」而不動搖的小團體,至少可說在基本上已「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基督對人(所有的人)的惻隱之心,憐憫之情,最顯明的表達就是「破傷蘆葦不忍斷,將熄燈心挑又明」。如果說一個真有基督心情的小團體,很容易封閉自滿,不會關心四周兄弟的需要,那是一種不知所云的矛盾;如果擔心這樣的小團體會自我陶醉,這正是我們的成語所說的杞人憂天(其實這種「擔心」倒是有些令人擔心,不是嗎)。請不要誤會,我們在此絕對無意批評任何人或抱怨什麼,只是就事論事,設法從已發生的事故中(尤其是從自己的失誤中),學習更有助於成長的寶貴經驗。因為事實告訴我們,一個靈修根柢還很膚淺的小團體,如果急著去散佈愛心,從事很多使徒工作,結果常是不久之後,就「事」我相遺,賦歸田園(愛心之事也不作了,團體聚會也不來了)。反之,今天在我們的地方教會中真能任勞任怨,不斷努力在從事各種使徒工作的小團體,也正是那個在靈修根柢上下工夫,在生活上比較踏實穩定的小團體。
此外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一些事實很能在這方面幫助我們。比如有些家長,因為太「心切」於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而結果往往使子女精神分裂,遺憾終身(父母的愛心我們絕不懷疑,但所用的方法卻是非改不可)。為我們的小型教會團體,特別是即將成立的小團體,我們一定要開始就從「根」培養(至少不要重蹈「太心切」的舊轍);在基督內根深蒂固的小團體,必然會流露出「破傷蘆葦不忍斷,將熄燈心挑又明」的基督心懷(根不穩固,小團體本身很快就會變成破傷的蘆葦和將熄的燈心)。
(三)麥粒不死單粒在—單粒成泥百粒來
有「根」才能穩定,有「愛」就會關心別人;這樣的小型團體繼續成長發展,自然就會到達成熟——甘心捨己為人,甚至捨生取義。小型團體的這個靈心特徵,和前面所說的「真正進入逾越奧跡」的成長階段,遙相呼應,互為因果。換句話說,個人以及小型團體除非先經過前面的逾越成長(就如兒童逐漸長大成人),一定無法流露出「甘作羔羊」的人性完美與充實。西方有句古老的哲學成語說,「除非己先有,無法施與人」,用在這裡,特別顯得確切恰當。因為安定穩重以及慈善工作,都還能偽裝假冒(就如電影電視中的點藥水流眼淚一樣,如果誰看過光啟社製作連續劇的經過,看電視時就不會那麼感動流淚了),但這「甘心犧牲,視死如歸」的人性光輝,是無法假裝仿冒的。越裝越不像,其本身就是一種矛盾。因為偽裝常是為「利己—尋求自我滿足」,而甘心捨棄生命則是完全的「捨己—毫無自我利益」。所以單就人的層面來說,這兩者是恰恰相反,不可能同時存在。如果再加上面對「根源」(面對「真誠」同時又偽裝欺騙),那更是矛盾可笑,無法成立了。從積極方面而言,「麥粒不死單粒在,單粒成泥百粒來」,是基督自己的逾越寫照,是最完美的人性光輝,如果不是祂以「生活傳真」給我們顯示,常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連做夢也不會想到。就是在祂清楚顯示之後,我們的「本能反應,血肉之見」,不仍是望而生畏,拼命逃避拒絕,完全不肯接受嗎?你我對此都很有經驗,不必多說。所以在如此「曲高和寡」的靈性層面上,魚目混珠是很難混過的,不是嗎?
強調指出這「甘作羔羊」的靈修特徵是絕對真實可靠之後,現在要看看這特徵在具體生活中,在個人與小型團體身上,何時何處會有形可見,以免因前面太強調其「曲高」,以致使「和寡」好像變得幾乎無人能、甚至完全無人能和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一個母親在家庭中,茹苦如飴地照顧子女,默默地為他們付出一切;看他們順利成長茁壯,就是她的喜樂。這股天然的母性光輝,如果再加上信仰,它就是「麥粒成泥百粒來」的真實寫照。再如在教友以為修會的某些團體中,我們常會看到(如果我們會用「心」去看)一兩位,甚或兩三位,默默地在付出一切,很少批評抱怨,這就是「麥粒成泥,甘作犧牲」的有形可見。當然這特徵的表達在程度上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任何默默付出的愛心,甘願接受的犧牲,都是這「捨己為人」的萌芽與初現。如果細水長流,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在此也不妨順便指出,「麥粒成泥,甘作羔羊」是一種心態,而非必須要照字面去實現。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被牽去宰殺,流血犧牲」,但如果有此心態,遇到機會自然就會流露出來。比如聖國柏司鐸(在納粹集中營替一位同伴受死),五十年代初的董世祉神父(在四川廣元講完「兩全其美」的信仰宣言後,人就不見了,再也沒有消息),以及許多坐監、勞改的兄弟姐妹,都是最好的實例。大陸教會、波蘭教會的蓬勃活力,也正是這「麥粒成泥百粒來」的具體寫照與說明。最後這特徵非常特別:你必須完全不想它,它才會自己出現;如果你刻意去追求,它就消失不見了。

結語:
我們分別從基礎、活力、特徵三方面,分享了小型團體的「靈修生活全貌」,其實這本來就是人性應有的天然面貌。所以我們的靈修生活,並非高不可攀或遙不可及(好像只是一種理想),而是近在你我內,我們每天都能如此去體驗、印證—因為其本質就是完全依照人之天性而生活的「人性生活」。我們的古聖先賢所渴望的天人合一,也正是在此找到了具體的解答與完美的實現。我們的小型教會團體,尤其在開始時,我覺得應強調要從「根」做起。這根當然是指信仰的根,但同時也包含著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一直在告訴我們,要作一個「推己及人」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作一個有「禮義廉恥」的人,在必要時能作一個「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人。這樣的「人」和天父連起來,就是基督給我們所顯示的人—「天父的心愛子女」,同時也是我們古聖先賢所渴望的「天人合一」的人。如果我們的小型團體,能如此「有根」地成長發展,我們的文化傳統所向往的「四海兄弟,世界大同」,自會變得有形可見。說得更具體一點,印度德蘭修女的生活工作,如果是在中國文化中,其生活本身就是「四海皆兄弟,丹心照大同」的活現。這不就是「根、本」上的福傳嗎?

主要參考書

  1. 《樁—基督徒基層團體參考資料》,示編輯委員會,香港,1978
  2. 《福傳大會文獻》中國主教團,民國七十七年(1988)
  3. 《團體生活的心理觀》馬能諦著,胡安德譯,上智,1982
  4. 《發展心理學》,赫洛克原著,胡海國編譯,桂冠,民國六十五年(1976)
  5. 《神學中的人學》,谷寒松著,光啟,1988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