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研習會是在了解小型教會團體,并尋找其在生活中的使命。本次講題的重點則是發揮小型教會團體在信仰方面的思想工作。九個講題中,除第一個講題是房志榮神父的入門介紹之外,其餘八個講題是小型教會團體的八個層面。其中第二、三、六、七、八、九講題是較注重小型教會團體向內之面目,而第四、五講題則是較注重小型教會團體向外關懷社會之面目;此二者是一個活生生的小型教會團體不可分的兩面,一是內在生活面,一是向外傳福音及使命感。
我們常問:「形成小型教會團體的要素是什麼?」其實,制度性的標準不是最重要的,無論那裡有幾個人,雖不屬一個固定的團體或善會,只要他們意識到社會的需要,而在一起聆聽天主的話,彼此分享,共同分辨應做什麼,就形成一個小型教會團體。我們不必急於為小型教會團體訂出制度性的標準,因為內在的精神、思想、關懷是更重要的,比堂區、教區或善會的制度性標準更重要。如今教會也意識到這一點,認為需要教友們一起來溝通、思考週遭的問題。
下面要說明小型教會團體在信仰方面的思想工作應如何進行。就我們所能考慮到和教會文件中所提示的,綜合起來,指出小型教會團體的神學反省是什麼。以下分成四個步驟來答覆這問題:
一、廣義的「神學反省」。
二、狹義的「神學反省」。
三、狹義的「神學反省」有何要素?
四、狹義的「神學反省」發問的基本模式。
一、廣義的「神學反省」
1.教友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作著信仰反省?
每一位會思考的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作著信仰反省,將所體驗到的事,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在梵二文獻,教友傳教法令第4號,第三段中說:「只有在信德光照下,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語才能夠時時處處認識天主,『因為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十七28),才能夠在一切際遇中,尋求祂的旨意,在每個人身上看到基督—無論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夠正確判別現世事物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人終極目標的意義和價值。」如果有教友如此作信仰反省,廣義地說,他就是在作「神學反省」。另外在第29號,第六段中說:「培育傳教工作不能僅止於理論的訓練,而應按照順序漸近方式,明智地從培育工作之始便學習,一切都在信仰光照下去觀察、去判斷、去實行;以行動來成己成人,如此進而積極地為教會服務。」
亞洲主教團聯盟(FABC)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廿五日,在日本東京所召開第四屆大會中聲明:「在一切境況中,整個教會被召叫度一個和別的基督徒、別的宗教以及一切不同社團的成員交談的生活。由於教友們的生活更直接、且每日和不同信仰的人們接觸,所以他們更被召叫度此種交談的生活,特別在關於影響這社會的共同問題上。」
先說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一個母親和八歲的女兒,上公車坐在司機後面,女兒發現司機是一個黑人,由於是她第一次見到黑人,覺得非常驚訝,就問母親說:「世界上怎麼會有與我們顏色不同的黑人呢?」母親一時覺得很難回答,因為怕傷害司機。但是母親作了一個神學反省,就對女兒說:「我們去百貨公司買衣服,若都買一樣顏色的衣服,妳喜不喜歡?」女兒答說:「不喜歡!」母親又問:「如果外面的草坪上,全部都是百合花,妳喜不喜歡?」女兒答說:「不喜歡!我希望還有玫瑰花、紫羅蘭…等等。」母親遂給女兒解釋:「如果天主造人都是一種顏色,不是太單調嗎?所以天主造了許多顏色的人,有黑人、有紅人、有黃人……,但每種顏色的人天主都喜歡。」女兒於是懂了為什麼有黑人。到家時,他們準備付錢下車時,司機告訴這位母親:「不用付錢了,我非常感謝妳;因為我從小就聽說我們黑人是被神所誼咒的,現在才知道我應該如何告訴我的孩子和我的親戚。非常感謝您!」這是一個很好的信仰或神學反省的例子。
2.個人或團體作分辨神類(spiritual discernment)或尋找天主旨意(search for the will of God)的努力:
我們在生活中有時作避靜,尋找天主旨意,分辨神類,默想耶穌的奧蹟。有時為革新生活而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這類和信仰有關的反省就是神學反省。
宗徒大事錄第十五章,第1∼35節,描述宗徒在耶路撒冷召開會議1.。保祿和巴爾納伯第一次出去宣揚福音時,面對一件猶太人未曾想到的事,就是外邦人如何成為天主的子民?在猶太人的想像中雅威是猶太人的神;外邦人若不受割損,遵守梅瑟法律,就不能得救。保祿不同意這種說法,就和巴爾納伯上耶路撒冷商討此事。路加在此有很精彩的描寫,他憑聖神的默感,用高妙的筆法,綜合他們的熱烈辯論。他們分辨神類,尋找天主旨意,探究天主聖神是在封閉的猶太人中,或是在激烈的、開放的保祿身上說話?保祿說:按我的經驗,聖神不只顯示在猶太人的生活方式中;外邦人不必按照我們的法律,而可按照他們的方式生活。宗徒們在此一起作神學反省:耶穌的精神究竟是什麼?耶穌要他們做什麼?耶穌自己又如何做?我們若跟隨耶穌,而把耶穌的精神限制在猶太人的方式,我們真是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嗎?在神學反省後,他們很肯定地說:我們跟隨耶穌基督的人,應在開放中跟隨祂。
普世教會、地方教會、教區、堂區、修會和大小團體,多多少少也召開這樣的會議,在這些會議中,事實上,也作不少的神學及信仰反省。
3.神學:學術性的反省。
從開始以來教會就一步一步地發展他的「神學」。
「神學」是什麼?「神學」是:
- 以啟示及信仰為出發點,
- 以救恩歷史中的三位一體的天主(天地人合一)為對象,
- 學術性,
- 有自己方法的學問。
「神學」在學術界中的特色見圖一。一般學問中,可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且都有理論及應用二部份。在一般學問及哲學之間,有型式科學,即所謂的邏輯或數學。然而我們都生活在社會的脈絡、場合或境況中,綜合地研討人生的意義,就稱之為哲學,哲學亦有理論及應用二部份。教會團體卻是耶穌所建立的信仰團體,靠天主的啟示和信仰來生活,有其靈修生活方式,使徒工作及見證。在此團體中,有一個範圍是學術性的信仰反省和研究,就是「神學」。「神學」可分成三部份:
- 有實證(因是靠啟示的生活團體,所以應將啟示弄清楚);
- 有理論(如信理神學,較系統的說明信仰的整體);
- 有應用。
「神學」在教會信仰團體中有其需要,因它面對整個人類社會說明此信仰團體存在的理由。教會需要這種學術性的幫助,但此學術還不是小型教會團體的「神學反省」。
4.在科際合作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中也有信仰及神學反省(註二):
這些科際合作研究所作的神學貢獻和神學反省,可當作使徒工作,如同社會工作、牧靈工作、教育及大眾傳播工作一樣3.。一九八一年七月廿九日「耶穌會東西參贊區神學家會議共同聲明」中有下面的解釋:「顯然地,基督徒團體不同的成員有不同的角色,及聖神所賜的神恩。有些人因為他們的訓練,有一種特別的批判意識,能夠更清楚地講出教會經驗本身的意義。這或許可說是神學反省作為一個與眾不同而特別的使徒工作的起點。這項以教會的名義,為人類團體所作的使徒性的服務,並不局限於專業性的神學家。神學反省是一項科際性的合作。具有各種世俗學科專業知識(讀為「神恩」)的人,是在這項事業中所必要的合作者。換句話說,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及人類學家(名單不止於此),按照每人能力的路線可以完全參與神學反省的服務。事實上,最近雅魯貝神父更常用『在信仰之光中的科際反省』來代替『神學反省』。
在這事業中,專業神學家的特殊貢獻,在於他能給這整個反省的過程所謂的『層次分明的神學意識』。神學家藉著一種特殊的方法,以及用一種確定的意義為背景,來進行工作,得到結論。天主的啟示就是這項方法和意義的來源和中心。神學家的責任在於確定自己是按照神學方式得到他的肯定和結論,而不是藉著其他學科的方法和假設;因為神學是在天主之言的光照下,對人類的存在及歷史所作的反省。」4.
綜合以上的說明,廣義的「神學反省」包括四個因素:一、個人信仰;二、個人或團體的分辨天主旨意;三、學術性的神學工作;四、科際合作研究中的信仰反省;除此四種外,尚要加上一種狹義的「神學反省」。這就是指小型教會團體的神學反省,將在下一步驟說明。
二、狹義的「神學反省」
1.為什麼提到狹義的「神學反省」?
以前,教會少用「小型教會團體」的名詞,也不強調此種團體,所以少提小型教會團體的「神學反省」。教會為適應時代需要,認為必須強調這種團體的信仰思想工作。在今日人類思想及教會生活中有下面的一些新趨勢:
?今日人類思想:
*強調個人的尊嚴、主體性及民主。
*強調經驗及體驗的重要性。
*注意到個人面對此多元的複雜社會所感的限度,而需要其他人的合作(team work)及溝通(communication)的迫切性。
*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相互關係及整體性。
?今日教會生活:
*梵二的教會觀:注重天主子民—教友的重要性。
*入世的基本抉擇。
*對救恩的開放及包容的態度。
*強調小型團體在具體場合之重要性。
這樣的小型團體在具體的場合中不得不作信仰反省,就是狹義的「神學反省」。藉著「神學反省」小型團體把社會情況和信仰行動整合在一起。因此,產生所謂的「牧靈週期」(pastoral circle)。
2.牧靈週期(如圖二):
此週期由經驗(experience)出發,有了經驗以後,小型教會團體應了解其周圍的社會環境,教會近幾十年來慢慢意識到,天主也在我們的社會中工作,由社會環境中可了解許多天主要告訴我們的事,所以要作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了解時代訊號。由於對社會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而可注意到環境和小型教會團體的關係。如此進入小型教會團體的「神學反省」(theological reflection),會更實際,由此而產生較具體的牧靈計劃(pastoral planning),以回應時代訊號所產生的使命,而成為具體的牧靈使徒工作(pastoral apostolic action)。
教宗保祿六世于一九七一年五月十四日頒發「八十週年」的公函中,以相當清楚且開放的態度指出:「各地區的教會應對所在地的情形加以客觀的分析,並在福音神光,即永不變更的天主聖言的燭照下,由教會有關社會問題的訓示求取思考的原則、判斷的準繩及活動的指南。而上述的訓示,即教會隨著歷史的演變,特別針對工業地區而發表的訓示,則開始形成於教宗良十三世關於工人生活情況而頒發的歷史性通諭。我人深以今天幸能慶祝這通諭頒佈八十週年紀念為榮。各地區的教會,應在聖神的助佑及與負責的主教親睦相融之下,與信仰基督的弟兄們及一切善意人士從事交談,以鑑別何者是應當採取的意見及任務,以完成各地社經和政治在許多事情上迫切需要的改革。」5.教宗保祿六世在十八年前就已原則性地提到,此牧靈週期的五個因素。
許多修會在梵二以後的革新努力中,回應保祿六世的話,來促進修會會士更注意整個社會場合,而且推動會士,在他們的具體社會上,作使徒性的「神學反省」。如耶穌會第卅二屆大會法令四中說:「這裡並非指一種調查,而是指一種反省和依納爵神操傳統辨別神類的評判步驟。祈禱與「無所偏向」的努力或使徒性的可遣性,彼此極為重要。這種意識化與明辨的程序在保祿六世「八十週年」公函中,已有提綱絜領的描寫。它把我們的經驗、反省、與抉擇或行動,照我們「在行動中保持默觀」的傳統與習慣,維持在一個恆久的自動自發的互相作用的關係上。其目的在保證人的思想、習氣及心靈的轉變,使使徒性的決定成為可行的。6.
福傳大會的「引言」中,第三部份指出天主教在台灣傳福音的未來方向說:「動態性的傳福音要求教會團體有正確的認知,並收集環境變遷中的資料,甚至有時委託專業人士作科學性研究。它儘量客觀地分析與認識環境。動態性地傳福音要求教會團體信仰中的行動,它在讀經與生動活潑的禮儀中培養自己與天主同感(參閱提案九),因而在福音光照下,分辨、判斷時局的變遷,然後決定隨從天主的旨意向環境中的個人與團體傳報福音、採取行動。但是這尚未完畢,動態性傳福音要求教會團體,對自己的抉擇與行動,繼續反省、評估、修正。天主在人類歷史中的訊號,常常藉著變遷而前進,因此傳福音常常是動態的」7.。這是在牧靈週期的思想背景下寫出的。按此「引言」,在前面所提牧靈週期中尚可加入評估、修正二項因素。
3.描寫:
小型教會團體所作狹義的「神學反省」是什麼?可用下列六種說法來表達,其中所用團體名稱雖不同,但主要都是指小型教會團體。
?信仰團體(普通是基層或小型團體)作基督信仰觀與社會需要之間的「橋樑」及「媒介」的工作。
?基督徒團體把基督信仰的內容(聖經、傳承、訓導文件)應用在具體的脈絡(場合、情境)中。
?教會團體以自己的世界觀及價值觀來評價社會的經濟、政治及文化生活。
?信徒團體為作入世及使徒工作,依據天主的啟示、傳承及訓導文件作反省。
?基層(小型)團體,在具體社會經驗中,努力了解自己的意義及使命,為走近社會作「世界的光和地上的鹽」。
?基督徒在祈禱、分享、分辨的氣氛中,想達到對具體社會及世界的信仰共識。
4.狹義的「神學反省」與學術性的「神學」的比較:
我們將二者列表如下,由之可看出狹義的「神學反省」的特色,並了解小型教會團體的信仰思想工作之特色。
三、狹義的「神學反省」有何要素(圖三)
狹義的「神學反省」所包含的要素,在此並不能清楚地列出一順序說明,因為此種「神學反省」是一整體性的,活躍於團體中的行動。它有不同的要素,如讀聖經、祈禱、領受傳承、社會分析、教會的禮儀生活、基督徒團體的經驗或體驗、訓導文件、學術界的援助等,這些要素主要是指出「牧靈週期」的五個因素在互動。這五個因素會因不同的小型教會團體,而有不同的重點;在某一次的討論中,可能只注重某一點,但在整體性的反省中,則應有五個因素的相互運用。
四、狹義的「神學反省」發問的基本模式
小型教會團體按下列的步驟作狹義的「神學反省」,會幫助它更整體地作好「神學反省」。雖然如此,每個團體可依其特性自由運用,而不必拘泥於固定的模式。小型教會團體開始作「神學反省」時,可循下列步驟進入反省中8.:
1.入門問題:
?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和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有什麼關係?
?是普世教會或地方教會或小團體的問題?
?此問題的根源及原因何在?
?此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2.聖經為準繩:
?聖經中有什麼話涉及所反省的問題?
?聖經的話有何真實意義?(按今日釋經學的解釋,或可請一對聖經較有研究的人,談此段聖經和我們今日的關係。)
?是否聖經的話和今日的觀念有出入?
?如果我(們)接受聖經的話,我(們)的思想、觀念、態度在哪方面應該修正?
3.教會說什麼:
?在教會的傳承中有什麼話論到我(們)所反省的問題?(如:教父;禮儀;聖人等等)
?教會訓導文件有關此問題說什麼?
?今日「神學」如何看此間題?
4.綜合:
?有關此問題我們達到相當的共識嗎?
?這樣的共識為計劃及行動有什麼功能?
註釋:
- Avery Dulles, “An Ecclestal Model for Theological Reflection:The Council of Jerusalem”, James E. Hug(Ed), Tracing the Spirit:Communities, Social Action, and Theological Reflection, New York:Paulist Press, 1983, pp. 218-241.
- 谷寒松著,神學中的人學,台北:光啟出版社,一九八八,第三七 — 五十頁。
- 雅魯貝總會長神父於一九七O年耶穌會代表大會的致詞。
- 參閱,神學論集,五三期,一九八二年十月,第四九七 — 五O八頁,特別四九九頁。
- 保祿六世,「八十週年」公函,一九七一年五月十四日,四號。
- 耶穌會第卅二屆大會法令(一九七五),第四,我們今日的使命:服務信仰、促進正義,七一 — 七三號。
- 張春申,「天主教在台灣傳福音的現況與未來方向」,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編印,福傳大會事輯,台北:光啟出版社,一九八八,第一三七 — 一六七頁,特別一五九 — 一六O頁。
- Jess S. , Christian Faith Communities(CFC):A Do-It-Yourself Manual of the Chinese Bishops' Conference, Taipei:Volunteer Lay Apostles Promo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1988.
汪德明原著,基督信仰小團體,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台北:天主教使徒訓練推廣中心出版,一九八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