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神學論集
(1989)p.195-198
   

報告之三:主席團開會.



日期:一九八九年一月廿四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八時五十五分
地點:耶穌會音樂室
房神父:
今天早上不錯,詹神父之詮譯很好,今天下午討論得如何?
第七組:
大家對小型團體認識不多,大家希望把信仰落實在生活中,使生活信仰化。大家對小型團體似無切身體驗,故只是分享感受,也缺乏總結,對演講內容討論得不夠清楚。每個人似只就個人體驗發言,而少就今天所論之小型團體貼切地談,大家也不視現在之團體為小型團體,只視為學習之地方。
第六組:
本組對詹神父所言,給予很深之肯定。很多人都走過他所云的一步一步的路程。張神父所言分享較少,開始時大家似乎抓不住演講內容,覺得演講之內容與實際有距離。大部份人只分享工作上之經驗。張神父已提到今天教會已有小型團體之共識,詹神父更對於團體應如何組成,怎樣開始有了一些分析,但大家對具體應如何著手仍覺惶恐。


房神父:
大家普遍似乎都是很著急,想知道具體該如何做,小型團體有兩面,一是精神方面,這方面不像科技馬上可應用,它會在生活中,慢慢出來,只有真正消化了,具體該如何做,便不用靠別人,只有依靠天主。有精神之內容,由下而上之創造,自己給自己找路,不要怕錯,不必希望每一步均成功,要緊是每一個人向前走,要有自信,只要大家願意,天主在我們當中。我們中國人好學,願意學一套回去照著做,這是不對的,我們在這兒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不能要求別人告訴你該具體如何做,例如詹神父講的已夠具體,如果還覺得他的演講太理論,那麼,也不知該如何做了!大家不能依樣畫葫蘆,要自己消化了,才能夠變通。


第六組:
大家似常覺得困難,例如人少,大家都忙,但本組神父有一個提醒,人少沒問題,只要有兩三個人,真正相愛地聚在一起,即是一個好的團體。


第五組:
小組的成員,大家都比較沉默,有一半人喜歡說話,有一半人不說話,所以很難進入狀況,有些人純粹是來挖寶,有少部份人對於小型團體究竟是怎樣都不清楚,所以常以現有之團體作討論之依據和模式,大家都很想知道小型團體是由誰領導。


第四組:
大家分享聽演講之心得,每一位皆發言,但有時發言內容不完全針對演講,大家似仍覺得福傳只有上層聽過,其他人都很陌生,大家也提了一些福傳後具體行動之個案加以檢討。


第三組:
討論氣氛很好,大家高高興興地發言是本組之狀況。
許詩莉修女:
還有人在等著挖寶,沒有清楚意識我們本身已是一個小團體,但在今天討論後大家已有一些共識。


第二組:
有一些外人進入本組,因此大家有些意見,這些人不能參與全部討論,會影響團體的氣氛。
又有討論小團體是否應接受無信仰者進入?那三個「外人」中,有人覺得被要求,不夠被愛,坦誠地說出後,引起團體對此事之討論。
本組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有感覺就坦誠地說出,但彼此不清楚自己與團體之關係,狀況類似演講中所說之「混亂期」。大家對此狀況均有所反省,覺得很高興。


第一組:
由主席擬定討論題目,大家討論,福傳之後我們是否有所改變?有的本堂是一把抓,有的則連福傳是什麼都不知,大家似不知所謂小型團體是什麼?本組似亦從「客氣期」到「混亂期」,今天演講已提到,大家並不擔心「混亂期」。本組神父說他未帶身份來,只以教友身份發言、參與。他也提到台灣教會團體感似乎不夠,各搞各的。我們碰到許多詹神父提到的小團體之困難。大家發現現有的團體幾乎都不符合理想小型團體的樣子,於是有些慌,而覺得需要再探討。本組也出現不在乎量而在乎質之思想,只要有一個人在,團體就在。


房神父:
聽了七組的報告,有積極也有消極的地方,但總在成長中,有對立、有混亂,是很好之現象。
現在安排明天主席團時間,希望撮要地將今天的成果呈現出來,例如:到底小型團體是什麼?是否集合各小組討論之因素而將之報告出來?有人將小團體看得很複雜,我覺得也許不複雜,只要是有信仰的人聚在一起,以細胞的方式成為一小團體,以天主的愛為聯繫力量即可。
另外之問題,如組織小型團體是否需要神父?大家太依賴神父,怕自己走會犯錯。小型團體是信徒自己的團體,可以打破堂區,不必有神父。小型團體的作證性能夠很強,因神父作證別人會認為你是吃這行飯的,所以沒什麼了不起,但小型團體,教友由不同的背景來,大家如何能相聚?就是由於同一個信仰,這樣的見證力量就很大了。小型團體最好不要有神父,像我現在話就太多了。


第六組:
明天可能也應該點出大家不應再等著挖寶。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