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牧師從基督教神學立場提出他對天主教敬禮瑪利亞的質疑。涉及的範圍不限於敬禮的實踐層面,也深入了神學領域。出發點是大家渴望有所突破的合一運動。感於史牧師直言無諱的坦誠態度,以下的評論遂從敬禮、神學與合一交談三方面著手。
在合一交談方面,史牧師首先指出目前的爭議,然後提出雙方可能的契合點。
按照史牧師的陳述,天主教與基督教對於瑪利亞的態度,走向兩極化:前者有瑪利亞偶像化的嫌疑,後者卻忽略了瑪利亞在信仰中的地位。基督教尤其非議是天主教關於瑪利亞的四個基本教義:始孕無玷、終身童貞、靈肉升天與天主之母的稱號。對瑪利亞的不同立場是雙方神學立場分歧的一個縮影:信仰真理最後的權威只是聖經、或亦須教會傳統?
對於這一棘手的問題,史牧師並未避重就輕,迴避過去,足見他對於合一交談的誠懇。不過就突破而言,也沒有任何進展,這次交談似乎在出發點上已註定要失敗。癥結在於只將歷代爭執的論題重新攤開是不夠的,還應當另尋出發點,例如關於信仰真理的權威問題,在斷言傳統或聖經之前,先思考兩者的共同來源,即聖神在教會內的功能。如此一來,即能解釋在聖經未成書和未欽定之前的信仰狀態,也不會將傳統僵化為過去的歷史,而讓它有繼往開來、開創新機的活力。傳統與歷史不同,歷史屬於過去,傳統卻是生活的,它根據過去,但不停留於過去,而將過去帶到現在,將文字化為精神。這樣在聖神臨在教會的暸解之下,聖經與傳統相輔相成的關係,更見密切。
基督教非議的有關瑪利亞的四個基本教義,按照史牧師提出的次序是:始孕無玷、終身童貞、靈肉升天與天主之母的稱號。天主教義發展的順序是:天主之母,終身童貞,始孕無玷,靈肉升天。先後次序的差異可能透露對這些教義的發展過程,及其所通傳的信息有認知上的差距。史牧師將尼釆大公會議(三二五年)與厄弗所大公會議(四三一年)混為一談1.,證明這一推測非出於武斷。史牧師對四個教義的批評,大致可列為以下三點:沒有聖經根據(no scriptural basis)2.;或相反聖經,是教會歷史中很晚才出現的思想和欽定的教義;最後它們是民間敬禮的產物。
關於「沒有聖經根據」這一判斷,雖然道出了事實的一面,即聖經不是聖母學發展的起點;但是這一說法略嫌籠統而失明確,能夠理解為:有關瑪利亞的教義是錯繆的,因為缺乏聖經文字的直接記載。如果「沒有聖經根據」這句話是較廣義的,指謂連間接的根據也沒有,那麼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以下的問題:如何辨別一個神學思想有無聖經根據?標準何在?這等於問:誰是信仰真理最高的權威,是聖經?是傳統?抑或臨在於教會的聖神?信仰的真理,不是一項獨立存在的條文,而是一個整體,彼此環環相扣,息息相關。做為先決條件的觀念先澄清,其它的思想才可能討論。初期教會所迫切關懷的,是對基督之救贖工程的作證工作。那時候,自然不會反客為主地出現有關瑪利亞的神學討論。
在基督論和救援論的背景下,萌發聖母學時,不可能一切有關瑪利亞的教義同時欽定,因為聖母學內各概念之間也有先後的次序,有些前提觀念須在歷史先逐一澄清。因此,「很晚才有的思想和很遲才欽定的教義」這種說法,就像說「沒有聖經根據」一樣,不足以構成反駁瑪利亞教義的充分理由。遲遲才欽定這一事實,反而顯示教會處理有關瑪利亞教義時的審慎態度。教會欽定教義,並不是單方面受到民眾敬禮的影響。在聖母學的發展史上,神學討論、教義欽定與民眾敬禮彼此扮演了互動的角色。最初是神學的討論點燃了敬禮的熱火。後來的敬禮反過來要求神學的進一步反省。教義的欽定無疑是點燃敬禮熱火的一股強大推動力。教會欽定教義的決定性因素,是已有足夠和穩固的神學理由。
瑪利亞終身童貞的肯定,是為了維護天主之母的教義,也可以說是天主之母教義的進一步發展。因為當時的神學家顧慮到,除非瑪利亞在產後也永保童貞,難擔保她在生產耶穌時是童貞。倘若耶穌的出生不是出自童貞,則亦非出自聖神。那麼他就不是天主子的降生。由此可見,瑪利亞終身童貞是一個涉及救主及其工程的神學問題和救恩信號;其肯定與當時人對性關係有罪否的想法無牽連3.。真正的難題在史牧師所提的瑪一24∼25與新約「主的兄弟」的記載4.。對於這些疑難,第五世紀的業樂(Hieronymus)已一一予以詮釋。按照瑪一24∼25,若瑟娶了瑪利亞為妻,但是沒有認識她,「直到」她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耶穌。「直到」兩字在聖經中不一定指確定的時間,例如瑪廿八20耶穌對門徒說:「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其重點在上半句。意思是:在今世,我天天同你們在一起,不等到世末之後的光榮日子。依此類推,瑪一24∼25表達的是:瑪利亞在生育耶穌之前不為若瑟所認識,生產後想必當然如此。事實上瑪一25的重點也在前半句,在於強調耶穌是由童貞女所生。
至於瑪利亞生了她的「頭胎男兒」(路二7)這句話所引起的另一疑難,業樂指出,「首生者」三字不假定以後繼續生產,如戶十八15:「凡動物中應獻於上主的開胎的首生者,不論是人是獸……。」「兄弟」在聖經中更有多種含意:指親兄弟(創廿七43),指路人(創廿九4),指和平共處的同伴(詠一三三1)指所有的基督徒5.。業樂是教父中第一人用詮釋法化解聖經中對瑪利亞終身童貞所有的疑難。他的詮釋為今天仍然適用。嚴格說來,瑪一25既不為瑪利亞的終身童貞作證;瑪一25、路二7及「主的兄弟」的經文也不是反證。
對於天主之母的教義,史牧師認為能引起這樣的神學疑難:一個有限的女人怎能做為無限者的母親6.?這個問題暗示,天主之母的稱謂有將瑪利亞神化而與天主並列的嫌疑。類似的問題在厄弗所大公會議之前,奈斯多利(Nestorius)曾提出。不過,研究教父學的學者都知道,奈斯多利所以有這問題,是因為他對基督論中屬性交流(Communication of idioms)的概念未能把握,此外他誤認教會應用天主之母的稱謂是沿用了亞略(Arius)和亞波林(Apollinaris)的說法,所以他提出「基督之母」一詞,來在「天主之母」與「人之母」中間做一橋樑。
奈氏引起的爭論,最後因厄弗所大公會議(四三一年)對「天主之母」(theotokos)的應用和欽定而結束。此後東西各教會都尊重厄弗所大公會議的裁定,沿用天主之母的稱謂。史牧師對天主之母的稱號提出異議,可能不是內容上的問題,而是一個信仰的術語進入另一個文化、時代或地區需要重新加以解釋;否則,單在名稱上爭論,在嚴格的語義學下,無論什麼說法都不能完全適用。天主之母是一個信仰的名稱,傳達我們的救主基真實的神性和人性。適宜的對待方式是,我們也要以信仰的態度來接受這一名稱,除非你認為基督在降生時還不是天主子!不過那將重蹈古代艾俾歐尼派(Ebionites)異端的覆轍。
關於瑪利亞始孕無玷的神學推論,也不是根據史牧師所提的消極邏輯:除非瑪利亞無罪,她不能為無罪耶穌的母親7.。的確,這種邏輯會陷入無休止的推演:瑪利亞的母親呢?她的祖母呢?……不過,自奧斯定以來,對於瑪利亞始孕無玷的神學反省,都是建立於積極的邏輯,即「為了主的光榮」:做為救主的母親,應獲得比他人更多的恩寵而無罪。在同一基礎上,多瑪斯曾設想瑪利亞固然沒有本罪和原罪,但仍有原罪所遺留的自然罪債,以說明人人都需要基督的救贖。後來司各脫(J. Duns Scotus)仍然「為了主的光榮」而說明,基督的普世救贖功效不限於祂降生之後的人,也澤及祂降生之前的人,意思是,瑪利亞始孕無玷是承受了基督的預先救贖預,預救比墮落之後的救贖愈顯基督救贖功能的偉大。
最後史牧師提出基督教與天主教對瑪利亞可能有的共同點,即承認瑪利亞是基督徒的模範。她雖蒙受特別的祝福,卻謙卑地承受最難的生活擔子,她是反論之母(the mother of a paradox),兒子是神的降生成人,最後卻被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罪犯8.。以瑪利亞為完美的基督徒,這也是今日人文主義影響下天主教內聖母學的一個趨向。不過,我們還是邀請大家進一步思量,「做為基督徒之模範」更深刻的含意。基督徒是一個救恩信仰的團體,不只是具有人文的價值,不僅停留於倫理的層面,還是在信仰和救恩層面上共融的團體。在縱的平面上與基督及天主聖三共融,即神性生命的分享。在橫的平面上與主內弟兄共融,即自基督所分享的救恩生命的共融。縱橫交錯的共融,正可用十字架來比擬。
做為這樣一個團體的模範,只是謙卑不夠,尚須在縱橫兩面的救恩生活共融中做楷模。基督徒的這種救恩共融生活,是天主教敬禮聖人與聖母瑪利亞的神學基礎所在。對聖母的敬禮不冒犯基督唯一救主的地位,因為對兩者的共融不在同一平面上。若認為敬禮聖母會相反基督是唯一救主的信仰,那麼反而在假定中,已將基降格為純人,祂的救恩僅有人文價值,沒有無限功效。但是在基督徒的共融中,與基督的共融越深刻,與弟兄的共融也越廣博;與弟兄的共融愈真誠,也愈光榮基督的救贖工程。所以,對聖母的敬禮不蒙蔽救主的光芒,反愈顯其救贖的偉大。
在結語中史牧師提到,也許聖神神學可以矯正或取代聖母學,因為有學者發現,瑪利亞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都是聖神的工程9.。我們認為這一建議不很妥當。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三八一年)所公佈的信經中提到基督降生成人:「且因(de)聖神(且)由(ex)童貞瑪利亞,取了肉軀而成為人」(鄧一五O)。信經中同時提出聖神與瑪利亞,為強調基督的天主性與其降生成人的真實性。因此,聖神的神學固然可以再發揮,但不能取消瑪利亞的角色,因為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瑪利亞是這位降生成人之天主的母親。這一身份,才是她為「反論之母」(the mother of a paradox)的最後根源。
史牧師提醒天主教徒,應當反省他們對於聖母瑪利亞的敬禮,是否流於膚淺?與對天主的崇拜相比,是否有喧賓奪主的現象?對聖母的敬禮是否引我們更接近天主和近人?事實上,天主教徒已不斷在反省自己對聖母的敬禮是否恰當,而且這一反省的運動是由教會最高訓導當局所推動的。梵二大公會議諄諄勸導信友,要「在健全而正統的教義範圍內,根據時代和地區的情況,根據信友們的習尚」敬禮天主之母,以「光榮基督,並遵行其誡命,因為一切都是為祂而存在」(教會憲章66)。總括一句,梵二勸導教友,敬禮聖母要避免一切虛妄的誇大,但也不要心地太狹隘。(憲章67)
附註
- 參閱艾倫.史文森牧師講稿原文5及12頁。
- 同上,參閱第4頁。
- 同上,參閱第5頁。
- 同上,參閱第4頁。
- Georg Soll, Mariologie, in : Handbuch der Dogmengeschichte III / 4, 78∼80
- 講稿原文第5頁。
- 同上,第4頁。
- 同上,第10∼11頁。
- 同上,第13頁。
NOTES
(1) SYNODUS KPISCOPORUM, Ecclesia sub Verbo Dei mysteria Christi celebrans pro salute mundi. Relatio finalis (Civitas Vaticana 1985) I, 2.
(2) Ibid., I, 5.
(3) Ibid., I, 6.
(4) IOANNES PAULUS PP. II, Litt, Enc. Redamptoris Mater (25 Martii 1987) 48: AAS 79 (1987) 427.
(5) Cf. ibid., 1. 25
(6) Missale Romanum, Prex Eucharistica I, Communicantes –
(7) Lumen gentium, 65.
(8) Ibid., 52.
(9) Cf. ibid., 53.
(10) Ibid., 56.
(11) Sacrosanctum Concilium, 103.
(12) Lumen gentium, 53.
(13) Cf. Concilium Toletanum XI, 48: DENZINGER – , Enchiridion Symbolorum definitionum et declarationum de rebus fidei et morum (Barcinone 1976) 536.
(14) Cf. Lumen gentium, 57. 61.
(15) Ibid., 56.
(16) Ibid., 61. Cf. ibid., 56. 58.
(17) Ibid., 58.
(18) Ibid., 56.
(19) Cf. ibid., 53.
(20) Cf. ibid., 52. 63. 65.
(21) Ibid., 59.
(22) Ibid., 53.
(23) PAULUS PP. VI, Allocutio tertia SS. Concili pariodo exacta (21 Novembris 1964): AAS 56 (1964 1014-1018.
(24) Cf. ibid., 64.
(25) Cf. ibid., 53. 63. 65.
(26) Cf. ibid., 65.
(27) Cf. Lumen gentium, 62.
(28) Cf. Lumen gentium, 68.
(29) Sacrosanctum Concilium, 103.
(30) Lumen gentium, 68.
(31) Six International Marian Congresses, organised by the Pontificia Accademia Mariana Internazionale, held between 1967 and 1987, systematically studied manifestations of Marian piety from the 1st to the 20th centuries.
(32) PAULUS PP. VI, Adh. Ap. Marialis cultus (2 Februarii 1974) Intr.: AAS 66 (1974) 114.
(33) Redemptoris Mater, 31.
(34) DIMITRIOS I, Homily given on 7th December 1987 during the celebration of Vespers at St. Mary Major (Rome): L' Osservatore Romano (7-8 December 1987) 6.
(35) Ibid., 6.
(36) The Ecumenical Directory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a Mariological formation which is attentive to ecumenical needs: SECRETARIATUS AD CHRISTIANORUM UNITATEM FOVENDAM, Spiritus Domini (16 Aprils 1970): AAS 62 (1970), 705-724.
(37) Redemptoris Mater, 45.
(38) Cf. III CONFERENCIA GENERAL DEL EPISCOPADO LATINO-AMERICANO (PUKBLA 1979), La en el presents y en el futuro de America Latina ( 1979) 282.
(39) Redemptoris Mater, 45.
(40) Ibid., 19.
(41) Title of part II of the Encyclical Redemptoris Mater.
(42) Title of part III of the Encyclical Redemptoris Mater.
(43) Cf. Redemptoris Mater, 45-46.
(44) Cf. ibid., 1. 25.
(45) Cf. Lumen gentium, 65.
(46) Marialis cultus, 25.
(47) Redemptoris Mater, 4; cf. ibid., 19.
(48) Ibid., 27.
(49) Cf. ibid., 2.
(50) Marialis cultus, 56.
(51) Lumen gentium, 53.
(52) Marialis cultus, 35.
(53) Ibid., 57.
(54) Redemptoris Mater, 25.
(55) Dei Verbum, 24.
(56) Cf. ibid., 24; Optatam totius, 16.
(57) Dei Verbum, 10.
(58) Cf. ibid., 10.
(59) This Congregation has been pleased to note the dissertations for the licence or doctorate in theology which have treated Mariological themes. Persuaded of the importance of such studies and desiring their increase, in 1979 the Congregation instituted the “licence or doctorate in theology with specialisation in Mariology” (cf. IOANNES PAULUS PP. II, Const. Ap. Sapientia Christiana (15 Aprilis 1979) Appendix II ad art. 64 “Ordinationum”, n. 12: AAS 71 (1979) 520). Two centres offer this specialisation: the Pontifical “Marianum” Faculty of Theology in Rome,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ian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Dayton, Ohio, U.S.A., which is linked to the “Marianum”.
(60) Marialis cultus, 57.
(61) Cf. Sapientia Christiana, 3.
(62) Optatam totius, 8.
(63) CONGREGATIO PRO INSTITUTIONE CATHOLICA, Ratio fundamentalis institutionis sacerdotalis (Romae 1985) 54 e.
(64) ID., Circular letter concerning some of the more urgent aspects of spiritual formation in seminaries, II, 4.
(65) Cf. Codex Iuris Canonici, can. 246 #3.
(66) Lumen gentium, 67.
(67) Redemptoris Mater, 45.
(68) Cf. Marialis cultus, 21; Collectio missarum de b. Maria Virgine, form.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