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雅歌可以說是聖經中最難懂的一部書,也是在舊約諸書中有最分歧詮釋的一部份。表面看來,它只是一個表達男歡女愛的歌集。它不像聖詠,一看便知是祈禱的詩歌;它也不像先知書,它沒有預言、沒有批評、沒有指責;在它內,也沒有任何事件。這樣一部獨特的作品,卻一直在猶太及基督宗教傳統中,被視為聖神默感的神聖經典。到底這樣的一部「愛情詩歌」與天主的啟示有何關係?或者,天主願意藉著雅歌啟示教會及人類什麼真理?這是所有承認雅歌正典性的人所渴望知道的,也是所釋經學家所努力解答的問題。從細節上看,各家,甚至於各人所提供的答案都不一樣,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同的信念、不同的資料根據及不同的詮釋法,導致不同的結果。可是就主旨而言,猶太經師皆相信雅歌是天主與以色列愛情關係的描寫;而教會傳統則認為雅歌描繪的是基督與教會之間的愛。
在各種不同的解釋法中,如今恐怕只有「寓意法」和「禮儀法」比較普遍地被接受。「寓意法」可以代表天主教的主流,而基督教派似乎比較偏愛「禮儀法」(註一),但這並不表示其他的解釋法沒有可取之處,也不表示這兩種解釋已克服了所有疑難(註二)。既是如此,雅歌似乎仍然吸引著我們作更深入的探討,尋求更理想的解釋。
在寓意法的傳統中,除了以雅歌為基督與教會間的愛情表達外,以雅歌為天主與個人結合過程的描述,也是普遍被接受的解釋法(註三)。在禮儀的詮釋法中,不以「寓意」的方法解釋,而採取「類比(analogy)」的方法(註四)。
如果以教會為基督的淨配,則以男女間的感情象徵基督與教會的愛,固無不可;但如果視教會為基督的奧體,而用男女間的感情來表達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就有點不夠自然;若用來形容個人與天主相互吸引的位際關係,則更合適。可是如果仍以寓意法來解釋,還必須面對以下難以解決的困難:
1. 舊約中,以男女關係象徵天人關係時,所象徵的對象,不論團體或個人,都明白指出。但雅歌中,無一處指明。解釋起來,就不免流於主觀(註五)。
2. 雅歌在聖經中的位置,不論按猶太傳統或教會傳統,屬於同類的書中(如猶太的雜集、五卷軸,或教會的智慧書),描寫天主的美,通常是寫天主的仁慈、威能、公正……等;寫人的美,尤其是女人的美,寫的是善良、溫柔、孝順、勇敢等內在美,很少像雅歌那樣露骨地描寫「粗俗」的外在容貌與動作。天主與人之間的愛,如何可能用那麼「膚淺」與「肉麻」的說法來象徵?
要解決以上的困難,或許類比的方法更為有利;畢竟我們可以用男女之間相互渴慕的強烈感情,來類比天主對每個人強烈的吸引力及每個人嚮往天主的努力,而不必涉及這愛情的性質啊!為此,以下是寫作本文的信念:
- 天主的啟示和救援計劃,有全人類的幅度,也有個人的幅度。
- 雅歌以類比的手法寫個人感受天主之吸引、渴慕尋求祂、經歷黑暗磨練、終於與祂圓滿結合的過程。
- 雅歌最後經過編輯者的處理,可以有一定結構。
一、雅歌的結構
分析經文結構時,除了外在的文字形式,提供了可尋的脈絡之外,詮釋的信念也明顯或暗示地指導一個人。在雅歌中,出現了三次「耶路撒冷女郎……懇求你們,不要驚醒,不要喚醒我的愛,讓她自便罷!」如果以這個句子把雅歌分成四部分,則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還算均衡,只有第三部分比較長。但第三部分中有一句似乎亦有起承轉合的作用,也有類似「耶路撒冷女郎......自便罷」的意思,即第五章第一節的「我的朋友!請你們吃,請你們喝;我親愛的,請你們痛飲!」表面上看來,似乎不是很相似的句子,但亦可能暗含相同的意思,在下面的詮釋中將提出。如此,如果加上這一句,就可以把全文相當均衡地分成五部分了:
(一)一2∼二7;(二)二8∼三5;(三)三6∼五1;(四)五2∼八4;(五)八5∼14。
雖然比較之下,第四段比其他各段長了一點,而第五段則顯得很短,可是因為第四段是全篇的高峰,多費一些筆墨,似無不可,更何況它們脈絡相通,可以在一個主題下處理;而第五段只是一段結語,理應簡短,但卻也不失其結構的圓滿(註六)。
一般而言,分析雅歌結構的方法,有兩個不同的類型,一個是「大主題」分析法,一個是「小主題」分析法。所謂大主題分析法,就是像本文的作法,將雅歌分成較大的幾個部分,並找出每個部分的主要意義。小主題分析法,是將全文細分,凡是上下語氣不能連貫的,就自成一個單元。後者的主要優點是能避免牽強附會,凡是難解的句子,只要按字面意義,給予一個標題即可,如果一5∼6,可標以「戶外女郎」,二15可給「小狐狸」的標題……等(註七)。可是這種分段及標題法,對於讀者或許沒有太大的幫助,不瞭解的部分,不會因標題而更清楚。前一個分析法的主要困難是,要把同一單元內的表面似乎不相連貫的句子,歸納到同一主題之下,並不容易,而雅歌卻有許多這樣的地方。在詮釋的時候,碰到這種難解之處,在不違反主題的意義之下,「斷章取義」似乎是「自圓其說」最好的辦法。可是正如前言所說的,本文以類比的方法詮釋雅歌,又相信雅歌的編輯者,對雅歌的文字安排作過適當的處理,故自圓其說,若能「言之有理」,則這種作法,不失為一種可行之道。
按照以上所提出的一些原則,把雅歌視為個人的聖召之歌,把雅歌的進展視為聖召過程的類比;又按照前面的分法,把雅歌分成五大部分,再在每一部分裡,找出它們的中心主題,所得到的,就是本文對雅歌結構的主張:
(1) 一2∼二7:初見天主的美善,渴慕追求祂;
(2) 二8∼三5:偶然心心相印,以為已把握祂;
(3) 三6∼五1:認識更深,發現天主多彩多姿;
(4) 五2∼八4:彼此相屬,陶醉在甜蜜愛情中;
(5) 八5∼八14:反省聖召,終於了悟真正愛情。
二、雅歌釋義
雅歌是一個詩歌集。雖然雅歌的原文沒有標示歌唱者,但因它的內容看起來似有幾位不同的發言者(或歌唱者),所以許多不同的聖經版本,都在句子上冠以「男」、「女」、「青年」、「少女」、「新郎」、「新娘」、「耶路撒冷少女們」、「詩班」、「合唱團」等表示發言者。由於一方面有些話在不同的版本裡,被歸於不同的發言者,沒有一致的標準;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它更像一篇獨白,而不是對白(註八)。所以,在釋義之前,首先有個假定,即:雅歌是作者,也是每個人與天主交往的過程體驗,放在不同口中表達出來的詩歌。因此,在雅歌的內容中,有些是實際的經驗,有些是想像的經驗,正如每個人對天主的體驗一般,也是在虛虛實實之間進展成長;也因此我們可以解釋文句中斷之處,正如思緒的中斷,或是虛實的交接,顯得不怎麼自然。儘管如此,一切還是在與主認識與結合的過程中。
在這樣的假定之下,配合前面分析的五段結構,雅歌的意義,就可以作以下的解釋了:
(1)初見天主的美善、渴慕追求祂(一2∼二7)——
這是天主召叫一個人的開始。天主以祂部分的美善吸引人。人開始追求天主,正如少男追求少女,或少女追求少男一般,除了所見到的優點以外,還充滿了諸多的想像,甚至於感受到「仙樂飄飄處處聞」的美境,而陶醉在其中。雅歌中所謂「合唱」的部分,可以說是這種境況的描寫,如一4中的「我們都要因你歡樂踴躍,讚歎你那甜於酒的愛撫;怪不得眾少女都愛慕你。」當人陶醉在或實或虛的這種美妙情景中時,天主常常像少男或少女那樣地對自己或第三者說:「由他吧!讓他沈醉吧!」雅歌的這段結束也是如此:「不要喚醒我的愛,讓她自便吧!」
(2)偶然心心相印,以為已把握祂(二8∼三5)——
陶醉、欣賞對方的美,卻不是愛情的全部真象。猛然覺醒,才意識到,夢中的白馬王子並不曾真正地來到我身邊。失望之餘,突然間,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相信這次他真的來了(二8:聽,這是我愛人的聲音;看,他來了……)。這次的相遇,比起以前,更勝一籌了。上次接受了愛撫,欣賞了美貌,聞到了香氣;這次更聽到了聲音(二14)。所以可以相信「我的愛人屬於我,我屬於我的愛人」了(二16)。可是曾幾何時,我卻發現,我的床上只有我一人,我仍然孤枕而眠(三1)。但我還是相信,他的確來過,於是我四處探訪(三2∼3),拜訪名師。尋求協助,或許有用,但要確實找到,還得靠我自己(二4:我剛離開他們,就找著了我心愛的)。人與天主的關係,不也如此嗎?當我以為除了天主以外,我今生不二屬的時候,誘惑就接踵而至,我便開始懷疑我當初的決定是否真實了;然而,當我一旦萌生絕望的念頭時,眼前又出現一線曙光,天主似乎不曾離開我啊!於是我再度陶醉在祂的愛中,祂仍像從前那樣說:「由他吧!讓他沈醉吧!」
(3)認識更深、發現天主多彩多姿(三6∼五1)——
突然間,我聽到天軍(少女們)高唱:「天主這樣美,天主那樣美。」(撒羅滿雄壯,撒羅滿威武)(三6∼11)。可是這些優點,我過去未曾發現啊!藉著別人的口(經驗分享),我更認識他,更愛他了;我想他也更欣賞我,更愛我了(四1∼15)。我多麼渴望,不論環境怎麼改變(四16:北風吹來,南風吹來!),我永遠與他同在(四16:願我的愛人進入他的花園,品嘗其中的佳果!)。渴望實足珍貴,可是如果以為這願望已經實現,恐怕又是自欺了。這時眾少女(天軍),就代他發言:「愛人,盡情地享受愛情罷,享受到醉倒罷!」(註九)似乎像前面他自己所說的:「讓他沈醉吧!」
(4)彼此相屬、陶醉在甜蜜愛情中(五2∼八4)——
由於多次的經驗,我終於明白,愛情在彼此完全相屬之前,有考驗,有挫折,享受要付出代價;我可以憧憬,可以作夢,我的心卻要保持清醒(五2)我要弄清虛實,分辨真偽,以免受騙。我要向愛開放,卻也要預期愛情不易把握(五6:我給我的愛人開了門,我的愛人卻轉身走了。)丟失愛情,令人傷心(五7:巡行城市的守衛遇見了我,打傷了我;看守城牆的人,奪去了我身上的外衣。)但還要真心到底(五8:因愛成疾),繼續尋覓(六12:你使我渴慕愛,如同戰車騎士渴望作戰一般。)(註十)一直到彼此真正相屬為止(六3及七11∼八3)(註十一)。這時才體會到苦盡甘來,真正愛情的滋味,永遠叫人陶醉。人與人相交如此,人與天主來往,亦復如此。這時,他再說:「由他吧!讓他沈醉吧!」不再是暫時的容忍,而是永恆的承諾了。同樣的一句話:「不要喚醒我的愛。」此時聽來,卻是大不相同了!
(5)反省聖召、終於了悟真正愛情(八5∼八14)——
結合的甜蜜,眾人(天軍)歌頌(八5)。我雖陶醉,卻仍清醒;這一次不是我自保清醒,而是他使我清醒(八5)。我知道,愛情不只欣賞外貌而已,更要心心相印(八6),要在心中燃燒「上主的火焰」(註十二)。愛情的真正本質,此時才顯現出來(八7:洪流不能熄滅愛情,江河不能將它沖去,如有人獻出全副家產想購買愛情,必受人輕視。)對方接納我,愛我,不再按我的外貌(八8:我們的妹妹尚小,還沒有乳房。)我因被愛而信心大增(八10:我是一道牆,我的乳房如同塔。我在他眼裡,實如獲得和平的女郎。)別人的財富,不叫我心動,擁有愛情,勝過一切(八12:那屬我的葡萄園,就在我面前;撒羅滿!一千兩銀子歸你,二百兩歸看守果子的人。)的確不錯,擁有愛情,就是擁有一切。我相信那就是圓滿的境界;圓滿的境界應該如此。我越想越覺得美,越想就越喜歡,但我清楚地發現,我此刻只是在邁向圓滿—天人合一—的過程中,所以我大聲地喊說:「我的愛人,我的天主!趕快跑來吧!」
結論
以上對雅歌的結構分析和詮釋,粗淺而概略;對於許多細節,沒有亦無法一一交待清楚,只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做一小小的嘗試。畢竟,雅歌是一部難解的書。大膽的嘗試,固然表現出不自量力的冒失,但野人獻曝之可愛,不在其「貢獻」,而在其「赤忱」;而且,說不定此赤忱竟帶給他人解經的靈感,豈不應驗古人所說的:「愚人千慮,必有一得」了嗎?
猶太著名的經師撒狄雅說過:「對雅歌的解釋,可說是意見紛紜,各持己見,彼此間的出入非常大。因為雅歌好似一把鎖,而開啟這把鎖的鑰匙,已失掉,無處可尋了。」(註十三)真是如此嗎?聖經固然已編輯完成,天主卻不斷地以相同的聖經,給予我們新的啟示。只要我們向天主開放,啟示即源源不斷而來。所以,開啟雅歌之鎖的鑰匙,真如撒狄雅經師所說的,已經遺失了嗎?或者,我們可以更改撒狄雅的話,而說:「雅歌之鎖的鑰匙已經放在每個人的心中了,不必向外尋覓了」嗎?
註解:
- 參閱:韓承良,雅歌釋義,思高,台北,一九八一(簡稱「韓」),頁一四∼一七。
- John L. Mckenzie,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Geoffrey Chapman, London, 1968(簡稱“DB”), pp. 834∼835. The Jerusalem Bible, Doubleday & Company, N.Y. 1966(簡稱“JB”), pp. 991∼992.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簡稱“JBC”)p. 507.
The Interpreters Bible, Abingdon Press, N.Y. 1956,(簡稱“IB”)V. 5, pp. 92, 95.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Abingdon Press, N.Y. 1962(簡稱“IDB”), V.R-Z, pp. 422∼423.
- 參閱:DB, pp. 834∼835;
- JBC, p. 507;
IB, pp. 92, 93, 95.
- 參閱:JB, p. 922;
- IDB, p. 422;
DB, p. 834.
- 參閱:IB, p. 105.
- 參閱:IDB, p. 422.
- JB.就把這最後一段標以“Conclusion”的題目,見頁一OO二。
- 如DB.的作法,見頁八三三。
- 參閱:IB, p. 92;此外,雅歌雖有戲劇的特徵,卻更是詩;詩,一般而言,是作者的心聲,只是有時作者把它寄託在別人身上而已。如李白的「長相思」,前半段寫的是男思女之情,後半段寫的是女思男之意,所表達的是「相思之苦」,至於相思的對象,單憑詩本身,卻看不出來: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綠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 月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絃。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見: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台北,一九七一,頁一一八。
- 這裡按Good News Bible的翻譯,它或許最適合這裡所用的詮釋法。一方面它使這一段首尾一貫,都出於「合唱」之口;另一方面它也類似一、二兩段的結束語:「讓他沈醉吧!」參閱:Good News Bible, Thomas Nelson, N.Y. 1976, p. 682.
- 這節原文不明,各聖經版本翻譯不一,此處採Good News Bible的翻譯。
- 八2所表達對愛情的渴望,與以前所表達者,頗不相同:渴望成為兄妹而不是情人。這是更高一級的愛情,所看重的是「在一起」,而不只是相互欣賞美麗而已。
- 按希伯來文,「雅威的火燄」意思是「最烈的火燄」,但在雅歌最後結語中(前面沒有),用「雅威」這一詞,不能不說是一種進展;它似乎在暗示,愛情已由人—人的平面,進入人—天的平面了。
- 見:韓,頁八。
參考書目:
- 聖經,思高、香港,一九八O。
- 韓承良,雅歌釋義,思高,台北,一九八一。
- 聖經研究,楊牧谷譯,種籽,香港,一九七九,卷三。
- 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台北,一九七一。
- John Mckenzie,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Geoffrey Chpman, London, 1968.
- The Jerusalem Bible, Doubleday & Company, N.Y. 1966.
-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ny, Prentice-Hall, N.J.
- The Interpreters Bible, Abingdon Press, N.Y. 1986, V.5.
-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Abingdon Press, N.Y. 1962. V.R-Z.
- Good News Bible, Thomas Nelson, N.Y. 1976.
- The Way, Coverdale House, London, 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