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謝福燈 著. |

 

77
神學論集
(1988)p.329-334
   
忠誠的跟隨者——盧德.

 

舒彌德

 


導言
在瑪竇福音所記載的耶穌之祖譜中,「盧德」是自亞巴郎算起的第十一世祖,她是以色列外邦的摩阿布女子。本篇報告就是為探討這位外邦女子進入天主的大家庭之皈依過程,以及天主如何在一位平凡的女子身上實現祂的救恩計劃。介紹盧德之前先要確立「盧德書」在聖經中的位置,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
盧德書在聖經中的位置
舊約的智慧作品中,按希伯來傳統有五部著作是被寫在五個獨立的卷軸上,通稱「五卷軸」,是猶太人在五大慶節時於會堂內隆重宣讀的禮儀用書。包括:雅歌,逾越節時宣讀;盧德書,五旬節時宣讀;哀歌,紀念聖殿被毀(列下廿五3  8);訓道篇,帳棚節時宣讀;艾斯德爾書,普陵節時宣讀(艾九17∼19  26)。但是按希臘與拉丁譯本,盧德書被列為上繼民長(盧一1)下起達味王朝(撒上十六13),故排列於民長紀之後,且稱之為盧德傳,中文思高譯本即按此編排。今日多數的聖經學家認為不應稱為傳記,也不應編排在歷史書之內,按其文學形式是一本史實資料下的故事書,主要的訊息是:外邦人也能進入以色列的救恩團體中。
盧德生長的歷史背景
摩阿布位於以色列的東南部,與阿孟〈今日的約旦首都〉同屬閃族,是亞巴郎的親族(創十九30∼38),但是他們與以色列經常發生衝突,且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是被拒絕於天主的會眾之外的(列下十三1∼3)。在此背景下盧德卻藉著婚姻關係,被引進了天主的家庭中。
至於本書何時寫成,學者們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是在公元前五百八十七年以色列被放逐於巴比倫之前,理由是;有許多法律及風俗反映出申命紀的情況,如書中所載,寡婦賣田地,波阿次作救贖者(goel)娶無嗣的盧德為妻並購回祖產(盧二20,三12,四4∼10)。但是也反映出作者熟悉當時以色列與摩阿布的關係;當達味王在情況危急時,將他的父母託給摩阿布王(撒上廿二3∼4)。而且整本書的結構與佈局已超越了狹窄的國家主義,天主是歸屬於大家的,任何民族都能獲享天主的救恩,此思想較屬於放逐後的神學氣氛。
盧德的抉擇
猶大白冷的厄弗辣大人—厄里默肋客,因為當時國內發生大饑荒而攜家帶眷到摩阿布鄉避難(盧一1)。盧德就是在他們僑居於摩阿布時嫁給厄里默肋客的兒子—基肋雍為妻。其後厄里默肋客與他的二個兒子都先後離世,留下三個寡婦。為婆婆的納敖米只得讓二位兒媳回娘家,再尋找新的夫家為永久的居所。按以色列的傳統,寡婦得回父家(肋廿三13),但是最後還得找到新的夫家為歸宿,就像以色列人經過曠野到客納罕境地(申十二9,詠九十五11)。此一尋找「安身之處」的主題,在本書中一直重複著(盧一9,三1)。
在納敖米對兒媳祝福的用語中說:「願上主恩待你們,如同你們待了死者和我一樣」。此「恩待Hesed」,在舊約裡是表明對盟約的忠誠信實,與彼此間相稱合一共融關係的責任和態度(申廿六17∼18)。如果這是作者的伏筆,則不難發現盧德面對此「恩待」的抉擇與回應之態度。在盧德與納敖米之對話中(盧一15∼17),婆婆相當尊重媳婦的自由,尊重異族所信奉的神。亦始終堅守自己民族的信仰,體驗到天主的照顧(盧一6),盧德深受其感召,做了明智的抉擇,跟隨納敖米踏上回歸故鄉的路,這是盧德面對生命抉擇的轉捩點。完全順服,完全歸化,沒有絲毫的猶豫與保留,表明盧德對婆婆、對這個家庭的摯愛與忠誠,因著愛也認同了這個家庭的信仰,此一果敢的、冒險的抉擇是她邁向幸福之始。
再回到厄里默肋客這個家庭中,觀察各個成員的名字之涵意。厄里默肋客,指「我天主是國王」;瑪赫隆,指「疾病」;基肋雍,指「消耗」;納敖米,指「可愛的」;盧德,指「堅強的女子」;敖爾帕,指「背棄」。這些名字表達出厄里默肋客的家庭,是一顛沛流離且軟弱的家,天主就在這位執著於自己在上主前的誓言之外邦女子身上,展現了祂的救恩計劃。誰能再勸阻她呢?(盧一18)
盧德忠誠的跟隨
盧德跟隨著婆婆來到她素不相識的民族中,這是她自己的抉擇,她抉擇了這個窮困的家庭,天主又引領她走進了一個肥沃的田園中。
在以色列民族中,寡婦與孤兒及外方人同屬「經濟弱小者」,都是以色列行善施捨的對象,應准許他們拾取田裡收割後遺下的麥穗(肋十九9∼10;申廿四19∼21)。盧德就是以窮人的身份走進了波阿次的田園中,在田園中與波阿次的相遇使她體驗到蒙受眷愛之恩慈(盧二10)。在波阿次對盧德的祝福語中「願妳投奔於他翼下的上主,賜予妳的報答是豐富的」(盧二12),這一句話與盧德按照婆婆的吩咐走近波阿次求他用「衣襟」覆蓋(盧三9)前後呼應;「翼下」與「衣襟」都表明保護之意。波阿次的名字之涵意就是「能力」,他不但合法也有足夠的能力實行救贖者(goel)的責任(盧三2)。
關於救贖者(goel)的習俗,是以色列的傳統;家族的成員有互相幫助,互相保護的義務,此義務是由習俗或法律規定而責成。以色列民族在實踐此項義務時,有其特別的形式及意義。「goel」的字根,就是買回來及要回來的意思,此制度主要是在於保護作用(肋廿五47∼49,25)。
當盧德表明跟隨婆婆同行時,就是願與她同生共死,遵從婆婆的吩咐,說住下就住下,說再走就再走。正如以色列人遵從雲柱火柱的引領(出十三21∼22)經過曠野。雖然看起來盧德對天主的信心與對婆婆的愛心好像相互混合,但盧德的跟隨不是盲目的、衝動的。她的謙卑與賢德使得她俱備了蒙福的條件(盧二11∼12)。體驗到被恩待者必會將此福氣滿溢出來,分享給周圍的人;盧德不但自己成了波阿次的妻子享盡福氣,而且替波阿次建立他的家,並為這個家族生了一個兒子敖貝得—就是達味王的祖父。婦女們稱讚納敖米的這位媳婦勝過「七個兒子」,為以色列人而言「七個兒子」等於一個完美的家庭(撒上一8,二5)。因著盧德的忠誠,再經過合法的程序,盧德有了名分,生了敖貝得,納敖米也有了名分。在達味身上此名分一直延續指向默西亞的名分上(撒下七12∼13)。這一切是出於天主的慈愛,實現祂的普世救恩計劃,祂施恩於敬畏祂的人(詠一O三11),其子子孫孫亦蒙鴻福(詠一O三17)。此點在新約的背景下就清晰明朗了。
由新約的角度看盧德
按宗徒大事錄所載,在五旬節眾人受了聖神的感動,問伯多祿說:「我們該作什麼?」(宗二37)伯多祿回答說:「你們悔改吧!」(宗二38;三19)。這是人轉向成義過程中的首要轉捩點。盧德在她的抉擇中看起來好像與對婆婆的孝愛混淆不清,但是在天主的救恩計劃中,我們肯定若無天主主動的吸引,人無能走向祂(若六44),主耶穌也教導說:「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十四6)。走向救恩的寶座須要有中保,在盧德的皈依過程中納敖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盧德的妯娌—敖爾帕,其原意是背棄,此點也表明信仰的自由在舊約時代已存在。
保祿宗徒說:「我自願放棄一切,為賺得基督」(斐三8)。盧德放棄了她自己的民族以及她祖先所崇拜的神(盧一15),她以一顆謙卑的心、貧窮者的生活態度容納了波阿次的關懷,接受了波阿次進入她的生命中;此其間有盧德的祈求(盧三9),有波阿次的應許(盧三10∼13),有等待(盧三18)。結果她的忠誠使她不致空手而回(盧三18)。她與一位有能力者「波阿次」建立了一個新的關係,此關係改變了她與家族與整個社會的關係,成為一位孕育以色列生命承繼者之母。是否成為達味的曾祖母並非其跟隨與順從之動機,唯其認同與接受天主,並全心與大能者合作是這位在舊約歷史中的外邦女子堪受稱頌之處。
信仰要求跟隨者完全的投身與信賴(路九57∼62),愛的能力可使人突破周圍的阻隔、敵對和偏見的藩籬,被拒於天主會眾之外的摩阿布人進入了天主的大家庭,而達味的後裔耶穌基督帶來更真實的生命之愛,祂是普世救恩歷史的中心,宇宙的終結點(哥一15∼22)。「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六68),在新約的光照下再回味盧德的故事,不能不與盧德一起答覆說:「請你別逼我離開你,而不跟你去。你到那裡去,我也到那裡去;你住在那裡,我也住在那裡;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天主,就是我的天主!」(盧一16)。

 

參考書目:

  1. 羅蘭德富著,楊世雄譯。古經之風俗及典章制度。七十年十二月初版。二四∼二五頁。
  2. 賀理編輯,古樂人等譯。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初版。
  3. 亞伯拉罕,喬柏著,吳馮智妍譯。舊約婦女。種籽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四月初版。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