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羅麥瑞  著   陳月卿  譯. |

 

76
神學論集
(1988)p.229-256
   
從創造的角度看孔子的精神()

 

羅麥瑞  著   陳月卿  譯

 


創新之道

引  言
創新之道是以創造為本的傳統的第三種途徑。要想瞭解它,必須將它和陽實、陰虛這兩種途徑相連,因為創新之道是在慶生中結合了陽實和陰虛之道。創新之道是一種新的創造,也是一種出自黑暗、空洞、虛無的全然創新( 創新之道的名稱由此而來 )。接著,誕生於現世的是造物者的肖像。當人變成他自己做為仁人君子的合作者時,便表達了這肖像。在這種型態中所有的產痛、艱苦,與泉湧的創意、理念、印象、以及洞察到自己蒙召做個怎樣的人的睿見相較之下,簡直微不足道。試問在孔子神修里程中,創新之道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學習:通往君子的途徑
前文提到孔子時代的政要不仁,失職「國家」,而孔子面暴政欺民,痌瘝在抱,可見無疑地,他深嚐生命中的陰虛之道。對「禮」有深刻意識的孔子,更明白局勢的紊亂有其宇宙性的後果,為此他的苦難含有宇宙性的幅度。假如孔子的陰虛之道如此,那麼他的創新之道——重生和創意——也應有社會和宇宙性的幅度。這就是為什麼若硬要劃分孔子的創新之道和轉化之道,將顯得不自然和做作。事實上,對孔子而言,個人——這小小宇宙的重生乃是一切社會、宇宙秩序再蒙創造的典型。在孔子的訓言中,很清楚地呈現出他對個人更新的徹悟。例如有一天,子路請孔子描述弟子該如何藉著自我修養,做個「理想的君子」以及真正的新人時,他們的對話如下: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憲問第十四、45)
由此可見,不論是凡夫俗子或是王公權貴,自我修養及自我重生的過程是相同的。再沒有一個方法比從自己的人性著手來從事這過程更好。自我修養主要是藉著學習和力行來完成。這說明了十五歲就立志求學的孔子對學習多麼執著熱心,他從未於棄學習。由於人性純真高貴,因此孔子深信人能進步,像前文陽實之道中說的。學習及自我修養可以培養高貴人性的根苗,使之開花結果。
孔子對此的信念堅強,這導致他革命的主張:眾生平等。下面的論語佐證他的態度,奠定他努力施教的方針:「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陽貨第十七、2 )這樣,他貶責按出生家世之顯赫或卑賤而區分的社會階級。孔子由詩經中提出「君子」的說法來強調的觀點。「君子」本指國王之子。君子即皇帝、元首、王威。子即子、兒子。孔子採用這名稱,不再指皇冑貴紳的身世,而是指人品的高風亮節。君子的英文譯稱有很多,如王公( Princely man ) 、貴人( gentleman ) 、侯爵( knight ) 、有才有德者( cultivated or virtnous person ) 、超人( superior man ) 、完人( ideal man ) 。 因為以創造為本的靈修源於聖經智慧,它用「高貴的人」來描述完人乃是造物主天主的真正俏像,所以本文全文也用「君子」代表「高貴的人」。
君子的相反詞是小人。兩相對照,君子之意更加顯明。孔子講的小人,是指真正的「小人」。它常常被譯為「鄙陋的人」,與「高貴的人」正相反。孔子常將這兩個名稱並列對照,以襯出他所要說明的「君子」的本義。例如: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里仁第四、11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為政第二、14 )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為政第二、14 )
然而為了學習做君子,最重要的是要「志於道」。孔子說的「道」是完成人格天命的「坦途」( 不像道家的道,只指生化萬物的本體性「天道」。)不能明認天道法令,便無法做「君子」。
「道為人」的核心啟示和學做君子的中心主題
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可見他獲得啟發的三個來源是:宇宙秩序、傳統和人性。他更由此領悟了:「道為人」的「道」能歸納成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即「仁」。於是他對門人說: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衛靈公第十五、2 )
所以孔子講的君子,若不踐行仁道,便是假君子,因為仁是「道」在人身上的基本原則,人不可須臾離之。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5)
人不違仁,於是道之偉大得以彰明。正如另一句論語說的:「人弘道,非道弘人。」( 衛靈公第十五、28 )
在孔子精神中,「仁」對自我修養及學習的重要性相等。無怪乎孔子的弟子再三詢問「仁」的含義。因情況互異,孔子所給予的解答也不盡相同。孔子的「仁」,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要定義一次即可,而是和現時現地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依孔子的意思,仁值得人專注、渴慕、追求並固守,仁值得人犧牲生命去摯愛它;人亦可以在仁內獲得喜樂、滿足。
00在進一步討論孔子給他學生的不同答案之前,我們先探討一下「仁」字。這個字在孔子以前的作品中早已出現。但唯有藉著天才孔子的弘揚著重,「仁」字才對中國人的精神產生了重大的意義。仁的字形,由「」( 即人 )和「二」合成。意義代表人倫關係,人的互相授受。英譯用很多字,設法捕捉其義,如人心( human heartedness ) 、慈悲( kind heartetedness ) 、憐愛( benevolence ) 、真正的人( true manhood 、real person ) 、同情( sympathy ) 、團結( solidarity ) 、兄弟友好( fellow feeling ) 、憐憫( compassion ) 。由這眾多譯詞便可看出:想在西方思想中找到表達中國精神「仁」字的特殊的字,很難。可是孔子對一件事情很清楚,就是:「正人君子」不能和別人分開。一個人沒有「仁」的品質,便不能弘道,也不能按照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樣式重生。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句話實是仁最短的概述。至於怎樣愛人呢?孔子又用其它的德性項目來解釋仁,他主張人若不擁有這些德性,便達不到仁德。這些其它的德性項目,又是那些?首要的是忠、恕。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第四、15 )
由是,忠恕被看做是仁的開端。( 忠字由「中」和「心」合成。 )忠字意指:積極地惠己及人。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雍也第六、28 )而恕( 恕字由「如」和「心」合成 )字則指:消極地諒人如己。孔子對子貢說:「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第十五、23 )
由這兩種解釋看,「仁情」包括憐憫和正義。實際上,論語中找不到特別的字眼形容「正義」。做個真正的人,簡單地說就是做個「仁人」。在仁人身上,正義和憐憫同時揮功效。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日:「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諸!( 雍也第六、28)這是中國精神的金科玉律,也就是:仁人是真正的人的孔子理想。這種仁情正義足以協助人找到中庸之道( the Constant Mean the Middle Way ) 。如: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雍也第六、27 )
在踐仁時,孔子屢次提醒他的學生不要捨近求遠,仁即在咫尺,只要人肯調整心弦學習,傾聽「道」的敦勵和召喚。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第七、29 )
正直:萬向君子之道的動機原則
另外有關「仁」的基它重要德行,孔子也再三提及。它們對君子的重生意義重大。這些德行是:正直、禮和智慧。孔子的偉大傳人:孟子( 372-289 B.C. ) ,這位孔門精神的忠實代表稱仁的重要德行為「四端」( 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 。仁的四端是人天生的本性,藉著它們人真正進入君子之道。
至於義與「君子」有何關係?孔子說: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里仁第四、10)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第四、16)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 衛靈公第十五、17 )
「君子義以為質」的「質」是人最深的動機。在「人之生也直」的意義下,義是人性「四端」之一,也是人性最深的動機。所以孔子把「正直」註釋做:法道,不論功利,做所當做,不管名祿,為所該為。真正的人,按正直行事。正直的人行義不謀利。這種行徑,沒有真愛,憐憫和情誼的全心投入是辦不到的。
禮:統攝君子之道的宇宙原則
「禮」,獨獨出現於中國,故而需要詳細說明。西方字彙很難翻譯它,甚至比「仁」字更難。英文將「禮」譯成:禮貌、禮儀、禮遇、禮俗、禮規、合宜、儀式、儀節、禮儀之德等等……。這些譯詞,容易造成誤導。最近方東美這位大哲學家將譯成「文理和秩序」(orderliness and principled refinement )9.比較理想。但在我看來,「禮」的含義更豐富、超越。孔子以為仁和禮之間的關係是:「人而不仁,如禮何?」( 八佾第三3 )孔子好禮深切,下面的論語便可證明: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顏淵第十二、1 )
「禮」字很古老,字體由示( 即神 )和豐( 即祭器 )合成。古代中國人把天當做是宇宙秩序、神靈地祇的來源,為此人民的首領—天子—有責向天舉行祭祀。向天奉祀是神聖的,也是帝王的特權。此外,中國人也祭拜祖先。隨時代變遷,禮於是演變成遍及各處「文雅有致」的古風遺俗。它包括風俗、慣例、儀節。這麼樣樣被看是淵源悠久的「聖」統,有如前文陽實之道中提過的。10.人據禮執禮,在禮儀中洞悟宇宙的秩序,受其影響,也慶祝之。執禮的人不但要外表虔謹,內心也要殷誠。荀子是孔子的第三代傳人( 第二代孟子 ) 。他有一句話,正好詮釋了:禮是統攝宇宙秩序的原則。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流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萬變不亂,貳之則喪也。」( 荀子禮論篇第十九 )
一談及禮,在孔子看來,它幾乎和文化歷史、宗教、道德、社會、人類價值密織交錯。這是「禮」成為「神聖傳統」的原因。我們若記住:在中國並沒有宗教組織,或法律機構等容許人民上訴的最高權威( 這導致文和宗教也密不可分 ) ,便能更明白何以「禮」在中國居位顯要。不論公私,社會、政治、文化或宗教等各方面,正軌行為的準則與合理秩序的維持,全賴禮規做指南。難怪早在孔子前,「禮家」便出現於社會中,他們是妥善守禮的顧問。這些人是所謂的「儒」,孔子跟他們認同。事實上,「禮家」也可以說是「神修的導師」、「宇宙的顧問」、「儀節的專家」。
至於個人有意存養自己做君子,善守禮規是很重要的,因為「守禮」使人心端正有秩。守禮,首先要尊敬傳遞神聖傳統者以及代表傳統的權威,特別是父母、長輩、祖先、首領。在這一切中,最該培養的態度是:尊敬及和順,即是眾所皆知的:孝敬。對國家元首,態度亦然。「禮」規的最終目的是為協助個人穩固立足,行為中庸,避免極端。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也。」( 泰伯第八、2)
孔子說:「三十而立」即按這種禮規而講的。
中國人以為國家便是大家庭的延伸,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從來不認為用法律約束人民是重要的。在本文第二部份陰虛之道中已提過:罪和惡並不盤據中國人的心;相反的,中國人看重:人性的善良和踐德修身。同樣的,中國人也不重視法律和懲罰,反而比較強調禮規的循導和典範的功效。孔子為我們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第二、3 )
在一個不強調法律、刑罰和宗教權威的社會組織中,孔子重視「複禮」,來帶給人重生再造。同時,孔子重視社會意識,關懷同胞的「仁人」實不足奇。在不受法律和宗教的約束的社會背景中,禮十分依賴整個社會所樹立的良好典範,也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人們冀望做子女屬下的,能孝順服從,那麼做父母長上的「仁德」則該是真實的關懷和慈愛。因此孔子不斷倡導:統治者該做庶民百姓的楷模。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為政第二、20 )
孔子誠勸家庭成員樹立良好風範,他說:
「……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21 )
一個人不但要行仁守禮,度個懿範佳表的生活,君子更要確實領悟「禮」的意義中所包含的宇宙、歷史的最深因素。換句話說,君子必須藉著精湛的學習和洞見,諳熟神聖的文化傳承,好成為一位具有特別責任心的領袖,來發揚「禮」、效法「道」。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第一、6)
前文說過:文化和傳統是「禮」觀念的具體實現。有趣的是:中國文化的「文」字,原意是「錯畫,謂會集眾綵,以成錦繡。」「圖案、花樣」以及「彩飾」,可見「文」和藝術雅麗有關。
孔子深愛文化的優雅高尚。文化深深吸引了孔子,甚至他相信自己有責任向當代的人傳遞文化,提醒人們「回歸」文化,受文化薰陶教化,好在一切關係中獲得秩序、和諧。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罕第九、5 )
禮、藝術、儀節和禮儀彼此之間關係密切,所以人特別會在藝術的創造和禮節的慶祝中,體驗到「禮」的優美。讀過論語的人,都會對孔子的生活感到印象深刻。孔子的生活,恰似一種不斷的禮儀程序、「禮」的不斷慶祝。以創造為本的靈修會將它稱做「外向的默想」( an extrovert meditation ) 。孔子心存有「禮」,於是觀看一切都會覺得有意義,有價值。他總設法聆聽、學習並履行不悖。孔子認為:只有飽學博識,熱愛藝術之美的人,才能擁有領導權,並為人表率,最後,庶民依靠他們獲得啟發和領導。
按「禮」行事生活,自然要求人時時自律。孔子並不主張法律刑罰,但他絕對主張自律。這種自律不是苦行,而是生活藝術的陶養。在儀節和音樂中表現出來的「禮」,對孔子而言,便是最高尚的藝術修養( 孔子經常把禮節和音樂相提並論 ),因此他以為儀節和音樂,為訓練他自己或他的弟子做「仁人」是絕對重要的。以創生為本的精神所說的:「把藝術當做默想」( art as meditation )的藝術,便是孔子授業的一項。他的課程另有詩、禮、樂、書、數、……等均衡的項目。孔子堅信「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泰伯第八、8)乃是通往君子道上的優良學習。
下面的論語道出了「禮」中含有「藝術」的性質。孔子的得意門生顏淵說: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子罕第九、10)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 堯曰第廿、3)
另外,孔子不滿意人徒守外表的「禮」: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陽貨第十七、11 )
「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供君子重生和真正「禮」的精神。在某些情況下,真正的「多禮」很可能意謂著外在禮節要儉約。
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八佾第三、4 )
孔子常將禮、樂相提。他對樂中所含有的「藝術」特質看法如何?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他酷愛藝術,重視培養人有此修養。譬如他彈琴鼓瑟引吭唱歌,家中樂音常繞,門生教人唱歌,他親自吟詩伴唱。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樂則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由中出,禮自外作。……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 禮記樂記第十九 )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威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 禮記樂記第十九 )
明白了孔子刪詩書、定禮樂後,便不會驚訝孔子為何堅信:「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是自我修養做文明君子的方法了。
智慧:遵循君子之道的統合原則
為使孔子的「君子」形象呈現完整,我們必須對「智慧」加上幾句說明。智慧和孔子其它的主要訓言都有關係,因為人必須先覺悟到自己的行為,才能有仁正的舉動,守禮也才不會盲目。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泰伯第八、9)
僅有知識和習慣不足為憑,人必須對「道」之所以然有內在統合理解的智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衛靈公第十五、32 )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子罕第九、 29 )
人除了有內在的領悟外,亦該有因時況而權變的能力。因為有人「……可與立,未可與權。」( 子罕第九、 29 )
雖然禮能提供人穩立的準則和指標,但人仍得靠智慧領悟「中庸」大道,並在變況中,不疑不惑地實踐「禮」。因為「智者不惑」。
行中庸,法天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是指:人要常開於心胸,聆聽,不斷學習,否則人的「仁」、「禮」、「義」的行為會僵硬、脫軌。智慧藉著不斷向「道」開放的催化,必能產生賦予生命,助益個體的功效。下面的論語,說明了人需要這種實際的智慧: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賦。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陽貨第十七、8 )
聖人:正人君子的最高實現
上文提過:孔子認為行「仁」,守「禮」即可。但若是要充分實現人性,他則建議年輕人要具有藝術修養學習文化,自我教育。因為這是開發天牛潛能,做個有領導力的君子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由是,孔子所謂的聖人( 即充份發展潛能的君子 )和基督徒對聖人的期望,十分不同。後者眼中的聖人,不必藉著藝術文化的修習,便足以表現真正的德行;可是孔子眼中的聖人,除了行仁踐德外,還需要有淵博的文化修養,才能成為溫文儒雅,飽受文化潤澤的完美人物。只有這樣完人的觀念,才能滿足中國人與宇宙和諧,與萬物渾然合一的深刻渴望。簡而言之,一位君子,便是一個小宇宙,他和大宇宙渾然一體。
這種完人就像下面所描寫的: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憲問十四、13 )
原則上,人人皆有天生潛能( 基本素質或基本啟端 )去充份發展所謂的聖人君子。
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全然做個君子,因為有的人缺乏時間和機會去學習;有的人懶散苟且,沒有用心自我存養,修持陶鍊。另有些人智慧不足,心有旁騖,不立志好學。但那些能盡力追求全然再生的,必能自我修養,且能給天上蒼生帶來莫大安慰。即「脩己以敬…脩己以安百姓。」( 憲問十四、45 )
由此我們聯想到:孔子眼裡的聖人該具備的第三個條件。這個條件要求聖人不僅要品性磊落,高尚文雅,並且還要讓大家感受到他是大家的「公福」。論語支持這種分析: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如何?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雍也第六、28 )
博施濟眾的聖人「無為」即可成就諸事,無為即無所作為,只憑高尚人格悠然成化,因為在這種人身上,最後天意藉他而行,天道在他身上造化。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衛靈公第十五、4 )
大歷史家司馬遷( 145∼90 B.C.)在距今二千年前,已論斷孔子必然是位充份發揮人性的「聖人」( 按孔子自己下的定義 )。他完美地實現了君子的格範,與道、天意渾然和諧。
「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汲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 )


轉化之道
引  言
創造為本的靈修將仁慈當做是靈修旅程的終點。因而正義和行正義是靈修旅程的第四途徑,名之為轉化之道( Via Transformativa )。在這途徑上,具有創造者肖像的君子,擴散他的創造力,超越自己,努力參贊天國的來臨。這新天新地藉著仁愛、正義、和平、和諧而完整;因為現在,所有的人一律平等,大家都是人類大家庭中的手足。新天地裡的個人和社會的轉化假定了創新之道,因為每個人在參悟新天新地的樣式前,必須重生。同時也假定了陰虛之道,因為在痛苦及「與別人一起受苦」的經驗中,個人深深感受到需要轉變,而仁慈及先知性的正義也會被喚醒而活絡起來。最後,轉化之道以陽實之道做先決條件,因為沒有深深體驗到存在的美和善,便不會有興趣和熱忱去重整破碎的關係和宇宙的和諧。轉化之道會再度重返靈修的第一途徑,於是靈修的四大途徑,會在人更強度的意識中,重覆進行。
孔子的陽實之道與轉化之道密不可分
孔子如何經歷他的轉化之道?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再次強調孔子的轉化之道和陽實之道密不可分。因為孔子認為做個完整的仁人、君子,主要特色是要有「仁」性,棄世孤立不是孔子的憧憬,而是自我欺騙。因為孔子整個精神的終極目的是要和宇宙秩序和諧。這和諧先要根據人與人的人倫關係。
孔子自行解釋為愛人的「仁」,亦可解釋為真摯的人情。這「仁」乃是做君子,再做人的陽實之道的核心。依照孔子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來說,以己之心體貼他人之心預先假定,也表達了創生為本的精神所說的「富情的正義」( erotic justice )。這富情的正義,含蘊了一份歡慶,因為仁、禮所贊持的便是良正關係的和樂和欣慶。
換句話說,一些在陽實之道中討論過的觀念,同樣適合於以創造為本的靈修中的轉化之道。因此下文很多方面是繼續已在陽實之道中開始討論的主題,只是加重強調它們對世界社會所產生的轉化效果。
由痛苦的回憶,所產生的反歷史之情
子曰:「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 里仁第四、24 )
子曰:「……君子務本……。」( 學而第一、2 )
對於前兩截論語,孔子自己做的十分徹底。在企謀良方,匡救亂世,濟人痛苦,以光復周初的黃金時代,人人順道的努力上,他更顯得徹底而叛逆。他匡救局勢的心,全是出自他個人痛苦後對別人責任感、憐憫心以及他對理想世界,美好世代的展望。為此梅茲( Johannes Metz: )的一段話,恰能釣勒出孔子的這番努力:
體認了歷史變幻消長之無常,而由個人的沈痛回憶裡發展出來的一股反歷史的感情,有其重要性,因為這是痛苦的記憶對於瞬逝歷史的一份了解。11.
孔子並不一心想要復古,他真的希望目前也能變得更好,下面的論語句子,可以參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第二、11 )孔子除了溫故而知新外,他也分辨經驗,信賴經驗: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為政第二、18 )
人人平等,蒙召成聖
孔子不只是一理想家,也是一位徹底的實踐家。他曠古空前地提出:「性相近,習相遠」( 陽貨第十七、2 )。意思是說:不以出身之貴賤棧來衡量人的高貴或低微,令人有所區別的是一個人的「志學」,即自我修養,因為:「性相近,習相遠。」
教育是仁愛
孔子相信天賜的人性都相近,這使他做了另一番徹底而仁愛的舉動:就是孔子歡迎任何一個真誠有志於學的學子,他「有教無類」。這樣,他首開平民教育。即使無力酬付學費,孔子也不計較而一律迎納。他的學生人數眾多,前後共有三千左右,通六藝而成名的有七十二人,其中卅二人名字尚留青史。致於束脩,他頂多是要求一點象徵性的薄禮: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述而第七、7 )結果孔子自己的物質生活,也是十分簡樸: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而第十七、15 )
孔子自身好學,希望教育弟子「學不厭」。於是他博施法愛,不分貴賤地培育上天恩賜的高貴人性,期寄眾人因「學習」而獲益。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子路第十三、9 )
孔子確信復興社會仰賴個人修養和優良風範的說服力。在此意義下,一切無止境的教育努力,便是一樁仁愛的舉動,回應「窮苦百姓」( anawin )需要的一份服務。
談到這裡,我們亦可舉出孔子的另一番作為。這番作為銘刻於他學生心中,否則不會被記錄下來: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鄉黨第十、15 )
孔子的學生也清晰地記錄孔子對動物的仁茲: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述而第七、26 )
孔子影響歷史至深
孔子革命性地主張人人平等,堅信每個人通過學習,能成德完美的看法,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訓練領導力方面,雖然他生前看不到這影響。孔子精神的教誨更為孟子(372-289 B.C. )、荀子(340-298 B.C. )等才情縱橫的再傳門人所發揚光大。暴秦(221-207 B.C. )焚書坑儒後,漢朝(206 B.C.-220 A.D. )便罷黜眾說,獨尊儒家。甚至全國教育大力推行孔儒之學。同時「科考制度」應運而生,不論出生家世,只要過試上榜,便可獲得官銜公職,及領導人民的權位。
很快的,公元前一二四年西漢武帝便在京都長安附近設立太學( 國立大學 ),供博士官弟子學習。當初只有五十人。公元前第一世紀,人數增至三千,最盛是一百年後的質桓二帝之際,人數約達三萬人。科考的內容,主要是根據秦焚書後,某些人憑記憶所及而寫下的孔儒古著,即新文經傳( 不同於秦前的孔壁古文經傳 )。這些資料有詩經、禮記、春秋和書經。史載: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著春秋,他使得這些史冊光芒四射,且成為歷代科考的主要材料。
重視教育學習的普遍風尚產生了一個現象,即公元前第二世紀初,一切官職人員一律不按出生論高下,而只憑他們的學成和勳績排列等次。孔子認為領導者必須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仁人,這種睿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這種「學習」的體制,對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文化的提升貢獻巨大。由於「書同文」的統一性影響深鉅,因此中國人飲譽遠東的不是霸力,而是文化的征服。可是孔子精神和政治的結合並非全是好處,稍後我們再加探討。
良政首職在於關懷民需並惠福民眾
基於「天愛百姓」及對道、仁的領悟,孔子採取的另一立場是:人民比政府重要。政府存在的目的是服務人民而不是相反。再說,良政該流露出,大家庭間的倫常和態度;最重要的是人民信賴政府如子女信賴家長。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顏淵第十二、7 )
除了人民信任政府外,孔子把人民滿足愉快的程度列為審核良政的首要標準: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子路第十三、16 )
遇到人民的利益和政府衝突時,孔子總是先考慮人民的需要。所以他建議人民收割期間,政府不要徵調百姓去為國家服公役。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學而第一、5 )
為解決政治社會紊亂,孔子並不太倚恃武力。雖然他父親曾任軍職,但他對此生涯卻興趣缺缺。他也沒有把武藝包括在他的授課項目中。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衛靈公第十五、1 )
他更警告窮兵黷武,草菅人命的戾行: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路第十三、29 )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子路第十三、30 )
領導者必需以身作則
孔子不希望藉用刑法、統治人民,但希望領導者以身作則,培育庶民的良知。下面的論語章節即在質問,以身作則的領袖,是否還用得著殘苛的刑罰: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顏淵第十二、19 )
後來孟子根據仁君服人的感化所發展出來的「聖王」觀念,含有宇宙的幅度。因為: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為政第二、1 )
孔子是先知
孔子關懷眾生福利,充滿正義、慈悲和仁愛,他的形象真像先知。他仗義直言,攻訐時惡,儘管這可能是他官場失意的原因,但在五十多歲的暮年他仍周遊列國十三載,企圖在政要圈裡貢獻他的政治理想,同時警誡政客,以實現他的政治使命。他的這種作風被人家看做不踏實,例如有個看門人在一個夜晚問他的學生子路關於孔子的為人。子路描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憲問第十四、41 )然而這種意見並不能改變一個聆聽到「道」,並看到「道」蒙受危機的人,正如孔子說的:「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微子第十八、6 )也不能令一個深信天意助佑他實踐「薪傳」使命的人灰心沮喪。「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罕第九、5 )這樣,孔子不管別人的批評,勇往直前地履行著先知的使命,做個「道」的「薪傳者」及「木鐸」人物,引領人們走天路。這天路人人都要歸回,因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能重新創造人間的秩序與和諧。
對於孔子的先知性神恩,尤其是年近古稀仍馬不停蹄的執行使命,柯利( H.C. Creel )做了下面一段評論:
「孔子篤信他的理想,不委曲妥協,難能可貴的是他做了努力……如果孔子駐留於出生地魯國,享受教書的閒差,和學生悠哉游哉,他充其量也不過是一位說教者罷了;但他毅然踏上「沒有指望」的尋求里程,他就變成了一位先知。他五十多歲才放足天下,四處說服那些硬心的掌權者不要欺壓百姓,設法匡救時政的作風,多多少少有些荒謬,但這種天大的荒謬,只有在偉人身上發現。」12.
幸好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他荒誕不經,尚有一些人辦識出孔子的神恩,支持他。這些人對他的學生說:
「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八佾第三、24 )
正定名份
孔子的先知性角色和他堅守所謂「正定名份」的立場有密切關係。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第十三、3 )
名字本是稱號,用來區別事物,確定分際類別。若是君能當君,父能當父,子能做子,人人按名份執行職責,世界便不會紛亂。因此孔子回答齊景公問政時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顏淵第十二、11 )
孔子將「名份紊亂」的情況,比喻為酒杯缺角不成體統: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 雍也第六、23 )
因為由領導階層開始,名份和實質有了差距,正名之舉也該由上位者著手訂定,才能更正屬下。所以當季康子掌政,請教孔子時,孔子率直地說: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顏淵第十二、17 )
另一回,季康子向孔子抱怨盜賊猖獗,孔子回答說: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顏淵第十二、18 )
不需要凡事委從
有些現存的文學,把孔子精神的特色描寫成:全是下屬對長上權威的柔順、服從、和孝愛,卻忽略了孔子強調不必凡事委從。還好,有許多例子不僅可以證明孔子本身是位勇敢的先知,同時可以證明他要求他的學生堅定果敢。
做個君子,為了名副其實,必須須臾不離仁。「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5 )君子不可以見利忘義,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里仁第四、11 )因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里仁第四、16 )「君子不憂不懼」( 顏淵第十二、4;憲問第十四、30 )君子要持身自由,不為黨派所限。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第十五、21 )如境況要求,君子已準備好受窮受苦。「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第四、5 ),受人誤解( 微子第十八、6 ),失去權名榮祿( 八佾第三、24 ),在極端情況下,連喪失生命亦在所不惜。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衛靈公第十五、8 )孔子無時無刻不聆聽天道,並弘揚天道切近,人該順隨。他的作為有如英雄人物「魚。」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 衛靈公第十五、6)
孔子何敢縱膽要求人為「仁」犧牲捐軀?因為他死心蹋地相信著每一個人有尊嚴、自由和責任,他也為此奮鬥不懈。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罕第九、25 )
不過君子也可以保留自己,當天道被鄙棄時,他可以由官場或權位上隱退。君子是否被接受,成功與否,都不足以衡量他的真正偉大和尊貴。若是上天沒有賜下良機讓君子去對抗不義,他則寧願受貧賤卑微之苦,也不肯辱賣才識替暴君效勞。孔子讚美遽伯玉是一位君子,說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衛靈公第十五、6 )
分析到最後,孔子他深深相信:畢竟君子受諒解被接受不是最終的目的,歷史的繁盛才是鵠的,所以儘管他再三強調「仁」,要人與人關係良好,維護個人的神聖;可是他並不贊成君子做暴政的工具。為此他有了:「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的態度。
隱退不參政對孔子來說,不是原則問題,而是分辨和智慧。有一天,他將自己和道家的隱士——全然由社會遁退的人——相比較時,他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微子第十八、8 )這表示孔子建議弟子取拾參政或不參政時,先要衡量具體的政治情況能否實現仁、義這大前提後,再做決定。「君子和而不同……。」( 子路第十三、23 )這句論語,最能註解孔子主張要按天道良心行事,而不該盲從委順的態度。
君子要和而不同,自立不黨的主題,在後來孔子的著作中繼續出現,特別是禮記。然而自從公元前一二四年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孔儒以來,雖然孔子精神能藉此普遍影響中國人,可是這種措施並非只有益處。為了將就朝政利益和公職機構,政府篡修了許多孔子的精神要旨。結果孔子的先知性精神效力削減,失去捍衛民眾權益的初衷。換句話說,孔子的思想為國家所用,便有危險淪於「工具」。不過記載孔子精神的文件,如論語和他的得傳人孟子、荀子的作品,直到今日仍世世代代,提醒、塑造著每一位真正中國學儒的良心。
關於孔子是位聖人君子,透過良言佳行,代代影響人類,變化人類的事實,孟子的話說得最恰切,他說: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日小補之哉!」( 孟子盡心上13 )

撮  要
今將本文研究的心得,列為孔子的神修旅程如后:
孔子的生平算是神修旅程的第一和第二途徑。
他參贊天道,努力奮鬥,則是神修旅程的第三途徑。
他仁性圓滿的誕生,成為別人的祝福,這是神修旅程的第四途徑。
「十五而志於學」道出了少年的孔子由所見、所聞及所感中發現了自己。此後,他的心便立志學「道」,效法「坦蕩的大道」。這番志向,終於引導他發現了「仁」乃自我修養和全人類發展的中心意義。
「三十而立」說明:年屆三十的孔子篤實地扎根於「禮」——這宇宙的原理之上。他認為要與人類、歷史、文化及宇宙的物質、精神因素保持和諧良好的關係,順循禮而進。
「四十而不惑」意謂著:仗著智慧之助,孔子不只是抽象地了解仁義、禮,且能在變幻的情況下運用自如。這樣,孔子瞭然徹悟,不再有所困惑。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他對宇宙的意識已達到了能體驗出效法「道」便是參贊天意的境界。
「六十而耳順」的孔子,能順耳所聽而服侍上天。這時的孔子已能全心擁抱做個「薪傳者」和參贊天道者的使命,承擔復興宇宙的秩序和平安。
「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踰矩」說明了:孔子的修養,學做君子的奮鬥,已大功告成,再也沒有任何事會阻止他悅樂上天了。他十五志於學至今已登峰造極,他能在「完全清醒的人性中安眠憩息」,享受與萬有和諧的安樂。

結  語
用西方以創造為本的靈修研究孔子的靈修旅程後,我發現:基本上,靈修旅程的四個途徑的特色是:它們非常均衡平穩。這個發現令人欣喜,因為它支持了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是:真正以創造為本的智慧擁有宇宙幅度,能夠促進東方和西方合一的交談。這交談現在正因基督式以創造為本的靈修的再甦醒而蓬勃重光。這種交談呈現無比的光明,因為交談的重點是放在「精神乃生活方式」的廣泛基礎上,主要是欣賞大家所共有的,而不是無聊地爭論些宗教派系間的狹窄差異。
這個研究顯出:以創造為本的靈修可使西方的精神和東方孔子的精神互相接近,雙方的獨特因素,不但促成交談的愉快有趣,並且正因各具特色而光芒互照。我只願指出孔子精神的獨特性是:除了具有以創造為本的靈修實質外,它亦是一種「以關係為本的精神」體系(Relation Centered Spirituality)。因為孔子首要關懷的是君子、聖人、仁和禮等關係對待。不論是以創造為本的靈修或是以關係為本的精神,兩者最深的靈感都是出自中國人追求的和諧。
我記得生態學家柏雷(Thomas Berry)和物理學家Brian Swimme最近都曾說過:西方可以向東方學習。
柏雷(Thomas Berry)在解釋「再造人類」時說:「西方可以向東方學習很多。」「……因為東方似乎最明瞭做人是怎麼回事。」
史鎂(Brian Swimme)演說宇宙的三原則:辨別、主觀和融合(the three cosmic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on subjectionity ond communion)時,曾說:「將共融和諧發展得最深的文化,明顯的是中國文化。」
然而中國的精神文化今日也面臨巨大的轉變。正像西方文明,由「淪落—救贖神學」的二元論造成社會的支離破碎和硬僵,再轉向萬物和智慧的根源而尋獲了更新和治癒;同樣的,中國文化只要轉向孔子傳承的璀璨精華,也能經驗到真正的復興。假設孔子精神是「陽」,老子道家是「陰」,兩者交融互攝,實在是上天恩賜中華民族的最大禮物。而假如基督是人類的「偉大提醒人」(Great reminder of humanity),他是來「完成而不是來廢除」(瑪十17)的一位,那麼祂對中華民族將有多麼巨大的意義!會通基督的音訊,和中國文化的工作,就要靠像孔子一樣的「薪傳者」(傳教士、傳道員)來「提醒」中國人:「道」即是聖言——永恆的智慧;能向中國人指出:「道」早已在中國的文化寶藏中,因為祂由亙古便降生,「薪傳」,祂是天上地下、可見和不可見的聖者。因為「……一切都是藉著他,並且為了他而受造的。他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他而存在。」(哥一16、17)教會不是自稱「至公的」「普世的」嗎?教會不正是要「報告給全民族(包括中華民族)大喜訊」嗎?(路二10)

 

 

註  釋

  1. Thomas Berry, The Religious Life of Ma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24, p. 109.
  2. Matthew Fox, Original Blessing (Santa Fe, NM: Bear & Co., 1983), pp. 33-125; and Helen A. Kenik “Toward a Biblical Basis for Creation Theology in Western Spirituality” (Notre Dame: Fides Claretian 1979), pp. 27-75, for the concept of royal person.
  3. Matthew Fox, Meditations with Meister Eckhart (Santa Fe, NM: Bear & Co., 1983), p. 15.
  4. Matthew Fox, ed., Western Spirituality (Santa Fe, NM: Bear & Co., 1981), p. 6.
  5. 同上,p. 7.
  6. 同3,p. 50.
  7. 同3,p. 30.
  8. Fox, Original Blessing, p. 144.
  9. Thome Fang, Chinese Philosophy: Its Spirit and Development (Taipei: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1981), p. 516.
  10.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Wing-tsit Chan, and Burton Watson,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19.
  11. Fox, Original Blessing, p. 17.
  12. Rubin, Individual and State, p. 8.

外文參考資料

  1. Bodde, Derk. Harmony and Conflict in Chinese Philosophy.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3.
  2. Creel, H. Glessner. Sinism. Westport, Connecticut: Hyperion Press, Inc., 1975.
  3. Dawson, Raymond. Confuciu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2.
  4. DeBary, Wm. Theodore; Wing-tsit Chan; and Watson, Burton.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
  5. Eberhard, Wolfram. Guilt and Sin in Traditional China. Taipei: Rainbow Bridge Co., 1967.
  6. Fang, Thome. Chinese Philosophy: Its Spirit and Development. Taipei: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1981.
  7.         . The Chinese View of Life. Hongkong: The Union Press, 1956.
  8. Fox, Matthew, O. P. Meditations with Meister Eckhart. Santa Fe, New Mexico: Bear and Co., 1983.
  9.         . Original Blessing: A Primer in Creation Spirituality. Santa Fe, New Mexico: Bear and co., 1983.
  10.         . ed. Western Spirituality: Historical Roots, Ecumenical Routes. Santa Fe, New Mexico: Bear and Co., 1981.
  11.         , and Swimme, Brian. Manifesto for a Global Civilization. Santa Fe, New Mexico: Bear and Co., 1982.
  12. Fung, Yu-Lan.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 I.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
  13.         . 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2.
  14. Granet, Marcel. 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5.
  15. Hughes, E. R. Chinese Philosophy in Classical Times. London: Dent & Sons, Ltd., 1960.
  16. Legge, James, trans.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1.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17. Li Tsung-t’ung, trans. “Cheng-kung” in Ch’un-ch’iu Tso-chuan Chin-chu Chin-shih. Taipei: commercial Press, 1971.
  18. Lin Yutang.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New York: Barnes and Co., 1943.
  19. Liu Wu-Chi. A Short History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Taipei: Chung-Shan Publishing Co., 1955.
  20. Rubin, Vitaly A. Individual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21.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64.
  22. Wu, John C. H. Joy in Chinese Philosophy. Taipei: (Unpublished printed lecture notes), 1980.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