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 著. | 下一頁>>

 

75
神學論集

(1988)p.053-074

   

人︰你究竟是誰?

——系統說明思想基礎

 

谷寒松

 

 


前言
神學的人學是今日神領域中,新興的一門課程。過去的神學,都將有關人的主要論點,分散在其他的科目中,並無所謂的「神學的人學」。只因近代的思潮與中國本位思想都重視「人」,因此人學才漸漸地孕育成形。有關人的來源及種種特性,無論在科學研究或哲學討論上,都已經奠定了相當的基礎。如今我們再重新嘗試去作系統的說明,先從思想典型的轉變開始闡述。如有需要,再由關係、結構、過程三方面介紹,然後納入應用,以證驗此一系統人學,碓實具有豐富的價值。
所謂「思想典型」(paradigm),就是某團體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價值觀、行動方式及思想體系。有些學者使用 “thought pattern”(思想模式),意義相同。什麼是思想典型的轉變(shifts of paradigm)?如現代中國人每每說廿世紀的中國與唐代的中國大不相同,根源何在?因為人們的價值觀、行種方式、思想體系有所不同。這就是思想典型有了轉變。
神學史上有過思想典型之轉變嗎?演變成當今的思想典型是否基於某種因素?這一章我們就要介紹神學史上曾經有過的思想典型的轉變,提出促成近代神學思想典型轉變的新發現與新思潮,並論述近代影響我們系統神學的一個典型的轉變;從本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

一、神學史上思想典型的轉變
韓斯昆(Hans )運用孔恩(Thomas S. Kuhn)的思想1.,曾作一神學史上思想典型轉變的歷程表,引錄如下2.︰
其中有六個重要思想典型的轉變,左邊為各思想典型盛行的時代及當時的重要事件,右邊為各思想典型的代表人物。今將各思想典型的內涵略述如下︰
(一)初傳、默示的思想典型︰有猶太宗教背景,有基督生活的影響(不易體會),又有耶穌第二次來臨迫近的氣息,對基督與聖神的體驗甚濃。及新約作者按舊約傳統反省,而對新經驗的解說。
(二)救恩史、希臘化的思想典型︰基督信仰團體進入希臘、羅馬文化中,故有希臘拉丁教父反省基督奧蹟與希臘羅馬文化的關係。是天主奧蹟在人類歷史中的出現,促使教會逐漸發展其整體制度與法律。
(三)士林神哲學、羅馬天主教的思想典型︰整個社會生活在聖統制的教會中,生活在一個固定的歐洲社會裡,成為「神化」的社會。亞里斯多德思想由阿拉伯哲學家傳入歐洲,使歐洲大學制度興起;多瑪斯等思想家因之發展出本體論神學較為較為靜態的本體、本質、存有分折神哲學,著重存有物之自立體與宇宙萬物之體系的一面。
(四)基督教的思想典型︰對中古神哲學發生懷疑,重視個人直接與生活之上帝接觸的個人宗教體驗,強調信仰生活獨靠聖經不靠傳承與教會訓導,獨靠信心不靠聖事,獨靠恩寵不靠善工。
(五)以人為本的思想典型︰經過科學發展(作用思想盛行)、理性主義、啟蒙運動、文藝復興,整個歐洲的思想逐漸變成以人為中心,使人在認識方面,在存在的奮鬥方面、在自由創造個人的歷史方面、在民主、自由、平等與社會團結方面,都益發肯定一己的主體性。
(六)多元化的思想典型︰基督信仰接觸世界日深;世界思想日趨多元,神學的思想典型也因而日趨多元。在這個思想典型裡,各傳統各思想典型的因素俱在(如表內左列虛框所示),或相互排斥,或相互會通,或彼此並存;有的神學以本體、本質分析為主,有的以人的主體為重,有的以社會具體狀況為主,有的以天主的精神、愛與美為重(有其內在榮耀,及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二、新發現與新思潮
神學史上經數度思想典型的轉變,近代何以出現多元化思想典型?這就要看近代各個不同的學術領域所有的新發現與新思潮了。為清晰起見,我們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哲學、神學四方面專節敘述。
(一)自然科學方面
1.相對論
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是愛因斯坦所提有關運動現象的數學物理理論。一九O五年他把力學中相對運動的相對論擴展為特殊相對論。其中有兩個基本原理:世界上的事實過程,實無法分辨絕對靜止與等速直線運動兩現象;彼此作等速直線相對運動的所有系統中,光的速度都是一樣。根據這兩個原理,愛氏肯定空間與時間的相對性,就是說,空間與時間的長短,與觀察測量者相對於被觀察測量的物體之運動狀態有關。譬如在運動中的觀察者所測量到,相對為靜止的物體,其長度顯得更短,時間顯得更長。一九一六年愛氏再把特殊相對論擴充為一般相對論,表示絕無可能分辨出任何的絕對運動狀態。
相對論並不是說哲學意義的空間與時間是相對的,而只是說空間與時間量度的相對性。而且,相對論也並未斷言所有運動必然是相對的,只說我人僅能觀察到相對運動。當然相對的運動以絕對的運動為先決條件。自相對論得到最重要的哲學論點是︰人對大自然的認識往往隱含許多未曾陳述清楚的預設,人對自然界的認識理論應揭破言些預設3.。
2.量子力學
有關分子,原子及基本粒子的物理學,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一九OO年浦郎克(Max Planck. 1858 ~ 1947)發表量子論,假設電磁幅射的能量是以一連串微小的粒子形成射出,並不是連續的波動形式。這些顆粒狀的能量稱為量子(quantum),又稱光子(photon)。一九OO至一九二五年間早期量子力學中,物理學已知的各種定律以外,還應加上一些量子條件;自然哲學往往認為這些條件是由於原子和分子所蘊含的「整體性因素」的作用。然而,一九二六年以後,大家都知道量子條件不過是基本粒子、原子及分子中普遍存在的「雙重性」之特別情形而已;依照觀察時不同的實驗裝置,會產生不同的觀察結果,這些小粒子的結構,以某種方式去觀察,可以說是在最小空間範圍中的一定粒子,用另一方式觀察,又可說是廣泛展佈的波。
更仔細分析,這種情況,導致下述的結論,即在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微粒結構中,常有許多量度,其結果根本無法準確預測。例如放射性原子分裂的精確時間就無法預測。基本粒子的「雙重性」似乎顯示,這些粒子原是非空間性、非時間性結構的物質,因此無論用粒子或波的時空形態均無法確切描述4.。
物理學是科技的基礎,其發現往往影響人生的各面。上述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當人乍聞之頃,不能不幡然醒悟:人對神秘宇宙時空萬有認識的相對、有限!
3.其他
科學家5.發現世物乃是彼此相牽貫連的。傳統物理學講部分影響整體,現代物理學講整體影響部分。因為舉目所見即是宇宙整體,在整體中沒有矛盾,只有相互補充;整個物質宇宙是一連續的整體(continum),彼此滲透,常動不休。物質在顯微鏡下不再是無生命、被動的,而是無限原子、分子在不歇止地動。今日天文學說星星在動,大宇宙也在動,離我們愈遠,動的速度似乎愈大。
傳統以為物有不可解散的物質本體,今知並無所謂的物理性本體。愛因斯坦說︰能力即光速,他的定律E=mc2(E為能力,m為重量,c為光速)顯示m不是物的本體支持的,而是一種能,是任何物體所受的地心引力。可見,物質沒有本體,物體沒有可分單位的基本物質原料。物,不過是一束能(a bundle of energy),只有能的形式改變,量卻不變不滅。最小物質(subatomic)不是長寬高三度之物體,而是四度的動態結構;由空間來看,好似有重量之物,由時間來看,則宛若能的過程;從量子力學可知,動態結構不是分開的物「體」,而是無定性的、連貫為一不可分的整體。我們所認識的物質與能,不過是同一時空中同一事實的兩種不同表現而已。
這些已成常識的物理學觀念,對神學實有莫大的啟發與挑戰。我們應思忖︰是否有種更整體的新神學能幫助我們解釋人的奧秘?
(二)人文科學方面
1.心理學
比亞傑(J. Piaget)、羅傑斯(Karl Rogers)等心理學家指出,人自始即顯示與環境有共生的關係6.。人非獨立自存,而與他人環連為一個人類之整體。
2.社會學
韋伯(M. Weber)、胡塞爾(E. Husserl, 1859 ~ 1938)等等學者一面強調主體(個體),一面也指出此主體的社會性。在韋伯的社會學與胡塞爾的現象學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折衷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的方法。
胡塞爾提出主體性(subjectivity)與共同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兩個概念。他說,實際在生活並產生意義的是主體;不過主體在生活並產生意義的時候,實際上是與別人共同存在的(mitsein)。但是共同的存在並不是實體,因為社會雖由共同主體支持,但真正創造意義、活出意義的則是主體,而在創造生活意義的時候,主體會與共同主體相關聯。因此只有每一個人真正創造意義,才能集結成一個團體,一個有意義、有真正文化的團體。
韋伯認為社會學在研究社會的行動,社會行動是有意義、有動機的行為。只有個人才是意義的持有者、生活者。個人雖是意義的主體,在社會行動中卻一定會考慮到別人的行動,而不是像兩輛腳踏車在路上突然相撞一般。一個社會行動之所以會有意義,不但是因為我有意義,而且是因為我也考慮到別人的意義。所有的社會關係,無論是政黨、社會、國家,都是社會行動的可能性(possibilities of action)7.。
3.我們的經驗
可能我們都經驗到︰人最有福、最快樂、最有意義的生活,不在個別本體內,而在融洽的關係中。譬如,若問︰
(1)  最大的福氣是什麼?每個人的回答不同,或宴客、或結婚、或與好友聊天、或欣賞高級音樂,或陶醉於大自然之美,或參與宗教大典……。但有一個共同點,即是與他人同樂,與宇宙共融,絕非孤寂自鎖。
(2)  最快樂的時候我做什麼?正常的人是與他人分享,告訴別人自己的快樂,以某種方式慶祝;不可能關閉在孤獨寂寞中。在遭遇巨大的苦痛,體驗不到人的意義時,才會逃避與人的共融。
(3)  最有意義的事與行動是什麼?一般認為,付出一切、完全為別人而存在,最有意義,生活最為充實。反之,自私、自閉、被遺棄、拒絕、不被愛的人,常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4.第三波
人類經過漫長的農業時代(第一波)、快速發展的工業時代(第二波)、已邁向多元的資訊時代(第三波)。日益頻繁的溝通交往,已使人類一步步走向德日進預見的人類未來的境界;精神領域(noosphere),在那個境界裡,人的關係性將更明顯地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可見,在物質世界裡,最後無法肯定「物」究竟是什麼?到有機生命及人的平面上,物質世界中粒子與波的兩種現象再度出現,即一方面人是個體,另一方面也與四周有機生命環連相關。人愈與四周之人溝通,愈是個體;反之,愈是成熟的個體,愈自由地願與四周之人建立愛的關係。
(三)哲學方面
1.西方哲學
西方哲學界,因為一直強調個人的主體性,本世紀發展出一種位際哲學(personalistic philosophy, personalism),特別指出人的關係性,如布柏(M. Buber)、羅森偉(F. Rosenzweigi )、艾伯納(F. Ebner)、藍軍梅(B. Langenmeier)、杜尼森(M. Theunissen)、卡斯波(B. Casper) 等,認為人的位格只能與別人的位格一起存在(interpersonality),人的主體只能與別人的主體一起生存(intersubjectivity)。
廿世紀英美重要思想家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 ~ 1947),在其首要形上學著作「過程與實在界」8.中建議︰要了解實在界,切勿以「物」或「個別體」為主,而要以「過程」為主分析。在五官影響下,透過五官,我們雖首先發現個別體,但反省實在界最深的事實,卻不再看見個別體,而看到相互影響連貫的關係網。任何一個細小過程都非單獨進行,而是與其他過程互相地環連著。此即過程、關係、環境的思想模式。不再有大自然與歷史、精神與物質等的二分論。懷德海把他的思想應用在天主與世界的關係上,也說明互相寓居,自始同在,卻忽略了創造。有些神學家發揮他的思想,用在大宗教間的交談上,說︰一切宗教有關,因為都是最深奧蹟臨在人類中的表現9.。
過程思想,更詳細地說,可由存有、認識、方法三方面解釋10.。存有方面,指出基本範疇不再是靜態的本體,而是因內在動力而變化的事實;不再是自立體,而是共融中的存在;不再以橫切面所見之物為主,而以自始至終演變的歷史過程為主。認識方面,因存有本身在過程之中,真理亦有其過程性;換句話說,認識一個存有物,必須同時認識其過去、現在、未來、完整的認識(真理)只在圓滿的境界中方能實現。方法方面,思想既在變化的過程中,故而不再只注意思想的內容,同時也注意思想的方向;或說,不再光觀察眼前之事物,也以象徵表達超過目前幅度的過去與未來;因為實在界一直在演變,思想方法就要有彈性(flexbility)、辯證性(dialectics)及弔詭性(paradox)。
2.東方哲學
以下思想在東方雖然不新,但對西方而言,不啻一種與近代西方新思潮不謀而合的新發現。
東方思想家不把「物」當本體,而視為一個行動,一個事件(event)。佛學裡「東西」稱為samskara,就是行動,或發生之事11.。
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說︰頓悟時,人方知人原不是隔離的單體;不單是我個人頓悟,整個宇宙,每粒微塵也都分享我的頓悟;如動手指,萬物亦動,且發出亮麗的光芒。整個世界是一個因果關係網。
中國特別重視宇宙的變動,如易經講「易」,視「陰」「陽」為宇宙變動的兩個基本動力,甚少關注萬物的本體12.。李若瑟(J. Needham)說︰「西方哲學在本體中找事實,東方哲學在關係中求真相。」13.
中國傳統思想以人為本,視人居天地之中,與天地同大,與天地為一體,所以天人合一是做人的最終目標。天,古代或名上帝,後世逐漸俗化為哲學性的原則、生命力量,或稱道稱德,或稱太極稱易,或以之為理為氣,為陰為陽。再由此演化為種種民間宗教。面對至高之天,古聖先賢講敬天、畏天、順天。所謂天命之謂性,人性本善,人為道德存有物,只要發揮天性之仁,就能成為頂天立地,與天地一體的人。所以中國講求做人,少問人是誰?人是什麼?主張︰明心見性;盡心、知性以知天;主張︰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內聖外王;或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歸根。民間則但求福免災,以現世為中心,謀求安居樂業、傳宗接代。圖示如下:


 

(四)神學方面
1.耶穌的生活
基督徒以耶穌為生活的典範。其最大特色是有兩種關係︰(1)與天父的關係,(2)與他人的關係14.。福音中的耶穌是完全為別人生活的人(a man for others),他用行動表示,又出之以言語,給人一條新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若十三34)。基督徒團體裡,誰是「聖人」?就是相信基督的人。誰最相似基督?就是有特殊之愛的人。所以列品首先要問︰是否有英豪之愛(heroic love)。這是說︰人生至深真諦,並非為己積財、立名,也非追求學問、享受,而在給予,在共融,在愛的關係中生存。
2.三位一體的天主
由絕對奧蹟來看,按今日釋經學,也說天主是愛,天主三位就是三個關係,是三個有區別的對立關係15.。當今神學家,如巴特(K. Barth)、拉辛路(Joseph Ratzinger)、卡斯柏(W. Kasper)、巴特沙(Hans Urs von Balthasar)及摩特曼(J. Moltmann)等等,即說天主三位是愛中的三個關係。


三、從「本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
上一節所述不同領域中的新發現,顯示今日思想已經起了很大的轉變。其中從本體形上學到關係形上學,則直接影響到我們人學的系統解說。究竟什麼是本體形上學?如何轉變為關係形上學?關係形上學又是什麼?二者間可有關連?在此,我們將一一探討。
(一)本體形上學
1.內容
(1) 本體形上學在探討根本「存有」,有學者分析列表如下16.︰



(2) 另有學者把上述第二類「獨立有」與「依附有」,就是「本體」與「附體」作下列分析︰
人是獨立主體,人便是「本體」。人是本體,因為人的「存有」是一個自立體,人是「自立的存有」。「存有」必須是自立體,才能夠是本體,因為一切屬於本體的都附在本體上,這個本體若不是自立體,而附在另一本體上,這個本體便成為附加體而不是本體了。人的「存有」是心靈和身體合成的「存有」,具有人所以為人的特性。人的一切內外特性都附在「存有」上。因此,「本體」拉丁文稱為substantia,意思是「站在下面」,就是站在一切特性的下面。人這個主體非常複雜,包涵的成份非常多。人有身體,身體有各種器官、有顏色、有高度、有重量。人又有心靈,心靈有理智、有意志、有感情、有天生才質、有天生脾氣。同時,人又有許多關係。這一切都是人所有的,都屬於人。身體和心靈為人本體的兩部份,其他一切,都歸屬於身體或心靈,稱為附體。按亞里斯多德的傳統,附體分為九類︰數量(quantity)、品質(quality)、關係(relation)、地方(或空間place)、時間(time)、狀態(state, position)、擁有(to have)、做(to do)、被動(to receive passively)。附體屬於本體,附加在本體上,都不能自立17.。
(3) 綜合而言,所謂「本體形上學」,乃在探究「是什麼」,問︰人、生命、精神、神……是什麼?認為「存有」(實有)有四個「超級特性」︰單一、真、善、美。因為存有是具體的個體,是一個整體(單一);是可認知的、自我啟示的、有光明的(真);是可追求的、是給予的、有愛的(善);是可欣賞的、有內在吸引力的、是型式的光輝(美)。而「存有物」,按多瑪斯的看法,抽象地說,是「存有」加「本質」,本質包括型(精神靈魂)與質(如物質、有機生命的肉身);具體地說,則是「本體」(實體)加「附體」,共十個範疇。
2.評價
——優點︰比較清楚,容易了解。某方面便於解釋信仰中的奧蹟,如基督的兩性一位、超性與本性,死亡是靈肉分離、三聖事(聖洗、堅振、聖秩)所留神印、恩寵等等。是牛頓(I. Newton, 1642 ~ 1727)、笛卡兒等人機械論宇宙觀的基礎。
--缺點︰比較靜態,屬橫切面的看法,不易表達世上較動態的一面,如生命、愛的臨在、過程、天主與受造物的實質關係,天主的內在奧蹟等等。把「關係」列為九個附體範疇之一,視「個體」為最後單位,難以配合今日原子科學的新發現︰「物」最終非單位(最小本體),而可能以「波」形存在,也難以描述從十四世紀以來日益重視的作用思想(萬物相互作用而形成關係網的基本事實),換句話說,本體形上學難以說明整個物質世界的基本意義。總而言之,本體形上學的出發點是哲學性的,而不是神學性的;乃基於人的理智思考,以哲理為基礎,而非以天主啟示為準繩,非由天主啟示而來。
(二)關係形上學
因上述缺點,許多神學家越來越肯定地走向轉為動態的「關係形上學」。這並不是否認傳統本體形上學的價值,而是因為思想典型的轉變,神學家嘗試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人的奧秘。
1.轉變
由前述本體形上學的評價可見,人尋求理解事實,無法久久停留在某一個思想典型中,一如古典音樂,是種音樂典型,當發展到高峰的時刻,勢必日趨僵化,而有新典型的開創。教會思想家吸收本體論哲學,經數百年的思考,漸呈枯竭,教外思想家一旦有新的發現,勢必轉面相迎。梵二大公會議即是教會面對新時代作的自我反省,從中,教會重新肯定了自己的使命—入世。神學思想界的真正轉變,就是不再以靜態的本體形上學為思想結構,而取動態的關係形上學作基本的思想範疇。此一思想範疇的轉變,乃是︰
(1) 在物質平面上,物理學領人看到宇宙不可測的作用關係網。在可見的物質世界裡,放眼望去,可看到許許多多的個別體,但自小而觀之,卻非真能見到該物的實體。
(2) 在生物的平面上,若問生命是什麼18.?可描述生命的現象,有吸收、有交往,以及物質的種種因素,如分子、原子、核子……都因生命而成為一個整體,基因含有整體生命的資訊……。但若再問,生命如何維持生物的特性?一個相互作用的關係網又顯現出來。
(3) 在人的平面上,可發現無量數的物質及有機生命因素更深地合為一體。由某一方面看,人是一個自立體19.,但若問自立體是什麼?會發現那是多種關係的交點,是接受與給予的中心。人並不是有個自立體來接受、給予,而是人本身即是與萬物與人與天主的關係。
(4) 在絕對奧蹟的平面上,問天主的存有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精神、是光、是真理、是生命、是無……若再問︰精神、光、真理、無……又是什麼?顯然是人靠經驗所做的描述。聖經若壹四8說︰「天主是愛」,愛又是什麼?愛是給予,是接受與答覆,是合一,此即天主內在三個有實在區別的對立關係。所以存有在絕對平面上,就「是」三個愛的關係。這就是存有非自立本體而是關係的思想轉變。
2.神學家的言論
(1) 巴特沙(H. Urs von Balthasar)說︰「在被『你』愛的經驗中,存有之光升起,存有與愛是同行並在的(Being and love are coextensive)。真正的神學思想乃由一個基本事實開其端︰天主愛中走向人,在愛中展現美的榮耀;自我給予的愛,以其內在之美為自己作證,吸引人來歸。20」
(2) 拉辛格(J. Ratzinger)提出聖奧斯定的名言︰「天主內沒有附體,只有本體及關係。21.」他說︰這是基督徒世界觀轉變的起始︰「本體形上學」之獨尊瓦解,而發現「關係」與「本體」同樣是基本的存有狀態22.。論到位格,他說,本體論只講︰天主是一個,表達不出基督徒與天主有交談、有關係的信仰經驗。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中,「關係」是附體,基督徒卻因天主自我啟示的經驗,把本體附體的思想擊碎,認出交談、關係與本體的同等。
(3) 卡斯柏(W. Kasper)道︰「當我們把天主決定一切之事實,說成位格的,我們也同時把整個存有說成位格的。這是了解存有的革命性轉變。至高的事實不是本體而是關係。對亞里斯多德來說,關係是本體的附體,他甚至視之為最弱的附體。但當天主啟示祂自己是盟約的天主,是與人交談的天主時,天主的名字就意味著︰祂是為我們,與我們在一起的存有。如此,關係實優先於本體,因為天主自由的轉向世界,轉向我們,是宇宙內一切本體的基礎。存有的意義,因此發現,不是存在於己內的本體,而是自我給予的愛23.。
(4) 艾柏林(Gerhard Ebeling)表示︰上帝的存有是面對著對象的(),是關係中的存有。在描述人的意義時,他說︰人是面對上帝、世界、自己的存有。換句話說,人的存有有三個特色︰(a)是在一起的,(b)是言語中的,是聆職、表達的,(c)是有責任的,有使命的,要實現其與萬物共生的本質24.。
(5) 巴特(K. Barth)說道︰和我們同在的上帝,是基督喜訊的中心,是走向我們的上帝;這樣的上帝不是狀況(state),而是正發生的奧秘(event)。論上帝之事,一方面要視為主體,同時也要講到關係25.。
3.綜合
(1) 「存有」是︰在一起,交往互通,在內,自我給予,自我超越,在自我給予中擁有自己,在為自己中超越自己,完全表達自己,完全回歸自己。
(2) 受造「存有物」是︰完全而徹底地依靠,站在天主面「前」,朝向天主,被天主召喚,在世間,與世人同在,在己內的表達,在答覆中,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在旅途中。
(3) 綜圖表與說明︰



本體形上學與關係形上學是互相補充的神哲學思想。中央箭頭有兩個方向,粗者表示由天主出發的思想,是說,由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蹟才能了解愛、精神、生命、能、物質,也指天主創造救援計劃中的意向次序或目的次序(order of intention)。天主願與萬物有愛的圓滿共融,所以願有達其目標的精神界、生命界、物質界。各界又有內在的目的次序︰精神界需要生命界的支持,生命界需要物質界的支持。反之,細箭頭表示由物質到天主的實現次序(order of realization)。就是說,在實現過程中,必先有富於極大潛能的開始,然後由之發展出物質界、生命界、精神界。
人包括物質、能、生命、精神、愛。位格包括精神與愛,在靜態與動態之精神、愛中,可清晰看出位格豐富的含意。人的理性內在五因素是︰經驗、了解、判斷、決定、行動,也有靜態與動態的兩面。藉著思想(思),人將萬物,天主接納於己內︰藉著愛(願),人由己內出發往萬物,天主而去,這是關係的兩面。
陰、陽,生命的兩個原理,靜態原理與動態原理,乃是相互寓居、相互滲透的。
研究反省題︰

    一.為何我們提出思想典型的轉變?

    二.中國思想傳統裡強調正統與權威,今日的中國卻已在思想的轉變中,你如何面對此一事實?

    三教會過去大體生活在單一的思想典型(士林神哲學)內,今日教會卻已處身多元的思想中,你一個讀神學的人如何以開放的態度建立自己的神學思想?

    四為何今日讀神學要注意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

    五有較靜態的本體論,有較動態的關係論,當二擇其一?或二者皆取?為什麼?

    六「關係」在本體論中屬「附體」範疇,在關係論中卻是事實的真相,若走向關係論,你認為最需要改變的是什麼?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 著.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