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徐錦堯 主講 |

 

72
神學論集
(1987)p.320-326
   

如何促進基督徒的倫理教育

 

徐錦堯 主講

譚璧輝筆錄

 


一 知:
我個人佷重視知識,我認為知識可以指導生活。藉著一些有系統的知識的幫助,例如系統神學,我們可以有新發現。當我在中學時代讀化學時,聽說科學家找出了許多化學元素,他們將這些元素編成表格,將它們分類,但是當科學家將元素填入表格時,發現缺少了幾個元素,於是他們按照規律去找,最後都找出來了。如果他們不知道這規範,可能無法找出這幾個元素;又因為有系統,他們才知道如何去找。所以我認為系統是很重要的。
神學的重要性在於幫助我們反省我們的宗教生活,指出我們該朝哪個方向發展我們目前的宗教生活。
倫理教育該注意四個條件,缺一不可。過去我們說知、行,現在,我要加上情、意,便是知、情、意、行。
我們目前的道德問題與人文科學,自然科學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這方面的知識常常影響我們的判斷,更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例如我們現在常談到基基團(基層基督徒團體),如果我們不懂人際關係,不懂人的群體關係,便很容易失敗。我們應該學習如何組織一個小團體,探討什麼是成功的因素,什麼是失敗的因素,這一切都是必要的知識。過去我們認為,組織一個家庭,只要父母愛子女,供給他們足夠衣食便好了,而現在我們知道,如果家庭中的成員不懂如何溝通,便會造成一個破碎的家,因為許多小毛病常構成溝通方面的大困難。我們滿腔熱忱的要組織一個模範基督徒家庭,但是如果我們不懂溝通的技巧,無論我們唸多少經文,也無法達到彼此的溝通。假如我們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是鼓勵他們主動,如何期望孩子們能主動呢?同樣,若以對孩子或對小學生的方式教育群眾,我們的群眾便很難有民主的性格,很難自動自發。假如我們整個的生活方式都不許他們主動,我們怎能期望他們主動呢?一個父權的社會無法產生主動民主的大眾。例如移民的情形影響了我們的社會國家及教會,但是如果我們說移民不好,這不會有人相信的,我們必須了解移民是什麼?移民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是落後國家的人民遷移到已開發的國家去,其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從觀念上來說便是,我帶著我的財產與才能,到另一個富有的國家去,我原先所具有的責任感,國家意識,理想等,也都隨移民而消失了。對基督徒而言,移民是很大的諷剌:我將自己的才能,財富搬到另一個國家去,而留下一個更殘破的社會給我的兄弟姐妹們來承擔。今天大家都稱兄道弟,明天大難臨頭,各奔東西。移民也表示我們不信任歷史的主人,我們的安全感沒有建立在天主身上,我們更信任自己的財產和一個更富強的地方。如果我們都知道這些,則移民就不會成為風氣,移民者也不會如此神氣。由此可知,基督徒的責任感與知識有關,自私的心理常影響人的生活態度。
我們應該知道,單單好的願望,有時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妨礙解決問題。有些好好先生做了某些好事,卻阻擋別人去做更好的事。社會的進步不在於我們是否做了好事,而在於我們是否做了更好的事。因此做得好或不好,並不是問題,我們應該問的是在天主的召叫下,我們是否要做得更好,要做得更有效?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社會與教會中,上智與下愚的分別愈來愈小。過去的社會,由於教育不普及,英雄豪傑是很突出的,因為他們是少數具有某些知識或才能的人。現在英雄愈來愈少,這是好現象,因為一般大眾中的英雄愈來愈多,最後,全民都是英雄。在教會中、在學校中,我們應該實行全民教育。
我們應該努力使我們的生活印證天主的聖言,也讓聖言指導我們的生活。
我們必須從因果關係,宏觀的角度、多元的角度來觀察時代的事件。
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時,便會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是東西方的問題,與南北球的問題。南北球是貧富懸殊的問題,東西方是兩種意識型態對立的問題。貧富的問題是漠不關心的問題。意識型態對立是分彼此的問題。由於我們分彼此,所以世界亂到現在;由於不關心,所以有很多人挨餓。十多年前,季辛吉說,十年後世界上不應有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人類已有足夠的財富及進步的科枝以改變世界貧窮的面貌。當時全世界有三億挨餓的人,而現在卻有八億飢民。人類愈進步、挨餓的人愈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罪是彼此不關懷,互相對立,因此基督徒最重要的任務是關懷別人,不分彼此,並且還要設法填補彼此之間的鴻溝。
所謂不分彼此,並不是不分是非,因為有些事並非是與非的問題,我們所要問的是究竟何者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何者並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我們要使分的東西愈來愈少,合的東西愈來愈多,這就是我們教會所講的和好。和好不是誰該走到誰那邊去的問題,而是兩邊彼此愈走愈近。由世界上所發生的大事,我們便知道教會努力的方向是什麼,我們要由多元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我們便領悟到,任何真理都具有很多面,我們必須要從別人的角度來看真理,我們也要幫助別人由我們的角度來看真理,這便是真正的交談。
在教育我們教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價值澄清,就是常常幫助別人在多項選擇中作選擇。一個成熟的倫理人必須具備務必性、意義性、主動性。他知道他所選的,更重要的是他已經考慮過其他的選擇後才做這個選擇,這才是真正的選擇。如果你不知道其他的選擇而做了一個選擇,這或許不能算為選擇,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而且是不得不選,這便不是出於內心的自由。我們應該教導我們的教友,使他們知道,在有關倫理的事情上常常有超過一個以上的選擇。

二 情:
祈禱是對於情的很好的訓練,例如在祈禱中有感恩的心情,有後悔的心情,而不是只感謝某種東西,或對某件事感到後悔。人的經驗是一種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某一種東西。在非宗教方面的經驗,我們可以分享、體驗、多看多聽,孟子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當我在法國露德服務時,有一次與別人一起殺一頭豬,我的任務是用盤子接豬血,並且要用手去攪動它,以免凝結。豬血的腥味及豬的叫聲,使我三個月不敢吃豬肉。情是出自經驗,而經驗是很重要的,有了經驗,就會思考慮一些問題,或對某種現象提出問題。我們不能只住在象牙塔中,若是我們住在那裡不出來,便不能感覺到世界的問題。

三 意:
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生活,特定的生活方式,都能鍛鍊我們的意志力。忠於小事,也能鍛鍊我們的意志力,群體壓力,集體推動力,也能產生同樣效果。因此在意志的訓練上,不要只靠自己,也要靠朋友。
良好的訓練計劃也很重要,因為其本身便是一種意志的訓練。
比賽、競技都是很好的鍛鍊,如果能在這方面面對困難,則我們也能在生活上面對困難;如果我們能在這方面爭取勝利,也能在其他方面爭取勝利。
在參與集會時,要表明立場,要解釋自己所說的話,要保護自己的論點,不要莫測高深的坐在一旁觀看。我們要學習,也要求進步,我們要把自己所學的一切整理出來,變成文字,或變成語言,這一切對自己意志力的訓練是很重要的。我們要鼓勵教友們多發言。

四 行:
良好的環境對行很有幫助。中國文化以及宗教人士多多少少有些唯心論的傾向,他們主張意識創造環境,意識創造存在。而唯物論正好相反,唯物主義者主張存在創造意識、存在創造環境。我們不採納唯物論的主張,也不要過分相信唯心論,不要認為把心弄好了,其他問題便都會解決,不要過分相信內聖之後,便一定會外王,當然外王者最好是內聖者。
良好的環境有利於行,遠大的理想,正確的人生觀也有利於行。我們應教導教友及青年具有理想,不要只看自己,只想自己的堂區,只為自己的小團體設想。
惡表是可怕的。但是我們更要知道好榜樣的重要性。每個好榜樣都是一個邀請,我能做,為什麼你不能做呢?若沒有這樣好榜樣,世界就不堪設想了。好榜樣如同中流砥柱,是極為重要的。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倫理生活都是黑茫茫的一片,而好榜樣是告訴別人,生活並不一定是如此。因此,我們要鼓勵教友拿出勇氣來,過一種與一般人不同的生活,使看到的人說:「這種生活是可能的。」
此外,也要在團體中成長,有人說,我們的思想、價值觀都是在團體中形成的。假如這個世界是如此反基督、反倫理,那麼我們必須在我們的世界中有一個團體不反基督、不反倫理,如此在這種環境中,我們才能創造我們倫理的性格,倫理的思想,倫理的行為。
宗教生活中的禮儀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的禮儀能陶冶我們的性格。例如我們不僅在彌撒聖祭中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也應該使這種感恩之心滲透我們整個的生活,使每天的彌撒成為每天生活的預演。禮儀提供我們預演人生態度的機會。

五 在行動和反省的交替中成長:
我們該在行動的反省中成長,每一個行動都要幫助我們反省,每次反省後,該有新的行動,然後再反省,再行動,我們要不斷幫助教友做反省,在每次聚會中,告訴教友我們要什麼,每做完一件事,要由信仰角度來反省,想想從家庭,從社會的角度,我們做些什麼?我們是否能做其他的事?如此不斷的反省,我們才能成長。

六 對一名教友而言,正確的信仰生活實踐,就是他的倫理教育:
這倫理教育具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教友具有基本信仰及人生態度,他要覺醒,不要再以自我中心作為生活態度。若常以自我為中心,則不可能醒覺。二是要開放,不要具有偏見,要在生活上接觸對方的生活,思想,言論等。要有受教的心,要樂觀。樂觀的人由一切困難中看到可能性,悲觀的人由一切可能中看到困難。我們應是樂觀的,因為這個世界,在天主的照顧之下,一切都是可能的,所以我們由一切困難中看到可能。
群居,就是我們深信,我們與人在一起、與世界在一起。因此最重要的是經常與人交談,並且願意去愛。我們要具有基本的人生態度,具有基本的能力,學習並掌握倫理生活的技巧,若沒有這種技巧,我們便不能實行我們的倫理生活。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