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鄒保祿 著. |

 

71
神學論集
(1987)p.129-137
   

天主教政治思想發展史

 

鄒保祿

 



前 言
國父 孫中山先生說得好:「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天主教的政治也是如此。它照顧全世界人民的事,它的範圍不限於一個國家的人民,而是整個世界人民,因為耶穌基督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 瑪二八20 ) 。天主教就是實行耶穌基督的理想。所以它在世上必會與人類產生政治的關係。本文以歷史的觀點來探討它的政治思想。

甲:初期教會
在歷史的過程中,教育總不忘耶穌基督的教訓:使萬民走向祂。
起初,耶穌本來只注重個人的精神生活,祂要超越現世、重視未來。對於現實的政治比較消極,原則上是妥協的:「凱撒的還給凱撒,天主的給天主」 ( 瑪十八36 ) 。不過在這種妥協中,仍表明它的立場。這句話,使教會以後能置身於國家之外,有權管轄人類精神生活,且使政治二元化,這對於歐洲政治史和政治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自耶穌升天以後,教會在聖伯多綠領導之下,一日千里;然而政府的迫害更加嚴厲而殘酷。伯多祿和保祿等人主張服從政府,以維持宗教的存在。伯多祿說:「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從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賞善罰惡的官員」 ( 伯前二13 ) 。
聖保祿使徒也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應當順從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立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招刑罰」 ( 羅十三1~2) 。
這種「君權神授之說」是中古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來源。

乙:中古世紀
自君士坦丁大帝給予教會自由後,教會一躍而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教會也因此擁有龐大的財產和政治勢力。教會的思想也成為西方社會思想的主流,這時教會與皇帝的職權漸漸產生密切而複雜的關係。代表當時政治思想的有三位著名的?父:
(一) 聖盎樽羅修 (St. Ambrose 333-397)
他曾任米蘭主教。當時羅馬皇帝也在米蘭,他曾與皇帝瓦倫弟尼 (Valentinian 364-375) 和奧多修 (Theodosius 379-395) 發生爭執。他是第一位力爭教會在精神專業上有獨立權的人。他也承認政府統治者的神聖性:認為教徒應該服從政府;但是假使政府的統治者犯了嚴重的罪惡時,他會被教會所懲罰:「皇帝是在教會內的,並非高於教會之上的。」
聖盎博羅修也就因此理想而與皇帝狄奧多修發生衝突,因為皇帝在得撒洛尼殺害了無數無辜,被拒進入教堂,直到他懺悔己罪為止。總之,自從聖盎博羅修力爭之後,政教的範圍也漸有劃分:於是世界上有了兩個政治的機構。
(二) 聖奧斯定 (St. Augutine 354-430)
他是一位著名的神學家和思想家,他的名著「天主之城」是教會政治思想體系的巨著,中世紀和現在教會視之為至寶。
在這本書中,他最大的貢獻是「基督教王國」的觀念。他認為人生來就有兩方面的發展:一是物質,一是精神。前者應受他所在的國家政府所管理,而後者屬於天主之國。
聖人認為物質的國家祇管理人性低等的活動,如人類的慾望和財產關係。天主之城使人類可以得到精神的救援。為此前者是屬於撒殫的,表現於世界如羅馬帝國;後者是屬於耶穌基督的,即基督王國。他認為世界的歷史就是這兩種社會的鬥爭史。最後勝利是屬於天主的。
教會是一種有組織的制度,也是一切有信仰人的合一。所以按聖奧斯定的看法,政府祇是教會所需要的世間強制武力。國家必須以維持「公道」為重。假若國家沒有公道,那麼政府就等於一群強盜,但是一個公道的國家,必是基督教的國家,因為公道就是給每個人以其應得的東西。假如一個國家連上帝所應得的信仰都不能給祂,怎能稱為公道呢?所以按他的主張,在教會未誕生之前的國家,不能稱為完全的公道國家。在基督教會誕生之後,真正公道的國家必須信仰基督教會,因為教會的組織才是社會的目標。
聖奧斯定的政治思想影響到後來的政教衝突。教會加以採取,作為教會高於政治的理論,但是政府也採用他的思想作為藉口,認為政府負有神聖的使命。
(三)? 聖額我略一世教宗 (St. Gregory I, 540-604)
這位教宗不僅是一位神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教宗的政治權力可說是從他開始的。當時羅馬教會聖伯多祿財產增多,他以一個聰明的方式來掙取利潤,以救濟羅馬的種種災難,不久他被羅馬人稱為政治領袖。
他的政治主張如聖保祿使徒所說的:不論統治者的好壞,我們都當服從。因為好的統治者是天主對人類的報酬,壞的統治者是天主對人類的懲罰,所以基督徒對於任何統治者都不應抱怨,更不應有積極的反抗。因為統治者是天主所派遣的,反對統治者就等於反對天主。
額我略不僅如此主張,也如此行動。這可從他致皇帝的信函上看清楚。皇帝如違反教律,教會只能勸告,不可採取任何硬性手段。統治者只向神負責,不必向人民負責。他勸告主教們,不可批評統治者,僅須使統治者明白,如果他們不聽從教會的勸導,會受到神的處罰。
總而言之,額我略繼承保祿的思想,主張君權神授的觀念。

丙:中世紀中期的教會政治思想
以上所說三位的政治思想到了中世紀中葉已發展成三個不同的政教關係:
(一) 政治平等
這可以但丁 ( Dante 1265-1321) 的思想為代表。
但丁生於十三世紀末的佛羅倫斯城。當時的佛羅倫斯是一座商業都市。公元一三零零年,但丁任佛城市議會議員。他的家族本是貴族,屬於吉爾福黨派 (Guelphus),但丁本人卻同情基伯林派(Ghibellines) 。一三零二年教宗波尼法八世協助吉爾福派打敗了基伯林派,但丁逃亡國外。一三一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率兵進入意大利,驅逐吉爾福黨,但丁方才回國。
在他流亡時期,撰寫了「帝政」一書,主張意大利應由神聖羅馬帝國統治,才能得到和平及幸福。他攻擊教會的權力以提高政權,使政教兩權處於平等的地位。他不主張民族國家,而主張世界帝國 ; 不完全反對教權,而只要求政權與教權平等。
按但丁的想法,人類的目的在於要求兩種幸福:一是物質的,一是精神的。精神的幸福乃以地上的幸福為前提。他認為皇帝的權力直接來自上帝,而非由教宗授與,因此政教兩權自應處於平等的地位。
(二) 政在教之下
聖多馬斯 (1225-1274) 是中古時代最偉大的神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受到聖奧斯定學說的影響,主張尊敬?權。國家應附屬於教會之下。他認為基督教會是一神教,按其教義而言,宇宙是由唯一的上帝統治,世上萬民在精神方面應受唯一的教皇統治。在物質方面則由皇帝統治,羅馬教皇擁立奧多一世 ( 九三六—九七三年 ) 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令他統治全歐,就是實行這種思想。
在聖多馬斯的「君主之治道」 (Rules of Princes) 書中表示:為使精神事務離開世俗事務起見,精神事務不應歸於政府管理,而應歸於教士治理,尤其是羅馬教宗。因為神聖的事務最先是由耶穌基督所管,而後是由聖伯多祿的繼承者—教宗所代管。所以所有君王均要服從教宗,如同服從耶穌基督一樣。
從此得知,聖多馬斯也因教權的伸張;保持教權高於政權的思想。不過君主在世俗事務上, 還是最高的權威。如果君王是一位基督徒而有叛逆的行為,教宗可革除其教籍,停止人民對他服從的義務。
(三) 政在教之上
馬西遼(Marsilivs of Padua 1270-1342) 是中古時期的偉大思想家。他的「和平的衛護者」 (Defensor pacis) 可說是中古末期的偉大著作。
馬西遼不但反對教權,也反對政權的專制,而主張民主政治。他用民主政治來打擊教宗的專制作風,進而主張教會的權力不在國家之上,也不與國家平等,而須在政權之下。
他認為教會只能鼓勵人民的信仰,勸導人民走向正路。國家制定法律監督教士如何管理教堂,教會的土地應歸國家所有。
由於這些思想,中世紀的政教衝突便展開了。額我略七世與德王亨利四世的爭執就是其中之一。

丁:近代教會政治思想
中世紀之後,教會的政治思想業已鞏固,到了近代,我們可從諸位教宗的文獻中得知一些觀念。
(一) 「漫長的狂暴」 (Diufurnum illud 1881 June 29)
這道通諭肯定而且證實權力來自天主,以對抗權力來自民意或民約的說法。這一點在政治學上的影響是很重大的。
(二) 「永世弗替」通諭 (Immortale Dei 1885 Nov. 1)
這道通諭說明宣揚天主及其教會對人類社會,尤其國家、所有權柄,以對抗踐踏天主統治及輕視教會神權的新法,而以公教原則建國。新法的精神主要在否認天主在社會國家內的地位和權利,而以民意為國家及其權力的來源。
(三) 「自由」通諭 (Libertas 1888 June 20)
國家的宗旨及其存在的理由,便是國民的公共福利。形成公共福利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便是自由。教宗良十三世在這道通諭解釋真正自由的意義。
(四) 「公教原則」通諭 ?(Safientiae Christianae 1890 June 10)
這道通諭談到教徒的政治生活、良好的信友一定是優良的國民,愛護教會的信友也是一位好國民。
一個健全的社會需要國家的組織,但更需要教會真理和正義來維持其存在與秩序。國民的任務固然不可不注意,但信友生活尤不應忽略。因為國民是枝葉、信友是根蒂。教宗勸導信友修美德便是訓練優秀國民的捷徑。
(五) 「預許救主」 (Divini Redemptoris 1937 March 19)
碧岳十一世在此過諭中,以教會正大光明的道理來對抗共產主義的虛偽原則及其宣言,他以慈父的心腸提醒信友們要多祈禱,求主光照他們的心靈,使之脫離導致毀滅的坎坷歧途,而明認耶穌基督為人類唯一救主。
最後,教宗特別將教會對抗共產主義及無神論的運動置於大聖若瑟的庇蔭之下。
(六) 黎明曙光 (Noll, Alba 1941 Dec 25)
在聖誕節的廣播詞中,碧岳十二世指出戰亂的原因,以及和平五項基本條件。希望各國顯要,在訂立協約時要以和平為目的。

教宗的五項和平條件是:
a. :尊重各國的主權。
b. :尊重少數民族。
c. :各國分享地上財富的權利。
d. :組織世界機構。
e. :重視精神因素。


(七) 「萬古常新」 (Con Semper 1942 Dec 25)
在這篇聖誕節廣播詞中,碧岳十二世針對當代的弊病強調以下三點:
a. :和平的主要因素是尊重天主給社會制定的秩序。
b. :維持這秩序的首要步驟,是承認天主為社會第一原因和最後基礎,而且承認發展人性是天主給國家指定的主要宗旨。
c. :國家的一切活動,尤其立法權的運用,在於遵守自然法,而且其執行以發展人性為目的。
(八) 「良善與慈愛」 (Benignitas of Humanitas 1944 Dec 25)
碧岳十二世首先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各國帶來的種種惡果描述了一下,接著便談到戰爭的殘酷無情及其造成的普遍浩劫,如何加深人們對民主觀念的認識。同時也強調教會如何是人性尊嚴和真正自由平等的捍衛者。
(九) 「和平之聲」 (Ecce Ego 1954, Dec 25)
在這篇聖誕節文告中,教宗提到如何建立真正的和平。他主張真正和平是由於敬仰天主而得到的。他批評現代人對經濟萬能的看法,以及國家主義的盲目崇拜。他認為重視倫理法、自然法以及公教觀念,如此才能使人們走向和平的道路。
教宗們的這些過諭和文告給現代人們對政治的觀念一個明確的答案。

戊:梵二的政治思想
我們可從梵二的「信仰自由宣言」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看出教會的政治觀念。
首先,它說:「人有信仰自由的權利。此種自由在於人不受強制。在宗教信仰上,不得違反其良心行事……人人負有道德責任去追求真理,尤其有關宗教的真理」 (1) 。
「政府不得以威脅恐嚇或其他方法,強迫國民信奉或放棄任何宗教,或阻止進入或脫離一個宗教。凡用武力在整個人類,或某一地區,或某一個團體,消滅或禁止宗教時,更是違反天主的旨意和個人與人類大家庭的神聖權利」 (6) 。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很具體地說明教會對政治的看法。
1. 教會關懷現代的政治生活 (73) 。
2. 教友應參與政治生活,尤其妥善地運用其自由投票的權利和義務 (75) 。
3. 教會認為那些為服務他人而獻身於國家,並接受公務員責任者,是值得尊重的 (75) 。
4. 教會不能與政府混為一談,也不與任何政治體系糾纏在一起:因為教會是人類超越性的標誌及監護者 (76) 。

結論
從以上所述,可將天主教政治思想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1. 萌芽時期:即由教會初期至君士坦丁大帝即位為止:約三百年時間,教會的政治思想處於一個被動和不清楚的階段。
2. 發展時期:即從君士坦丁大帝給與教會自由後,教會處於領導的地位,積極且主動地關心全歐的政治。
3. 成熟時期:自中古時代至今。教宗的政權雖然失勢,但更看清它的方向,以言以行督導人民關心政治的事務。
最後,我願以梵二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論:「教會忠實地遵守福音原則,而且履行其使命於現世。其使命是:助長並提高人類社會中所有的真、善、美,並為天主的光榮,而加強人世間的和平」(教會在現在世界牧職憲章,76) 。
天主教的政治思想就是使全人類和諧地走向基督。

主要參考書:

1. 西洋政治思想史:逯扶東著:三民書局,一九七九年 ; 薩孟武著:三民書局,一九七八年。
2. 論公教政治思想:韓山城編譯:思高聖經學會,一九六五年。

 

 

本檔案未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