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趙一舟 著. |

 

68-69
神學論集
(1986)P.193-212
   

禮儀革新在台灣——回顧與前瞻

 

趙一舟

 


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頒布了「禮儀憲章」——禮儀革新的藍圖。到今年已有二十一年了。為了紀念這項劃時代之文件的公佈,並為了評估與檢討二十年來禮儀革新的成果與缺失,教廷禮儀部曾於前年 (一九八四年) 十一月在羅馬召開了一次全球性的禮儀大會,召請各國及地區的主教團禮儀委員會負責人、各地的禮儀專家與學者,偕同教廷聖禮部的各位職員,共同做了為時五天的研討與交談,使人對禮儀革新在全球各地實施的情形有一概括的了解。大會檢討了五項主要議題:1.禮儀語言與禮書的翻譯;2.禮儀對各地方文化的適應;3.禮儀與牧靈工作的配合;4.平信徒在禮儀中的角色;5.各地方所特有的其他禮儀問題。最後附加一項涉及聖禮部的問題:各地方教會對聖禮部的期待。從各地主教團所做的簡報中得知,二十年來,禮儀憲章的實施的成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但大致說來,對於禮儀革新的方向都予以肯定。在實施的過程中,所有的偏差,應予以糾正;所發現的缺失,應予以補充,尚有未完成的部份,應繼續進行。革新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也永遠不會全部完成,因為科技文明日新月異、時時在變、社會生活也隨?在變……而且一切都變得很快。禮儀是為人的需要、為人的利益而制訂的 (註),自當時時隨時代的變遷與需要做相當的適應。這也是羅馬禮儀大會大多數主教團代表對禮儀革新所?調的重點之一。
從普世教會,現在讓我們回到我們的地方教會,對禮儀革新二十一年以來在本地實施的情形做一次回顧、一次反省、一次評估,以便對禮儀革新尚未完成的工作,作更有效的對策,使禮儀革新更迅速地達到其理想的目標。
註:教宗保祿六世:「禮儀是為人類而制訂,而非人類為禮儀」(在梵二會議期間講話,一九六二,十月廿二日。)

一、梵二與禮儀革新
為了使我們了解禮儀革新的意義與重要性,不得不從梵二大公會議談起,在此只簡要地提出幾個重點。
(一)重估禮儀在教會與信友生活中的地位
梵二大公會議的召開,首先研討的問題就是禮儀的問題,可見大公會議對禮儀的重視。大公會對禮儀的意義 (本質) 和其對整個教會的重要性,作了深度的研討,重要的決定與聲明,讓我們對禮儀有正確的認識並且予以重視。
禮儀不僅是純粹表面的、外在的禮儀,而是生活,是具有生命力的活動。教會透過禮儀活動 (生活) 繼續實行主基督的救世工程 (禮6),使基督在教會中、在教友身上的臨在具體化 (禮7)。禮儀是基督大祭司與教會結合執行其祭司的職務,因此是最卓越的神聖行為,教會的任何其他行為,都不能以同等的名義與禮儀的效用相比 (禮7)。
禮儀雖非教會的唯一行動——因為除禮儀外,仍有傳教、牧靈等工作——但「禮儀卻是教會行動所趨向的頂?,同時也是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禮9~10)。禮儀憲章中對禮儀的重要性這種肯定與聲明,為整個教會生活非常重要:教會的各種活動密切相關,而禮儀生活佔有關鍵地位,它是頂?、是中心、是一切力量的泉源,是人之聖化的主要泉源。以前教會(包括神學)似乎過份強調禮儀(聖事禮儀)的事效:是否有效地成為聖事、領受了聖事,而經常忽視各種禮儀標記(經文、禮節等)所具有的潛能,不知去發揮、運用;因而導致禮儀與其他教會活動的脫節,禮儀生活與靈修生活的不諧調(參閱「禮儀革新與靈修」,神學論集 44. 頁二三七~二四三);有不少人通常只把禮儀,如彌撒…看做許多神修課業的一種,與玫瑰經、苦路經等列於同等地位,或至少彼此毫無關連,甚至有人把一些對聖人聖女的九日敬禮看得比主日彌撒更為重要。禮儀憲章促使我們對教會的整個生活,作一徹底檢討,使各種活動(傳教、靈修、牧靈……)歸到其應有的位置,恢復禮儀應有的崇高與重要地位。

(二)梵二禮儀改革的理想與方向
禮儀既然如此重要,不應該使禮儀只掌握在聖職人員手中,成為聖職人員的「專利品」(平信徒只能「望」或「聽」),而應該使所有信眾「在禮儀中確能獲得豐富的恩寵」(禮21),這是大公會議進行禮儀革新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來,這目的主要是牧靈性的。為達到此目的,大公會議決定對教會禮儀進行多方面的整頓和革新:

甲、經文方面
1.經文內容豐富的禮儀:舊禮中許多經文(如集禱經、頌謝經、感恩經等)在內容與神學等方面是貧乏的、乾枯的。因此有經文的重編與充實,尤其聖經選讀。
2.使基督子民易於理解的禮儀:舊禮具有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禮節與經文為一般信眾多屬奧秘,不易理解。因此有禮儀語言規定的放寬,全部禮儀可用本地語言舉行。
乙、禮節方面
1.樸素而高貴、簡短而明瞭的禮節:無疑的,舊禮過於繁複,除非專攻禮儀學的,不易了解,因此梵二大公會規定,禮節宜適合信友的理解能力,通常不應需要許多解釋(禮34)。
2.具有多種適應的可能性的禮節:舊禮對所舉行儀式的細節均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到處一致,不得任意變更。新禮為了適應具體情況與牧靈需要,而有變通的可能;其至在不同文化地區可對禮儀做更深度的適應(禮35、37~40),即禮儀亦有適應本地文化的可能。
丙、執行禮儀者方面
1.表現出團體性的禮儀:舊禮無論就主禮或參禮者方面來講,均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而禮儀本質是上下有序的團體性的行為,因此,新禮強調團體舉行禮儀的理想。(禮26~27)
2.大家依個別角色主動參與的禮儀:舊禮通常均由主禮者一人「唱獨?戲」,一般教友均是被動的,很少參與感。為了表達禮儀的本質,也為了使教友從禮儀中獲取最大的益處,新禮特別強調禮儀中的分工合作,要教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14、28、29~31)平信徒也有其固定的角色。
為了配合禮儀整體革新的理想,大公會議也為舉行禮儀的時間(禮儀年度)、空間(聖堂建築等)以及與舉行禮儀密切相關的聖樂、用品,均制定了修訂或革新的原則及指示。(禮102~130)。

(三)梵二禮儀革新的實施
甲、實施革新的機構
禮儀憲章頒佈後,立刻成立了一個中心機構,稱為「禮儀憲章實施委員會」,由一位樞機作主席,邀請了教會各地的禮儀學者、專家、以及一些牧靈工作者,分組研究禮儀各部分的革新工作。直到一九六九年,聖禮部改組,禮儀的重整工作才由聖禮部接管,前述委員會則變為聖禮部的一個特殊委員會,專司革新禮儀的工作。
在地方教會中,依照禮儀憲章的指示,管理禮儀事項的機構是各地區的主教團(禮22),此主教團最好特設一禮儀委員會,研究與實施禮儀的革新、以及推動禮儀本地化的工作(禮44)。同樣,在每一個教區應設有教區禮儀委員會,在主教指導下,推行禮儀活動(禮45)。
乙、聖禮部的幾項主要工作
1.新禮書的編訂:這是一項耗時費力的龐大的工作,因此各種禮書的出版都是陸續的,禮儀憲章的公佈到今天已經有二十二年了,仍有部分禮書沒有完成。聖禮部所修訂的新禮書仍以拉丁文為禮儀用語言。茲將聖禮部二十年來所出版的主要拉丁文禮書臚列如下:
1.彌撒禮書:
1.Missale Romanum(彌撒經書):不包含聖經選讀。
2.Lectionarium(聖經選讀):包含彌撒用的所有讀經、答唱詠、福音前歡呼詞。本書共分三冊。
3.Missale Parvum(小型彌撒經書):為旅行用。
4.Preces Eucharisticae Pro Missis cum Pueris et de Reconciliatione (兒童彌撒及修好彌撒感恩經)
5.Graduale Simplex (彌撒歌詠集):為歌唱彌撒用。
6.Missale Romanum cum Lectionibus (信友用彌撒經書):彌撒經文與聖經選讀編排在一起。本書共分四冊。
二.聖事禮書
每件聖事禮書均以單行本方式出版,洗禮則分二冊:一為嬰兒洗禮,一為成人洗禮。因此聖事禮書共有九本(包括殯葬儀式)。
三.聖儀禮書
1.Ordo Professionis Religiosae (會士發願禮典)。
2.Ordo Consecrationis Virginum (貞女奉獻禮典)。
3.Ordo Benedictionis Abbatis et Abbatissae (隱院院長祝福禮典)
4.Ordo Benedicendi Oleum…(祝福聖油儀式)
5.Ordo Dedicationis Ecclesiae et Altaris (教堂與祭台奉獻禮典)。
6.Rituale de Benedictionibus (各種祝福禮典)。
四.其他
1.Liturgia Horarum (日課)。
2.Caeremoniale Episcoporum (主教行禮規則)。
仍有一些次要禮書,共計四十餘冊。(詳細名單請參閱「主教團月誌」93.:禮儀革新在台灣)。
2.監督新禮實施情形:審查與批准新禮書的各種語言的譯本,以及所進行的禮儀本地化工作。頒布與禮儀革新有關的指示……自禮儀憲章公佈後,聖禮部陸續發佈了不少有關禮儀的文件,通常刊登在聖禮部每月出版的「月誌」(Notitiae)中。

二、禮儀革新在台灣——回顧
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革新與特里騰大公會議的禮儀革新在實施方面有兩個顯著的不同點:後者所出版的禮書 (彌撒經書、日課、聖教禮典、主教專用禮書) 不需要翻譯,因所有禮儀均用拉丁文舉行;同時,該次禮儀革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謀求禮儀的一致化,因而沒有所謂適應的問題或禮儀本地化的問題。而梵二後的新禮書在質在量上均較豐富得多,而由於禮儀語言的本地化,這些禮書均需譯成各地方語言,這為很多國家或地區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同時,禮儀適應本地文化的問題,在每個地區也需要去研究與推行。這是梵二禮儀革新的實施所面臨的一些前所未有的問題。因為梵二禮儀的革新,不僅是把拉丁文換為本地語言的問題。
禮儀革新在台灣二十年來的經驗給我們不少啟示與教訓。我不想把主教團禮委會這些年來所做的工作再做流水賬式的報告(大家可參閱「主教團月誌」93.),只願提出幾個重點與大家共同做一次回顧與反省,好使我們的禮儀革新工作能穩妥地向前邁進。

(一)翻譯與編印禮書的工作
甲、所完成的工作
拉丁文禮書陸續出版後,每地區的教會首要的工作就是儘速將其譯成本地語文。拉丁文是大家公認的一種難的語言,中文也不簡單,翻譯的工作是非常艱苦的。禮書非比一般書籍,譯文不僅要忠信,而且要適於朗誦。譯稿完成後,打字、排版、編印等工作,也與一般書籍不同,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感謝不少聖職弟兄以及其他人士的合作,我們已將重要的禮書譯成國語:
彌撒經書:所譯經文經過多年的試用,又經多人合作修訂,蒙主教團批准和聖禮部認可後,終於出版了全部彌撒經文,分三冊出版(第一冊:主日彌撒;第二、三冊:平日及聖人慶節彌撒)。此三冊又分大型本,為主祭用;小型本,為信友用。
聖事與聖儀禮書:聖洗、堅振、告解、婚姻、聖秩、病人傅油等聖事禮書均於最近十餘年內前後出版。「聖體敬禮」、「與主相契」是最近出版的有關聖體聖事的禮書。此外也出版了「殯葬儀式」、「袖珍聖事禮典」、「祝福聖油儀式」等聖儀禮書。因此,目前所有重要禮儀均能以國語舉行。
日課經:是教會的祈禱手冊,它不再是聖職人員的專利,教會也鼓勵教友誦唸,因此,先為教友,修士、修女出版了一冊縮本日課「每日禮讚」;為聖職人員則出版了「每日頌禱」,分為三冊。
仍有幾本拉丁文禮書尚未曾翻譯,或正在翻譯中,還要假以時日才能出版。
乙、對編譯工作的反省
翻譯的困難:上面已略為提及困難的主要原因。通常一本拉丁文禮書出版後,就邀請幾位聖職弟兄分工合作,分擔一部分的翻譯,全部譯完後,主編仍須校對並加以整理,作為初稿,再打字油印,分給各主教及禮委會各委員校訂和指正。然後編譯組再加整理,認為無大問題後,再交主教團批准。批准後,付印以前,譯稿仍須先呈羅馬聖禮部取得「認可」。這雖是一條很怪的法律,但聖禮部似乎仍然堅持。翻譯的主要困難不在此繁複的程序,而在於拉丁文本身的難懂,或譯者語言能力的不足。
翻譯人才難求:老一輩的聖職弟兄雖然都學過拉丁文,但多未曾受過翻譯的訓練。同時,除通曉拉丁文外,對本國語文也應具有相當的造詣。這類人才的缺乏是編譯工作上的最大困難。教會長上是否曾想到培養這樣的人才呢?
在種種困難下,禮委會完成了以上所說的主要禮書,但我個人並不滿意,相信有不少的人對禮書的譯文也有不少的批評。禮儀用的語言應該是美的,我們禮委會編譯組曾在譯文的信、達方面,盡了最大的努力。當然仍有許多缺點或錯誤,還需要各位方家指正。禮儀是大家的事,人人有責,使我們的禮儀語言更相稱對天主的敬禮。

(二)對本國文化習俗的適應工作
禮儀憲章(37~38)聲明,只要不涉及信仰及全體公益,教會在禮儀上無意嚴格地要求一致化;只要保全羅馬禮儀的基本統一性,在修訂禮書時,應為不同的地區或民族留下合法的差異和適應的餘地。
禮儀憲章這段聲明給禮儀的本地化工作提供了廣?的園地。世界各地教會,尤其在傳教區,都在進行此種適應工作。從各地的報告中,可窺知這種工作所遭遇的困難,但多少也有些許的成果。就我國方面來講,由於將大部分精力投入了翻譯與編印禮書的工作,而對禮儀的適應問題並沒有給予應有的注意力。十年前,主教團曾經指定了四個實驗與研究中心,進行禮儀本地化的工作,但由於缺少適當的領導人才,這些中心仍未發揮顯著的功能。四年前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又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特別研究禮儀適應本地文化的問題,希望藉此小組推動禮儀的本地化。
甲、正在進行或已完成的一些適應
1.彌撒:關於彌撒禮儀的適應,研究小組曾決定了三種研究對象,使彌撒禮儀能具有我國文化色彩:1.有多人參加的隆重慶典彌撒;2.堂區主日彌撒;3.小團體彌撒。
適應的基本原則是儘量保持現行彌撒的基本結構及經文,只對某些不合本地文化或表達方式的禮規或儀式予以修訂,如祭台、禮書的親吻禮改為深鞠躬,聖祭禮的舉行改為背向信友……。
關於這三種模式的彌撒已經擬定了初稿,但仍在試驗與研究階段,需要再做深度的研究。
此外,為基督化某些民間慶節,禮委會曾編印了專用彌撒經文,如春節彌撒、拜拜日彌撒、重陽節彌撒等,但仍未獲得聖禮部的批准!
2.聖事及聖儀:聖事禮書,只有婚姻禮典及殯葬禮儀在翻譯時做了一些適應,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適應,尤其殯葬儀式。不過需要先做深度的研究。針對本地掃墓的習慣,禮委會曾出版過一本「掃墓禮」小冊子,可在清明節或其他適當的日子採用。
3.聖樂:「聖樂是隆重禮儀的必需或組成要素」(禮112),因此教會非常重視聖樂,雖然禮儀憲章仍強調「額我略」曲在禮儀中的優先地位,但已經容許在禮儀中使用其他類型的聖樂,不過必須符合禮儀的精神(禮116)。禮委會聖樂組曾經出版了為彌撒、聖事以及日課用的數本歌集,全部由國內作曲家譜曲,但作品仍嫌太少。因而目前禮儀中所採用的歌曲品質不一,情形非常混亂。
4.聖藝:「慈母聖教會經常是藝術的愛護者,並經常要求藝術崇高的服務,特別為了使有關敬禮 (禮儀)的事物真正表現高雅、相稱、美觀,成為天上事物的記號與象徵」(禮122),但教會從來沒有把某一種藝術風格看作是本有的……現代的、各民族各地區的藝術亦可在教會內自由發展,只要對聖堂和神聖典禮保持應有的尊重與敬意即可」(禮123)。因此教會為舉行禮儀的場所(聖堂)以及用具、裝飾等也鼓勵本地藝術的服務。在這一方面還沒有顯著的表現。二十多年以來,全省僅有少數稍具中國風格的聖堂出現;祭服、祭器等的本地化也還在設計研究階段,目前各地舉行禮儀的禮服仍是西方式的;為祭台和聖堂內的裝飾等也有人在嘗試賦與中國色彩,但為數仍然甚少。
乙、對適應工作的反應
由以上所述,在有關禮儀的事物上,能做的適應,範圍相當廣闊。為達到真正中國化的禮儀,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也需要首先對禮儀的歷史、神學,並且對中國文化有深度與廣泛的研究。否則,所做的適應只是皮毛的,甚至會不倫不類。如,有人主張舉行殯葬彌撒時宜穿白色祭衣,這說明他不了解司鐸在禮儀中的本有角色。同樣,婚禮彌撒時,主祭用紅色祭衣似乎也有角色不明之嫌:傳統上,新娘行婚禮時是應穿紅衣的,主禮司鐸只是證人身分!
由此也引發另一個問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中有一種走向大同的趨勢,同時在我們這一世代中,受到西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因而在禮儀本位化的過程中必然遭遇到不少的困擾,這也是多數國家或地區所面臨的共同困難。不過為了使信仰在我國人民中深深紮根,將禮儀適度的本位化仍是需要的。
教會各種禮儀,無論是西方的或東方的,都不是一天形成的,是經過日積月累的長期經驗和演變,而發展成禮儀傳統。要形成真正具有中國色彩、風格的禮儀,需要走一段很長的路程。但是現在是應該起步走的時刻,深願主教團指定的四個試驗中心、研究小組能帶動禮儀本位化的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希望主教們重視人材的培育,以及對現有人才的妥善利用。

(三)禮儀牧靈工作
上面已提及梵二革新禮儀的主要目的是牧靈性的,強調教友在禮儀中的參與,好能從禮儀中獲取最大的神益,在基督內得到聖化,使天主受光榮(禮10)。
「但是,為獲得圓滿的實效,信友必須以純正的心靈準備,去接近禮儀,又要心口如一……所以牧靈者應該注意,在舉行禮儀時,不僅要遵守為有效與合法行禮而製訂的法律(禮規),也要使信友有意識地、積極地、實惠地參與禮儀」(禮11)。
憲章這一條給予牧靈工作者兩個責任:知與行。首先要知道禮儀革新的意義與精神,也應該讓自己的教友去了解。其次要按照新禮的精神去實行,使教友真正的參與,不僅是外表的,而且也是內心的參與。因為禮儀不僅是外在的儀式,而是生活。這種生活需要在教區內、在堂區內的禮儀加以培養(禮41~42)。梵二大公會議並且規定要在每一國家、地區、以及教區內成立禮儀委員會,推行禮儀牧靈活動,好對禮儀的革新做有效的實施(禮43~46)。
甲、已做的一些工作
自從新禮書出版後,曾經透過文章、書刊、以及講習會等,講解禮儀革新、新禮的精神及實施等問題。不過,這些牧靈活動所觸及的層面仍然很少,大多數教友,甚至不少司鐸,對禮儀革新的知識也似乎只是表面的:只知依照新禮書死板的行禮而已。因此禮儀牧靈工作仍要繼續和加強。
乙、對禮儀牧靈工作的反省
無疑的,在禮儀革新的實施的過程中,禮儀牧靈活動的推行工作,我們仍做得不夠。主要原因:大多數的牧靈工作者似乎對禮儀生活的重要性沒有很深的體認,依照禮儀憲章(44)成立了主教團禮儀委員會,但每一教區也應成立在其主教指導下的禮儀委員會(禮45),來推行禮儀活動。實際上,有些教區仍未設立禮儀委員會,說明教區當局沒有把禮儀看做是「教會行動所趨向的頂峰和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禮10)。
四年前主教團會議曾決定為教區聖職人員及修女舉辦以教區為單位的「禮儀研討會」,但除一個教區外,其他教區並未熱烈的嚮應。當然可能很多人以為這種研討會並不需要,因為每種新禮書都有一篇牧靈性的前言,指示主持禮儀者應如何進行,如:「彌撒經書總論」(感恩祭典的前言),「日課總論」(每日頌禱前言)以及每件聖事禮書的前言,但又有多少人曾經詳細研讀過這些書,而遵照實行呢?

(四)新訂禮儀在堂區的實施
禮儀憲章(42)特別強調堂區禮儀生活的重要,因為「在某種意識下,堂區代表?散布在普世的教會。因此,應該在信友及聖職人員的精神上與實行上、培養堂區的禮儀生活……又該努力使堂區的團體意識、特別在團體舉行彌撒時,發揮出來。」這是禮儀革新所欲達到的主要目標之一。禮儀是生活,是團體生活的表現,是堂區一切活動的中心與力量的泉源。因此在堂區舉行的禮儀極為重要。
甲、新禮在各堂區實施情形
四年前禮委會曾就禮儀革新在本省實施情形、作了一次問卷式的調查,問卷的答覆率雖不算太高,但從各地寄回的一百四十幾個答覆中,也可以略知新禮的實施情形和一些對新禮以及禮儀本位化的反應。
1.新禮書的採用情形:新禮書(包括彌撒經書及聖事禮書)出版後,絕大多數堂區都按照新禮舉行禮儀;但也仍有少數堂區或團體仍未完全照新禮書舉行禮儀,這只限於某些聖事禮儀方面,如告解、成人入教禮儀等。
2.對新禮實施的反應:有一半以上的答覆表示「滿意」,有十分之一的答覆則表示「不滿意」,約有十分之二的人表示「不完全滿意」。從不滿意者所給予的種種理由中,可知大多數人士仍未充分了解新禮的精神。有人指出,不少堂區舉行禮儀的方式只是機械式的照禮書誦讀經文、禱詞,而並沒有把生命注入禮儀中。
3.教友的參與情形:從問卷的答覆中,得知大多數的教友對禮節的意義並沒有充分的了解,因而也不易達到禮儀憲章(14)所期待的「完整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參與」。所以,在問卷的答覆中,只有少數團體(6)以為達到了真正參與的境界,而大多數團體只是機械式地、被動地參加禮儀的舉行。答覆中也有不少人指出導致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牧靈者未曾積極教導與推動,甚至尚有主禮者也不夠了解真正參與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多數教友對教義認識不夠,信仰生活也不夠深入,以為到教堂望彌撒只是盡教友本分而已。
4.教友(平信徒)在禮儀中之角色:梵二新禮的一項主要特色:是將一些原屬神職人員的職務委任教友去執行,如:送聖體、讀經、釋義等職務。新訂聖教法典230條指出:固定性的讀經及輔祭職可由男性平信徒擔任,教會也制定了委任這些職務的儀式。目前大約許多堂區只有臨時性讀經員與輔祭,據所知,只有台北市古亭堂區已經嘗試把這些職務固定化。法典又指出:「所有平信徒皆得擔任釋經員、唱歌及其他依法律規定能盡的職務。」每本新禮書對平信徒能執行的職務都有清楚的指示。此外,法典又特別指出,在沒有司鐸駐守的堂區,如果需要,「平信徒雖非讀經員或輔祭員亦可舉行聖道禮、主持禮儀祈禱、施行聖洗並分送聖體。」
這最後一點為我們非常重要。目前台灣許多堂區沒有神父駐守,主日,大慶節在這些堂區的禮儀,包括聖道禮儀、送聖體等,已有不少地方委任修女或傳道員負責主禮的職務。就目前司鐸聖召的情形來看,沒有神父駐守的堂區可能愈來愈多。訓練傳道員或修女來主持堂區的工作與禮儀似乎是當務之急。主教團禮委會去年準備了一本禮儀手冊「與主相契」,包括送聖體、聖道禮儀的常用經文及一些牧靈指示。這本書正是為負責堂區工作的傳教員、修女所準備的。
乙、對堂區禮儀的幾點反省
從問卷的答案中,以及多年以來從各地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新禮實施情形,我們可以肯定地講,對於新禮的有效實施,牧靈工作者、尤其是堂區主任(本堂神父)負有大部分的責任。我們可以把主持堂區禮儀的神父分為三大類型,由此而可以分辨他所舉行的禮儀具有何種特色。
1.保守型:舉行儀式時,仍不能擺脫梵二以前的行禮方式與習慣:特別注意禮儀(聖事)的「事效」,而忽視禮儀的「人效」,因而所舉行的禮儀顯得死板、機械化,誦讀聖經、禱詞像小學生背書,與參禮的教友毫無溝通。新禮規雖給予行禮者很大的自由,通常他們也不願或者不會加以利用,因而禮儀對他們來講,越少變化、越簡單易行越好。這種思想是與梵二新禮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主持禮儀者不應隨從自己的喜好,而要以牧靈利益為優先。
2.自由型:以為新禮雖然在多方面給予適應的自由,無論經文或禮節方面,仍是過於死板,因而在舉行禮儀時,多有創新的行動,有時似乎藐視教會法律的尊嚴。這樣的做法對牧靈方面不一定會使參禮者受益,卻很容易在教友之間製造混亂。因而導致禮儀部在一九八O年發佈一項訓令:「無價之寶」。在此訓令中,特別指出一些不合禮儀精神或法規的偏差,如讓教友一齊唸感恩經。我國各教區主教也於同年八月十五日聯合發出「致全國司鐸書」,指出舉行禮儀時應予糾正的一些偏差,並要求神父們多研究禮儀、並向教友解釋禮儀革新的意義。因為禮儀革新過程中所發生的偏差多是由於人們對禮儀沒有充分的了解。
3.中庸型:在每一種革新運動中,發生偏差的情形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保持必要的平衡(參閱「無價之寶」24)。
一.古代傳統與現代習慣的平衡:有人主張一切過時的東西應革除,禮儀中的一切成分應予以現代化。這是太急進的主張,傳統的東西不一定都不適於現代需要,現代的不一定都適合神聖的禮儀。禮儀革新不是「文化大革命」。
二.中西文化的平衡:有人主張禮儀中凡是西方的成分應予以中國化,這種主張也不符合現代國際間所存在的國際化、大同化的趨勢。禮儀中來自西方的一些好成分應予保留。
三.法規與創新的平衡:新禮規在禮儀中給予創新或適應的餘地,但應依照所訂定的原則與法律進行,否則會在牧靈方面造成傷害,而非利益。
四.奧跡(Transcendence)與現實生活(Immanence)的平衡:禮儀具有兩個幅度,一是屬神的,因為它所舉行的是神聖的奧跡;一是屬人的,因為奧跡的舉行也是為了使人生活,聖化人的現世生活。兩種成份密切相關,猶如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跡。禮儀革新前,強調禮儀奧跡的幅度,因而導致與實際生活的脫節;禮儀革新後,有人過份強調禮儀生活化,因而導致神聖禮儀的俗化。這是目前在禮儀革新過程中,不少地方所產生的偏差現象。如,著日常服務、用普通茶杯、在普通餐桌舉行彌撒聖祭。新禮的精神要求舉行禮儀時應保持各種幅度的平衡。如何做到這種平衡,就需要主持禮儀者去研究、去體會了。

三、邁向理想的新禮——前瞻與期望
特里騰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將過份多元化的禮儀一元化—百年之後才逐漸完成。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將嚴格一元化的禮儀作多元化的適應—自然更不容易。要完全達到梵二禮儀革新的理想,恐怕也需要一兩個世紀或許更長的時間。但是,相信我們已經起步,如果大家、尤其是主教、神父們了解禮儀革新的重要,並努力配合實施的過程、身體力行,便會早一些達到理想的禮儀。兩年前,「感恩祭典」出版後,有不少人士認為,目前中文彌撒書、聖事禮書等均已出版,禮儀委員會似乎大工告成,無事可做了。其實,仔細分析起來,真正的工作可能只做了一半,目前所完成的一些工作只是建基與舖路的工作,距離理想仍有很長的一段路程。以下指出仍待完成或仍應繼續的工作。

(一)編譯工作
主要禮書:彌撒經書、聖事禮書、以及日課(每日禮讚、每日頌禱)等雖然已經譯好出版,並在禮儀中普遍被採用;但仍有數冊拉丁文新訂禮書需要翻譯。此外,已出版的一些聖事禮書,經過多年的試用,需要整理或重新修訂。目前各聖事禮典均根據拉丁文原版以單行本方式出版,也許劃以後出合訂本。
自從禮儀憲章公佈後,教宗與聖禮部也陸續地公佈了與禮儀革新有關的文件。為了完全了解禮儀革新的意義、為了做禮儀方面的研究,這些文件也應全部譯好、裝訂成冊。
此外,從四年前所做問卷的答覆中,有不少人要求一本全國統一、合乎禮儀精神的「聖歌集」,以及「祈禱手冊」。聖樂組已經著手做「聖歌集」的工作。「祈禱手冊」,據說聖禮部早有計劃編訂一本Liber Precum,目前尚無完成的消息。

(二)禮儀本地化的工作
禮儀委員會於三年前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目的就在進行禮儀本地化的研究,到現在只是擬定了研究的方向,仍無具體的成果。去年主教團全體大會又重新指定四個禮儀實驗中心,推一位主教為協調人,目前尚未起步工作。
為了禮儀藝術的本地化,正在積極籌備聖藝組的成立。聖樂方面也有專人在負責進行編寫與整理已有的優良禮儀用歌曲。禮儀本地化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專門人材去領導,需要時間去做深度而廣泛的研究。

(三)牧靈性的工作
二十年來在新禮實施的過程中,禮儀牧靈工作在各堂區團體仍然做的不夠,大部分教友對禮儀的意義與新禮的實施仍無正確與充分的認識,因而更談不到真正的禮儀生活。因此禮儀教育、禮儀生活的培養為堂區團體是非常需要的。
禮儀本身原有教育的功能 (禮33、35),但在舉行禮儀時各種角色都能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發揮其功能。為達這種目的,禮儀憲章(14)要求「牧靈者本身先受到禮儀精神與活力的薰陶,並成為禮儀教師」。「牧靈者應以熱誠與耐心推動信友的禮儀訓練」(禮19)。禮儀憲章的這些話的意義很清楚:為培養信友的禮儀生活,牧靈者負有極重大的責任。基於過去十數年的經驗,禮儀教育在牧靈工作方面似乎仍是最弱的一環,我們只能在此向所有負責牧靈工作者呼籲,一如禮儀憲章所要求的,要利用各種方法、各種機會,在禮儀方面,努力進修。同時也盡可能讓堂區的信友學習禮儀的知識,實際參與堂區禮儀的準備與舉行。禮儀已非梵二以前的情形,不再是聖職人員的「專利」,是全體分工合作的行為。為了培養堂區的禮儀生活,深信每個教區,依照禮儀憲章的指示(45),指定專人或組成教區禮儀委員會負責禮儀教育與督導新禮的實施。在每一堂區也最好成立禮儀小組或禮儀團,與堂區主任共同策劃堂區的禮儀。這樣才能「發揮堂區的團體意識」。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對教區與堂區的種種禮儀牧靈活動應盡可能予以必要的協助。

結語
「莊稼多,而工人少」(瑪九37),禮儀革新的工作,培養教友禮儀生活的工作,一如上述,仍然很多,但是完全投入這些工作的人實在太少。因此,我們首先懇求莊稼的主人——代表主基督的主教們——指派更多的工人。禮儀革新實施以來,似乎並沒有受到主教們的重視,因而也從未積極地培養禮儀方面的人材。因此,雖曾多次向主教團呼籲加強禮委會的工作人手,也從未得到肯定的答覆、積極的考慮。為達到禮儀革新與禮儀本地化的理想,需要多方面的人材。倘若我地方教會不重視禮儀人材的培養,我們禮儀本地化的理想將永久留於口號階段。禮儀憲章(16、17)曾指示,修院的修生、以及修會中陶成階段的成員都應接受禮儀的訓練,並特別指出,禮儀學科在神學院內應列為主科。希望這些指示都能切實執行。
我們也願向負責牧靈工作者的同道呼籲,要依照禮儀憲章(18)所指示的,用各種方法(自修或團體進修)日益加深對禮儀的了解,並要虔誠度禮儀的生活。如此才能有效地培養堂區教友的禮儀生活。
最後,我們也希望教友們知道:參與禮儀是每位教友的權利,但是,他也有義務與大家合作使堂區的禮儀舉行的更美好、更合乎教友們的需要。教友對禮儀的參與不是「幫忙」性質,而是禮儀本質的要求。這些思想如果不能進入教友的意識中,則禮儀的革新必然徒勞無功。禮儀(Liturgia)一詞原指:大家的工程。願我們大家為禮儀的革新共同努力。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趙一舟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