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一九八四 )三月中,在被譽為本世紀天主教最偉大的神學家 Karl Rahner, S. J.身上發生兩件大事。一是三月五日慶祝他八十歲的生日;一、是三月三十日他的逝世。
為慶祝他的八十歲生日,在歐洲的教會中,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二月中旬,他應邀前往倫敦參加為慶祝他生日而舉辦的一系列演講。由牛津大學 John Macquarie 教授及 Lady Margret 教授為主講人。三月五日在他曾任教多年的奧地利 Inmsbruck 大學為他舉行了一個生日宴會。教宗本人也寫信向他致賀。在他的信中,教宗表達了對這位德國學者「從不厭倦的科學活動」表示讚賞,並說「我衷心的為你祈禱」。梵蒂岡電臺播放了一個對 Rahner 個人的訪問。在其中他說「因為每一天的生命都給我們帶來從天主那裡得到永生的可能性,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他每一天的生命向天主感謝。」他又說「整個來講,這個生命對我是非常美妙的。」梵蒂岡電臺也請了一位中國的鮑思高會神父講述 Rahner 神父的基督論。
Rahner 神父誕生於一九O四年於今日西德的 Fridourg 城,它位於黑松村的邊緣。十八歲時,他進入耶穌會。一九三二年他晉鐸。一九三七年,在完成專業教育後他開始在 Inmsbruck 大學教神學。除了在二次大戰幾年中,他曾一度在維也納的堂區做牧靈工作外,他一生的時間都完全獻身於神學研究、教學和寫作。他個人寫的書籍和文章的書目超過三千五百個項目。其中絕大多數是「短」篇的文章。他自己覺得他更願意寫文章而不願意寫書。因為文章是一較好的傳遞工具,並可在事件發生之後立刻有所反應,使成千上萬的讀者能夠在他幾頁的作品中分享他精闢的見解。他的神學思想給幾十年來的教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光是別人以討論他的思想所寫成的書籍達七百本之多。因此,他被譽為本世紀天主教最具有影響力的神學家當之無愧。
在梵蒂岡二次大公會議以前,教廷的信理部曾對Rahner 神父發出警告,並要求他如無教廷的許可,不許他再發表任何文章。但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對他非常重視。在教宗宣佈召開梵二以後,立刻任命 Rahner 神父為大公會議的籌備委員之一。Rahner 神父在神學上早已為梵二的主要思想做了舖路的工作。在梵二教會憲章中教宗的首席權、主教們的角色,以及主教團的集體性都可在Rahner 神父的作品中找到其根源。他在禮儀神學上的反省,也在梵二禮儀憲章中反映出來;其中特別是有關教友積極參與禮儀與共祭等思想。
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梵二會的期間,Rahner 是德國 Calogne城的Joseph Frings 樞機的個人神學顧問。也在同一時期,Rahner 神父也成了Karl Wojtyla 主教,現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朋友。他們兩人都認為原來由法國神學家所得的「教會在現代世界中牧職憲章」的初稿,顯得有點過份樂觀;因此他們兩人共同合作,在此憲章中加入了有關十字架以及人類痛苦意義的神學。後來現任教宗約請Rahner 神父到他的 Cracow 教區做一次個人的訪問。
一九六九年他被教宗保祿六世任命為國際神學委員會的委員,直到一九七三年他退休為止。一九六七年起,他在西德Munster大學擔任教授信理和神學歷史的教授。一九七一年他從此職位退休。此後他定居在奧國的 Imsbruck繼續從事神學研究和寫作,直到他去世為止。
Rahner 神父有驚人的思想和分折的能力。有人說康德可以連續延著同一路線思考四小時,許多人也以為Rahner 神父也有同樣的能力。由於他是一個思想細密而認真的神學家,他對任何神學的問題都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這種情形有時也會引起相當有趣的反應。美國有名的 America 週刊在今年四月十四日紀念Rahner 神父逝世的短文中,曾有下面的一段話:
一九七九年,在America 週刊社中,曾發生了一件小事,卻很典型的顯出Rahner 神父和他的成就。他藉著一個譯者,對一小群被約請的客人發表了一篇短的演說。事後,他請人提出問題。聽眾中的一位,對他在教會的性質所做的某些評語上感到不安,於是提出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任何事情是我們真能確信不疑的?」Rahner 神父不等到翻譯,立刻由拉丁文回答「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
這一次的對答在多方面是一種典範。誠實的神學家不顧情面的去探討每一項假定,並對他的聽眾提出挑戰,要他們對每一個問題加以思考,直到得到答案為止。他的探討是為了從許多外加的殼和扭曲中,重新看到更深處的真理。而這些外殼和扭曲常與基本的真理相混淆。這種工作的真正秘密是這位永不止息的詢問者同時是一位具有毫無動搖信心人。他這種似非而是的混合,使軟弱的人緊張,使他的批評者感到憤怒;對那些了解他的人,就不會對Rahner 神父以上所做的對答感到驚訝。這位在梵二以後,高興的慶祝人們能以各地方言來舉行禮儀的人。認為這表示是由一個歐洲為主的教會變成由各地教會組成的世界團體的記號。可是,在他剛剛回答問題時,卻以拉丁文來誦唸信經,顯示了他對教會至一的信仰。
Karl Rahner發現在人類存在的複雜性中,天主恩寵的普存性。沒有一位認真的神學家,在他追尋合一的根源(the Source of unity)之時,能忽視物理和社會科學的複雜性。Rahner 神父寫道「宗教不止是於人類存在某一特別方面有關,而是於人類整個存在,以及它於涵蓋一切天主的關係有關。天主是一切事物的來源,也是一切事物的終向。」Rahner 神父的工作,就是以生活來答覆。依納爵神修傳統中「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的約請。
的確,Rahner神父的成就,不止是在信理神學上精深廣大的研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牧靈神學家。
英國的 The Table 週刊對他的追悼文中(一九八四年四月七日),曾寫道:「Rahner 是一位卓越的牧靈神學家,因為他是一位基督信仰真實主義者。他給未來教會所留下最偉大的遺產,將是他對以人性來詮釋天主恩寵所作不斷強調;以及他以樂觀的態度來看一切人類的行為。他對教會的看法,特別是地方教會,把它視為是一個四散的天主子民的團體,表達出人趨向結合的渴望和召叫。最後人類需要的天主結合。祂涵蓋了一切存在、一切倫理上的努力。
Rahner 神父的整個神學方法,是以聖依納爵的神操為基礎的。他除了寫了許許多多長篇的神學論文外,也曾寫過不少的較短地靈修書籍,為廣大的讀者所喜愛。他整個的神學工作就是為了宣揚福音,照顧人靈。
三月三十日,Rahner 神父因心臟衰竭,在 Inmsbruck 去世。四月四日在同一地點舉行追思彌撒並下葬。當時,本期的神學論集正剛剛編好送往印刷廠,所以來不及刊登什麼正式的文章來紀念他。現在藉著補白對他的生平及成就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計劃在明白他逝世週年的時候出版一期專刊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神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