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趙淑華 著.

 

60
神學論集
(1984)p 233-242
-    

第二、三世紀神學簡史 

趙淑華

 



教會以天主的啟示為中心,但教會也是在歷史中,因此有所謂的教會史。廣義的教會史是指整個教會生活天主救恩啟示的歷史,可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教會本身的生命形成狹義的教會史;教會須對外傳揚天主啟示而形成了傳教史;當教會用它最清楚的語言表達天主的啟示,也就是當教會訓導以不能錯誤的語言說出信理時,便構成了信理史;當教會反省天主啟示,以理性解釋天主的啟示時,便有了神學歷史。神學是理性在信仰的光照下對啟示奧蹟的探討,因此它的歷史,一方面表示出人的理性在探討中的歷史;另一方面也表示出天主延續的啟示在歷史過程中的出現,這是一件事的兩面。由於神學歷史是在反省天主的啟示,因此神學歷史也受教會訓導的影響。
至於何以會構成神學歷史,這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人類理性的探討。教會的信仰只有一個,始終在宗徒傳承下保存下來,但由於信者的思考不同──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思考能力、不同的問題;在不同的文化前有了針對此文化的不同的反省;又地區不同,人的思想方式亦有不同:例如希臘教會有東方教父,拉丁教會有西方教父。因此教會對天主啟示的反省有統一性,亦有發展及異點,因而構成了神學歷史。二、天主的自由。在人類歷史中,天主是主宰,自由的天主能在不同的時代與人有不同的來往,因此使神學在某些時代有所發展,而構成神學歷史。
教會歷史可以劃分為個階段,但對於教會史的劃分,卻有不同的主張。有些人以世界史的分法來劃分教會史,但拉內神父 (K. Rahner )以為教會史的劃分法應與外教人不同,因為教會是在天主的啟示下,因此教會史的劃分應有決定性的時間:最初是耶穌基督來臨,教會處於猶太文化中;其次是教會走出猶太文化,進入外邦──歐洲文化;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也是決定性的時間,教會由歐洲外邦進入世界性外邦。在此我們將神學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
本文是對於教父時代的前兩個世紀的神學歷史的描述,將從以下五方面加以發揮:(一)時代背景、(二)神學背景、(三)啟示的概念、(四)神學的重問題、(五)著名人物。
教父時代始於第二世紀,終於第八世紀最後一位教父逝世:東方最後一位教父若望˙達瑪斯卒於公元七四九年,西方最後一位教父大額我略教宗卒於公元六O四年。教父時代之前是最原始的教會,是天主啟示形成時期,每一位新經作者根據其個人的天才,在天主靈下寫出神學,是信仰的標準,在此我們不加以討論。教父時代又可以公元三一三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詔書為分界點:即分為初期教父及盛期教父兩個時代。公元三一三年之前,教會可說是「地下」教會,在羅馬帝國中是不合法的、受迫害的團體;米蘭詔書之後,教會走出地窖,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現在便介紹前兩個世紀的初期教父( 第二、三世紀 )的神學。

(一) 時代背景
初期教父時代,教會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當時羅馬帝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Pax Romana )、交通便利;且猶太教享有一些特權,例如:不必參與羅馬帝國的敬禮,而羅馬帝國並未分清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差別,因此基督宗教靠著猶太教也得到一些特權;再加猶太教到處有組織、會堂,這種情形有利於基督宗教的傳揚及教會生活。雖然當時羅馬帝國國泰民安,但是人民的道德生活低落( 羅一∼三章 ) ,尤其是第二世紀以後,羅馬帝國天災人禍,皇帝不是世襲,而是軍人當政,戰爭迭起,生活荒淫,倫理生活每況愈下,造成人民對於宗教的追求,因此從東方傳來的注重倫理道德生活的基督宗教便受到了注意。
在此背景中,教會的確遇到教難,但此時的教難並非時時處處、普遍存在的,而是地方性的、間歇性的,視地方人士與教會相處的情形而定:若地方人士與教會相處融洽,則教難少;反之,若地方人士與教會交惡,則教難多。教會最早遭遇到的教難是公元六四年尼祿(Nerc)皇帝時。著名的大教難有三:公元二OO至二O二年 Septimius Severus 皇帝時的教難,依肋內於此次此教難殉道;公元二四九至二五一年Decius皇帝時的教難,在此次教難中,因有人背教,因而引起重洗問題的爭論,西彼廉(Cyprian)即殉教於此時;第三個著名教難是公元二九五年Diocletian 皇帝的教難。
雖然當時教會遭遇教難,但由於教難是地方性的、間歇性的,因此教會仍能繼續傳教。當時教會已發展到近東、義大利、非洲、高盧(今之法國)及西班牙等地,在這些地方的大城市中建立了教會,且具備相當的組織。教會不只限於猶太人及奴隸的階層,而且打入政治領導階層中,甚至有些皇帝清清楚楚地認識了基督宗教。在這種情況下,教會的神學生活有了可能性,例如非洲亞歷山大里亞有了教理中心,但是也有些神學家遭難殉教,如儒斯定( Justin ) 。

(二) 神學背景
初期教父時代,面對猶太宗教及希臘、羅馬文化,教會探索自己的宗教信仰,以保護自己的信仰,因此這時的教父稱為護教教父( Patres Apologetae ) ,又稱為宗徒時代教父( Partres Apostolici ) 。當時影響教會的思想有希臘哲學的斯多噶派( Stoicism )及東方二元論。
初期教父時代希臘已開始有哲學名詞出現,譬如位格、性體等,影響了教父們的辭彙運用,而在思想方面,教會受到斯多噶派的影響。斯多噶派注重秩序,以為整個宇宙都應有秩序,而使宇宙有目的和秩序的,全是出於 logos〔注:logos 是希臘哲學所用的抽象原理,而非若望福音所言之「聖言」。〕的作用。就形而上學而言,斯多噶派以為 logos 寓於萬物之間,與整個宇宙的存有不但不分,反而互相混合,因此這一派學說為形而上學的泛神論。就倫理學而言,由於斯多噶派重視秩序,因此他們以為最大的德性是不動情,一個有理性的人不應受情感的影響。在新經中有一常見的德性──堅忍,此德性在新經中含有「希望」之意,但是到了教父時代,由於受到斯多噶派的影響,忍耐已有了不動情的含義,譬如說,當我們受到痛苦時應忍耐,不應有痛苦的表現。
東方二元論解釋宇宙的來源,以為宇宙有兩個來源,即有兩個天主,一為善的天主,一為惡的天主。一般而言,善和精神相連,惡和物質並列。人生亦受善惡二來源的影響,每個人有善惡二面,因此需要救贖,而原人──標準的人──帶著救贖的使命,前來救贖人類,所以在其神話中有了神道的死亡、復活。
雖然上述背景並不直接影響一般教友,但是神學的形成卻受到影響,例如基督宗教的諾斯派( Gnosticism )即受到東方二元論的影響。

(三) 啟示的概念
初期教父時代可說是完全繼承聖經的思想,其啟示論和聖經一樣,沒有新的思想產生,對於「啟示」尚未有明確、獨立的使用,也尚未有「主體」、「客體」之分。他們覺得教會內啟示、真理自足,因為教會有來自天主的啟示,而教會外的知識為他們而言不足輕重,就算教會外有知識,亦來自天主的啟示,和教會有關。
但是在前面述及的哲學背景中,基督徒對於啟示產生了問題,導致基督徒對於啟示加以反省,而產生了神學。當時的神學是生活的神學,由於生活中碰到了問題而不得不產生的。

(四) 神學的重要問題
這個時期神學的重要問題有五:護教、重洗、聖三論、啟示論及教會正統等問題。

1. 護教問題:當時教會在外面對猶太人及希臘、羅馬文化,因此護教亦包含這兩面:面對猶太人,教會必須向他們解說耶穌就是默西亞,因此護教的重點是在先知的話中肯定耶穌的地位;教會向猶太人聲明:舊約時代的先知乃是為了準備默西亞的來臨,而耶穌滿全了舊約先知關於默西亞的預言;耶穌所行的奇蹟應驗了舊約先知的預言,例如儒斯定以為梅瑟先知是有意義的,但猶太人已失去梅瑟先知的精神,梅瑟先知的精神現今存在於教會中。至於希臘、羅馬的外邦人,教會對其宗教的態度較為嚴格,而對於其文化、哲學,則有兩種態度:屬於希臘傳統的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的態度較為開放,「道的種子」的說法,以為基督宗教擁有道的一切,而希臘、羅馬的文化、哲學是道的種子, 其根源是道;位於非屬於拉丁傳統的迦太基學派,例如戴爾都良、西彼廉等,對於其他文化、思想的態度則非常消極,以為外教人的語言、哲學都是不可取的。面對希臘、羅馬文化,由於當時羅馬人的倫理生活水準較底,因此在護教上,教會強調耶穌基督的倫理生活,即使是講論耶穌基督的奇蹟,也是從倫理生活著眼,談論耶穌基督行奇蹟的倫理態度。


2. 重洗問題:二、三世紀時,教會面對教難的威脅,發生背教的情形,因此發生了異教,例如:蒙丹派及諾伐派( Novatianism ) ,他們的立場嚴格,以為背教不可寬赦的大罪。教會面對異教產生一連串的問題:異教徒的洗禮、聖事是否有效?在他們中間是否有聖神的臨在?若是他們歸正,回到教會的懷抱,是否需要重新領洗?此問題一直延續到奧斯定時代。


3. 聖三論問題:這問題常與基督論有關。當時有兩種思潮影響基督論、聖三問題,即猶太宗教思想和希臘思想。猶太人是一神論者,若要他們敬拜另一神祇,他們寧死不屈。希臘人是多神論者,在他們的思想中有「半神」的觀念,他們以為神是超越的,而半神是最高的受造物,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介,但半神與至高無上的神不同。因此猶太人及希臘人而言,耶穌基督是天主子成了問題,也就是聖三論成了問題。希臘「半神」的觀念影響聖三論而產生「附屬論」異端,附屬論以為子基本上代替半神,子附屬於父,較人高一等,是最大的受造物,但與父不同,有名的亞略(Arius)即作此解釋。公元三二五年尼采第一屆大公會議頒布尼采信經,宣布聖子是與聖父同性同體的,而非附屬於父,也不是最大的受造物。此問題一直到第七世紀方才完全結束。


4. 啟示論問題:當時教會內有兩種異端──諾斯主義(Gonsticism)及蒙丹派(Montanism ) 。公元第二世紀時,馬西翁( Marcion )將東方二元論帶到基督宗教內,二元論認為宇宙有兩個來源──善神與惡神,而且有原人會帶來救贖,因此造成諾斯主義以為有兩個天主──舊約惡的天主及新約善的天主,而耶穌基督所顯示的善的天主最後獲得勝利。耶穌基督的救援是最大的得救,祂到世界上來將智識傳給宗徒。宗徒是最好的基督徒,他們偷偷的將此智識傳給他人。此外教會還有一些次等的基督徒,他們靠領洗得救。諾斯主義的主張在啟示論上造成問題:他們否認啟示的連續性,並否定舊約的啟示,以為救恩史只在新約中。為馬西翁而言,聖經綱目只有保祿著作及路加福音。
一切宗教在其教祖時代,生活及信仰合一,較具神恩而少制度;但是經過一殷時間之後,教祖離世了,宗教漸漸制度化,神恩一面逐漸失去,有些人墮落了;因此另外有些人便開始神恩運動,以求復興神恩。蒙丹主義可說是某種意義下的神恩運動,他們要求熱誠生活,對制度化、墮落的人非常嚴格,主張教會應該是無罪的,若有罪就不能存在於教會內。在啟示論上,蒙丹派對於救恩史有三段論的主張:舊約為父的階段,而後為子的階段,最後為聖神的階段,有罪的階段已成過去,人必須熱誠生活以進入無罪的教會。蒙丹派的錯誤不在要求熱誠生存,而在於其啟示論的看法:以為耶穌開始的階段不是末世、不是最後階段。當時著名的人物戴爾都良就是在後來傾向蒙丹派,因此教會不將他列入教父之中。


5. 正統問題:由於教會發生分裂的現象,如第三世紀蒙丹派自稱為正統教會,而視接納罪人的教會為非正統教會,因此產生正統問題。當時對於正統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從哪?可得到正統的語言?從聖經可以得到正統語言,但哪些是聖經昵?哪些書是我們信仰的標準呢?因而有了聖經綱目的問題。為馬西翁而言,聖經綱目只包括路加福音及保祿著作;但此綱目有問題,所以教會便開始訂立聖經綱目。教會的聖經綱目在第四世紀大致訂定。二、繼承問題。當時大家都接受主教是宗徒的繼承人的說法。因此非常注重宗座──宗徒建立的教會,如羅馬教會是伯多祿和保祿所建立的,君士坦丁堡是安德肋所建立的。第二、三世紀之交,開始注重羅馬教會,因為伯多祿和保祿在那裡建立教會,應該可以在那裡找到伯多祿和保祿的繼承人。

(五) 著名人物
初期教父時代著名的人物有羅馬的克來門 ( Clement of Rome )敘利亞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即殉道依納爵 Ignatius of Antioch)、儒斯定( Justin )、聖依肋納( Irenaeus)等。
 1. 羅馬的克來門:他是第四羅馬主教,在職九年,在位期間經歷了道米先皇帝發起的教難。第一世紀末他寫了兩封有名的致格林多人書,其中第一封提到羅馬教宗的地位。他以為天主為教會建立了司鐸制度,信友應該服從天主指派的神長。
 2. 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他是安提約基雅第二任主教,在羅馬鬥獸場中殉道。他在往羅馬致命的途中寫了七封信,信中充滿熱誠,這些信的價值很大,包括許多有關第一世紀末,第二世紀初教會生活及制度的寶貴資料,可以說是古代教會歷史入門。他曾提出聖統制──主教、司鐸和執事,這和正統問題有關。
3. 儒斯定:傳說他是猶太人,後來歸正。他喜好哲學,先後加入許多學派( 斯多噶派、消遙派、畢達哥拉派……) ,但以為「基督的哲學是唯一可靠的和有益的」。他領洗後日夜宣傳新哲學、護教、傳教,並在羅馬建立一所要理學校。他的名著是「與外教人交談」( Dialogue with Tryphon) ,反對猶太人的爭論。
 4. 聖依肋納:他本是東方人,後來到了法國,成為里昂的主教。他是宗徒時代最後的教父,也是第一位神學家──「公教神學之祖」。他在深刻地研究各種學說以後,反對諾斯主義。著名的作品為「駁斥異端」( Against Heresies ) 。聖依肋納的道理講得很好,他的基督論和德日進相似,以為整個宇宙為準備基督,在基督身上具備一切動物、植物、礦物的因素,祂重整宇宙,使人得救。
  5. 奧立振:當時教會已有教理院,他在教理院工作,稱之為天才,是教會古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留下了許多鉅著,其作品可分為五類:聖經考證、聖經註解、辯護作品、神學作品及實踐作品。其中較重要的著作是「六行古經評論」、「反瑟斯論」及「原則論」。他是一位卓越的諷喻註疏學家,以象徵的意義註解聖經。奧立振原足可稱為教父,但是由於他的生活自律很嚴,他為了保持自己的貞潔,實行嚴格的苦修,因而有一些引人誤解的行為;此外,教會懷疑他的一些道理,因此不承認他是教父。教會反對奧立振的道理為靈魂先存論及萬有得救論。靈魂先存論主張在人出生之前,靈魂已先存於另一世界。萬有得救論以為最後一切人,無論好人或壞人,甚至魔鬼都要得救,都要在天主的恩寵中大團圓,即使在死後亦可淨化。至於奧立派是否主張這兩端道理,我們不能肯定,因為他的著作是以希臘文寫成,其原著很多都已不復存在,而翻譯者可能曲解其原意,因此我們不能根據譯文來肯定奧立振的思想。
初期教父時代影響整個教會,尤其是東方教會的,有三個學派:亞歷山大里亞學派、迦太基學派,及正在形成的安提約基雅學派。此三大學派的主要不同點在於對聖經的註解及教會的態度。
   1. 非洲的亞歷山大里亞( Alexandria ):此學派受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在聖經註解上重視象徵及神性主義,為寓言性的註解。對於教外文化,此學派態度較為開放,主張知識可以淨化,可以進入信仰中,使人更深入信仰;而外教文化是道的種子。屬於此學派的著名人物有克來門及奧立振。
   2. 非洲的迦太基( Carthage ):此學派是在羅馬法律概念下的傳統,反對理性,對教外文化的態度較為封閉。屬於此學派的著名人物有西彼廉及戴爾都良。
  3. 小亞細亞的安提約基雅:公元第四、五世紀時,此學派在基督論上非常有名。他們對於聖經註解有另一個傳統:即不重視象徵而注重文字注解。此學派後來影響君士坦丁堡,景教的思想即來自此派。

 


    (有關四、五世紀的教父歷史,將在另外一篇文章加以討論)

 

 

本檔案未經整理